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大龄男青年择偶困难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有关现代农村大龄青年现状的调查报告

有关现代农村大龄青年现状的调查报告

有关现代农村大龄青年现状的调查报告由于多年的计划生育和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导致全国男多女少。

农村大龄男青年婚恋问题凸显出来。

男比女要多三千万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每个村庄都会有几个到几十个大龄男青年,找不到对象成不了家,这些大龄男青年的婚恋问题,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而且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些年农村结婚彩礼越来越高,也与农村男多女少有很大关系,因为物以稀为贵,在农村,“娶一房媳妇,穷一个家”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必须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另外,在农村离婚成了家常饭,可以说如今离婚率高的反而不是城市,而是乡村的九零后。

九雾后都在外打工,没有感情基础,不考虑三观和性格是否相合,完全是看彼此的外貌和家庭条件。

他们在父母的安排下,送彩礼、登记、办酒席、结婚,不能真正意义上相互了解和认识,很快相亲成家、生小孩,成家后一切生活又有公婆包办,没有尽到家庭的义务,甚至连婚姻的意义是什么都不知道。

加上城市男青年具有先天优势,很多农村女青年更愿意嫁到城市去,导致农村男青年找对象成家更是大问题。

建议一、移风易俗,倡导正确的婚恋观。

逐步摒弃农村结婚的繁杂仪式和昂贵的彩礼聘金,树立节俭的婚姻观。

把以注重对方的财富,家庭条件为主的,传统婚姻择偶观,引导为以注重对方个人能力,和双方感情为主的现代婚姻择偶观。

二、做好牵线搭桥,为男女相识相恋提供方便,妇联、团委、民政等部门,与社会婚恋机构紧密配合,特别关注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恋问题。

三、对大龄男青年给予心理辅导与帮助,避免出现人格缺陷及走极端(张扣扣杀人事件可以说也有类似的因素,张扣扣35岁还没有找到对象)。

四、立法严格禁止胎儿性别鉴定,把胎儿性别鉴定列为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男女比例失调进一步恶化。

五、大力建设新农村,让大龄男青年“栽上摇钱树、招来金凤凰”。

实施好涉农项目,支持大龄未婚青年创业。

对于边远山区婚姻贫困的几点思考

对于边远山区婚姻贫困的几点思考

对于边远山区婚姻贫困的几点思考作者:阿忠来源:《商情》2020年第32期近几年,由于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在中国大部分贫困山区,青年娶妻难问题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这势必影响农村社會稳定及经济的发展。

现就奔子栏镇玉杰村未婚男青年婚姻的现状、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

一、玉杰村村情及婚姻现状玉杰,藏语意为“吉祥八宝村落”,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全境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西与霞若乡粗卡通村接壤,东、北、南分别与奔子栏、书松和叶央村委会等山水相连。

竖向高差较大,最高村民小组尼顶村海拔3300米,最低为白仁村民小组海拔2400米。

所处区域森林覆盖率为90%,境内水资源丰富,有众多的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峡谷等自然景观。

全村共有122户、798人,藏族占99%.2017年11月,尼顶村民小组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8年11月,玉杰村被云南省评为“全省文明村”。

笔者通过2020年假期经实地调查走访本村的8个村民小组,对本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

古龙普、布通、通多、尼都4个村民小组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且28周岁以上的未婚男青年为10人,石义、扎冲顶、尼顶、白仁4个村民小组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且28周岁以上未婚男青年为15人,离婚且带着小孩的“剩男”4人。

经调查该村未婚大龄男青年都在家干农活或打工,村组百姓纷纷反映该村青年娶妻难的现实问题。

二、玉杰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娶妻难问题原因分析(1)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大龄青年择偶难的主要原因。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在交通条件上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玉杰村距离中心乡镇偏远,大龄男青年与外来的女青年基本上不存在交集,长期缺乏与异性沟通交流的机会与平台。

(2)农村大龄末婚男青年收入低、文化水平低,思想落后。

受自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边远山区的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较之以前有进步但仍十分落后。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调查报告近年来,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现状、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我们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1.大龄未婚青年比例:调查显示,在农村地区,大龄未婚青年的比例较高,占到总人口的20%以上。

这一比例相较于城市地区更高,显示出农村大龄未婚青年问题的严重性。

2.教育程度:大部分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具备较高的教育背景,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到50%以上。

这一现象与过去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关。

3.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就业状况普遍较好,超过70%的被调查者已经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然而,一些调查对象认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导致未婚的原因之一。

4.经济压力:近80%的调查对象认为经济压力是他们未婚的主要原因。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往往面临着家庭的期望、房屋购买以及生活成本等压力。

5.婚姻观念:调查显示,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对婚姻的理解和态度与过去有所不同。

他们更加注重婚姻的质量,强调婚姻伴侣的共同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二、问题分析1.家庭压力: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往往面临来自家庭的压力,家长和亲戚的期望成为他们选择婚姻的重要因素。

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限制了他们在婚姻问题上的自主性和选择空间。

2.经济困难: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大龄未婚青年往往难以承担结婚的经济压力。

购房问题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高昂的房价使得他们望婚却步。

3.婚姻观念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变化,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对婚姻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更加关注婚姻的质量和配偶的个人素质,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婚姻观念。

三、解决方案1.加强教育宣传:通过开展婚姻家庭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正确对待婚姻问题,提升他们的婚姻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政府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支持,减轻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结婚的经济压力。

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困境的综合成因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困境的综合成因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困境的综合成因及对策建议在农村,咱们的大龄男青年们,真是让人心疼啊。

一个个都快成了“单身贵族”,咋就这么难呢?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都知道,婚配问题可不是光光一两件事的结果。

各种原因搅和在一起,简直像个大杂烩。

咱们得说说经济因素。

很多农村小伙子,挣得不多,种地的收入还不够养活自己呢,哪有余力去追求幸福啊。

老一辈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一点不假,女方家庭都想找个经济上靠谱的男孩,谁愿意嫁给个身无分文的呢?再说了,现在的姑娘们眼界可高了,城里生活的诱惑太大,谁还愿意回到农村呢?一想到要在土里刨食、下地干活,心里就打了退堂鼓。

再加上农村年轻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想在市场竞争中拼个好,真是难上加难。

你说这代沟不是随便能弥补的,姐妹们一聊时尚,咱们的小伙子还在研究种什么菜呢,咋能聊到一起去呢?听说过“月老不灵”的故事,偏偏咱们这些男青年在这儿越是求得急,越是桃花运离他们远远的。

这些小伙子们也挺拼的,追女孩子时可认真了。

但咱们都知道,爱情可不能光靠热情。

有些男生看着老实憨厚,但就是不会说话,腼腆得像只小鹿。

姑娘们可不喜欢那种“沉默是金”的人,打个招呼都紧张得脸红,难道她们愿意把自己的一辈子交给个说话结结巴巴的人吗?这可不是在做数学题,得聊得来才行啊。

老话说得好,“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这个“情”可得两头都努力才行。

再往深了说,家庭的压力也很大。

父母一听说儿子还单着,立马就开始催婚,简直是“你着急,我更急”。

每当这种时候,小伙子们内心那叫一个崩溃,毕竟不是谁都有那么大的勇气去面对。

人家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农村的小伙子们在外面拼命,回家后还得面对父母的叨叨声,真是让人觉得心累。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呢?当然有啦!得让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让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

再就是,咱们的教育也得跟上,既然城里姑娘眼光高,咱们也得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能被甩在后头。

像是参加一些培训班,学学技能,提升一下自己。

要是连这点都不愿意去努力,那还真别指望爱情找上门。

大中国人口科学龄男青年农村人面临的问题

大中国人口科学龄男青年农村人面临的问题

大中国人口科学龄男青年农村人面临的问题析各地普遍存在的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女青年难以留在家乡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农村的性别比失衡问题比较严重。

现在20岁至35岁的青年,是在1986年至2001年之间出生的,这段时期也是我国出生性别比(指男性对女性的比率)不断攀升的时期。

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的出生性别比为107,而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的出生性别比上升到111.7;2000年的出生性别比进一步攀升到116.9。

而且,农村的出生性别比失衡比城市更严重。

这是因为在过去,一些农民出于养儿防老的考虑,农村家庭往往千方百计要生个男孩。

过去,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实行“一孩半”生育政策,政策规定第一胎为男孩的农村夫妇不得再生育,而第一胎为女孩的允许生育第二孩。

因此,农妇在怀第一胎时一般不进行性别选择,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就实现了农民生男孩的愿望;如果第一胎是女孩,一些农民就会想方设法使用B超进行人工性别选择,保证第二胎生个男孩。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当年全国第一胎出生性别比为107.1,基本正常;第二胎出生性别比猛增到151.9。

其次,现在一些地方农村青年的结婚成本过高,往往要准备房子、车子、彩礼“三大件”,花费少则五六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成为一些农村适婚青年背不动的“三座大山”。

再就是,我国传统的婚配观念,一般倾向于“男高女低”,也就是男方的婚姻条件往往优于女方。

由于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很多农村女青年都愿意嫁给城市男青年,而城市女青年却很少愿意“下嫁”到农村。

包括在城市打工的年轻农民工,大多也很难在城里娶妻。

这就导致城市有很多大龄未婚女性,而农村则有很多大龄未婚男性。

这也是我国近年来结婚率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

关于解决农村大龄男婚配难的建议

关于解决农村大龄男婚配难的建议

关于解决农村大龄男婚配难的建议解决农村大龄男婚配难的建议:1. 政府加大对农村婚姻市场的宣传力度,提高大龄男青年的婚姻意识。

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组织婚姻咨询讲座等形式,向农村大龄男青年普及婚姻知识,增强他们的婚姻意识和婚姻观念。

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组织,如农村婚姻介绍所、婚姻交友平台等,提供便利的婚姻信息和婚姻配对服务,帮助大龄男青年寻找合适的伴侣。

3. 鼓励大龄男青年到城市就业,增加与异地女性的交流机会。

可以通过政府提供就业创业政策支持,鼓励大龄男青年到城市就业,增加他们与异地女性的接触和交流机会,提高婚姻配对的机会。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吸引大龄男青年回乡创业或定居。

通过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吸引大龄男青年回乡创业或定居,增加他们在农村找到合适伴侣的机会。

5. 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提高大龄男青年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培养大龄男青年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增加他们在社会上获得认可和婚姻配对的机会。

6. 支持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姻经济。

可以通过在农村推行农村婚姻经济政策,如提供婚姻补贴、低息贷款、创业扶持等措施,支持大龄男青年的婚姻经济,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增加婚姻的可行性。

7. 鼓励农村大龄男青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扩大社交圈子。

通过鼓励大龄男青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等,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增加婚姻配对的机会。

8. 加强农村婚姻家庭教育,提高大龄男青年的家庭责任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农村婚姻家庭教育活动,提高大龄男青年的家庭责任意识,加强他们对家庭的重视和对婚姻的认识,增加婚姻配对的机会。

9. 支持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姻交流活动,增加婚姻配对的机会。

可以通过组织农村婚姻交流活动,如相亲会、联谊会等,为大龄男青年提供婚姻交流的平台,增加他们找到合适伴侣的机会。

10. 加强农村性别平等教育,消除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姻压力。

对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的调研报告

对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的调研报告

对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的调研报告青岛市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青岛市妇联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社会交往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影响与制约,一部分大龄青年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

为了解我市大龄未婚青年的基本情况,分析其未婚的原因,市妇联对我市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调查大龄未婚青年指年龄为28岁至40岁的未婚人员。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2份。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大龄未婚青年的基本情况和结构特点(一)大龄未婚青年的性别和年龄结构接受调查的972人中,男性400人,女性572人,分别占 %和 %。

女性多于男性。

从年龄结构来看(表一),28—30岁的有562人,占 %;31—35岁的有292人,占 %;36—40岁的有118人,占 %。

其中,男性三个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 %、34%和 %;女性分别为 %、 %和 %。

大龄未婚青年主要集中在28—35岁,且随年龄增长而递减。

男性和女性的年龄结构基本相同,但35岁以上女性未婚的比例高于男性。

表一:大龄未婚青年的年龄结构年龄性别28—30岁31—35岁36—40岁男性22213642女性34015676合计562292118(二)大龄未婚青年的学历结构接受调查的972人中,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00人,占 %;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有252人,占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444人,占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144人,占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32人,占 %。

从学历结构看(表二),男性高中及以下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所占的比例都比女性高,男性分别为11%和 %,女性分别为 %和 %。

分年龄段看,36—40岁年龄段女性高中及以下学历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为 %,女性为 %;而这一年龄段研究生学历所占的比例男性又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分别为 %和 %。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低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未婚人员的比例逐步增多,在三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 %和 %;而男性低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未婚人员的比例则是逐步减少,在三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 %和 %。

贫困山区大龄未婚男青年婚姻问题调研

贫困山区大龄未婚男青年婚姻问题调研

贫困山区大龄未婚男青年婚姻问题调研近年来,随着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在景东县贫困山区,青年娶妻难问题越加普遍和突出,这实质上也是农村青年缺乏就业创业能力、缺乏致富成才本领的一个反映,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实施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大问题。

现就景东县贫困山区大龄未婚男青年婚姻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

一、景东县贫困山区青年娶妻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景东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端,地形北窄南阔,由低到高分布着谷地、丘陵、山地,属深切割中山地貌,岭高、坡陡、谷深是其基本特点。

东西宽61公里、南北长73公里,幅员面积453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5.5%,坝区仅占4.5%。

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受自然条件恶劣、家庭贫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县贫困山区形成了大量大龄未婚男青年群体。

2014年9月,景东县妇联在全县开展了大龄未婚青年的调查研究工作,经实地调查走访,对全县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

景东县辖13个乡镇、166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116333户365465人,其中年龄在30~45周岁之间的人口数为100664人,男性58248 人,女性42416 人。

经调查,景东县年龄在30~45周岁的未婚人数为11752人,其中男性为10462人。

西边五乡镇未婚男青年总数为4470人,与全县该年龄段未婚总人数的比为43 %。

由此可见,贫困山区青年娶妻难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以曼等乡为例,在曼等部分村组娶妻难已成为本地的突出问题。

曼等的9个村中,只有排沙、瓦窑、菜户3个村未婚人数与本村30~45岁的比例在10%以下,其余6个村比例都在10%以上,特别是扎结、排沙、花地、曼等4个村的情况更加严重,未婚人数与本村年龄30~45岁的比例高达15%以上,如扎结村平均每8.5户就有一个大龄未婚男青年,排沙平均每8户就有一个大龄未婚男青年,而地处偏远的花地村,409户人家中,大龄未婚男青年达82人,平均5户人家就有一名大龄未婚男青年。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1. 现状分析1.1 婚姻观念的变化在农村,曾经大家都觉得“二十出头,赶紧找对象,结婚生娃”,现在却不一样了。

你看看,许多年轻人到了三十岁,还在忙着事业,甚至有的宁愿单身,也不想将就。

说实话,这也怪不了他们,时代在变,观念也得跟上。

如今,谈恋爱、结婚似乎成了一件越来越“奢侈”的事情。

有些姑娘和小伙子,心里想着得找个合适的人,过得舒坦,再说婚姻的事儿。

1.2 社会压力与经济负担说到找对象,经济条件可是一个大坎。

现在的年轻人可不是随便就能结婚的,得有房有车,有的还想要父母的支持,哎,真是压力山大!特别是在农村,家里要是有个大龄青年,亲戚邻居可就开始热心肠地操心了,“你怎么还不结婚呀?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个!”这个时候,心理负担就更重了。

心想,我可不是为了取悦谁而结婚,结婚得是为了自己开心啊!2. 存在的困难2.1 资源匮乏与交友圈子小说实话,农村大龄青年的交友圈子可小得像蚕豆,平时要不就是在地里干活,要不就是在家看电视,想找个合适的人真不是那么容易。

你说,城市里的年轻人可以上个相亲节目,或者在网上约个会,咱们农村的年轻人可没这个条件。

很多人根本没有接触到异性的机会,更别提谈恋爱了,咋办呢?2.2 家庭观念的束缚再说说家庭的压力,尤其是那些父母心急如焚的老一辈。

他们总是挂在嘴边的:“你看隔壁李大爷的儿子都结婚了,你也快点啊!”每当这时候,大龄青年们心里可不乐意了。

感觉就像被推上了婚姻的快车道,连个刹车的机会都没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家庭的观念常常让年轻人喘不过气来,宁愿选择单身,也不想将就。

3. 对策建议3.1 拓宽交友渠道那么,咋办呢?我们得想办法拓宽年轻人的交友渠道。

可以利用互联网,办一些农村青年联谊活动,搞点“农田相亲会”,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彼此。

再说了,农村也可以有“约会”,比如组织一些农活交流会,大家一起干活,一起聊天,增加互动,慢慢就能擦出火花。

农村适婚男大学生择偶困境研究

农村适婚男大学生择偶困境研究

农村适婚男大学生择偶困境研究婚姻是人的生命周期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婚姻人们绵延后代并具有社会稳定的作用。

农村男大学生是农村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生长在农村、求学在城市,有着不同于农村和城市同龄人的特征。

在完成学业踏入社会之后,部分人在择偶方面遇到了难题和尴尬。

本文分析了他们自身的独特性,择偶遇到问题的原因,并据此尝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标签:农村适婚男大学生;择偶困境;问题;对策一、导论(一)研究的背景和选题意义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走入婚姻,人们进入了生命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通过婚姻人们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个人找到了感情的依靠和归属,并且具有绵延后代和稳定社会的作用。

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国,适龄未婚的男女青年越来越多,剩男剩女的婚姻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和棘手的社会问题。

剩男剩女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出现虽然没有确切的时间标志,但其大规模出现并为人们所关注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也就是1980年之后出生的,我们所谓的80后中才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

大龄未婚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进而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而且长期适龄未婚的人数增加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数百万的大龄未婚人口将步入老年阶段,在中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这一部分人的身心健康、生活水平及饮食起居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近几年,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农村人口在我国社会总人口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只有解决好农村青年的婚姻问题,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地稳定与和谐。

本文立足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幸福的角度,关注农村地区外出上学的适婚男青年的择偶和婚姻问题。

他们是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与农村及城市同龄男青年不同的特点,在婚姻伴侣的选择上也比同龄农村及城市男青年更容易遇到问题。

在分析的过程中希望了解他们这一群体在婚姻伴侣选择上的困境与尴尬,并且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对_____地区的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青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冲击,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机会有限等因素也对农村青年的婚姻产生了影响。

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增多,不仅给个人带来了心理压力和生活困扰,也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_____个乡镇的_____名农村大龄未婚青年进行了调查。

三、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基本情况1、年龄分布调研对象中,年龄在 30-35 岁之间的占_____,35-40 岁之间的占_____,40 岁以上的占_____。

2、性别比例男性大龄未婚青年占比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_____。

3、受教育程度大部分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_____,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_____。

4、职业状况从事农业生产的占_____,外出务工的占_____,个体经营的占_____,无业或待业的占_____。

四、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未婚的原因分析1、经济因素农村经济相对落后,部分青年收入较低,难以承担结婚所需的费用,如彩礼、购房、购车等。

同时,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也使得他们在婚姻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个人因素一些农村大龄未婚青年自身存在性格内向、沟通能力差、缺乏自信等问题,导致在与异性交往中处于劣势。

3、婚姻观念的变化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幸福,部分农村青年对婚姻的期望过高,不愿意将就,导致迟迟未婚。

4、社交圈子狭窄农村地区的社交活动相对较少,青年的社交圈子有限,难以结识到合适的异性。

5、男女比例失衡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男女比例失衡,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增加了男性未婚的概率。

课题研究论文: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研究

课题研究论文: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研究

136397 农村研究论文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研究一、农村大龄青年婚配现状(一)适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多女少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中国的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

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标准,推算出从1980年到20xx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出生的男性为2.9亿,女性为2.54亿,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600万。

而且随着这一代人陆续进入了适婚年龄,男女失衡的问题也将被无限放大,从20xx年开始,我国男性将面临长达几十年的“婚姻挤压”。

尤其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男性,将有10%甚至15%的男性找不到或者很难如期找到配偶,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农村,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贫困落后的农村。

(二)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收入水平低,文化水平低,思想落后受自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产业机构单一,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仍比较贫困,大部分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文化水平较低,生产生活的技能低下,且绝大部分因为家庭和思想上的限制,没有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部分大龄未婚男青年成为村中的贫困户,甚至需要政府的帮助和社会救济来维持日常的生活。

(三)农村彩礼过重,大龄青年难以负担近年来,农村结婚的彩礼持续飙升,犹如一道无情的屏障,让许多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未婚青年“望婚心叹”。

当金钱绑架了婚姻,彩礼变成了衡量爱与不爱的标准,有情人终成不了眷属,两个不相爱的人却却阴差阳错得被高价彩礼“绑”在了一起。

这样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还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相互攀比之风盛行。

许多农村地区更是明码标价,按农村女孩的学历索要彩礼,本科生10万,专科生8万。

二、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造成的社会问题(一)婚姻观念畸形发展,金钱至上,农村婚姻文明遭到践踏日益兴盛的农村彩礼文化,无疑给人一种“卖女”的感觉,在崇尚婚姻自由的今天,那女双方的感情基础理应比物质上的索取更为重要,而现在的农村婚姻,男方没有足够的彩礼去结婚,女方彩礼到位后结婚缺乏足够的人格尊严,花钱买来的婚姻,注定是一种悲哀。

论文-农村青年婚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论文-农村青年婚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论文-农村青年婚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农村青年的婚姻关系整体是积极健康的,但农民收入水平低、结婚成本过高、“80”“90”后独生子女“闪婚”“闪离”、生育意愿不强和大龄未婚农村青年择偶难等问题比较突出,应予以关注。

一、我市农村青年婚恋现状调查对象男女比为55.4:44.6。

已婚占比52.63%;未婚(有恋爱对象和无恋爱对象)分别占比15.48%和29.41%;离异占比2.48%。

20岁及以下占比7.12%,21-25岁占比17.03%,26-30岁占比36.53%,31-35岁占比39.32%。

农村青年接受大专以上教育占比55.11%;10.84%和34.06%的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局限于初中和高中。

31-35岁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初中和高中文化占比分别为19.69%和44.09%。

初中和高中学历农村青年结婚占比最高,分别为74.29%和63.64%。

硕士及以上学历农村青年离婚占比(8.33%)最高。

(一)女性婚姻更趋稳定男性离婚占比(3.35%)比女性离婚占比(1.39%)高1.96个百分点。

21-25岁离婚占比高达5.45%,分别比26-30岁(离婚占比2.54%)、31-35岁(离婚占比1.57%)高2.91个百分点和3.88个百分点。

(二)大龄男青年择偶困难未婚且无恋爱对象男性占比32.40%,比女性(占比25.69%)高6.71个百分点。

31-35岁未婚且无恋爱对象,男性占比9.46%,比女性(占比1.89%)高7.57个百分点。

(三)婚恋观健康积极89.47%的调查对象认为恋爱结婚是情感需要;85.14%的调查对象认为婚姻非常必要。

人品、性格和感情是选择婚恋对象最看重的方面。

农村青年在婚姻中的自主性愈来愈强,50.44%、43.42%和3.51%的调查对象在生活或工作中认识、经人介绍认识恋爱对象和在社交网络认识;仅有2.63%父母包办。

(四)择偶就业圈子较窄我市农村地区本土观念重,农村青年因生活理念、文化层次和生活成本等原因更倾向于就近工作和生活。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配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新沂市S村为例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配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新沂市S村为例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配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新沂市S村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差距的缩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城市谋求发展机会。

这让农村的大龄未婚男青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婚配问题。

本文以江苏省新沂市S村为例,调查了该地区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配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如下:1.婚配现状:在S村,大部分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年龄在30岁以上,大学文化程度以下占比较高。

这些男青年在农村打工或种地,收入较低,生活简朴,很难负担高昂的彩礼和婚礼费用。

此外,由于待业者很少有收入来源,他们难以满足女方选择婚姻对象的要求,许多男青年存在婚配困难的情况。

2.存在问题:(1)收入低,婚姻门槛高:S村的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很难承担高彩礼和婚礼费用。

因此,他们很难达到女方家庭的婚姻门槛,导致婚配难题。

(2)人口结构失衡:随着农村人口流失和城市化的加速,农村男女比例失衡越来越严重,导致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配问题更加突出。

(3)知识结构单一:S村的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很少接受高等教育或技能培训,导致他们的专业技能单一,难以满足城市女性对婚姻对象的多元化需求。

(4)传统观念影响: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在父母的影响下,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婚姻观念,往往对同龄女性的事业价值和追求有所偏见,而且衡量婚姻对象的标准过于单一,容易招致婚配问题。

综上所述,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配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应该积极寻找解决方式,来改善这种情况。

比如,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扩大农村青年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人们的职业技能,以增加在城市中的就业机会和婚配机会。

同时,应该消除传统观念对婚姻的影响,尊重个人自由,拓宽婚姻选择空间,让这些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透视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问题

透视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问题

透视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问题摘要: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阐明了这一问题的成因:农村人口性别比的结构性失衡、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农村青年择偶交往机会有限等,并分析了该问题的负面影响,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青年;大龄未婚;择偶农村青年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程度,也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前途与命运。

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大龄未婚青年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遥望着“围城”内的生活,却因为种种个人无法控制和改变的社会原因至今被迫单身。

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现象折射出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农村青年的生活状况和农村社会的发展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难以有个家: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问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下,社会对正常的结婚年龄范围的认定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对大龄未婚青年这一概念的界定较为复杂。

刘爽、郭志刚在研究北京市大龄未婚青年时,将城市大龄未婚青年的年龄下限定为25岁,上限定在44岁,其中重点指的是30岁以上的未婚者。

[1]由于中国传统农村广泛存在的早婚(即早于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习俗的影响,农村青年的初婚年龄一般比城市青年早2至3年。

因此,与城市大龄未婚青年相比,农村大龄未婚青年的年龄下限应更低一些。

同时也应注意到,即使同是农村社会,全国不同的地域、文化区域下对大龄未婚青年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但是,无论何种界定,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和现实性都无容置疑。

据某中部贫困县统计,该县438个行政村中,有10至20名大龄男性未婚者的村有150个,30至45名大龄男性未婚者的村有70个,45名以上大龄男性未婚者的村有15至20个,有的村已成了“光棍村”。

与城市大龄未婚青年相比,城市大龄未婚青年中有一部分教育程度高、职业背景优越的青年由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原因,自愿选择了晚婚,而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则主要是由于环境压力促成的被动型大龄未婚,从某种角度而言,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尽管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数量有所减少,但仍存在许多婚姻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问题分析:1. 文化观念问题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普遍存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尤其是重男轻女的思想。

他们往往认为婚姻必须要有子嗣,否则就不完整,这种观念限制了他们对婚姻对象的选择。

2. 经济问题农村大龄未婚男性通常对经济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要求自己有足够的存款和房产才能娶妻生子。

然而,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较弱,他们很难达到自己的要求,导致无法成家。

3. 教育问题农村大龄未婚男性通常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也使得他们在找对象时遇到了困难。

现代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妻子也希望找到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丈夫。

对策建议:1. 推进农村传统观念的转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传统观念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同时,社会组织可以开展一些相关活动,提高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婚姻的多样性。

2.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经济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经济问题。

3. 加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加强对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加他们在找对象时的竞争力。

4. 加强社会工作力量,提供婚恋咨询服务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工作,提供婚恋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婚姻问题。

同时,可以借鉴城市婚介机构的经验,成立农村婚介机构,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提供婚姻配对服务。

结语: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婚姻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中国是人口大国,更是一向重视农村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XX 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2023年全国人口数量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o大龄单身未婚女性人数已经达到3800万,大龄单身男性将近3900万,中国大龄单身人数突破7千万人口,并且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男女比例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现象,在一定方面影响着农村的全面发展。

笔者利用新春回乡探亲访友的时机对该类问题进行了调研。

二、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情况现状XX的家乡XX村是XX市XX区XX镇XX村委的一个村小组,现全村总人口有430人,其中男性人口230人,女性人口200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15:1适婚单身人数32人,其中男性有25人,女性有7人,而其中30—40岁年龄阶段的未婚人数有10人,占比高达32%,且10人皆为男性。

一个不到500人的小村庄大龄剩男就有占这么高比例,固然现代社会的男女婚姻思想较之前有所改变,普遍结婚较晚,但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根植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再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导致人口比例出现失调,大龄单身男青年越来越多,因此未来可能会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三、原因分析因为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龄男青年越来越难找对象。

1高价彩礼让适龄青年结不起婚。

2023年初网传XX天价彩礼1888万让人瞠目,虽最后证实是假的新闻,但XX的高价彩礼确实让其他省份的人望而却步。

XX部分农村地区的高价彩礼让想结婚的男青年结不起婚。

实际上在XX村的10个大龄未婚男性中,其中就有2个已到谈婚论嫁的阶段,最终因负担不起彩礼问题而分手。

2010年之前XX镇的彩礼按“惯例”是6到8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攀比心理作祟,目前“行情”12.8万、16.8万、18・8万的彩礼已屡见不鲜。

西部贫困村大龄单身男性攻击性问题调查研究

西部贫困村大龄单身男性攻击性问题调查研究

西部贫困村大龄单身男性攻击性问题调查研究徐晓秋【期刊名称】《浙江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9)002【摘要】为了研究婚姻挤压背景下,中国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大龄单身男性的攻击性及其原因,特对大龄单身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分别比较大龄单身男性与已婚男性的攻击性测量得分;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大龄单身对攻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龄男性未婚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和性格;农村大龄单身男性相对于已婚男性,存在明显的攻击性.大量弱势单身男性群体的攻击性对社会已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和评估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造成的潜在后果以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应对措施.%With a view to studying aggressiveness and its reasons of elder unmarried males in impoverished rural areas of Western Chin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marriage squeeze, this article first carried out a sampling survey of elder unmarried males, then adopted variance analysis and chi-square test to compare aggressiveness measurement scores of elder unmarried males with those of married males, and finally referred to linear regression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lder unmarried status on aggressiveness.It is found that poor economic condition and introverted personality mainly contribute to elder males` unmarried status, and compared with married males, elder unmarried males in rural areas have obvious aggressiveness.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that aggressiveness of a large number of disadvantaged unmarried maleshas posed 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society, the longstanding gender disproportion problem of newly-born population cannot be ignored and calls for constructive countermeasures.【总页数】7页(P113-119)【作者】徐晓秋【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杭州 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05【相关文献】1.大龄单身族,你离婚姻有多远?——选择单身,自愿还是无奈? [J],2.从婚配经历看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择偶困境及心理应对r——基于陕南地区的调查研究 [J], 刘慧君;苟欢迎3.性别比例失调背景下农村单身男性婚恋观调查研究 [J], 牟晓彤;李岱欣;胡竞予;王豪4.决胜小康阶段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的利益公平性问题研究——基于35个贫困村的调查研究 [J], 张明琴; 肖祥5.脱贫攻坚视角下农村大龄单身男性问题调研 [J], 魏红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困境与策略选择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困境与策略选择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困境与策略选择在农村地区,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

他们面临着诸多困境,而寻找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面临的婚姻困境,首先体现在经济方面。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这使得他们在婚姻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女方对于物质生活的期待。

许多女方在择偶时,往往会将男方的经济条件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没有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物质基础,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在婚姻竞争中就处于劣势。

其次,农村地区男女比例失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以及一些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导致了农村出生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这使得男性在寻找配偶时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的未婚男青年。

再者,农村的社交圈子相对狭窄,也限制了他们结识异性的机会。

农村的生活方式较为单一,日常活动范围有限,除了邻里之间的交往,与外界的接触较少。

而且,农村的娱乐活动和社交场所也比较匮乏,这使得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很难有机会拓展自己的社交圈,认识更多的适婚女性。

此外,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不足也对他们的婚姻造成了影响。

一些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可能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沟通能力,在与异性交往中表现不够自信和成熟,从而难以赢得女方的青睐。

面对这些困境,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改善自己的婚姻状况。

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

可以通过学习一门实用的技能,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或者自主创业,增加收入来源。

例如,可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课程,学习养殖、种植技术或者手工艺制作等,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创业优惠政策和就业指导,帮助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稳定。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还需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的成因、风险和对策

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的成因、风险和对策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3, 13(8), 3104-3109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p https:///10.12677/ap.2023.138386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的成因、风险和对策张耀东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徐州收稿日期:2023年6月19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28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7日摘要 本文综述了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的现状、原因和解决对策。

文献分析表明,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在农村社会中面临着严峻的择偶难问题,主要由经济、文化水平和性别比例失衡等多重因素造成。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加强性别平等教育、改善农村经济环境、建立婚恋服务机构、引导跨国婚姻等。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Causes,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arriage Difficulties for Older Unmarried Men in Rural AreasYaodong ZhangSchool of Public Health,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Received: Jun. 19th , 2023; accepted: Jul. 28th , 2023; published: Aug. 7th , 2023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reasons and solutions of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mid-dle-aged unmarried men in rural areas in finding partners. Literature analysis shows that mid-dle-aged unmarried men in rural areas face severe difficulties in finding partners due to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economic, cultural level and gender ratio imbalances.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张耀东lems, the article proposes a series of measure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rural economic environment, establishing marriage and love service organiza-tions, and guiding cross-border marriage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of this article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rural society.KeywordsRural, Middle-Aged, Unmarried Men, Marriage Difficulties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的城乡结构正在深刻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科⺫⽬目:贫困经济学教师:姓名:学号:专业:类别:(学术□、专业□)上课时间:2015 年 09 ⽉月⾄至2015 年 12 ⽉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研究⽣生部制贫困地区⼤大龄男⻘青年择偶困难问题研究⽬目录第⼀一章研究背景及意义1第⼆二章相关理论21.婚姻偿付与婚姻资助理论22.同阶层婚理论23.择偶梯度理论34.有关婚姻交换的理论3第三章⽂文献综述61.择偶的定义及其特点62.“婚姻圈”与“婚姻市场”6第四章贫困地区⼤大龄男青年择偶困难成因81 .⼈人⼜⼝口⽐比例结构失衡82 .经济因素93 .择偶机会有限104.其他10第五章贫困地区婚姻失配的负⾯面影响121.助长拐卖妇⼥女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122.不良婚俗影响贫困地区⼈人⼜⼝口素质123.诱发犯罪124. 影响贫困⼭山区经济发展125. 加重社会保障⼯工作13第六章结论14参考⽂文献15第⼀一章研究背景及意义婚姻家庭是透视社会的重要窗⼜⼝口,择偶又是婚姻过程中的基础环节。

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男性群体择偶难问题,不仅在各地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则更为突出。

由于婚姻的普遍性特征,所以由各种因素造成的择偶困境,将会带来严重的⼈人⼜⼝口、社会和⽂文化后果,为某⼀一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择偶难问题不仅是⼭山区男性的个⼈人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问题。

纵观当前社会学研究,家庭婚姻问题是⼀一重点和热点所在。

但细究婚姻家庭研究,其研究主题明显倾向于离婚、试婚、独⾝身、独⽣生⼦子⼥女、家庭暴⼒力、家庭结构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对象亦着重于⼤大学⽣生、⽩白领等群体;⽽而在研究范围上,亦明显倾向于城市,针对农村乃⾄至贫困⼭山区家庭婚姻问题研究远远不够,这与我国城市化程度较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80%的基本国情极不相称。

⽽而在贫困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贫困地区⼥女性外出流动所带来的婚恋观念变化的新形势下,贫困地区⼤大龄青年婚姻失配已成为⼀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于在贫困地区,男⼥女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再加上⼥女性早婚的婚恋⽂文化,⼤大龄⼥女青年尚未婚配是不常见的,故本⽂文所谓的⼤大龄青年,根据当今社会对青年的划分及贫困地区婚姻的现实特点,年龄在25~35的男性青年即称之为⼤大龄青年。

他们⼀一般具有如下特征:⽂文化程度低、不具备思变和竞争的意识、缺乏外出动机和较长时间的外出经历、个⼈人和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或在村落周边打短⼯工、⽼老实本分、内向⽊木讷、不善与⼈人交往等。

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落后、贫困的地区并呈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及社会秩序的稳定,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究。

第⼆二章相关理论1.婚姻偿付与婚姻资助理论1关于婚姻中的“彩礼”的功能或者性质,⽐比较著名的理论主要有弗⾥里德曼(Freedman)提出的婚姻偿付理论和孔迈隆(Cohen,Myron)提出的婚姻资助理论。

婚姻偿付理论理论认为,彩礼等男⽅方婚姻⽀支付是男⽅方家庭为新娘家庭提供了⼀一个具有⽣生育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新娘⽽而进⾏行的经济补偿,其实质是男⽅方家庭⽤用财富换取新娘家庭对新娘权利的让渡(权利⼈人将⾃自⼰己有形物,⽆无形的权利,或者是有价证券的收益权等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全部或部分的以有偿或者⽆无偿的⽅方式转让给他⼈人所有或者占有,也或让他⼈人⾏行使相应权利),或者认为男⽅方婚姻⽀支付是男⽅方家庭送给新娘家庭⽤用以补偿其对新娘养育的象征性礼物,是对新娘价值和社会地位认可程度的象征。

婚姻资助理论认为,男⽅方的婚姻⽀支付的最终流向还是新婚夫妇的家庭,是男⽅方⽗父母为新家庭的建⽴立⽽而提供的⼀一种物质上的帮助或资助。

这两种理论曾经在国外学者上世纪 80 年代对中国农村婚姻⽀支付的研究中分别多次得到证实。

但是,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旧有的解释框架已经很难适应新的社会变迁。

⼀一些学者较早察觉到了中国农村婚姻⽀支付在功能上的变迁。

Han min and J.S.Eades通过对安徽萧县李家楼村的研究发现:从 80 年代开始,农村婚姻⽀支付急剧攀升,绝⼤大多数钱实际上是转移到新婚夫妇家庭⽽而并⾮非新娘⽗父母家庭。

这表明在 80 年代以后⼀一些农村地区的男⽅方婚姻⽀支付已经开始从“婚姻偿付”向“婚姻资助”转化。

婚姻偿付理论主要强调了新郎家庭对新娘家庭的经济补偿功能,婚姻资助理论则主要强调彩礼对新建家庭的“资助”功能。

这两种理论往往被认为适⽤用于中国农村婚姻的不同历史阶段。

2.同阶层婚理论2中国⼈人历来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因此有“⽵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之说。

古德在《家庭》⼀一书中提出了“同类匹配”原则,指出⼈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和⾃自⼰己的年龄、居住地、教育、种族、宗教社会阶层以及价值观相近或者类似的异性为配偶,古德认为,“这既因为群体强迫⼈人们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伴侣,也因为市场商议过程会使⼈人们意识到,最好的机遇是选择同等类型的⼈人”。

因此,古德强调“⼀一切择偶制度都倾向于同类婚姻,即阶级地位⼤大致相当的⼈人才可以结婚,名声显赫、有权有势的家庭在为⼉儿⼥女物⾊色配偶时,没有必要与下层阶级的家庭联姻”。

可见,古德对于择偶的观点中包含了“婚姻容易发⽣生在具有同1栗志强.农村男⽅方婚姻⽀支付:性别⽐比失衡背景下的农民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122古德著(魏章玲译).家庭[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等或者相近的社会地位的男⼥女之间”的婚姻分层原则。

古德甚⾄至认为,爱情对于社会分层制度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因为它有可能使青年⼈人与那些长辈认为不合适的⼈人结婚,即有可能使⾼高阶层的家庭与低阶层的家庭联姻,从⽽而使前者感到烦恼。

因此,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给年轻⼈人提供的求婚⾃自由会更少⼀一些,这实质上是⼀一种为了确保同阶层婚姻⽽而对爱情的控制。

3.择偶梯度理论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则认为,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较低的⼥女性,3⼥女性往往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高于⾃自⼰己的男性(徐安琪,2001),即所谓的“择偶梯度”原则。

在近年来的有关中国农村婚姻问题的研究中,许多成果都呼应了这⼀一原则。

例如叶⽂文振等学者也提出了中国⼈人普遍接受并期望在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等⽅方⾯面“男⾼高⼥女低”的婚4配模式的观点(叶⽂文振、林擎国,1998)。

李中清、王丰等学者指出中国⼥女性择偶带有很5强的“⾼高攀性”,社会阶层较⾼高的男性结婚的概率较⾼高(李中清、王丰,2000)。

这种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目前中国农村男⾼高⼥女低的“跨阶层”婚姻模式,也有⼒力佐证了西部贫困地区的⼥女青年往往会流动到相对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或城市,进⽽而涌现出⼤大批贫困地区单⾝身男青年。

4.有关婚姻交换的理论婚姻⼀一直被许多学者看作是⼀一种交换⾏行为。

古德认为,婚姻是⼀一种“等价交换的买卖”(古德,1986)。

中国学者鲍宗豪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一桩婚姻,⽆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上看,都有某种交换存在,包括情感、⽣生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交换,中国古代的“门当户对”论属于⼀一种婚姻交换论,属于当事者家庭之间的交换,家庭“财产”6和“门第”之间的交换(鲍宗豪,2006)。

(⼀一)弗雷泽等⼈人的婚姻交换理论最早对于交换理论的应⽤用体现在⼈人类学家对初民社会的分析中。

弗雷泽在对原始社会中各种亲属和婚姻⾏行为的研究中⽤用功利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了姑表联姻的原因:如果⼀一个⼟土著⼈人没有相应的财产去讨⽼老婆,⼀一般情况下就会被迫⽤用⾃自⼰己的⼥女性亲属(姐妹、⼥女⼉儿)进⾏行交换得到⽼老婆。

弗雷泽注意到了婚姻交换之中的权⼒力分化:拥有众多姐妹或者⼥女⼉儿的3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的变迁及其原因分析[J].社会学,2001(3).4叶⽂文振、林擎国.中国⼤大龄未婚⼈人⼝口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8(4).5李中清,⺩王丰.⼈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M].三联书店,2000.6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男⼦子就⽐比较富有,没有姐妹、⼥女⼉儿的男⼦子⽐比较贫穷,甚⾄至可能娶不到妻⼦子(特纳,72001)。

⼈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也认为,亲属制度的本质在于男⼈人之间对⼥女⼈人的交换,婚姻是礼品交换的最基本形式,⼥女⼈人是最珍贵的礼品。

列维斯特劳斯解释了交换妇⼥女的现象,指出⼀一旦男⼈人被禁⽌止享有本家庭的妇⼥女,他们就不得不建⽴立⼀一套与别的家庭交换妇⼥女的制8度(孙淑敏,2005)。

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人则认为,“在这些婚姻交换中,男⼈人将⼥女⼦子供给别⼈人,换来别的⼥女⼦子,但是这些交换并不在个⼈人之间进⾏行,⽽而是在集团之间:供集团和取集团就这样叫⼥女⼦子在他们之间流通”(安德烈·⽐比尔基埃等,1998)。

显然,这类理论将婚姻看作是对妇⼥女的⼀一种交换,适合⽤用于交换婚姻的解释。

(⼆二)沃勒的“最少兴趣原则”威拉德·沃勒(Willard Waller)在宾西法尼州州⽴立⼤大学学⽣生约会模式的研究中发现了“最少兴趣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interest),即当约会双⽅方的地位平等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当约会双⽅方的地位不平等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不平等并可能导致剥削现象。

也就是说,对保持双⽅方关系不感兴趣的⼀一⽅方在交换中拥有最⼤大的权⼒力(孙淑敏,2005)。

可见,沃勒较早注意到了婚姻交换中的权⼒力不平等现象并阐明了其原因。

(三)贝克尔的婚姻交换理论9加⾥里·贝克尔(Becker)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人类的婚姻关系进⾏行了研究,将⼈人类的婚姻⾏行为看作是⼀一种经济⾏行为,认为⼈人们结婚的⽬目的是为了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利益。

因此,“⼀一个有效的婚姻市场总是有完全相称的婚配,⾼高质量的男⼦子和⾼高质量的⼥女⼦子结婚,低质量的男⼦子和低质量的⼥女⼦子结婚,尽管有时候不相称的婚姻也是重要的”(贝克尔,1998)。

在贝克尔的理论中,家庭被看作是⼀一个有效率的经济单位,他就像⼀一个企业⼀一样,夫妻双⽅方通过订⽴立⼀一份把他们长期结合在⼀一起的契约,避免了⽀支付交易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大⼤大降低了监督和管理的费⽤用(贝克尔,1998)。

因此,择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最⼤大化的效⽤用,如果⼀一个⼈人婚姻收⼊入超过了单⾝身收⼊入,他就会选择结婚,否则他就会选择独⾝身或者离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