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技术ppt
合集下载
2024年《茶与茶文化》ppt课件(2024)
2024/1/26
淋壶
用沸水浇淋壶身,使内外温度一 致,茶香更浓。
刮沫
用壶盖轻轻刮去浮在茶汤表面的 泡沫。
23
不同茶叶的冲泡技巧
红茶
水温95-100℃,注 重高香,可适当闷 泡。
黑茶
水温100℃,可长时 间闷泡,陈年老茶 更需高温冲泡。
2024/1/26
绿茶
水温80-85℃,不宜 长时间浸泡,以免 苦涩。
01
02
03
茶的起源
据历史记载,茶树原产于 中国西南地区,距今已有 几千年的历史。
2024/1/26
早期传播
随着人口迁移和贸易活动 ,茶叶逐渐传播到全国各 地,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经 济作物。
国际传播
自唐代起,茶叶开始通过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渐成 为全球流行的饮品。
4
历代名茶与产区
15
瓷器茶具的鉴赏与搭配
鉴赏要点
观察釉色,瓷器釉色应均匀、透亮。
辨别胎质,优质瓷器胎质细腻、致密。
2024/1/26
16
瓷器茶具的鉴赏与搭配
• 注意器型与装饰,应符合审美且实用。
2024/1/26
17
瓷器茶具的鉴赏与搭配
搭配建议 考虑茶具与品茗环境的协调性。
根据茶叶类型选择不同釉色和器型的茶具。 可适当搭配一些瓷质小件,如茶荷、茶宠等。
检查壶身,无明显瑕疵、裂纹。
13
紫砂陶壶的选购与养护
• 注意壶嘴、壶把、壶盖等细节部分,应流畅自然。
2024/1/26
14
紫砂陶壶的选购与养护
01
养护方法
2024/1/26
02
03
04
新壶使用前需进行开壶处理, 去除壶内杂质。
淋壶
用沸水浇淋壶身,使内外温度一 致,茶香更浓。
刮沫
用壶盖轻轻刮去浮在茶汤表面的 泡沫。
23
不同茶叶的冲泡技巧
红茶
水温95-100℃,注 重高香,可适当闷 泡。
黑茶
水温100℃,可长时 间闷泡,陈年老茶 更需高温冲泡。
2024/1/26
绿茶
水温80-85℃,不宜 长时间浸泡,以免 苦涩。
01
02
03
茶的起源
据历史记载,茶树原产于 中国西南地区,距今已有 几千年的历史。
2024/1/26
早期传播
随着人口迁移和贸易活动 ,茶叶逐渐传播到全国各 地,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经 济作物。
国际传播
自唐代起,茶叶开始通过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渐成 为全球流行的饮品。
4
历代名茶与产区
15
瓷器茶具的鉴赏与搭配
鉴赏要点
观察釉色,瓷器釉色应均匀、透亮。
辨别胎质,优质瓷器胎质细腻、致密。
2024/1/26
16
瓷器茶具的鉴赏与搭配
• 注意器型与装饰,应符合审美且实用。
2024/1/26
17
瓷器茶具的鉴赏与搭配
搭配建议 考虑茶具与品茗环境的协调性。
根据茶叶类型选择不同釉色和器型的茶具。 可适当搭配一些瓷质小件,如茶荷、茶宠等。
检查壶身,无明显瑕疵、裂纹。
13
紫砂陶壶的选购与养护
• 注意壶嘴、壶把、壶盖等细节部分,应流畅自然。
2024/1/26
14
紫砂陶壶的选购与养护
01
养护方法
2024/1/26
02
03
04
新壶使用前需进行开壶处理, 去除壶内杂质。
茶行业ppt课件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倡 议为茶叶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和合 作机会,有助于推动茶叶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带来的机遇:消费者 对茶叶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对茶 叶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为茶叶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健康养生趋势带来的机遇:随着健康养生理念的 普及,茶叶作为天然、健康的饮品,越来越受到 消费者的青睐,为茶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 遇。
未来,茶叶企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市场的开 拓和发展,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 中国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06
茶产业案例分析
知名茶叶品牌案例
总结词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详细描述
介绍国内外知名茶叶品牌的发展 历程、品牌特色和市场拓展策略 ,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
茶叶电商模式分析
总结词
电商平台的运营与营销
03
茶叶生产与加工
茶叶种植
茶树品种
不同品种的茶树具有不同的生长 习性和适应性,种植时需根据当 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
品种。
茶园管理
茶园的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 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这些措施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都有 重要影响。
茶叶种植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茶叶种植技术也 在不断进步,如采用无性繁殖技术 、推广有机茶园等,以提高茶叶的 品质和产量。
茶行业ppt课件
• 茶行业概述 • 茶叶种类与特性 • 茶叶生产与加工 • 茶叶消费与文化 • 茶行业挑战与机遇 • 茶产业案例分析
01
茶行业概述
茶的起源与历史
01
02
03
茶的起源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 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 神农时代。
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带来的机遇:消费者 对茶叶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对茶 叶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为茶叶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健康养生趋势带来的机遇:随着健康养生理念的 普及,茶叶作为天然、健康的饮品,越来越受到 消费者的青睐,为茶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 遇。
未来,茶叶企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市场的开 拓和发展,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 中国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06
茶产业案例分析
知名茶叶品牌案例
总结词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详细描述
介绍国内外知名茶叶品牌的发展 历程、品牌特色和市场拓展策略 ,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
茶叶电商模式分析
总结词
电商平台的运营与营销
03
茶叶生产与加工
茶叶种植
茶树品种
不同品种的茶树具有不同的生长 习性和适应性,种植时需根据当 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
品种。
茶园管理
茶园的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 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这些措施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都有 重要影响。
茶叶种植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茶叶种植技术也 在不断进步,如采用无性繁殖技术 、推广有机茶园等,以提高茶叶的 品质和产量。
茶行业ppt课件
• 茶行业概述 • 茶叶种类与特性 • 茶叶生产与加工 • 茶叶消费与文化 • 茶行业挑战与机遇 • 茶产业案例分析
01
茶行业概述
茶的起源与历史
01
02
03
茶的起源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 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 神农时代。
安吉白茶栽培管理技术
远离污染
茶园应远离工业区、交通 要道等污染源,确保茶叶 生长环境无污染。
土壤条件与改良
土壤类型
以砂质壤土、黄壤土和红 壤土为佳,具有良好的通 气透水性能和保水保肥能 力。
土壤酸碱度
土壤pH值以5.0-6.5为宜 ,过酸或过碱需进行改良 。
土壤改良
通过增施有机肥、绿肥等 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 量,改善土壤结构。ຫໍສະໝຸດ 灌溉与排水灌溉方式
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保持茶园土壤湿润,满足茶树
生长所需水分。
灌溉时机
根据茶树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 理安排灌溉时机,避免过度灌溉或 水分不足。
排水设施
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茶园积 水,影响茶树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监测
定期观察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 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安吉白茶栽培管理技术
汇报人: 2024-01-10
目录
• 安吉白茶简介 • 茶园选址与建设 • 茶树种植与育苗 • 茶园管理与维护 • 安吉白茶加工工艺 • 安吉白茶的市场与品牌
01
安吉白茶简介
安吉白茶的历史与文化
历史
安吉白茶原产于浙江省安吉县, 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文化
安吉白茶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 化和传统。
采摘方法
采用手工或机械采摘方式,采摘茶叶时要避免损伤茶树枝条和叶片 。
05
安吉白茶加工工艺
鲜叶采摘与运
01
总结词
采摘与运输是安吉白茶加工工艺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
口感。
02
采摘
安吉白茶的采摘标准是芽叶完整、鲜嫩、匀净、不带鱼叶和老梗。采摘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植物从种子 萌发开始, 随着时间的 推移,在形 态、生理机 能等方面, 不断地起着 量和质的变 化,直至死 亡,这个过 程称为生物
学年龄。
1、合子
2、种子及插穗
3、幼苗期 4、幼年期
茶树生物学年龄
7、衰老期
5-6、成年期
11
茶树的适生环境
喜温怕寒、喜光怕晒、喜酸怕碱、喜湿怕涝 ——“四喜四怕”
1. 温度:喜温怕寒,N45°到S38°之间均可栽培。 最适温度20- 30℃,最高临界温度为45℃。
• 茶文化启蒙:东汉华佗《食经》 • 茶文化形成:《茶经》,是唐
“苦茶久食,益意思” 。
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把儒、
• 茶文化萌芽:两晋南北朝有识 之士提出“养廉”,孙皓对韦
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 中国茶道精神。
曜 “以茶代酒”。
• 茶文化兴盛:宋代“斗茶”、
元代“玩茶”、明清“撮泡
法” 。
20
二、茶在国内外的传播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灌木型、小乔 木型、乔木型一应俱全。生产红茶、 绿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我国 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 地之一 。
31
江南茶区
主要产区:是我国发展名优茶的适 宜区域,位于长江以南。
土壤肥沃:基本上是红壤,部分是 黄壤或黄棕壤。
气候宜人: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年平均气温15-18℃,有伏旱或秋旱。
产的兴盛时期。
16茶叶制作的起源来自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
从蒸青到炒青:
“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
——《晋书》
至干…” 。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茶疏》
“蒸茶制饼”:“晴,采之。蒸之, 捣之…。”——《茶经》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件
2 茶园规划
掌握茶园布局和种植密度的原则,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
3 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了解茶园必备的基础设施,如灌溉系统和遮阳棚。
茶树生长周期和生理特性
1
萌芽期
详细了解茶树的萌芽和新梢生长阶段。
2
盛花期
掌握茶树开花和授粉的过程,了解茶花的特点。
3
果实期
学习茶树结果和果实成熟的过程,掌握采摘的时机。
茶树施肥技术
3
茶叶采摘和加工
了解优质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品质。
茶树生长环境要求
气候条件
了解茶树对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的要求。
土壤要求
掌握茶树对土壤pH值、肥力和排水性的要求。
日照和海拔
理解茶树生长的最适宜的日照和海拔条件。
茶园地块选择与建设
1 土地评估
学习如何评估茶园地块的条件,包括土壤质量和水源。
有机肥 化学肥 微量元素
了解有机肥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掌握化学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机。 学习茶树对锌、铜等微量元素的需求。
茶叶贮藏和运输
贮藏技巧
掌握茶叶贮藏的技巧,保持茶叶的新鲜和优质。
运输技术
了解茶叶运输的技术和注意事项,确保茶叶的完 整和品质。
茶联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源自茶叶消费市场分析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茶 树种植者提供市场参考。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 PPT课件
欢迎参加我们的《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程。在本课程中,您将学到茶树种 植的各个方面,从茶叶栽培基础到茶叶质量评定方法,全面了解茶树的生长 和管理。
茶树种植管理
1
茶树栽培技术
掌握茶树的基本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育苗和移栽。
2
茶树病虫害防治
掌握茶园布局和种植密度的原则,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
3 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了解茶园必备的基础设施,如灌溉系统和遮阳棚。
茶树生长周期和生理特性
1
萌芽期
详细了解茶树的萌芽和新梢生长阶段。
2
盛花期
掌握茶树开花和授粉的过程,了解茶花的特点。
3
果实期
学习茶树结果和果实成熟的过程,掌握采摘的时机。
茶树施肥技术
3
茶叶采摘和加工
了解优质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品质。
茶树生长环境要求
气候条件
了解茶树对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的要求。
土壤要求
掌握茶树对土壤pH值、肥力和排水性的要求。
日照和海拔
理解茶树生长的最适宜的日照和海拔条件。
茶园地块选择与建设
1 土地评估
学习如何评估茶园地块的条件,包括土壤质量和水源。
有机肥 化学肥 微量元素
了解有机肥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掌握化学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机。 学习茶树对锌、铜等微量元素的需求。
茶叶贮藏和运输
贮藏技巧
掌握茶叶贮藏的技巧,保持茶叶的新鲜和优质。
运输技术
了解茶叶运输的技术和注意事项,确保茶叶的完 整和品质。
茶联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源自茶叶消费市场分析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茶 树种植者提供市场参考。
《茶树种植管理培训》 PPT课件
欢迎参加我们的《茶树种植管理培训》课程。在本课程中,您将学到茶树种 植的各个方面,从茶叶栽培基础到茶叶质量评定方法,全面了解茶树的生长 和管理。
茶树种植管理
1
茶树栽培技术
掌握茶树的基本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育苗和移栽。
2
茶树病虫害防治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课件
规划
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功能区划分、道路设置、灌溉系统设计 等。
土壤改良与施肥
土壤改良
通过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等方法,提高土壤肥力。
科学施肥
根据茶叶生长需求,进行科学施肥,确保营养均衡。
品种选择与繁育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茶叶品种。
繁育
采用扦插、组培等方法进行苗木繁育,保证苗木质量。
详细描述
引进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技术和设备,如智能 施肥机、智能采茶机、智能烘干机等,实现 茶叶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 效率和品质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 度。同时结合信息化技术,建立茶叶生产信 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茶叶生产全过程的数据
采集和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4
标准茶园的经济效益与 社会价值
茶的分布
目前,茶树已分布在世界各地, 其中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国 家是茶叶的主要生产国。
茶园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茶园建设的历史
古代茶园多为野生或半野生状态,随 着人们对茶叶需求的增加,逐渐开始 人工种植茶树,形成了现代的茶园。
茶园建设的现状
目前,世界各地的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栽培技术也不断改进,茶叶品质和 产量逐年提高。
企业培育
政府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 措施,培育和壮大茶叶龙头企业
,带动产业升级。
产业链完善
推动茶叶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实 现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 衔接,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品牌建设
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中国 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国际 竞争力。
06
标准茶园建设案例分析
安溪铁观音标准茶园建设案例
通过标准茶园建设,云南普洱 的茶叶品质和产量得到了显著 提高,同时提高了茶园的管理 水平和经济效益。经验包括强 化政策支持、加强科技引领和 注重品牌建设。
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功能区划分、道路设置、灌溉系统设计 等。
土壤改良与施肥
土壤改良
通过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等方法,提高土壤肥力。
科学施肥
根据茶叶生长需求,进行科学施肥,确保营养均衡。
品种选择与繁育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茶叶品种。
繁育
采用扦插、组培等方法进行苗木繁育,保证苗木质量。
详细描述
引进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技术和设备,如智能 施肥机、智能采茶机、智能烘干机等,实现 茶叶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 效率和品质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 度。同时结合信息化技术,建立茶叶生产信 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茶叶生产全过程的数据
采集和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4
标准茶园的经济效益与 社会价值
茶的分布
目前,茶树已分布在世界各地, 其中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国 家是茶叶的主要生产国。
茶园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茶园建设的历史
古代茶园多为野生或半野生状态,随 着人们对茶叶需求的增加,逐渐开始 人工种植茶树,形成了现代的茶园。
茶园建设的现状
目前,世界各地的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栽培技术也不断改进,茶叶品质和 产量逐年提高。
企业培育
政府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 措施,培育和壮大茶叶龙头企业
,带动产业升级。
产业链完善
推动茶叶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实 现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 衔接,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品牌建设
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中国 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国际 竞争力。
06
标准茶园建设案例分析
安溪铁观音标准茶园建设案例
通过标准茶园建设,云南普洱 的茶叶品质和产量得到了显著 提高,同时提高了茶园的管理 水平和经济效益。经验包括强 化政策支持、加强科技引领和 注重品牌建设。
茶企业ppt课件
茶叶精制与深加工
01
02
03
茶叶精制技术
讲解茶叶精制的目的、基 本流程以及精制过程中的 关键技术环节。
茶叶深加工产品
介绍茶叶深加工的主要产 品类型,如茶饮料、茶食 品、茶保健品等,以及各 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深加工技术与设备
阐述茶叶深加工所采用的 主要技术和设备,以及如 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 场竞争力。
茶叶种类与特点
绿茶
总结词
未经发酵的茶,色泽鲜绿,口感清爽鲜美。
详细描述
绿茶是不经发酵的茶,其色泽鲜绿,具有清香、嫩香的特点。口感清爽鲜美, 微带苦涩,回甘强。绿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清 热解毒、提神醒脑、助消化等功效。
红茶
总结词
全发酵的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甘甜。
详细描述
黑茶
总结词
后发酵的茶,色泽深暗,口感浓厚甘滑。
详细描述
黑茶是后发酵的茶,其色泽深暗,具有陈香、浓厚的特点。 口感浓厚甘滑,有时带有一些涩味。黑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咖啡碱和氨基酸等成分,具有助消化、降脂降压、抗氧化 等功效。
白茶
总结词
轻微发酵的茶,色泽银白,口感清鲜甘 美。
VS
详细描述
白茶是轻微发酵的茶,其色泽银白,具有 清香、鲜美的特点。口感清鲜甘美,微带 苦涩,回甘强。白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茶多酚和矿物质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 提神醒脑、助消化等功效。
总结词
渠道拓展与销售网络
详细描述
该企业注重渠道拓展,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整合,建 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在线上渠道方面,该企业利用电 商平台和自建官方商城进行销售;在线下渠道方面,该 企业开设实体店、与超市合作等方式,提高了产品的覆 盖面和销售量。
茶叶品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PPT
3、水分与茶叶品质
降水量: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适合种茶的 生要指标之一。茶树的适宜栽培区要求年降水量在 1 0 0 0 mm 以 上 , 最 适 栽 培 区 则 要 求 年 降 水 量 达 到 1500mm以上。中国茶区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山东半 岛,仅为600 mm,年降水最多的是四川峨眉山,高达 7600 mm。降水量少的地区更应注意茶园的保水搞旱 工作。
二、生长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茶树生长的环境由光 ( 光照强度与光
质)、温(气温、积温)、水(相对湿度、降雨
量 ) 、土 (土壤 ) 等因子组成,茶树对这些条
件有特殊的要求,也有最适的要求。
1、光照与茶叶品质
茶叶主要吸收可见光(360 nm ~760nm),但大于700 nm为无效光 源。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与C代谢有关)和蓝紫光(与N代谢 有关,N代谢产物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类等物质均与香气形成 有关)。 茶树的叶片对可见光中的紫色光反射少、透射多,对蓝色、橙色光 则是反射少、吸收多。对红色光反射较多、而吸收较少。可见不同光质 的光线在茶园中的吸收利用率是各不相同的。
茶树需要一定的紫色光,但对紫色光的吸收有阈值现象,超过一定 的阈值量,其吸收会明显减少。 适制绿茶的茶树品种比较适应于漫射光的照射,漫射光中的紫色光 增加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提高漫射光在总光照中的比例(>35%) 有利于提高蓝紫色光,因而有利于绿茶的品质。
2、温度与茶叶品质
温度影响茶树的发芽时间、生长速度与生长状态, 有效成分的积累。茶树生长萌动温度随茶树品种而异, 特早芽型为8℃,早中芽型在10℃左右,迟芽型则为14℃。 在一定范围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体内同化产物 的积累,因而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如高山茶区、高 纬度茶区。
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茶树栽培管理课件
二、茶树的组织器官和特性
茶树组织器官
茶树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构成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种子
茶树的根
根:主根、侧根、吸收根、根毛。主根入土可达1-2m,吸收根一般分布在地表下5-45cm土层内,但集中分布处在地表下20-30cm。根的主要功能:固着和支持功能;吸收功能;贮藏功能;合成功能;繁殖功能;根的药效: 强心利尿; 活血调经; 清热解毒
茶树的茎
茎:主干和枝条。树形:分支部位不同划分,乔木、小乔木、灌木。树姿:一级主干枝与地面垂直线的角度不同,分为直立、半开张、开张。功能:支撑叶片;输导功能;贮藏功能;繁殖功能
茶树的叶
叶:芽、叶芽:叶芽、花芽。叶芽:顶芽、腋芽嫩梢:由顶芽或腋芽萌发而成的幼嫩枝梢,是人们用来加工茶叶的鲜叶原料。驻芽:当新梢成熟后或因水分、养分不足时,顶芽停止生长而形成的。叶片:鳞片叶、鱼叶、真叶。
三、茶树的适生环境
茶树的适生环境
茶树的适生特性 喜酸、喜荫、喜氨、嫌钙、忌氯、富铝茶树的适生条件 光照、温度、水分、地形地势、土壤条件
茶树的适生环境
光照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茶树经济产量的形成也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光质、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不仅影响茶树代谢状况,而且也会影响其他生理过程和发育阶段,又能引起大气和土壤的温、湿度变化。
茶树种植
茶苗的定植与管理方式:单行双株、双行双株数量:每亩茶园种植3000-5000株茶树;时间:茶苗定植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至12月初,或者2月下旬至三月上旬;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定植;带土移栽,浇足定根水。
茶树管理
幼龄茶树的管理 补苗、抗旱、遮阴、防冻、适当土壤改良、茶树定型修剪成龄茶树管理 修剪、施肥、耕作、病虫害防治、茶叶采摘
茶树栽培学
2020/8/9
1.3 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
(3)元代:茶区又有新的拓展,主要分布在长 江流域、淮南及广东、广西一带,全国茶叶产 量约10万吨。
(4)明代:茶树栽培面积继续扩大。公元14051433年,郑和把茶子带到台湾栽种,开辟了我 国台湾茶区。从云南向北绵延一直到了山东的 莱阳。种茶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如:茶树繁殖 除用种子直播外,还采用育苗移栽法;提出了 茶园间作。基本上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主要的茶 叶产地和代表名茶。
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以云南、广西及广东横跨北回归 线前后为中心,向南北扩散面逐渐减少。张宏达认为 ,山茶属植物在系统发育上的完整性和分布方面的集 中性,足以说明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不仅是山茶属的现 代中心,也是它的起源中心。
2020/8/9
• 伴随原始农业的发展,开始对野生茶树 驯化,人工栽培以满足需要。
2020/8/9
1.5 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 1949-现在 有效政策和措施,大力扶持和发展 对荒芜茶园垦复,并对旧茶园进行改造 山东、西藏和新疆试种茶树获得成功,茶叶产地由原来的 14个省(自治区),扩大到遍布20个省,近1000个县。 1970年茶园面积达48.7万公顷,居世界第一;13.6万吨 1980年增至104.1万公顷/30万吨 1990年为106.1万公顷/54万吨 1997年为107.6万公顷/73万吨
2020/8/9
2 茶区概况
2.1 茶树种植区域 2.2 主要产茶国茶叶生产概况
2020/8/9
世界茶区分布
欧洲 美
亚洲
北纬49 外喀尔巴阡
洲
南纬22 纳塔尔
非洲
大洋洲
8/9
世界茶叶生产概况
• 世界种茶国家58个,其中:
1.3 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
(3)元代:茶区又有新的拓展,主要分布在长 江流域、淮南及广东、广西一带,全国茶叶产 量约10万吨。
(4)明代:茶树栽培面积继续扩大。公元14051433年,郑和把茶子带到台湾栽种,开辟了我 国台湾茶区。从云南向北绵延一直到了山东的 莱阳。种茶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如:茶树繁殖 除用种子直播外,还采用育苗移栽法;提出了 茶园间作。基本上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主要的茶 叶产地和代表名茶。
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以云南、广西及广东横跨北回归 线前后为中心,向南北扩散面逐渐减少。张宏达认为 ,山茶属植物在系统发育上的完整性和分布方面的集 中性,足以说明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不仅是山茶属的现 代中心,也是它的起源中心。
2020/8/9
• 伴随原始农业的发展,开始对野生茶树 驯化,人工栽培以满足需要。
2020/8/9
1.5 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 1949-现在 有效政策和措施,大力扶持和发展 对荒芜茶园垦复,并对旧茶园进行改造 山东、西藏和新疆试种茶树获得成功,茶叶产地由原来的 14个省(自治区),扩大到遍布20个省,近1000个县。 1970年茶园面积达48.7万公顷,居世界第一;13.6万吨 1980年增至104.1万公顷/30万吨 1990年为106.1万公顷/54万吨 1997年为107.6万公顷/73万吨
2020/8/9
2 茶区概况
2.1 茶树种植区域 2.2 主要产茶国茶叶生产概况
2020/8/9
世界茶区分布
欧洲 美
亚洲
北纬49 外喀尔巴阡
洲
南纬22 纳塔尔
非洲
大洋洲
8/9
世界茶叶生产概况
• 世界种茶国家58个,其中:
茶树生长环境ppt课件
.
光质对茶树代谢的影响
红橙光利 于C代谢
蓝紫光则利 于N代谢
.
(3)光照时间与茶树生育
光照时间对茶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 方面,即辐射总量及光周期现象。
一般情况下,日照时间越长,茶树叶片 接受光能的时间越长,光合产物越多有利 于茶树生育。
.
第二节 土壤条件与茶树生育
土壤 质地
土壤 厚度
土壤条件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活和茶树多种营养元素的 物质基础(共生菌)。
二氧化碳
铵态氮
土壤有机
质微生物
分解 硝态氮
P、K、 S、Ca
有机质分解
.
茶树根系的吸收
(一)土壤有机质的概念:
广义-----指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狭义---(仅指土壤腐殖质)指土壤有机质中不同于普通
有机化合物的那部分暗色无定型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 是一系列结构基本相似,元素组成和性质不同的一类高分 子有机物的总称
(2)化合物组成:类木质素、蛋白质、半纤维素、纤 维素、可溶性化合物(溶于乙醚与乙醇)
.
(3)物质组成:
腐殖物质(90%) 非腐殖物质(10%左右)
非腐殖物质:
碳水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磷、硫有机化合物
• 肥力特点:
➢ 保水保肥性强,养分含量丰富(肥效缓慢,劲长 ),土温较稳定,温差小。
➢ 透水、透气性差,耕作困难,宜耕期短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老不发小
.
壤质土类
• 含有适量的砂粒、粉粒和粘粒,兼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 ,是理想的农业 土壤。
特点:含水量适宜,耕性好,通透性好,相当的毛管孔隙。
.
一、土壤质地
茶树生长对土壤质地的适应范围较广,从土 壤类的砂质土壤到粘土类壤质粘土都能种茶, 但以壤土最为理想。
光质对茶树代谢的影响
红橙光利 于C代谢
蓝紫光则利 于N代谢
.
(3)光照时间与茶树生育
光照时间对茶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 方面,即辐射总量及光周期现象。
一般情况下,日照时间越长,茶树叶片 接受光能的时间越长,光合产物越多有利 于茶树生育。
.
第二节 土壤条件与茶树生育
土壤 质地
土壤 厚度
土壤条件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活和茶树多种营养元素的 物质基础(共生菌)。
二氧化碳
铵态氮
土壤有机
质微生物
分解 硝态氮
P、K、 S、Ca
有机质分解
.
茶树根系的吸收
(一)土壤有机质的概念:
广义-----指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狭义---(仅指土壤腐殖质)指土壤有机质中不同于普通
有机化合物的那部分暗色无定型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 是一系列结构基本相似,元素组成和性质不同的一类高分 子有机物的总称
(2)化合物组成:类木质素、蛋白质、半纤维素、纤 维素、可溶性化合物(溶于乙醚与乙醇)
.
(3)物质组成:
腐殖物质(90%) 非腐殖物质(10%左右)
非腐殖物质:
碳水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磷、硫有机化合物
• 肥力特点:
➢ 保水保肥性强,养分含量丰富(肥效缓慢,劲长 ),土温较稳定,温差小。
➢ 透水、透气性差,耕作困难,宜耕期短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老不发小
.
壤质土类
• 含有适量的砂粒、粉粒和粘粒,兼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 ,是理想的农业 土壤。
特点:含水量适宜,耕性好,通透性好,相当的毛管孔隙。
.
一、土壤质地
茶树生长对土壤质地的适应范围较广,从土 壤类的砂质土壤到粘土类壤质粘土都能种茶, 但以壤土最为理想。
有机茶叶种植技术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8
四、有机茶病虫害防治
茶丽纹象甲
茶毛虫
茶黑毒蛾
茶卷叶蛾
茶尺蠖
完整版课件
假眼小绿叶蝉
19
完整版课件
20
完整版课件
2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完整版课件
1
完整版课件
2
一、产地环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生产有机茶的茶园或基地必须选择在远离城市、工 厂、村庄的深山或半深山区,以利于防止城乡垃圾、 灰尘、工业废水人类活动给茶叶生产带来污染。
➢ 茶园四周有森林,上空多蓝天和云雾,茶树能够经 常处在云雾笼罩之下,有利于提高茶叶的自然品质。
完整版课件
3
完整版课件
4
完整版课件
5
二、土壤管理
2、茶园土壤厚度和养分情况
完整版课件
6
完整版课件
7
完整版课件
8
完整版课件
9
完整版课件
10
完整版课件
11
完整版课件
12
完整版课件
13
完整版课件
14
完整版课件
15
完整版课件
16
完整版课件
17
四、有机茶病虫害防治
2、有机茶病虫害防治
(4)保护利用天敌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保护自然天敌;人为引入捕食天敌、寄生天敌等;
➢提倡合理使用生物制剂和矿物源农药:
•苏云金杆菌制剂 VS 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 •植物源农药苦楝素、除虫菊、鱼藤酮 VS 鳞翅目、假眼小绿叶蝉 •病毒 VS 茶尺蠖 •白僵菌 VS 茶丽纹象甲、假眼小绿叶蝉(茶区分布最广、危害最重) •性外激素干扰和防治茶卷叶蛾 •病虫害严重时,可在茶树休眠期喷石硫合剂封园
茶ppt课件
种生物活性。
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茶 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具有改善记忆、促进大脑功能 等作用。
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 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 等,具有抗氧化、促进免疫等 多种功能。
矿物质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钾 、钙、镁、氟等,具有维持体 内电解质平衡、保护牙齿等多
降低血脂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 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
降低血压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 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抗血栓形成
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抑制 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 形成,降低心肌梗塞等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茶与糖尿病
改善胰岛素抵抗
茶艺表演的欣赏要素
在欣赏茶艺表演时,应注意观察表演者的动作是否熟练、准确;神态是否自然、 大方;音乐是否协调、优美等方面。此外,还应关注茶叶的品种、质量以及泡出 的茶汤质量等。
06
茶叶的种植与加工
茶叶的种植技术
土壤管理
选择适宜的土壤质地,进行耕翻 、除草和施肥等土壤管理工作, 为茶叶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01
02
03
04
闻香
在品茶前先闻其香,感受茶叶 的香气和味道。
观察汤色
观察茶汤的颜色和透明度,判 断茶叶的新鲜度和加工工艺。
品尝
品尝茶汤的味道,感受其醇厚 度、回甘度和韵味。
回味
品茶后,感受口腔内的余味和 舒适感,判断茶叶的品质和口
感特点。
04
茶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
茶的营养成分
茶多酚
是茶叶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
冲泡技巧
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茶 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具有改善记忆、促进大脑功能 等作用。
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 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 等,具有抗氧化、促进免疫等 多种功能。
矿物质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钾 、钙、镁、氟等,具有维持体 内电解质平衡、保护牙齿等多
降低血脂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 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
降低血压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 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抗血栓形成
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抑制 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 形成,降低心肌梗塞等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茶与糖尿病
改善胰岛素抵抗
茶艺表演的欣赏要素
在欣赏茶艺表演时,应注意观察表演者的动作是否熟练、准确;神态是否自然、 大方;音乐是否协调、优美等方面。此外,还应关注茶叶的品种、质量以及泡出 的茶汤质量等。
06
茶叶的种植与加工
茶叶的种植技术
土壤管理
选择适宜的土壤质地,进行耕翻 、除草和施肥等土壤管理工作, 为茶叶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01
02
03
04
闻香
在品茶前先闻其香,感受茶叶 的香气和味道。
观察汤色
观察茶汤的颜色和透明度,判 断茶叶的新鲜度和加工工艺。
品尝
品尝茶汤的味道,感受其醇厚 度、回甘度和韵味。
回味
品茶后,感受口腔内的余味和 舒适感,判断茶叶的品质和口
感特点。
04
茶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
茶的营养成分
茶多酚
是茶叶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
冲泡技巧
茶树栽培PPT
“多喷”:即在茶树生长季节,用化肥作根外喷肥, 常用的有1%硫酸铵、0.5%尿素溶液进行喷施,一 定要喷湿叶面和叶背,喷施时间以茶树一芽一叶初 展效果最好。
合理采摘茶树鲜叶
采摘中必须处理好采、养关系,做到分批、及时、 合理留叶采。
根据所加工的茶类和品类的鲜叶标准要求进行采摘, 一般采制针型茶(含针螺)采摘单芽,采制螺型茶 (如碧螺春)和扁型茶(如瑞云金芽)采摘一芽一 叶初展,采制毛峰茶为1芽1、2叶,而采制乌龙茶 则以采摘小开面至中开面二、三叶为宜。采制绿茶 当10%-20%芽梢已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同 时要根据不同的树龄、树势制定相应的留养标准。
⑵及时中耕除草,茶园土壤耕作,除去杂草, 疏松土壤。
幼龄茶园的合理施肥
幼龄茶园追肥时间与用肥量依苗龄而定, 一般一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氮肥5kg左右于 春茶前或春茶后一次施入;二龄茶树全年施 标准氮肥10kg左右,春茶前施60%,春茶后 施40%;三、四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氮15kg 左右,可于春茶前,春茶后、夏茶后分别施 50%、30%、20%;五、六龄茶树则以开采 后产量每生产干茶100kg则施用纯氮20kg左 右。
1.3 我国茶树栽培简史
(3)元代:茶区又有新的拓展,主要分布在长江 流域、淮南及广东、广西一带,全国茶叶产量约 10万吨。
( 4 ) 明 代 : 茶 树 栽 培 面 积 继 续 扩 大 。 公 元 14051433年,郑和把茶子带到台湾栽种,开辟了我国 台湾茶区。从云南向北绵延一直到了山东的莱阳。
(1) 隋唐:隋统一全国并修凿了南沟通南北的运 河,对促进唐代的经济、文化以及茶业的发展起 到了积极作用。饮茶之风盛行。如 《封氏闻见记》载:“古人亦饮茶耳,但不 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 流于塞外”。 在浙江盛产紫笋茶的顾诸山建立了首座“贡 茶院”。 公元780年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 世。
合理采摘茶树鲜叶
采摘中必须处理好采、养关系,做到分批、及时、 合理留叶采。
根据所加工的茶类和品类的鲜叶标准要求进行采摘, 一般采制针型茶(含针螺)采摘单芽,采制螺型茶 (如碧螺春)和扁型茶(如瑞云金芽)采摘一芽一 叶初展,采制毛峰茶为1芽1、2叶,而采制乌龙茶 则以采摘小开面至中开面二、三叶为宜。采制绿茶 当10%-20%芽梢已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同 时要根据不同的树龄、树势制定相应的留养标准。
⑵及时中耕除草,茶园土壤耕作,除去杂草, 疏松土壤。
幼龄茶园的合理施肥
幼龄茶园追肥时间与用肥量依苗龄而定, 一般一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氮肥5kg左右于 春茶前或春茶后一次施入;二龄茶树全年施 标准氮肥10kg左右,春茶前施60%,春茶后 施40%;三、四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氮15kg 左右,可于春茶前,春茶后、夏茶后分别施 50%、30%、20%;五、六龄茶树则以开采 后产量每生产干茶100kg则施用纯氮20kg左 右。
1.3 我国茶树栽培简史
(3)元代:茶区又有新的拓展,主要分布在长江 流域、淮南及广东、广西一带,全国茶叶产量约 10万吨。
( 4 ) 明 代 : 茶 树 栽 培 面 积 继 续 扩 大 。 公 元 14051433年,郑和把茶子带到台湾栽种,开辟了我国 台湾茶区。从云南向北绵延一直到了山东的莱阳。
(1) 隋唐:隋统一全国并修凿了南沟通南北的运 河,对促进唐代的经济、文化以及茶业的发展起 到了积极作用。饮茶之风盛行。如 《封氏闻见记》载:“古人亦饮茶耳,但不 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 流于塞外”。 在浙江盛产紫笋茶的顾诸山建立了首座“贡 茶院”。 公元780年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 世。
茶树栽培学-2-5
有机质丰富,高产优质达到2.0% 无机养分:有效N—100mg/Kg 速效P(P2O5) >10mg/Kg 速效K(K2O)>80mg/Kg
土壤微生物与茶树生育
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茶树生长有显著作用的自身性固 氮菌、氨化细菌和纤维分解细菌等种群,数量均很丰富。
施磷、钾肥能提高各种微生物的数量,施氮肥后微生物 数量大部分减少,这可能是因为长期施化学氮肥后土壤 酸化,抑制了微生物群落的生长繁殖。
25 °以下,山地、丘地可种茶。10-20°坡地最好。
5.3 土壤与茶树生育
土壤物理环境
1、土层深度:茶树深根作物,根系伸长到2m以下。茶 园土壤有效土层在1m 以上,50cm之内无硬结层或粘 盘层。
2、土壤质地与结构 砂土、粘土和壤土都能种茶。上部质地轻砂质、砂壤 质。
高产优质茶园:
表土层 10-15cm处:容重为1.0- 1.3g/cm3,孔隙率为 50%-60 % :三相比:50:20:30
心土层 35-40cm 处:容重为 1.3- 1.5g/cm3,孔隙率为 45%-50%。三相比:55:30:15
土壤地下水位:低于土表1.5m。(过高,土壤孔隙被 水份堵塞,根系不能深扎,缺氧,烂根,枯死)
土壤化学环境
pH4.0-6.5,极大多数4.0-5.5(高产优质) >6.5 生长不良,叶色发黄;根系发红变黑 <4.0 叶绿—暗---红 ,根系粉红色、 嫌钙、土壤中超过0.2%,有害。
5.1.2 温度与茶树生育
茶树生育对气温和地温有特殊的要求。 气温:需要合适的温度,有一定的积温。 茶树生育的每个阶段,都有三个基点温度,即最低温
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茶树开始生长的温度,一般都认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0℃左右,茶芽开始萌发。
土壤微生物与茶树生育
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茶树生长有显著作用的自身性固 氮菌、氨化细菌和纤维分解细菌等种群,数量均很丰富。
施磷、钾肥能提高各种微生物的数量,施氮肥后微生物 数量大部分减少,这可能是因为长期施化学氮肥后土壤 酸化,抑制了微生物群落的生长繁殖。
25 °以下,山地、丘地可种茶。10-20°坡地最好。
5.3 土壤与茶树生育
土壤物理环境
1、土层深度:茶树深根作物,根系伸长到2m以下。茶 园土壤有效土层在1m 以上,50cm之内无硬结层或粘 盘层。
2、土壤质地与结构 砂土、粘土和壤土都能种茶。上部质地轻砂质、砂壤 质。
高产优质茶园:
表土层 10-15cm处:容重为1.0- 1.3g/cm3,孔隙率为 50%-60 % :三相比:50:20:30
心土层 35-40cm 处:容重为 1.3- 1.5g/cm3,孔隙率为 45%-50%。三相比:55:30:15
土壤地下水位:低于土表1.5m。(过高,土壤孔隙被 水份堵塞,根系不能深扎,缺氧,烂根,枯死)
土壤化学环境
pH4.0-6.5,极大多数4.0-5.5(高产优质) >6.5 生长不良,叶色发黄;根系发红变黑 <4.0 叶绿—暗---红 ,根系粉红色、 嫌钙、土壤中超过0.2%,有害。
5.1.2 温度与茶树生育
茶树生育对气温和地温有特殊的要求。 气温:需要合适的温度,有一定的积温。 茶树生育的每个阶段,都有三个基点温度,即最低温
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茶树开始生长的温度,一般都认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0℃左右,茶芽开始萌发。
茶树栽培技术
2023
《茶树栽培技术》大纲
目 录
• 茶树栽培技术概述 • 茶树栽培的生态环境与品种选择 • 茶树栽培技术要点 • 茶树病虫害防治与生态茶园建设 • 茶叶营养与健康 • 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茶树栽培技术概述
茶树的起源与分布
1 2
茶树的原产地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其栽培利用和传播始于 中国。
03
学用药、生态防治等,确保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有机茶的认证与生产技术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标准生产的茶叶。
有机茶的认证需要符合国家或国际的有机农业标准,经过认证机构的审核和认证 。
有机茶的生产技术包括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采用生 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05
茶叶营养与健康
茶叶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
茶多酚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 美白肌肤等功效。
氨基酸
提供鲜味,增强口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
矿物质
如钙、镁、锌等,能促进人体骨骼健康和 维持生理功能。
茶叶的保健作用与药用价值
现代科技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
现代科技在茶树栽培中应用广泛,如无性繁殖技术、喷灌技术、修剪技术等,提高了茶叶品质和产量。
02
茶树栽培的生态环境与品种选择
生态环境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气候条件
如光照、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对茶树的生长和 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
土壤类型
不同土壤类型如砂质土、壤土、黏土等对茶树的 生长和茶叶品质有不同影响。
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控制能力。
《茶树栽培技术》大纲
目 录
• 茶树栽培技术概述 • 茶树栽培的生态环境与品种选择 • 茶树栽培技术要点 • 茶树病虫害防治与生态茶园建设 • 茶叶营养与健康 • 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茶树栽培技术概述
茶树的起源与分布
1 2
茶树的原产地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其栽培利用和传播始于 中国。
03
学用药、生态防治等,确保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有机茶的认证与生产技术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标准生产的茶叶。
有机茶的认证需要符合国家或国际的有机农业标准,经过认证机构的审核和认证 。
有机茶的生产技术包括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采用生 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05
茶叶营养与健康
茶叶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
茶多酚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 美白肌肤等功效。
氨基酸
提供鲜味,增强口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
矿物质
如钙、镁、锌等,能促进人体骨骼健康和 维持生理功能。
茶叶的保健作用与药用价值
现代科技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
现代科技在茶树栽培中应用广泛,如无性繁殖技术、喷灌技术、修剪技术等,提高了茶叶品质和产量。
02
茶树栽培的生态环境与品种选择
生态环境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气候条件
如光照、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对茶树的生长和 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
土壤类型
不同土壤类型如砂质土、壤土、黏土等对茶树的 生长和茶叶品质有不同影响。
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控制能力。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企业合格的员工:茶园文化与茶树栽培技术
绿茶之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茶专业合作社 茶园文化与茶树栽培技术培训讲座
副教授 资深培训师 周义祥 13607926535
我国产茶区
茶的发现: 陆羽《茶经》 记载:“茶之为饮,发乎 神农氏”。《神农本草经》 载:“神农尝百草,日遇 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 前的神农时代,神农为普 济众生,尝百草,采草药, 虽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自茶在神农时代发 现以后,并逐步加以利用。 因而利用茶叶的历史年限 达2700+2000=4700年之 久。
山
准。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
的
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
云
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 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
雾
(二)茶史溯源
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从 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此茶产于江 西庐山,是绿茶类名茶。
相传,庐山种茶始于汉代,多由寺庙僧侣培植,质优而量少,是茶禅 相通的佳作。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徒便 结舍于庐山。当时全山梵宫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崖登 峰,种茶采茗。东晋时,庐山成为佛教的一个很重要中心,高僧慧远率 领徒众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树。唐宋两代文人墨客多有 赞颂之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庐峰结庐而居,亲辟园圃,植 花❖种茶,诗云: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宋代诗人周必大有 “淡薄村村洒,甘香院院茶”之句。北宋时,一度列为贡品。
❖ 1959年,朱德同志到庐山品尝此茶时,欣然作诗称颂:“庐山云雾 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 1971年,庐山云雾茶被列入中国绿茶类的特种名茶,并以:条索粗 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等“六 绝”一举扬名中外。
❖ 1982年在江西二十一种茶叶评比中,名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同年 ,全国名茶评比又被定为中国名茶。
❖ 再干:锅温上升到75~80℃,茶 叶在锅中不断收堆,不断翻散, 至含水量减少到5~6%,用手捻 茶可成粉时即行起锅。再干手势 要轻,尽量减少碎断。干茶起锅 后经适当摊放,经过筛分割末即 可。
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 自从神农氏发现了茶叶, 中国就是第一茶之乡: 西湖龙井 洞庭碧螺春 安溪铁观音 峨眉山竹叶青 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 武夷大红袍 君山银针
安徽黄山茶园 云南普洱茶 祁门红茶
福建武夷山茶园
一、庐山云雾茶简介
❖
庐山云雾茶,古称“闻
林茶”,从明代起始称“庐
山云雾”。此茶是中国十大
名茶之一,属绿茶。产于江
❖ 1985年获全国优质产品银牌奖。
❖ 1989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奖。
(三)庐山云雾茶的采制和制作工艺
工艺特点:
由于天候条件,云雾茶比其他茶采摘时间较晚,一般在谷雨之后至立 夏之间始开园采摘,采摘期在四月下旬或五月上旬,采摘标准为一芽 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5厘米,剔除紫芽、病虫害叶,采后摊于阴凉 通风处,放置4--5小时后始进行炒制。经杀青、抖散、揉捻、理条、 搓条、提毫、烘干、拣剔等工序精制而成。
搓条:是进一步紧结外形散发部分 水分。初干叶置于手中,双手掌心 相对,四指微曲,上下理条,用力 适当,反复搓条,直到条索初步紧 结、白毫略为显露、含水量减少到 20%左右时即可。搓条温度应控制在 60℃左右,时间10~15分钟。
❖ 做毫:通过做毫使茶条进一步紧 结,白毫显露,茶叶握在的手中 ,两手压茶并搓茶团,利用掌力 使茶索断碎。温度控制在40℃左 右,时间约10分钟。
西庐山,由于北临长江,南
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
秀美,年平均180多天有雾
,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好的条
件。“庐山云雾”茶,也是
因这一自然现象而得名。庐
山云雾茶的芽头肥壮、条索
秀丽,嫩绿多毫,香高味浓
,经久耐泡,茶中含有较多
的单宁、芳香油类和多种维
生素,为绿茶之精品。在北
京举办的中国国际茶业博览
会上连续两届荣获金奖。
加工制作:
手工制作,初制分杀青、抖 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 、拣剔、提毫、烤干(或烘干) 等工序,精制去杂、分级、匀堆 装箱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 要求,如杀青要保持叶色绿翠; 揉捻要用手工轻揉,防止细嫩断 碎;搓条也用手工;翻炒动作要 轻。这样才能保证云雾茶的品质 优佳。
❖ 杀青 :每锅投叶量为350~400克,锅温150~160℃。主要手法双手 抛炒,先抖后闷,抖闷结合,每锅叶量较少,锅温不高,炒至青气散 发,茶香透露,叶色由鲜绿 转为暗绿,即为适度。时间约6~7分钟 。
(一) 生长环境
❖ 庐山从平地起,飞峙江湖边,北临长江,甫对鄱阳湖,由于高耸于江
湖之间,茶区土壤为酸性壤土,年平均气温11.5℃,年均雨量1967.7
毫米,年雾日190.6天,茶季相对湿度80%以上;庐山主峰高耸入云,
海拔1543米,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纵横交错,林木茂密,泉
水涌流,雾气上升,蔚成云雾,由于云雾弥漫,山中温差大,光照透
过云层照在植上,非常有利于茶叶的芳香物质合成,有“色香幽细比
兰花”之喻。品质以海拔800米以上的汉阳峰、含鄱口、花径、小天
池、青莲寺等处所产的最佳。 庐山云雾茶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
以及优良的茶树品种,耐寒性强,发芽整齐。还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
。
❖ 在清明前后,随海拔增高,
鲜叶开采相应延迟到“五一
庐
”节前后,以一芽一叶为标
后来,明太祖朱无璋曾屯兵庐山天池峰附近。朱无璋登基后,庐山 的名望更为显赫。庐山云雾正是从明代开始生产的,很快闻名全国。明 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即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 中,极有胜韵
❖ 1951年,庐山云雾茶进入国际市场试销后,由于庐山云雾茶品质优 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现在,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销往 日本、德国、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尤其是随着庐山旅游业的发 展,庐山云雾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庐山的中外游客,都买些 庐山云雾茶,以便馈赠亲友。
❖ 抖散:为了及时散发水分、降低叶温、防止叶色黄变,刚起锅杀青叶 置于簸盘内,双手迅速抖散或簸扬10余次,这样可以使香味鲜爽、叶 色翠绿、净度提高。
❖ 揉捻:一般用双手回转滚揉或推拉滚揉,但用力不能过重,以来自毫保 尖,当80%成条即为适度。
❖ 初干:揉捻叶放在锅中经过初炒,使含水量降至30~35%,锅温80℃ 左右,以抖炒为主。
绿茶之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茶专业合作社 茶园文化与茶树栽培技术培训讲座
副教授 资深培训师 周义祥 13607926535
我国产茶区
茶的发现: 陆羽《茶经》 记载:“茶之为饮,发乎 神农氏”。《神农本草经》 载:“神农尝百草,日遇 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 前的神农时代,神农为普 济众生,尝百草,采草药, 虽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 解之。自茶在神农时代发 现以后,并逐步加以利用。 因而利用茶叶的历史年限 达2700+2000=4700年之 久。
山
准。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
的
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
云
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 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
雾
(二)茶史溯源
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从 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此茶产于江 西庐山,是绿茶类名茶。
相传,庐山种茶始于汉代,多由寺庙僧侣培植,质优而量少,是茶禅 相通的佳作。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徒便 结舍于庐山。当时全山梵宫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崖登 峰,种茶采茗。东晋时,庐山成为佛教的一个很重要中心,高僧慧远率 领徒众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树。唐宋两代文人墨客多有 赞颂之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庐峰结庐而居,亲辟园圃,植 花❖种茶,诗云: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宋代诗人周必大有 “淡薄村村洒,甘香院院茶”之句。北宋时,一度列为贡品。
❖ 1959年,朱德同志到庐山品尝此茶时,欣然作诗称颂:“庐山云雾 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 1971年,庐山云雾茶被列入中国绿茶类的特种名茶,并以:条索粗 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等“六 绝”一举扬名中外。
❖ 1982年在江西二十一种茶叶评比中,名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同年 ,全国名茶评比又被定为中国名茶。
❖ 再干:锅温上升到75~80℃,茶 叶在锅中不断收堆,不断翻散, 至含水量减少到5~6%,用手捻 茶可成粉时即行起锅。再干手势 要轻,尽量减少碎断。干茶起锅 后经适当摊放,经过筛分割末即 可。
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 自从神农氏发现了茶叶, 中国就是第一茶之乡: 西湖龙井 洞庭碧螺春 安溪铁观音 峨眉山竹叶青 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 武夷大红袍 君山银针
安徽黄山茶园 云南普洱茶 祁门红茶
福建武夷山茶园
一、庐山云雾茶简介
❖
庐山云雾茶,古称“闻
林茶”,从明代起始称“庐
山云雾”。此茶是中国十大
名茶之一,属绿茶。产于江
❖ 1985年获全国优质产品银牌奖。
❖ 1989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奖。
(三)庐山云雾茶的采制和制作工艺
工艺特点:
由于天候条件,云雾茶比其他茶采摘时间较晚,一般在谷雨之后至立 夏之间始开园采摘,采摘期在四月下旬或五月上旬,采摘标准为一芽 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5厘米,剔除紫芽、病虫害叶,采后摊于阴凉 通风处,放置4--5小时后始进行炒制。经杀青、抖散、揉捻、理条、 搓条、提毫、烘干、拣剔等工序精制而成。
搓条:是进一步紧结外形散发部分 水分。初干叶置于手中,双手掌心 相对,四指微曲,上下理条,用力 适当,反复搓条,直到条索初步紧 结、白毫略为显露、含水量减少到 20%左右时即可。搓条温度应控制在 60℃左右,时间10~15分钟。
❖ 做毫:通过做毫使茶条进一步紧 结,白毫显露,茶叶握在的手中 ,两手压茶并搓茶团,利用掌力 使茶索断碎。温度控制在40℃左 右,时间约10分钟。
西庐山,由于北临长江,南
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
秀美,年平均180多天有雾
,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好的条
件。“庐山云雾”茶,也是
因这一自然现象而得名。庐
山云雾茶的芽头肥壮、条索
秀丽,嫩绿多毫,香高味浓
,经久耐泡,茶中含有较多
的单宁、芳香油类和多种维
生素,为绿茶之精品。在北
京举办的中国国际茶业博览
会上连续两届荣获金奖。
加工制作:
手工制作,初制分杀青、抖 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 、拣剔、提毫、烤干(或烘干) 等工序,精制去杂、分级、匀堆 装箱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 要求,如杀青要保持叶色绿翠; 揉捻要用手工轻揉,防止细嫩断 碎;搓条也用手工;翻炒动作要 轻。这样才能保证云雾茶的品质 优佳。
❖ 杀青 :每锅投叶量为350~400克,锅温150~160℃。主要手法双手 抛炒,先抖后闷,抖闷结合,每锅叶量较少,锅温不高,炒至青气散 发,茶香透露,叶色由鲜绿 转为暗绿,即为适度。时间约6~7分钟 。
(一) 生长环境
❖ 庐山从平地起,飞峙江湖边,北临长江,甫对鄱阳湖,由于高耸于江
湖之间,茶区土壤为酸性壤土,年平均气温11.5℃,年均雨量1967.7
毫米,年雾日190.6天,茶季相对湿度80%以上;庐山主峰高耸入云,
海拔1543米,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纵横交错,林木茂密,泉
水涌流,雾气上升,蔚成云雾,由于云雾弥漫,山中温差大,光照透
过云层照在植上,非常有利于茶叶的芳香物质合成,有“色香幽细比
兰花”之喻。品质以海拔800米以上的汉阳峰、含鄱口、花径、小天
池、青莲寺等处所产的最佳。 庐山云雾茶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
以及优良的茶树品种,耐寒性强,发芽整齐。还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
。
❖ 在清明前后,随海拔增高,
鲜叶开采相应延迟到“五一
庐
”节前后,以一芽一叶为标
后来,明太祖朱无璋曾屯兵庐山天池峰附近。朱无璋登基后,庐山 的名望更为显赫。庐山云雾正是从明代开始生产的,很快闻名全国。明 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即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 中,极有胜韵
❖ 1951年,庐山云雾茶进入国际市场试销后,由于庐山云雾茶品质优 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现在,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销往 日本、德国、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尤其是随着庐山旅游业的发 展,庐山云雾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庐山的中外游客,都买些 庐山云雾茶,以便馈赠亲友。
❖ 抖散:为了及时散发水分、降低叶温、防止叶色黄变,刚起锅杀青叶 置于簸盘内,双手迅速抖散或簸扬10余次,这样可以使香味鲜爽、叶 色翠绿、净度提高。
❖ 揉捻:一般用双手回转滚揉或推拉滚揉,但用力不能过重,以来自毫保 尖,当80%成条即为适度。
❖ 初干:揉捻叶放在锅中经过初炒,使含水量降至30~35%,锅温80℃ 左右,以抖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