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指导老师:王绵坤

班级:11基础工程1班

姓名:马学林

学号:111102131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系

2013年1月编制

目录

题目 (2)

1.板的设计 (2)

⑴荷载计算 (2)

⑵计算简图....................................3⑶弯矩计算 (4)

⑷配筋计算 (4)

2.次梁设计 (4)

⑴荷载计算 (5)

⑵计算简图.................................5⑶内力计算 (6)

⑷配筋计算 (6)

3.主梁设计 (8)

⑴荷载计算 (8)

⑵计算简图....................................8⑶内力计算. (9)

⑷内力包络图 (11)

⑸配筋计算 (12)

4.课程设计总结 (15)

参考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题目:

某多层仓库平面如图11.48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2,楼面面层为20mm水泥砂浆抹面,天棚抹灰为15mm混合砂浆,混凝土为C35(f c=16.7N/mm2, f t=1.57N/ mm2),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335(f y=300/ mm2)级钢筋,其他钢筋采用HRB235级(f y=210/ mm2),试进行设计。(按自重0.65KN/㎡)

解:因楼面活荷载为8KN/m2>4 KN/m2,故活荷载分项系数应按1.3采用

1.板的设计

取板厚h=80mm>l/40=2400/40=60mm,取1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内力。

⑴荷载计算

楼面面层20KN/m3×0.02m×1m=0.4 KN/m

板自重0.08m×25 KN/m3×1m=2.0 KN/m

板底抹灰17KN/m3×0.015m×1m=0.26 KN/m

恒荷载 2.66 KN/m

活荷载8 KN/m

总荷载设计值q=(1.2×2.66+1.3×8)KN/m×1.0=13.59 KN/m2

⑵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高h=(1/18~1/12)×660mm=(367~550)mm,可取h=500mm,b=(1/3~1/2)×500=(167~250)mm,可取b=200mm。板的实际支撑情况如图(a)所示。

图(a)

计算跨度:中间跨l0=l n=2200mm-200mm=2000mm

边跨

l0=l n+h/2=(2200mm-100mm-120mm)+80mm/2=2020mm

由于边跨与中间跨的跨度差(2020-2000)/2020=0.99﹪<10﹪,故可按等距连续板计算.板的计算简图如图(b)所示。

图(b)

⑶弯矩计算

M1=-M B=1/11ql02=1/11×13.59KN/m×(2.02m)2=5.04KN/m

Mc=-1/14ql02=-1/14×13.59KN/m×(2m)2=-3.88KN/m

M2=M3=1/16ql02=1/16×13.59KN/m×(2m)2=3.40KN/m

⑷配筋计算

板截面有效高度h0=80mm-25mm=55mm。因中间板带(②~⑤轴线间)内区格板的四周与梁连接,故M2和Mc值降低20﹪。计算过程见表1,板的配筋平面图见附图2。板的配筋图采用“平法”绘制。

表11.4 板的配筋计算

注:括号内数据为中间板带的数据

2.次梁的计

主梁截面高度h=(1/14~1/8)×6600mm=(471~825)mm,取h=750mm,主梁宽度b=(1/3~1/2)×750mm=(250~375)mm,取b=250mm。次梁的几何尺寸及支撑情况见图(c)。

图(c)

⑴荷载计算

板传来的恒载 2.66KN/m3×2.2m=5.85KN/m

次梁自重25KN/m3×0.2m×(0.5-0.08)m=2.1KN/m 次梁粉刷17KN/m3×0.015m×[(0.5-0.08)m×2+0.2m]=0.27KN/m 恒荷载8.22KN/m 活荷载8KN/m2×2.2m=17.6KN/m

总荷载设计值q=(1.2×8.22+1.3×17.6)KN/m=32.74KN/m ⑵计算简图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计算跨度:

中间跨l0=l n=6600mm-250mm=6350mm

边跨l0=l n+a/2=(6600-250/2-120)mm+120/2=6415mm<1.025l n=6514mm 故取l0=6415mm。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6415-6350)mm/6415mm=1.01﹪<10﹪,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d)所示。

图(d)

⑶内力计算

弯矩:M1=-M B=1/11ql02=1/11×32.74KN/m×( 6.415m)2=122.48KN·m

Mc=-1/14ql02=-1/14×32.74KN/m×(6.35m)2=-94.30KN·m

M2=M3=1/16ql02=1/16×32.74KN/m×(6.35m)2=82.51KN·m 剪力:V Ar=0.45ql n=0.45×32.74KN/m×6.355m=93.63KN

V Bl=0.6ql n=0.6×32.74KN/m×6.355m=124.84KN

V Br=V Cl=V cr=0.55ql n=0.55×32.74KN/m×6.35m=114.34KN ⑷配筋计算

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翼缘计算宽度,边跨与中间跨均按下面的较小值采用。

b’f=1/3l0=1/3×6350mm=2117m,b’f=b+S n=200mm+2000mm=2200mm,

故取b’f=2117mm。

跨中及支座截面均按一排钢筋考虑,故取h0=460mm,翼缘厚度h’f =80mm。α1f c b’f h’f(h0-h’f/2)=14.3N/mm2×2117mm×80mm×(460mm- 80mm/2)=1017.18KN·m此值大于跨中弯矩设计值M1,M2,M3,故各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按矩形截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