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间活动研究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5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二、体验性行为习性
1、看人也为人所看。70年代末波特曼设计旅馆中庭时提出 共享空间中“人看人”的需要。其实,这一习性早就存在于 不同文化和时代之中。人挤人、人看人早就是游春、庙会、 赏月、观灯等群集活动中的潜在主题和吸引力所在。通过看 人,了解到流行款式、社会时尚和大众潮流,满足人对于信 息交流和了解他人的需要;通过为人所看,则希望自身为他 人和社会所认同;也正是通过视线的相互接触,加深了相互 间的表面了解,为寻求进一步交往提供了机会,从而加强了 共享的体验。
精选
3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案例
1.国外许多外部空间设计经常采用三角形作为道路规划的母 题;
2.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3年的精 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 怎样设计还没有具体的方案。为此着急的建筑大师在出游 中路过法国的葡萄园,受到园中“任人投币后自由采摘” 的启发,让施工方在园中撒下草种,提前开放乐园,没多 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草所覆盖。在迪 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 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 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 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精选
9
精选
wk.baidu.com10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二、体验性行为习性
3、安静与凝思。在城市生活中,在体验到丰富、复杂和生 气感的同时,有时也需要在安静状态中休息和养神。寻求安 静是对繁忙生活的必要补充,也是人的基本行为习性之一。 (练气功、观鱼、赏花、独坐、散步)
精选
11
精选
12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三、认知性行为习性
精选
18
步行街中间设置盆景、雕塑或 座椅,使得街道不空旷,可以 起到分流作用,还可以为消费 者提供休憩场所。
精选
19
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二、加强外部空间的生气感
◆外部空间的生气感即通过吸引居民合理使用外部空间,并
精选
8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二、体验性行为习性
2、围观。围观是古往今来广泛存在的行为习性。一切反常 的物品、动作和活动都可能引发反应,导致人群自发扎堆。 爱看热闹的现象反映了围观者对于相互进行信息交流和公共 交往的需要,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复杂和丰富刺激,尤其是新 奇刺激的偏爱。外部公共空间是人生的舞台,又是人生的课 堂。
精选
15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三、认知性行为习性
3、探索性行为:人在外部空间中常常从事各类探索性行为 ,几乎对任何差异显著的信息都表现出十分好奇的倾向。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好奇,引发人们对于外部空间(说大了也 就是这个世界)的探索,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精选
16
精选
17
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
小组成员: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主讲: XXX
精选
1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定义:
供人免费使用的城市户外开敞空间,包括广场、街 道、人行道、小游园、绿地和公园等。
外部公共空间文化表征:
必要性活动:日常生活所应参与的活动,如上学、上班、购物等; 自发性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 情况下才会产生,如散步、驻足观望、晒太阳等; 社会性活动: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其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 童游戏、相互打招呼、交谈等;
1、靠右(左)侧通行。不同国家对车辆交通行驶方向有不 同规定,如国内沿用靠右侧通行,而香港和日本却靠左侧通 行。明确这一习性并尽量减少车流和人流交叉,对于外部空 间的安全疏散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精选
13
精选
14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三、认知性行为习性
2、归巢性和兜圈子行为。当不明确目的地所在位置时,人 们一般摸索着到达目的地,而返回时,又寻来路返回,称之 为“归巢本能”,初到陌生环境时,归巢性是人作出的适应 性反应,反映了人对安全的基本需要。也可以叫人的 识途性。当人不熟悉路径时,会边摸索边到达目的地,而返 回时为了安全又寻找来时的路返回。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时, 标识性建筑、标识牌、指示牌的位置应明显、醒目,准确到 位。当人对环境初步适应后,就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周围环 境,围绕栖息地兜圈便成为安全和认知兼顾的最佳选择。
精选
6
巴黎时装展
精选
7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当空间的人群密度分布不均时,会出现滞留现象,如果滞 留时间过长,集聚人群会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称为聚集效 应。聚集效应在各个空间均会发生。如小区、购物中心、 十字路口等公共环境。可利用这种习性进行公益宣传,在 环境周围设置大于或等于实物的造型,造成聚集的假象
城市中的各种活动使得城市和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变得富有生气
与魅力。
精选
2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一、动作性行为习性
1、抄近路。在目标明确或有目的的移动时,只要不存在障 碍,人总倾向于选择最短路径行进,即大致成直线向目标前 进,可以说超近路是一种泛文化的行为表现。只有在伴有其 他目的,如散步、闲逛、观景时,才会信步任其所至。
精选
4
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一、动作性行为习性
2、逆时针转向。日本学者通过对人在公园和博览会中的流 线轨迹分析,发现大多数人的转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即对 “逆时针方向”(74%)的偏爱。
3、依靠性。人偏爱有所凭靠地从一个小空间去观察更大的 空间。这样的小空间既有一定的私密性,又可观察到外部空 间中更富有公共性的活动。这类场所提供了可进行观察、可 选择作出反应、如有必要可进行防卫的有利位置。
一、设置有利于公众接触和交往的外部空间
城市中的步行街和广场具有独特的社会和文化价值,是最吸 引人的场所之一。步行街的设置不仅是让人们安全而又快速 的通行,而是提供一个有利于公共接触的线性散步场所,让 人们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到富有公共性的城市生活和社会交 往的乐趣,借以加深其社会认同以及他人对自身的认同。与 街道相比,城市广场集中了城市公共设施,更容易让人逗留 ,提供更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广场的尺度应考虑到人们进行 公共交往时的视听要求和活动需要,避免过于空旷,建议小 型广场两端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0英尺(约22米,)在此 距离内,刚好能辨认一个人的脸,同时刚好听到对方的高声 喊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