系统工程之系统分析

系统工程之系统分析
系统工程之系统分析

企业招聘员工系统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组长高强0902080118

组员涂强0902080121

龙胜军0902080128

吕鹏程0902080

寇世林0902080222

赵杰

企业招聘员工系统分析

一.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在急速的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准确掌握企业对人才方面的需求也就迫在眉睫,了解企业对员工某些方面的重视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保证,正所谓“投其所好”也就是这个道理。

为此,我们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着眼于全局,为的是能准确把握到底什么样的员工最受企业信赖和推崇。

二、系统问题的确定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确定出了招聘员工的四个评价指标:工作能力,学历,经验,其他方面

系统描述:

该系统调查了企业对员工各方面的需求,发现企业希望员工有以下特点;:工作能力强,学历高,经验丰富,其他方面(例如:对薪水要求不太高,长相良好等等)。甲型员工:学历一般,工作能力最强,经验一般,其他方面一般;乙型员工:学历最高,工作能力较差,经验少方,其他面一般:丙型员工; 学历较低,工作能力一般,但经验最丰富(工作时间最长),其他方面一般。

该系统的该系统的目标:什么类型的员工最令企业满意。

三.、系统评价

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系统进行了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和评价标准,我们构建该系统的层次机构模型,以下是该系统的层次模型图:

(2)构造判断矩阵:

1.对于准则A1(工作能力强)来说,判断矩阵如表1

表1

2.对于准则A2(学历高)来说,判断矩阵如表2

表2

3.对于准则A3(经验丰富)来说,判断矩阵如表3

表3

4.对于准则A4(其他方面)来说,判断矩阵如表4

表4

5.三个准则对于总目标来说,判断矩阵如表5

表5

通过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表一:将各列归一化的矩阵

0.54550.5455 0.5455

0.18180.1818 0.1818

0.2727 0.2727 0.2727

将矩阵按行相加的向量

(1.6364 0.5454 2.1818)T

将上述向量归一化得

(0.5455 0.1818 0.2727)T

求最大特征根

BW=(1.6363 0.5454 0.8182)T,λmax=3.0002

CI=0.0001,CR=0.0002<0.1

同理表二:向量归一化得

(0.2727 0.5455 0.1818)T

求最大特征根

BW=(0.2727 0.5455 0.1818)T,λmax=2.9999

CI=--0.00005 CR=--0.00005/0.58=--0.000087<0.1

表三:向量归一化得

(0.2727 0.1818 0.5455)T

求最大特征根

BW=(0.1818 0.5455 0.1818 )T,λmax=3.00018

CI=0.00018 CR=0.000185/0.58=0.0003<0.1

表四:向量归一化得

(0.3333 0.3333 0.3334)T

求最大特征根

BW=(0.9999 0.9999 0.9999 )T,λmax=3

CI=0 CR=0/0.58=0<0.1

表五:将上述向量归一化得

(0.4865 0.1698 0.2547 0.0890)T

求最大特征根

BW=(1.9503 0.6798 1.0197 0.3562 )T,λmax=4.0046

CI=0.0046/0.9=,CR=0.005<0.1

(4)层次总排序

总排序计算过程是:

W1=0.4865*0.5455+0.1698*0.2727+0.2547*0.2727+0.0890*0.3333=0.4109 W1=0.4865*0.1818+0.1698*0.5454+0.2547*0.1818+0.0890*0.3333=0.2570 W1=0.4865*0.2727+0.1698*0.1818+0.2547*0.5455+0.0890*0.3334=0.3322

(5)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CI=0.0161 RI=0.7563 CR=0.0213<0.10

计算结果表明,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最受企业推崇,接下来是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最后才是学历高的人。

四、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上面的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程度的提高,企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所谓的学历高已经不再是大学生就业的资本,同时员工的工作经验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筹码。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学历并不代表什么,拥有强硬的工作能力才能为自己的就业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我们也要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多参加实际的锻炼。

系统工程-结合实例谈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要旨

结合实例谈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要旨 初识系统工程 在阐释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之前,我想,有必要说一说系统和系统工程的相关内容。 “系统”这个概念应该说是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系统概念,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其概念也相应的不断变化。在网上各种百科辞典中搜索“系统”和“系统工程”,虽然各种解释可能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所有的解释中都会提到“有组织”,“有规律”,“整体”,“综合体”等这些词语,因此可以给系统下一个更便于理解的定义:系统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相互之间既有有机联系的,游戏多要素或者构成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从这个定义来看,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似乎都属于系统的范畴,这是因为系统的概念本身就来自于多生活中事物规律的提炼和总结。从“系统”的定义就可以归纳出其具有的共同特性:一、层次性;二、整体性;三、集合性;四、相关性;五、目的性;六、环境适应性。这些特性根据“系统”的定义很容易理解,这也不是论文重心,不再赘述。 系统工程就是利用系统的概念和一些特殊的方法对被分析的对象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由此可以给“系统工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

的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以实现目标系统的综合最优化。虽然说系统的概念自古就有,但是利用系统工程去解决显示问题却出现的很晚,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利用系统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早的典型例子,这个例子也是本文需要援用的实例。 系统分析简介 系统分析技术是系统工程的基础,是完成系统工程问题的中心环节,广义上认为系统分析即为系统工程,狭义上认为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一项优化技术。在《美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于系统分析的解释如下:系统分析是研究相互影响的因素的组成和运用情况,其特点是完成的而不是零星的处理问题;它要求人们考虑各种主要的变化因素及其相互的影响,并要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研究与应用。因此系统分析师进行系统研究帮助进行有效决策的一种方法,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是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析人员之需要对问题的综合和整体的认识,而可以忽略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了解系统分析的特点是利用其进行解决问题的基础,系统分析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1.以系统整体最优为目标 2.强调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 3.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其主要目的

信息系统集成工程项目介绍

系统集成工程 一、信息系统最新技术 1.虚拟化技术 2.刀片服务器技术 3.服务器集群技术 4.SAN存储技术 5.智能DNS技术

二、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 信息系统集成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 信息系统集成由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全然动身点。 2.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 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 方案,其核心是软件。 3.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 的产品。 4.系统集成包括技术、治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 性的系统工程、技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治理和商务活 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三、信息系统集成的分类 系统集成要紧包括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

3.1 设备系统集成 设备系统集成,也可称为硬件系统集成,在大多数场合简称系统集成,或称为弱电系统集成,以区分于机电设备安装类的强电集成。设备系统集成也可分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防系统集成等。 1.智能建筑系统集成(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ntegration),指以搭建主体内的建筑智能化治理系统为 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楼宇自控技术、通信技术、网 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将相关设 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界面定制开发、安装调试和应用 支持。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实施的子系统包括综合布线、楼 宇自控、电话交换、机房工程、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公 共广播、门禁系统、楼宇对讲、一卡通、停车治理、消防 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等。关于功能相近、统一治理的多栋建筑体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又称智能园 区系统集成。 2.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Computer Network System Integration),指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在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班级:14信管B班学号:14202235 姓名:张玉珍 1 .系统背景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进行费用估算,并收集相关信息来计算挣得值和绘制S曲线,能够进行复杂的时间和资源调度,还能够帮助进行风险分析和形成适宜的不可预见费用计划等等。例如,项目计划图表(PERT图、甘特图)的绘制,项目关键路径的计算、项目成本的核算、项目计划的调整、资源平衡计划的制定与调整以及动态控制等都可以借助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的方法即项目管理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动态控制原理,对项目管理的投资、进度和质量方面的实际值与计划值相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从而达到控制效果。因此,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论政府公共投资,还是企业建设资金的管理均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工程数量和种类多、投资金额大,建设、管理任务十分繁重;2)项目建设周期加快,进度、资金、质量管理难度加大;3)项目资金来源多样化,资金计划性要求增强;4)资金支付要求更加准确、及时,尤其是工程款的结算更是受到各级政府、社会的关注;5)工程项目投资透明度要求提高,资金的使用及效益需接受更多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在建工程项目及资金进行实时、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加强内部控制,已成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但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尤其是管理手段的制约,虽然投资管理体制、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投资项目管理中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管理问题: 1)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手段,各级管理者难以及时地了解、掌握整体或单个工程项目的立项、进度完工、付款、实际成本及、决算情况,造成“三边”工程大量存在;很多项目不能及时支付工程款;款项拨出后不能真正到施工单位;完工许多年仍不能决算等。2)随着基建投资项目的增多,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难以满足各级管理的需求。3)由于不能及时掌握有关的进度、完工信息,对工程项目资金使用和筹集难以进行正确的计划。4)不能有效地实现“按进度、按合同、按计划”控制工程项目资金的管理要求,很难合理、科学地进行项目资金的统筹规划,容易累积成管理中的问题。5)工程文档(如设计、概预算、合同及合同变更资料、发票等)的管理利用有很多困难,经常性的查找耗费很大的人力,更谈不上利用文档进行项目的控制。 依靠传统的手段、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大的难度,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依靠先进、科学的技术建立起规范、流程化的管理信息平台,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的系统分析(20200523212612)

第三章工程项目的系统分析 本章重点:1工程项目的系统性 2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 本章难点: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工程项目的系统性; 2.熟悉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为主 第一节工程项目的系统性 一、工程项目的系统性 (一)概述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要素组合而成,且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概念体现在; (1)全局的概念 (2)追求项目整体的最优化,强调系统目标的一致性,强调项目的总目标和总效果 (3)强调系统的集成 (二)工程项目的系统描述 1、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 (1)项目目标系统有自身的结构 (2)完整性 (3)目标的均衡性 (4)动态性 2、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由各单项工程构成,由工程分别各功能面组合来的综合体。有设计任务署,技术设计文件来定义的,并通过项目实施完成。 要求 (1)空间布置合理 (2)能够安全、高效率的运行 (3)结构合理

(4)是均衡、高效率运行的整体 (5)与环境协调 3、项目的行为系统:由现实目标,完成任务所不需的工程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逻辑关系。 要求: (1)包括现实目标系统所必需的所有工作,并纳入计划和控制的过程。 (2)保证项目实施过程程序化、合理化,均衡地利用资源,降低不均衡性,保持现场持续。 (3)保证各分部实施和各专业之间有利的、合理的协调。 4、项目组织系统:由项目的行为为主体构成。 (三)工程项目的系统特点: 结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开放性、动态性、其他特点 一、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 (一)工程项目结构分析的概念 (二)项目管理中常用的系统分解方法 1、结构化分解方法:任何项目系统都有它的结构 2、过程化方法:项目由许多活动组成,活动的有机组合形成过程,这些过程可分解为多个互相依赖的子过程和阶段。 (1)项目实施过程,工程项目各阶段 (2)项目工作过程(管理活动) (3)行政工作过程(政府规定的过程) (4)专业工作的实施过程 (三)工程项目结构分解 1、工程项目结构分解的结果 (1)树形结构图 (2)项目结构分析表: 2、项目结构分解过程 将项目分解成子项目 研究并确定每个子项目的活动 将各层次结构单元收集检查表上,评价分解结果 构成系统结构图 分析并讨论分解的完整性 由决策者决定结构图,并形成相应文件 编码

系统工程课程总结

系统工程课程总结 一.知识梳理 第一章: 1.早期的系统思想具有”只见森林”和比较抽象的特点.15 世纪以后的系统思想具有”只见树木”和比较具体化的特点.19 世纪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能量转化,细胞学说,进化论这三大发现,这个阶段的系统思想具有”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特点. 2.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提取,变换,存储与流通等特点和规律的理论. 3.中国学者在系统工程领域的代表作有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华罗庚的《统筹法》和许国志的《运筹学》。 4.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化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5.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的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该定义有以下四个要点:①系统及其要素②系统和环境③系统的结构④系统的功能 6.系统的一般属性:①整体性②关系统联性③环境适应性 7.大规模复杂系统的特点:①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多样②系统通常由多维且不通质的要素构成③一般为人—机系统,而人及其组织或群体表现出固有的复杂性④由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⑤具有规模庞大和经济性突出等特点。 8.系统的类型:①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②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③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 ④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封闭系统是指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因而呈现出一种封闭状态的系统) 9.系统工程: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10.软件工程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信息,着重为决策服务。 第二章: 11.系统工程方法论:就是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作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

系统工程-结合实例谈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要旨

欢迎阅读 结合实例谈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要旨 初识系统工程 在阐释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之前,我想,有必要说一说系统和系统工程的相关内容。 “系统”这个概念应该说是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系统概念,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其概念也相应的不断变化。在网上各种百科辞典中搜索“系统”和“系统工程”,虽然各种解释可能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所有的解释中都会提到“有组织”,“有规律”,“整体”,“综合体”等这些词语,因此可以给系统下一个更便于理解的定义:系统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相互之间既有有机联系的,游戏多要素或者构成但是利狭而可如下: 系统分析的步骤概要 系统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充分分析系统中而各种因素的互相影响,在对系统的目的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这种系统分析的流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逻辑框架。如下所示: 系统分析的主要活动如下所示:

系统分析的方法论 上述的系统分析的逻辑框架对于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描述的很清晰。下面先对系统分析的方法论以系统分析的步骤为顺序进行一个轮廓式的列举,具体的说明不作赘述,而仅在以后面的实例中来体现实例中用到的方法。 一、阐明问题 1.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2.问题的目标。 3.环境和条件 4.评价指标 5.收集和分析资料 二、 1. 2. 三、 1. 2. 3. 4. 四、 五、 这项计划涉及到40多万人,研制的零件有几百万件,耗资300亿美元,历时11年之久。这项计划的成功,关键在于整个组织管理过程采用了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步骤。 实例详细分析 上面的篇幅已经介绍了系统以及系统工程的概念,以及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还介绍了实例的背景情况,下面就依照上面介绍的东西对这个例子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一、建立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着手任何一个项目工程,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团体的构建以及任务的分配。同样对于这个登月活动,首先要做的也是确定所需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原则,上网找到了美国当时对于登月计划进行的机构设置如下,美国国家宇

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系统分析工程项目的系统描述(一) 工程项目的环境系统(一) 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二)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三)项目的行为系统(四)项目组织系统(一)工程项目的环境系统工程项目的环境是指对工程项目有影响的所有外部的总和,它们构成项目的边界条件,主要体现在: 1.环境决定着对项目的需求,决定着项目的存在价值. 2.环境决定着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它们的优化. 3.环境是产生风险的根源. 环境对于项目及项目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长江三峡工程的环境系统三峡水库是一个狭长的河 道型水库。三峡库区西起重庆巴县鱼洞镇,东至湖北宜昌三斗坪坝址;纵深长600余公里,宽度多小于1000米;岸线长2000多公里;水库面积达1084平方公里。三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以及重庆市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丰都、石柱、涪陵、武隆、长寿、渝北、巴南、主城区、江津市,共计20个县(区、市),总面积达5.67万平方公里。其中,淹没陆地面积达600平方公里。三峡库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地质问题较多。其中,水库泥沙淤积、水库诱发地震、库岸稳定性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等,都是举世关注的三峡库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关于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

洞庭湖的淤积等。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影响。(一)气候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虽然对周围气候又一定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的影响范围,两岸水平方向最大不超过2千米,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年平均气温变化不超过0.2度,冬春季月平均气温可增高0.3~1度,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度;极端最高气温可降低4度,最低气温可增高3度左右;相对湿度夏季增大3%~6%,春秋两季增大1%~3%,冬季将减小2%。建库后年降水量增加约3毫米,影响涉及库周围几千米至几十千米,因地形而异;仍需警惕伏旱对农业的影响。平均风速将增加15%~40%,因建库前库区平均风速仅2米/秒左右,故建库后风速仍不大。(二)陆生植物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80属、560种。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因此,不至于造成物种的灭绝但其中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川明参三种珍惜植物必须妥为保护。(二)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实质上是工程项目所要达到的最终状态的描述系统。由于项目管理采用目标管理方法,所以工程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系统,它是项目过程中的一条主线。工程项目目标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项目目标系统有自身的结构。

系统工程之系统分析

企业招聘员工系统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组长高强0902080118 组员涂强0902080121 龙胜军0902080128 吕鹏程0902080 寇世林0902080222 赵杰

企业招聘员工系统分析 一.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在急速的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准确掌握企业对人才方面的需求也就迫在眉睫,了解企业对员工某些方面的重视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保证,正所谓“投其所好”也就是这个道理。 为此,我们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着眼于全局,为的是能准确把握到底什么样的员工最受企业信赖和推崇。 二、系统问题的确定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确定出了招聘员工的四个评价指标:工作能力,学历,经验,其他方面 系统描述: 该系统调查了企业对员工各方面的需求,发现企业希望员工有以下特点;:工作能力强,学历高,经验丰富,其他方面(例如:对薪水要求不太高,长相良好等等)。甲型员工:学历一般,工作能力最强,经验一般,其他方面一般;乙型员工:学历最高,工作能力较差,经验少方,其他面一般:丙型员工; 学历较低,工作能力一般,但经验最丰富(工作时间最长),其他方面一般。 该系统的该系统的目标:什么类型的员工最令企业满意。 三.、系统评价 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系统进行了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和评价标准,我们构建该系统的层次机构模型,以下是该系统的层次模型图:

(2)构造判断矩阵: 1.对于准则A1(工作能力强)来说,判断矩阵如表1 表1 2.对于准则A2(学历高)来说,判断矩阵如表2 表2 3.对于准则A3(经验丰富)来说,判断矩阵如表3 表3

系统工程名词解释大全

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的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系统分析: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的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为选择最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过程。 系统反震: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的、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据此进行试验或定量分析,以获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 头脑风暴法的论述步骤:针对一定问题,召集由有关人员参加的小型会议,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中,与会者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使创造性设想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做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会者严格遵守规则:1讨论的问题不宜太小,不得附加各种约束条件。2强调提新奇设想,越新奇越好。3提出的设想越多越好。4鼓励结合他人的设想提出新设想。5不允许私下交谈。6与会者部分职务高低,一律平等相待。7不允许对提出的创造性设想作判断性结论。8不允许批评或指责别人的设想。9不得以集体或权威意见的方式妨碍他人提出设想。提出的设想不分好坏,一律记录下来。两个基本原则:1、推迟判断2、数量提供质量。 德尔菲法一般工作程序:1确定调查目的,拟定调查提纲。2选择一批经验丰富而又熟悉该专题的专家。3以通信的方式向选定的各个专家发出调查表,征询意见。4经过一轮德尔菲活动后,把原始资料或专家意见汇总成图表反馈给参加咨询的专家,在一定期限内回收,在进行汇总分析,然后进入下一轮活动。如此反复,经过三四轮,意见比较集中后进行数据处理与综合得出结果。 情景分析法的步骤:1建立信息库。2确定主题目标。3分析并构造影响区域。4确定描述影响区域的关键变量。5探寻各种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6选择并解释环境情景。7引入突发事件,检验其对未来情景的影响。8详细阐明主题情景。 建模的基本步骤:1明确建模的目的和要求,以便使模型满足实际要求,不致产生太大偏差。2对系统进行一般语言描述,因为系统的语言描述是进一步确定模型结构的基础。3弄清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便使模型准确表示现实系统。4确定模型的结构,这一步决定了模型方面的内容。5估计模型参数,用数量来表示系统中的因果关系。6实验研究,对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进行真实性检验,以检验模型与实际系统的符合性。7必要修改,根据实验结果,对模型作必要的修改。 结构模型化ISM技术的基本思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盒计算机技术,对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明确问题额层次和整体结构,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系统动力学SD结构模型建模步骤:1明确系统边界,即确定对象系统的范围。2阐明形成系统结构的反馈回路,即明确系统内部活动的因果关系链。3确定反馈回路中的水准变量和速率变量。4阐明速率变量的子结构或完善、形成各个决策函数,建立起SD结构模型流图。逐对比较法的步骤:1对各替代方案的评价指标进行逐对比较,对相对重要的指标给予较高的得分,得到各评价项目的权重WJ。2根据评价主体给定的评价尺度,对各替代方案在不同评价指标下一一进行评价,得到相应的评价值,进而求加权和得到综合评价值。 层次分析法AHP基本思想:AHP方法吧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各个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有关人员的判断,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整个过程体现了人们分解-判断-综

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案例

学生不吃早餐的系统分析

一、现象描述 咱中国人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上要吃少”,更有人形象的说“早餐吃得像皇帝一样,午饭吃的像早餐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可见咱对早餐的重要性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据科学调查研究表明:早餐距离前一晚餐的时间最长,一般在12小时以上,体内储存的糖原已经消耗殆尽,应及时补充,以免出现血糖过低。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会出现饥饿感,大脑的兴奋性随之降低,反应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不吃早餐,或者早餐的质和量不够,容易引起能量和营养素的不足,降低上午工作、学习的效率。 但是我们发现我校的学生中仍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不吃早饭,所以我们小组选择研究“学生为什么不吃早餐”这个主题,想通过这个分析,总结出一些解决方案,让早餐重归同学们的生活。 二、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回42份问卷,7份大一的,10份大二的,22份大三的,3份大四的。从同学们填写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第一,约80%的同学在食堂吃早餐,约15%的同学在商店买点,剩下5%的同学在外面买。第二,现在大学生不吃早餐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其中大三的最严重,其中不吃和不一定吃的占的比例较大;而大一的基本上都会吃早餐。第三,吃早餐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养成了习惯;而那些不吃或者不一定吃的,一直都受着情况的影响,没有坚持下来。第四,50%的同学的早餐费用都在两元至三元,48%的同学的早餐费用在三元以上,还有少数的同学早餐在两元一下。最重要的一点是,超过55%的同学都选择了以后会坚持吃早餐。 对于吃不吃早餐的原因,我们经过问卷调查和访问周边的同学,总结出同学不吃早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想减肥,不吃早餐 2、起床很晚,来不及吃早餐 3、食堂较拥挤,不想去吃 4、早餐花样少,吃腻了 5、早饭很贵,能省则省 6、最近花钱大手大脚,节省点 7、吃不吃早饭无所谓,等着吃午饭就好 8、个人习惯,习惯不吃早餐 9、身体不适,不想吃

工程施工项目总结报告

一期工程项目总结和验收报告 项目名称:一期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执行期限: 2004年至2011年 二○一一年十二月

一、建设依据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民政部全国最低生活保障系统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高技〔2005〕2259号)。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第55号令)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8〕2544号)(四)《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抓紧做好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应用软件部署准备工作的通知》(民办函〔2010〕137号)和《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地方基础设施配置要求》。 (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02]19号)。 (六)《关于上海市民政信息管理系统及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工作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沪发改投[2004]027号)。 (七)省级低保信息系统建设合同文件、设备和软件技术说明书。 《机房安装工程委托合同书》、《社会救助信息"一口上下"工作平台系统集成合同》、《社会救助信息"一口上下"工作平台监理服务合同》、《救助全市维护培训协议》、《落政对象管理子系统》、《救助系统需求变更》、《安徽下放户、农婚知青管理子系统》、《数据监控制和逻辑校验》、《系统迁移改造》、《救助政策变更与

重残无业需求变更工作》、《农村低保系统及意见功能修改合同》、《社会救助信息“一口上下”交换平台服务系统》、《定期集中式捐赠子系统功能新增开发合同》等,以及相关设备和软件技术说明书。 二、项目概况 2.1建设目标 上海市低保信息系统(以下称为上海市社会救助管理系统)的建设总体目标为:巩固和完善上海市社会救助信息“一口上下”工作机制,建立先进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和方便检索、及时查询、动态更新的社会救助信息数据库,实现社会救助信息的“一口统计”、“一网覆盖”、“一口上下”,确保社会救助对象不重复、不遗漏,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为构筑"机构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协调、手段先进、具有上海特点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建设规模 上海市社会救助管理系统以市民政局为核心,覆盖全市17个区县民政局(当时建设时是19个区县民政局)和200多个街道(乡镇)社会救助管理所。各区县民政局通过专线与市局进行网络连接,采用集中式的数据库管理,所有操作直接在市局核心数据库进行。为满足数据共享与交换的需要,还需要建设与民政部、市人保局、市社会保障卡中心等政府部门的数据交换专线。 2.3主要建设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