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的影响

合集下载

慢阻肺如何进行呼吸锻炼呢?

慢阻肺如何进行呼吸锻炼呢?

慢阻肺如何进行呼吸锻炼呢?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前我国约有一亿左右的慢阻肺患者,其中中老年人占比最多。

在中老年群体中,慢阻肺发病率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也较高,当出现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以及活动后气短情况,需要提高警惕。

进入秋冬季节,慢阻肺患者极易出现急性加重,因此更要注意呼吸锻炼与日常防护。

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呼吸锻炼?慢阻肺患者有肺功能障碍,保持良好的肺功能便是慢阻肺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保障肺功能的正常,才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锻炼十分重要。

以下两种呼吸锻炼方式都较为有效,推荐患者尝试:(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锻炼的体位要求不高,站立坐卧皆可,最好能够躺在床上进行。

首先患者需要仰卧,充分放松肢体,松开腰带,保持思想的集中。

然后用鼻子缓慢吸气,保持胸部不变,最大程度上向外扩张腹部。

当感觉吸气到极限时,用嘴巴缓慢呼气。

一呼一吸的时间最好掌握在15秒左右,吸气与呼气时间大概保持在3-5秒,呼气吸气后屏息1秒。

初期每天两次,每次锻炼时间大概5-15分钟,后期可以适当进行逐量增加,进而形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腹式呼吸过程中,鼓起或回缩的始终是腹部,不是胸部。

(2)缩唇呼吸在吸气时,气体由鼻子吸入,吸入后屏息片刻,不要着急呼出,片刻后再进行缩唇呼气。

缩唇呼气要求患者在呼气时将嘴唇缩拢成吹口哨的样子,每次呼气时间都要持续4-6秒,之后再用鼻子轻轻吸气。

缩唇呼吸锻炼要求尽量延长呼气的时间,尽量更多地呼出气体,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是1:3,缩唇的程度与呼气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在缩唇呼吸锻炼时,可以在距离患者口唇15-20厘米同水平处放置燃烧的蜡烛,蜡烛的火焰能够随着气流倾斜却不熄灭的程度最佳。

在进行呼吸锻炼时,最好将这两种呼吸的方式结合起来,有效的锻炼能够帮助患者的呼吸变得深慢,提高气血的交换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呼吸短促症状。

呼吸锻炼结合雾化治疗能够帮助患者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体质。

一般慢阻肺应该怎么治疗和保养呢?

一般慢阻肺应该怎么治疗和保养呢?

一般慢阻肺应该怎么治疗和保养呢?慢阻肺怎么治疗和保养1、慢阻肺怎么治疗和保养1.1、保暖患者如发生呼吸道感染使病情迅速恶化,尽早送医院治疗。

家庭成员应给予饮食、起居等各方面照顾,并做好思想疏导工作。

督促病人根据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就诊。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要特别注意戒烟及避免烟雾刺激,注意气温变化,做好防寒保暖。

1.2、呼吸功能锻炼通过正确的呼吸练习,增强呼吸机的肌力和耐力:缩唇呼吸:闭口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像吹口哨缓慢呼气46秒,每次 1015分钟,每日数次。

腹式呼吸:以吸鼓呼缩的方式,胸部尽量回缩,吸气时则对抗手的压力将腹部鼓起,呼气时间要双吸气时间长12倍,5分钟 /次,23次/天。

坚持定量步行、登楼梯、骑自行车、游泳、划船、耐寒训练等耐力训练。

2、如何预防慢阻肺2.1、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要适宜,避免诱发因素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主要且简单易行的措施;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烟雾和粉尘吸入;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不要为了保暖而紧闭门窗,应适时开窗通风,但应避免吹对流风;冬季干燥的空气容易诱发慢阻肺,可选用加湿器、洒水等方法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45%。

2.2、适当锻炼通常患者会错误地认为活动可加重症状而减少运动。

其实,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和做呼吸操等,包括缩唇呼吸、吹气球、吹蜡烛,能保持和增强肺泡弹性,使通气量增加,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缓解缺氧。

2.3、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中医中药对增加慢阻肺患者抵抗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夏天的冬病夏治可通过鼓舞正气预防慢阻肺冬天急性发作,冬天口服膏方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减少急性发作。

接种疫苗等也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明显地减少急性发作与住院的可能。

2.4、注意饮食3、慢阻肺饮食注意事项3.1、食用健康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牛奶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消化,保持血糖、血脂在正常水平,此外还可控制体重;3.2、多饮水,慢阻肺患者多饮水可以稀释痰液,减轻咳嗽,大多数人每天需要饮用6~8杯水(杯子的容积为8盎司)。

做好肺功能锻炼,帮助慢阻肺患者康复

做好肺功能锻炼,帮助慢阻肺患者康复

做好肺功能锻炼,帮助慢阻肺患者康复发布时间:2022-06-08T07:36:09.09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期作者:王娟[导读] 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导致了慢阻肺的患者逐年呈现上涨的趋势,王娟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内二科四川攀枝617061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导致了慢阻肺的患者逐年呈现上涨的趋势,严重损害了我国人民的健康,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但是,这个潜伏在人们身边的沉默杀手,却不被大家所熟知,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种疾病,往往是患上此病后才意识到这种疾病是多么的可怕。

所以我们有必要来认真学习了解一下慢阻肺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康复锻炼方法。

一、慢阻肺的预防方法①不论呼吸系统存在什么样的呼吸系统疾病,都要立即进行有效的治疗,千万不要拖延治疗的时间,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②患者一定要戒烟,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对健康直接损害的就是肺部了,那么,为了避免患上慢阻肺疾病,我们就要隔断一切伤害肺部的行为,所以大家都要戒烟。

并且要做到不吸二手烟。

③避免长时间在空气质量很差的环境中停留,比如休闲娱乐场所,酒吧、ktv、烧烤摊等等,这些环境空气质量都很差,另外,比如工作环境比较差的,则一定要自己做好防护工作,佩戴防护口罩,而且,冬天雾霾严重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出门要佩戴口罩。

④每天进行一定量的有氧运动,选择在空气质量好的环境下进行,多在公园和绿化好的小区里面散步。

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

⑥长期在厨房做饭的人群,一定要开抽油烟机,并且开窗通风。

⑦保持性格开朗,心态乐观,积极向上,懂得缓解自身的负面情绪和释放压力。

⑧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良好的预防感冒,是保护呼吸系统的重要手段。

二、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锻炼方法①缩唇呼吸缩唇呼吸是通过收缩嘴唇的方式来增加呼吸的阻力,从而延长气体的呼吸时间,让气体在呼吸道的时间增加,从而增加呼吸道的压力,从而延缓气道的塌陷。

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对住院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对住院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对住院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针对慢阻肺患者在住院期间展开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在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按照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70例,在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35例,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即观察组,余下患者则展开常规护理锻炼,即对照组。

分析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

结论对于慢阻肺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及时展开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

关键词: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慢阻肺;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其特征在于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这是因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通常由于大量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并受到宿主因素的影响(包括肺部发育异常)。

重大合并症可能会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它导致了经济和社会负担的沉重和增加[1]。

肺康复被定义为一种居于病人评估的综合干预,是病人量身定做的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并促进长期坚持健康行为[2-3]。

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是肺康复的方法之一,是临床使用率较高且无需器械辅助、经济实用的锻炼方式,本研究就侧重对两种锻炼方式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70例,在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35例,进行评估、计划、监督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即观察组,余下患者则展开常规护理锻炼,即对照组。

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在45—69岁间,均值为(56.93±1.39)。

观察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在44—67岁间,均值为(55.19±1.72)。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临床上呼吸系统上常见疾病,它是由于是气流受限而引发的,不完全可逆的气道狭窄性疾病。

发病后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症状是呼吸困难,造成一定程度运动能力减退,并伴有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和急性呼吸道感染。

还有可能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相比其它呼吸性疾病,其患病率、复发性、致死率都非常高,但也不是完全不能预防和治疗。

在1999年发行的《慢阻肺康复期治疗指南》中提出,专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操等锻炼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肺功能和膈肌力量。

并进行临床对比,锻炼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缺氧情况,都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一、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又称慢阻肺,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且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存在非常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呼吸困难、气流进出肺脏组织受限,多数是由于持续的吸入污染的空气等导致的。

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

长期呼吸困难和缺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身体或心理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

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护理原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护理应遵循个体化、整体化、严密观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1、个体化原则根据COPD的具体情况,如合并症、个体状况、不同康复要求和职业情况、家庭差异等,制订适合个体的康复护理方案。

2、整体化原则COPD的状况分析,不仅是针对呼吸功能,而且要结合心脏功能、全身体能和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康复护理。

3、循序渐进原则COPD患者在实施康复护理时,要遵循康复内容由少到多,程度由易到难,训练量由小到大的原则,使患者身体逐渐适应。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运动时及运动后身体反应,严防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衰竭的情况产生。

4、持之以恒原则COPD的情况的整体康复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急性发作期,而应处于长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病痛并改善功能。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呼吸道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

慢阻肺患者往往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呼吸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深呼吸训练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患者可以坐或站直,放松身体,用鼻子慢慢吸气,使腹部慢慢鼓起来,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尽量将肺部的空气排出。

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深呼吸训练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二、呼气阻力训练呼气阻力训练是通过使用呼气阻力器来增加呼气阻力,锻炼呼吸肌肉。

呼气阻力器是一种小型设备,患者可以将其放在嘴巴前,通过吹气将其内部的小球推动。

呼气阻力训练可以增强呼气肌肉的力量,提高呼气速度,减少呼气时间,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呼气阻力器,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三、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改善肺部气体交换。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患者应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患者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四、胸部肌肉锻炼胸部肌肉锻炼是一种可以增强呼吸肌肉力量的方法。

患者可以通过做一些胸部肌肉锻炼来改善呼吸功能。

例如,可以坐直或站直,将双手放在胸前,用力合拢双手,然后慢慢松开。

这个动作可以重复做10-15次。

此外,还可以做一些扩胸运动,如抬臂、侧弯等。

胸部肌肉锻炼可以增加胸廓的灵活性,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五、定期复查和咨询慢阻肺患者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同时,还应定期复查呼吸功能,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此外,患者在进行锻炼时,如果遇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头晕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咨询。

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示 , 对 t 验, 配 检 P% 0 0 .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抑制 ,— s表 达 和神 经 肽 的产 生急 速 下 降 , 痛 诱 发 co f 疼
因素 消 除 ; 法推拿 可松 解神经 组织 与周 围组织 粘 连 , 手
消 除软组 织异 常应 力 , 复椎 间及各 关节 的功 能 , 建 恢 重
组与训练组各 3 O例 , 常 规 治 疗 。训 练 组 增 加 运 动 和 呼 吸 训 练 。结 果 : 疗 2个 月 后 , 功 能 检 测 , E ( ) 均 治 肺 F V1 及
F V/ V E F C值 训 练 组 明显 高 于治 疗 前 和常 规 组 ; 活 质 量评 分 明 显低 于 常 规 组 ( % 0 0 ) I 自觉 症 状 与 治 疗 前 生 P .5 ; 床
软组 织 与脊柱 力学 平衡 。 ]
本文 针对 患者 疼痛 部位采 用不 同 的神经 阻滞并 联
治疗 2周 后 ,0例患 者 VAS评分 较 治 疗 前 显 著 3
合手 法治 疗颈 源性 头痛取 得较 好 的治疗 效果 。但此 操 作方 法具 有一 定 的危 险性 , 注射 过 程 中应 反复 询 问 患
±
n tc rt ra The e vc ge i he da he n e na i a os i c ie i. c r io n c a c i t r ton l
su ygo p J. a ah ,9 8 3 6 4 2 4 . td ru E ̄ Hed ce 1 9 ,8 :4 —4 5 E3 胡云 , 2 王黎 , 珍 , .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与 颈 横 突 局 部 注 射 张 等 星 疗 法 对 颈源 性 头 痛 的 疗 效 评 价 [ ] 中 国 康 复 ,0 6 2 J. 20 , 1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者:韦芳肖燕灵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3期[关键词]老年慢阻肺;肺功能;呼吸训练;康复护理干预;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173-02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者可导致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疾病。

慢阻肺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普遍认为和慢支、阻塞性肺气肿有关[1]。

吸烟、化学物质吸入、空气污染以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的外部因素,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以及其它呼吸道疾病是主要的内因[2]。

慢阻肺高发于老年群体,表现为咳凑、咳痰、呼吸困难以及气短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3]。

临床上针对老年慢阻肺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患者不良症状,通常会辅助一些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4]。

呼吸训练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治疗方式,将其与康复护理干预联合起来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5]。

为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8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探究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呼吸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限定本次实验研究所选取的时间段为2019.10-2020.9;界定本次选择分组方式为随机法;确定所选研究对象为老年慢阻肺患者,其数量为84例。

将其均分为两组,各42例。

对照组中,男女病患比例4:3,统计年龄分布于61-77岁,均值(67.96±3.1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36±0.46)年。

观察组中,男女病患比例11:10,统计年龄分布于62-78岁,均值(68.12±3.16)岁,病程范围界定,最短1年,最长6年,均值(4.17±0.49)年。

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效果

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效果

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慢阻肺患者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选取100例后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观察两组的临床数据。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及RMS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呼吸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其症状,效果较好。

关键词:呼吸康复训练;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临床效果慢阻肺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指长期反复接触有害、有毒气体、微尘(如吸烟、与工业灰尘长期接触等)而引起的气道疾病。

对患者的肺功能表现出不可逆转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

这被称为慢阻肺。

慢阻肺会导致气道气流长期不可逆的限制,并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慢阻肺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在病程不断加剧下,会引发呼吸衰竭、肺心病、自发性气胸等后果,呼吸康复训练是一种可加强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肺活量的训练。

对此,本次实验将讨论对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的影响作用,实验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9年2月-2021年6月10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

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

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7.46±7.56)岁;实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6.64±8.46)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P大于0.05)。

这次实验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实验并在实验报告上签字,且得到了中央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其内容: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①呼吸训练,用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进行锻炼,做深呼吸,尽力将肺内的气体呼出体外。

慢阻肺病人如何锻炼肺功能

慢阻肺病人如何锻炼肺功能

慢阻肺病人如何锻炼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可治疗可预防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但是随着烟草和室内外环境有毒颗粒物的暴露加重,人口老龄化变得越来越严重,我国慢阻肺情况尚未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也就是说我国慢阻肺流行情况十分严峻。

一、深呼吸深呼吸能够有效锻炼膈肌,提高胸廓的顺应性,增强肺活量,有效改善呼吸困难。

二、腹式呼吸慢阻肺患者一般来说肺功能都比较差,所以胸廓活动受到一定限制,这个时候可以通过使用腹式呼吸进行锻炼。

患者可以采用立位或者是卧位,一只手按在上腹部,呼气的时候腹部下沉,与此同时这只手需要适当用力,让腹压进一步增高;吸气的时候腹部上抬,进行缓慢的呼吸,每天可以进行多次,最好以不感觉到疲惫为标准,如果身体感到疲惫的话就可以适当休息,第二天再做。

三、吹气球吹气球能够起到很好锻炼肺部功能的效果,让肺的顺应性更强,而且简单方便,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锻炼。

四、爬楼梯爬楼梯是一种非常有效锻炼肺功能的方式,能够很好地锻炼心脏功能。

对于肺功能3级之内的患者适用。

爬楼梯的时候需要注意速度不能够太快,需要配合身体的呼吸系统缓慢前进,锻炼过程也不能够一味求快,而是应该要循序渐进,一口气爬上三层楼梯即可。

五、自主咳嗽咳痰咳嗽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在日常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咳嗽锻炼,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锻炼心肺功能。

痰液会阻塞气管和支气管,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而且痰液也会引起肺部感染,所以经常性地自主咳嗽咳痰十分重要。

六、呼吸保健操慢阻肺患者需要多做一些呼吸保健操,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肺部功能。

首先是摸鼻,用双手食指上下按摩鼻翼,之后做扩胸运动。

左脚向左,右脚向右同时双臂举起,用力呼吸。

双臂放回胸前,用力呼吸。

每天重复做这些动作能够很好地锻炼肺部功能,有效改善疾病。

七、上肢锻炼法使用代表不同力量的不同颜色的弹力带辅助进行上肢运动,慢阻肺患者在选择强度的时候需要从低强度慢慢向高强度进行递增,缓慢缓解病情。

对于一些状态比较差的慢阻肺患者来说,家属亲人的关心十分重要,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自信心,让其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中医护理指导慢阻肺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

中医护理指导慢阻肺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

中医护理指导慢阻肺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称“慢阻肺”,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气流受限为体征。

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临床认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有关[1]。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且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所有死因的第四位,对于患者家庭的平均经济负担居第五位,全球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8%-10%,已经成为了医学界重点关注的公共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护理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中医护理;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1中医穴位疗法护理中医对慢阻肺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可以采用耳穴贴压的方法选择气管、神门等穴位。

穴位敷贴可以选择高盲穴、定喘穴、天突穴等等。

对慢阻肺患者的气短可以也采用耳穴贴压法进行治疗,具体的穴位包括交感穴等。

按摩的穴位有内关穴、列缺穴、足三里穴等等。

艾灸疗法可以针对患者的命门穴、三阴交穴等来进行诊治。

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发热病症,可以通过刮痧来有效缓解。

刮痧时,可以选择风池穴、脾俞穴等等。

对于慢阻肺患者的腹胀,可以通过按摩患者的中阮穴、内关穴等穴位,穴位敷贴时,应该敷贴气海穴、关元穴等。

2中医物理疗法护理治疗慢阻肺还可以采用一系列的物理治疗方法,如胸部叩击、振动排痰等等。

其中,胸部叩击是让慢阻肺患者处于侧卧位,通过叩击患者的胸壁来达到治疗慢阻肺的效果。

在叩击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正确叩击患者的胸部。

注意不能叩击患者的心脏,叩击的力度也需要控制好,不能力度过大,也不能过小。

胸部叩击疗法最好在患者饭后两小时到下一次吃饭的三十分钟之前完成,这样的时间才是最为合适的。

振动排痰主要是利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治疗,每天坚持排痰治疗两到四次,每次进行15到20分钟左右即可。

振动排痰法在叩击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开患者的肠胃和心脏等部位,正确进行叩击。

3呼吸功能锻炼在指导患者呼吸康复训练时,护理人员双手置于患者的胸部,指导其缩唇呼吸。

运动和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运动和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量的运动锻炼,进行骑车、步行、体操等有氧训练,运动量不
要引起疲劳感、呼吸困难为宜;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参与
健康的群众性活动;( 2) 呼吸训练:①咳嗽训练:患者选择平
坐位或者半卧位,放松四肢,深吸气,后屏气 3s,之后再用力
表 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SGRQ 得分对比( x±s)
SGRQ 得分
患者体质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康复锻炼以及呼吸康复锻炼,改
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最大限度
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改变患者的病理生理。 基于
此,文章深入分析运动和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
用,报道如下。
二、 资料与方法
( 一) 一般资料
选择 2019 年 7 月 ~ 2020 年 1 月在本院治疗的慢阻肺患
死亡。
临床针对慢阻肺疾病特征提出了康复治疗理念,在患者
的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及呼吸训练,以此
帮助患者增加机体的膈肌活动度,降低患者机体的呼吸肌耗
氧量,恢复肺功能恢,提升生活质量。 有关研究表明,恰当的
呼吸锻炼能改善患者的肺通气量,促进患者的肺动态顺应性
提高,积极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防止发生支气管与小
29.23±5.23
18.86±4.12
10.6781
0.0000
四、 讨论
慢阻肺主要疾病特征是进行性发展气流受限以及不完
全可逆气流受限,患者的肺组织与气道会对有害颗粒及气
体产生异常炎性反应,从而诱发慢阻肺发作,致使患者的肺
功能降低,出现疲劳感、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
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将致使患者发生呼吸衰竭,以致患者
[2] 赵红梅,王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医疗:评估

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训练方法

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训练方法

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训练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呼气流量受限和呼吸道阻力增加,常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针对慢阻肺患者,呼吸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肺功能、
增强肺活量、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慢阻肺患者常用的呼吸
训练方法。

1. 深呼吸:深呼吸可以扩张肺部,增加肺活量。

患者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或胸腹同时
呼吸的方法进行深呼吸练习。

每天进行几次深呼吸,每次呼吸练习持续几分钟,可以有效
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2. 缓慢呼气:缓慢呼气有助于延长呼气时间,减少呼气阻力,使呼气更加充分。


者可以通过吹气球、吹肥皂泡等方式进行缓慢呼气训练。

每天进行几次缓慢呼气,每次练
习持续几分钟,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

6. 生活方式改善:除了呼吸训练,慢阻肺患者还应该注意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包
括戒烟、避免空气污染、加强锻炼等。

戒烟可以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避免空气污
染可以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肺部的功能,提高患者的心肺耐力。

慢阻肺患者可以通过呼吸训练来改善自己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

这些简单的练习方法
可以在家中进行,每天坚持几次,逐渐增加练习的时间和强度,有助于慢阻肺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
练习方法,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慢阻肺病人健康教育

慢阻肺病人健康教育

慢阻肺病人健康教育
慢阻肺病人的健康教育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慢阻肺病人维持良好的健康。

1.戒烟: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原因之一。

戒烟可以减缓病情恶
化并改善呼吸功能。

寻求医生或专业机构的帮助,可以提高成功戒烟的机会。

2.药物治疗:定期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措施。

这些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等。

按时服药,遵循医生的建议。

3.呼吸锻炼:呼吸肌肉的锻炼可以增强肺功能。

深呼吸、吐气
训练等可以帮助扩大肺活量。

4.合理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慢阻肺病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应避免摄入太多的盐和胆固醇,多摄入富含纤维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5.预防感染:慢阻肺病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
的影响。

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菌等,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步骤。

6.定期检查和咨询: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和与医生的咨询,可
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健康教育建议,帮助慢阻肺病人管理和改善病情。

但请记住,在接受任何新的治疗或调整生活方式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呼吸困难和气短的症状。

为了改善肺功能和提高呼吸能力,慢阻肺患者可以进行以下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1. 肺活量锻炼:每天进行深呼吸锻炼,深吸气然后尽量长时间憋气,再缓慢呼气。

每天重复多次,逐渐增加憋气的时间,以提高肺活量。

2. 咳嗽训练:咳嗽是清除肺部分泌物和积液的重要方式。

慢阻肺患者可以通过进行咳嗽练习来锻炼呼吸肌肉和提高肺活力。

可尝试每天多次深吸气,然后用力咳嗽几次,逐渐增加咳嗽的次数和力度。

3. 呼气训练:使用气漏器或者吹气球等工具进行呼气训练,可以锻炼呼气肌肉和提高呼气力量。

每天进行数次,持续时间逐渐增加。

4. 薄唇呼吸练习:通过用嘴唇轻轻合并,只用鼻子进行呼吸,可以增加呼吸功效,使呼吸更加自然和高效。

5. 有氧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肺活动量。

慢阻肺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

6. 肺康复训练:参加专门的肺康复训练课程,通过系统的运动和呼吸训练,综合提高心肺功能和呼吸能力。

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时,慢阻肺患者需要遵循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指导,并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

此外,要避免在空气污染较重的环境下锻炼,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也很重要。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影响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影响


; 数 资料采 用 ) 检验 ,< .5 / 0 1表示有 显 计 ( 2 P 00,9 . <0 著或 极显 著差 异意义

Z 兰 亩罘
例( ) %
表 1 患 者 锻炼 前 后 临床 症 状及 心 理 状态 的情 况 比较
表 2 患 者锻 炼 前 后 感 冒 、 院 次数 的 比较 住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1 2期
杨 晶 珍 , 庆荣 : 剂量 米 非 司酮治 疗 围绝 经 期 功能失 调性 子 宫 出血 的临 床分析 温 小
9 7
膜表 面 出现不 规 则脱 落和 出血 , 在雌 激 素 的作 用 下 出血处 被 修 复而 止血 ,但 另一 处 又 发 生脱 落 出血 , 形 成长期 不规 则 的子宫 出血 。 因出血 缺乏规 律 以及
会 慢 性 阻 塞 性肺 疾 病 组 提 出 的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57次 。3控制 性缓慢 呼 吸 :  ̄ () 行走 , 停下深 吸一 1 , 3气 然后 再行 走 同时缓慢 的 呼气 。
13 观察指 标 .
诊 治 指 南 中诊 断标 准 , 过 临 床 表 现 、 功 能 检 查 通 肺 及影 像学 检查确 诊为 慢性 阻塞性 肺 部疾病 患 者 。 1 方法 . 2
采取 1 头一 对 一宣 教 , 作 呼 吸 肌功 能 锻炼 光 3 制
锻 炼 一 年前 后 通 过 分 别记 录 患者 的 相 关 临 床 症状 、 院次数 、 住 血气及 肺功 能测 定等指标 。其 中有 3例合 并其 它系统 疾病死 亡 、 失访 。 2例
14 统计方 法 .
盘及宣传小册子。宣教的护理人员为经过专门训练 过 , 要训 练方 法有 :1 唇 呼 吸 : 主 () 缩 病人 呼气 时腹 部

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慢阻肺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方法:本研究将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数据分组依据数表法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其中,给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分析。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慢阻肺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功能锻炼护理;慢阻肺;肺功能;生活质量慢阻肺是我国常见的呼吸系统之一,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出现肺功能弱化、呼吸困难之类的现状,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还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1-2]。

当前,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人们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自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3]。

因此,我院探慢阻肺患者接受呼吸功能锻炼护理的效果,结果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将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数据分组依据数表法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43~78岁,平均(54.62±5.76)岁。

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42~74岁,平均(53.46±5.46)岁。

两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慢阻肺有关的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认知和沟通功能正常;知情的前提下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病;传染病;中途退出;资料不完整。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为:告知患者慢阻肺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增强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指导其合理用药,注意饮食。

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影响

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影响

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气道狭窄和慢性气道炎症,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目前,对于慢阻肺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呼吸康复训练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而百令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慢阻肺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本文将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

一、百令胶囊的药理作用百令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板蓝根、连翘、黄芩、薄荷、秦艽、人参等中药组成。

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1. 清热解毒:百令胶囊中的板蓝根、连翘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减轻慢阻肺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改善肺部病变。

2. 祛痰止咳:百令胶囊中的黄芩、薄荷等中药能够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患者的咳嗽和咳痰症状。

3. 抗氧化:百令胶囊中的人参等中药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氧自由基的损害,保护肺部组织。

二、呼吸康复训练的作用呼吸康复训练是一种针对慢阻肺患者的特殊训练方法,通过呼吸锻炼、肢体运动和心理调节等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

呼吸康复训练能够增加肺部通气和氧气摄取,减少肌肉疲劳,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三、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的疗效1. 临床疗效观察一项针对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在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如呼气峰流速(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均有所提高,呼吸困难感也得到明显缓解。

2. 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指标。

通过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使得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改善,缓解了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

激励式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激励式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0年11月第22卷第11期MMJC,Nov2020,Vol22,No.ll・89•D01:10.3969/j.issn.l672-9463.2020.11.027激励式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孔苗苗杨娟朱慕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多发病,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最终因气道重塑、气道狭窄及小气道阻力增加导致呼吸肌疲劳叫老年慢阻肺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常伴有呼吸肌的质量、力量下降等表现,这些患者更易出现呼吸功能受损、活动耐力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铁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呼吸肌功能锻炼等肺康复手段,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提高生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材料与方法1.1—般资料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及慢病管理门诊就诊的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120例。

入选标准:年龄M60岁,符合GOLD2019中慢阻肺的诊断标准且处于稳定期者;能充分理解干预策略,并且能坚持跟踪随访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肺大疱及曾有气胸病史者、活动性肺结核者、重度心衰及理解能力差无法进行激励式呼吸功能锻炼者。

1.2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激励式呼吸肌功能锻炼。

激励式呼吸肌功能锻炼:本研究选用K00激励式呼吸训练器对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呼吸训练,K00激励式呼吸训练器分为吸气和呼吸训练两大功能。

首先确定患者起始容量目标,从小负荷开始训练,嘱患者嘴唇包住咬嘴确保不漏气,深且长的吸气或呼气,使球体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上升作者单位:225001江苏扬州,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通讯作者:朱慕云,E-mail:**************状态,感到疲劳坚持不住时,松开咬嘴缩唇缓慢呼气。

按照此步骤每次练习15min,早晚各一次,根据患者情况动态调节呼吸目标容量及每天呼吸锻炼的频率及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阻肺是一种多发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

随着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的发展,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有效性不断被临床实践证明[1]。

本研究在慢阻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呼吸功能锻炼,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8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福鼎市医院呼吸科就诊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实验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平均(66±9)岁;对照组男31例,女9例;年龄平均(65±8)岁。

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阻肺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

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结缔组织病、肝炎、严重心、肝、肾疾病。

②合并其它肺部疾病或伴有病毒感染。

③不能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查。

④行走不便。

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①长期家庭氧疗,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0~2.0)L/min,吸氧时间(10~15)h/d。

②支气管舒张剂,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别选择短、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及短、长效抗胆碱能药物。

③祛痰药盐酸氨溴索30mg,每日3次;羧甲司坦0.5g,每日3次N-乙酰半胱氨酸0.2g,每日3次。

④糖皮质激素,对高风险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制剂。

实验组加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对抗阻力呼吸锻炼。

①腹式呼吸:放松,双手轻按腹部,吸气时腹部放松,使腹部逐渐膨出,同时将口闭拢,让空气至鼻逐渐吸入,稍憋气后慢呼出;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逐渐下陷,使气体逐渐经口缓慢呼出。

每日训练2~3次,每次10~15min。

②缩唇呼吸:取坐位、立位或卧位,调整呼吸,用鼻吸气,并将嘴唇缩成鱼嘴状或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每日练习5min。

③对抗阻力呼吸锻炼:选容积800~1000mL的气球,先深吸气后含住气球,呼气时自己收拢嘴唇,尽量把肺内气体吹进气球内,每日4次,每次10min。

3 观察指标肺功能指标:采用德国康讯肺功能测定仪进行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1秒率(FEV1/FVC)测定。

呼吸困难评价:采用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

0级:除非剧烈活动,无明显呼吸困难。

1级:当快走或上缓坡时有气短。

2级:由于呼吸困难比同龄人步行得慢,或者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时需要停下来呼吸。

3级:在平地上步行100米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呼吸。

4级:明显的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房屋或者当穿脱衣服时气短。

6min步行试验:按照美国胸科协会(ATS)制订的“6min步行指南”进行测试。

告知受试者在安静及空气流通的约30米的走廊上来回行走,试验前先让受试者熟悉测试方法和环境,了解测试目的,然后嘱其尽可能快地行走,必要时可自行调整速度(慢下来或稍作停歇),在6min内完成步行最远距离。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2009年新开发的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中文版量表。

检查肺功能后当天内完成问卷。

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采用无锡市尚沃医疗公司生产的纳库仑一氧化氮分析仪。

主要检测指标FeNO (ppb,1ppb=1%109mol/L)。

要求检查前1h内无剧烈体力运动、主动或接受被动吸烟。

检查前2h内禁食富含氮的食物(如香肠、动物内脏、莴苣和菠菜等)、禁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脱落10例。

实验组7例,对照组3例。

两组6min步行距离、FEV1占预计值、FEV1/FVC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6min步行距离、FEV1占预计值、FEV1/FVC比较 (x±s)组别n6min步行距离(米)FEV1占预计值(%)FEV1/FV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7228±65.2237±63.952.3±9.663.4±8.052.6±9.853.4±9.5实验组33225±61.0307±63.0△52.5±9.069.8±7.1△52.2±9.658.6±10△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两组呼吸困难程度、CAT评分、FeNO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困难程度、CAT评分、FeNO比较 (x±s)组别n呼吸困难程度(分)CAT评分(分)FeNO(ppb)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71.13±0.541.15±0.5620.3±5.918.0±7.232.6±8.426.3±9.5*实验组371.10±0.571.08±0.59△22.5±6.413.0±7.3△32.2±9.122.6±7.8△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5 讨 论慢阻肺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伴有许多肺外表现[2],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由于慢阻肺往往存在合并症,治疗中必须尽可能减少治疗的副作用,这在COPD 的治疗中尤其具有挑战性。

近些年来,康复医学的发展给慢阻肺防止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

Troosters等[3]学者认为慢阻肺患者早期开始且长期坚持康复训练可使其受益更大且持续时间更长。

本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呼吸功能锻炼更有益于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S aey D,Maltais F.Role of peripheral musclefunction in rehabilitation[M].London:PulmonaryRehabilitation,2005:80-90.[2] B linderman CD,Homel P,Billings JA,et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的影响张 冰,郑宏宗,吴正琮,谢建春,倪孔守,敖日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呼吸内科,福建 福鼎 355200)[中图分类号]R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09-0835-02[摘 要]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影响。

方法: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行6个月的呼吸功能锻炼。

结果: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CAT评分、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呼吸功能锻炼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临床治疗本病多是在控制饮食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但往往存在血糖控制不稳或者副反应较多等问题[1]。

我们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降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获得较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08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T2DM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

治疗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35~62岁,平均(51.36±3.32)岁;病程2~15年,平均(5.53±1.23)岁;阴虚热甚型12例,气阴两虚型24例,阴阳两虚型4例,血瘀气滞型14例。

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30~65岁,平均(50.95±3.17)岁;病程3~17年,平均(5.69±1.31)年。

阴虚热甚型14例,气阴两虚型26例,阴阳两虚型6例,血瘀气滞型8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中医证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分型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诊断标准。

排除合并糖尿病严重或急性并发症、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以及肿瘤。

2 治疗方法两组常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即口服降糖药物、饮食控制以及运动疗法等。

降糖药物选择吡格列嗪片5mg 口服,1日1次。

治疗组加用补肾降糖汤治疗。

熟地25g,天花粉15g,枸杞子15g,黄芪30g,葛根15g,鬼箭羽15g,麦冬10g,玉米须20g,积雪草10g,甘草6g。

每日1剂,开水冲服(所用中药为免煎颗粒制剂),共取药液300mL,分早晚2次口服。

两组均以30天为一疗程。

3 观察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评估中医主要、次要证候积分,主证0~6分4级评价,次证0~3分4级评价。

分别于治疗前后晨取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4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FPG<7.2mmoL/L或者降低率大于等于30%、2hPG<8.3mmoL/L或者降低率大于等于30%。

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FPG <8.3mmoL/L或者降低率10%~30%,2hPG<10.0mmoL/L 或者降低率10%~30%。

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x±s)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差值治疗组5418.45±3.428.73±3.979.72±3.56对照组5417.96±3.6512.11±3.65* 5.85±3.14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5425(46.30)27(50.00)2(3.70)52(96.30)对照组5417(31.48)25(46.30)12(22.22)42(77.80)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比较见表3。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刘进文,武俊华(河北省永年县中医院内科,河北 永年 057150)[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09-0836-02[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