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三

合集下载

浪漫与理性的交织——龙仁曲线住宅

浪漫与理性的交织——龙仁曲线住宅

0 1 一建筑结构囤解 0 2一停车与花园分析图 0 3一砖块堆砌变化
0 4一立 面 细 部
0 5一转角处砖块细部 0 6一基地分析图

空间 .如同一只盛着天空 的陶罐 ,塑造了天空 . 又被 天空雕蚀出内部的空间 .山中有天 ,天中有 山 .山峦与天空 .相互融合又相互衬托 。这 种二 元对 立的辩证关系即是设计者在这块基地上 面对 的首要 问题 。是 使建 筑 凸显于 环境 还是 隐于 自 然 7 在此建 筑师巧妙 的借鉴韩 国传统 建筑 的空 间关系 .以一种与 自然和而不 同,和谐共存 的基 调来展开设计 .辩证的彰显 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像 西方传统建筑强势地介入 环境 。
形 的所 在 ,山地 以其物 质 的存在 承载 着无形 的

—.-_■ _
项目名称 :龙仁 曲线住宅
S a n g Y o o n . Ga e - h e e C h o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完工时间:2 0 1 2 年1 1 月 材料 :混凝土 .灰砖 .镜面钢板 基地面积 :5 2 9 m 建筑面积 :1 4 0 . 5 7 m 建筑规模 :三层
项 目 的基 地 位 于 龙 仁市 Gwa n g g y o1 ) O , 山 脚 下 .南
向 的视野 开 阔 .天 与地 如一 幅画卷 般在 眼前 展 开 .远 山 与 天 空 交 融 在 一 起 .近 处 山体 绵 延 起
伏 .既 限 定 了 山体 有 形 的 界 限 又 勾 勒 出 天 空 无
;  ̄Gwa n g g y o山的 一 条 小 路 向上 .基 地 就 位 于 路
■■ mb 脚 ● ●

n . 面

中国建筑的审美主题——人的尺度

中国建筑的审美主题——人的尺度

建筑 工 程 }{ l
中国建筑的审美主题一 人的尺度
陈广 鑫 t 任 爽 :
(、 1黑龙江省新奥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 尔 100 、 尔 滨 500 2哈 滨市天宸建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00 ) 500
摘 要: 庭院的文化功能来看, 由于儒 家思 想的濡染和影响, 庭院住宅也就成 为“ 人伦之轨模” 的一个缩影. 如长辈住上房, 东弟西, 哥 女眷居后院 不迈二 门等, 都有严格的规 定. 这种条理有序的秩序安排, 各居其位的空间布置, 虽源于 家族血缘的政治观念, 家礼制的等级规范, 儒 但就群体组合有机 统一的整体规 划所体现 出的清醒理性, 包孕着深厚的文化 内涵和博 大的民族精神 , 以,院落” 中国建筑的灵魂和精髓 。 却 所 “ 是
关键词: 建筑 : 院 ; 的尺 度 庭 人
建筑中 人的尺度 , 是指在设计原则和结构造 之和也 , 故人弗为, 适中而已也。“ 十分明显, 建筑 灵动欲飘的反字飞檐 , 化解了造型稍显庞大的重 型等方面建筑物都以 人为中心和出 发点, 充分考虑 的’ ' 适形“ 在深亥 识和把握人的空间行为和心 拙 ; 观, 井然有序的轴线铺排, 消除了空间略显空旷的 到人的实用功能和审美特点, 、 产生—种舒 理规律的基础上 , 在 ] 塑E 既适应了人的审美特点, 同时也 单调; 虚实相生的场景变换 , 也增添 了 错落有致的 节奏动感。所有这些, 都充分考虑到了 人 置身其 内 适宜人的审美感受。与 西方诘l建筑相 比, l 弋 中国传 满足了建筑的社会功能。 统建筑—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 无论就建筑的空间 在’ ’ 原则和” 适形“ 便于生“ 思想的影响下, 以适 的心鹤 苍 , 爱 注重了情与理的协调融洽。而注重宜 布局还是就建筑的结构造型, 大至宫殿, 都城, 寺 宜人的活动为宗旨, 以小体量的个体建筑为基本元 人的审美感受, 本身也 是 人 就 的尺度的重要体现。 以由个体组合而成的院落为基本单元 , 以由若 比起其他建筑, 宫殿建筑群尺度虽有扩大 , 但又有 庙, 佛塔'、 , 至传统民居和私家园林 , j 都充分考虑到 素 , 人的审美活动或居住特点 , 从群体到单体 , 从整体 干院落组成的建筑群为主要形式, 成为中国传统建 所节制; 宫殿建筑又是帝王威权 神化了的 象征, 其 到局部 , 注重体量尺度的和谐统一 , 讲究空间形式 筑的鲜明特 。 宅 中国传统 的基本形 所具 点 院雅 是 有的某些” 神性” 自不待言, 但作为生活在世问 的巧妙安排。从建筑的结构造型来看 , 其长, , 式, 宽 高 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母题 , 中所体现出 的君主们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其 在世俗的文化氛围 格最能代表中国 传统建筑的 中, 都保持着和谐的比例关系, 就连那些与人的活动密 的以人为本的理 陛品 这些所渭的“ 神性” 必然有所消解和淡化。中国 首先考虑 文化的 馆本 位” 啼 王独尊” , 与 意识 也必然决定着 切相关的门, 台阶, 窗, 栏杆和台座等结构部件的设 美学精神。从庭院住宅的设计意念来看 , 置, 也总是从建筑物的实用性功能出发 , 在尺度上 的是适合人居的实用功能。所以, 庭院住宅在体量 宫殿建筑所具有的‘ 1 本色。 人本” 与^ . 体保持者适当的比例关系 , ^ 给 舒适亲切的感 和结构上都保持着与人适度的比例 , 就连窗, 门等 总之, 不论是庭院住宅, 宫殿组群 , 还是佛院寺 觉。 既不会因 为空间的过大f ^ f 面 感爨空旷无边, 细小部件, 令 也总与 人 体保持着相应的尺寸; 讲究空 庙, 中国传统建筑都自觉地抑制了 那种与 自 然相抗 也不会因为空间自变 ,而令 ^ g f、 J 感到逼仄压抑, 以人 间的层次和虚实; 超体量的建筑样式 , 采取的是一种平 建筑物以三合或四合排列 , 衡的大尺度 , 中围 建筑主面朝南, , 以墙 廊连系或围绕建筑 , 成 面展开 , 线性逐层递进的设计图式, 人们可以在开 的尺度来设计和营构始终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辉煌 院; 主题 。 合院, 合院对 外封闭, 大门尽量朝南 , 北面较少开 阖 有序而叉曲折迂回的空间中来尽情地体会和欣 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国f, 早就具备了营 口, if -  ̄艮 如需扩大院落规 , 模 则以重重院落相套 , 向纵深 赏建筑所内涵的审美情趣 , 领略那种“ 与天地合其 造大尺度 , 大体量建筑物的 ̄, 和能力 , - t t 这在先秦 与横面展开; 周以围墙围护, 四 又以院门与外界相 德 。 与日月合其光 , 与四时合其序 , 与鬼神合其吉 的高台 建筑中 可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证明。 新序・ 连, 据《 显出整体的和谐; 既注意院落的通风情况, 也考 凶” 的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建筑是 人 本主义的, 它着 刺奢 己 “ 载: 纣为鹿台, 七年而成, 其大三里 , 高千 虑到院落的采光效果; 常在庭院的角落处设置草 意于表现现实的世界 , 而不向往彼岸的天国; 不再 尺, 临望云雨。足见其尺度, ” 体量之巨 。 大 但 门 毕 坪, 花圃等, 中间仍保留若干空地, 供休闲, 聊天之 要高度的向 b鸯 而是采取依附于大地的近人的 求, 竟只占 有中国 传统建筑自 刚 、 勺 部分, 彳 并且强烈的实 用。这一相对封闭的露天空间 , 能给人以亲切平和 尺度 ; 不以高大的笨拙的体量取胜, 而是以平面的 用价值取向和清醒的世俗理性精神也阻绝和限定 之感, 绝没有置身西方房屋时那种压抑逼仄所带来 组群见长, 是理性与浪漫的和谐交织。 以体现现 它“ 了它们的 发展。在中国古人看来, 人与大 自 然是一 的不适。从庭院中阴雨风雪的来临, 可以感知节气 实人阃的统治秩序为最要。 也少有 以以 自 难 人 身的 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而大体量的建筑物则是对 的变化 , 从空气的清新和阳光的光热, 也可感受到 尺度来理解的巨大体量 , 连那些超 闩 俗的佛寺道 脱 这种和谐关系的破坏 , 在尺度上既与人体的比例形 人的生命与大自 然活力的息息相关。 这种对生命的 观也都是以宜人的‘ ’ 目出 , 遂生 的面 现 一切都是易 成强烈的反差 , 也不能在心理上产生和谐的愉悦 体验和感受 , 李约瑟也深有同感 , 他认为欧洲人居 于理解的, 平易近人的。 这种观念和品格 , 与西方古 感, “ 室大则多阴, 台高则多阳, 多阴则蹶 , 阳则 住在房屋中, 多 人完全是与 自 然界隔开的 ; 而中国的 代建筑形成强烈的反差。 人居其中则处处都能感受到 自 然的沐 痿, 此阴阳 不适之患也。 是故先王不处大室 , 不为高 庭院建筑, 台。清代美学家李渔对此也深谙其道, ” 认为 “ 人之 浴: “ 木格子窗糊以纸张, 单薄的抹灰墙壁 , 每一房 上接 2 1页) 题 , 7 以框—— 剪结构体 系为主 的 不官 屋, 既 犹体之不 衣。 衣贵夏凉冬燠, 房舍亦 间外的空廓走廊, 雨水落在庭院和小天井内的淅沥 (

阿尔多.凡.艾克建筑作品形式特征浅析

阿尔多.凡.艾克建筑作品形式特征浅析

阿尔多.凡.艾克建筑作品形式特征浅析摘要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是20世纪现代主义之后一位重要的先锋建筑师,也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本文以几个作品为例,分析了其作品的形式特征以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阿尔多·凡·艾克,簇群,形式正文Team10的活动当成建筑领域结构主义的开端,在后现代主义风潮席卷世界之前,他们的理论和作品代表了现代主义之后对建筑思考最有建设性的尝试,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1918-1999)便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早年受到先锋艺术以及结构主义思想方法的影响,对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国际式”风格不满,关注建筑的社会性问题,主张从建筑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并设计出诸如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儿院(Amsterdam Orphanage,1955-1960)、母亲之家(Hubertus House,1973-1978)等名作。

一、圆形和轴心的游戏如果我们翻阅凡·艾克的作品集,会发现他的很多建筑平面都不是由规整的矩形房间组成的,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弧线在不同的作品中都频繁出现。

早期的作品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儿院、Nagele的配套公建中的圆形主要出现在场地布置和局部的手法处理上;而自从60年代的两个教堂和Sonsbeek的雕塑亭(图片01)开始,圆形就担当了建筑中重要的空间;到他职业生涯的后期,圆形和弧形的组织方式更加灵活,交接关系也更加自由多变。

凡·艾克使用两种方式考虑圆形,一种是钟表/指南针一样有明确圆心的圆形,如果你想要划分他,就只能像切蛋糕那样,获得扇形的划分;另一种是茶碟一样的圆形,尽管圆弧有趋向圆心的本质,但是在划分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它而进行随意的划分。

对于凡·艾克来说,圆心是消隐的,但并不是忽略它的存在——孤儿院就曾经用一根柱子扎在一个圆形平台的圆心,来界定一种室外空间。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一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一

作者:陈携,莫天伟荷兰建筑就如同荷兰足球一样富有激情和个性,而且各个时代都精英辈出,从贝尔拉格(Hendrik Petrus Berlage)、范·杜伊斯堡(Theo van Doesburg)、奥德(Jocob Johannes Pieter Oud)、杜多克(Willem Marinus Dudok)、范·艾克(Aldo van Eyck)、赫尔曼•赫兹伯格(Herman Hertzberger)到如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库哈斯(Rem Koolhaas)以及年青一代如MVRDV、联合工作室(UN Studio)等。

这些建筑师不断推动着荷兰建筑思想文化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建筑师需要有一个理念、一种图景、一个‘理论’……建筑不仅仅关乎创造高质量的设计、高质量的工艺。

建筑就是要在一个可理解的、有趣的理念基础上建立一个图景,并以此为基础来安排一切……如果建筑不再与这些东西有关,我们就不再拥有建筑文化。

”因此,自20世纪初叶以降,在荷兰本土兴起的“风格派”、“新客观主义”、“论坛运动”、“超级棒的荷兰建筑”(Super Dutch)等各种先锋思想和乌托邦运动此起彼伏,使得荷兰建筑思想一直处于批判和继承的过程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不仅在同一时代交织着出现,而且也呈现在同一位建筑师身上,这是世界罕见的。

图1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一、荷兰现代建筑的遗产荷兰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海平面以下,大部分的现有土地得自海洋,正是由于土地的来之不易,形成了荷兰人现实主义、实事求是的传统,在17世纪就出现了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重视城市和建筑设计,尤其是住宅设计。

住宅问题,不可避免地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公共的问题、关于美好生活的问题。

许多先锋思想都源于住宅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因此,大多数建筑师的早期作品都与住宅有关,建筑师也藉此逐渐形成自己的建筑观、社会观和哲学观。

甘肃省酒泉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

甘肃省酒泉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

甘肃省酒泉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红字》是美国作家_____的代表作。

A.奥尼尔B.霍桑C.爱默生D.福克纳2. 《花木兰》原是_____作品。

A.京剧B.昆曲C.豫剧D.评剧3.汉末魏晋时期出现的_____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A.古琴B.古筝C.扬琴D.二胡4.民乐《十面埋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曲。

A.古琴B.古筝C.琵琶D.扬琴5. 电影艺术诞生于_____。

A.1921年B.1895年C.1905年D.1915年6.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______。

A.A.戏曲B.话剧C.歌剧D.舞剧7. 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______。

A.精神活动B.审美活动C.艺术活动D.情感活动8.下图中的绘画作品是()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步辇图》D.《历代帝王图》9. 《木兰诗》是______朝的作品。

()A.南北B.唐C.汉D.宋10. 音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______艺术。

A.情感B.音符C.乐音D.声音11.《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的是法国的( )A.罗丹B.丹纳C.歌德D.高更12.影片《大独裁者》、《摩登年代》是______的代表作品。

A.A.爱森斯坦B.让·加本C.卓别林D.嘉宝13.影片《黄土地》是由_____导演的。

A.谢晋B.孙道临C.张艺谋D.陈凯歌14.“十八描”指中国古代人物画中()。

A.面部表情的各种描法B.形体动作的各种描法C.眼神变化的各种描法D.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15.“扬州画派”的产生是由于当时扬州的()。

A.文化B.经济C.政治D.社会发展16.20.《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小说的作者是___。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NL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作品(组图)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NL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作品(组图)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NL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作品(组
图)
NL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SOZAWE大楼位于荷兰格罗宁根市。

该建筑由办公空间、室内共用大厅和215个停车位共同构成。

NL事务所试图构筑一个开放的建筑,吸引人并可持续发展。

该设计的核心部分是开敞的“大市场”或者叫“广场”的室内空间,这里创造了该部门与其客户间的交互共用大厅。

办公楼顶部台阶状的体量形式创造了各层间良好的穿插与连接关系。

办公室总共9层,每一层都有室外花园平台,并拥有良好的城市景观。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一)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二)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三)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四)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五)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六)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七)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八)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九)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十)
荷兰格罗宁根SOZAWE大楼设计欣赏(图十)。

康索现代艺术中心

康索现代艺术中心

公建分析——康索现代艺术中心康索现代艺术中心位于荷兰鹿特丹。

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

整座城市展布在马斯河两岸,距北海约25公里,有新水道与北海相连。

鹿特丹是是莱茵河的入海口,最早是从沼泽地搭建港口发展起来的。

荷兰地势非常平坦,仅在东部和南部有几座山丘。

在荷兰的西部和北部,许多区域低于海平面,其面积约占全荷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鹿特丹地势也十分平坦,位于荷兰低地区,低于海平面1米左右。

康索现代艺术中心是一个复杂的展览中心,约25年举办一次展览。

提出的Kunsthal文化在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古老的艺术,新艺术,设计,时装,摄影- 从精英到大众。

这就造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不断变化的展览剧目。

已经有达芬奇,唐老鸭,海牙学校节目,埃舍尔,主人伪造韩面包车Meegeren,前卫艺术,从中国,印度城市发展,汽车在荷兰,儿童来自世界各地的家具设计和19世纪的猫画像。

康索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背景:在荷兰城市建设越来越理性的发展趋势的背景之下,刚刚成立OMA 事务所的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有机会主持了鹿特丹很有影响的一个称为博物馆公园(Museum Park)的项目,项目包括了建筑学博物馆(ArchitectureMuseum) ,博物馆公园(Muse2um Park)以及当代艺术中心(Kunsthal)三个部分。

项目选址在一大片空置的土地之上,包括一个名为建筑学博物馆(ArchitectureMuseum)的建筑,一个计划用于展览的新建筑(Kunsthal) ,即当代艺术中心,一个公园,项目本身还包括了场地现存的另外一个博物馆(Boy2mans2van BeuningenMuseum) 。

所以怎样与周围环境整体结合十分关键。

康索现代艺术中心要求三个主要展览空间- 将共同或单独使用,礼堂和一个独立的餐厅。

南缘接壤的一个‘高速公路上堤顶部。

是北面的水平较低,面临的博物馆公园- 传统的思考。

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内蒙古医学院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内蒙古医学院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内蒙古医学院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张雅涵(北京新型材料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44)[}商耍]景观的功能性以殁如何表达场所特有的精神是环境蒂观设计的两个根本目标,本文以医学院新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为例,从解析医学院的学科特点、自身的文化内涵、场地特征以及E位规划出发,探寻符合该地区生态体系的内在秩序并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完善功能的设计成果的方法。

E关键词]大学校因环境景观设计;地域文化;校风丈脉随着城市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推进,现代的景观环境建设作为生活于水泥森林中的人们与自然联系的唯一纽带,远不止于向人们提供—个如画的风景,她应该具有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因此环境的设计应使其中的每一处景观都应具有相应的功能,不仅是人们的使用功能还有为环境而为的生态功能。

每一块场地都有自己的性格与精神,因此环境设计的另—个功能是挖掘这些隐含的精神并将其以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使之为人所知,从而创造出令^欣喜的高质量环境。

一、项目解读内蒙古医学院坐落于内蒙首府呼和浩特市,随着学科的发展,地处市中心的老校区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因此在城市西侧的金山技术开发区青山脚下土默特平原腹地建设1400亩的新校园。

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校园文化。

㈠通过对现代医学治疗理论的解析得出“人口建筑口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规划理念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案,已不单单将具体的病变器官、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将整个人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增强整个人体整体机能来实现对局部病变部位的调节而达到真正的康复。

因此一个健康的体系,是各个部分分工协作整体和谐,同时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的一个系统。

当系统内部出现病变时,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此次设计把对现代医学理念的理解应用于设计,从全局出发协调“人口建筑口自然”错综复杂的各类关系,以形成一个良性运行的,具有生命,会呼吸,会生长的动态景观体系。

论建筑艺术中的音乐韵律性特征

论建筑艺术中的音乐韵律性特征

如果它的象征含意为社会普遍承认 , 那么 , 它的形象感染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 由此可以联想到 , [. 2 建筑 的
艺术 风格 亦 同音乐 一样 , 民族 文化 风格 和特 征 的体现 必 须 与本 民族 的文 化传 统 和 当下 的文 化 审 美 观相 其
结合 , 而这种结合也是通过建筑元素的比例、 尺度 、 线条 、 体量 以及色彩等形式语言来展现 , 从而丰富其艺 术 的感染 力. 在不 同 的社 会 阶段 、 同的地 域 、 同的 民族其 建筑 的节奏韵 律 和艺术 风 格 皆不尽 一致 . 不 不
2 De a t n fM u ioo y . p rme t sc lg ,Xia l g fM u i,X ’ n7 0 0 , ia o ’ nCol eo sc e ia 1 0 0 Ch n )
Ab ta t Ar ht cu ea dm u i a r o msi e t ei h r ce itc a eakn fCo — sr c : c i t r n sc sa tfr a sh tcc a a t rsish v id o r e n n m e s r to n awi er n e Rh t m st es u fa c ie t r l r ;a c ie t r l ie 。d— n u a in i d a g . y h i h o l r h tcu a t rh tc u a l s i o a n
如建筑园林景观中等距离的行道树 、 等高度和等距离的长廊 、 登山道踏步与平 台的交替排列 、 建筑物 中线 条 的高低 错 落和起 伏 变化 以及 不 同季节 种植 的花 卉树 丛等 所组 成 的景观 植被 等 , 所 形成 的 高矮 、 其 色彩 和

荷兰风格派及四位代表人物

荷兰风格派及四位代表人物

简述荷兰风格派运动及四位代表人物“风格派”(De Stijl)是1917—1928 年,具有相似美学观念的画家、设计家、建筑家组织起来的松散集体。

他们通过1917年创建的名为《风格》的杂志交流各自的理想,“风格派”由此得名。

重要人物包括P·蒙德里安、B·V·德列克、J·J·P·奥德、G·里特韦尔德等以及主要促进者:西奥多·凡·杜斯伯格。

风格派反对个性,倡导国际化,排除表现成分,追求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构图即纯粹抽象。

因而,平面、直线、几何形成为其表达手法,色彩减至红黄蓝三原色、黑白灰三非色。

风格特征:剥除设计、绘画、雕塑等的传统特征,采用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称为“元素”;对“元素“进行再组合,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研究构图的非对称性;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及中性色。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师、建筑师在 1917 年到 1928 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组织,其中主要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杜斯伯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风格》杂志,在这个集体活动的10年间有几个人成为了他们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这个运动的精神领袖杜斯伯格、画家蒙德里安和莱克等,他们与一批分割派建筑加关系密切,这批建筑家包括里特韦尔。

“风格派”本原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但它对设计界的影响巨大。

1917年杜斯伯格在荷兰创建了以几何抽象艺术为特征的风格派。

他希望抽象艺术家能够将绘画与实用的艺术设计相结合, 形成风格统一的生活环境, 以此影响大众并改变人们的意识, 最终实现风格派应该带来的简朴与谅解的太平盛世, 结束旧的个人主义世界, 开创新的宇宙世界。

与坚持抽象艺术纯粹精神价值的蒙德里安不同, 杜斯伯格坚持将风格派的原则推广到艺术设计运动中。

他相信艺术的形式规律是由科学理论、机械化生产、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等要素组成的。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V2.0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V2.0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V2.0外国建筑史各个风格时期古埃及(Ancient Egypt)(1)柱式:纸草束茎式,纸草盛放式,莲花束茎式(2)古王国时期:⾦字塔的演变玛斯塔巴—阶梯⾦字塔(昭赛尔⾦字塔)--弯曲⾦字塔—吉萨⾦字塔群(狮⾝⼈⾯像)(3)中王国时期:峡⾕⾥的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怕苏墓(4)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庙宇形制:东西向,塔楼(Pylon)前⽅尖碑,空间逐层缩⼩。

(P15)卡纳克和卢克索的神庙,阿布⾟波(5)希腊化时期:受古希腊影响古西亚(Ancient Orient)(1)⼭岳台:7层,⾃下⽽上逐层缩⼩(2)新巴⽐伦城伊什达城门:琉璃砖(3)萨⾉⼆世王宫:亚述帝国,⼈⾸翼⽜像(五条腿)(4)帕赛玻⾥斯:波斯帝国,百柱厅爱琴⽂化(Aegean)(1)克⾥特:克诺索斯宫殿(2)迈锡尼狮⼦们(3)泰仑卫城古希腊(Ancient Greek)(1)三种柱式:多⽴克(男性),爱奥尼(⼥性),科林斯(少⼥)(P47 4-8,4-9)(2)雅典卫城:卫城⼭门:主要多⽴克式,包含爱奥尼胜利神庙:爱奥尼帕提农神庙:主要多⽴克式,内部有爱奥尼伊瑞克提翁庙:爱奥尼,⼥郎柱廊(3)希腊化时期:帕迦玛宙斯祭坛奖杯亭:园亭⽅基座,科林斯莫索列姆陵墓市场敞廊叠柱式:下层多⽴克,上层爱奥尼古罗马(Ancient Rome)(1)结构技术:拱券,筒拱,⼗字拱,穹顶,拱券平衡体系(2)巴西利卡:公共集会场所(3)古罗马五种柱式:由简单到复杂—塔斯⼲,多⽴克,爱奥尼,科林斯,复合(爱奥尼+科林斯)(4)维特鲁威:《建筑⼗书》(5)凯旋门:三跨(君⼠坦丁凯旋门)(6)图拉真⼴场:图拉真纪功柱(7)⼤⾓⽃场:椭圆平⾯叠柱式:底层多⽴克,⼆层爱奥尼,三层科林斯,四层科林斯壁柱(8)万神庙:穹顶(9)公共浴场:卡拉卡拉,戴克利先:⼗字拱和拱券平衡体系(10)宫殿:巴拉丁⼭宫殿,阿德良离宫,戴克利先宫拜占庭(Byzantine)(1)平⾯:希腊⼗字,集中式(P99 6-4)(2)结构体系:帆拱—结构上的意义:⽅形平⾯上盖穹顶(P98 6-2)(3)实例:圣马可教堂(威尼斯),圣索菲亚⼤教堂(穹顶底脚设有采光⽤窗⼦,后改为伊斯兰清真寺),东欧及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罗马风(Romanesque)(1)原为贬义:对古罗马时期建筑的粗糙模仿(2)早期基督教建筑和罗马风教堂:古罗马时期的巴西利卡演变⽽来实例:罗马城外旧圣保罗教堂(3)罗马风,哥特式教堂平⾯形式:拉丁⼗字,东西向,西⾯⼊⼝,东⾯圣坛(P109 7-3)(4)⼀些特点:多⽤半圆券,厚重⽯墙,开窗⼩,回收古罗马柱式利⽤(5)肋架拱,彩⾊玻璃:在罗马风教堂中已有采⽤,哥特式教堂中则普遍采⽤(6)实例:法国:圣塞南教堂,克吕尼修道院教堂,韦兹莱隐修院,托罗奈修道院英国:达勒姆教堂莱茵河流域:施派尔主教堂,亚琛主教堂,特⾥尔主教堂,玛丽亚-拉赫本笃会修道院,圣⽶迦尔教堂,洛尔施隐修院,圣格特鲁德教堂(⽐利时),沃尔姆斯⼤教堂,美因兹主教堂,意⼤利:⽐萨主教堂,圣⽶尼亚托⼤殿,希腊圣母堂,帕尔玛教堂,佛罗伦萨洗礼堂哥特(Gothic)(1)结构上三个特点:勒架拱(⾻架券),尖券,飞扶壁(飞券)。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_当代建筑设计中玻璃材料的操作浅析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_当代建筑设计中玻璃材料的操作浅析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当代建筑设计中玻璃材料的操作浅析■ 宗 轩1,2 田玉龙1 ■ Zong Xuan Tian Yulong作者单位: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 200092)2 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 ・ 200092)收稿日期:2012-04-12Rational and Romantic: Analysis on the Use of Glass Material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摘 要] 从公元4世纪罗马人将玻璃用在建筑门窗上开始,玻璃作为一种神奇的材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直至当代,玻璃材料更是建筑设计领域热衷的话题,其制造技术、建造体系、表达方式和哲学意义也更为丰富。

本文以当代建筑作品为例,从三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视角,剖析建筑师对玻璃材料之于空间、环境、审美情趣和哲学范畴上的探索,探讨玻璃作为建筑材料的诗性表达,获得另外一种对于建筑的人本思考。

[关键词] 建筑设计 玻璃材料 内外界面 象征表达 极致追求[Abstract] Since the 4th century when glass was appliedin the windows and doors of the buildings by the Roman, this magic material has experienced a long development process. Nowadays, the glass material is still a focus topic in architecture design. Th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building system, expression way, and philosophy implication become more prosperous. Taking som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works as examples and from three independent and linked angles,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glass material used by the architects for space, environment, esthetics and philosophy, discusses the poetic expression of glass as architectural material, and has a humanism thinking on architecture.[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Glass material, Interface, Symbolic expression, Ultimate pursuit建築始于人類通過物質手段對大自然無限空間的限定,以此獲得安全、幹燥、温暖和穩定。

世界建筑史——精选推荐

世界建筑史——精选推荐

世界建筑史世界现代建筑史第⼀章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区别“现代建筑”是⼀个具有强烈时间阶段特制含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活动,时间是从⼗九世纪中叶到现在。

“现代主义建筑”则是⼀种建筑风格的特指术语,主要是指⼆⼗世纪初起在全世界各国发⽣的各种建筑⽅式和建筑思维⽅式的探索和成果⼀、现代建筑产⽣的社会背景---18世纪与19世纪的欧洲社会18世纪中期的欧洲,⼤部分国际还处于⽐较落后的农业经济阶段,各国⼤都沿袭了⾃古典主义、⽂艺复兴以来的⽂化传统,古典主义和⽂艺复兴成为西⽅⽂化的核⼼,存在两种不同的建筑:权贵的建筑和百姓的建筑。

资产阶级在⼗⼋世纪后半叶和⼗九世纪,终于成为欧洲和美洲的新权⼒阶级、统治阶级,他们不希望采⽤⽼的建筑形式,于是开创了现代建筑知识传统,但多是采⽤各种历史风格的⼤混合。

⼆、欧美在建筑上的古典复兴运动的背景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欧洲⼏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出现了建筑设计上的复古主义现象,其中以法国的古典主义复古,英国的新哥特主义(浪漫主义)以及在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和法国)产⽣的折衷主义三个浪漫最具有代表性。

古典主义运动的原因:通过考古加深了对于罗马以前风格的认识,是当时的建筑家能够得到新的构思和灵感的重要资源;资产阶级看到罗马以前的⼀个近乎于理想国的社会形态,于他们希望强调的⾃由、民主、博爱⽴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复古体现资产阶级的新政治⽴场古典复兴运动的风格主要是采⽤希腊风格、和托斯卡纳风格。

1、法国以古典主义为中⼼的建筑复古运动18世纪法国开始了启蒙运动,从意识形态上明确倾向于借⽤古典罗马时期的政治理想主义和影响注意。

考古还发现了罗马时期建筑的伟⼤⾯貌,从⽽给法国的建筑古典主义复兴提供了物质的参考基础代表法国古典主义复古运动最⾼潮的是拿破仑帝国时期的⼤量建筑,这时期的⼤型建筑包括三个主要内容A、为发达的经济⽽建⽴的新型建筑B、为解决⼈⼝⽇益膨胀的城市居住问题⽽建造的⼤量多层住宅公寓建筑。

家具史:荷兰风格派

家具史:荷兰风格派

荷兰风格派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各国的建筑和家具获得了新的发展,开始走上现代主义的道路。

同时,由于战争的原因,很多国家出现了空前的住宅紧张,建筑家和家具师们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讨。

这一时期被看作是现代家具的形成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中立,获得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和平发展机会。

由于种种原因,诸多艺术家逃往荷兰,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开始从单纯荷兰的文化传统本身寻找参考,发展自己的新艺术。

1917年,一些青年画家、设计师和建筑师聚集在莱顿市,组成一个名为“风格”的松散的艺术团体,史称风格派。

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其艺术从立体主义走向了完全抽象,它对于20世纪的现代艺术、建筑学和设计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风格派是一场松散的运动,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

它的一些主要成员彼此接触不多,甚至从未谋面,但他们有相似的美学观念。

风格派艺术家们主要通过杜斯伯格创办的杂志《风格》交流各自的理想,风格派由此得名。

风格派追求简单与抽象,提倡数学精神,凡是缺乏明确与秩序的作品,都被他们称作是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复杂、奢侈与浮夸),一律予以反对。

他们主张绝对抽象的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应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成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

这种对于和谐的追求是风格派恒定的目标。

风格派在造型上主张以几何形体构成形式美,认为用最简单的几何形体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具有普遍意义。

因此,在作品中多用垂线、水平线、长方形、正方形等线和几何形体,反对用曲线。

色彩只用红、黄、蓝三原色,间或有一点白、黑、灰,无彩色。

风格派艺术家把几何形式与机器生产等同起来,追求那种在机器产品中的精确。

他们断定,这种精确和严密只有用严格确定的几何因素才能实现。

而这种几何因素不是自然物体的特定形式,而是高度抽象的、万能的形式。

风格派的这些思想对于机器美学的形成颇有影响,这场以荷兰为中心的国际艺术运动持续了约14年。

室内设计的起源及风格暨中外建筑史(二)

室内设计的起源及风格暨中外建筑史(二)

1.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展览馆, 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纪元。设计人为帕克斯顿 (Paxton)。九个月内完成74400m建筑面积的展览 建筑。
被公认为"第一个现代建筑"的是伦敦的水晶宫(Crystal Palace)
水晶宫搭建于海德公园内,563米×124米的圆拱顶大厅
帕克斯顿创造性地(也许借鉴了花房)运用铁框架加玻 璃墙的办法,用9个月时间在海德公园搭建了一个563 米×124米的圆拱顶大厅。 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所有材料都是工业化生产的,造 价比原定的还省。 这样的规模、这样的速度、更不用说以前闻所未闻的全 透明的建筑,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博览会开完之后,水晶宫被拆掉,另择地方(伦敦的南 郊)重建了起来。拆掉之后完全能重建,这在以前也是 没有听说的于是水晶宫继续成为英国一景,直到1936 年11月30日毁于一场大火,断壁残垣。 新材料的大胆应用、造价和时间的节省、新奇简洁的造 型,水晶宫的这些特点后来都变成了现代建筑的核心。
1.古典复兴既有政治原因也受 到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法国以罗马式样为主,如 巴黎的万神庙,雄狮凯旋门。
英国以希腊式样为主,如 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中(大)学。
德国以希腊式样为主,如布 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以罗马式样为主,如美 国国会大厦,弗吉尼亚洲议会大厦。
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 叶的英国,其表现分为两个阶段: 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 寨堡或追求异国情调,如封蒂尔 修道院府邸,布赖顿的皇家别墅。 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 又叫哥特复兴,如英国国会大厦。
代表人物:沙利文(Sullivan)提出“形式追 随功能”的口号。为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 了道路。他提出了高层办公楼建筑类型在功能上的 特征。其思想在当时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理性与浪漫的交叉中国建筑仿佛向来在追求着曲线的性格:汉魏古拙,唐辽遒劲,两宋伸展,明清严谨,此间还有地方风格的差别。

中国建筑的木构造素来是以逻辑构造和艺术构图的严整规划来显示其理性精神的,但就在构造最重要的屋顶上又突出显示了奇异的浪漫情调。

这一现象特别生动地表现出那种理性中有浪漫的传统美学精神,它说明精神能够注入物质,审美能够运用逻辑这样一种人的能动力量。

同时也说了然中国人对诸如圆通、委婉、温润、缠绵等风神品行的追求,老是在可能借助的审美对象中着意加以抒发,屋顶曲线就是审美意识的小题大做。

理性与浪漫的交叉,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了。

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所创建的诗画境界,此中各种令人着迷之处早已蜚声世界。

这里侧重要说的是在所谓模拟自然、咫尺山林的诗画境界中的审美主导精神,中国传统园林不乏奇异而浪漫的造景题材:汉武帝的上林苑、建章宫,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西汉梁孝王兔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清圆明园“移天缩地在君怀”,集中了江浙名胜;避暑山庄归纳了江南塞北、长城内外的雄奇光景。

私人园林虽没有这类魄力,但也力争在不大的空间内表现出多种境界,常常在匾联中加以阐释。

题材这样驳杂,画面这样变化,但最后仍是清醒的理性在指导创作。

所谓境界假如没有游赏者参加共同创建,纯真的花木山水亭阁实在活力不大。

传统园林一定调换全部可能调换的要素,创建出诸如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涉门成趣、曲径通幽等多变而流动的画面,把旅行者置于时间的推移序列过程中,只有达到“步移景异”,才能触景生情。

造园的手法好多,《园治》的作者申明“造园无格”,可是“得景随形” ,“俗则弃之,嘉则收之”而已。

与日本园林对比,这一点就更为清楚。

日本园林受佛教影响很深,常常追求静观自察的境界,精良而素雅,富裕出生感。

中国园林则以《园治》总结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说得最透,它表现了入世的进步力量。

专题三 重庆的宗教胜地和名胜古迹

专题三   重庆的宗教胜地和名胜古迹

鬼城山门外
鬼城山门内
2、丰都的历史和命名




丰都依山面水,上距重庆172公里,下距宜昌476 公里。 春秋时称“巴子别都”,东汉和帝90年从枳县划出 单独设县,当时因城靠平都山,定名为“平都县”。 隋朝,取长江中“丰稳坝”首字和平都山的“都” 名丰都县。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将丰都县 改为酆都县。 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丰都,建议改酆都县为丰 都的丰,并一直沿用至今。
专题三 重庆的宗教胜地和名胜古迹

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的奇特 壮丽的自然景观(风光),融巴渝文化、抗战文化、 三峡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
总况:
重庆已开发出25个旅游景区。拥有世界文化 遗产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级森 林公园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 4A级旅 游区17个。 十大特色旅游景区:
1、山城都市游(市景;遗迹;宗教;公 园)
市景:山城夜景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巴蜀古文化中心 解放碑 朝天门 巴蔓子墓 遗迹:红岩村革命纪念馆 曾家岩50号 桂园 林园 歌乐 山烈士陵园 黄山蒋介石官邸 孔公馆 古镇磁器口 宗教:华岩寺 罗汉寺 慈云寺 老君洞 重庆基督教联合 礼拜堂 天主教若瑟堂 清真寺 公园:鹅岭公园 枇杷山公园 南山风景区 重庆动物园 多桥村白鹭自然保护区 碧津公园


“山之体,石为骨,林木为衣,草为毛发, 水为血脉,云烟为神彩,岚霭为气象,寺观 村落桥梁为装饰也”。 ——宋、郭熙
(一)重庆的宗教信仰概况
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 基督教5种宗教,宗教信徒120余万人,约占 全市人口总数的4%,其中佛教信徒约60万人, 道教信徒约2万人,伊斯兰教信徒约1万多人, 天主教信徒约28万人,基督教信徒约27万人。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是______戏剧的代表作品。

()A.表现主义B.存在主义C.象征主义D.荒诞派2. 下列选项中,不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是()A.《林家铺子》B.《林则徐》C.《早春二月》D.《城南旧事》3. 民间工艺是指人们为了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而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如()A.象牙雕刻B.景泰蓝C.竹编D.瓷器4.《热情奏鸣曲》的作者是()。

A.肖邦B.柴可夫斯基C.莫扎特D.贝多芬5.我国_____朝画家荆浩有著名的山水画《匡庐图》传世A.汉B.东晋C.唐D.五代后梁6.席勒在()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

A.《美育书简》B.《诗艺》C.《艺术哲学》D.《美学》7.绘画作品《夜巡》的作者是()。

A.达·芬奇B.伦勃朗C.莫奈D.德拉克洛瓦8. 《悲怆交响曲》是作曲家______的交响曲。

()A.贝多芬B.莫扎特C.柴可夫斯基D.巴赫9.电视剧《京华烟云》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原作作者是( )A.A.老舍B.周作人C.沈从文D.林语堂10.徐渭是我国明代艺术成就最高的__________之一。

A.小说家B.音乐家C.画家D.雕塑家11. __________艺术流派属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A.古典主义B.自然主义C.浪漫主义D.存在主义12. ______的《群鬼》、《玩偶之家》是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

A.萧伯纳B.易卜生C.莫里哀D.梅特林克13.我国古代著名绘画作品《洛神赋图》的作者是()A.展子虔B.顾恺之C.阎立本D.张择端14. "吴带当风"是指_____的绘画风格。

A.吴道子B.曹不兴C.苏轼D.吴镇15.《步辇图》是我国______朝的绘画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一直致力于拆散在建筑构件上的设计,将那些复杂的要素(基础和楼板、主要支撑结构、外壳、设备和室内)分解为更小的部件,这样就更加明了这些部件的功能,从而可以废弃那些多余的构件,同时还能在这些单独构件的具体功能的基础上对这些要素进行改进,例如代尔夫特的“两幢没有屋顶”的住宅(“two without a roof”house in Delft 1989年图18)。

2.浪漫的理想
虽然荷兰的现实极为艰巨,导致人们必须理性地对待处理,以至于MVRDV发明了“数据分析设计”,一些限定条件例如城市的发展标准、需要的程序、技术的可能性、未来住户的要求、周围邻居的要求等,构成了设计的基础参数,通过计算机的综合并产生一个“图解”,它不仅影响了平面、造型,也影响了细部设计。

其实,这种方法的源头可以上溯到风格派。

虽然理性是必须的,但这并未阻止荷兰当代建筑师实现他们浪漫的理想,而这些荷兰建筑师的当代教父显然就是库哈斯。

图18-1 代尔夫特的“两幢没有屋顶”的住宅
在大都市建筑事务所(OMA)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有组织的无秩序,这是由于他们确信完美是极度无趣的,并且阻止了能引起强烈争论的意外事物的发生。

“如果细部处理在从前提出的是要将那些完全不同的材料聚合在一起的话——或许是永久性地聚合在一起——那么,它现在就是一种短暂的耦合,等待着被解开和松开;不再是对差异的有组织遭遇,而是一种僵局、一个体系的突然结束。

”因此库哈斯提出了“非细部”(Non-Detail)的概念,在其中似乎实现了一种材料与另一种材料之间完全连续的转变,材料似乎被互不干涉地并置在一起,使得体量感占据主角。

另一方面,“非细部”就是消失了的细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未经设计的细部,它们不是建筑细部。

在波尔多别墅(Maison á Bordeaux 1998年图19)就显示出在概念、完美和不完美之间的一种强有力的平衡。

这幢别墅几乎不能说是精美的或
是柔性的,它是一个粗野的、但同时被极为巧妙地建构出的概念。

一个看起来坐落在玻璃体量顶部的非常沉重的褐色混凝土盒子,控制了建筑物的形象。

墙上的那些窥视孔,只是没有细部的孔洞而已,而且排列方式看起来是完全随意的。

事实上也基本如此,这些孔洞并非用以形成立面的构成。

这些孔洞的引入,只是由于那些房间需要光线,或在这些位置上需要一个视野而已。

图18-2 代尔夫特的“两幢没有屋顶”的住宅
MVRDV事务所设计的是超现实主义的建筑物,他们探究连续表皮的可能性,并试图研究什么依旧是、或可能是一幢建筑物的界限。

例如在设计霍格瓦陆国家公园中的那三个门卫室(porter’s lodge in the Hoge Veluwe National Park in Rotterdam 1996年图20)时,建筑概念是要以一种单一的材料(分别是砖、木材、玻璃)来创造出整个的建筑物体量,而
为了突出建筑物的雕塑性特征,在外观上就必须尽可能少地暴露细部。

因此材料几乎完全连续地包裹住了体量,并从视觉上隐藏了尽可能多的技术细节,从而抑制了细部的效果。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雕塑体,就要求相同的细部处理方式。

因此在立面到屋顶的转变处,材料被平滑地弯曲起来,例如砖块就必须被锯成完全正好的形状。

而像雨水管这样的典型技术构件也被剥夺了,排水沟被隐藏了,立面上的那些开口(窗、门和柜台)都饰以相同的材料。

当那些窗板关闭的时候,这些门卫室的完全连续的细部处理就让人联想到了一个由石材、钢材和木材所构成的坚固体量。

只有当那些窗板开启的时候,人们才会清楚这些门卫室是有功能的“事物”,而不是雕塑。

当那些窗板开启的时候,它们就成了附加的雕塑性构件,它们几乎就像是折纸工艺品那样的折叠部件。

图19 波尔多别墅
对于联合工作室(UN Studio)而言,在体量上编织一个几乎是独立于功能性建筑物的外壳,是细部的一种可能的当代功能。

细部原本是人们判断建筑物尺度的重要依据,但在远眺这些独立外壳时,我们几乎找不到这些类似的参照物。

例如在波美雷德的桥梁管理员住宅(bridgemaster’s house in Purmerend 1998年图21)中,覆面的金属拉网板遮住了其与背后结构的联结构造,我们无法从均质的金属拉网板以及板与板之间的水平线脚中判断出该建筑物的尺度,因为这些线脚本身是极为纤细的;那些将金属拉网薄板固定到这些线脚上的微小螺栓,只有在近处才是可见的,这些没有尺度的细部有助于形成外壳的独立性。

这些螺栓使得这些建筑物能为人理解,因为它们仿佛马上就揭示出外壳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立面材料是如何被支撑的,而它与体量的联结通常是不可见的。

在构造和建筑方面,这些螺栓都是作为消失了的细部的对应物。

这些消失了的细部,创造出了一个连续统一体的印象;这些螺栓和其它连接件使得建筑物和外壳“回到了现实中来”,使得它们是清晰可辨的,并分割了表层,传达了韵律。

这样一来,“在惯用的整体处理手法已经枯竭之后很久,细部可以提供那些决定了建筑物生命力的新见识与令人惊讶的发现。


图20 霍格瓦陆国家公园中的门卫室
伊瑞克•凡•埃及拉特(Erick van Egeraat)设计的建筑可能是当代最稀奇古怪的,例如在布达佩斯的荷兰国际集团银行和荷兰国立银行总部办公楼(ING Bank & Nationale Nederlanden head office in Budapest 1994年图22)中那个被悬挂起来的会议室。

这是由于他试图将现代主义的简朴与十八、十九世纪建筑物的丰富性结合起来。

他感兴趣的是如何使用当代的手段来制造出充满情感的建筑,他认为建筑师应该简单地创造出美观的建筑物。

“建筑是关于美观的,而细部设计也如同烹调艺术一样。

在一家很好的餐馆中,要紧的是一盘菜看起来像什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最后尝起来像什么。

没有人想知道它是怎样被烹调出的。

建筑也是如此。

”因此他坚持要同时使用不同的建筑代码,他将那些简
朴的钢结构并排在一起,并饰以具有华美光泽的黄金饰面。

他可以在着迷于金属那种冷漠的简朴的同时,又着迷于享乐主义式的木材使用。

图21 波美雷德的桥梁管理员住宅
当然,还有许多当代荷兰建筑师试图达到十八、十九世纪建筑物的丰富性,例如汉斯•罗伊基森那斯(Hans Ruijssenaars)。

他试图借助独立的要素以从平淡的层叠中来发现装饰,而且在细部中证实了这些独立要素的自立性,例如他设计的那些连券廊和砖石图案(阿佩尔多恩市政厅town hall in Apeldoorn 1992年图23)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作为整体的建筑物;其实,就这些连券廊而言,这些柱子在构造上并不是必需的,它们是装饰性要素。

之所以采用它们是为了获得更富层次感的立面,以至于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转变就需要通过一些阶段。

这样,他就创造出了建筑物与非建筑物之间的一种中介。

为了获得层次性,
他还采用了菱形的砖石图案,斜线的引入是为了使这些砖砌立面被体验成一个单一的立面。

这就是为何在正面到侧墙的转变处、在阳台的后面、在窗户的周围、在标志出入口的尖锐切口处,这种图案都得到延续的原因,这也让人想起了皮埃特•布洛姆的“树形住宅”(图10)中的X形窗带。

但是,汉斯•罗伊基森那斯的材料选择和细部处理却展示出了一种非现代主义者的丰富性。

图22 荷兰国际集团银行和荷兰国立银行总部办公楼
结论
在批判性地域主义盛行的今天,当代荷兰建筑的创作给了我们许多启发。

如何结合荷兰传统与当代技术,当代荷兰建筑师的回答并不是同样的。

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织的答案,既有当代性,又有历史性。

或许,这早已在贝尔拉格的身上埋下了伏笔。

在当代荷兰建筑中,这种交织并不是呈现二元对立的状况,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论是在个人的作品上,还是在整个时代的特征上。

正是由于对社会、公共和生活的关注以及有深层的理念作为支撑,同时对历史的不断参照、批判、继承,使得荷兰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了深度,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外表的美丽;同样这也使得当代荷兰建筑依旧是动人心魄的,依旧是现代建筑合理的延续。

图23 阿佩尔多恩市政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