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哲学的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教会纷争与决裂
查尔西顿大公会议决议 (451年) 《赫诺肯提谕》 (482年) 1054年大决裂——东正教和罗马公教(公教一词源 自拉丁文catholica,原意为“全世界的”和“普遍 的”) 天主教,东正教以及后来宗教改革中产生的基督教 新教(汉译基督教)并列为基督教的三大派别。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造成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二 次大分裂。基督教新教形成三大主流教派即路德派、 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结束了天主教在西欧一统天 下的局面。
Fra Baidu bibliotek
中世纪的教育
(二)、后期,11到14世纪 1、中世纪大学——依形成途径不同分为“先
生大学”、“学生大学”,前者脱胎于主教 学校,后者脱胎于学生团体。 学位制——学士(三艺)、硕士(四艺)、 博士(神学科、医科、法科) 2、城市学校——拉丁文法学校、城市初等学 校
第二节中世纪的基督教会
第三节中世纪的文化
一、哲学
1、经院哲学的概念
2、经院哲学的发展历程
二、文学
三、艺术
四、自然科学
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
经院哲学亦称烦琐哲学,是一种运用理性
形式,通过烦琐的、抽象的、思辨的方法 论证基督教教义的一种为神学统治服务的 宗教哲学。因其倡导者主要是僧院学者而 得名。经院哲学产生于9世纪,形成于11世 纪,13世纪发展到高潮,14世纪以后逐渐 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有安瑟尔谟、托玛 斯· 阿奎那等。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派别: 唯名论和唯实论。经院哲学是联接欧洲古 代哲学和近代哲学的中间环节。
经院哲学的发展历程
——波爱修(约公元480—525) (二)开端——爱留根纳(公元800—877) (三)形成期——安瑟尔谟 ;洛色林 ;阿 伯拉尔 (四)繁荣期——托马斯· 阿奎那 ;异端、异 教思想 (五)解体衰亡期——罗吉尔· 培根 ;威 廉· 奥康
参考书目
《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
(上下),约阿希姆· 布姆克(德),何珊、刘 华新译,三联书店,2006。 《中世纪美学》,塔塔科维兹(波兰)著, 褚朔维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雅克・勒戈夫(法) 著,张弘译,商务印书馆,2002。 《欧洲的觉醒》,菲利普· 沃尔夫(英)著, 郑宇建、顾犇译,商务印书馆,1990。
第三章中世纪的西方文化
参考书目
绪论
第一节
中世纪的西方社会 第二节 中世纪的基督教会 第三节 中世纪的文化 第四节 拜占庭文化
参考书目
《欧洲中世纪简史》,C.沃伦· 霍莱斯特(美)
著,陶松寿译,商务印书馆,1988。 《欧洲中世纪史》,朱迪斯· 本内特(美),杨 宁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中世纪的衰落》,赫伊津哈(荷兰)著, 刘军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著,人民出 版社,1994。
参考书目
《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
理查德· 桑内特(美),黄煜文译,上海译文 出版社,2006。 《创世纪:传说与译注》,冯象著,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4。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冯象著,生活· 读 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7。
中世纪的概念
中世纪( the middle age )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 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 15 世纪提出来的。他把 西欧 5 ~ 15 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 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 时期; 17 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其所著世界 史中,第一次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 纪、近代三个时期;到 18 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 洲历史学家普遍采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有古 世、中世、近世之说,清末翻译西方世界史著作时 就以此对译西方的这三个概念。中世纪通常是适用 于西欧的、特有的一个概念,应用于其它地区时我 们常用世界中古史来取代。
第一节 中世纪的西方社会
一、中世纪之初的欧亚民族大迁徙
二、中世纪的社会形态
1、封建制度
2、城市复兴与市民阶层出现
三、中世纪的教育发展
封建与Feudalism
封建——封土建国,靠宗法关系维系,通过
血缘纽带、血亲伦理实现控制。中国封建制 度是“宗法封建制”。 Feudalism——从拉丁文feodum(采邑)演变 而来。封建主和封臣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一 种契约关系,互有权利和义务,是“契约封 建制”。 中世纪的庄园制度是对罗马大地产制度和埃 及隶农制度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中世纪的教育
(一)前期,5—11世纪
1、教会学校——依据招生对象和等级分为
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教育 内容主要是神学,也有“七艺”,即文法、 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 乐。 2、宫廷学校——世俗教育,贵族及其子弟 3、骑士教育——世俗封建主教育,家庭教 育形式
一、教会的发展与教俗之争 1、丕平献土与教皇国建立
2、教俗权力争夺
二、基督教会的分裂 三、十字军东征
东西教会差异
东——希腊哲学传统的影响,倾向于用哲学观点看 待基督教。在教会的组织制度方面,受制于皇权政 治,具有依附性。宗教礼仪严格的体系,宗教气氛 浓厚,宗教生活带有神秘性。又称“希腊教会”。 西——受罗马法学传统的影响,倾向于从法学角度 看待基督教,福音书主要被视为一种新的律法。罪 与恩的思想与强有力的教会组织相结合,使西方教 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更强,权力更大,教权与 王权之争激烈。宗教礼仪的严格性稍逊。
城市与市民
中世纪早期的大侵袭大毁坏,使罗马帝国时
期繁荣的城市和商业彻底衰落。7世纪撒克逊 人对西欧的进攻和封锁,又切断了欧洲与东 方的商路。因此,11世纪之前,西欧大陆都 处在封闭的状态,是纯粹的农业社会,以庄 园制的乡村经济为主体 。城市衰竭 。 从11世纪开始,西欧出现商业和城市的复兴。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出现新兴的市民阶层, 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