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范文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范文

C30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路桥建设()试验检测有限企业广西贵隆高速公路C01 标工地试验室.C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照1、图纸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 F50-20113、《一般混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二、设计说明1、工程概略:广西贵港至隆安高速公路C01 标。

2、技术要求:设计强度等级30.0MPa ,混凝土坍落度为160~200mm 。

3、使用部位:桥梁、路基、防备工程三、原资料采纳水泥: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企业,P.O 42.5 。

粉煤灰:广西港桥水泥有限企业,F-II。

掺量占胶材用量的20% 。

细集料:宾阳县邹圩镇弄梯山石场,体制砂,中砂II 区。

粗集料:宾阳县邹圩镇弄梯山石场,规格(5-31.5 )mm (5-10: 10-20:16-31.5=20%:50%:30%掺配)。

外加剂:科之杰新资料企业有限企业, HPWR-S 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标准型),掺量占胶材用量的0.8% 。

水:黎塘镇,拌和用水。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 fcu,o )依据《一般混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查得标准差取fcu,0 ≥fcu,k+1.645 σ=30+1.645 ×=38.2 MPa( 2)计算水胶比( W/B )依据《一般混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查得α a=0.53 ,α b=0.20 ,水泥强度等级的富饶系数取 1.16,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分别取γγf、W/B= αa×fb/(fcu,o+ αa×α b×fb)=0.53 ×(42.5 ××0.85 ×)/(38.2+0.53 × 0.20 × 42.5 ×××)依据现场施工和资料的特别性选用水胶比 W/B=0.41 ,切合持久性要求。

某商业楼(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设计说明书

某商业楼(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设计说明书

某商业楼(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设计说明书某商业楼(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设计说明书一、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一2002)《建筑施工技术》教材。

二、工程概况1)某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结构平面布置如图9.1所示。

层高:3.9m.层数:5层。

柱子断面尺寸:600mmx 600mm (图9.7)主梁断面尺寸:350mm X 800mm(图9.4)次梁断面尺寸:250mm x 550mm。

板厚:80mm地面装饰层厚:50mm。

材料:混凝士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25(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0-50mm。

2)施工现场已作好三通一平,且已完成基础施工及回填土工作,基础顶面标高为-0.300m3)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

4)本工程所用模板以定型组合钢模板为主,支承件以钢管为主。

5)各种材料及施工机具均满足施工要求。

6)本工程在常温条件下施工,不考虑冬季施工。

3、施工准备(一)施工技术准备1、做好调查工作1)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的调查掌握气象资料,根据水文地质及气象情况,相应地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

2)各种物质资源和手艺条件的调查对各种物质资源的生产和供应情况、价格、品种等进行详细调查,以便及早进行供需联系,落实供需要求。

由于施工用水、用电量均对施工影响较大,用电的起动电流大,负荷变化多,移动式、手动式用电机具多,因此,对水源、电源等的供应情况应做具体落实,包括给水的水源、水量、压力、接管地点;供电的能力、线路距离等。

2、做好与设计的结合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图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工作,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

经由过程研究,熟悉图纸内容,了解设想要求施工达到的手艺尺度,明白工艺流程。

进行自审,组织各工种的施工办理人员对本工种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熟悉和掌握图纸中细节。

组织各专业施工部队共同砚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件。

组织图纸会审,由设想方进行交底,理解设想企图及施工质量尺度,正确掌握设想图纸中的细节。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2. 学生掌握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及其作用,了解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3. 学生了解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并能够描述这些性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进行简单混凝土配比的计算;2.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及强度测试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混凝土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材料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学生认识到混凝土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和资源节约意识;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基础,对实验操作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 混凝土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混凝土的分类及各类混凝土的用途2. 混凝土组成材料- 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的作用及选用原则- 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功能及使用方法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的基本原则- 简单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4. 混凝土的性质- 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 混凝土性质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5.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质量控制- 常见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6. 混凝土实验-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及强度测试方法-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要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第3-4周:混凝土组成材料第5-6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7-8周:混凝土的性质第9-10周:混凝土施工技术第11-12周:混凝土实验操作与实践教材章节及内容对应:第一章: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章:混凝土组成材料第三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四章:混凝土的性质第五章:混凝土施工技术附录:混凝土实验操作指南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性质、配合比设计等理论知识。

C35普通混凝土设计说明书

C35普通混凝土设计说明书

C3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3)<<铁路耐久性混凝土设计暂行规程>>铁建设[2005]157号;(4)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5)铁建设[2007]140号文,铁建设{2007}159号文.(6)<<设计施工图>>2.设计技术指标要求(1) 设计强度等级C35;(2) 56d电通量要求<1200C(环境作用于T2、H1);(3)设计坍落度160~200mm;(4)混凝土含气量≥2.0%;(5)粉煤灰掺量≥27%;3.配合比使用材料(1)水泥:吉林长春亚泰水泥厂(2)粉煤灰:吉林双辽绿洲粉煤灰综合利用厂(3)机制砂:东辽河Ⅱ区中砂(4)碎石:选用黄岭子碎石,采用二级配,分别为:5-10mm掺量为40%10-20mm掺量为60%(5)外加剂:山东华伟银凯建材有限公司(6)水:试配选用饮用水4.拟用工程部位桩基二.配合比设计过程1.确定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配强度f cu.o= f cu.k+1.645δ=35 +1.645×5=43.2(2)计算水胶比W/C=A×f ce/(f cu.o+A×B×fce)= 0.46×42.5/(43.2+0.46×0.07×42.5)=0.44(3)确定水灰比(水胶比)依据现行《铁路耐久性混凝土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等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C35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50kg/m3、H1环境要求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300 kg/m3,H1境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据经验水胶比选取0.36(4)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外加剂的性能,并考虑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选取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 wo=146,用时外加剂掺量取1.0%,即M外=4.06(5)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总量M C=146÷0.36=406/m3粉煤灰掺量为26%,故粉煤灰用量Mfo=106kg/m3,水泥用量Mco=300kg/ m3.(6)采用重量法计算各种材料用量选取砂率βs=40%,假定混凝土重量M cp=2400kg/m3计算砂、石用量M so+M go=M cp-Mc-M wo-M外=2400-406-146-4.06=1844kgMso=738kg,Mgo=1106kg.(7)试拌调整试拌混合料测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各种材料(砂石均为干燥状态)用量见表1,混凝土拌合料性能试验实测结果见表2.表1 试拌材料用量表(1 m3)表2 拌合物性能实测结果汇总表通过试拌可确定基准配合比如下:水泥:粉煤灰:碎石:砂:水:外加剂=300:106:1106:738:146:4.06中交二公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中心试验室2008.03.12。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 F50-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13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596-20177、《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163-2006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9、《预拌混凝土》 GB 14902-201210、《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1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208-201412、《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 8074-200813、《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法》 GB/T 2419-20051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GB/T 1346-201115、《建设用砂》 GB/T 14684-201116、《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4685-201117、《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20081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136-201419、《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 18736-20172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 10-201121、《公路工程水泥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JT/T 819-201122、设计图纸二、设计说明1、设计强度等级:C352、使用部位:通道盖板等3、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混凝土拟定塌落度130~190mm 。

三、材料选用1、水泥:选用滁海螺PO.42.5级硅酸盐水泥,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2、细骨料:选用鄱阳湖的砂,细度模数Mx=2.58为Ⅱ区中砂,其它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3、粗骨料:选用XX矿业采石场生产的碎石,采用4.75-9.5mm、9.5-19.0mm、16-31.5mm三种规格碎石,按质量比20%:50%:30%合成为5~31.5mm连续级配,压碎值为 19.2%,针片状含量为14.3%,其它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4、水:饮用水,通过外委检测符合混凝土施工用水要求;6、外加剂:XX公司生产的YD-1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人量为1%,减水率为25%.四、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1、配制强度fcu.o:fcu.o=1.645δ+35=43.2(MPa)δ查表可知:δ=5.0MPa标准差σ值(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2、计算水胶比(W/B):回归系数(αa、αb)取值表①查表可知碎石的回归系数:αa=0.53 αb=0.20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γc)②水泥28天强度:fce=γc×fce.g=1.16×42.5=49.3(MPa)③胶凝材料28天强度(fb):fb=γfγs fce=49.3(MPa)④水胶比:αa × fbW/B= =0.44fcu.o+αa×αb×fb⑤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中6.8.3节要求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为0.55,满足该规范要求,同时结合我部实际施工需要现拟定选用W/B=0.36.3、选取用水量(m w0)塑性混凝土用水量(kg/m3)注:1、本表用水量第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

混凝土课程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资料某多层房屋采用钢筋砼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三楼楼面(建筑标高+9.00)结构布置图如附图所示,板深入墙内120mm,次梁深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柱内370mm,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容重为20 2m/KN),板底及梁用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容重17 2m/KN))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QK =52m/KN)。

砼强度等级为C30。

主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板采用R235级钢筋。

板厚取90mm,次梁尺寸为250×400mm,主梁尺寸为250×650mm。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一)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给出弯矩及剪力图。

(二)绘结构施工图四、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20mm 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 KN 9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9×25=2.25 KN 20mm 板底石灰砂浆 0.02×17=0.34 KN---------------------------------------------------------------- 小计 2.99 KN板活荷载标准值: 5 KN KN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去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故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 g=2.99×1.2=3.588 KN 可变荷载设计值 q=5×1.4=7 KN 荷载总设计值 g+q=10.588 KN近似取为,g+p=10.6m KN(2)计算简图 边跨:板净跨度: L 0=2300-120-125=2055mm 计算跨度:L =60+L 0+2b=60+2055+2250=2240mm L =60+L 0+2t =60+2055+290=2160mm 取较小值,边跨的计算跨度为L=2160mm 。

中跨:板净跨度:L 0=2300-125-125=2050mm 计算跨度:L = L 0+b =2050+250=2300mmL =L 0+t =2050+90=2140mm取较小值,中跨的计算跨度为L=2140mm 。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设计强度:C50混凝土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8076-2008);5.施工设计图纸二、设计要求:混凝土设计强度fcu.K=50Mpa,坍落度设计初始值:160~200mm工程部位:预应力空心板,组合小箱梁,T梁,湿接缝,现浇横梁,桥面铺装。

三、原材料的选择:水泥:常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P.Ⅱ 52.5水泥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试验表河砂:福建砂场细度模数2.8表观密度2.560g/cm3.堆积密度1.490g/cm3 空隙率41.8%含泥量2.2% 泥块含量0.4%碎石:天长岭碎石场表观密度2.580g/cm3.堆积密度1.480g/cm3 空隙率38.0%针片状颗粒含量8.9% 压碎值12.9% 含泥量0.6% 泥块含量0.1%掺配比例为: 4.75-13.2mm=10% 13.2-19mm=50% 19-31.5mm=40%水:饮用水外加剂:江苏特密斯(TMS-YJ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1.0% 减水率25%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fcu.k---混凝土设计强度1.645---混凝土强度达到95%保证率时的保证率系数。

σ---强度标准差(6.0Mpa)=50+1.645×6.0=59.9Mpa2、计算水灰比:(W/C)混凝土的水灰比W/C,根据下式计算。

W/C=(A×fce)/(fcu.0+A×B×fce)A、B---混凝土强度公式的回归系数,采用碎石时,A=0.53,B=0.20fce---水泥强度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0.53×57.8)/(59.9+0.53×0.20×57.8)=0.46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取W/C=0.313、单位用水量mwo的确定根据水灰比W/C=0.32 碎石公称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为160-200mm,单位用水量为:W=215kg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工作性,在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的1.1%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30F250胸墙、护轮坎、扭王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施工图纸2、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20113、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JTS202-2011二、设计要求:设计强度等级30MPa设计坍落度140--160 mm三、原材料1、水泥:P.O42.5 产地:日照山水厂牌:日照山水水泥表观密度:3100kg/m32、碎石:5-31.5mm连续级配(5-16mm60%;16-31.5mm40%:)产地: 日照五莲表观密度:2700 kg/m33、砂:中砂产地: 胶南吉利河砂表观密度:2570kg/m34、水:当地饮用水5、引气减水剂GX-N1 厂家: 日照广信建材建材有限公司6、磨细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厂家:日照钢厂四.、计算:(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由规范JTS202-2011知标准差σ=4.5f cu,o=f cu,k+1.645σ = 37.4 MPa(2)f b= r s*f ce根据胶凝材料掺量及水泥28d平均强度取r s=1.0,f ce=45 则f b=1.0*45=45;由表查得a a=0.53, a b=0.20,计算水灰比W/C=a a* f b /(a a a b f ce+ f cu,o)=0.57根据耐久性及施工经验选取水灰比为:0.42(3)根据施工工艺及运送条件,选用混凝土坍落度为140—16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同时因采用引气减水剂,经过试拌调整掺量为1.8%,用水量可减少至175kg/m3。

(4)选用砂率根据规范JGJ55-2011要求及施工需要砂率选取42%。

(5)确定胶凝材料用量由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单位用灰量m co=417kg/m3(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采用绝对体积法A取5V=1000(1-0.01A)-W w/ρW-m B /ρ B (1)W S=VγρS (2)W G= V(1-γ)ρG (3)由公式(1)(2)(3)解得m so=691kg/m3 m go=1002kg/m3采用磨细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粉煤灰双掺法调整配合比:磨细粒化高炉矿渣粉掺加30%,水泥用量为m co=292 kg/m3 矿渣粉用量为KF=125 kg/m3 则配合比为C:KF:S:G:W:M外=292:125:691:1002:175:7.51(7) 按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小0.03的水灰比,则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可得下表数据:水灰比水泥kg/m3矿粉kg/m3砂kg/m3碎石kg/m3水kg/m3引气减水剂kg/m35-16mm 16-31.5mm0.45 272 117 702 581 388 175 7.000.42 292 125 691 601 401 175 7.510.39 314 135 679 563 375 175 8.08五、强度复核水灰比坍落度(cm)砼容重(kg/m3)7天强度28天强度KN Mpa 平均值KN Mpa 平均值0.45 16 2240 625.57 27.828.1785.27 34.935.0 641.25 28.5 792.04 35.2632.26 28.1 785.29 34.90.42 15 2290 747.07 33.232.9893.27 39.739.7 735.77 32.7 882.07 39.2740.26 32.9 904.55 40.20.39 14 2250 830.25 36.937.41003.5 44.649.2 839.27 37.3 983.29 43.7852.77 37.9 987.75 43.9六、配合比选择:根据试拌结果考虑经济合理性,选用水灰比为0.42的配比做为施工配比:每方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水泥292 kg/m3,矿粉125 kg/m3,砂691kg/m3,石子1002 kg/m3,水175 kg/m3,引气减水剂7.51kg/m3。

c25砼配合比设计详细说明书海螺

c25砼配合比设计详细说明书海螺

新邵县县城至新田铺公路改造工程第二合同段〔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娄底市交通建立质量监视试验检测中心新邵县县城至烂坝公路改建工程工地试验室二O一四年十月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目的:新邵县城至烂坝公路改建工程使用的普通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施工要求其坍落度为10—30mm。

拟用于桥梁、涵洞台身等工程中。

二、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JTG/TF50-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构造混凝土设计标准?GB500106、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

三、组成材料:1、水泥:邵阳市云峰新能源科技,海螺牌水泥。

2、 砂:新邵县大新乡新坪砂场,Mx=3.34属粗砂,符合级配要求,表观密度2623kg/m3,含泥量0。

7%。

符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JTG/T F50-2011的要求.3、碎石:新邵县吉星采石场,采用混合级配〔4。

75),经筛分符合混合级配标准〔4.75〕,表观密度为2781kg/ m3,,含泥量0.8%.4、水:采用自来水,淡水。

四、设计步骤:1、确定试配强度〔ƒcu,o)fcu,o≥ƒcu,k+1.645σ=25+1.645×=33。

23〔MPa)式中:ƒcu,o—混凝土配制强度,ƒcu,k—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σ——-砼强度标准差—5.02、计算水胶比水胶比:W/B=(aaƒb)/(ƒcu,o +aa a bƒb)式中:W/B —混凝土水胶比,aa、a b—回归系数,〔碎石a a=0。

53,a b=0.20〕,ƒ—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MPa〕。

b(1〕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ƒb=γfγsƒce式中:γf ,γs—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影响系数,(γf=0.75,γs=0。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伸臂粱设计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学生成绩: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时间:至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

(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

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1.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1.1、表1.2……;图1.2、图1.2……;公式(1.1)、公式(1.2)。

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1、设计条件受均布荷载作用的伸臂梁,简支跨L1=6m,均布荷载的标准值q1k= 65kN/m,伸臂跨L2=2m,均布荷载的标准值q2k=130kN/m,梁支承情况如下图。

梁截面尺寸b= 1/16 mm,h=1/8mm。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5,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要求对梁进行配筋计算,并布置钢筋。

最后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注:构件处于正-81常环境,环境类别一类)参考设计参数:序号q1k q2kL1L2bxh 混凝土等级1 65 150 62 h=(1/8~1/12)L,高宽比取2.0~3.5 自定2 65 145 6 2 h=(1/8~1/12)L,高宽比取2.0~3.5 自定3 65 150 7 1.5 h=(1/8~1/12)L,高宽比取2.0~3.5 自定4 65 145 7 1.5 h=(1/8~1/12)L,高宽比取2.0~3.5 自定5 65 1306 2 h=(1/8~1/12)L,高宽比取2.0~3.5 自定6 65 1307 1.5 h=(1/8~1/12)L,高宽比取2.0~3.5 自定7 75 130 6 2 h=(1/8~1/12)L,高宽比取2.0~3.5 自定8 75 130 7 1.5 h=(1/8~1/12)L,高宽比取2.0~3.5 自定9 75 150 6 2 h=(1/8~1/12)L,高宽比取2.0~3.5 自定10 75 150 7 1.5 h=(1/8~1/12)L,高宽比取2.0~3.5 自定2、设计说明书内容及要求(1)梁的内力(M、V)计算,绘制内力图和内力包络图;(2)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正截面纵向受弯钢筋的截面面积;(3)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包括斜截面受剪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的截面面积(4)截面校核:包括正截面和斜截面尺寸校核和强度校核(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5)梁裂缝宽度验算;(6)梁挠度验算。

XXX商混站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书(C15---C50)

XXX商混站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书(C15---C50)

XXX商混站混凝土配比设计说明书1、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2、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3、C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4、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5、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6、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7、C4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8、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配合比编号:XXX2017XXX15004)一、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二、设计要求及说明:2-1.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2-2设计坍落度:100~140mm2-3工程使用部位:垫层.三:原材料介绍3-1水泥:XXX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XXXXXX)3-2砂子:XXXXXX(Ⅱ区中砂)3-3碎石:XXXXXX(5~31.5mm)3-4粉煤灰:XXXXXX(Ⅱ级)3-5矿粉:XXXXXX(S95)3-6外加剂: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四: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根据JGJ 55-2011;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cu.o):fcu.o≥fcu.k+1.645δ选定标准差δ为4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fcu.k为15MPa 由fcu.o≥15+1.645×4 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需≥21.6(MPa)1、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1-1.水胶比(W/B)根据JGJ 55-2011,计算水胶比(W/B)W/B=a a f b/(f cu.o+a a.a b.f b)本配合比采用碎石,故回归系数:a a为0.53 a b为0.20水泥富余系数取1.16,则水泥实际强度取49.3MPa。

C30 普通混凝土(小石子)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 普通混凝土(小石子)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 普通混凝土(小石子)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工程名称:二、使用部位:路缘石、边沟板、拱形护坡、箱涵急流槽、集水井、排水明沟、小型构件等。

三、设计依据: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四、技术要求:1、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坍落度要求:30-50㎜;3、砂率:混凝土砂率选取为36%;五、原材料1、水泥:P·O42.52、细集料:中砂3、粗集料:规格为:10~20mm:5~10mm =70:30符合5~20mm 连续级配碎石范围要求。

4、NOF-AS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5、水:饮用水。

原材料经检验均符合规范要求(试验报告附后)六、配合比计算(一)计算基准配合比1、确定试配强度(f cu,O)cu,k=5.0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f cu,k +1.645σ=30+1.645×5=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 ):1)水泥实际强度:(水泥富余系数γc =1.0) f ce =γc ×f ce,g =1.0×42.5=42.5 MPa 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已知:f cu,O =38.2MPa ,f ce =42.5MPa ,αa =0.53,αb =0.20ce b a ce a f o fcu f C W ⨯⨯+⨯=ααα,/=5.4220.053.02.385.4253.0⨯⨯+⨯=0.53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校核水灰比:经校和确定水灰比为W/C=0.41 3、确定用水量、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30~50mm ,确定基础用水量:0W m ′=220 kg/m3 ,NOF-AS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β=30%,掺量为1.5%,实际用水量0W m =220×(1-0.30)=154Kg 。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005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005

宝汉高速汉中至陕川界HC-02标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宝汉高速公路项目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6、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7、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GB8076-2008》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使用结构部位:系梁、边沟盖板、涵洞通道基础等。

2、设计坍落度160-200mm3、砼设计强度为25Mpa ,强度标准差取5Mpa,强度回归系数a a取0.53,a b取0.20,保证系数取1.645。

4、粗骨料最大粒径的选取:按砼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选取最大粒径为31.5mm。

三、组成材料(技术指标见附件)1、水泥:陕西省汉中市中材水泥有限公司 P.042.52、砂:南郑县梁西砂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23、碎石:南郑县磊鑫碎石加工厂 4.75-31.5mm合成级配碎石(4.75-9.5mm:9.5-19mm:16-31.5㎜ =10%:60%:30%)。

4、外加剂:陕西恒升HSP-GJS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5、粉煤灰:勉县鼎益源建材实业有限公司F-II级粉煤灰6、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 ≥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均方差,取5试配强度fcu.0= fcu.k+1.645σ=25+1.645×5=33.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a a×fb/( fcu.0+ a a×a b×fb)=(0.53×46.8)/(33.2+0.53×0.20×46.8)=0.65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γc——水泥富余系数取1.16γf——查表5.1.3粉煤灰影响系数取0.95γs——查表5.1.3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取1fb=γc×fce,g×γf =1.16×42.5×0.95×1=46.8Mpa代入公式得W/B=0.65,根据经验及施工取W/B=0.44,符合耐久性要求(3)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选取单位用水量m W0=229㎏/m3,外加剂减水率为27%,计算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为:m wo= m wo(1-β)=229×(1-27%)=167Kg/m3(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b0=m wo/(W/B)=167/0.44=380(Kg)粉煤灰代用胶凝材料的13.2%计算水泥用量:m co=380×(1-13.2%)=330(Kg)计算粉煤灰用量:m fo=380×13.2%=50(Kg)符合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说明书试验编号:PB-004一、设计目的根据保阜高速公路LJ-07合同段桥梁、涵洞施工需要,特设计C25混凝土配合比。

二、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保定至阜平(冀晋界)高速公路LJ-07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三、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坍落度70mm-90mm四、原材料1.水泥:鹿泉曲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fce=48.0Mpa2.细集料:通天河砂场中砂中砂细度模数2.653.粗集料:白合碎石厂 5-10mm碎石占10% 10-20mm碎石占50% 16-31.5mm碎石占40% 级配良好。

4.水:饮用水五、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标准差为5.0Mpa,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25+1.645*5=33.2Mpa2)计算水灰比W/C=αa*f c e/( f c u,o +αa*αb* f ce )=0.46*48/33.2+0.46*0.07*48=0.64此配合比计算水灰比不符合桥规中最大水灰比为0.55的要求,考虑耐久性,依据施工经验,所以选用水灰比0.553)用水量查表采用195㎏/m3,4)计算水泥用量195/0.55=355㎏/m3满足桥规中最小水泥用量5)混凝土假定表观密度为2450㎏/m3,查表砂率为35%计算砂石料总质量= 1900㎏/m3砂=665㎏/m3石料=1235㎏/m3其中5-10mm碎石占124㎏/m3 10-20mm碎石占617㎏/m3 16-31.5mm碎石494㎏/m37)初步配合比m co:m so:m go:m wo:=355:665:1235:195: =1:1.87:3.48:0.558)实测坍落度(mm):809)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m3):247010)以基准配合比为一组,另外两组配合比的水灰比在基准配合比上分别减少和增加0.05 ,砂率不变,计算的配合比如下:B:水灰比为0.60,砂率不变计算各材料用量①、m co:m so:m go:m wo: =325:678:1252:195:=1:2.09:3.85:0.6②、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m3):2460③、实测坍落度(mm):80A:水灰比为 0.50,砂率不变计算各材料用量①、m co:m so:m go:m wo: =390:653:1212:195=1:1.67:3.11:0.50②、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m3):2480③、实测坍落度(mm):8511)依据以上三个水灰比的配合比拌和45L混合料,制作强度试件进行7天,28天强度试验,(见下表)六、.结果分析:1、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无需调整;坍落度、和易性符合要求。

C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图纸设计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6、《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7-2003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二、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新建和顺至邢台铁路工程HXZQ-1标,全长43.128km,正线起始里程为D1K0+000~D2K45+508,阳涉联络线起始里程为LDK0+000~DK010+300。

本标段主要结构物:跨董榆公路特大桥、蔡家庄特大桥、三泉沟特大桥、清漳东源1号特大桥、清漳东源2号特大桥、清漳东源3号特大桥、清漳东源4号特大桥、七里滩沟大桥、许村特大桥、骆驼村大桥、白泉隧道、平松隧道、新村隧道、天河山隧道等。

主体结构物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2、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无3、技术要求:设计强度等级25.0MPa,混凝土坍落度为140~180mm,胶凝材料330~360kg/m3。

4、耐久性要求:混凝土碱总含量不大于3.0kg/m3,氯离子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0%,三氧化硫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0%,56d电通量小于1500C。

5、使用部位:涵洞、桥梁、隧道、路基附属,(排水沟、沟槽身、混凝土块、道路、套拱、衬砌、仰拱、端墙墙身、顶帽、挡墙等)。

三、原材料选用水泥:石家庄曲寨水泥有限公司,P.O 42.5。

外掺料:国电河北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F类II级粉煤灰。

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 F50-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13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596-20177、《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163-2006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9、《预拌混凝土》 GB 14902-201210、《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1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208-201412、《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 8074-200813、《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法》 GB/T 2419-20051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GB/T 1346-201115、《建设用砂》 GB/T 14684-201116、《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4685-201117、《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20081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136-201419、《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 18736-20172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 10-201121、《公路工程水泥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JT/T 819-201122、设计图纸二、设计说明1、设计强度等级:C202、使用部位:沿河段护坡基础、重力式挡墙、路堑边沟矩形盖板边沟沟身,中分带支撑、拱形护坡、桥头护坡、路堑墙+客土喷播、锥坡路肩墙、AXI防护网基础、路堑边沟,桥台锥坡护坡、预制标场地硬化、桥桩基、桥头护坡、梯形边沟等3、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混凝土拟定塌落度140~180mm 。

C25普通砼配合比1说明书003

C25普通砼配合比1说明书003

C25普通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编号:JN1-HPB2010-003一、设计要求1、砼设计标准为C25;2、坍落度控制在100~140mm;3、适用于大桥挖井基础、隧道(水沟、仰拱、电缆槽沟及盖板)等施工;4、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温度在20±2℃,相对湿度≥95%;按规范要求,试件试配强度以标准养护56天强度为准。

二、依据规范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施工规范》 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20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GB50204-200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性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三、原材料技术标准1、粗骨料采用当地沁水河生产的卵碎石,规格为5~16mm(小石子)、16~31.5mm(大石子)两种,试验确定掺配比例分别为20%、80%。

其技术指标经试验结果如下:2、细骨料采用高平市沟村人工机制砂与河北省沙河细砂掺配,掺配比例分别为70%、30%。

其技术指标经试验结果如下:砂技术指标3、水泥采用河南太行水泥有限公司“愚公”牌P.O42.5水泥,其技术指标经试验结果如下:水泥质量技术指标4、粉煤灰采用山西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Ⅰ级粉煤灰,技术指标符合Ⅰ级,掺量为胶凝材料的35%。

5、水:洁净水6、外加剂采用山西黄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T-HP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0%,减水率为27.1%。

四、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f cu,0≥f cu,k+1.645σ根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设计规范要求,σ取5.0MPa,则f cu,0=25+1.645×5=33.2MPa。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二、工程要求:(设计强度等级、设计坍落度、拌合及振捣方法、使用环境、验收要求等)
三、原材料(各类原材料已表格形式注明品种、规格、厂家等信息)
四、初步配合比确定(各技术参数的计算及确定初步配合比)
五.试配、校准与确定基准配合比(校准配合比及根据相关检测结果确定的基准
配合比)
附件资料:
1、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记录
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试验报告
3、配合比设计通知单
4、水泥试验记录、试验报告
5、细集料(砂)试验记录、试验报告
6、粗集料(碎石)试验记录、试验报告
7、外加剂试验记录、试验报告
8、粉煤灰试验记录、试验报告
9、水检测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指导老师:王绵坤班级:11基础工程1班姓名:马学林学号:111102131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系2013年1月编制目录题目 (2)1.板的设计 (2)⑴荷载计算 (2)⑵计算简图....................................3⑶弯矩计算 (4)⑷配筋计算 (4)2.次梁设计 (4)⑴荷载计算 (5)⑵计算简图.................................5⑶内力计算 (6)⑷配筋计算 (6)3.主梁设计 (8)⑴荷载计算 (8)⑵计算简图....................................8⑶内力计算. (9)⑷内力包络图 (11)⑸配筋计算 (12)4.课程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7)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题目:某多层仓库平面如图11.48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2,楼面面层为20mm水泥砂浆抹面,天棚抹灰为15mm混合砂浆,混凝土为C35(f c=16.7N/mm2, f t=1.57N/ mm2),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335(f y=300/ mm2)级钢筋,其他钢筋采用HRB235级(f y=210/ mm2),试进行设计。

(按自重0.65KN/㎡)解:因楼面活荷载为8KN/m2>4 KN/m2,故活荷载分项系数应按1.3采用1.板的设计取板厚h=80mm>l/40=2400/40=60mm,取1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内力。

⑴荷载计算楼面面层20KN/m3×0.02m×1m=0.4 KN/m板自重0.08m×25 KN/m3×1m=2.0 KN/m板底抹灰17KN/m3×0.015m×1m=0.26 KN/m恒荷载 2.66 KN/m活荷载8 KN/m总荷载设计值q=(1.2×2.66+1.3×8)KN/m×1.0=13.59 KN/m2⑵计算简图次梁截面高h=(1/18~1/12)×660mm=(367~550)mm,可取h=500mm,b=(1/3~1/2)×500=(167~250)mm,可取b=200mm。

板的实际支撑情况如图(a)所示。

图(a)计算跨度:中间跨l0=l n=2200mm-200mm=2000mm边跨l0=l n+h/2=(2200mm-100mm-120mm)+80mm/2=2020mm由于边跨与中间跨的跨度差(2020-2000)/2020=0.99﹪<10﹪,故可按等距连续板计算.板的计算简图如图(b)所示。

图(b)⑶弯矩计算M1=-M B=1/11ql02=1/11×13.59KN/m×(2.02m)2=5.04KN/mMc=-1/14ql02=-1/14×13.59KN/m×(2m)2=-3.88KN/mM2=M3=1/16ql02=1/16×13.59KN/m×(2m)2=3.40KN/m⑷配筋计算板截面有效高度h0=80mm-25mm=55mm。

因中间板带(②~⑤轴线间)内区格板的四周与梁连接,故M2和Mc值降低20﹪。

计算过程见表1,板的配筋平面图见附图2。

板的配筋图采用“平法”绘制。

表11.4 板的配筋计算注:括号内数据为中间板带的数据2.次梁的计主梁截面高度h=(1/14~1/8)×6600mm=(471~825)mm,取h=750mm,主梁宽度b=(1/3~1/2)×750mm=(250~375)mm,取b=250mm。

次梁的几何尺寸及支撑情况见图(c)。

图(c)⑴荷载计算板传来的恒载 2.66KN/m3×2.2m=5.85KN/m次梁自重25KN/m3×0.2m×(0.5-0.08)m=2.1KN/m 次梁粉刷17KN/m3×0.015m×[(0.5-0.08)m×2+0.2m]=0.27KN/m 恒荷载8.22KN/m 活荷载8KN/m2×2.2m=17.6KN/m总荷载设计值q=(1.2×8.22+1.3×17.6)KN/m=32.74KN/m ⑵计算简图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计算跨度:中间跨l0=l n=6600mm-250mm=6350mm边跨l0=l n+a/2=(6600-250/2-120)mm+120/2=6415mm<1.025l n=6514mm 故取l0=6415mm。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6415-6350)mm/6415mm=1.01﹪<10﹪,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d)所示。

图(d)⑶内力计算弯矩:M1=-M B=1/11ql02=1/11×32.74KN/m×( 6.415m)2=122.48KN·mMc=-1/14ql02=-1/14×32.74KN/m×(6.35m)2=-94.30KN·mM2=M3=1/16ql02=1/16×32.74KN/m×(6.35m)2=82.51KN·m 剪力:V Ar=0.45ql n=0.45×32.74KN/m×6.355m=93.63KNV Bl=0.6ql n=0.6×32.74KN/m×6.355m=124.84KNV Br=V Cl=V cr=0.55ql n=0.55×32.74KN/m×6.35m=114.34KN ⑷配筋计算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翼缘计算宽度,边跨与中间跨均按下面的较小值采用。

b’f=1/3l0=1/3×6350mm=2117m,b’f=b+S n=200mm+2000mm=2200mm,故取b’f=2117mm。

跨中及支座截面均按一排钢筋考虑,故取h0=460mm,翼缘厚度h’f =80mm。

α1f c b’f h’f(h0-h’f/2)=14.3N/mm2×2117mm×80mm×(460mm- 80mm/2)=1017.18KN·m此值大于跨中弯矩设计值M1,M2,M3,故各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见表2。

表2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见表3。

按规定,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时,箍筋数量应增大20﹪,故计算时将Asv/2乘以1.2,箍筋配筋率ρsv应大于或等于0.24f t/f yv=0.0016,各截面均满足要求。

表3 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由于次梁q/g=17.6KN/m/8.22KN/m=2.14<3,且跨度相差小于20%,故可按构造要求确定纵向受力钢筋的截断,次梁配筋如附图3所示。

3.主梁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主梁几何尺寸与支撑情况如图(e)所示。

图(e )⑴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按集中力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恒载 8.22KN/m ×6.6m=54.25KN主梁自重 25KN/m 3×0.25m ×(0.75-0.08)m ×2.2m=9.21KN 主梁粉刷 17×0.015×[(0.75-0.08)×2+0.25] ×2.2=0.89KN 恒荷载 64.35KN活荷载17.6 KN/m×6.6m=116.16KN 恒载设计值G=1.2×64.35KN=77.22KN活载设计值Q=1.3×116.16KN=151.01KN⑵计算简图由于主梁线刚度较柱线刚度大很多,故中间支座按铰支座考虑。

主梁端部搁置在砖墙上,支撑长度360mm。

计算跨度:中间跨度l0=6600mm边跨l0=l n+a/2+b/2=(6600-120-300/2)+360/2+300/2=6660mm l0=1.025l n+b/2=1.025×(6600-120-300/2)+300/2=6638mm 故边跨取l0=6638mm,平均跨度l0=(6638+6600)/2=6619mm边跨与中间跨跨度相差(6638-6600)/6638=0.57%<10%,故计算时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和剪力系数,计算简图如图(f)所示。

图(f)⑶内力计算M=k1Gl+k2QlV=k3G+k4Q式中K1,K2,K3,K4为内力计算系数,由查表可得。

边跨:Gl0=77.22KN×6.638m=512.59KN·mQl0=151.01KN×6.638m=1002.40KN·m 中间跨:Gl0=77.22KN×6.6m=509.65KN·mQl0=151.01KN×6.6m=996.67KN·m支座B:Gl0=77.22KN×6.619m=511.11KN·mQl0=151.01KN×6.619m=999.54KN·m 主梁弯矩计算见表4,剪力计算见表5表4. 主梁弯矩计算表5. 主梁剪力计算⑷内力包络图主梁弯矩包络图主梁剪力包络图将各控制截面的组合弯矩和组合剪力绘于同一坐标轴,即得内力叠合图,其外包线即是内力包络图。

⑸配筋计算主梁跨中截面在正弯矩作用下按T形截面计算,边跨及中间跨的翼缘宽度均按下列两者较小值采用。

b′f=1/3l0=1/3×6638mm=2213mmb′f=b+S n=250mm+6350mm=6600mm故b′f=2213mm,并取跨中h0=750mm-40mm=710mm。

α1fcb’f h’f(h0-h’f/2)=14.3N/mm2×2213mm×80mm×(710mm-80mm/2)=1696.2KN·m此值大于M1,M2,故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主梁支座截面及负弯矩作用下的跨面按矩形截面计算,设支座截面钢筋两排布置h0=750mm-80mm=670mm。

V0=77.22KN+151.01KN=228.23KN,b=300mm,支座B边缘弯矩M B=-(447.33 KN·m-228.23KN×0.3m/2)=-413.10K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