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在培养跨世纪人才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但是,从当前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高消耗、低效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应该说是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
一、德育工作中追求形式,忽视实效的几种现象
长期以来,广大教育主作者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德育经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其中不乏优秀人才,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德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与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但也不可否认,传统的德育教育痕迹还较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德育工作“高消耗;低效益”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其主要特征是追求形式,忽视实效,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理想化,目标作为个体追求的方向,是与个体的内在需求紧密相连的,没有个体发自内心的需要,目标的追求也就失去了动力。现在,在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往往过高,过于理想化,使学生感到它距离自己十分遥远,实现目标的希望十分渺茫,从而失去了去追求这一目标的信心。目标理想化首先表现在与社会现象严重脱节,学生一方面受到的是来自于学校的“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教育,另一方面听到或看到的是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两者的强烈反差
会使学生对这种目标产生怀疑。其次表现在与个体的实际不相符合,即目标的提出较少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学生很难在情感上对目标引起共呜、德育要收到预期的效果,就不能不考虑到个体的需要和个体发展的规律,由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因此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条件,不充分注意这一点、德育目标就会落空。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深刻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这为德育目标的正确走位指明了方向。
2.要求成人化。德育要求是达到德育目标的要素之一,德育目标的理想化导致了德育要求的成人化。要求成人化的主要表现是:(1)不能正确认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如:把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反复看作是“屡教不改”,把由于贪玩而造成的一些违纪现象当成是“品德不良”,把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而管不住自己的情况称为“明知故犯”……由此就会产生不正确的观点和采取不恰当的措施,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其症结就在于教师没有把握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2)教育途径单调,内容枯燥。随着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而德育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课本讲授和组织活动,相比之下就显得单调、千篇一律。由于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学生面对着的是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而我们的德育则仍拘泥于教科书的内容,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学生们的生洁实际和思想实际,很少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由于德育途径的单调和内容的枯
燥,对于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的学生来说,就很难会对他产生“有用”、“有趣”的感觉。
3.教育一般化。德育具有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因而也具有自身的操作要求和模式,所谓一般化,就是指德育在实施进程中统统忽视了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导致了教育效果的降低。其主要表现是:(1)单纯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往往满足于这种灌输和说教,事实上,德育的任务不仅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学会做人。尤其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蝶喋不休的说教更易引起他们的反感,从而产生抗拒心理。学生需要的是情感体验,因为这是源于生命本体的内在深层的东西,它能够丰富和充实人的内心世弄,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面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恰恰是学校现时德育中所缺乏的。(2)满足于传授书本知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它的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并使之掌握一套固定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正确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即是说,德育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形态,而是一种行为的特征和倾向。为此,德育就不能以知识的传授为满足,它应在学生的“知”与“行”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道德知识去规范自已的道德行为,而不是成为一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3)以培养外显行为为主。粉碎“四人帮”之后,学校德育重视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和培养,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是德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是怎样的,并据此进行
行为训练,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学生一旦形成了道德信念,就会产生崇高的精神追求,就会使自已具备一种人格力量。
4.方法雷同化。应该说,无论是德育形式,还是德育方法,都比以前要丰富,但是形式、方法雷同化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如主题班会,不失为教育的一种好形式,但如果不结合班级实际,不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经过精心准备,这种形式再好,也收不到好的
效果。又如知识竞赛,由于符合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而为学生所欢迎,但如果不分场合都去举办,甚至将它作为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总之,任何方法的应用,都要以符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忽视了这一点,完全照搬他人的方法,就会使方法雷同化;出现只求形式,不讲实效的情况。
二、对上述现象的原因分析
由此可见,要提高德育实效,就要改变以上这些现象,而改变这些现象,不是短时期所能做到的,它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1.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找原因。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它追求的是人的理想的道德境界,如儒家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强调人们在道德修养中,只在能“尽其心”、“知其性”,就可以自觉地进入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境界。这种强调道德修养的思想在历史上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对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高尚道德情操产主了重大的影响。然而,当这种追求理想人格的思想反映在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上时,容易产生
对受教育者理想化的偏差,产生教育要求不切合受教育者实际的现象。尤其是在社会重大变革时期,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一方面,我们在教育中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中间胸无大志,追求实惠的思想仍在不断产主,其后果是学生很难把教育要求与自身需要联系起来,不能正确理解自我在社会和集体中的位置,从而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盲目性。由于教育的要求超越现实,使其实现的可能性很小,这就是使学生丢失了为达到这种要求而努力的推动力量,从而导致主体能动性的削弱,于是在学生的眼里,德育统统成了空洞说教的同义语。
此外,传统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崇尚求同思维,忽视求异思维,无论在官场上还是社会生活中,都是随大流“一窝蜂”现象严重,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就是对这种思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种从众心理同样影响到德育领域,在对学生教育时,模仿多、创新少,照搬多,灵活应用少,这是德育雷同化的重要原因。
2.从社会环境中找原因。如果说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针对教育者而言的,那么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受教育者身上表现得更多。学生面对的是信息社会,备种务祥的信息通过不同渠道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施加影响由于这些信息良莠混杂,学生识别能力和自制力又较差,因而受到不良影响是很自然的。其中既有来自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又有来自本土文化中的糟粕,还有不良的社会风气(包括党风、民风中的不正之风)的腐蚀。此外,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也必然会“折射”出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现象,通过家长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