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范文(通用15篇)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范文(通用15篇)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范文篇1一、教学任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
使学生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观点。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感,以及在现实劳动中保护自己的合法合理利益。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发展的劳动的内在动机。
懂得怎样以实际劳动来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形成良好的珍惜劳动、专研技术的习惯。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目的和要求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普及劳动与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劳动与技术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技术意识、知识产权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让学生明确劳动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是个人发展到基础。
让学生明确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的伟大意义,并运用他来理解技术在个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中的决定性作用。
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劳动与技术的教育,积极参与劳动,积极参与技术革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劳动与技术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让学生时时刻刻牢记劳动安全和熟悉劳动法规,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现实中的劳动与技术有所认识。
可以利用身边的劳动与技术发家致富的列子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环境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1、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知识课,以期把劳动与技术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2、定期举办劳动与技术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劳动与技术教育专题板报等。
3、学校将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预防环境教育知识;广泛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劳动与技术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科普vcd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劳动与技术教育知识竞赛。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劳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1. 第五课:我是劳动小能手教学内容: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第六课: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教学内容: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3. 第七课:合作共赢教学内容: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4. 第八课:劳动与创新教学内容:将劳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创新思维。
5. 第九课:劳动成果展示教学内容: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喜悦。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基本劳动技能和劳动意义。
2. 采用演示法,教师示范劳动操作步骤。
3. 采用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扫把、拖把、整理箱等。
2. 教学课件: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课件。
3. 劳动任务单:用于学生记录劳动过程和成果。
4. 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
教案编写示例:【第五课:我是劳动小能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劳动技能。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其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填写评价表,了解学生对劳动意义的理解和自主劳动的习惯。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单元:我是环保小卫士1.1 教案一:认识环保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过程:讲解环保知识,分析环保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环保。
2. 第六单元:我们的生活2.1 教案二:节约用水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分析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节水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2.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劳动的热爱程度。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对劳动的态度和行为,评价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具:课件、视频、实物等3. 实践活动材料:如节水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工具等六、第六单元:我们的环境6.1 教案三:爱护植物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讲解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分析爱护植物的方法,进行植物种植实践活动。
6.2 教案四:保护动物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2024年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样本(三篇)
2024年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样本本教材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审美素养,具体教学要求如下:一、总体教学目标1. 学生应掌握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正确清洗衣物与器皿,进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需树立水资源保护意识,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2. 学生应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形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以确保日常生活安全。
3. 学生需学习手缝的常用针法,掌握制作简单布艺品的一般过程,从而培养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技术初步要求1. 通过设计、制作及评价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学生应熟悉简易手工制作的基本流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技巧,同时体验劳动的价值和创造的乐趣。
2. 学生应学习并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并制作多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
3. 学生应了解泥塑工艺的基本材料特性和工具使用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泥塑加工技巧,能够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进行评价。
4. 学生应能够识别纸工制作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并能够实际操作。
5. 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学生应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三、教材重点与难点1. 掌握手缝的常用针法,理解制作简单布艺品的过程,培养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需通过设计、制作及评价纸塑、泥塑等作品,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并享受创作过程。
3. 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并制作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进行评价。
4. 学生需了解泥塑工艺的基本材料特性和工具使用方法,掌握泥塑加工的基本技巧,能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进行评价。
5. 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学生应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提升审美素养。
2024年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样本(二)劳动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劳动技能,培养其对劳动的热爱与尊重。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4.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5.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三、教学重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3.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四、教学难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技术。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技术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体验。
二、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强调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劳动的意义和价值(5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
四、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5分钟)1. 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五、生活中的技术应用(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如用电、用火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技术应用经验。
六、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编写一篇关于劳动与技术的日记。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表现。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劳动实践和技术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2. 第二课时:学习简单的技术应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3. 第三课时:学习生活技能,提高自我服务能力4. 第四课时:学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5. 第五课时:学习团队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和技术操作。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和技术操作的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况,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
3. 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4. 学生对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等。
2. 技术设备:如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环保材料:如废旧报纸、塑料瓶等。
4. 合作游戏器材:如拼图、接力棒等。
5. 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教学环境布置1. 劳动实践区:设置劳动工具架,摆放劳动工具,创建整洁的劳动环境。
2. 技术操作区:摆放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合作交流区:设置桌椅,摆放合作游戏器材,营造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
2024年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范本(二篇)
2024年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范本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劳动与技术活动。
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概念的介绍a.劳动的意义和种类b.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a.家务劳动:扫地、洗衣、做饭等b.学习劳动:写字、画画、上网等c.社区劳动:垃圾分类、植树、志愿者活动等3. 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活动a.制作简单工艺品:纸飞机、折纸、剪纸等b.动手制作小工具:橡皮泥、笔筒、纸夹等c.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4. 环境保护与技术应用a.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b.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c.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环保活动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2. 课堂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合作交流和共同学习。
3.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和技术知识。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概念介绍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入问题引发思考:“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劳动和技术活动?”2. 介绍劳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让学生了解劳动的种类和意义。
3. 介绍技术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技术的种类和应用场景。
4.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第二课时: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活动1.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家务劳动、学习劳动、社区劳动等情景。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劳动与技术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活动。
第三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活动1. 给学生展示一些简单工艺品和小工具,引发学生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习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2. 第二课时:学会整理书包教学重点:掌握整理书包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整理书包的习惯。
3. 第三课时:学习扫地教学重点:掌握扫地的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扫地的兴趣。
4. 第四课时:学习擦桌子教学重点:掌握擦桌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擦桌子的习惯。
5. 第五课时:学习整理床铺教学重点:掌握整理床铺的步骤。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整理床铺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评价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对劳动成果的珍惜程度。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认识劳动与技术2. 第二周:学会整理书包3. 第三周:学习扫地4. 第四周:学习擦桌子5. 第五周:学习整理床铺六、第六课时:学习洗涤衣物1. 教学重点:掌握洗涤衣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洗涤衣物的习惯。
七、第七课时:学习简单缝补1.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缝补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简单缝补的能力。
八、第八课时:学习种植花草1. 教学重点:了解花草种植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种植花草的兴趣。
九、第九课时:学习环境保护1. 教学重点: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统编版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统编版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统编版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目1、了解工艺制作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木工的基本技能,工艺制作的原理,能设计图样并制作,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制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对成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2、以奇促趣,以观促趣,在玩中学,在赏中做。
通过观赏栽培,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使学生从木制工艺品的美中体验到劳动的美、技术的美,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劳动的责任感。
3、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功能的转变。
学材的内容易于学生接受,篇幅少而精。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以立体制作为主,在立体制作中牵涉到的技巧要多一些,要求高一点,难度提高了许多。
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
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
三、知识现状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8人。
学生都来自农村,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大部分孩子没做过家务劳动,缺乏一定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只有少部分来自家庭条件较差的外来务工子女从小就参加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有较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但基本上学生对这门课充满了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制作木制工艺品的基本技能,工艺制作的原理,能设计图样并制作。
2、学习制作木制工艺品的方法,体验劳动的乐趣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木工模型的制作及拼装。
五、教研专题及教学措施教研专题:如何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的能力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4、由于部分作品难度较大或内容较多,故课内独立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也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继续完成作品,对于完成的作品应及时进行评价,如设立制作奖、创意奖等。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2.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 基本劳动技能: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劳动工具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如拖把、扫帚、抹布等,并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4. 劳动安全知识: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如避免受伤、处理突发事件等。
5.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基本劳动技能、劳动工具的使用和劳动安全知识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劳动技能。
3. 团队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等。
2. 学生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训练中的表现,如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等。
3. 团队合作意识: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遵守团队规则、关心团队成员等。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讲解劳动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第二周:教授基本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第三周:教授劳动工具的使用,如拖把、扫帚、抹布等,并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4. 第四周:教授劳动安全知识,如避免受伤、处理突发事件等。
5. 第五周:组织团队合作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种植等;(3)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技术工具,如剪刀、锤子、螺丝刀等。
2. 过程与方法:(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运用问题解决、创新设计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3)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第2课时: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第1课时:整理与打扫第2课时:种植与养护第三单元:简单的技术工具使用第1课时:剪刀的使用方法第2课时:锤子和螺丝刀的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2. 采用示范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使用简单的技术工具;4.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 采用问题解决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基本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简单技术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4.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5.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设计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劳动与技术的相关教材、课件;2. 劳动工具,如剪刀、锤子、螺丝刀等;3. 种植工具,如铲子、水壶等;4. 实践基地,如教室、校园农场等;5. 评价工具,如评分表、问题卡片等。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2课时)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第2课时: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4课时)第1课时:整理与打扫第2课时:种植与养护第3课时:烹饪基本技能第4课时:缝补与清洁第三单元:简单的技术工具使用(4课时)第1课时:剪刀的使用方法第2课时:锤子和螺丝刀的使用方法第3课时:测量工具的使用第4课时:电动工具的了解第四单元:实践项目(6课时)第1课时:班级卫生责任区划分与打扫第2课时:校园植物种植与养护第3课时:简单食谱制作第4课时:手工制作与装饰第5课时:测量与制作小家具第6课时:安全使用电动工具第五单元: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作品展示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具针对性;2. 在实践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提前做好安全指导和安全防护措施;3. 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5.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勇气。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认识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学习: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劳动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二课时:动手实践1. 导入:讲解本节课的劳动任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课时:小组合作1. 导入:讲解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学习: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团队效率。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课时:创新与解决问题1. 导入:讲解创新在劳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学习:让学生讨论如何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劳动实践。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 学习:让学生谈谈在劳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3. 实践:布置课后劳动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劳动实践的操作技能。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关系的认识及课后实践情况。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
(2)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作用第2课时: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单元:劳动技能培养第1课时:基本劳动技能训练第2课时:特定劳动技能训练第三单元:技术应用与创新第1课时:简单工具的使用与创新第2课时:现代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认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辅资料:相关劳动与技术的图片、视频、案例等。
3. 实物资源:劳动工具、材料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劳动与技术的网站、论坛等。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第3课时:劳动与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第4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发展与未来第二单元:劳动技能培养第3课时:家务劳动技能培养第4课时:户外劳动技能培养第三单元:技术应用与创新第3课时:农业技术应用与创新第4课时: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第四单元:劳动与技术实践第1课时:班级劳动实践第2课时:社区劳动实践第五单元:劳动与技术展示第1课时:个人劳动与技术成果展示第2课时:小组劳动与技术成果展示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团队协作。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2.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
3. 劳动与技术实践项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劳动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基本技能。
2. 示范法:演示具体操作步骤。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技能。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2.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
3. 第三课时:实践项目一:整理书包。
4. 第四课时:实践项目二:整理房间。
5. 第五课时:实践项目三:制作简单的家常菜。
6. 后续课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劳动与技术实践项目。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得到提高。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每项实践活动完成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
4. 定期评价: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后进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
2. 教具:劳动工具、实验器材、生活用品等。
2024年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范文(2篇)
2024年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范文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3.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关于劳动的知识,如不同行业的劳动,不同工具的劳动等。
2.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剪纸、编织、折纸等。
3. 学习劳动的方法和技巧,如物品的拆卸和组装、简单的维修等。
4. 进行实践性的劳动活动,如种植、园艺、手工制作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劳动的方法和技巧。
3. 劳动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学时安排:本教学计划分为8个学时,每学时为40分钟。
第一学时:劳动的意义和方法1. 利用课件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行业的劳动,引导学生讨论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析不同劳动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分享。
第二学时:剪纸技能1. 向学生介绍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演示剪纸的基本技能和步骤,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剪纸活动。
3. 结束时,学生交流和展示剪纸作品,评价和互相学习。
第三学时:简单的维修1. 向学生介绍简单的维修知识,如更换电池、修理断线等。
2. 演示简单的维修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参与实践。
3. 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物品进行维修,并记录下维修的过程和结果。
4. 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总结维修的经验和困难。
第四学时:编织技能1. 向学生介绍编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交织编织、扣环编织等。
2. 演示编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编织活动。
3. 结束时,学生交流和展示编织作品,评价和互相学习。
第五学时:物品的拆卸和组装1. 向学生介绍物品的基本构造和拆卸、组装的方法。
2. 在实验室或工作室提供一些物品,让学生自行拆卸和组装。
3. 学生记录下拆卸和组装的步骤和结果,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2. 劳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3. 简单劳动技能训练4. 技术应用实例5. 创新实践与拓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的情况,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2. 第二周:劳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3. 第三周:简单劳动技能训练4. 第四周:技术应用实例5. 第五周:创新实践与拓展六、教学资源准备1. 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等。
2. 材料:如木板、铁丝、塑料等。
3. 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4. 参考资料:相关劳动与技术的书籍、文章、视频等。
七、教学环境布置1. 教室布局合理,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
2. 劳动工具和安全用品摆放整齐,易于学生取用。
3. 教学设备正常运行,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八、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课程,共计16课时。
2. 每节课时安排:40分钟理论讲解,20分钟实践操作。
3. 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学果。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强调劳动安全,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人身安全。
3.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十、教学反思与总结1. 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感受。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劳动计划,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学习扫地和拖地的基本方法,掌握扫地和拖地的技巧。
2. 第二课时:学习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如整理书桌、整理书包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折衣服和整理床铺的方法。
4. 第四课时: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务劳动计划,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劳动技能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采用示范法,教师演示劳动技能的操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技能。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2. 学生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劳动效率。
3. 学生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具:扫把、拖把、整理物品等实物。
3. 课件:劳动技能的操作步骤和图片。
4. 实践场地:教室、宿舍等。
5. 评价工具:评价表、奖状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学习扫地和拖地的基本方法,掌握扫地和拖地的技巧。
2. 第二课时:学习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如整理书桌、整理书包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折衣服和整理床铺的方法。
4. 第四课时: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务劳动计划,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6. 第六课时:学习洗衣服的基本方法,掌握洗涤、漂洗和晾晒的技巧。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能教学计划及教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能教学计划及教一、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提升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
2.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劳动与技能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意识教育:教授学生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包括防火、防电、防伤等;- 生活技能培养:教授学生一些日常生活技能,如衣物折叠、鞋子擦洗等;- 动手制作: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如折纸、剪纸等;- 职业技能培养:介绍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如木工、电工等;- 环保意识培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垃圾分类和环保知识普及等。
3.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示范教学:老师将进行实际操作示范,学生通过观察研究;- 实践操作:学生将亲自动手进行一些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提升技能;- 小组合作:学生将组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共同完成任务;- 视听教学:通过观看视频和听取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 日常观察评价: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手工制作作品进行评价,考察其技能和创造力;- 组织评价: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技能评测: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测,以考察其掌握程度。
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评价标准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技能掌握程度;- 作品质量;- 合作能力;- 创新思维;- 安全意识。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能教学计划及教的文档内容。
如有任何问题,欢迎提出。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重点: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热爱。
2. 第二课时:学会劳动保护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劳动保护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意识。
3. 第三课时:动手实践(一)教学重点: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 第四课时:动手实践(二)教学重点:完成一个简单的劳动作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第五课时:劳动成果分享与评价教学重点:学会分享劳动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1. 劳动与技术教材。
2. 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等)。
3. 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4. 劳动作品展示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劳动成果的质量。
5.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授新知识:讲解劳动保护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使用劳动工具,进行动手实践。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互相评价。
5.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四年级第二学期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家政”和“技术初步”两大部分。
“家政”和“技术初步”都包括“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
每个部分都有“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因此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解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了解它是我们养成劳动习惯、形成技术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我们体验创造乐趣、锻炼实践能力、追逐快乐童年的美好乐园。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劳动技术,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活动的兴趣。
2、关注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技术问题,能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
通过学习家政中的基本的洗涤技术与实践活动,培养细致认真、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3、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剪切线、折叠线(山线、谷线)、粘贴面等符号。
能理解操作示意图,学会按示意图标明的方法、步骤进行纸工制作。
会使用常用工具对纸质类及透明胶片材料进行划线、折叠、剪切、粘贴、插接等技术加工。
通过简单的纸工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初步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流程,体验劳动创造的愉悦。
在操作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自觉重视安全操作规范。
二、教学重点:1、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的小问题。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的思想感情及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四、学情分析通过五年级的劳技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木工、金工等一系列技能,已经非常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木工、金工的符号,并且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完成简单的木工、金工小作品。
本学期,在五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如电工知识等。
本学期对于学生在家政、电工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这两个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所以本学期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只要用心的教,用心的学,相信在本学期的劳技教学中,在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在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一定会有提高。
四、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我们爱清洁…………………………………1课时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洗茶具)……………1课时1洗餐具……………………………………1课时洗衣物……………………………………1课时拖地板……………………………………2课时擦玻璃窗…………………………………2课时杯垫…………………………………2课时涤纶彩球…………………………………2课时塑丝毽子…………………………………2课时摩天大楼…………………………………1课时立交桥……………………………………1课时废纸盒造型………………………………1课时纸质多面体的设计制作及作品欣赏五、教学措施:1、在劳动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把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2、加强课堂实践操作的教学。
上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选好场地,备好工具,通过操作示范,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掌握劳动技巧,教师要特别注意提供学生更多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
3、加强家校联系。
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操作技术。
4、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做好劳动保护,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确保劳动安全。
2第一章家政教学目标: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技术问题,能运用技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积极参加家庭的洗涤保洁工作,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了解学生参加家庭洗涤保洁工作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计划,培养和别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和别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插图,两张空白表格。
课前收集一些卧室,客厅,厨房以及卫生间的照片,查阅洗涤劳动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这部分内容,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通过实践操作获得劳动体验。
通过讨论,制动本学期学习洗涤劳动的进度计划,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组织小组讨论:哪些洗涤项目自己已经会做的,还有哪些是不会做的,除了这些洗涤项目,还有哪些洗涤项目等。
完成以上学习进度计划后,再做一次统计,这一内容可放在洗涤三元学习结束之后完成。
以评促学。
家庭和学校结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如:填上反馈表格,填写操作体验日记等。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在表格中打上记号。
第一课洗餐具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餐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餐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些餐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一、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餐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餐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3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分类洗涤、洗筷子、洗后冲洗、分类叠放、洗锅。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餐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3.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xx评议。
4.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滴洗洁精要根据餐具数量和油腻程度而定。
(2)洗盆,碗要分类,注意碗里碗外,盆面盆底都洗到。
(3)洗筷子要用洗碗布裹住筷子搓洗,每根筷子都要洗到。
(4)洗锅要用丝瓜筋活百洁布洗刷。
(5)冲洗要分类,注意节约用水。
(6)餐具用干净抹布擦干,摆放要按大小类别叠放。
2.教师出示两个碗,一个很油腻,一个鱼腥味很重,学生分组操作,按书上的方法做,看看用不同的水洗会有什么不同。
提问:这两个碗用热水洗还是用冷水洗?为什么?请学生讲讲体会。
(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洗去腥味。
(2)鱼腥味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腥味。
3.学生动手实践。
4.组织学生讨论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涤既干净又方便?(介绍新颖实用的洗碗机和消毒柜)5.学生根据本次劳技活动中的表现,按项目进行自评,互评。
教学后记:4第二课拖地板教学目标:学习做生活的小主人,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注意安全,不损坏家具。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父母是怎样拖地板的。
去商场观察改进后的拖把样式,了解其先进性。
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了解拖地板的一般过程。
组织学生看拖地板的正确方法图片,辨别哪种是正确的,哪种错误的。
二、讨论。
平时看到父母拖地板时是怎样做的?然后进行交流。
交流一些先进的,便捷的,有创新意识的好方法。
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回家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劳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早劳动中求知。
从而能够正确地掌握拖地板的操作要领。
明确地板清洁是家庭卫生的重要标志,懂得只有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教学评价。
介绍劳动过程,展示家长评价记录,从认真实践,掌握要领,拖地实效,拖地要领、拖地效果,综合评价等方面完成评价表。
教学后记:第三课洗茶具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5教学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茶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茶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擦洗、冲洗、擦干、摆放。
(3)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6.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7.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8.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xx评议。
9.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加1-2滴洗洁精。
(2)擦洗时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拭。
(3)冲洗时从里到外逐一冲洗。
(4)擦干摆放时用干净抹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1.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可以用牙膏擦除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吗?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呢?2.让我们分别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借助辅助材料(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
3.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
(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4.教师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提示:从技术信息找出答案)6(4)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5)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
教学后记:第四课擦玻璃窗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关心集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掌握劳动本领。
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欢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抹布,报纸,水盆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个课题是:擦玻璃窗。
在此之前,同学们一定也实践了好多次,有一定积累了不少如何把玻璃擦得又干净又快捷的好方法,好点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动手实践,得出擦玻璃的方法。
先用干抹布擦拭一块脏玻璃,让学生观察玻璃是否已经擦干净了。
再用湿布擦拭另一块脏玻璃,待稍干后让学生观察是否擦干净了。
(都不干净了)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读书找出答案,并合作完成填空部分。
注意点:在擦玻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具体怎么做呢?小组议一议,说说以往在擦玻璃窗时,老师或家长是怎么要求的?如果有条件的,可动手实践一下,填写探索实践报告,得出实践结论。
三、学习技术信息部分内容:擦窗工具的改进。
7然后谈谈体会和感受。
教学后记:第五课洗衣物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