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合集下载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水稻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点之一,而水稻育秧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水稻育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因其高效、节水、节能的特点,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育秧方式。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大棚内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为水稻幼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育苗目的。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育苗的品质,还能够节约用水、用肥和人力成本,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水稻工厂化大棚育苗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民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推动水稻工厂化大棚育苗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概述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是一种将传统的水稻育秧过程移至大型设施内进行的新型种植技术。

通过借助大棚的控温、控湿等优势,可以提高水稻的育秧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

这种技术利用现代化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整合了种植、管理和监控等多个环节,实现了水稻育秧过程的工厂化生产。

在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中,种子的选种和预处理是关键的一环。

选择适合大棚环境的水稻品种,并通过种子处理技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可以有效提高育秧成功率。

接着种植土壤的选择和消毒也十分重要,保证种子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生长。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也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水稻能够在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茁壮成长。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是一种现代化、高效化的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降低种植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相信这种种植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2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的实施流程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的实施流程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刘迪红(华容县三封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华容 414205)摘 要 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出苗速度、安全稳定性,而且催芽齐苗的时间相对比较短,芽盘在供给服务方面的整体水平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基于此,对此进行分析,为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的成本、质量等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育秧技术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是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实现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

该技术主要是在浸种消毒、种子经过脱水晾干处理后,通过智能恒温、恒湿密室的应用,实现快速催芽齐苗。

该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早稻机插秧催芽播种时的一系列难题,很容易就会受到外部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同时,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在应用时,可以实现高速播种流水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可以明显得出,每小时基本上可以播种800~1 000个育秧盘。

整个技术在操作时相对比较简单,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等在其中的投入,而且还可以节省时间成本,为实现水稻工厂化打下良好基础。

1 水稻工厂大棚育秧技术应用项目概况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三封寺镇复兴村2012年新建五连栋大棚设施一座,占地面积2 930 m2,大棚建筑面积 2 080 m2。

大棚建设于2012年2月29日开始进场施工,3月15日竣工,3月20日棚内立体育秧钢架开始安装,3月27日安装基本结束,微喷系统4月9日开始安装,4月12日安装调试完毕。

该项目在投入使用初期,主要是以催芽晾干播种技术为主,而从2016年后期开始,将密室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技术作为主要的育秧技术。

华容县被纳入现代化插秧育供示范中心的范围内,在对密室进行建设时,同时在其中安装了对应的智能温度、湿度的控制系统,整体面积105 m2[1]。

为了保证催芽出苗整齐,整个过程中密室内的温度必须处于恒温状态,要将其温度控制在30℃~32℃,湿度控制在95%以上即可。

其次,在农资以及配套设备的准备环节,主要分为种子、基质以及托盘、叉车等,如表1所示。

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工艺流程

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工艺流程

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水稻工厂化育秧是指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对水稻幼苗进行集中培育的过程。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育秧技术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作用。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将水稻育秧过程移植到大棚内进行,采用温室控制技术、水培技术等手段,对水稻进行育秧管理和生长调控。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育苗质量和产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实现全年种植水稻的可能。

目前,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一些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对确保粮食的生产和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的优点1. 提高育苗质量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能够利用温室控制和水培技术,为水稻提供更加稳定的生长环境,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使得水稻的生长更加健康和稳定。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育苗质量,减少因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影响,保证水稻的生长发育。

2. 节约人力物力传统的水稻育秧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和维护,而采用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这对于一些劳动力短缺地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采用了现代节水技术和环保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危害,降低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实现全年种植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温室环境,实现全年种植水稻的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

特别是在一些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可以有效地缓解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生产压力。

尽管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简易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简易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简易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摘要介绍了简易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特点,总结了其实施要点与管理要求。

关键词水稻;育秧;工厂化简易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采用设施农业手段,为水稻秧苗生长创造一个人为可控环境条件,最终实现水稻育秧的集约化、机械化、工厂化。

工厂化育秧是在旱地或稻田高地,采用钢架结构或其他材料搭建拱式大棚,同时采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集机械化、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为一体的育苗方法,水稻育秧种子处理科学,播种覆土均匀,秧苗用水适量,温度适宜,生长整齐一致,秧苗素质高,达到了规格化、标准化。

从种子处理到生产管理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为机插秧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

育秧工厂根据机插面积可大可小,根据当地条件可高可低,简便易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简易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特点1.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工厂化育秧把传统的大地育秧转变为集中育秧,首先是具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出特点。

生产过程以设施农业模式为基础,以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为依托,实现了工厂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育秧方式。

为育秧的集约化、专业化和秧苗的商品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1.2节水型农业育秧工厂化,如果每个工厂面积1 000m2,可以承担16.67 hm2大田插秧用苗,只需靠近水源,可以减少20户O.67 hm2以上育秧占地,可以节水1万多m3,避免了个个条田都育秧,跑冒渗漏遍地流的浪费现象。

1.3节约型工厂化育秧不仅减轻了农民育秧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人力,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物资消耗。

由于育秧集中,占地面积小,旱作旱管,作业方便,机械化程度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育秧成本,经济效果可观。

1.4精细农业由于秧田面积小,可以达到精耕细作,同时由于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使育秧达到了规格化、标准化,为培育壮秧创造了良好条件。

2简易工厂化育秧技术实施要点2.1采用规格化育秧软盘育秧盘有2种,一种是常规使用的钙塑软盘,一种是塑料盒式软盘。

使用规格软盘主要是为了使育苗秧片规格一致,盘根好,便于起苗运苗,并与插秧机的秧箱相匹配。

水稻工厂化育秧栽培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栽培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水稻工厂化育秧栽培技术,包括配套育秧设备、营养土准备、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和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水稻育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工厂化;育秧;栽培技术无为县昆山乡是农业乡镇,全乡耕地面积2 013.3 hm2,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 840.0 hm2。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水稻种植效益呈下降趋势[1-2]。

2012年,昆山乡在全县率先引进和示范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昆山乡汪田村新建一座标准化育秧工厂,建立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片超过166.7 hm2,实现了平均单产8 400 kg/hm2的产量目标,吸引了周边群众参观近千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2012年昆山乡水稻工厂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情况,表明该项技术优势突出:一是省工、省时。

育秧工厂一套流水线可以播硬盘400个/h,按每天播种10 h计算,每天可以播13.3 hm2大田的秧盘,作业效率极高。

二是节本增效。

常规人工手插秧从播种、育秧、插秧环节较多,大田约需人工30个/hm2,折人工费约3 000元/hm2,而工厂化育插秧总费用在1 200元/hm2左右,利用工厂化育插秧,可节约生产成本1 800元/hm2。

三是能有效克服不利天气影响。

标准化育秧工厂的播种和前期育秧工作均在室内和棚室中进行,可以克服低温、阴雨天气对水稻育秧的影响,提高成秧率,而且充分利用生产季节,缩短育秧周期[3-4]。

为此,现将水稻工厂化育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配套育秧设备按栽插单季稻133.3~166.7 hm2生产规模,必须建立播种车间200 m2、育秧大棚1 hm2,购置育秧机组2台套、破碎机1台、育秧盘2.5万个,另备运秧板车若干。

2备足营养土育秧营养土宜选择河塘泥或菜园表土,若用稻田表土,需年前使用有机肥堆制腐熟培肥。

营养土在晒干后用破碎机破碎、过筛,并加入旱秧壮秧剂,一般每100 kg营养土加0.50~0.75 kg适宜的旱秧壮秧剂,并拌均匀,在播种前30 d堆闷腐熟。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第一篇: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实施水稻工厂化育秧,可以成倍地提高作业效率,是集约化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

水稻工厂化育秧的主要程序包括播前准备、精量播种、苗期管理三部分。

现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简要概述如下:一、播前准备1、育秧棚及秧田的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旱田或水田地,方便运输的地块建设育秧大棚;大棚规格一般为100m*7m*2.5m;大棚与本田比例为1:70-80,棚内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内杂草,刮平后压实,摆盘前浇足底水。

棚内中央留一条30-50cm过道,以方便后期棚内管理工作。

2、准备床土:床土应该选择不黏,不沙,疏松,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无草籽,无病虫源的肥沃土壤,一般选取菜园土。

选好土以后,需要进行过筛,这里使用的筛子,筛眼为5-8毫米,营养土要求颗粒不得大于5毫米,其中,2-4毫米土粒达60%以上,此外,营养土要求不能太干或者太湿,一般抓一把土,能稍微团结在一起,一碰能撒开,这个湿度是最为合适的。

过湿需要在阳光下进行晾晒,过干则可以适当喷水,然后我们需要加入30%水稻育苗基质,进行混拌,提高土壤肥力,一般使用的是含钾较多的复合肥,混拌比例为3:1左右就可以了,一定要混拌均匀。

配臵好的过筛营养土每200公斤与壮秧剂2.0公斤比例混匀即可装盘。

二、精量播种1、播种期:根据插秧时间、机械作业能力及水利条件分期播种,秧龄控制在30-35天,不可苗等地。

在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棚内温度在10℃左右时开始播种。

一般我们首批秧苗4月1日前后即可播种,间隔7-10天分期播种,每盘播湿籽125克(2.5两),后期播种110克左右。

2、播种流水线准备工作:将机具放臵在平坦的可接入水源,较宽阔的场地上,调节机架高低,使机架达到水平位臵,将水管一端接入水源,通过手柄控制阀调节水量和水压,电源要接到高处,避免进水,出现电路短路,发生危险。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摘要】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是一种利用现代设备和技术手段,在大棚中进行水稻幼苗的育种和培育。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探讨了这一技术的重要性、研究背景、原理与优势、实践操作、存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推广与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的前景展望积极,为提高水稻产量、优化生产结构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讨论和总结,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重要性、研究背景、原理、优势、实践操作、挑战、解决方案、推广、应用、发展趋势、前景展望、总结、建议。

1. 引言1.1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的重要性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而育秧是水稻生长的第一步,对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模式,其重要性在于可以提高育秧效率、节省用水、减少疫病发生率、提高稳定性和增加产量。

通过大棚环境的精细控制,可以为水稻提供更加适合的生长条件,增加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根系发育,加快生长速度,提高抗病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还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比如干旱、高温等极端气候条件下,大棚可以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减少作物受到的影响。

大棚内对灌溉水质量、施肥量等因素进行精确控制,减少了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提高产量、保证品质、环保减排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相信这种育秧技术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发展。

1.2 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水稻育秧方式存在着劳动力密集、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逐渐备受农业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生产资料逐渐枯竭,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安全和品质的需求。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一、引言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亚洲国家的主食。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田面积的减少,提高水稻产量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环保的水稻育秧技术,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水稻的产量。

本文将介绍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背景、原理、操作步骤和优势。

二、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背景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需要大量的土地和大量的劳动力,产量相对较低。

而且,在传统的水稻生产过程中,除草、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效益,人们引入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三、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原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主要是利用层叠式育秧盘、自动喷水系统和气候控制设备等装置来模拟自然环境,为水稻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

育秧盘具有良好的透气、排水和保湿功能,能够保证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

自动喷水系统能够自动灌溉水稻,定时定量地为水稻提供充足的水分。

气候控制设备能够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为水稻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四、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操作步骤1.选种:选择具有优良品种、抗病虫害性强的水稻品种作为育秧种子。

2.预处理:将种子浸泡在20℃的清水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

3.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育秧盘的种植孔中,每孔放1-2粒种子。

4.发芽:将撒好种子的育秧盘放入专门的育苗室中,保持室内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80%以上。

5.定植:待水稻幼苗长到3-5片真叶时,将幼苗移栽到水田或灌溉设施中,每亩面积播种株数为30-40万株。

6.管理:对移栽的水稻苗进行必要的管理,如及时施肥、防治病虫害、调节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因素等。

五、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优势1.提高产量: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能够为水稻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2.节约土地: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更多的水稻,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一、引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水稻育秧环节对于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效的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二、育秧基础要求1.土壤选择:选择富含有机质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保持在5.5-6.5之间。

2.种子选择:选择种子纯度高、活力强、无病虫害的优质种子。

3.水源选择: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保证水质优良。

4.温度要求:育秧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秧苗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三、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步骤1.土壤消毒:将用于育秧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土壤中的病虫害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2.种子处理:将选好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可使用特定的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3.水培育秧:将处理好的种子放入水稻育秧盘中,加入适量的水,保持水位在2-3厘米之间,定期更换水质。

同时,添加适量的育秧营养液,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4.温度控制:保持育秧环境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可采用温棚或温控设备进行调控,保持温度稳定。

5.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育秧盘,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如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喷洒。

6.定植前准备:当育秧期达到一定时期,秧苗生长健壮且根系发达,即可进行定植前的准备工作,如修剪根系、浸泡处理等。

7.定植:将育秧盘中的秧苗移植至田间,确保定植的深度和行距符合要求,保证秧苗的生长和生存环境。

四、注意事项1.育秧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水质、温度和养分供应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2.定期清除育秧盘和周围的杂草,保持育秧环境的整洁和良好通风。

3.育秧过程中,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对秧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严格控制育秧盘的密度,避免过于拥挤,影响秧苗生长。

5.在育秧过程中,要确保育秧盘的稳定和不易倾斜,以保证秧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五、结论通过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可以提高水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对土壤资源的占用,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摘要总结水稻工厂化育秧的技术,包括营养土准备、种子准备、播期、播量、苗床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水稻工厂化育秧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厂化育秧;水稻;苗床管理铜陵地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 333.3 hm2左右,育秧人工移栽是当地水稻的主要种植方式。

但由于用工量和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难以保证适时作业[1]。

为此,开展水稻机械化种植,自2012年开始,铜陵地区农业部门加快了水稻生产机械化步伐,先后建立6家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机插面积达到1 466.7 hm2,逐步实现水稻种苗统一供应、统一栽插、统一管理生产模式,从而培育出适宜机插的壮秧:一般秧龄17~25 d,叶龄3.5~4.5叶,苗高13~18 cm,秧苗分布均匀、生长整齐,杂交中籼稻成苗数1.5~2.0株/cm2,盘根带土,厚薄一致(2.2 cm),根系盘结力3.5~5.5 kg,提起不散;苗基部扁宽,叶挺有弹性,百苗地上部干重2.0 g以上,无黄叶,无病无害。

现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营养土准备1.1 取土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均匀的地块取土,以耕作熟化的旱地土、菜园土和冬耕、晒垡、春耖的稻田土为佳。

一般在冬季或早春农闲时完成取土,栽插1 hm2大田准备1 500 kg床土、270~375 kg盖籽素土。

1.2 土壤处理取土后,晾晒至土块发白,粉碎,过5 mm筛子,去除石块杂物后,继续晾晒到含水量为12%~15%,储存在室内备用。

1.3 调酸对筛选后的营养土作调酸处理,pH值应控制在5.5~7.0。

1.4 培肥一般取自肥沃疏松的菜园地,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取自肥力不足的要在取土前进行预先培肥,一般用48%氮磷钾复合肥600~750 kg/hm2。

1.5 消毒床土消毒在播种洒水时进行。

每16盘用敌克松10 g,加水10 kg喷施床面,进行土壤消毒[2-3]。

2 种子准备种子经精选后,用施保克∶浸种灵∶水=1.5∶1∶5 000的药液浸12~14 h 后,露10~12 h,再浸12 h,使种子吸足足够的水分,一般含水率在25%左右,用浸种灵等在30 ℃进行消毒24 h;可采取日浸夜露法,浸种消毒以后,捞出晾干后备用。

水稻工厂化基质育秧

水稻工厂化基质育秧

4、室内催芽: 为防根芽过长机械损伤,工厂化育秧催芽标准为破胸露白。 坚持室内催芽,做到高温破胸、摊晾炼芽。 ①高温破胸:破胸一般需24小时。30-38 ℃范围内,温度 越高,破胸越快越齐。破胸前要从下到上翻拌数次,以确 保谷堆上下温度一致,使稻种间受热均匀,整齐破胸。 ②摊晾炼芽:为增强芽谷播种后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应进行室 内摊晾炼芽。在谷芽催好后,臵室 内薄摊数小时晾干,达到稻谷内湿 外干,种子可控):光照不足,秧苗瘦弱。通过中间 层的移动,在过道内接受阳光照射。
(三)、育秧管理
4、注意事项: (1)、育秧期最适温度为20-30℃,本地育秧期间棚内温度高,最高温 度可达40℃。播后至出苗,闭棚保温;齐苗至2叶1心,白天通风降温 ,傍晚闭棚,避免高温成弱苗、温度忽高忽低成病苗、高温多湿成徒 长苗;2叶一心后,全天通风不闭棚。 (2)、高温及连续阴雨天气特别要加强水分控制,基质不干、叶片不 蔫不补,以防补水过频秧苗窜长,降低秧苗素质。补水时间宜在早晨 日出前,以减小水温与气温的差值。播后至出苗期间补足水,齐苗至 2叶1心控水,视天气1-2天补次水,移栽前2天断水炼苗。 (3)、高温天气可适时覆盖遮阳网遮光降温,温度有所降低后须马上 拉开遮阳网以增加光照。正常天气不得覆盖遮阳网以免影响采光。
三、工厂化基质育秧有哪些优势?
4、抗灾能力强:受外界天气影响小,育秧各环节可控。 5、秧龄弹性大、秧苗素质高:出苗整齐均匀、根系发达有 力(根长、白、粗、多,根数有6条),盘结力好,机插 后返青快,分蘖缺位少,分蘖早生多发。
四、工厂化基质育秧技术推广情况及产量?
12-13年,我市开展工厂化基质育秧示范推广。目前累计建 成10个工厂化育秧基地,推广应用于水稻高产增效创建万亩 示范片内2.5万亩大田面积。其中城厢镇水稻高产创建示范 片2012-2013年水稻平均单产均突破780公斤,连续2年被评 为省A级示范方。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的水稻机械化技术现状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的水稻机械化技术现状分析

2021.03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推广窗WINDOWS天津市小站稻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2020年开始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将水稻种植与河蟹、虾、鱼等养殖技术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种养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利用好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和农业机械装备,是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

一、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水稻机械化技术体系1.育秧技术(1)水稻工厂化育秧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秧的生产方式,是一项现代农业工程与农艺融合的技术。

工厂化育秧技术先进,可满足从出芽到成苗各阶段的温、光、水、肥等秧苗生长条件,秧苗整齐、生长快,缩短了育苗时间。

水稻工厂化育秧节种、节水、少肥、少药、省工、省秧田,污染少,秧苗质量好,受到种植大户的一致好评。

我市宝坻、宁河等水稻主产区发展了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工厂化育秧后,向农户出售商品秧苗。

(2)机械化播种育秧 水稻机械化育秧采用全自动流水线播种机播种,根据温度情况和品种要求,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进行播种。

播种量2~3kg/亩,播种前基质或基质拌土均需用碎土机进行破碎并过筛,这样基质或基质拌土才会均匀。

播种时水要洒透,盖种需将种子盖住,以利出苗。

(3)水稻基质育秧技术 水稻育秧基质是利用作物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秧机理人工合成的全营养水稻育秧专用基质。

它能够完全替代营养土育秧,省去取土、施肥等多重工序,用户只需在基质上“铺基质、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

水稻苗期病害发生轻,每个育秧时期减少秧田期农药使用2次、化肥使用1次,化肥农药用量少,更利于稻田内进行水产养殖。

2.整地及插秧机械化技术 (1)耕整地及自动驾驶技术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以常规的翻地、耙地、镇压、平地等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为主,基于北斗导航的拖拉机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步进行试验示范。

水稻工厂化育秧操作步骤

水稻工厂化育秧操作步骤

水稻工厂化育秧操作步骤一、选用适宜的稻种在水稻工厂化育秧过程中,首先要选用适宜的稻种。

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种植要求,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稻种进行育秧。

二、田间育秧1. 地面准备在水稻育秧开始前,需对田地进行准备。

首先,清理杂草和残留植株,确保田地整洁。

然后,犁地松土,使土壤松软透气,有利于秧苗生长。

2. 播种将选好的水稻种子均匀撒在田地上,注意保持适当的密度,避免过于密集造成秧苗生长不良。

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保持种子与土壤的接触,促进发芽生长。

3. 管理水分育秧期间,要合理管理水分。

在水稻播种后,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发芽。

当秧苗长到5-7厘米时,需适时排水,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避免秧苗过度生长。

4. 施肥在育秧过程中,适量施肥对促进秧苗生长至关重要。

可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秧苗的生长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或化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5. 病虫害防治为了保证秧苗的健康生长,需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查田地,发现病虫害问题时,可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使用生物防治方法,保护秧苗免受病虫害侵害。

三、温室育秧1. 温室准备在水稻工厂化育秧过程中,也可以选择在温室中进行育秧。

首先,要对温室进行准备,确保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适宜。

2. 基质选择温室育秧需要选择适宜的基质,一般选择具有良好透气性和保水性的培养基。

可使用泥炭、腐叶土等基质作为育秧的介质,为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播种和管理将选好的水稻种子均匀撒在培养基上,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基质,保持适宜的湿度。

在温室育秧过程中,需要定期给予水分和光照,同时注意调控温室内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4.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温室育秧过程中,也需要进行适量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可以根据秧苗的生长状态,适时给予营养补充和防治措施,保证秧苗的健康生长。

四、移栽当水稻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就可以进行移栽操作。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示范附表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示范附表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示范附表
且有专业性
表一: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示范
项目,设备,用量,技术要点
一、种子处理
1.种子烘干,烘干机,面积1m2,1.使用烘干机,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控制烘干时间为8小时,烘干后的种子水分在14%~18%之间
2.种子杀菌,热风杀菌机,面积1m2,2.使用热风杀菌机,温度控制
在60~70℃,控制杀菌时间为3小时,杀菌完成后立即出口
二、播种
1.播种机,播种机,面积2m2 , 1.使用播种机,播种量保持在
每公顷60—80公斤,深度保持在5—7cm
2.灌水,水兵机,面积2m2,2.使用水兵机,灌水量控制在500公升
/公顷,使种子吸水发芽
三、施肥
1.底肥,挖掘机,面积2m2,1.使用挖掘机进行底肥施用,施肥量控
制在每公顷200公斤左右,具体以土壤状况为准
2.中肥,播磷机,面积2m2,2.使用播磷机进行施肥,施肥量控制在
每公顷100公斤,以确保水稻生长发育顺利
3.补肥,田间喷雾机,面积2m2,3.使用田间喷雾机进行补肥,施肥量控制在每公顷50公斤,以确保水稻获得足够的肥料
四、防治病虫害
1.农药,农药毒素检测仪,面积2m2,1.使用农药毒素检测仪进行检测,以控制施药量,有效控制病虫害
2.生物防治。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大棚内进行水稻育秧,通过人工调控环境条件,使水稻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快速生长,并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这种种植方式与传统的水稻田间种植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主要特点如下:1. 环境可控:大棚内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精准调控,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2. 节约土地:采用大棚育秧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尤其适用于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 增加收成:通过对光照、水肥等因素的调控,大棚内的水稻生长周期更加可控,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水稻的生长和成熟时间,从而增加收成。

4. 减少病虫害:大棚内可以对水稻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和监控,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的品质和安全性。

5. 保护生态环境:大棚内的环境可控特点,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水稻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成本高:建设大棚、购置种植设备、运行成本等方面的投入都相对较高,需要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投入和支持。

2. 技术人才需求大: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需要一定的技术人才来进行操作和管理,这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3. 能源消耗大:大棚内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对能源的消耗相对较大,如何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品质和安全监管:大棚内水稻的生长过程需要进行全程监控,以保证水稻的品质和安全性,对于监管和管理的要求较高。

5. 市场需求不确定: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而且目前市场对于大棚水稻的需求和认可度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何找到市场和销售渠道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目前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但是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南方参考资料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南方参考资料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南方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以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为基础,利用机械催芽、机械化生产线播种、温室集中培育的一种大规模育秧方式,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是机插秧的最佳配套育秧方法。

工厂化育秧可以培育出适合当前高性能插秧机所使用的标准秧块,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根部盘结,提起不散,可整体放入插秧机秧箱内。

该项技术不受气候条件影响,节省劳力、生产效率高,适合早、中、晚稻规模化育秧,是我国南方集中育秧的发展方向。

一、育秧准备1、种子每667m2大田可参照杂交早稻2.5千克、常规早稻5千克,杂交中稻1.25千克(超级稻可适当减少)、常规中稻1.5千克、杂交晚稻1.5千克、常规晚稻3.5千克准备,具体用量,各地应根据生态区域、品种特性不同做调整。

按秧田与大田为1:100~500的比例(根据育秧大棚的层数而定),计算并准备好每个大棚所需要的种子量。

2、58cm×28cm×2.5cm标准硬盘可参照常规稻每667m2大田准备32片,杂交稻准备25~28片。

重复使用的秧盘,使用前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方法;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甲霜灵溶液浸泡秧盘30分钟。

按秧田与大田的比例计算并准备充足的硬盘。

3、催芽器当前催芽器的容量主要有250kg和500kg两种,根据一次性催芽数量准备好足够的催芽器。

4、育秧播种流水线与58cm×28cm标准硬盘匹配,可一次完成铺撒床土、刷平、淋水、播种、覆土等作业环节,并能实现量化调节。

5、育秧大棚文洛式钢架结构,带风帘水机、喷淋系统及补光系统。

二、催芽桶浸种催芽种子置催芽器内浸种、一般早稻常规稻浸种48小时左右,杂交稻种子36小时左右。

催芽前洗净浸种药液(如果需要),按说明书要求正确接好催芽桶的各连接线;在催芽桶中加入适量水,催芽过程中注意水位情况,过低时要及时添加;在催芽桶中放好隔水帘,将热水管和热水泵正确连接好;放入催芽桶容量范围内的种子;检查无误后将电源线插到220V交流电插座上;设置目标水温32-33 ℃、热水泵喷水的开、关时间、一个工作过程时间(即催芽时间)为20小时左右;确认设置正确后按“运行”键进入运行状态。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1. 引言1.1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初探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一直是农业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也出现了新的创新,其中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是将传统的水稻育秧方式与现代大棚技术相结合,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提高育秧效率和质量。

这一技术的初探,为水稻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通过对大棚环境条件的调控,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育秧率和质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为稻田的后续生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更多创新技术,完善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水稻育秧技术现状分析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育秧技术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焦点。

目前,水稻育秧主要采用传统的水稻秧苗田间育苗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田间育苗存在受天气条件影响大,易发生倒苗和大面积减苗的情况,导致种植面积和产量受到影响。

田间育苗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劳动密集度高,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高。

田间育苗还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针对传统水稻育苗方式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水稻工厂化大棚育苗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该技术利用大棚环境优势,改变了传统育苗的方式,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提高了育苗效率和质量。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苗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受天气条件影响,还能节约土地资源和降低劳动力成本。

大棚环境的控制还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侵害,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工厂化大棚育苗技术的出现,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有效解决了传统育苗方式存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2.2 大棚育秧技术应用优势大棚育秧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节约资源的育秧方式,相比传统育秧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实施水稻工厂化育秧,可以成倍地提高作业效率,是集约化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

水稻工厂化育秧的主要程序包括播前准备、精量播种、苗期管理三部分。

现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简要概述如下:
一、播前准备
1、育秧棚及秧田的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旱田或水田地,方便运输的地块建设育秧大棚;大棚规格一般为100m*7m*2.5m;大棚与本田比例为1:70-80,棚内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内杂草,刮平后压实,摆盘前浇足底水。

棚内中央留一条30-50cm过道,以方便后期棚内管理工作。

2、准备床土:床土应该选择不黏,不沙,疏松,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无草籽,无病虫源的肥沃土壤,一般选取菜园土。

选好土以后,需要进行过筛,这里使用的筛子,筛眼为5-8毫米,营养土要求颗粒不得大于5毫米,其中,2-4毫米土粒达60%以上,此外,营养土要求不能太干或者太湿,一般抓一把土,能稍微团结在一起,一碰能撒开,这个湿度
是最为合适的。

过湿需要在阳光下进行晾晒,过干则可以适当喷水,然后我们需要加入30%水稻育苗基质,进行混拌,提高土壤肥力,一般使用的是含钾较多的复合肥,混拌比例为3:1左右就可以了,一定要混拌均匀。

配置好的过筛营养土每200公斤与壮秧剂2.0公斤比例混匀即可装盘。

二、精量播种
1、播种期:根据插秧时间、机械作业能力及水利条件分期播种,秧龄控制在30-35天,不可苗等地。

在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棚内温度在10℃左右时开始播种。

一般我们首批秧苗4月1日前后即可播种,间隔7-10天分期播种,每盘播湿籽125克(2.5两),后期播种110克左右。

2、播种流水线准备工作:将机具放置在平坦的可接入水源,较宽阔的场地上,调节机架高低,使机架达到水平位置,将水管一端接入水源,通过手柄控制阀调节水量和水压,电源要接到高处,避免进水,出现电路短路,发生危险。

注意秧盘在流水线上运作时会出现卡盘的现象,如遇卡盘,应及时调整。

3、浇水:播种流水线上自带有浇水程序,播种时水要浇透,以秧盘底面有水滴渗透出来为宜。

4、覆土盖种:每盘备土4公斤,其中每盘底土量3公斤、覆盖土1公斤,播种后盖土厚度1.0厘米,育秧盘底土
覆土深度应控制在2cm左右,覆土过深易导致因秧盘温度上升过慢而造成种子霉烂;表土覆土深度在0.5cm左右,以盖没芽种为宜,流水线在覆土过程中如遇覆土不匀,应用人工及时补撒,防止因芽种裸露造成秧苗后期盘根不稳。

注意事项:操作时,请穿着合适的服装。

检查机器时,必须先关掉电源,避免发生危险。

开机前,要试一下保护开关是否安全有效,发现问题要处理后才能工作。

接通电源,打开铺土播种覆土装置的开关,将事先准备好的秧盘放在机具作业的起始端,将事先准备好的床土倒入铺土箱和覆土箱,利用铺覆土箱左侧的调节板手柄调节床土的厚度与覆土的厚度,将事先准备好的稻种装入播种箱内,根据各地农艺要求,调节播种量,以及播种的均匀度,秧盘顺着工作台上的输送带经过铺土装置、撒水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即可完成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将完成作业工序的秧盘送入温室,进行育秧。

最后将所有的秧盘育好苗后,开始用丁、扑合剂封闭灭草,一般利用喷壶喷洒,这样水量较小,营养土容易保持平面,有利于提高出芽率。

由于苗的最适温度在30℃左右,才会顺利发育,所以我们还要进行覆膜,将准备好的塑料膜铺在育秧盘上。

到这里,我们整个播种过程就完成了。

三、苗期管理
1、出苗前主要注重水分和温度的管理,从而保证水稻健康顺利的发芽,促进早发芽,早出苗,出齐苗。

育秧棚温度水分管理(分四个时期)
(一)播种后至出苗(青头),保温、保湿,确保出苗整齐,每天必须检查盘土水分,缺水应及时浇水,棚内中午温度保持30-32℃,超过35℃时通风降温,防止高温蒸芽烂种。

(二)齐苗(青头)至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要控制在25-28℃。

超过30℃通风炼苗,齐苗后要减少喷水次数,不可不喷水,此期管理好的秧苗根长是苗高的二倍,一叶一心期结合喷水每平方米浇移栽灵2毫升,防治靑枯、立枯病。

(三)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控水控温,促进扎根,防止徒长。

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

关注天气预报,晴天早8时通风下午4时关闭风口。

阴天中午打开2小时通风换气,外温低于10℃时,缩短通风时间及提早关闭通风口,以免秧苗受冷害,发生生理障碍。

此期若通风不够,温度高湿度大,形成徒长苗,易得立枯病。

(四)二叶一心至移栽,促进生长,培叶促蘖,此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上下,要逐渐加大通风口,使秧苗逐渐适应棚外温度,夜间温度高于12℃时可不关风口昼夜通风。

进入二叶一心期后,蒸发量大,秧苗生理需水多,容易缺水,要增加喷水次数延长喷水时间。

插秧前3-4天追施送嫁肥。

结合浇水每平方米撒施硫铵1两,可促使水稻发新根,移栽后成活快、分蘖早,有利于高产。

一般秧龄在30-35天即可插秧。

2、苗床追肥:秧苗2.5叶期后如发现脱肥,可通过叶面追肥补施低浓度的N、K肥,喷后及时用清水洗苗,以N 素肥料为主,追肥后清水洗苗。

3、防病:工厂化育秧由于温度高,要严防恶苗病、青枯病、稻瘟病发生。

恶苗病在浸种时用浸种灵和使百克防治。

青枯病在2叶1心期、3叶1心期喷施旱秧绿2号防治。

稻瘟病在2叶1心期、3叶1心期及抛栽前1-2天用稻病清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