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9c2274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a.png)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日照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6.30
•【字号】日政发〔2021〕7号
•【施行日期】2021.06.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经济运行
正文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
标纲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国家、省属驻日照各单位:《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日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日照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30日。
日照国际海洋城发展优势及产业重点
![日照国际海洋城发展优势及产业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232f220740be1e650e9a47.png)
日照国际海洋城发展优势及产业重点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山东半岛南翼,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面积534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8.5公里,总人口288万。
日照国际海洋城位于日照市主城区和岚山城区之间,规划总用地面积169.7平方公里,海岸线16.5公里,是日照市重点打造的城市“第三极”。
发展定位:以培育海洋新兴产业为战略重点,努力把日照国际海洋城建设成为日照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新引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先导区、国家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生态宜业宜居蓝色新区。
一、发展优势日照国际海洋城不仅区位优势突出、综合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建设用地充足、历史文化深厚,而且具有以下突出优势:一是发展机遇好。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日照国际海洋城是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的中外合作项目,是山东半岛重点打造的“三园三区”之一,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是规划起点高。
委托新加坡盛邦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日照国际海洋城概念性总体规划》,盛邦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公司,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了《日照国际海洋城产业规划》,确保了规划的高水平。
三是发展理念新。
按照国际水准、海洋特色、产城融合的思路,体现“新产业、新生态、新生活”发展理念,并认真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天津生态城等地区的成功经验,确定了30项具体指标,高标准规范日照国际海洋城的开发建设。
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理念,为入驻企业解决员工生活居住方面的后顾之忧。
四是建设标准高。
在起步区突出海洋因素应用,使用海水源热泵供热制冷、海水冲厕系统,修建了国内一流的地下综合管廊,密度达到1.36公里/平方公里。
二、产业发展重点坚持以海洋高端产业为引领,重点吸引海洋特色强、市场潜力大、附加价值高、生态环境优、发展基础好的海洋产业,突出发展海洋服务、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态环保和临海高端制造业六大海洋产业。
日照建设蓝色经济区意见)
![日照建设蓝色经济区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138790ec19e8b8f67c1cb90d.png)
日发〔2009〕21号中共日照市委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意见(2009年8月18日)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鲁发〔2009〕15号),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区,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战略日照因港而立、依海而兴,海洋是日照的最大优势和最大特色,依海兴市是我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所在。
积极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区三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总体要求。
立足日照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四大战略”和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双轮驱动”,加快推进“港城、港带、港桥、海陆”一体化进程,大力开发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保护海洋环境,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不断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努力把日照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二)战略定位。
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把日照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滨海文化和旅游名城、海洋科技教育创新区。
——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
依托港口,发展壮大临港工业,打造重点产业集群板块,搞好产业布局,形成技术水平较高、具有日照特色的蓝色产业集群。
应用文-基于SWOT分析的日照市蓝色经
![应用文-基于SWOT分析的日照市蓝色经](https://img.taocdn.com/s3/m/ce6a84936f1aff00bed51ec4.png)
基于SWOT分析的日照市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xx蓝色战略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构成部分,日照市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作为建市较晚的新兴城市,相对于山东省其他沿海城市而言发展还相对落后,而蓝色经济发展战略为日照市赶超其他发达城市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另一方面,日照市蓝色经济的发展还缺乏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支持,因此目前日照市实施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还极富挑战性。
本文拟运用SWOT分析法对日照市蓝色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日照市蓝色经济发展的具体战略和发展重点,以期为日照市蓝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xx发展蓝色经济的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1.区位优越,产品流通便利日照市地处中国沿海中段,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
日照处在“一桥(新亚欧大陆桥)、一环(黄海经济圈)、一极(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鲁南经济带的重要一极)、一线(从天津到上海这一沿海港口岸线)”的节点上。
同时,日照市有日照、岚山两个一类开放港口,拥有万吨以上泊位34个,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航关系,开通了7条集装箱航线和至韩国平泽的客货班轮航线。
2.海洋资源丰富,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传统水产业基础良好日照港是建设深水枢纽港的理想港址,特别适宜建设10—30万吨级巨型泊位,可建设各类泊位200多个,吞吐能力可达6亿吨。
日照口岸成为全国首批“世界卫生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达标单位”。
日照海岸线长100多公里,其中金沙滩岸线64公里,港口岸线20多公里,滨海旅游业发展迅速。
日照市有海洋经济生物种类200多种,大竹蛏、西施舌、扇贝、梭子蟹等海珍品非常丰富。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2012年海水产品产量51.55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37万吨。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839d04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1.png)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23•【字号】鲁政办字[2012]111号•【施行日期】2012.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2〕111号)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的复函》(商办亚函〔2012〕594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利用我省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是国家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的新部署,也是山东扩大开放的新优势。
青岛等7市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及与日韩经济产业互补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与日韩的对接工作,努力实现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青岛等7市要发挥各自优势,把与日本、韩国合作城市开展对口交流作为突破口,争取尽快建立一批“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要利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启动中日、中韩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注重吸收借鉴日韩理念、发展模式及管理服务体系,注重产业集聚、错位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积极吸引日韩地方政府、经济团体、大企业参与产业园规划建设。
要不断丰富与日韩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在投资、贸易、会展、金融、旅游、港口物流、空中航线等领域培育合作典范。
三、省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汇报与衔接,积极争取中央对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支持政策,切实做好重大政策的落实。
新兴临港产业:引领蓝色经济的新增长极——从日照实践看“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新兴临港产业:引领蓝色经济的新增长极——从日照实践看“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https://img.taocdn.com/s3/m/d326d40b02020740be1e9b0a.png)
日照 工 业 化 的 强 大 平 台 、跨 越 发
展 的 强 大 引 擎 , 还 是 日照 可 持 续
发 展 的战略
据 地 ” 。
“ 后方 ” 大 、发 展 “ 根
山东 半 岛 蓝 色 经 济 区 ,全 力 争 取 将 其 纳 入 国家 “ 二 五 ”规 划 , 十
上 升 为 国 家 战 略 , 把 以 日照 钢 铁 精 品 基 地 为 重 点 的 鲁 南 临 港 产 业 带 列为 重点打 造 的 “ 区三带 ” 一 之 一 ,将 日 照 作 为 鲁 南 经 济 带 的
冶 金 工 业 、石 化 工 业 、木 材 加 工 、 粮 食 加 工 等 产 业 的 重 要 资 源 , 是
纳 入 省 蓝 色 经 济 区 规 划 。制 定 并
启 动 了 钢 铁 、汽 车 、 石 化 、轻 工 、 纺 织 、 装 备 制 造 、 船 舶 、 电 子 信 息 八 大 工 业 调 整 振 兴 规 划 。 特 别 是 , 山 东 省 委 、 省 政 府 倾 力 打 造
上 促 进 传 统 产 业 升 级 、 带 动 区 域
者 以 更 快 的速 度 、更 大 的 力度 进
驻 日照 、 投 资 日照 。 这 一 系 列 要
其 储 运 设 施 ,是 发 展临 港 产 业 的
黄 金宝地 。
结 构 调 整 。大 力 发 展 新 兴 临 港 工 业是 “ 造 山东 半岛 蓝色 经 济 区” 打
一
经 济 区 发 展 总 体 规 划 和 鲁 南 临 港 产 业 区 规 划 , 立 足 于 建 设 “ 国 我 东 部 沿海 重要 的I 海产 业基 地 、 】 区 域 性 国 际 航 运 物 流 中 心 、 滨 海 文 化 和 旅 游 名 城 、海 洋 科 技 教 育 创 新 区 ” 的 战 略 定 位 , 确 立 了
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日照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日照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e8b62d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6.png)
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日照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23•【字号】日政办字〔2021〕62号•【施行日期】2021.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日照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日政办字〔2021〕62号各区县政府,各功能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中央、省属驻日照各单位:《日照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92次常务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23日日照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日照因港立市、因海而兴,海洋是日照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优势。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海洋强省建设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向海经济的决策部署,着力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深化海洋开放合作,拓展海洋发展空间,初步形成了以滨海文化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市海洋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
“十四五”时期,必须牢牢把握优势和特色,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抢抓新机遇,谋划新方略,找准新定位,厚植新优势,培育新业态,不断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为更好地谋划和推进日照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按照《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成就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成功创建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2020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约600亿元,增长7.7%,占全市GDP比重由2015年的26.7%提升到29.9%。
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7301effbb4cf7ec4afed03a.png)
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二O一一年十月目录前言 (255)第一章总体要求与目标 (256)第一节基础与条件 (256)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258)第三节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 (258)第四节发展目标 (259)第二章空间布局 (261)第一节海岸与海洋空间布局 (261)第二节沿海产业布局 (262)第三节优化城镇布局 (264)第三章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266)第一节现代海洋渔业 (266)第二节钢铁及配套产业 (267)第三节海洋先进装备制造业 (267)第四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268)第五节油气储运加工业 (268)第六节浆纸及印刷包装业 (269)第七节临港传统优势产业 (269)第八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271)第九节现代商贸物流业 (272)第十节综合旅游业 (274)第四章统筹海陆基础设施建设 (276)第一节港口建设 (276)第二节铁路建设 (278)第三节高等级公路建设 (278)第四节机场建设 (279)第五节管道建设 (279)第六节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279)第七节水利设施建设 (280)第八节能源建设 (281)第九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81)第十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82)第五章建设日照国际海洋城 (283)第一节定位和目标 (283)第二节产业发展重点 (283)第三节空间发展布局 (284)第六章大力实施科教兴海战略 (285)第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85)第二节推进海洋教育发展 (286)第三节构筑区域人才高地 (286)第七章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287)第一节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287)第二节加强海洋生态建设 (288)第三节加强海陆污染同防同治 (288)第四节发展循环经济 (289)第五节加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290)第八章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 (291)第一节全方位扩大开放 (291)第二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292)第九章保障措施 (295)第一节强化政策支持 (295)第二节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296)第三节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297)附图:1、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主要海洋资源分布图2、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图3、日照市蓝色经济区海洋功能区划图4、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产业园区分布图5、日照市蓝色经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6、日照市蓝色经济区重大区域性市政设施规划图7、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图8、日照市蓝色经济区重点项目布局图前言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日照:蓝色经济
![日照:蓝色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65936cf77c1cfad6195fa778.png)
日照:凭“蓝”而立——访中共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打造的“三带”之一、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临海钢铁精品基地所在地、鲁南临港产业带的核心区、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出海口……,作为一个设立地级市仅二十年的新兴港城,日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多的重大发展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获得如此重要的战略定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底气十足、满怀自信,响亮地提出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战略目标。
近日,记者围绕发展蓝色经济的有关问题,专访了赵效为市长。
记者: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明确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
日照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明确提出,把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作为实践载体。
请问赵市长,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内涵要求是什么?重点任务又有哪些?赵效为:我认为,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对它的理解,可以从“海洋特色”和“新兴城市”两个层面来把握。
所谓的“海洋特色”不应局限于原来大家对沿海城市“渔盐之利”、“航运之便”的传统认识,而应该包括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海洋生态、海洋城市建设五大方面。
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海洋特色不仅是物质之海洋,更是精神之海洋,是经济上的海洋特色、文化上的海洋特质、建筑上的海洋风格、观念上的海洋气质,是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进步、海洋文化繁荣、海洋生态良好的综合体现。
在科学发展的背景下,“新兴城市”不仅仅是城市之新、产业之新,更是发展理念之新、发展模式之新、体制机制之新,概括起来,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型、和谐型城市。
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体现在发展速度上,是快速崛起的城市;体现在综合实力上,是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城市;体现在价值归属上,是以人为本的城市;体现在城市精神上,是开放创新型的城市。
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提出,高度概括了日照的城市特质,更集中突出了日照城市品牌的精神内核。
日照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与蓝色经济区建设打算(向省蓝办)2010年6月1日
![日照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与蓝色经济区建设打算(向省蓝办)2010年6月1日](https://img.taocdn.com/s3/m/055d8eba960590c69ec37672.png)
日照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汇报(2010年6月2日)尊敬的费主任、各位领导:现将日照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发展优势和蓝色经济区建设打算作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日照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8月,起步区8.5平方公里,现管辖2个街道,人口11.8万。
建区19年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确立了“一个目标、四个发展、五个重点、三个保障”的总体工作思路。
“一个目标”就是奋斗三五年建成国内一流开发区;“四个发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推动跨越发展、致力和谐发展、勇于率先发展;“五个重点”就是千方百计保持经济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狠抓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筑特色产业新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三个保障”就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平安稳定建设。
按照这一总体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全区上下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局面。
2008年、2009年,均在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居第一;连续五年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开发区;今年4月,顺利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发展优势(一)我们拥有优越的发展条件。
一是靠海临港优势突出。
我们紧邻全国沿海第9个亿吨大港—日照港,2009年实现吞吐量1.81亿吨,今年将突破2亿吨,为实施区港联动、发展临港大工业和物流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区有16公里海岸线,其中5公里为山东省确定的优良工业岸线,湾阔水深,不冻不淤,海底基岩埋深及走向能满足15-30万吨级造修船坞和码头需要,目前正在进行填海造地,加快建设海上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日照市境内交通四通八达,有三条铁路、两条高速连接,疏港高速正在建设;周边有青岛、连云港、临沂三个机场。
开发区内道路总通车里程已达338公里,路网密度达292.4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全市的2倍和3倍多,形成了“六纵六横一环”的主干道路框架;具备15万吨的日供水能力,720吨/小时的供热能力,25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每4个平方公里就拥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天然气门站坐落区内,能够满足今后三到五年发展需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41ae1f7f18583d048645916.png)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概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展规划〞,国务院以国函[2021]1号文件批复,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开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开展战略。
?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开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开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成为国家海洋开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开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
范围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定位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目标到2021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根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到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1年,建成海洋经济兴旺、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根本实现现代化。
意义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开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平安;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开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
概念定义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根底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
根本特征是:依托海洋,海陆统筹,高端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科技先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开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开展的先行区。
提出背景2021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开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山东日照抓住蓝色机遇 建海洋特色新兴城市
![山东日照抓住蓝色机遇 建海洋特色新兴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13e9106ba98271fe910ef9e2.png)
山东日照抓住蓝色机遇建海洋特色新兴城市2011年03月08日22:21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0)字号:T|T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2011年初,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自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二五”期间区域内城市将如何把握机遇,实现从陆域经济向海洋经济延伸、如何实现陆海统?就此全国人大代表、日照市委书记杨军接受了中新网的专访。
问: 1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您认为,这给日照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机遇?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作为第一个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历史性地把日照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而且创造的机遇最多、含金量最高、覆盖面最大,可以说,机遇千载难逢。
具体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说。
——在发展定位与区域合作方面,《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作为两个“增长极”之一,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作为重点打造的“三组团”之一,着力把日照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这是对日照发展战略定位的重大提升,空间布局的重大拓展,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为我们在更高起点上转型升级、开放创新、率先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在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方面,《规划》首次明确日照市要发展成为钢铁精品基地、现代海洋装备及配套制造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油气储运加工基地、海洋工程建筑业基地、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海洋生物产业基地、海域生态环保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海洋文化和海上运动产业基地、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为我市加快发展蓝色经济,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重大机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省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以日照港为骨干,港口及港区建设工程、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青日连铁路、日潍高速公路、日照机场、陆地风电基地、海洋能示范点、日照绣针河入海口湿地保护等一批项目列入国家交通、能源、水利重点建设工程,在日照规划建设多方式、一体化、无缝对接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枢纽,必将极大地改善提升我市基础设施条件,为全市跨越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618835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a.png)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日照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7.23•【字号】日政字〔2024〕52号•【施行日期】2024.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日政字〔2024〕52号各区县政府、各功能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中央、省属驻日照有关单位:现将《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印发,请组织实施。
日照市人民政府2024年7月23日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产业承载和人口集聚功能,实现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目标,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深入开展产城融合攻坚行动1.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深耕细作现有省级7个“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3个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新增2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争创雁阵型集群,布局未来产业集群。
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健全评价体系,强化区域联动,各经济开发区分别集中打造1—2个主导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新城区转型。
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融入全省“强县领跑、弱县跨越、百县图强”计划,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到2025年县域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2.强化重大产业项目支撑。
每年梳理一批制造业领域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定期举办高成长性企业银企对接专场活动,加强中小企业财政和金融政策协同创新。
实施技改升级行动计划,做好钢铁产业增厚、压薄、加料、涂层文章,做优钢铁生态圈;推动粮油产业“运储贸产服”全产业链发展,争取中字号企业布局更多精深加工项目和进出口业务;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推动符合条件的化工园区扩区和重点监控点入园,到2025年应入园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60%以上;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领域转产增产,打造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加快浆纸产业向以纸代塑、纤维纸、特种纸等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框架下日照港的SWOT分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框架下日照港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1fe5204b73f242336c5f6e.png)
口的作 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了,要整合港 口物流资源 ,分工明
确 ,让 干 线 港 、 支线 港 之 间互 相 协调 发展 。本 文在 此新 形 势 下 ,着 重 对 日照港 进行 S OT分析 ,提 出一 些 发 展思 路 。 W
2 日照港 状 况
O
图 1 日照 港 历 年吞 吐 量 ( 位 : 万吨 ) 单
2 1 年 01 第 5期 第3 3卷 总 第 2 3期 0
物 流 工 程 与管 理
LOGl STl ENGl CS NEERI AND l AGE NG lAN I l MENT
物 流论坛
d :0 3 6 / . S . 6 4 4 9 . 0 1 O . 0 oi 1 . 9 9 j i n 1 7 — 9 3 2 1 . 5 01 S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框架下日照港的S T WO 分析
口 申作 兰 ,牟 宗杰
(. 1 日照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山东 日照 26 2 ;2中国人 民银行 日照 中心 支 行 , 山东 日照 2 60 ) 78 6 . 78 6
【 摘
要】 国务 院 以 国函 ( 0 1 2 1 )1号 文件 批 复 《山东半 岛蓝 色经济 区发展 规 划 》 ,其 中大力发展 海上
②港 口基础设施建 设。主要看一下码头泊位情况 , 日照 港现有各类生产性泊位 3 7个 , 有万吨级 以上深水泊位 1 9个, 万吨级泊位的设置 ,是适应船型大型化发展的需求 。 ③航线条件 。除了到泉州等南方各 港口的内贸航线 ,还 开通 了与世界 5 多个 国家和地区外 贸航线。其 中包括到 巴 0
【 键 词 】蓝 色经 济 区 ; 日照 港 ;S OT 关 W 【 中图 分类 号 】F5 22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7— 93 (0 1 5 0 2— 2 64 4 9 2 1 )0— 0 0 0
生态大盘—原海映象助力打造日照国际海洋城
![生态大盘—原海映象助力打造日照国际海洋城](https://img.taocdn.com/s3/m/29d70aea102de2bd960588ed.png)
生态大盘—原海映象助力打造日照国际海洋城如果新城市规划30万人居住,那么肯定要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入住。
预计将会有十多万人涌入日照,这些人有可能居住在涛雒。
现在涛雒镇也正在努力打造精品楼盘以迎接这一发展。
“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日照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春节前后,日照市连续召开了蓝色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誓师动员大会,并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讨论稿。
蓝色大潮在日照大地回旋涌动。
在蓝色经济布局方面,日照规划了“三轴”、“三带”、“八区”,使蓝色经济在空间上有了更加合理的、规范的布局。
在蓝色经济的载体方面,日照提出了“双十、一城”目标。
双十是指十大产业集群和十大基础设施建设;一城指的是日照国际海洋城。
十大产业集群包括,钢铁及配套产业、海洋先进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油气储运加工业、浆纸及印刷包装业、现代海洋渔业、临港传统优势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业、综合旅游业。
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港口、铁路、高等级公路、机场、管道、综合运输枢纽、水利设施建设、能源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
国际海洋城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30平方公里,海岸线16.5公里,其中起步区为6平方公里左右。
日照国际海洋城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为战略重点,全力打造日照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国家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区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日照国际海洋城分为临海发展带、都市发展带以及加工制造物流带三个功能区。
临海发展带位于204国道与沿海公路之间,保护并利用现有大面积水体、绿地自然资源,开展临海产业研究,引进先进企业,发展生态湿地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以及医疗保健服务和滨海住宅区。
都市发展带,介于沈海高速与204国道之间,交通便利,发展办公型研发、动漫、IT产业,配合临海发展带以及城市中心而设立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型产业、高技术产业以及都市型住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二O一一年十月目录前言 (255)第一章总体要求与目标 (256)第一节基础与条件 (256)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258)第三节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 (258)第四节发展目标 (259)第二章空间布局 (261)第一节海岸与海洋空间布局 (261)第二节沿海产业布局 (262)第三节优化城镇布局 (264)第三章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266)第一节现代海洋渔业 (266)第二节钢铁及配套产业 (267)第三节海洋先进装备制造业 (267)第四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268)第五节油气储运加工业 (268)第六节浆纸及印刷包装业 (269)第七节临港传统优势产业 (269)第八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271)第九节现代商贸物流业 (272)第十节综合旅游业 (274)第四章统筹海陆基础设施建设 (276)第一节港口建设 (276)第二节铁路建设 (278)第三节高等级公路建设 (278)第四节机场建设 (279)第五节管道建设 (279)第六节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279)第七节水利设施建设 (280)第八节能源建设 (281)第九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81)第十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82)第五章建设日照国际海洋城 (283)第一节定位和目标 (283)第二节产业发展重点 (283)第三节空间发展布局 (284)第六章大力实施科教兴海战略 (285)第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85)第二节推进海洋教育发展 (286)第三节构筑区域人才高地 (286)第七章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287)第一节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287)第二节加强海洋生态建设 (288)第三节加强海陆污染同防同治 (288)第四节发展循环经济 (289)第五节加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290)第八章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 (291)第一节全方位扩大开放 (291)第二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292)第九章保障措施 (295)第一节强化政策支持 (295)第二节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296)第三节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297)附图:1、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主要海洋资源分布图2、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图3、日照市蓝色经济区海洋功能区划图4、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产业园区分布图5、日照市蓝色经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6、日照市蓝色经济区重大区域性市政设施规划图7、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图8、日照市蓝色经济区重点项目布局图前言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两次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要求日照市担当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增长极和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的重任,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批复精神,根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制定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日照市所辖全部陆域和海域,陆域面积534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858平方公里。
2010年,区内总人口288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883元。
规划期为2011—2020年,重点是“十二五”时期。
本规划是指导日照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编制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总体要求与目标第一节基础与条件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鲁南经济带唯一的港口城市。
海洋空间资源广阔。
日照海岸线长167公里,-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2万多公顷,-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6万公顷,沿海滩涂5060公顷。
海岸地貌主要有基岩和砂质岩两大类型,拥有60多公里优质沙滩岸线,可供建港深水岸线30余公里,是深水大港良址。
近海共有海洋岛礁33个,其中前三岛等较大岛屿5个。
海洋自然资源丰富。
近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经济水生生物种类200多种,其中鱼类百余种,虾蟹类40多种,贝类80多种,是大竹蛏、西施舌、金乌贼、石花菜等珍稀物种的主产地,是山东省重要的渔区和水产品增养殖基地。
近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蛇纹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
现有王家滩、廒头、安东卫三个盐田区,原盐生产能力3万吨。
日照海区累年风浪频率为97%,波浪能、风能等资源丰富。
海洋人文资源悠久。
日照历史悠久,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已发现遗址近百处。
莒县陵阳河遗址发掘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为中国文字始祖。
“两城”是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000年亚洲最大的城市。
春秋时期莒国的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
日照黑陶已有五千多年历史。
先后涌现出了姜尚、刘勰等历史文化名人,传承了祭海节、渔民节以及岚山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海洋特色的东夷文化、太阳文化、渔文化。
近年来,先后承办了近40项世界级、国家和省级体育赛事和中国水上运动会,打造了“水上运动之都”的城市品牌。
生态环境良好。
日照具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等生态优势,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在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
近海表层水温累年平均值14.3℃,平均海水盐度30.96‰。
日照海、山、平原兼备,山水相依,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12.7℃,无霜期223天。
近岸海域水质稳定在国家一类标准。
近年来,日照市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为建设蓝色经济区、打造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日照市海洋生产总产值达到620亿元,增加值288亿元。
产业体系不断完备。
海洋渔业稳步发展,2010年海洋水产品总产量45.81万吨,总产值36.34亿元。
临港工业进一步壮大,以钢铁、油气储运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浆纸、粮油加工等为重点的临港工业体系基本形成,38家临港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3.4%。
涉海产业快速发展,从事港口建设、经营和服务的企业100多家,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各类物流园区和中心23个,会展经济、海洋环境检测、海洋工程建筑等取得新的进展。
2010年日照市接待旅客2052.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2.6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10年底,日照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5.23万人。
共有水产科技人员652人,海洋工程及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究人员230人,其中中高级研究人员超过50%;大学科技园高校开设了26个涉海专业,年培训涉海人员达4万人次。
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机构开展了产学研合作。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提升。
日照拥有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2010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33.14亿美元,成为全省第四个进出口总值过百亿美元的市;实际到帐外资3.49亿美元。
投资日照的国家和地区达37个,落户日照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8家;外派劳务市场扩展到24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拓展到130多个,与日本室兰市、韩国唐津郡等10多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开通了至韩国的客箱班轮航线。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日照港拥有石臼、岚山两大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45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6个,设计年通过能力1.5亿吨,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2.27亿吨;矿石、水泥、散粮、木片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
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疏港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日照段项目顺利推进,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开工建设。
水电暖通讯和油气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
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城市建成区面积89.8平方公里,城市化率47.08%;城市道路1252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32平方米;液化石油气用气普及率99.09%;市区集中供热面积达1146.8万平方米;供水总量6065万立方米,市区供水普及率100%。
建成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等一批标志性城市景点。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日照市正处于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开发潜力和发展后劲巨大。
《规划》在重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合作政策等方面,为日照市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鲁南临海产业区列入省级区域合作开放综合改革试点,为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青日连铁路、新一轮港口规划建设、中石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疏港高速公路、青岛海湾大桥及隧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规划建设,对于加快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全国滨海城市进入大开发建设时期,竞争态势严峻;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服务业发展滞后;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不足;海陆统筹不够,内陆两县经济实力较弱。
第三节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增长极,坚持“港城、港带、港桥、海陆”一体,着力抓好“双十·一城”工程(即十大产业体系、十大基础设施和日照国际海洋城建设),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为加快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战略性优势,探索港口城市与腹地协调发展、互利双赢的区域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带动鲁南经济带崛起,辐射带动整个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发展。
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滨海文化和旅游名城、海洋科技教育创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依托“双亿”大港,以做大做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集中培植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工业,打造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充分利用港口的综合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以日照保税物流中心扩容升级为重点,设立综合保税区,建设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滨海文化和旅游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