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复习内容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复习内容Chapter 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解答要点:环境概念的理解:环境是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即围绕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内涵的理解:①、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环境总是相对于一个主体而言,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随主体的变化而变化。
②、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概念首先:环境的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相对于不同的主体,环境的内容和形式是不一样的。
③、环境本身是一个系统环境概念是抽象的,但是环境的形态和内涵又是具体的。
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和谐统一)环境造就了人类,人类改造了环境。
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人类——环境系统复合系统。
在这个系统内,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4、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5、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6、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与手段。
7、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8、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解答要点:环境问题的概念:见ppt或教材、教案。
产生根源:人类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9、如何理解环境管理解答要点:首先要给出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个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理解这个概念须从以下7个方面谈起:A、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B、动用各种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2023年修改整理
§1 环境规划与治理概述1 P.19 1什么是环境治理?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治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阻碍。
环境治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治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 在时刻、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治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爱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爱护方案,其目的是在进展经济的同时爱护环境,使经济与社 会协调进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爱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P.19 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关系。
答: 规划职能是环境治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共同核心。
环境规划与治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简述环境规划与治理的基本任务。
答:环境治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制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全然上 去解决环境问题。
从那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治理的一项长期的全然的任务。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这三种行为都大概会对环境 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
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治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说明环境规划与治理的要紧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1 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爱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操纵规划等。
(3)都市环境规划:包括都市大气污染操纵规划、都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治理、噪声污染操纵规划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要点的整理
一概念:1. 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基本任务?概念: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也就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科技等手段来进行。
环境规划与管理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2. 清洁生产: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3 循环经济及三大原则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
三大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4.水环境容量及分类(P195):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 1 )按水环境分类:自然水环境容量,管理水环境容量,(2)按污染物质分类:好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分类,有毒有机物,重金属5 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6 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7 环境承载力: 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8 环境目标 :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做的规定9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10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清单分析是对产品,工艺或活动在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向环境的排放进行数据量化分析。
环境规划与管理重点资料
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2、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和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其编制是一个科学决策过程。
3、总量控制: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对某一区域或某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最终排入环境的数量的限制。
4、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的元素组成,形成极其复杂的结构,并能不断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自身稳态运动。
这是一个巨大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5、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了环境净化能力的量,是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的,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6、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组织形式的能力。
7、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
8、环境指标体系: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环境因素构成的环境系统的整体反映。
9、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指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
10、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1、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2、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况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13、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处理、传输以及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14、水资源系统:是以水为主体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资源工程单元和管理技术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第⼀章绪论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个复合⽣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研究,⽽对⼈类⾃⾝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活⽔平提⾼对环境越来越⾼的要求,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活动做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和部署。
环境规划是为改善环境质量制定进可⾏性⽅案⽽环境保护与建设⽅案则是其中的核⼼内容环境管理:1.21.3 环境规划的作⽤简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为4、以最⼩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是实现环境管理⽬标的基本依据3.2 环境规划的类型3.2.1按规划期划分长远环境规划: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5-10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纳⼊。
)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规划---五年规划的年底安排,可以对五年规划进⾏修正和补充。
***五年规划是环境规划的核⼼长远规划:制定长远环境⽬标和战略措施,宏观,不具体年度环境规划:具体,不全⾯3.2.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1) 经济制约型(是为了满⾜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先污染后治理(2)协调型-----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进⾏的规划,是当前的主流。
(3)环境制约型-----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较少,也有,如⽇本。
3.2.3 按环境要素划分⼤⽓污染控制规划、⽔…、固废…、噪声污染控制规划3.2.4 按⾏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省、市、县、乡环境规划等。
上⼀层次的环境规划是下⼀层次的依据和综合,下⼀层次规划是上⼀层次规划的条件和分解,因⽽下⼀层次的规划的实现是上⼀层次规划完成的基础。
3.2.5按性质划分(1)⽣态规划---从⽣态保护出发,在综合分析各种⼟地利⽤的“⽣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地利⽤规划。
复习重点概要-环境规划与管理 - 回答版
复习重点概要-环境规划与管理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目的和任务环境管理的含义: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环境规划的含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方式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手段环境规划和管理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等5个方面。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手段:1.行政手段——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规划和管理。
2.法律手段——是环境规划管理的一种强制性手段3.经济手段——是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过程的杠杆作用。
4.技术手段——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工艺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标的手段。
5.宣传教育手段——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
环境宣传既是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又是一种思想动员。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1. 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2)“污染者付费”政策(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2. 三种环境法律责任(1)环境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环境法和国家行政法规中有关环境行政义务的规定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提纲——1/2/3/4/8章(LL部分)1.环境管理的里程碑事件a)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寂静的春天》,该书通过对污染物迁移、变化特别是滥用杀虫剂DDT后果的描写,向人们阐述了海洋、天空、河流、土壤、动物、植物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b)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布《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分析了世界人口、工业发展、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以当时的人口与工业增长发展下去,世界将面临“崩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
c)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这是第一个关于环境问题的世界性会议。
该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文件,《宣言》将会议形成的共同看法和制定的共同原则加以总结,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初步构筑起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总体框架。
d)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①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②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③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e)1983年第38届联大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 WCED)。
次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出任该委员会主席,并以“持续发展”为纲领,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
f)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给出了如下定义,“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下去,也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要点
1.环境管理“三同时”制度(环境管理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把环境管理当成一门学科,它是研究环境问题、预防环境污染,解决环境危害,协调人类与环境冲突的学科。
二是把环境管理当成一个工作领域看待,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
)、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对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切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它工程项目,其有关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它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环境管理的任务?环境管理的对象?)转变环境观念(根本)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2)调整环境行为。
3)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4)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
一)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行为(内容)1.政府作为投资者为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和服务2.作为投资者为社会提供一般的商品和服务 3.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及相应的经营和管理权4.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对市场进行政策干预(二)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企业行为:1.从事生产、交换、分配、投资2.通过向社会提供物质性产品或服务获得利润的活动 3.以追求利润为中心,对外部变化做出自主反映的活动(三)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行为:1.公众和公众行为是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对象2.涵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远不能被前两者替代包含。
3.我国环境管理体制有哪些特点?如何解决目前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特点:1)从横向关系来看,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具有统一监督管理与各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特点2)从纵向的关系来看,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具有中央与地方的分级监督管理相结合的特点1.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全(1)缺乏强有力的跨区环境管理机构(2)缺乏高规格的专门性法定协调机构(3)缺乏专门性的法定咨询机构2.有关机构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3.有些地区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合乎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1)部分地区仍留了城建环保一体化的机构设置模式(2)部分地区环保部门内的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或无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3)有些地方环保部门的级别较低1.建立权威性强且相对集中管理的专门性环境管理机构2.明确环境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3.坚持统管与分管相结合4.机构的经营职能与行政职能相分离4.我国把自然保护区分为哪三类?在我国,根据主要保护对象,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以第一类别是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
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环境管理与规划复习题答案环境管理与规划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如何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以及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环境管理与规划的复习题,并提供详细的答案和解释。
1. 什么是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旨在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
它涉及到制定政策、法规和标准,以及监测和评估环境状况,以确保环境质量得到维护和改善。
2. 环境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环境管理的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以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能够在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中生活。
它还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 环境规划是什么?环境规划是一种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计划和项目的方法。
它涉及到评估环境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并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到实现。
4. 环境规划的重要性是什么?环境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确保我们的发展和利用资源的方式是可持续的。
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同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环境影响评价是什么?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评估计划或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方法。
它涉及到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确定潜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影响。
6. 可持续发展是什么?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涉及到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7. 环境管理与规划的挑战是什么?环境管理与规划面临许多挑战,包括人口增长、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全球合作。
8. 环境管理与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环境管理与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以及促进公众参与和意识提高。
总结起来,环境管理与规划是我们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
它涉及到制定政策和计划,评估环境影响,并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到实现。
然而,它面临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要点的整理
1.掌握以下概念: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它就是环境承载量的极限值。
复合生态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大系统的整体,社会是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
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系统如农村、城市及区域,实质是一个由人及自然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核心?}环境规划目标: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向和发展水平所做的规定环境预测: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化: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就是利用数学规划法,科学地组织污染物的排放或协调各个治理环节,以便用最小的费用达到所规定的水质目标。
水污染控制系统: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理费用最小化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中的各环节、层次进行整合调节和优化设计,进而筛选出切实的规划案,以使整个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处于良性运转。
包括三个层次:操作运行层计划策略层政策制定层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专业资料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也就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科技等手段来进行。
排污可证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可排放什么污染物,可污染物排放量,可污染物排放去向等的一项具有法律含义的行政管理制度。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完整)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完整〕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5分)1、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开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符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开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开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 、环境管理: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开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值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平安,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开展的行为总体。
3 、宏观环境管理:指以国家的开展战略为指导,从环境与开展综合决策入手,制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环境战略、政策、对策和措施的行为总体。
4、微观环境管理:指在宏观环境管理的指导下,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内容、以执法监督为根底的环保部门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5、流域环境管理:指以特定流域为管理对象,以解决流域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6、区域环境管理:指以行政区划为归属边界,以特定区域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区域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7、行业环境管理:指以特定行业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行业内环境问题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8、部门环境管理:指以具体的单位和部门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单位或部门内的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9、资源环境管理:指依据国家资源政策,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扩大再生产、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和替代资源的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管理。
10、环境质量管理:指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11、环境技术管理:指通过制定环境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以调整产1业结构、标准企业的生产行为、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革与创新为内容,以协调技术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目的的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
(一)概述--1.环境规划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1.1环境规划的含义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
2.三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时间、地点2.1.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2.2.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2.3.200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在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的后续4.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4.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4.2.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4.3.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4.4.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4.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4.5.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采取综合环境工程措施以保证规划区域内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5.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5.1. 现代系统管理的“五要素论”对于环境规划和管理,其研究对象也应包括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等5个方面:(1)人是第一个主要对象。
(2)物也是重要研究对象。
(3)资金是系统赖以实现其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对象。
(4)信息是系统的“神经”,信息也是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对象。
(5)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时空特性日益突出,则时空条件亦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5.2.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三个方面(1)个人个人行为是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2)企业企业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又一重要对象。
(3)政府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政府,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深刻的。
6.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关系(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备考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环境:指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称。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环境管理: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从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入手,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三种生产:三种生产是指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
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
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
环境生产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和产生资源。
环境监测:指通过技术手段测定环境质量要素的代表值,以把握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标准:有关保护环境、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的总称。
环境统计:用数字表现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的反映。
环境预测:依据调查或监测所得到的历史资料,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给出未来的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提出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和改善环境的对策提供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对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而进行的科学决策活动。
环境容量:指某一区域,根据其自净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自净:环境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逐渐降解、转化使其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
§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 P.19 1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环境管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P.19 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答: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答: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1 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控制规划等。
(3)城市环境规划: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管理、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资料(可直接缩印)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资料(可直接缩印)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对⾃⾝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管理:即制定、执⾏、检查、和改进。
环境决策的PDCA循环。
环境⽬标: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核⼼内容,是对规划与管理对象未来某⼀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向和发展⽔平所做的规定。
环境质量指标:表征⾃然环境要素和⽣活环境的质量状况,⼀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
⽔环境容量:⽔体在特定的环境⽬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能直接反映环境对象及有关事物,⽤来共同描述环境规划⽬标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污染预防:采⽤各种⽅法防⽌污染物向环境系统排放的综合措施。
末端控制:是指在⽣产过程的终端或是在废弃物排放到⾃然界之前,采取⼀系列措施对其进⾏物理、化学或⽣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源削减:包括减少在回收利⽤、处理或处置以前进⼊废物流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数量的活动,以及减少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排放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活动。
废物减量化:由产⽣者减少有害物的体积和毒性,其中包括削减废物产⽣的活动寄废物产⽣后进⾏回收利⽤与减少废物体积和毒性的处理处置。
循环经济:是⼀种以资源的⾼效利⽤和循环利⽤为⽬标,以“减量化、再利⽤、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为特征,按照⾃然⽣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式运⾏的经济模式。
我国环保户基本法——《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清洁⽣产:就是对⽣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化的⼀种⽣产模式。
环境管理体系:指全⾯管理体系的⼀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环境⽅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它对组织其他管理,如⽣产管理、质量管理能够起到促进作⽤。
⽣命周期评价:是对⼀个产品系统的⽣命周期中输⼊、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环境规划的定义(名词解释):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2.环境规划的实施主要以为主导。
3.实质:一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科学决策活动。
4.环境规划的内涵(简答题)环境规划的对象是:“”复合生态系统(必考)环境规划的任务(目的)是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环境规划的依据是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先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
环境规划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作出的综合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5.环境规划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的投资获取的环境效益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6.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7.环境规划的类型:按时间分:(必考)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般称五年计划。
五年环境计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并纳入其中;年度环境保护计划实际上是五年计划的年度安排,它是五年计划的分年度实施的具体。
按环境要素划分: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必考):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按性质划分8.例题: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环境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第二章: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1.环境系统: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的元素组成,形成极其复杂的结构,并能不断依靠和的输入、输出维持自身稳态运动的开放系统。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31)一、选择题1.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B)。
A.环保部门B.地方政府C.行业主管部门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考核(D)。
A.国家B国务院 C.环保局 D.市政府3.一般说来,三种生产的共同界面是(B)=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4.环境管理对象是(D)。
A.自然要素B.社会关系C.企业D.人类的社会行为5.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D)。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中国6.依据国家环境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 o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B.污染限期治理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D.污染强制淘汰制度7.下面哪一项不是ISO 14000的审核准则?(D)。
A.ISO14001标准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8.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C) oA.缓冲区B.实验区C.核心区D.外围保护地带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C) oA.3级B.4级C.5级D.6级10.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环境规划的类型不包括(C)。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持续型D.环境制约型11.环境规划按时间分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其中中期的年度范围为(B) oA.3-5 年B.5-10 年C.10-15 年D.15-20 年12.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
A非线性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多目标规划13.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的对象是(C)。
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14. 一般说来, 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C)。
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15.一般说来, 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是(B) oA.自然资源B.环境质量C.商品D.废弃物16,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活动做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和部署。
环境规划是为改善环境质量制定进可行性方案而环境保护与建设方案则是其中的核心内容环境管理:1.21.3 环境规划的作用简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是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3.2 环境规划的类型3.2.1按规划期划分长远环境规划: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5-10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纳入。
)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规划---五年规划的年底安排,可以对五年规划进行修正和补充。
***五年规划是环境规划的核心长远规划:制定长远环境目标和战略措施,宏观,不具体年度环境规划:具体,不全面3.2.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1) 经济制约型(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先污染后治理(2)协调型-----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规划,是当前的主流。
(3)环境制约型-----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较少,也有,如日本。
3.2.3 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固废…、噪声污染控制规划3.2.4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省、市、县、乡环境规划等。
上一层次的环境规划是下一层次的依据和综合,下一层次规划是上一层次规划的条件和分解,因而下一层次的规划的实现是上一层次规划完成的基础。
3.2.5按性质划分(1)生态规划---从生态保护出发,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土地利用规划。
包括:生态建设规划---植树造林规划、沙漠治理规划等生态保护规划---城市、海洋、农村生态保护规划等(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以污染控制为主要目的,重点。
包括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部门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3)专题规划(自然保护规划)---为保护可更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而进行的规划。
(4)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环保技术研究规划等确立了“33211”(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的工作重点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SO2控制区)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是应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1、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清洁生产(选用清洁的原料、能源,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生产出清洁的产品)3、生态技术(建立自然保护区、规划保护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4、做的环境资源商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5、利用政府职能---管理和规划(强制手段: 法律、法规、政策。
经济手段:奖励、罚款、税收)人地系统熵变:ds=dsi+dsedS---人地系统的熵变dsi---人地系统内部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熵。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dsi≧0 (可逆过程=0,不可逆>0)dse---人地系统和外界的熵交换(可正、可负、可零)人地系统ds<0熵值降低---稳定、有序---协调共生型ds>0熵增---混乱、无序--- 人地冲突型ds=0熵值不变---维持原有状态---警戒协调型ds=不确定熵变无规律---方向不定---混沌型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1981年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系统是一个整体,是个复合生态系统。
社会上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
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系统,如农村、城市及区域,实质上是一个由人的活动的社会属性以及自然过程的相互关系构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复合生态系统的内部矛盾:(简答)1要求自然环境相对稳定而实际剧变2自然环境改变的快速性和恢复调节的缓慢性---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恢复调节本领还不够3资源有限而人类需求无限;4地球体积、物质有限而人口增长无限;----需要进行环境规划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一、自然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自然环境是环境演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制约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方式和程度。
二、社会经济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许多的环境问题都是由社会和经济活动引起的,做好环境规划就必须摆好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的位置,脱离这两大系统而编制的环境规划,必定是不却实际甚至毫无使用价值的。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分四个阶段: 选择(1)城市膨胀阶段市区围绕市中心向四周扩展,形成了向心环带的空间结构,其形态为团块状,我国的中小城市和人口小于100万的大城市处在这一阶段。
(2)市区蔓生阶段由于中心对外围的吸引力随城市的膨胀减小,城市近郊沿交通线兴起了新的工业区、居民区、文教区,第一、二代卫星城,由团块变为星形结构(3)城市向心体远郊第三代卫星城、相对独立、与母城保持一定联系(4)城市连绵带多个大城市利用卫星城相互衔接、连绵成带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3.1.1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按规划目的分类(简答)1、环境污染控制目标2、生态保护目标3、环境管理目标3.1.2按规划时间分与环境规划一样:短期(年度):具体、定量、准确中期(5-10):定量+定性长期(>10):宏观,多定性---中短期目标的制定依据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2)技术力量分析P72①环境管理技术---协调、监督、管理②污染防治技术---采用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③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是否具有环境管理、污染治理技术人才(3)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4)其他分析环保意识分析---环保意识高则规划容易实现;法规的执行情况---是否有法不依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指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是所需的数据指标总体。
环境规划指标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表示规划的内涵和所属范围的部分,即环境规划的名称2表示规划指标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数值。
3.1.2.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简答(1)环境质量指标(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3)环境规划措施和管理指标(4)相关性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3类。
环境评价的目的作用:通过评价以了解环境的特征、环境的调节能力和承载能力,并找到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及其发生原因、地域分布。
环境评价的注意问题:1、评价参数要选择涉及范围广、可以控制,且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有决定性影响者,参数选择宜从简,以能基本表征评价对象为原则。
2、评价标准应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指标为首选标准,标准的选择既要照顾到统一性、可行性,亦要注意反映具体实际情况。
3、环境评价应有整体观念,注意多因素相互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评价区域各个时期的演变趋势。
为控制污染和环境治理找出重点,并为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4、环境评价要将源与汇,即污染源与环境效应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评价。
为城市环境功能区合理划分、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
3.2.2.3 预测的类型选择(1)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为得到环境质量下限值(2)目标导向预测(理想型)―为得到规划期环境质量上限值(3)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型)——预测的主要类型也是决策的主要依据3.2.2.4 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简答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社会发展预测的重点是人口预测;经济发展预测的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工业总产值预测。
(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3)环境污染预测(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5)生态环境预测3.2.2.6 预测结果综合分析简答1、资源态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2、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分析;明确需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污染地域或受污染的环境介质。
3、环境风险分析3.3.2 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合理布局,其次是为了具体确定环境目标;再者是为了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
3.3.3 环境功能区划分的依据 简答(1)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2)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3)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4)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5)依据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6)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从环保的角度出发: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污染控制区、重点污染治理区等3.4.1.1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规划工作的中心,工作重点怎样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①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4土地规划措施②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 生产布局调整策施③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6环境管理措施3.5 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1)环境规划纳入总体规划 2)全面落实环保资金(3)编制年度环保计划 4)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选择老三项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新五项制度(4)环境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限期治理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10、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答:(1)环境现状评价(2)环境规划区域预测(3)环境规划目标确定(4)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5)环境规划功能区划(6)环境规划方案优化(7)环境规划实施与管理。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4.1.1.1 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1、社会发展预测---主要是人口预测,其他社会因素(环保意识、污染承受能力)2、经济发展预测---重点是经济增长总量3、环境质量和污染预测---关键预测内容4、其他预测---根据具体情况,预测重大工程的环境效益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知道) 也预测人口00)1(t t GDP GDP a Z Z t -+=a---GDP 年增长速率%Zgdp0——开始年GDP 值能耗预测计算包括 原煤、原油、天然气3个标准煤是指每千克发热量7000kcal能耗弹性系数。
规划期内平均能耗量增长速度与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对比关系。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生活用睡量Q 预测 (知道)k q N Q ⋅⋅=N ——规划年的人口数 k 用水普及率 q 用水定额大气污染预测包括:大气污染源源强的预测---排放量预测大气环境质量变化预测--污染物排放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源强是研究大气污染的基础数据,其定义就是污染物的排放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