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动物免疫疫苗购进保存与接种操作规程

动物免疫疫苗购进保存与接种操作规程

动物免疫疫苗购进保存与接种操作规程
一、疫苗购进保存
1、疫苗要有专人负责保管,一般活疫苗要在低温冷冻的条件下贮存或运输;灭活苗需要在4℃左右的条件下贮存。

坚持每天查看冰箱温度,保证疫苗保存环境的稳定。

2、选用质量保证、安全可靠有合法批准文号的疫苗,在兽用疫苗由东台市畜牧兽医站实行统供,购买疫苗时用户除了索要供应凭证外,还要注意是否有统供标识。

二、免疫操作技术
1、检查:在使用疫苗前要逐瓶检查,主要看瓶口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有效期限,使用方法,使用的头份,以及生产厂家,批准文号,检验号等。

避免使用伪劣产品。

2、准备:在免疫工作前要做好器械的清洗和煮沸消毒,做好免疫记录登记的准备,并备抗过敏药物。

3、了解:免疫前要了解、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对于精神不佳,食欲不好,呼吸不正常,腹泻或便秘症状的暂时不接种。

4、接种:在严格的术部消毒后,按照各种疫苗的接种要求和操作要点进行。

一般要求肌肉接种的疫苗90°进针注射,皮下接种的30°进针。

免疫接种工作进行时要求“一畜一针”,以有效避免交叉传染。

免疫接种注射结束后,要认真处理疫苗的空瓶。

对注射器、针尖要进行彻底的清洗、煮沸、消毒、凉干,妥善保存。

5、观察:在完成动物免疫接种工作后,要观察一会或要求畜主自己注意观察动物疫苗接种后的精神状况。

若有异常,要立即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6、登记:免疫操作工作全部结束后,要认真详细填写免疫记录。

动物病理组织免疫组化制片操作规程

动物病理组织免疫组化制片操作规程

动物病理组织免疫组化制片操作规程1、取材选材部位以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组织标本为好,取材要完整,要尽可能注意到整个器官的结构特点。

大小一般是1cm×1 cm×0.5 cm为宜。

在夹取组织时不要用力压、挤、揉等以免损坏组织。

2、固定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液的量应为组织块的10-20倍)固定时间24-36小时。

组织长时间固定,固定液中的福尔马林含有的杂质会产生一种酸,影响核的染色,整个组织显得非常陈旧。

3、全自动脱水机:包括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3.1、脱水组织经固定后,内含大量水分,须除尽水分才利于透明、浸蜡。

常用酒精为脱水剂,逐级提高酒精浓度,以防组织过度收缩、变脆或脱水不完全而影响制片效果。

脱水一般在室温下进行,由60%酒精、70%酒精、80%酒精、90%酒精、95%酒精、100%酒精I、100%酒精II组成。

组织块在酒精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组织块容易变硬。

如切片后的蜡块中央呈灰白粗糙而不透亮,放置一段时间后蜡块中央出现一陷窝,此即表明组织脱水不够彻底,组织面暴露后水分蒸发,蜡块中央收缩形成陷窝,严重时难以切出完整切片。

注意定时更换新的脱水剂,一般在使用到1500个脱水盒(含组织块)后即可考虑更换脱水液。

3.2、透明在室温下,组织块采用二甲苯或TO透明剂中进行透明。

一般透明剂分为I、II两个试剂缸。

组织在二甲苯或TO透明剂中贮留时间必须严格掌握,时间稍长,则组织脆硬易碎;时间过短,石蜡不易渗透进去,使浸蜡不完全。

3.3、浸蜡恒温杯内温度应调至58-60℃为宜,使石蜡熔化完全。

石蜡分为I、II两个缸。

尽量控制组织块在石蜡中的浸泡时间,时间过长组织易碎;时间过短,石蜡未渗透进去,组织不能切片。

附:自动脱水机使用操作规程4、包埋将温箱中熔化好的石蜡倒进包埋框内,迅速用热镊子将组织放入包埋模具内,将要切的面朝下并摆正位置,多块的小的组织应集中放在一起,处于一个水平面上,管状组织如血管、气管、肠道等须立起来包埋,然后压上塑料盒,再注入少量的石蜡液,将其移放室温下一定时间后,再转移至冰冻台上冰冻固定,待其蜡块完全凝结后,取出蜡块,修切去抱抱盒周边浓度余蜡。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修订稿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修订稿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修订稿1.引言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动物免疫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特对现行的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修订。

2.免疫前准备2.1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动物免疫档案,详细记录动物免疫情况。

免疫档案应包括动物种类、年龄、接种疫苗的日期、疫苗批号等信息。

2.2养殖场应定期对免疫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消毒设施。

2.3针对不同动物种类和年龄段,制定相应的免疫方案。

3.疫苗接种3.1疫苗接种前,应检查疫苗是否过期或变质。

严禁使用过期或变质的疫苗。

3.2疫苗应按照厂家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保存,避免因不当温度导致疫苗失效。

3.3疫苗接种应有专人负责,操作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接种设备、疫苗剂量等。

3.4接种疫苗前,应对动物进行基本体检,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接种疫苗。

3.5接种疫苗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和部位,避免伤及动物。

4.免疫后注意事项4.1免疫后,应对免疫动物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反应。

如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2免疫后,应加强动物管理,保持动物环境清洁,避免疫苗污染病菌。

4.3免疫效果评估应定期进行,及时发现免疫失败或需要补种的动物。

4.4免疫后的动物应加强营养,保证其身体健康,提高免疫效果。

4.5免疫后的动物若存在免疫间期,应禁止出栏和混养,避免病原传播。

5.应急免疫措施5.1应建立健全应急免疫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疫情制定相应的免疫措施。

5.2应急免疫时,应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尽快进行接种工作。

5.3应急免疫后,要进行充分的监测和随访,评估免疫效果,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5.4应急免疫后的动物,在规定的免疫间期内仍需要加强管理和观察。

6.免疫记录和信息管理6.1免疫工作重要信息应及时录入养殖场动物免疫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2免疫后应填写免疫记录表,包括免疫种类、日期、剂量、免疫动物数量等信息。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牛羊布病免疫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牛羊布病是一种常见的牲畜传染病,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为了控制和预防牛羊布病的传播,免疫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下面将就牛羊布病免疫技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浅谈。

一、免疫技术的要点1.选择合适的疫苗:目前,针对牛羊布病的疫苗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普通疫苗、流行病原学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根据当地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情分析,选择适合的疫苗。

2.合理的接种计划:制订科学合理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年龄、接种次数和接种途径等。

一般来说,牛羊布病疫苗会在儿童时期进行初次接种,然后在相应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加强免疫。

同时,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和疫苗的免疫保护期,制定补充免疫措施。

3.保证免疫质量:在免疫过程中,要保证疫苗的质量。

首先,要选择经过充分检测和质量认证的疫苗。

其次,在接种时要确保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适宜,避免疫苗失活。

最后,接种时要控制接种方法和剂量,确保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加强动物免疫力:除了疫苗接种外,还要加强牛羊的免疫力。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营养调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牛羊的整体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免疫技术的注意事项1.做好疫前检查:在疫苗接种前,要对牛羊进行疫前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对于有慢性疾病或疫苗不良反应史的动物,要慎重接种疫苗。

2.充分了解疫苗信息:在接种之前,要了解疫苗的成分、适应症、副作用等重要信息。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并确保疫苗的质量合格。

3.遵循接种操作规程:在接种时,要正确操作,按照规程进行接种。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接种途径和位置,保证疫苗的有效注射。

其次,要精确掌握剂量和深度,避免接种过量或浅表接种。

最后,要注意消毒和隔离,防止传播疾病。

4.观察疫苗接种效果:接种后要及时观察牛羊的反应和症状变化。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兽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牛羊的健康。

5.做好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疫苗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

2023养殖场动物防疫制度

2023养殖场动物防疫制度

2023养殖场动物防疫制度养殖场动物防疫制度1免疫制度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免疫工作。

2、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5、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6、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7、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8、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9、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10、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及时改进免疫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用药制度1、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须由兽医决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2、兽医使用兽药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产品。

3、必须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畜禽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4、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

5、不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使用时间等。

6、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动物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

必要时应付医嘱:用药动物种类、休药期及医嘱等。

7、做好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等材料的采购和保管记录。

检疫申报制度1、本场饲养的畜禽出售或迁移,须提前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本场饲养的畜禽迁移出省境,应将畜禽运至指定地点,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派出的换证处申报,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

3、自宰自食畜禽,在屠宰前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屠宰、食用。

4、从县境外引进畜禽,在引进前须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实验流程

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实验流程

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实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实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动物体内抗体反应的实验方法,下面是实验流程的详细步骤:一、实验准备1. 选择健康的实验小鼠,体重20-25克,随机分组,每组5-10只。

肉牛养殖过程中常用免疫程序及驱虫方法

肉牛养殖过程中常用免疫程序及驱虫方法

34摘要:随着肉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对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正确掌握肉牛常见的流行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防控技术及其注意事项,有利于我国肉牛养殖业的繁荣发展。

为此,本文对肉牛的常见流行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防控技术和注意事项做简要概述,希望对肉牛场的疾病防控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肉牛;免疫;驱虫当今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建设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生活饮食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上升。

牛肉不仅味道与猪肉口感不同,能迎合更多人的口味需求,而且富含优质蛋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养牛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肉牛养殖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规模化养殖场已经逐渐取代个体养殖,慢慢成为肉牛养殖行业的主体部分。

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数量的提升,跨省甚至跨国的活牛交易不断的增加,使得流行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1]。

随着各种养殖问题的出现,养殖户不仅需要提升各种疾病的认知,更应该加强对牛群的疾病防控工作。

对于目前存在的多种高发传染病,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控手段,实施科学的免疫防控措施,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和开展驱虫工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地遏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本文针对肉牛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和驱虫及其注意事项制定工作进行总结,旨在减少规模化养殖场的疾病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

1 常见疫病的免疫程序1.1 口蹄疫对牛口蹄疫采用口蹄疫O型-A型-亚洲I型三价灭活苗,90日龄左右首免,肌肉或皮下注射,免疫剂量为1mL/头;间隔一个月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免疫剂量为2mL/头。

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免疫剂量为2~3mL/头。

成年牛在春、秋两季对所有牛进行一次集中免疫,剂量3~4mL/头,免疫期6个月。

定期补免。

选择和血清型流行毒株相匹配的疫苗。

1.2 巴氏杆菌病对巴氏杆菌病采用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8月龄左右首免,肌肉或皮下注射,免疫剂量为4mL/头;成年牛每年3月份或9月份进行一次免疫,皮内或肌肉注射,免疫剂量为6mL/头,免疫期为9个月[2]。

养殖场免疫制度(4篇)

养殖场免疫制度(4篇)

养殖场免疫制度1、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的羊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

2、使用的疫苗要分类保管合理储存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3、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破损或者物理性状改变的严禁使用。

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

4、防疫器机械使用前要严格消毒更换针头以免交叉感染出现免疫反应时要及时救治。

5、每次免疫要做好登记工作注明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疫苗生产期、有效期、免疫剂量等。

6、按照国家关于免疫标识管理的规定在应当加施标识畜禽的指定部位加施标识。

7、定期对主要病重进行免疫抗体检测落实常年补免措施确保防疫质量。

8、按规定做好免疫记录记载、填写免疫证。

9、自觉接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或挂牌兽医的监管。

养殖场免疫制度(二)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各类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为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特制定如下制度:一、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动物防疫法》及相关规定,切实做好畜禽免疫工作;二、按照国家防疫部门规定的动物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尤其是国家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必须进行免疫接种,以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三、在实施免疫接种操作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做到从离禽引进开始就计划免疫,不漏注一只畜禽,不漏注一项强制免疫疫苗;四、做好养殖免疫接种记录工作,并随时接受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检查。

蛋鸡养殖场用药制度一、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须由兽决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二、兽医使用兽药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产品。

三、必须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家禽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四、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

五、不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使用时间等。

六、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动物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瓜及休药期。

必要时应付医嘱:用药动物种类、休药期及医嘱等。

七、做好添加剂、药物等材料的采购和保管记录蛋鸡养殖场动物检疫申报制度一、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离开养殖场前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申报。

猪场的一般免疫程序

猪场的一般免疫程序

根据猪场疾病流行情况制定
疾病种类
不同种类的疾病,其免疫程序也会有所不同。
疾病流行情况
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和猪场的发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例如,对于一些在当地流行的传染病,需要 制定更加严格的免疫程序,以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04
免疫程序实施步骤
疫苗选择与采购
疫苗类型
根据猪场疫病流行情况、疫苗性质和免疫效 果,选择适合的疫苗类型。
记录数据
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包括免疫时间、疫苗种类、剂量、注射 部位等。
问题处理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
05
免疫程序效果评估与调整
抗体检测与评估
定期抗体检测
通过定期采集猪只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了 解猪群免疫水平。
抗体效价评估
根据抗体效价评估免疫效果,确定是否需要加 强免疫。
猪场的一般免疫程序
汇报人: 2023-12-20
目录
• 引言 • 猪场常用疫苗种类 • 免疫程序制定原则 • 免疫程序实施步骤 • 免疫程序效果评估与调整 • 免疫程序注意事项与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预防疾病
01
通过免疫程序,猪场可以预防和控制猪群中的传染病,减少经
济损失。
提高生产效率
02
健康的猪群能够更好地生长和繁殖,提高生产效率。
饲养管理
疫病发生情况
有疫病流行的猪场与没有疫病流行的 猪场,其免疫程序也会有所不同。
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如全进全出与 连续生产,对免疫程序的要求也不同 。
根据疫苗种类和特性制定
疫苗种类
疫苗种类不同,接种方法和接种时间 也会有所不同。

动物免疫接种的方法及规程

动物免疫接种的方法及规程

动物免疫接种的方法及规程作者:韦丽丽等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9年第1期韦丽丽夏春波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种畜场 545003摘要:本文结合长期的乡村动物防疫工作实践,具体总结了实用高效的动物免疫接种方法及操作规程,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有效解决了乡村动物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免疫副反应及免疫死亡问题,并且有利于提高免疫效价。

关键词:动物免疫接种;疫苗接种注射;操作规程 1 疫苗质量把关使用疫苗前仔细检查疫苗包装,看是否有破损和过期等,所取用的疫苗必须按照标签说明采取冷冻或冷藏储存,保持相宜温度值进行恒温控制,禁止反复冻融。

取用开封后的疫苗尽量在4小时以内用完,高温地区最好在2小时以内用完。

开封后剩余的疫苗应按规定统一回收作无害化处置,冻干苗要用专用稀释液,按规定稀释并充分摇均匀,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2 疫苗接种注射操作(1)严格消毒。

注射器的全部部件和消毒镊子要煮沸消毒,注射部位以70%医用酒精局部消毒,防疫员入场要进行足底和衣物消毒,离场重复消毒,严防交叉感染。

农户自己对圈舍、关键性场地也要实施防疫消毒。

(2)找准注射部位。

不同疫苗需按照规定采取不同的部位注射,并重视注射技巧和方法,否则也会影响免疫效果及增加副作用。

(3)准确把握注射剂量。

剂量一定要按照疫苗标签说明严格执行,针头一定要套紧,以免造成漏针。

3 适免个体鉴别为尽量减少疫苗免疫副反应及死亡,需要对当前免疫接种的动物进行初步的视诊检查,确定其完全健康无疫且无过敏体质症状才能进行接种。

选择接种疫苗的动物,首先要剔除生病期动物、母源抗体保护期幼龄动物和临产期动物。

进行疫苗接种前,发现过度营养不良(消瘦)的动物不宜接种注射;离群独处、行动滞缓和精神萎顿的动物不宜接种;可视黏膜充血、瘀血及黄染(黄疸)的最好不要接种;皮肤明显色变、体表局部或大部有异常疹块的不宜接种;二便异常(血便、湿热下痢、腹泻、浊尿、血尿等)的动物不宜接种;接种前过度紧张、肌群震颤及肢体僵直的动物不宜接种,呼吸性病变(眼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呼吸明显啰音)的动物不宜接种,近期药物治疗刚刚痊愈、手术后(阉割、子宫复位等)创口未愈合的动物不宜接种;经询问周边地区及本场(栏、舍)近期发生动态疫情流行的不宜接种。

宠物免疫注射工作制度

宠物免疫注射工作制度

宠物免疫注射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宠物免疫注射是预防宠物疾病传播和保护宠物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免疫注射工作的规范进行,提高免疫效果,减少宠物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免疫注射的对象和范围免疫注射的对象包括所有宠物,包括犬、猫、鸟、鱼、兔子等。

免疫注射的范围包括狂犬病、细小病毒、犬瘟热、犬猫瘟热、犬猫白血病等常见宠物疾病。

三、免疫注射的时间和方法1. 免疫注射的时间:根据宠物的年龄、品种和疾病流行情况,确定免疫注射的时间。

一般幼犬和幼猫在出生后6周开始免疫,每隔3-4周注射一次,共注射3-4次。

成年犬和猫每年注射一次。

2. 免疫注射的方法: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方法,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上的剂量和注射部位进行。

四、免疫注射的注意事项1. 在免疫注射前,应对宠物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宠物没有患有其他疾病。

2. 在免疫注射前,应对宠物进行必要的保定,以确保免疫注射的顺利进行。

3. 在免疫注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4. 在免疫注射后,应观察宠物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免疫注射的记录和档案管理1. 免疫注射时,应详细记录宠物的姓名、品种、年龄、性别、免疫疫苗的名称、剂量、注射时间等信息。

2. 免疫注射后,应将免疫记录整理成档案,妥善保存。

3. 免疫档案应包括免疫记录、疫苗说明书、免疫证明等相关资料。

六、免疫注射的培训和考核1. 从事免疫注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专门的培训。

2. 从事免疫注射工作的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免疫注射的技术水平。

3. 从事免疫注射工作的人员应接受定期的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免疫注射工作。

七、免疫注射的监督和检查1. 免疫注射工作应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2. 免疫注射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宠物免疫注射相关规定进行。

3. 对违反免疫注射规定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

八、总结宠物免疫注射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免疫注射的效果,减少宠物疾病的发生,保护宠物健康。

动物灭活苗免疫操作规程

动物灭活苗免疫操作规程

四、 免疫 资料 记 录 填 写免 疫 档案 , 括 畜 主姓 名 , 包 畜 号、 畜龄 、 胎次 、 妊娠月数 、 免疫 时问 、 疫 苗种 类 、 注射剂量 , 畜主签名 等 , 实 施 档 案 管 理便 于 补 免 ; 写免 疫 证 , 填 奶 牛编 号 一律 按 奶 牛 档 案编 号后 六 位 数 编制 ; 写 疫 苗 种 类 、 疫 时 间 , 防 填 免 经 疫员签名盖章 ,并加盖当地畜牧兽医 站公 章后 生 效 。 五、 副反 应治 疗处 理 1 . 副反 应表现 。( ) 1最急性反应 。 表现为过敏性休克 ,在注射后数分钟 突然倒地 , 迅速虚弱寒颤发抖 、 吸困 呼 难 、 跳 急 速 、 时 鼻 孔 出 泡沫 或 带 血 心 有 丝 , 在 几 十分 钟 内死 亡 ( 个 别 自行 可 除 恢复 者 ) ( ) 。 2 中重度 反应 。 表现 为 心肺 损伤 , 体温高烧4 ~ 2 , l4 度 食欲废绝 、 心 律不齐或停 顿 , 呼吸急促 , 牛奶量急 奶 减或停止 , 速消瘦和衰竭 。( ) 迅 3 轻度 反应 。表 现为 低热 、 减食 、 减奶 , 继发 可 瘤 胃积食和顽 固性前 胃蠕动迟 缓 , 个 别怀 孕牛 可 能在 免疫 后 2 5 ~ 天流 产 。 2副反 应处 理 。( ) 度反 应 为疫 . 1轻 苗 固有 反应 , 般 不 需要 治 疗 处 理 , 一 经 过l2 自然恢复 , ~天 治疗处理反而干扰 免疫效果 。( ) 2 中重度反应的牛可用细

1 防 。加 强 对 怀 孕 母 猪 和 初 生 . 预 仔 猪 的饲 养 管 理 ,多 喂 给 富 含 蛋 白质 和维生 素的饲料 ;初生仔猪要加强护 理, 及早 吃上初乳 ; 猪舍要做到清洁卫 生, 保暖通风 。 对其他 日龄仔猪要定期 驱 虫 和健 胃 。 2治疗 。( ) 乳仔 猪 可 施行 饥 饿 . 1哺 疗 法 , 乳 8 lf t , 给 适 量 的 生 理 禁 ~ O ,? 喂 t 盐水 。( ) 2 在清除 胃肠内容物后 , 可喂 给稀释 ̄ s ~ 0 毫升 ,天喂饮5 6 。 - o 10 L 8 ~次 ( ) 胃蛋 白酶 1克 , 盐 酸 5 升 , 3用 0 稀 毫 饮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二)2024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二)2024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二)(引言概述)动物免疫操作规程(二)是针对动物免疫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制定的一份指导性文件。

本规程旨在确保动物免疫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免疫效果,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详细阐述动物免疫操作规程的内容。

(正文)一、免疫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准备充足的疫苗和免疫工具2. 建立动物健康档案3. 确定免疫计划4. 制定免疫操作流程5. 做好操作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二、免疫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 熟悉免疫操作要点2. 选择合适的免疫途径3. 控制免疫剂量4. 注意免疫途中的观察与记录5. 遵守免疫工作安全操作规程三、免疫后的监测与处理1. 定期观察动物的免疫反应2. 记录动物的身体状况和免疫效果3. 针对不适应免疫的动物进行处理4. 分析免疫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5. 进行动物免疫效果评价四、免疫操作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免疫剂量过大或过小的处理方法2. 免疫工具的选择和使用3. 免疫材料质量监控和管理4. 免疫操作中的人员技术培训和监督5. 免疫后的不良反应处理和预防五、免疫操作后的回顾与改进1. 对免疫操作的结果进行回顾和总结2. 分析免疫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 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4. 审核和修订免疫操作规程5. 进行定期的免疫操作质量评估(总结)动物免疫操作规程涵盖了免疫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免疫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免疫后的监测与处理、免疫操作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以及免疫操作后的回顾与改进。

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能够保证免疫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免疫效果,促进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共同遵守和执行这份规程,以确保免疫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小鼠免疫标准操作规程最新

小鼠免疫标准操作规程最新

小鼠免疫标准操作规程最新小鼠免疫标准操作规程1. 引言小鼠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动物,用于免疫实验可以模拟人类免疫系统的反应,用于研究免疫学相关的问题。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制定了小鼠免疫标准操作规程。

本规程包括了小鼠的后期处理,免疫程序,实验环境要求等。

2. 实验环境(1)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保持适宜的温度(22-24℃)和湿度(40-60%),避免干扰实验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

(2) 应该定期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进行检修和清洁,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3) 实验室内应该有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定期清理垃圾,避免实验动物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

3. 实验设备和材料准备(1) 高质量的小鼠饲料和饮水应该始终保持充足供应。

饲料应该是营养完整的,并且符合小鼠的生理需求。

(2) 实验室应该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如离心机、显微镜、培养箱等。

这些设备应该经常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3) 实验所需的试剂、试管、移液器等都应该提前准备好,避免实验过程中的停顿。

4. 小鼠的后期处理(1) 小鼠完成免疫实验后,应该进行标志和编号,以防止混淆。

(2) 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小鼠应该及时淘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完成实验的小鼠应该进行解剖检查,以深入了解实验的结果。

解剖过程应该尽量减少对小鼠的伤害。

(4) 实验后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将小鼠的尸体和相关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5. 小鼠的免疫程序(1) 小鼠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要求来制定。

(2) 在实施免疫前,应对小鼠进行适当的检疫和驯化,确保其体内没有明显的疾病,并适应实验环境。

(3) 免疫前应该对小鼠进行体重测量,以便在实验过程中对其进行输液和药物剂量的调整。

(4) 免疫前应对小鼠进行局部消毒,保持免疫部位的清洁和无菌。

6. 实验安全管理(1)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避免实验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2) 实验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熟悉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一)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一)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一)引言概述:动物免疫操作规程(一)是为了维护动物健康和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而制定的指南。

免疫操作是保障动物健康的重要环节,正确操作免疫程序可以减少患病风险,确保动物群体的稳定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本文将介绍动物免疫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免疫前的准备免疫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包括免疫材料的准备、免疫设备的准备、免疫计划的制定等。

免疫材料的准备应确保其质量可靠,免疫设备的准备应符合卫生要求,免疫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动物的特点和免疫目标进行合理安排。

1.选择合适的免疫材料2.准备符合要求的免疫设备3.根据免疫目标制定免疫计划4.确保免疫材料的质量5.做好免疫记录的管理二、免疫操作的技术要点免疫操作的技术要点决定了免疫的效果和安全性。

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避免免疫牛群出现疫苗不良反应和感染疾病等问题。

1.免疫材料的稳定性和存储方式2.正确的注射方法和途径3.免疫后的观察和监测4.应急处理措施5.合理的免疫间隔和保护周期三、动物免疫后的护理免疫后,动物需要得到良好的护理和管理,以促进免疫效果的最大化。

1.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2.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3.注意疫苗的副作用和安全性4.定期进行健康监测5.合理的营养补充和饮水管理四、疫苗接种计划的调整随着科技进步和疫病形势的变化,免疫接种计划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1.及时了解疫病形势和免疫技术的进展2.根据免疫目标灵活调整免疫计划3.合理制定疫苗接种间隔和次数4.优化疫苗的配方和疫苗品种选择5.科学评估和调整免疫效果五、总结动物免疫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动物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免疫操作可以降低动物患病风险,提高免疫效果,提高养殖生产效益。

在实施免疫操作时,需充分准备、注意技术要点、进行免疫后的护理、灵活调整免疫计划,并对免疫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以保障动物健康稳定的发展。

动物免疫注射操作规程

动物免疫注射操作规程

动物免疫注射操作规程动物免疫注射操作规程为了保障动物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免疫注射成为了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

下面是一份关于动物免疫注射操作规程的建议,以确保操作的安全与有效。

一、准备工作1. 装备:需要准备好注射器、针头、消毒酒精、棉球等。

2. 检查疫苗:在注射前先检查疫苗的保质期和透明度,确保其质量良好。

3. 消毒:消毒疫苗瓶口,注射器和针头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

二、动物筛选1. 年龄:根据动物的年龄确定适合的免疫计划,一般幼年阶段较易受到疾病侵袭。

2. 健康状况:仔细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确保其无潜在疾病。

3. 推迟免疫:如动物处于动情期、妊娠期或患有其他疾病,应推迟免疫注射。

三、操作步骤1. 双重检查:首先根据疫苗的标签,确认疫苗的名称和剂量是否符合预定计划。

同时检查注射器和针头是否正常工作。

2. 选择注射部位:常用的注射部位有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

根据动物的种类和免疫要求,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其中,小型动物如猫、狗适合在后颈部皮下注射,大型动物如牛、马可以选择在肌肉注射。

3. 操作准备:对注射部位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动物注射时的卫生条件。

4. 手法正确:注射器和针头需要垂直于皮肤表面,以减少损伤和疼痛。

5. 速度适中:注射时要注意速度,太快会造成动物的不适,太慢则可能造成反应不足。

掌握适中的注射速度,使疫苗能够均匀分布。

6. 注意观察:在注射完毕后,应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处理。

7. 记录完整:完成注射后,需要记录动物的个体信息、注射疫苗的名称、剂量和注射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和管理。

四、事故应急处理1. 感染控制:如发生意外,注射器或者针头碰到污染物,应马上更换新的,并对受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

2. 突发情况:如动物出现过敏反应、呼吸困难、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兽医的帮助及指导。

3. 记录时间: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情况和应急措施记录下来,及时上报相关管理机构。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一)、器械准备和消毒。

注射器、针头、镊子、针盒等严格冲洗,经煮沸20--25分钟后备用。

并备体温表、包裹纱布、药棉、耳标钳、耳标、疫苗专用储存箱、登记簿、动物免疫证、疫苗、碘酒、酒精和抢救药品等。

(二)、严格遵照多种疫(菌)苗使用说明中各项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掌握片区内及周围动物疫情,并对预防对象进行健康检验。

对于疫区内、正在患病、瘦弱、母源抗体还未消失和重胎临产动物临时不免疫接种,待上述原因消除后再进行预防接种。

(四)、疫(菌)苗稀释。

按多种疫(菌)苗要求进行稀释,猪瘟冻干苗用生理盐水、猪二联苗用氢氧化铝液按每头份疫苗1毫升稀释;禽流感-新城疫二联苗、鸡新城疫苗、狂犬病疫苗用注射用水按使用方法酌情份量进行稀释;口蹄疫疫苗、牛出败苗、蓝耳病、禽流感等不需稀释,只需在使用时振荡均匀即可。

稀释、吸药所用注射器和针头全部必需严格消毒。

稀释、吸药针头留在药未用完瓶塞上,用挤干酒精棉花包裹,作专门吸药用。

(五)、注射时,在注射部位用碘酒、酒精消毒后,正确、足量注射(我县现行规格猪瘟冻干苗、猪二联苗、猪三联苗每瓶40头份,注射38头猪;每瓶20头份,注射19头猪;牛出败苗100毫升,注射18头牛;口蹄疫苗按猪苗每头份2毫升,牛苗每头份3ml进行注射)。

(六)、注射后,打耳标进行标识,并作好登记、应填发免疫证填发免疫证,叮嘱畜主保留好免疫证,以备以后查验。

(七)、疫(菌)苗药瓶及沾有疫(菌)苗药液废弃物等均需烧毁或深埋,器械立即消毒。

(八)注意事项:1、吸药时只准吸出,不准推入。

需排空气时,针头尖孔处用消毒药棉吸干排出药液。

2、一具消毒注射器只能用于同一个疫(菌)苗注射。

每注射一头动物后,必需更换一颗消毒针头。

使用过针头不得和消毒针头混装;体温表等每用一次要消毒一次。

3、叮嘱畜主严密观察。

一旦发觉异常,立即告诉。

对发生过敏反应较严重可进行对症处理或用0.1%盐酸肾上腺素进行抢救。

4、接种菌苗后10----15天内,不得使用抗菌素和磺胺类等药品,如非用不可,则应在完全康复15天后再进行补免。

动物免疫的相关政策、要求和技术要点

动物免疫的相关政策、要求和技术要点

动物免疫的相关政策、要求和技术要点作者:王会杰来源:《兽医导刊》 2018年第3期一、动物免疫的相关政策1. 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

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由农业部和各省兽医主管部门确定。

目前河北省实行强制免疫的病种共四种: 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

此外,秦皇岛市将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也列入强制性免疫病种。

鸡新城疫实施计划免疫;狂犬病、炭疽病等其它动物疫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施常规免疫。

2. 免疫主体:重点动物疫病的免疫要求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其派出机构,组织辖区动物防疫机构实施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

其中规模饲养场是在乡镇动物防疫监督站的监督指导下由场方专职兽医人员自行实施程序化免疫;散养户以春秋集中免疫为主、常年补针为辅,由动物防疫员和动物防疫协助员实施强制免疫。

非重点动物疫病的免疫要求养殖场根据本场实际及本地疫情的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实施程序化免疫。

二、动物免疫的总体要求必须严格按照“五统一”(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标识、统一评价免疫质量)、“五个配套”(预防注射与免疫标识配套、与消毒灭源配套、与疫病普查配套、与防疫信息的录入和传输配套、与建立规范的免疫档案配套)的要求,做到“五不漏”(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坚持“五强制、两强化”(强制免疫、强制检疫、强制消毒、强制封锁、强制扑杀,强化动物防疫监督、强化疫情报告)。

确实做到真打针、打真针,确保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

三、与免疫相关的技术要求1. 疫苗来源、保存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强制免疫所需的疫苗由省疫控中心统一组织, 向国家定点生产厂家订购,实行省、市、县逐级供应制度, 并分别建立台帐。

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经营。

其它非强制免疫病种的疫苗也必须由当地动物防疫部门供应。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动物免疫操作规程1. 简介动物免疫是保护动物健康的重要手段,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本操作规程主要针对养殖和饲养场所的动物免疫进行规范,确保免疫工作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免疫计划2.1 制定免疫计划:根据地区性疫病流行情况和养殖场的特点,制定免疫计划,明确免疫对象和时间。

2.2 选择疫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并检查疫苗的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确保疫苗的质量。

2.3 设置免疫记录:建立免疫记录,每次免疫后及时记录免疫品种、免疫剂量、免疫日期等信息,方便日后跟踪免疫效果和疫苗使用情况。

3. 免疫操作流程3.1 免疫前准备:3.1.1 消毒:免疫场所、设备和工具要进行彻底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1.2 检查疫苗:检查疫苗包装是否完好,确认无变质现象,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疫苗。

3.1.3 安置动物:确保免疫过程中动物得到适当的安置,保证免疫操作安全性。

3.2 免疫操作:3.2.1 注射或给药:按照疫苗说明书给予动物正确的免疫剂量,遵循正确的注射技术和方法,确保注射或给药过程不引起二次污染。

3.2.2 观察和记录:在免疫后及时观察动物的情况,如有异常反应要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2.3 清洗和消毒:免疫完毕后对设备和工具进行及时的清洗和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 疫苗储存和运输4.1 储存条件:疫苗需存放在恒温、恒湿、相对低温且无阳光直射的环境中,避免疫苗受热、受冻或暴晒。

4.2 运输条件:疫苗运输过程中需注意保持低温环境,防止疫苗质量受损,运输过程中采取防止震动和防止冷链断裂的措施。

5. 免疫效果评估和随访5.1 免疫结果评估:免疫后及时对动物进行观察,评估免疫的效果,发现免疫失败或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5.2 免疫随访:定期进行免疫随访,跟踪免疫效果和动物健康情况,及时调整免疫计划和方法。

6. 废弃物处理6.1 污染物处理: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污染物进行正确的弃置,可以选择焚烧或高压消毒的方式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
(一)、器械的准备和消毒。

注射器、针头、镊子、针盒等严格冲洗,经煮沸20--25分钟后备用。

并备体温表、包裹纱布、药棉、耳标钳、耳标、疫苗专用储存箱、登记簿、动物免疫证、疫苗、碘酒、酒精和抢救药品等。

(二)、严格遵照各种疫(菌)苗使用说明中的各项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掌握片区内及周围的动物疫情,并对预防对象进行健康检查。

对于疫区内的、正在患病的、瘦弱的、母源抗体尚未消失的和重胎临产的动物暂时不免疫接种,待上述原因消除后再进行预防接种。

(四)、疫(菌)苗的稀释。

按各种疫(菌)苗的要求进行稀释,猪瘟冻干苗用生理盐水、猪二联苗用氢氧化铝液按每头份疫苗1毫升稀释;禽流感-新城疫二联苗、鸡新城疫苗、狂犬病疫苗用注射用水按使用方法酌情份量进行稀释;口蹄疫疫苗、牛出败苗、蓝耳病、禽流感等不需稀释,只需在使用时振荡均匀即可。

稀释、吸药所用注射器和针头都必须严格消毒。

稀释、吸药的针头留在药未用完的瓶塞上,用挤干的酒精棉花包裹,作专门吸药用。

(五)、注射时,在注射部位用碘酒、酒精消毒后,准确、足量注射(我县现行规格的猪瘟冻干苗、猪二联苗、猪三联苗每瓶40头份,注射38头猪;每瓶20头份,注射19头猪;牛出败苗100毫升,注射18头牛;口蹄疫苗按猪苗每头份2毫升,牛苗每头份3ml进行注射)。

(六)、注射后,打耳标进行标识,并作好登记、应填发免疫证的填发免疫证,嘱咐畜主保存好免疫证,以备以后查验。

(七)、疫(菌)苗药瓶及沾有疫(菌)苗药液的废弃物等均需烧毁或深埋,器械立即消毒。

(八)注意事项:
1、吸药时只准吸出,不准推入。

需排空气时,针头尖孔处用消毒药棉吸干排出的药液。

2、一具消毒注射器只能用于同一种疫(菌)苗的注射。

每注射一头动物后,必须更换一颗消毒针头。

使用过的针头不得与消毒针头混装;体温表等每用一次要消毒一次。

3、嘱咐畜主严密观察。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诉。

对发生过敏反应较严重的可进行对症处理或用0.1%盐酸肾上腺素进行抢救。

4、接种菌苗后的10----15天内,不得使用抗菌素和磺胺类等药物,如非用不可,则应在完全康复15天后再进行补免。

5、畜禽免疫必须耳标标识与免疫档案同步。

6、外地购回的仔猪(包括小种猪)、都必须进行第二次免疫。

7、进、出畜禽圈舍都必须进行足部消毒。

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一般程序
1、及时汇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疫病或者疑似动物疫病的动物,都应及时向当地畜牧站报告,并迅速采取控制扑灭措施。

由畜牧站迅速逐级上报。

2、隔离封锁:迅速采取措施,隔离治疗病畜,并对同群健康动物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迅速隔离。

对重大疫情要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请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封锁疫区,以控制疫情的蔓延。

3、卫生消毒:对动物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大扫除。

杂草、垫草、废弃物等焚烧消毒;粪便及污物等密封发酵消毒。

清洁后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每天一次。

消毒剂可用两种以上,交替使用。

也可接合土法(如烟熏)消毒。

4、限制人畜活动:对无关的人和猫、狗等动物要限制其行动,更不准将患病动物打敞放或出售,也不能另外购进动物。

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到疫情消除一个月后方可解除限制禁令。

5、销毁:对病死动物要销毁、深埋。

对重大疫病的患病动物,要坚决扑杀、销毁、深埋。

6、紧急接种:通常以疫点或疫区为中心,5—10公里为半径划圆为疫病威胁区。

对疫区和威胁区的易感动物要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形成保护带。

接种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由外到内,先接种外围威胁区的动物,再接种内部疫区的动物,以防交叉感染。

三、动物防疫歌
针对基层防疫人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相对较慢的特点,创作编写了《动物防疫歌》,发给动物防疫员,也可发给畜禽养殖户。

希望为大力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加深广大动物防疫员对防控工作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