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第一章)
列控 (已编辑版)A4

第一章●1运行控制系统是轨道交通行车系统的“中枢与神经”,旨在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列车以最小安全间隔距离运行,以达到最大的运输能力●2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发展历程:(1)地面人工信号为防止列车相撞,在线路上安装各种信号设备。
通过地面信号显示系统,以物体大致形状、灯光的数目和颜色等视觉信号或音响信号等听觉信号给司机以各种运行条件的指示,提醒司机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发生列车正面冲突和追尾事故。
这个阶段,主要是依靠信号工的眼睛观测(传感器),通过人控制的信号给司机传递行车命令(传输),由信号工控制列车间隔。
列车完全由司机驾驶,并负责列车的运行安全。
2)地面自动信号1872年美国人鲁宾逊发明了轨道电路,实现了列车占用钢轨线路状态自动检查。
利用轨道电路检查到的列车占用线路状态控制信号显示,出现了地面自动信号,使地面信号显示能真实反映线路空闲状态,也就是说按信号显示行车能够防止列车冲突事故。
只有当线路在空闲状态时,信号开放才是安全的。
地面信号显示仅仅指明列车前方线路状态,列车完全由司机驾驶,安危在完全掌握在司机手中。
(3)机车信号由于地面信号显示有时受到自然环境(如雾、风沙、大雨等)的影响以及地形的限制,司机往往不能在规定的距离上及时了望前方的信号机的信号显示,因而有产生冒进信号的危险。
为将列车运行前方所接近信号机的显示情况及时通告司机,发明了机车信号设备,将地面的视觉信号变成通过技术手段引入司机室,大大改善了司机了望条件。
这样司机就能够在任何条件下从容地驾驶列车和前方信号为禁止信号时及时采取制动措施,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效率和安全程度。
4)自动停车装置列车自动停车设备(简称ATS ,Automatic Train Stop)的功能是当地面信号的“禁止命令”未被司机接受时就自动实施紧急制动,强迫列车停车。
电码轨道线路的出现,使得利用轨道电路向机车传送信息成为可能,地面轨道电路、机车信号与自动停车装置结合的构成简单的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

❖ 上海地铁1号线1989年引进阿尔斯通美国公司的ATC系
统,为了节省投资,在正线道岔联锁区域和车辆段采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
❖ ATC系统的大量引进拉近了我国地铁信号装配 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 国地铁的整体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列车运 行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此后不久,我国又对部 分设备实施国产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1章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
3.发展阶段
❖ 从1994年至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 了 快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的是信号设备的大 规模引进。
❖ 采用引进设备后,大大缩短了运行间隔,提 高了安全程度和通过能力,但由于国内外的 电源质量、道岔结构、轨道施工工艺等存在 差异,所以引进的ATC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效 果不像在国外那么好。而且,引进的设备也 会带来后续的诸多问题。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地铁信号 设备。北京地铁1号线于1989年从英国西屋公司引进 ATC系统。复八线由于要与前期的一号线贯通,为了便 于既有信号系统兼容,复八线也大量引进了英国西屋公 司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同时,配套了国产的 继电联锁设备、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和信号微机联锁监 测设备等。
第1章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
❖列车自动控制(Automatic Train Control,简称 ATC)系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被研制 和试用。日本于1964年交付使用了世界上第一条 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其以机控为主、设 备优先的列车控制系统,使列车在高速度、高密 度运行的条件下,安全运行30多年。
第1章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
❖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列车速度的提高对列 车运行控制系统在安全和效率方面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随着地面信息传输技术(应答器、轨 道电路和轨间环线电缆等)和列车信息接收技 术的不断完善,出现了点式ATC系统、点连式 ATC系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_第一章 绪论_1

2004年,中国铁路长远规划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开始建设; 2008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线开通,运营速度350km/h; 截至2013年9月,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0463km,“四纵”干
站内电码化
轨道电路 信号机 转辙机 应答器
分类 工作机制 名称及符号 限速定义
故障-安全原则与技术
课程主要内容安排
绪论 铁路信号基础
ETCS CTCS ATO理论与应用
34
ETCS发展历程
ETCS各等级 系统设备与功能
欧洲典型 列控系统
历史原因 技术革新 关键技术
ETCS-0级 ETCS-1级 ETCS-2级 ETCS-3级
400
300
200 Maximum speed in operation
100
0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2009
高速铁路运营世界最新技术
18
通信信号
动车组
运营调度
客运服务
路 基 工 程
轨 道 工 程
桥 梁 工 程
隧 道 工 程
站 场 工 程触 网 系 统
电 力 系 统
远 程 监 控 系 统
车 载 子 系 统
地 面 子 系 统
联 锁 子 系 统
调 度 集 中
通 信 系 统
总 成
车 体
转 向 架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

固定闭塞ATC系统
固定闭塞速度码模式(台阶式)ATC是基于普通音频轨道电路,轨道电路传输信息量少,对应每个闭塞分区只能传送一个信息代码。 目标距离码模式(曲线式)一般采用音频数字轨道电路,或音频轨道电路加电缆环线或音频轨道电路加应答器,他们具有较大的信息传输量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不同闭塞制式的ATC系统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ATC 系统的组成
ATC 系统的设备组成 现场轨旁设备、车载信号设备、控制中心及车站信号设备 ATC系统的功能组成 ATO、ATS、ATP
ATC系统控制框图
中央控制室
功能
停车点防护 速度监督与超速防护 列车间隔控制 测速与测距 车门控制 其他功能:紧急停车、给出发车命令、列车倒退控制
ATO系统是提高城市交通列车运行水平的技术措施
添加标题
ATO系统自动驾驶+ATP系统=自动驾驶
添加标题
机车装上ATO后,就可用2种方式运行:手动或自动
添加标题
司机人工驾驶+ATP系统=手动驾驶
添加标题
01
02
03
04
功能
停车点的目标制动 打开车门 列车从车站出发 列车加速 区间内临时停车 限速区间 司机手动驾驶及由ATO系统驾驶之间可在任何时候转换 记录运行信息
可实现车地双向通信,易于实现无人驾驶。
舒适
先进
可实现较小的行车间隔
高效
灵活
安全
四、不同闭塞制式的ATC系统
ATC系统分类
按各系统设备所处地域可分为:控制中心子系统、车站及轨旁子系统、车载设备子系统、车场子系统。
按车载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连续式和点式。
按闭塞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闭塞方式中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速度码模式(台阶式)和目标距离码模式(曲功能:检测列车位置、停车点防护、超速防护、列车间隔控制(移动闭塞时)、临时限速、测速测距、车门控制、记录司机操作。
CRH1型动车组ATP LKJ CIR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RH1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目录第一章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概述 (4)第一节闭塞制式 (4)第二节与闭塞制式对应的信号显示制式 (8)第二章列控系统的速度控制模式 (9)第一节阶梯控制方式 (9)第二节曲线控制方式 (12)第三章 ETCS列控系统 (17)第一节ETCS系统构成 (17)第二节ETCS系统应用等级 (18)第四章CTCS-2列控系统 (21)第一节CTCS列控系统概述 (21)第二节CTCS的主要功能与应用等级 (22)第三节CTCS-2列控系统组成 (24)第四节CTCS-2轨道电路 (28)第五节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 (35)第六节CTCS-2应答器 (39)第七节临时限速 (41)第八节CTCS级间转换 (45)第五章车载ATP组成及外部接口 (47)第一节概述 (47)第二节日立车载ATP系统结构 (49)第三节车载设备ATP的外部接口 (54)第六章 ATP车载设备工作模式 (64)第一节概述 (64)第二节ATP车载设备主要控车模式 (65)第三节ATP车载设备操作方式 (94)第四节ATP的速度监控模式 (95)第五节ATP的制动输出模式 (105)第六节故障状态下的运行模式 (109)第七章 DMI 人机界面 (113)第一节DMI设备组成 (113)第二节界面显示 (113)第三节语音及声音表示 (121)第四节DMI键盘接口 (123)第五节DMI工作状态 (126)第六节故障表示 (131)第八章 LKJ2000机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133)第一节LKJ2000系统组成结构与功能 (133)第二节LKJ2000屏幕显示器 (134)第三节TAX2型机车安全信息综合检测装置 (134)第四节TSC1机车运行监测数据无线传输装置 (135)第九章车载无线通信设备CIR (138)第一节车载无线电通信系统CIR组成 (138)第二节车载无线电通信系统CIR系统原理 (139)第三节车载无线电通信系统CIR的功能 (141)第四节主要性能指标 (142)第五节车载无线通信设备CIR各部分之间的接口 (148)第六节CIR系统运行 (154)第七节450MH Z调度通信 (154)第八节GSM-R通信 (156)第九节CIR检验/试验 (162)参考文献 (165)第五部分第一章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概述列车运行控制系统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实现铁路调度统一指挥的关键技术设备,也是铁路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技术领域。
中职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件:单元3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1)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2)信号机的设置
• 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机设置不同于铁路, 规定在ATC控制区域的线路上道岔区设防 护信号机或道岔状态表示器,其他类型的 信号机可根据需要设置。
• 进段信号机灯光配列可同防护信号机,亦可采 用双机构(两个二显示)带引导机构,自上而 下灯位为黄、绿、红、黄、月白。
d.出段(场)信号机 • 出段(场)信号机采用三显示机构,红、
绿,带调车白灯。 e.调车信号机 • 调车信号机采用二显示机构,自上而下 灯位为白、蓝(或红) f.通过信号机 • 若采用自动闭塞,其通过信号机为三显 示机构,自上而下灯位为黄、绿、红。
3. ATS子系统
• ATS子系统主要实现对列车运行的监督和控制, 辅助调度人员对全线列车进行管理,其功能包 括:调度区段内列车运行情况的集中监视与控 制,监测进路控制、列车间隔控制设备的工作, 按行车计划自动控制道旁信号设备以接发列车, 列车运行实迹的自动记录,时刻表自动生成、 显示、修改和优化,运行数据统计及报表自动 生成,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设备状态及调度员 操作记录,运输计划管理等,还具有列车车次 号自动传递等功能。
度命令运行;
• 月白色—运行前方道岔在侧股(反位),按ATP 速度命令运行,一般限制速度为.30 km/h;
• 红色+月白色—引导信号,准许列车在该信号 机处继续运行,但需准备随时停车,仅对防护 站台的信号机设引导信号。
• 站台还设有发车表示器,发车前5s闪白光,发 车时间到亮白色稳定光,列车出清后灭灯。
• 此外,在ATC范围内的各正线控制站各设一套联锁设 备,用以实现车站进路控制。联锁设备接收车站值班 员和ATS控制。考虑到运用的灵活性,正线有岔站原 则上独立设置联锁设备,当然也可以采用区域控制方 法。
列控系统复习参考

第一章区间信号自动控制组织列车在区间内行车一般有两种方法:(1)时间间隔法;(2)空间间隔法闭塞:其实就是空间间隔法:是指把铁路线路划分为若干个段落(区间或闭塞分区),在每个区段内同时只准许一列列车运行,这样使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第二章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机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机要求两个车站值班员共同办理闭塞手续,其办理手续分正常办理,取消闭塞合事故复原三种。
正常办理五个步骤:1.发车站向接车站请求发车;2.接车站值班员同意发车站发车;3.列车从发车站发车;4.接车站值班员开放进站信号,列车进入接车站;5.到达复原。
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需要发接两车站共同协调,两站间在办理闭塞时应传递以下信息:1.请求发车正信息;2.自动回执负信息;3.同意接车正信息;4.通知发车正信息;5.解除闭塞,即到达复原负信息;6.取消闭塞负信息;7.事故复原负信息。
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动作过程见P17.选择继电器XZJ吸起后起到三个作用:记录发送的请求发车信息;选择接车站发来的信息是回执信息而不是复原信息;证实出站信号机没有开放过。
第三章区间自动闭塞1.国产移频轨道电路国产移频自动闭塞的频率参数是:载频为550、650、750和850Hz,低频调制信号频率为11、15、20和26Hz,频偏为正负50Hz。
在复线区段时,上行线规定采用650Hz和850Hz1.采用的是强制衰耗式,为一送一受(一段电路只有一个送电端和受电端)、电压发送、电流接受。
电流接受方式(有绝缘轨道电路一般采用电压接收方式来获取信号)是在两钢轨旁设置电流传感器,通过感应方式接收信号,同时抵消钢轨中的牵引电流的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
相邻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采用不同的频率,由接在接收端的陷波器强制衰耗。
它对本闭塞分区的频率呈低电阻,对相邻闭塞分区的频率呈高阻。
2.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分类(1)电气隔离式:又称谐振式,利用谐振槽路实现相邻轨道电路的电气隔离。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心从CTC或TDCS获得统一时钟,并按统一时钟进行系
统管理和控制。车站列控中心设备影响时间不大于1S。 车站列控中心设备采用统一的标准,具有通用性。在 CTC或TDCS的车站车务终端上设有特定的列控中心人 机界面,包括输入、确认等,与既有车站车务终端的
相关内容进行统一。
(2)主要功能:
a:临时限速功能 b:接车进路信息预告功能
列控系统地面设备
室内设备
车站列控中心地面设备 Nhomakorabea应答器室外设备
轨道电路
学习要求
一、车站列控中心技术特点 二、应答器工作原理
三、级间切换
一.车站列控中心
(1)简介:
车站列控中心(简称TCC)是地面列车运行控制的核心, 传输车站连锁、列车超速防护系统所需要的全部地面信息,
通过驱动接口控制相应的道岔、信号机及轨旁设别。采用
(5)系统接口
1)与CTC/TDCS接口(P口)
列控中心与CTC/TDCS系统的接口属于安全通信接口,采
用标准异步RS422串行接口,与CTC/TDCS的双机之间形
成交叉互连的冗余通道。 列控中心主要功能需求 ①从TDCS、CTC中获取调度命令,包括接发车信息、临时 限速信息(起点里程、长度、速度、车次、起止时间等)、
提高常用制动减压量控制精度;制动缸压力信号 主要在机车单机运行时作为状态记录依据。 ⑦指针式速度指示:采用ZL型或EQG3/8型双针 速度表,双针速度表的实际速度与限制速度指 针依靠装置主机驱动。双针速度表照明电源采 用机车照明电源。
课后思考
1、了解LKJ2000型监控装置发展概述。 2、掌握系统方框图的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②屏幕显示器:有屏幕显示器和数码显示器,屏幕显示器以 屏幕滚动方式显示实际运行速度轨迹曲线及模式限制速度 曲线,以图形、符号和文字形式显示地面信号机的位置、 种类以及运行线路的曲线、坡道、桥梁、隧道及道口信息。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PPT课件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术语(3)
n 准移动闭塞 (Distance-To-Go):线路被划分为固定位置、某一长度的闭塞 分区,一个分区只能被一列车占用,闭塞分区的长度按最长列车、满负载、 最高速、最不利制动率等最不利条件设计,列车间隔为若干闭塞分区,而与 列车在分区内的实际位置无关,列车位置的分辨率也为一个闭塞分区(一般 为几十米—几百米),制动的起点可以延伸,但终点总是某一分区的边界, 对列车的控制一般采用一次抛物线制动曲线的方式,要求运行间隔越短,闭 塞分区(设备)数也越多。
点式列控系统
连续式列控系统-轨道电路方式
连续式列控系统-轨道电缆方式
连续式列控系统-无线方式
点连续式列控系统-轨道电路+点式应答器
第三章 列控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n 概述
n 基本功能 n 间隔控制 n 速度控制
n 基本原理:地面信息——传输通道——车载设备 n 根据传输通道不同分为
n 点式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n 连续式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n 组成
n 地面应答器
n 轨旁电子单元(LEU)
n 车载设备
速度传感器
中央处理单元 天线 应答器
LEU
车载设备 地面设备
信号机或联锁设备
第三章 列控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v v = v(s) s
ETCS
联锁
现场单元控制 轨道占用 TD-SP-
MA
轨旁电子单元
欧洲应答器
占用轨道区段的末端
欧洲 应答器
第三章 列控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讲授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基本概念与术语 n 概述 n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n 地—车信息传输技术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术语(1)
第章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⑤固定闭塞系统无法知道列车在分区内的具体位置,因此列车 制动的起点和终点总在某一分区的边界。为充分保证安全,在滞 后速度控制模式下,需要在两列车间增加一个“防护区段”,但这 将使得列车间的安全间隔较大,影响线路的使用效率。
1.掌握自动闭塞与移动闭塞的区别: 2.掌握ATC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3.掌握点式和连续式ATC系统特点; 4.掌握不同的驾驶模式在列车驾驶过程中 的使用:
5.掌握ATC系统控制模式的种类。
4.1 ATC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包括三 个子系统: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列 车自动驾驶ATO系统和列车自动监控 ATS系统。
区间闭塞的基本原则是在铁路区间或闭塞分区 内任何时刻只允许有一辆列车运行。
实现区间闭塞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间隔法和空间 间隔法两种类型。时间间隔法是当先行列车发出后 ,隔一定时间再发出同方向的后续列车,以实现相 继追踪列车间的隔离。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 确保安全,如当先行列车运行不正常时(晚点或中 途停车等),有可能发生后续列车撞上前行列车的 追尾事故。为了克服时间间隔法的缺陷提出了空间 间隔法,即先行列车与后续列车间隔开一定空间的 运行方法。空间间隔法能较好地保证行车安全而被 广泛采用,逐步形成了铁路区间列车运行的闭塞制 度。
移动闭塞技术在对列车的安全间隔
控制上更进列车实时的速度和位置动态地计算 列车的最太制动距离。列车的长度加上 这一最大制动距离并在列车后方加上一 定的防护距离,便组成了一个与列车同 步移动的虚拟闭塞分区(见图4-5)。由 于保证了列车前后的安全距离,两个相 邻的移动闭塞分区就能以很小的间隔同 时前进,使列车能以较高的速度和较小 的间隔运行,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CTCS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ppt课件

ppt课件
11
(2)人机界面
能够以字符、数字及图形等方式显示列车运行 速度、允许速度、目标速度和目标距离。
能够实时给出列车超速、制动、允许缓解等表 示以及设备故障状态的报警。
机车乘务员输入装置应配置必要的开关、按钮 和有关数据输入装置。
具有标准的列车数据输入界面,可根据运营和 安全控制要求对输入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
ppt课件
9
CTCS的定义
CTCS是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的缩写, 即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它以分级的形式满足 不同线路运输需要,在不干扰机车乘务员正常驾 驶的前提下有效地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即为了 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并以分级形式满足不同线路 运输需求的强制性技术规范。
ppt课件
14
地面子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应答器、轨道电路、无线通信网络 (GSM-R)、列车控制中心(TCC)/无线闭塞中心(RBC)。其中GSM-R 不属于CTCS设备,但是CTCS的重要组成部分。
ppt课件
7
国外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
由各国铁路行车事故的分析看出,由列车冒进信号所引起的重大事故 所占比重最多,而作为这一事件的行为主题即司机受心理和生理多因 素的影响,失误是难免的,如1978年和1979年在我局杨庄车站和哈 尔滨铁路局沈家车站先后发生的两起严重撞车事故。所以,各国铁路 普遍采用先进的列车自动控制(ATC)设备或列车超速防护(ATP) 设备,以防止这一事件的发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将先进的控制技术、通信技 术、计算机技术与铁路信号技术溶为一体的行车 指挥、控制、管理自动化系统。
ppt课件
10
基本功能
(1) 安全防护
在任何情况下防止列车无行车许可运行。 防止列车超速运行。
CTCS列车运行控制系统ppt课件

轨道电路定位技术
轨道电路原理
01
通过轨道上的电路和车载设备之间的电磁感应或电信号传输实
现列车位置检测。
轨道电路在列车定位中的应用
02
利用轨道电路分段或编码方式,确定列车在轨道上的具体位置。
轨道电路定位技术的优缺点
03
优点包括成熟可靠、适用于各种天气条件;缺点包括精度相对
较低、需要铺设专用轨道电路等。
基于时间间隔的控制策略
列车追踪间隔控制
通过调整前行列车与后行列车的追踪间隔时间,确保列车在区间 内安全、有序运行。
车站间隔时间控制
根据车站到发线运用和列车停站时间等因素,合理设置车站间隔 时间,提高车站通过能力。
时间间隔的动态调整
根据线路条件和列车运行状况,对时间间隔进行动态调整,以适 应不同运行场景和需求。
系统架构将向更加分布式、智 能化、自适应的方向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列车协同控制将实现更加精细化、个性化 的运行调整和优化。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应用前景展望
01
02
03
CTCS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将在高 速铁路、城际铁路等更多领域得 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 CTCS系统将不断升级和完善, 为铁路运输提供更加安全、高效、 智能的保障。
多列车协同控制的复杂性
解决方案
采用高速、可靠的通信技术,如 LTE-R等,确保车地通信的实时性和 准确性。
关键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
采用冗余设计和故障导向安全原则, 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安全性。
采用先进的列车协同控制算法,实现 多列车的协同控制和优化运行。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发展趋势
车地通信将向更高速度、更大 容量、更低时延的方向发展。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第一节概述发展历程随着铁路运输的任务越来越重,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高,保证运输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完全靠人工瞭望、人工驾驶列车已经不能保证行车安全了,即使装备了机车信号和自动停车装置,也只能在列车一般速度运行条件下保证安全无法实现高速列车的安全保证,因为它们不能完成防止超速行车和冒进信号的现象。
因此,需要研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现对列车间隔和速度的自动控制,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
要实现上述目标,不是简单的设备改进可以完成的,需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例如:车-地之间大容量、实时、可靠信息传输,列车定位,列车精确、安全控制等。
需要车载设备、轨旁设备、车站控制、调度指挥、通信传输等系统良好的配合才能实现,如果把前面讨论的系统称为传统铁路信号系统,那么,以现代列车运行控制技术为核心的信号系统可以称为现代铁路信号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铁路信号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形成现代铁路信号系统提供了条件。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是计算机、通信、控制等信息技术与信号技术的一个高水平集成与融合的产物。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定义:由列控中心、闭塞设备、地面信号设备、地车信息传输设备、车载速度控制设备构成的用于控制列车运行速度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能力的控制系统。
功能:1. 线路的空闲状态检测;2. 列车完整性检测3. 列车运行授权;4. 指示列车安全运行速度;5. 监控列车安全运行列控系统分类西方发达国家在列控系统研究方面已有较长发展历史,比较成功的列控系统主要有:日本新干线ATC系统,法国TGV铁路和韩国高速铁路的TVM300及TVM43C系统,德国及西班牙铁路采用的LZB系统,及瑞典铁路的EBICA900系统等。
上述列车控制系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技术条件和适应范围,因此,列控系统可以分成许多类型。
(1)按照地车信息传输方式分类:①连续式列控系统,女口:德国LZB系统、法国TVM系统、日本数字ATC系统。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大纲

2. 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两站间传递几个正信息?发送这些正信息的时机和条件?3. 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有几个自动发送的信息?是如何实现自动发送的?4•轨道电路补偿电容的作用。
5. ZPW-2000的频率参数:上下行载频、低频信息和频偏。
6•机车信号的作用?主体化机车信号?7•为什么要实行站内电码化?站内电码化的作用和分类?8•列控系统地车信息传递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9•列控系统速度控制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10 •测速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门.制动模式曲线计算需要哪些数据?12. CTCS分级情况如何?13. 空转、滑行校正处理。
14. CTCS-2级列控系统的总体要求。
15. CTCS-2级列控系统的组成。
16. CTCS-2级列控系统几种工作模式。
17. CTCS-2级列控系统地车信息怎样传输?闭塞方式怎样?速度控制方式怎样?18. 应答器地面设备是如何构成的?主要作用各是什么?19. 应答器怎样设置的?其天线作用距离多少?20. 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分别向机车传送哪些信息?21・闭塞方式(站间闭塞:半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自动闭塞: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虚拟闭塞和移动闭塞)与速度控制方式(阶梯式分级速度控制、曲线式分级速度控制和目标距离曲线模式)之间的尖系。
闭塞:用信号或凭证,保证列车按照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运行的技术方法。
固定闭塞:固定闭塞的追踪目标点为前行列车所占用闭塞分区的始端,后行列车从最高速开始制动计算点为要求开始减速的闭塞分区的始端,这两个点是固定的,空间间隔的长度也是固定的,所以称为固定闭塞。
准移动闭塞:准移动闭塞的追踪目标点是前行列车所占用闭塞分区的始端,当然会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而后行列车从最高速开始制动的计算点是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及列车本身的性能计算的。
目标点相对固定,在同一闭塞分区内不依前行列车的走行而变化,而制动的起始点是随线路参数和列车本身性能不同而变化的。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ATC)系统

21
(三)列车运行调整功能
(1)系统调度模式的设置
不同的线路其系统调度模式不尽相同,一般有四种 模式:自动调整模式、人工调整模式、人工调度模式 和全人工模式,不同的调度模式反映了系统自动控制 的程度。
自动调整模式是调度自动控制最高级别,系统除具有人工调整
22
模式的全部功能外,还具有自动调整功能,能根据时刻表,自动 地调整列车停站时间及运行等级,以保证列车的安全、正点运行。 人工调整模式指运行调整要依赖于调度员,系统除具备人工调 度模式的自动控制功能,还具有自动调度功能,即根据时刻表和
ATC系统的组成
控制中心是指挥整条线路列车运行的智囊,由 ATS子系统来完成这个功能,也可以理解为控制 中心只有ATS 子系统;联锁集中站的信号设备, 具体执行控制中心的操纵指令,负责列车的安全 运行,完成与列车的信息交换,所以联锁集中站 具有ATC 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也就是由ATS、 ATP、ATO 三个子系统相配合,来完成这些功能。
调度模式,按时自动地调度列车从折返站(或车辆段)出发。
人工调度模式是指列车的调度和运行的调整依赖于调度员指挥, 但系统具有自动进路功能,也具有时刻表和车号自动管理功能; 全人工模式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不起作用,所有的控制、调度、 调整均依赖于调度员指挥。
23
(2)列车调度方式的设置
自动调整模式中,列车调度方式有二种,这是指两 列车都在终端折返线,折返线1的列车折返;还是折返 线2的列车出发?其调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列车运 行顺序来调度列车的方式;另一种是按列车的车号来 调度列车的方式。
顺序为ATP报文产生功能生成相应的报文。对于每个
占用的音频轨道电路产生单独的报文。
3. ATP车载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间闭塞方法的分类
组织列车在区间内行车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⒈ 时间间隔法 列车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时间由车站发车,使前行列车和追踪列 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时间间隔的行车方法.这种行车方法因追 踪列车不能确切地得到前行列车的运行位置,所以不能确保列 车在区间内的运行安全,我国已不再使用此种行车方法。
⒉ 空间间隔法 把铁路线路划分为若干个段落(区间或闭塞分区),在每个区 段内同时只准许一列列车运行,这样使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 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的行车方法,这种行车方法能严格地把列 车分隔在两个空间,可以有效地防止列车追尾和正面冲突事故 的发生,确保列车运行安全。这种行车方法是我国目前所采用 的闭塞方法,我们所说的闭塞就是指空间间隔法。
从闭塞制式的角度来看,装备列车运行控制自动的自动闭塞可分 为三类: (1)固定闭塞 (2)准移动闭塞(含虚拟闭塞) (2)移动闭塞
3. 带有列控系统的自动闭塞
(1)固定闭塞:列控系统采取分级速度控制模式时,采用固定闭塞方式。 运行列车间的空间间隔是若干个闭塞分区,闭塞分区数依划分的速度 级别而定。一般情况下,闭塞分区是用轨道电路或计轴装置来划分的, 它具有列车定位和占用轨道的检查功能。固定闭塞的追踪目标点为前 行列车所占用闭塞分区的始端,后行列车从最高速开始制动的计算点 为要求开始减速的闭塞分区的始端,这两个点都是固定的,空间间隔 的长度也是固定的,所以称为固定闭塞。对于固定闭塞采用的列控技 术通常是如下图所示的分级速度控制方式。
(1)其中半自动闭塞就是人工办理闭塞手续,列车凭信号显示发车 后,发车站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在没有设备检测区间是否留有车辆 时,还必须由接车站的值班员确认列车的完全到达和人工恢复闭塞。 这种方法因为既要人工操纵,又要依赖列车运行自动关闭信号,所以 称做半自动闭塞。其特征为:站间或所间只准走行一列车。
ATC 速度
自动防护
自动停车
ATC
机车信号
地面 地面 自动信号 人工信号
运行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背景
传统铁路信号只能在列车一 般速度运行条件下保证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列车速 度的提高,发展列车超速防护 系统和其它列车速度控制,才 能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保证 行车安全。
定义:由列控中心、闭塞设 备、地面信号设备、地车信息 传输设备、车载速度控制设备 构成的用于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能力 的控制系统。
主要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限制速度
三显示 追踪位置
四显示 追踪位置
三显示追踪
四显示 三显示
四显示追踪
前列车位置
3. 带有列控系统的自动闭塞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简称列控系统) 是靠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的方式来实现列车按照空间间隔制运行的技术方法。运行列车间必须 保持的空间间隔首先是满足制动距离的需要,还要考虑适当的安全余 量和确认信号时间内的运行距离。所以根据列控系统采取的不同控制 模式会产生不同的闭塞制式。列车间的追踪运行间隔越小,运输能力 就越大。
2. 以地面信号为主的自动闭塞
当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在l60km/h及以下时,通常采用以地面信号为主 的的自动闭塞系统。该系统一般设有地面通过信号机,机车装备机车 信号及自动停车装置,来保证列车按照空间间隔制运行。目前,以地 面信号为主的自动闭塞可分为:三显示自动闭塞和四显示自动闭塞。
当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时,我国铁路一般采用三显示自动闭 塞。就是通过信号机具有三种显示能预告列车前方两个闭塞分区的状 态;分二个速度等级,一个闭塞分区的长度满足从规定速度到零的制 动距离。
VCC1 DT
VCC1 I/O
列控中心
联锁系统 无线闭塞控制中心
系统主要功能
线路的空闲状态检测; 列车完整性检测 列车运行授权; 指示列车安全运行速度; 监控列车安全运行
列控系统分类
(1)按照地车信息传输方式分 ①连续式列控系统:车载设备可连续接收到地面列控设备
的车-地通信信息,是列控技术发展的主流。连续式列控系 统可细分为阶梯速度控制曲线 (1)小曲线分级速度模式曲线
固定闭塞
特点:
✓线路被划分为固定位置、某一长度的闭塞分区; ✓一个分区只能被一列车占用; ✓列车间隔以闭塞分区为单位,而与列车在分区内的实
际位置无关;
3. 带有列控系统的自动闭塞
(2)准移动闭塞:准移动闭塞方式的列控系统采取目标距离控制模式 (又称连续式一次速度控制)。目标距离控制模式根据目标距离、目标 速度及列车本身的性能确定列车制动曲线,不设定每个闭塞分区速度 等级,采用一次制动方式。准移动闭塞的追踪目标点是前行列车所占 用闭塞分区的始端,当然会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而后行列车从最高 速开始制动的计算点是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及列车本身的性能计 算决定的。目标点相对固定,在同一闭塞分区内不依前行列车的走行 而变化,而制动的起始点是随线路参数和列车本身性能不同而变化的。 空间间隔的长度是不固定的,由于要与移动闭塞相区别,所以称为准 移动闭塞。显然其追踪运行间隔要比固定闭塞小一些。一般情况下, 闭塞分区是用轨道电路或计轴装置来划分的,它具有列车定位和占用 轨道的检查功能。
1.1 闭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行车指挥 调度所
列控系统
联锁
闭塞
车站
区间
闭塞的基本概念
铁路线路以车站(线路所)为分界点划 分为若干区间,区间的界限在单线上以两个 车站的进站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车站与区间 的分界线。在双线或多线上,分别以各线路 的进站信号机柱或站界标的中心线为车站与 区间的分界线。为了提高线路通过能力,在 自动闭塞区段又将一个区间划分为若干个闭 塞分区,以同方向两架通过信号机柱为闭塞 分区的分界线。为了确保列车在区间内的运 行安全,列车由车站向区间发车时必须确认 区间(分区)内没有列车并需遵循一定的规 律组织行车,以免发生列车正面冲突或追尾 等事故。
②点式列控系统:接收地面信息不连续,但对列车运行与 司机操纵的监督并不间断。如:瑞典EBICAB系统。
③点一连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如:CTCS2级, 轨道电路 完成列车占用检测及完整性检查,连续向列车传送控制信 息。点式信息设备传输定位信息、进路参数、线路参数、 限速和停车信息。
(2)控制模式分 ①阶梯控制方式 出口速度检查方式,入口速度检查方式, ②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方式 速度-距离模式,德国LZB系统,日本新干线数字ATC系统
闭塞的基本概念
闭塞就是用信号或凭证,保证列车按照前 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 (空间间隔制)运行的技术方法。要完成上 述闭塞在我国目前还不能由列车司机直接完 成,而要由车站值班员来完成。对司机来说, 必须由车站值班员给出行车凭证后才能占用 区间。在我国,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通常为 车站出站信号机和区间通过信号机的准许显 示。在用信号的准许显示作为凭证时,首先 必须保证区间空闲,其次要办理闭塞手续和 发出凭证。当列车进入区间后出站信号机自 动关闭准许显示。只有证实列车完全出清区 间并再次办理闭塞时,才能再一次开放准许 显示。
(2)自动站间闭塞就是在有区间占用检查的条件下,自动办理闭 塞手续,列车凭信号显示发车后,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的闭塞方法。 其特征为:有区间占用检查设备;站间或所间区间只准走行一列车; 办理发车进路时自动办理闭塞手续;自动确认列车到达和自动恢复闭 塞。
自动闭塞就是根据列车运行及有关闭塞分区状态自动变换信号显 示,而司机凭信号行车的闭塞方法。其特征为:把站间划分为若干闭 塞分区,有分区占用检查设备,可以凭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行车,也可 凭机车信号或列车运行控制的车载信息行车;站间能实现列车追踪; 办理发车进路时自动办理闭塞手续,自动变换信号显示。
第一章 区间闭塞基础
1.1 闭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自铁路开始运营,就产生了如何控制列车运行 间隔以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的问题。由于列车在线路 上运行,不能以相互避让的方法避免迎面相撞,加 之列车速度快、质量大,从开始制动到停车需要行 走较长的距离,这就产生了后继列车追撞前行列车 的可能。为了确保列车在区间内的运行安全,我们 把确保列车在线路上运行安全的技术措施和设备, 称之为“安全列车间隔控制系统”。闭塞设备是保 证列车在区间内行车安全的设备,而列车在车站的 行车安全则是由“车站联锁装置”来保证的。
当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160km/h时,我国铁路一般采用四显示自动 闭塞。四显示 自动闭塞就是通过信号机具有四种显示能预告列车前方 三个闭塞分区的状态:分三个速度等级,二个闭塞分区的长度满足从 规定速度到零的制动距离。多于四显示时,则以机车信号为主。
2. 以地面信号为主的自动闭塞
目前铁路信号显示制度主要有进路制和速差制信号两种显示方式。进 路制信号以指示列车进入不同进路为原则的信号显示制度,速差制信 号是每一种信号显示均表示不同行车速度的信号显示制度。我国铁路 既有的信号显示基本属于进路式简易速差信号显示方式,其速差速度 含义主要体现在进站信号机(含接车进路信号机)的显示上。世界各国 铁路的信号显示方式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正在向速差制信号显示 方式转变,随着我国铁路提速,其信号显示方式中的速差含义也正在 逐步增强。如属于限速运行的信息有双半黄色灯光显示(限速45km/h)、 双半黄色灯闪光显示(限速80km/h)以及红黄灯闪光显示(限速20km/ h)。属于速差信号信息的有四显示及特殊区段的黄灯、黄2、黄2闪、 黄3、绿黄2等信息。它们都明确提出要减速到规定的速度等级,通过 接近的地面信号机。属于预告要减速的信息有三显示的黄灯、四显示 的绿黄灯信息。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第1章)
华容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1.4
背景
传统铁路信号只能在列车一 般速度运行条件下保证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列车速 度的提高,发展列车超速防护 系统和其它列车速度控制,才 能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保证 行车安全。
定义:由列控中心、闭塞设 备、地面信号设备、地车信息 传输设备、车载速度控制设备 构成的用于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能力 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