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名句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复习练习附答案精品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复习练习附答案精品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句复习练习附答案精品1、《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及鱼凫,开国何()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地崩山()壮士死,然后天梯石()相()。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欲()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岩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转石万()雷。

其险也如此,()远道之人()来哉!剑阁峥嵘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亲,化为狼与()。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1.填一句(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_______________!”2.填两句(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4)《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表现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6·全国卷Ⅱ)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1、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荀子《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与思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荀子的《劝学》中用比喻手法,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课文《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总在思考也不如学习一会儿的道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近。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7、《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实践(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荀子《劝学》中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默写(正式版)

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默写(正式版)

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默写训练题《蜀道难》(唐·李白)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6、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蜀道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7、在《蜀道难》中,李白用“,”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9、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班级姓名得分1、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荀子《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与思的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荀子的《劝学》中用比喻手法,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一句是,,。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课文《劝学》中,“,”说明了总在思考也不如学习一会儿的道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观点相近。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7、《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实践(学习)的句子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可见。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荀子《劝学》中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名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或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荀子·劝学》中阐明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的两句是“,。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很少有人天赋异禀,那些能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善于借助外物的人。

生活中不是缺少成功的机遇,弥足珍贵的是能否利用外物。

所以荀子在《劝学》中总结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13、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14、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关”的诗句是:“,,万夫莫开。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班级______ 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1、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荀子《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与思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荀子的《劝学》中用比喻手法,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课文《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总在思考也不如学习一会儿的道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近。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7、《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实践(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荀子《劝学》中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名句默写复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名句默写复习题
2、人君当,居,不念,,斯亦,
也。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虽,震之以威怒,终,

4、总此十思,,简能而任之,,则智者尽其谋,,仁者播其惠,。
5、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6、怨不在大,,,,。
7、念高危,则思,,。
⑹《廉颇蔺相如列传》
1、廉颇不服蔺相如的原因:我为赵将,,而,而位居我上。且,吾羞,不忍为之下。
⑷《烛之武退秦师》
1、晋侯、秦伯围郑,,。
2、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3、,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5、夫晋,?既东封郑,,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6、,不仁;失其所与,;,不武。
⑸《谏太宗十思疏》
1、臣闻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思国之安者,。
2、《五人墓碑记》中因为五人的壮举,即使在死后也受到了人们的景仰的句子是:
,。
3、《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话是:
,,,,。
⑶《离骚》路漫漫,,
1、《离骚》中感叹时光流逝飞快的名句是:
①,②,。
2、《离骚》中表加强自身修养的名句是:
①,②,。
3、,何不改此度?,来吾导夫先路!
4、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亦余心之所善兮,。
18、,扶摇可接;已逝,非晚。
19、,空余报国之情;,岂效穷途之哭!
20、无路,等之弱冠;有怀投笔,爱之长风。
21、舍于百龄,奉于万里。
22、非之宝树,接之芳邻。
23、不逢,抚而自惜;相遇,奏以何惭?
24、闲云潭影日悠悠,。
25、?槛外长江空自流。
⑿《秋声赋》
1、初,忽,如,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题

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题

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名篇训练题1、噫吁嚱,危乎高哉!,。

2、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3、,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6、但见悲鸟号古木,。

,愁空山。

7、连峰去天不盈尺,。

,砯崖转石万壑雷。

8、剑阁峥嵘而崔嵬,,。

9、锦城虽云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0、江间波浪兼天涌,。

,孤舟一系故园心。

11、群山万壑赴荆门,。

一去紫台连朔漠,。

12、画图省识春风面,。

千载琵琶作胡语,。

13、,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14、,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15、醉不成欢惨将别,。

1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17、转轴拨弦三两声,。

18、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心中无限事。

19、大弦嘈嘈如急雨,。

20、,此时无声胜有声。

21、,唯见江心秋月白。

22、同是天涯沦落人,。

2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24、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25、此日六军同驻马,。

如何四纪为天子,?26、,申之以孝悌之义,。

27、,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28、木直中绳,,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29、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0、,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1、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顺风而呼,,而闻者彰。

32、假舆马者,,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33、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35、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36、(秦)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并吞八荒之心。

38、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9、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40、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41、斩木为兵,,,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2、然秦以区区之地,,,百有余年矣。

43、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为天下笑者,何也?。

高中语文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蜀道难》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6。

,”真78910.11.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托出山13141234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

《登高》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2.诗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并为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23.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的感喟。

24、《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高二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训练

高二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训练

高二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训练1.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4.《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的境界。

5.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荀子•劝学》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篇名句练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班级姓名得分1、荀子《劝学》中以“金石”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荀子《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与思的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荀子的《劝学》中用比喻手法,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一句是,,。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课文《劝学》中,“,”说明了总在思考也不如学习一会儿的道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观点相近。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7、《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实践(学习)的句子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可见。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荀子《劝学》中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名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或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荀子•劝学》中阐明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的两句是“,。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很少有人天赋异禀,那些能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善于借助外物的人。

生活中不是缺少成功的机遇,弥足珍贵的是能否利用外物。

所以荀子在《劝学》中总结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13、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14、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关”的诗句是:“,,万夫莫开。

必修三名句练习答案

必修三名句练习答案

名篇名句练习答案1、《劝学》答案:(1)学不可以已(2)学不可以已(3)学不可以已(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师说》答案:(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7)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9)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蜀道难》答案:(1)难于上青天(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7)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8)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0)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4、《登高》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琵琶行(并序)》答案:(1)呕哑嘲哳难为听(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5)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7)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8)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0)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6、《锦瑟》答案:(1)只是当时已惘然(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7、《寡人之于国也》答案: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3、(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5、(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6、(养生丧死无憾)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8、(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必修三名句默写试题

必修三名句默写试题

必修三名句默写试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高一语文必修三名句默写一、必修三原文背诵默写1、噫吁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3、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

,砯崖转石万壑雷。

4、,,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杀人如麻。

5、玉露凋伤枫树林,。

,塞上风云接地阴。

6、,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7、,生长明妃尚有村。

,独留青冢向黄昏。

8、,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9、,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10、,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11、醉不成欢惨将别,。

忽闻水上琵琶声,。

12、,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13、,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14、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15、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相逢何必曾相识。

16、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17、,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1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9、“,,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0、青,,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2、积土成山,;,蛟龙生焉;积善成德……23、,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24、,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25、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26、是故,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

27、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28、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

29、,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默写(适用全国卷)

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默写(适用全国卷)

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默写训练题〔一〕?蜀道难?1. ?蜀道难?中促成蜀道修建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蜀道难?中诗人描述在山巅行走的困难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描述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蜀道山势高险,即即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六、李白?蜀道难?中描述“剑关〞的诗句是:“,,万夫莫开。

7、在?蜀道难?中,李白用“,〞两句归纳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二〕?琵琶行?1. ?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诗句上。

2. 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矝持,腼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侧面描述音乐的壮大感染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琵琶女沦落天涯后的悲苦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音乐粗重急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亲切细柔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错落有致,清脆圆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婉转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消沉凝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越雄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凄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篇名句练习1、《劝学》 [明文意——定位检索区间]①段:揭示中心论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②段:以生动的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③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强调学习可以使人超越自身局限,弥补不足。

④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

[押题练——全练命题角度]1.填一句(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个道理。

(2)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多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

(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填两句(4)(2016·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5)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8)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荀子·劝学》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3.填三句(10)(2017·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11)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12)《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2、《师说》[明文意——定位检索区间]①段:开门见山,提出论题。

然后从正面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择师的标准。

②段:从反面阐述了从师的重要,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轻视师道的坏风尚。

③段:以孔子对待老师的言行为例,说明从师应有的态度,阐明教和学的关系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④段:交代作《师说》的缘由。

先表扬李蟠,再肯定应当从师。

[押题练——全练命题角度]1.填一句(1)韩愈《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经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的学识情况是“”,却耻学于师。

2.填两句(2)《师说》中,韩愈指出“,”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3)《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4)韩愈在《师说》中说明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5)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分析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7)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

“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8)《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9)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对自身“”。

3.填三句(10)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11)韩愈在《师说》中通过“,,”三句将“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进行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错误的学习态度。

(12)韩愈在《师说》中循循善诱地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不从师不能解惑的句子是“,,”。

3、《蜀道难》[明文意——定位检索区间]①段:介绍蜀道的起源,极写山势的高危,道路的难行。

②段:感叹蜀道之险、可畏,本段以“何时还”起句,描写景物的凄清,并突出山水之险恶。

③段: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化用前人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

[押题练——全练命题角度]1.填一句(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2.填两句(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4)《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5)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表现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6)《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7)(2016·全国卷Ⅱ)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8)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

(9)《蜀道难》中“,”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3.填三句(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11)从李白《蜀道难》“,,”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4、《登高》[明文意——定位检索区间]首联:先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急风猎猎、秋高气爽等特点。

后转写眼前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

颔联:写落叶和江水无边无尽,写出三峡秋日的宏大气势。

颈联: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尾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押题练——全练命题角度](1)杜甫《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诗句是“,”。

(2)杜甫《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落叶和长江气势的诗句是“,”。

(3)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些诗句是“,”。

(4)杜甫《登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5)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

5、《琵琶行(并序)》[明文意——定位检索区间]①段:交代地点、时间、事由,并点明季节特征,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②段:写乐声动人,由琵琶声引出琵琶女。

③段:写琵琶女的演奏过程,突出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④段:写琵琶女自述身世,突出其不幸遭遇。

⑤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

[押题练——全练命题角度]1.填一句(1)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一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2.填两句(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3)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两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5)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6)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

(7)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8)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以此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9)“,”是《琵琶行(并序)》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0)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写自己听着琵琶女第二次弹奏,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

6、《锦瑟》[明文意——定位检索区间]首联:诗人由锦瑟起兴,象征着自己悲凉的一生,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颔、颈二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写华年之思的具体内容。

尾联:叙说以上种种凄怆欲绝的情怀、痛苦执着的追求终成泡影,面对现实,不禁怅然若失。

[押题练——全练命题角度]1.填一句(1)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自己内心曾经茫然的一句是“”。

2.填两句(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

(3)李商隐的《锦瑟》中,“,”两句,借用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的典故营造朦胧的意境。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李商隐的《锦瑟》中“,”两句用凄迷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追怀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哀怨之情。

(5)《锦瑟》一诗的“,”两句表现的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6)《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

7、《寡人之于国也》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回答了梁惠王“,”的疑问。

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以战设喻,用“,”表述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两个否定句,强调了“王道之始”实行仁政在渔业方面的具体措施与效果。

4、孟子从渔业方面阐述王道,与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相合的两句是“,”.5、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的具体生活状况是“,”6、《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对王道起始具体生活状况的概述是:。

7、《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两句,指出了“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8、孟子认为,让70岁以上的老者吃上肉需要做到“,”.9、《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10、《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11、孟子重视教化百姓知孝悌之义,这样的话,老者就会得到尊敬和帮助,具体句子是:。

12、《寡人之于国也》写出统治者自己挥霍浪费却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

1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年成好坏,重在君王是否施行仁政,提出了“,”的看法。

8、《秋兴八首》其一1.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渲染阴沉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虚实结合既写景物也寓时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由写景物转入抒情,抒发羁旅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以景结情,抒发客子羁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9、《咏怀古迹》其三1.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诗句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