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由来及其涵义的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而上学”的由来及其涵义的演变
形而上学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这个词的希腊文原字为“tameta ta Physica”,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这部著作是公元一世纪安德罗尼克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遗稿编纂而成的。之所以起这样一个书名,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在此以前曾写过-部《物理学》,它是研究宇宙中具体事物运动规律的。而安德罗尼充在编纂过程中把亚里土多德专讲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等抽象问题的内容放在《物理学》之后,起名就叫做“在物理学之后。”中世纪时有人把“在物理学之后”合成一个词,如果直译成汉语,应该是“后物理学”。此书在明朝时传入我国,由于它所研究的知识具有超感性经验的抽象性质,因此当时的译者按照我国魏晋时的一种哲学思潮,把它译为“玄学”。明朝时的科学家徐光启对这本书曾作过较深入的研究。后来有人借用《易经系辞上》中“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提法,(大意为:有具体形象的物体叫“器”超出具体形象的事物叫“道”)把本义应该译为“在物理学之后”的这个书名,译作“形而上学”,意思是研究形而上(即抽象)问题的学问。此即“形而上学”一词的由来。
“形而上学”的涵义曾几经变化。从十三世纪开始,“形而上学”这个词指的是从理性的角度来探索上帝,灵魂,意志、自由等问题的学问。
近代的二元论者笛卡儿把他的学说也分为两部分:“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他的一部著作名就叫《形而上学的沉思》。在“物理学”中,他主要阐述了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相适应的唯物主义,在“形而上学”中则贩卖了一套反科学的神学唯心主义。从笛卡儿起,“形而上学”,被用来专指研究无形体的抽象事物的理论,成了哲学的别称。与之相对应的“物理学”是研究有形体,可感知的具体事物的学说。
由此可见,形而上学这个词的本来涵义,广义地说,是泛指一切研究超感性的抽象问题的学问,而狭义地说,则是哲学的一个别称。在西方近代哲学史的著作中,对这个词大多是在上述涵义上使用的。比如,黑格尔曾高度评价过哲学的社会作用,他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象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逻辑学》上册第2页)很显然,黑格尔在这里把形而上学当作哲学的别称来使用的。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资产阶
级哲学家的许多人仍在本来涵义上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
那么,是谁最先把形而上学这个词变成反辩证法的同义词的呢?是黑格尔。黑格尔在《大逻辑》中说:“辩证的哲学思维,是《形而上学的哲学思维(也包括批判的哲学思维在内)》所不知道的。”(转引自《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0页。)黑格尔在讲到形而上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时认为:“这种形而上学未能达到具体的同一性,而只是执着那抽象的同一性。”(《小逻辑》第120页)黑格尔赋予形而上学以反辩证法的涵义,是一大功劳,因为,欧洲十六世纪,特别是十八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在研究自然科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随着自然科学和人的认识的不断发展,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弊病便逐渐暴露了出来。康德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第一个缺口,黑格尔创立了一整套唯心的辩证法,形而上学便逐渐被看成是反科学,脱离实际的玄想,人们开始对它采取讥讽的态度。从此,形而上学也就成了贬义词。黑格尔赋予形而上学反辩证法的涵义,专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把形而上学与哲学区别开来,从而给哲学以应有的地位和荣誉。但是,黑格尔并末搞清形而上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彻底驳倒形而上学。
恩格斯肯定了黑格尔的这一功绩,他说: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做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4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创立唯物辩证法过程中,沿用了黑格尔赋予形而上学反辩证法的这一新涵义,使它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本范畴之一,并且对形而上学的本质进行了彻底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