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总复习知识体系结构框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力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胡克定律 F=kx,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 摩 擦 力
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 f=μN。N 为接触面间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v=S/t 匀变速直线运动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 位移规律
直线 运动
变速 直线 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速度规律 vt=gt 位移规律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果相
力的 概念
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 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力的分 解。
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大小 G=mg。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周围各地 g 值不同。在地
2 2 万有引力定律: F GMm ma ; GMm m v ; GMm m 2 R ; GMm m R 2 2 R2 R R R R2 T
2
适用范围: 应用: 天体运动问题分析 人造地球卫星 宇宙速度 两个质点间的引力,R 为两个质点间的距离 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之间的引力,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质点间的引力,R 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
m , x (t ) l ②弹簧振子: T 2 k g
A cos(t ) ;v A cos(t ) ;a 2 x 2 A cos(t )
2
机械 振动
阻尼振动 定义:振幅逐渐减小的自由振动叫阻尼振动。 特征:振幅递减 原因:振动能逐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受迫振动 定义: 物体在周期性外力 (驱动力) 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特征: 受迫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而当驱动力的频率接近 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振幅增大的现象叫共振。
高中物理学知识的结构体系
高中物理包括必修 1、2 共 7 章;选修 3-1、2、3、4、5 共 19 章内容。归纳起来,整个高中物理的 知识体系可以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电学和磁学) 、原子物理学五大学科部分。 必修 1 和 2 属于力学部分;选修 3-1、3-2 属于电磁学内容;选修 3-4 主要为光学;选修 3-5 主要 为原子物理学, 有3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动量守恒定律) 为力学内容。 除了热学部分是初中物理(选 修 3-3 未学)的主讲内容外,其他都在高中期间得到学习和深化。
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速度规律 vt=v0 +at
1 s v 0 t at 2 2
速度位移关系
2 vt2 v 0 2as
s
1 2 gt 2
vt2 2 gh
速度位移关系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匀速率圆周运动 特点:合外力总指向圆心(又称向心力) 。 描述量:线速度 V,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α,圆轨道半 径 r,圆运动周期 T。 规律:F= m
高中物理所有知识体系简表
静力学 力的概念和三种常见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必修 1) 物体的平衡(相互作用) 运动学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平抛物体运动 (必修 1、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圆周运动 天体运动问题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 (选修 3-4) 机械波(横波、纵波) 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叠加、多普勒效应 动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运动和力) 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 功与能 功、功率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必修 1、2) 动能、势能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选修 3-5) 动量和冲量 动量定理 系统动量守恒定律 电学 电场(静电 力的特性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点电荷场强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 场) 电场线 匀强电场场强 的运动 (选修 3-1) 能的特性 电荷的电势能(电势) 电势差 电场力的功 电容器 电路 电源 电动势 (恒定电流) 内电阻 闭 合 电 路 的 欧 姆 电流、电压、功率 欧姆表 (选修 3-1) 电阻 定律 串、并联关系 欧姆定律 电功、电功率、电热 电阻定律 磁学 磁场 磁场的产生 永磁体磁场 电流磁场 (选修 3-1) 磁场的性质 磁感强度、磁通密度、磁感线 安培力(左手定则)、洛仑兹力(左手定则) 带 电 粒 子 在 磁 场 中 运动 磁通量 磁通密度 电磁感应 产生的条件 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㈠ 右手定则 穿过闭合电路所围面积中磁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㈡ 楞次定律 (选修 3-2) 通量发生变化 (选修 3-4) 自感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互感 变压器和电能的输送 交变电流 右手定则 光学 几何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本影、半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电磁波谱 (均匀介质) 真空中的光速 (选修 3-4)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全反射现象 棱镜:全反射棱射 光的色散 物理光学 光谱 发射光谱 连续、明线光谱 (光的本 吸收光谱 光谱分析 性) 光的波动性 光的干涉(双缝、薄膜) 、光的衍射 (选修 3-4、 5) 光的粒子性 光子、光电效应 电磁波谱 光的波粒二象性 热学 热 学 的 基 分子动理论 分子无规则运动 扩散、布朗运动 动能(温度) ( 初 中 物 本知识 相互作用力 势能(体积) 理) 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能、热能、物体的内能 (选修 3-3) 热和功 内能的改变 做功、热传递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二定律 气 体 的 性 气体的状态描述 物质的量、压强、体积、温度及其关系 质 理想气体 状态变化规律 克拉贝龙方程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 等 温 过 程 、 等 压 过 状态方程 程、等容过程 饱和汽、非饱和汽 空气的湿度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 核式模型、玻尔理论、电 α粒子散射实验、放射、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 (选修 3-5) 子云 原子核 力学
4 V =mω2r = m r r T2
2
2
Baidu Nhomakorabea
曲线 运动
平抛物体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分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合速度
规律:水平方向 vx = v0,x=v0t
竖直方向 vy = gt, y 1 gt 2
2
2 2 与 x 正向夹角 tgθ= tg v y vt v x vy
球表面,南极与北极 g 值较大,赤道 g 值较小;通常取 g=9.8 米/秒 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三种 常见 的力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 F
G
Mm R2
。通常取引力常量 G=6.67×10-11 牛·米 2/千克 2。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物体的平衡概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合力为零。 共点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作用于一点,或其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合力为零,即 F 合=0,则物体是平衡的。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平衡力”的两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的两
动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惯性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表达式 F 合=ma, 其中 F 单位: 牛 (N) ;
以下详细总结各部分知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并且与课本(人教版)建立联系。
力学知识结构体系
力学部分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
PART I
静力学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矢量性 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它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重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衍射 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孔和障碍物时, 绕过孔和障碍物的现象叫波的衍 射。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可比拟。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3、 特殊现象: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 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 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 的现象。 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
PART III
一起迁移,波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 描述量:波幅 A,波长λ,波速 V,周期 T,频率 f。 描述公式:V=λ/T=λf; 波速大小由传播振动的介质特性所决定;波的频率等于质点振 动频率,大小由振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波长由波源和介质决定 波的图像: 表述了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状况。 为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与 振动图像很相似,但是有本质区别)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 向 的关 系 在直 线 运动中,若速度增加,
运动 的描 述
描述物体运动时,在参考系上建立的适当的坐标系。 时间、位移 速度、加速度
v 速度的变化量与变化时间段的比值,为加速度,矢量, t
x m/s 。 v ,矢量,m/s。 t
2
则加速度与速度的方 向相同;若速度减小, 则方向相反。
的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
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 “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物体 的平 衡
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PART II
运动力学
质点 参考系 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将其看作一个“具有质量”的物质点。能否看成质点与研究问题的性质有关。 运动是相对的。描述物体运动时,用于参考,观察其相对运动的物体。参考系可任选,以对研究问题简单、方便为准。 坐标系 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
机械 波
波的类型:横波和纵波。 波的例子:声波(超声波、次声波、可听声波 20-20000Hz)
波的特性: 1、 波的叠加原理:各列波彼此通过,互不干扰;介质质点位移等于各位移的矢量和 2、 波的特有现象: 波的衍射 波的干涉 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的现象 两列波在相遇的区域内叠加形式的一种现象
受 迫 振 动 机械波
波的形成条件 波源和介质 波的形成原因 介质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 波的实质 传递振动的形式、能量和信息,质点并不随着波动而迁移; 后一质点的振动滞后于前一质点,且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 每个质点的的起振方向是相同的。
振动在媒质中传播形成波; 媒质各点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但不随波形 干涉 波的叠加:两列波重叠区域,任何一点的位移等于两列波引起的位 移的矢量和。 二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波相遇,使媒质中有的地方振动加强, 有的地方振动减弱,且加强与减弱部分相间隔的现象叫波的干涉。 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 ①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 ②最弱: 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即δ=(2n+1)λ/2
vx
简谐运动 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振动。也称为无阻尼振动或等幅振动。 特征:振幅保持不变的自由振动。描述量:振幅 A,周期 T,频率 f =1/T。x-t 图像: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相关物理量的周期性变化:位移、回复力、即时速度、即时加速度,动能与势能等。 受力特征:回复力 F=-kx=-mω2x 自 由 振 动 基本模型: ①单摆 (θ<10°) :T 2 振动能:动能和势能之和,机械能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