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常见问题36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些植物在组培生根阶段会把大量元素和糖减半,我应根据什么来判断是否需要减半?

答:在组培过程中,我们提起配方往往只局限于激素的配比和添加物的使用,其实对基本培养基的构成和培养条件(温度、光照、湿度、PH等)都属于配方的范畴。在这方面的调整主要是根据实际培养状况灵活调整。在生根阶段,试验证明培养基高渗透势或液体培养基有利于营养素和激素的运转,有利于根的发生和形成质量,因此大部分植物在生根过程需要调整基本培养基的组成。但具体需不需要应该通过对比试验确定。

2.什么是滤纸桥生根?

答:1)滤纸桥生根技术是分化苗直接瓶外生根技术,其作用主要是简化生根环节,提高炼苗成活率,降低组培成本,同时还可以对污染苗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

3.组织培养中出现黄化的原因有几种?

答:黄化是指在组培过程中由于培养基成分、环境、激素、碳水化合物等各种因素引起的幼苗整株失绿,全部或部分叶片黄化、斑驳。这一现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比较常见,特别在部分木本花卉中较为常见,引起黄化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基中Fe的含量不足;各矿质营养不均衡;培养环境通气不良,瓶内乙烯含量升高;激素配比不当;糖用量不足或长时间不转移糖已耗尽;PH值变化过大;培养温度不适;光照不足等。

解决的方法是,首先在配制母液和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中,要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准确,还要认真细致地核对每项称量的每一个环节;及时转接培养物;使用透气的封口膜以改善瓶内通气状况;适当调节pH值、激素配比和无机盐浓度;配制培养基时切记不要忘记加糖;控制培养室内的温度;适当增加光照;另外,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类物质如青霉素、链霉素、头孢霉素等,有时也会出现幼苗黄化现象,应适当减少用量或停止使用。

4.人工种芽的形成标致是什么,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工种芽?

答:一个完整的人工种子是由体细胞胚、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三部分组成。

它的优势在于:1、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省地省工,可直接播种。2、人工种子制作时,可加入营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固氮菌、杀虫剂等。3、以用于生产人工种子的体细胞胚,可以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效率极高。4、一些珍贵种苗或树种可以通过人工种子,加速其生产应用。

存在问题:1、并非所有植物都能培育出大量高质量的体细胞胚。2、目前的人工胚乳和种皮还不够理想,不能有效防止微生物的腐蚀。3、人工种子的贮藏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5.在组培中胚状体在外部形态上是如何与愈伤组织区别的?

答:大量实验证实,植物体细胞具有成胚的潜力,由体细胞形成的胚状体叫体细胞胚(somatic embryo)。一般情况,体细胞组织形成愈伤组织之后3周内,在愈伤组织上出现大量胚,这些胚是由愈伤组织外层细胞以及深部细胞起源的。

在离体或活体条件下,体细胞经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胚期和子叶期等阶段形成的胚叫体细胞胚状体。从外植体或愈伤组织表面产生胚状体的情况较为常见。

从愈伤组织向球形胚过渡的标志是细胞的活跃分裂形成一团致密的没有表皮层的细胞团结构,可以明显地与疏松的愈伤组织区分开。

鉴别胚状体的标准:(1)胚状体具有极性,也就是说胚状体在发育的早期阶段,在其相反的两端分化,分别出现茎端和根端,是一种单极性结构。(2)在组织学上,胚状体的维管组织与母体植物或外植体的维管组织一般没有联系,其维管组织的分布呈“Y”字形。

而根或芽的分化,里面长出原形成层束,与愈伤组织形成的或外植体中的维管组织往往相连。

6.光照强度多少lx是怎么计算的?

答:1)光照强度=光通量/单位面积。至于Lux的换算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现推荐一种简单的换算方法。

光是一种辐射能,故各种光源所发出的光能都有一定的强度。这种光能的强度,就叫作“光强度”。它一般以烛光为计算单位。即以点然一种特制的鲸油蜡烛,依它沿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作为基数--1烛光。现在所用的以电源发光的光源,其光强度的计算单位仍以烛光为标准,称作国际烛光。在习惯上我们称瓦特。25瓦特的电灯,其光强度等于25国际烛光。

2)光照强度的换算实际上要用英尺烛光,但是我还没有找到英尺烛光和日光灯之间的关系公式。

英尺烛光是距光源一米处每平方英尺的光照强度,可以说它是这样规定的:就是一个标准烛光(我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在一米处一平方英尺的垂直面积上的光照强度是一英尺烛光。

计算式:1标准烛光=10.76Lux

3)因为光照强度和发光强度的单位换算中有都有“标准烛光”这一关系,为此,我认为完全可以用发光强度来推测光照强度的相关性。又因为同一标准的烛光,其在相同距离的光照强度应该也是一样的,而且日光灯的瓦数和国际烛光的发光强度是相同的,所以,英尺烛光也可以和日光灯的光照强度相同,也就是说等于日光灯的瓦数。例如130瓦的日光灯,在一米处的光张强度为30×10.76=322.8Lux

但在组培生产中,需要知道的是30cm之内的光强。这个要换算起来就只好另辟蹊径喽--就是用照度计。

7.如果在配制母液时,将micro 和marco素参在同一个罐子内,会对植物有影响吗?

答:母液配制,主要是考虑到母液稳定性问题,根据化学反应原理,浓度很高的大量素中的阴离子,对微量素的金属离子来说是过量的,因此若混在一起,微量素中的金属离子会很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沉淀,从而失效。长时间使用这样的母液,就会发生生理病害,比如缺素症(黄叶,叶不展,萎缩变脆等)。

8.组培苗生长环境有何特点?如何针对这些特点提高移栽成活率?

答:组培炼苗是组培过程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体系,提高炼苗成活率是决定组培成败和降低组培成本的关键。试管苗一般在高湿(100%)、弱光(3000-4000Lux)、恒温(25℃)下培养,生长的植株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叶片无保护组织(角质层、蜡质、表皮毛等),加之细胞间隙大,气孔开张大,因此水分散失较快,易于萎蔫。

2、根无根毛或极少,并且有些从愈伤组织上发育的根与芽的疏导组织不相同,因此吸水能力较弱。

而当炼苗移栽时,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湿度降低、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温差变大。具以上特点的组培苗,在此环境下,叶片失水较严重,根系吸水能力不足,即吸水量小于蒸腾水量,从而造成植物萎蔫,炼苗失败。另一种情况是,空气温度上升要比基质温度上升快,而根系的吸水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与温度是成正比的,当气温升高时,加之湿度较低,叶片蒸腾急速增加,此时基质温度上不去,根系吸水能力不够,造成蒸腾大于吸水的失衡状态,从而萎蔫死亡。

要想获得高的炼苗成活率就得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提高出瓶苗的质量,提高其抗逆性,生根前的壮苗、理想的生根配方和生根培养环境的调控是关键;另一方面就得有针对组培苗特点创造一个适宜的炼苗环境,比如保证空气湿度,平衡空气和基质的温度平衡关系等。

9.两次培养基用的配方都一样,为什么一个凝固的特好,一个就凝固不了?还有在诱导愈伤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答:培养基的凝固无外有下列几种情况:

1、琼脂批次有变,没有做批次试验,沿用以前的用量造成不足。

2、大量素重复加入,或大量素母液配制出错。

3、PH调的过低,或有活性炭高压灭菌时间过长,造成蔗糖分解量剧增,影响培养基的PH降低较多。

4、加入新的天然附加物,或附加物过多。

另外,诱导愈伤过程,除了注意激素的搭配应用外,还应该注意培养物与琼脂要紧密接触,根据培养情况及时调整激素配比,要及时转接,考虑光暗交替培养等。

10.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为什么只用蔗糖而不用葡萄糖?为什么动物培养的培养液中用葡萄糖而不用蔗糖?

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植物与动物的生理机制去思考。植物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就是植物是自养型的(光合作用)而动物是异养型的(外部吸收代谢)。植物光合产物是多糖(二碳糖以上,包括蔗糖),贮藏产物形式是淀粉,而淀粉的合成前体就是蔗糖。蔗糖=葡萄糖+果糖,所以蔗糖的合成必须同时要有葡萄糖和果糖,其实植物也只能吸收葡萄糖和果糖。在组织培养中加入蔗糖,经熬煮和高压灭菌后就会分解成植物能够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形式。其实这样看来在组培中,植物也有部分异养的特点,如果在培养基中缺少任何一种糖的形式,植物在自养能力(光合,呼吸,产物代谢等)较差的情况下,就难免会影响其生理代谢。与植物不同的,动物是异养型的他不需要淀粉的积累,也没光合作用,动物细胞本身所处的生理环境和代谢方式就决定了它对糖形式的要求了。

11.请问植物病毒检测的简便方法?

答:由于经过脱毒处理,即使未完成脱除病毒的植株,其体内病毒的含量也会较低,常常在最初的一二次病毒检测中呈阴性,因此有人建议在前18个月内,必须对植株进行若干次检测。

目前常用的植物病害检测方法有可见症状鉴定、寄生鉴别、抗血清检测、电镜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