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界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全国数学文化论坛会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信息#

数学界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全国数学文化论坛会议综述

由中国数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数学文化论坛暨中国数学会通讯编委会扩大会议0于10月21-24日在石家庄召开。组委会主任、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邓明立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河北师范大学校长蒋春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内外41家单位的7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5中国数学会通讯6和5数学文化6杂志的编委、国内外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及出版社的同仁。著名数学家、中科院严加安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项武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0李尚志教授、南开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0顾沛教授等知名学者相继做了大会报告,深入探讨了数学文化理论研究及传播进展。

一、数学文化教育实践

数学文化昌盛的地域数学教育会显得生机勃勃,同时这些地域在优秀的数学文化熏陶下往往会涌现一些杰出的科学家。揭示数学的人文性与哲学式的思维,是数学教育者的双重任务。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严加安院士非常重视数学教育工作,以行动支持并推动了我国数学文化工作的开展。他在报告中强调,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人文素质全面发展是大学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

数学文化课的精髓是传授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与数学精神的有机融合,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这是顾沛教授开设十年5数学文化6课程的积淀与凝练。顾沛教授指出,数学文化不能单独地、空洞地传播,必定要以恰当的数学知识或者数学事件为载体,但应主要着眼于以此为载体传播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的美,在于数学思想深刻之美0。

将数学与诗歌、故事、武侠等人文素材结合起来,通过生动而典型的例子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李尚志教授报告引人入胜的地方。他强调,数学文化类课程的核心,是让听众体会到数学是怎样通过解决现实世界和人类的思维中的一些重要且饶有兴趣的问题而发明、建立起来的。李尚志教授的5数学大观6课程和顾沛教授的5数学文化6课程是今年列入/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0中仅有的两门数学类课程(共103部)。

华中农业大学邹庭荣教授、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胡晶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王丽霞博士等代表做了关于课程建设的报告,介绍了各自单位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情况和经验。

二、数学文化案例发掘

中国学者对于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认识之深,开设该类课程的院校数量之多,相关教材和其他出版物的数量之大,数学文化的教育传播之广,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这得益于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强调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同时这也为数学文化案例研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沛的动力和源泉。

项武义先生的报告/千古之谜与几何、天文、物理两千年0穿越时空,以科学人物的工作接力为脉络,融汇数学、天文、物理知识,生动地展现了数理分析,几何对天文研究的巨大作用,以及数学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堪称数学文化案例研究的典范。

/所谓天才)))一个中年和三个青年的故事0,描绘了代数方程理论三百年的历史画卷。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西北大学曲安京教授,从四个人的故事中揭示出方程可解性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教授的报告妙语连珠,给出了/跨越时空0、/昔非今比0、/牛刀小试0、/史海拾贝0、/追求自然0、/创造动机0个性命名的案例。并在另外三个报告部分/一条进路、一缕书香、一种视角0,表达了他对数学文化和数学教学的理解。

三、数学文化理论探索

数学文化,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数学研究领域里兴起的新热点,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数学家、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群体的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多项研究和活动,相关著述也非常丰富。目前我们正处在繁荣的数学文化多样性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观念都可以主张和呈现出来。但是文化的根本价值和功能在于引领而不是迎合,要鉴别什么才是先进文化,要以主流引领多元。我们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来带动

121

文化实践的发展。

5中国数学会通讯6作为中国数学会编辑出版的内部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数学界的重要信息,以及数学教育与普及、学科介绍、书讯与书评等文章。本次会议期间召开了编委会扩大会议,汇集了5通讯6和5数学文化6杂志的编委,专门的研究如何搞好刊物的数量和质量,广开言路且富有成效。编委们表示,将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和视角,继续在数学文化普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辽宁师范大学王青建教授认为,5数学文化6杂志的创办是数学文化事业里程碑式的大事,数学文化传播由此走上前台,不再是隐含在数学传播中的配角。他的报告围绕如何传播数学文化而展开,针对传播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强调科学性、趣味性、密切联系数学史的传播原则。

东南大学张福保教授、漳州师范学院周仕荣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程钊博士分别针对数学文化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的作用、数学文化的困境与障碍、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推进数学文化传播做了报告。

四、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0。人类是高级形态的理性的情感动物,文化是用来坚守其精神家园的,这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数学以其独有的特征和魅力与人类文明相生相伴。它基于实践而又超越实践,既具有极为系统的逻辑思维过程、又具有极为开放的原创性思维源头。数学本身有非常重要而且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对于人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驾驭更多的数学文化资源,从浩瀚的数学发展史中深入汲取数学文化的精髓。因此可以说,本次会议在文化的意义上谈数学,是数学界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刘献军)

(上接第93页)

1参考文献2

112(美)斯蒂芬#科尔:默顿对科学社会学的贡献1J2,科学文化评论,2000(3)。

122Le n Oliv ,Knowledge,Society and Reality Problems o f the Social A nalysis o f Knowledge an d o f Scienti f ic Rea lism,Rodopi BV:Amsterdam -atlanta.GA,1993.

132(美)罗伯特#金#默顿:科学社会学散忆1M2,鲁旭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2Ben-David Joseph,Sociology of Science Knowledge,J.F.Short(ed.),The Sta te o f Sociology,Beverly Hills CA:Sage,1983.

152Richard Whitley,Black-boxism and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Sociologica l Review18,1972.

162David Bloor,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72Barry Barnes,Scienti fic Knowledge and Sociological Theor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4.

182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约翰#亨利: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1M2,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92Andrew Pikering,Mangle o f Practic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1102Kaplan N,Sociology of Science.,in Handbook of Modern Sociology,edited by Robert E L Faris,1964.

1112Barry Barnes,The Comparison of Belief-Systems Anomaly Versus Falsehood,Europ ean Journal o f Sociology(11),1970.

1122Barnes.B,R G A Dolby,The Scienti fic Ethos:A Deviant Viewpoint,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11),1970.

1132诺曼#W.斯托勒:编者导言,(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上册)1M2,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42(美)R.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1M2,林聚任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152Barry Barnes,About Science,N.Y.:Basil Black well Ltd,1985.

1责任编辑肖显静2 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