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补虚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补虚药培训课件
![中药学补虚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bd0c5f482fb4daa48d4b66.png)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山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山药
补本肺文、档脾所、提肾供三的脏信气息阴仅、供性参平考力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缓,不寒不热、不燥不腻,处号,称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平补三焦良药”!
党参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诸参比较
人参—大补元气,补诸脏气,益智安神。
脾
肺
西洋参—性质偏寒,清火力强,治阴虚火旺咳嗽痰血 。
补气生津
清补,不耐人参温补者用之。
气 虚 ,
党 参—功同人参而力缓,除大补元气外,代人参。又善
津 伤
4、用于扶正祛邪,要分清主次,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
5、宜采用蜜丸、煎膏(膏滋)、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服用,并 可增效的剂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补气药
共性特征:甘,入脾肺。补气,治疗气虚证
气虚证
脾气虚-纳差、便溏、体倦、脏器下垂,出血 肺气虚-气短、声低、气喘、自汗 心气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加剧
黄芪
临床应用
脓成不溃,配人参、当归、白芷等,托里透脓
4.痈疽久败疮 散
补气托毒生肌
溃久不敛,配人参、当归等,十全大补丸
中风麻木不遂
5.气虚,血行不畅-补气行血,治
风寒湿痹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药药理学―― 补虚药PPT课件
![中药药理学―― 补虚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8c795119e8b8f67c1cb9c0.png)
兴奋
抑制
Rg类 小剂量
Rb 类 大剂量
☼ 益智
改善
人参
实验动物记忆获得、 巩固和再现障碍模型
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Rb1 、Rg1 ☼ 抗脑缺血
• 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合成 • ↑Ach合成和释放,↑DA、NA含量 • 促进脑神经细胞发育(海马区神经元) • 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细胞凋亡与坏死 • 增加脑供血、供氧及改善能量代谢
淋巴细胞转化率
T淋巴细胞在体外经过植物血凝素的刺激后, 可以转化为淋巴母细胞,根据淋巴细胞的 转化情况,反应身体的细胞免疫的水平。
临床意义: 1 降低: a.细胞免疫缺陷、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b.自身免疫病、肝炎等。
2. 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
中枢神经
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多数虚证患者
功能减退、变形或萎缩
(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特异性免疫功能
↑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 ↑豚鼠血清补体生成 ↑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诱生IFN ↑小鼠血清IgG,IgA,IgM水平 ↑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 ↑T、B淋巴细胞转化率: Rd、 Re
正常动物、免疫低下模型动物
人参皂苷、人参多糖
(3)增强造血功能
☼ 抗休克
防治
人参
多种原因所致的休克
抗休克
过敏性、烫伤性、心原性、 失血性等休克动物
☼ 抗心肌缺血
注射液、 皂苷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 死模型
(药物、手术等方法)
保护、改善作用
扩张冠脉、抗缺氧
(7)抗肿瘤
抑制 多种实验性动物肿瘤 人参
(药物、毒素等诱发)
肿瘤发病率↓ 抑制肿瘤生长
人参皂苷 Rg3---强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参一胶囊
《中医中药补虚药》课件
![《中医中药补虚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ff97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d.png)
助阳药
如附子、肉桂等,主要用于治 疗阳虚证。
补虚药的功效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增强免疫功能
补虚药能够补充人体所需 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 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调节生理功能
补虚药能够调节人体生理 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延 缓衰老。
改善虚弱症状
补虚药能够改善气虚、血 虚、阴虚、阳虚等虚弱症 状,如乏力、头晕、心悸 、畏寒等。
02
中医补虚药的常见药材
人参
补气固脱
人参能补充人体的元气 ,对于气虚所致的脱证
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益智安神
人参能益智安神,对于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 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延缓衰老
人参含有多种抗氧化物 质,能清除自由基,延
缓细胞衰老。
提高免疫力
人参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提高抗病能力。
当归
养血调经
当归能补血养血,对于血虚所 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
补阳药的配伍原则
补阳药与温里药的配伍
温里药有助于温中散寒,促进阳气的生发,与补阳药配伍可增强机体 活力。
补阳药与行气药的配伍
行气药有助于疏通气机,促进气的运行,与补阳药配伍可增强机体抗 病能力。
补阳药与消食药的配伍
消食药有助于消化食物,促进营养吸收,与补阳药配伍可提高机体抗 病和修复能力。
补阳药与利水药的配伍
清燥药有助于清除燥热,滋润脏腑,与补阴药配 伍可增强滋阴效果。
补阴药与养气药的配伍
养气药有助于补充正气,促进津液的生成和输布 ,与补阴药配伍可增强机体滋润能力。
ABCD
补阴药与利湿药的配伍
利湿药有助于排泄体内湿邪,避免湿邪伤阴,与 补阴药配伍可促进阴液的生成。
《中药学》补虚药 ppt课件
![《中药学》补虚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936b094431b90d6c85c7a7.png)
党 参*
[ 基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素花党参 C.Pilosu- la .var. modesta或川党参 C. tangshen的根。
[药性]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应用]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 [用法用量]煎服,9-30g。 [使用注意]据《药典》记载,本品不宜与黎芦同用。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1、补虚药的概念: 凡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以 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2、补虚药的特点和作用: 主治正气虚弱、精微物质亏耗。 3、分类:补气、补阳、补血、补阴。
补虚药的使用注意:
1、根据气虚、阳虚、血虚与阴虚的不同,选择对证药物。
2 、与其他类药物配伍以扶正祛邪;与容易损气的药物配伍 应用以保护正气。
黄
芪*
[基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eranaceus. var. mongholicus或膜荚黄芪 A.membranaceus的根。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 应用 ] 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气血亏虚 , 疮疡 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用法用量]煎服,9-3Og。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白 术*
[基源]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的根 茎。
[药性]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应用]脾气虚证。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中药学PPT课件:第二十章 补虚药
![中药学PPT课件:第二十章 补虚药](https://img.taocdn.com/s3/m/1a9aadd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9.png)
本品味甘性和缓,善和百药,在众多方剂中有缓和、调和诸药之功
【药性特点】
独具甘味,药性缓和,归十二经,善和百药。炙用甘缓止痛、润肺止咳、生用解毒。
【用法用量】煎服,2~10g。【使用注意】湿盛中满腹胀,以及水肿者不宜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善和百药
甘草《神农本草经》
【应用】
为治“表虚自汗之要药”
3.气血亏虚疮痈内陷
为“疮家之圣药”
黄芪《神农本草经》
【性能】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
4.气虚水肿
【药性特点】
补脾利水,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
补气升阳,利水生肌
甘而不壅,温而不燥,气味平和为补气升阳之要药,且固表、利水、生肌、行血。
不同点:
山药、扁豆的功用鉴别
相同点:健脾止泻,用治脾虚泄泻。
鹿茸
续 断
补骨脂
菟丝子
益智
淫羊藿
肉苁蓉
杜仲
蛤蚧
冬虫夏草
紫河车
巴戟天
核桃仁
沙苑子
仙茅
锁阳
第二节 补阳药
【适应证】
肾 阳 不足
肾虚不固之尿频遗尿
形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寒不孕
下元虚冷,冲任失调之崩漏、带下
肾不纳气之虚喘
精髓不足之须发早白,小儿发育迟缓
火不生土之五更泄泻
温补阳气
第二节 补阳药
【性能特点】 甘温、或咸温、或辛热。【功效】 温补阳气,尤善温补肾阳。
1.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证
2.肝肾精血不足诸证
3.冲任虚寒,崩漏带下
4.疮疡久溃不敛,或阴疽内陷不起
为峻补肾阳,益精养血,补督脉之要药
【药性特点】
独具甘味,药性缓和,归十二经,善和百药。炙用甘缓止痛、润肺止咳、生用解毒。
【用法用量】煎服,2~10g。【使用注意】湿盛中满腹胀,以及水肿者不宜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善和百药
甘草《神农本草经》
【应用】
为治“表虚自汗之要药”
3.气血亏虚疮痈内陷
为“疮家之圣药”
黄芪《神农本草经》
【性能】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
4.气虚水肿
【药性特点】
补脾利水,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
补气升阳,利水生肌
甘而不壅,温而不燥,气味平和为补气升阳之要药,且固表、利水、生肌、行血。
不同点:
山药、扁豆的功用鉴别
相同点:健脾止泻,用治脾虚泄泻。
鹿茸
续 断
补骨脂
菟丝子
益智
淫羊藿
肉苁蓉
杜仲
蛤蚧
冬虫夏草
紫河车
巴戟天
核桃仁
沙苑子
仙茅
锁阳
第二节 补阳药
【适应证】
肾 阳 不足
肾虚不固之尿频遗尿
形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寒不孕
下元虚冷,冲任失调之崩漏、带下
肾不纳气之虚喘
精髓不足之须发早白,小儿发育迟缓
火不生土之五更泄泻
温补阳气
第二节 补阳药
【性能特点】 甘温、或咸温、或辛热。【功效】 温补阳气,尤善温补肾阳。
1.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证
2.肝肾精血不足诸证
3.冲任虚寒,崩漏带下
4.疮疡久溃不敛,或阴疽内陷不起
为峻补肾阳,益精养血,补督脉之要药
中药学课件-第二十五章补虚药
![中药学课件-第二十五章补虚药](https://img.taocdn.com/s3/m/90687a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a.png)
调理月经不调,缓解经痛, 补血活血。
补血药
1 熟地黄
2 川芎
3 枸杞子
滋补肝肾,补血养颜,改善 贫血症状。
活血化瘀,舒缓经期痛经, 促进血液循环。
滋补肝肾,补血明目,增强 免疫力。
补阳药
1 肉苁蓉
2 仙茅
3 淫羊藿
补肾壮阳,改善肾虚阳痿, 提高性功能。
温阳助火,缓解气虚寒冷, 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4 黄莲
清热解毒,保护肝脏,降低肝病风险。
补脾药
1 党参
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改善工作效率。
3 茯苓
补益脾胃,利水消肿,改善消化不良。
2 黄芪
补充体内气血不足,增强免疫力,抗疲劳。
4 山药
补益脾胃,健脾养胃,增强食欲。
补胃药
1 生姜
温中散寒,缓解胃寒症状,促进消化。
3 陈皮
燥湿健脾,消食化积,缓解腹胀不适。
补益肾精,增强性功能,调 理男性不育。
补阴药
1 女贞子
2 沙参
3 麦冬
滋阴润燥,调理肝肾不足, 改善肌肤干燥。
滋阴润燥,潜阳安神,缓解 失眠症状。
滋阴养肺,润肺止咳,缓解 喉咙干燥。
补肾药
1 伏苓
补肾益气,利尿消肿,改善肾功能。
3 淫羊藿
补益肾精,增强性功能,调理男性不育。
2 补骨脂
补肾壮阳,增强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4 何首乌
滋阴补肝肾,黑发养颜,抗衰老。
补心药
1 麦冬
滋阴养肺,润肺Biblioteka 咳,缓解喉咙干燥。2 丹参
活血化瘀,调理心脏功能,降低心脏病风险。
3 五味子
补心安神,缓解焦虑不安,促进睡眠。
补肝药
中药学PPT课件 补虚药
![中药学PPT课件 补虚药](https://img.taocdn.com/s3/m/bb33c6109ec3d5bbfc0a7409.png)
韭子
二、补肾阳祛风湿药
主要用于肾阳不足证及风湿久痹。
巴戟天
(鸡肠风)
淫羊藿(仙灵脾)
仙茅
巴戟天—壮阳益精、温燥之力均不及淫羊 藿,故只适用于阳虚有寒之证。
补肾阳,
强筋骨, 淫羊藿—补肾阳之中尤善益精起痿,为治
祛风湿。
肾虚精少不育之良药。
仙 茅 —温燥性最大,治寒湿久痹尤宜;且 能温脾止泻,用于脾肾阳虚之脘腹冷 痛、泄泻。
海狗肾
紫河车(胎盘、人胞、胞衣)
紫河车
1.温肾补精:用于肾气不足、精血亏虚之不孕、 阳痿、遗精诸证。
2.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之萎黄消瘦、产后 乳少等。
3.补益肺肾、纳气平喘:用于肺肾两虚咳喘。
菟丝子
菟丝子
1.补益肝肾,固精缩尿:本品既能补肾阳、益 肾阴,又能固精、缩尿、止带。
(1)肾虚腰痛。 (2)阳痿遗精。如五子衍宗丸。 (3)遗尿、尿频。如菟丝子丸。 (4)带下、尿浊。如茯菟丸。
第十七章 补 虚 药
一、含义 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为主
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二、性能特点 药性偏温热或寒凉,药味多甘,归脾、肺、
心、肝、肾经。
二、功效主治 功效:补虚(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主治:虚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三、分类 根据其性能、功效和主治的不同,分为
(3)便血。如阿胶芍药汤。
(4)崩漏下血。如胶艾汤。
3.滋阴润燥:本品善能滋阴和润燥。
(1)肺虚火盛,喘咳咽干。如补肺阿胶汤。 (2)温燥伤肺,干咳无痰。如清燥救肺汤。 (3)热病伤阴,虚烦不眠。如黄连阿胶汤。 (4)热病伤阴,手足瘈疭。如大定风珠。
用法:烊化兑服。
中药学补虚药-PPT
![中药学补虚药-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379d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5.png)
大家好
7
[用法用量]:煎服,5 ~ 10g;用于急重证,剂 量可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对服。研末 吞服,每次1.5~2g。
[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不宜与莱菔 子同用,不宜同时吃白萝卜或喝茶,以免影 响补力。和利尿药同用会引起胃出血。
药理作用;主要药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多糖, 本品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调节中枢神经 系统的 兴奋和抑制过程。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 草本人参的干燥根。主 产吉林、辽宁、黑龙江。 野生者名“山参”;栽 培者称“园参”。于秋 季采挖。园参一般栽培 5~6年后收获。园参经 晒干或烘干,称“生晒 参”;园参经蒸制后的 干燥品,称“红参”; 山参经晒干,称“生晒 山参”。切片或研粉用。
大家好
野山参
5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 经。
[使用注意]: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 证等均忌用。
大家好
17
❖ [性能特点]:本品甘温,入脾、肺经。既善补益脾肺 之气,有“补气之长”的美称,又擅升阳气,常用于 脾肺气虚诸证,而对脾阳不升、中气下陷,症见久泻 脱肛、内脏下垂者尤为适宜。补气之中,具升发外达 之性,又能实卫固表以止汗,为治体弱表虚、肌表不 固的自汗、盗汗之良药。气旺能生血、行血、摄血、 生津,故又常用于气血两亏之证,能补气以生血;用 于气虚血滞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痹痛,能补气以 行滞;用于气虚不能摄血之便血、崩漏,能补气升提 以摄血;用于气虚津亏之消渴,能补气以生津止渴。 此外,本品甘温升补,又能托毒生肌,为“疮痈圣 药”,善治气血亏虚之疮痈脓成不溃或溃后脓出清稀、 久不收口,或阴疽流注、瘰疬痰核者。且能补气利水 以退肿,为治疗气虚浮肿尿少之要药。
大家好
13
(医学课件)中药学——补虚药
![(医学课件)中药学——补虚药](https://img.taocdn.com/s3/m/c4e138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c.png)
辨症论治
根据不同的虚症类型,采用不同的补虚药和治疗 策略。
补虚扶正
以补虚为主,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使脏腑功 能恢复正常。
中药学补虚药的配伍原则
以补为主
补虚药应为主药,根据虚症的 性质和程度,选择适当的药物
。
配伍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 ,合理配伍调理药物。
兼顾兼症
对于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应兼顾 调理,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补虚药的种类和功效
• 气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气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乏力、气短、懒言等。 •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益智安神等作用,可用于改善心悸、失眠等症。 • 党参: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等作用,可用于改善脾虚、胃下垂等病症。 • 血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血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头晕、心悸、失眠等。 •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等作用,可用于改善痛经、便秘等病症。 • 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 阴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阴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潮热、盗汗、口干等。 • 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作用,可用于改善腰膝酸软、遗精等病症。 • 麦冬: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等作用,可用于改善咳嗽、喉痹等病症。 • 阳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阳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畏寒、肢冷、腹泻等。 • 淫羊藿: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等作用,可用于改善阳痿、风湿痹痛等病症。 • 巴戟天: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等作用,可用于改善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病症。
补虚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 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不良反应
补虚药并非人人适用,使用不 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
禁忌人群
部分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 、儿童等不适宜使用补虚药。
中药学补虚药的剂型及制备工艺研究
根据不同的虚症类型,采用不同的补虚药和治疗 策略。
补虚扶正
以补虚为主,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使脏腑功 能恢复正常。
中药学补虚药的配伍原则
以补为主
补虚药应为主药,根据虚症的 性质和程度,选择适当的药物
。
配伍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 ,合理配伍调理药物。
兼顾兼症
对于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应兼顾 调理,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补虚药的种类和功效
• 气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气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乏力、气短、懒言等。 •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益智安神等作用,可用于改善心悸、失眠等症。 • 党参: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等作用,可用于改善脾虚、胃下垂等病症。 • 血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血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头晕、心悸、失眠等。 •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等作用,可用于改善痛经、便秘等病症。 • 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 阴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阴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潮热、盗汗、口干等。 • 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作用,可用于改善腰膝酸软、遗精等病症。 • 麦冬: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等作用,可用于改善咳嗽、喉痹等病症。 • 阳虚补虚药:主要用于改善阳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如畏寒、肢冷、腹泻等。 • 淫羊藿: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等作用,可用于改善阳痿、风湿痹痛等病症。 • 巴戟天: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等作用,可用于改善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病症。
补虚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 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不良反应
补虚药并非人人适用,使用不 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
禁忌人群
部分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 、儿童等不适宜使用补虚药。
中药学补虚药的剂型及制备工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性能特点:多甘温或甘平,归肺脾肾经
3.分类: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 药。
.
2
4.注意事项 (1)顾护脾胃 ( 2)适当剂型 (3)有表邪者不宜用 (4)不宜滥用。
.
3
第一节 补气药
1、本类药物性味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 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尤其脾、肺二脏的功能, 故最适应于脾气虚或肺气虚的病证。
第十七章 补虚药
教学目的:
1. 掌握补虚药的含义,补气、补血、补阳、 补阴四类药物的性味、功效、适应范围、 配伍方法。
2. 掌握或熟悉本章药物的重点药物的功效、 应用及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3. 了解本章药物的功效及应用,人参、甘 草、阿胶、鹿茸、蛤蚧的用量用法。
.
1
概述
1.含义: 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改 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 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2 . 用于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口渴。
[用法用量]:另煎对服,3 ~ 6g。
[使用注意]: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忌用 铁器炒。
[性能特点]:本品苦微甘寒,入心、肺、胃经。 功擅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为治气阴不足而火 盛者之佳品,单用本品煎服,即有良效,每配 补气养阴生津之品以增效。并能清肠止血,治 肠热便血。
.
16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 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临床应用]:
1 . 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 2 . 用于肺气虚及表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 3 . 用于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 4 . 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5 . 用于气虚血亏的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等。 6 . 用于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等。 7 . 用于气虚血滞不行的关节痹痛、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等。 8 . 用于气虚津亏的消渴证,本品能补气生津以止渴。 [用法用量]:煎服,10 ~ 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益气补 中宜蜜炙用;其他方面多生用。 [使用注意]: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 证等均忌用。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 草本人参的干燥根。主 产吉林、辽宁、黑龙江。 野生者名“山参”;栽 培者称“园参”。于秋 季采挖。园参一般栽培 5~6年后收获。园参经 晒干或烘干,称“生晒 参”;园参经蒸制后的 干燥品,称“红参”; 山参经晒干,称“生晒 山参”。切片或研粉用。
.
野山参
5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 经。
[功 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
[临床应用]:
1 . 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
2 . 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 脉虚自汗等证。
.
6
3 . 用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证。
4 . 用于热病气津两伤之身热口渴及消渴等 证。
5 . 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
.
11
党参
来源:为桔梗科多年 生草本党参、素花党 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主产于山西、四川、 陕西、甘肃等省。秋 季采挖,晒干。切厚 片,生用。
.
12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 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临床应用]:
1 . 用于中气不足的食少便溏、四肢倦怠等证。
2 . 用于肺气亏虚的气短咳喘、言语无力、声音低弱等 证。
.
8
❖ [性能特点]:本品甘微苦微温,入心、肺、脾经。 元气起于肾,上及于肺,为人体生化动力之源泉。 本品功擅大补元气,故用于挽救元气虚衰、脉微欲 绝之脱证,无论因于大失血、大吐泻或久病、大病 所致者,单用即有显效。脾为生化之源,肺乃主气 之脏,元气旺盛则脾肺之气自足,故又能补脾益肺, 为治脾肺气虚诸证之主药。元气充沛,则血旺津生, 神安智增,故又可用于气血亏虚之心悸、失眠、健 忘等心神不宁证,以及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或 消渴等证。既为救脱扶危之良剂,亦为疗虚劳内伤 之第一要药。凡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皆可 应用
3 . 用于热伤气津,气短口渴之证。
4 . 用于气血两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0 ~ 30g。
[使用注意]:气滞、肝火盛者忌用。
[性能特点]:本品甘平,力较平和,不腻不燥,入脾肺经。 既擅补中气,又善益肺气,为治脾肺气虚证最常用之 品。气能生血,气旺津生,故又具养血、生津之效, 亦治血虚、津亏之证。
[用法用量]:煎服,10 ~ 30g。
[使用注意]:邪实正不虚者慎用。
[性能特点]:本品甘微苦平,入脾、肺经。既能 益气,又能养阴,性偏凉,补中兼清,为清补 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之轻证。尤 宜于热病后气阴不足,热势已平,证情较轻微 的病人。
.
15
黄芪
来源:为豆科多年 生草本蒙古黄芪或 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主产于内蒙古、山 西、黑龙江、甘肃 等地。春、秋二季 采挖。晒干。生用 或蜜炙用。
.
13
太子参
来源:为石竹科多年 生草本孩儿参的干燥 块根。主产于江苏、 安徽、山东等地。夏 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 采挖,置沸水中略烫 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生用。
.
14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 效]:补气生津。
[临床应用]:
1 .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2 . 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 热汗多。
.
9
西洋参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 草本西洋参的干燥根。 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及 法国,我国东北、华北、 西北等地区亦有栽培。 秋季采挖。晒干或低温 干燥。切片入药或用时 捣碎。
药材
.
10
[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心、肺、胃经。
[功 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临床应用]:
1 . 用于阴虚火旺、肺失清肃的喘咳痰血证。
2 、应用时,除应随不同的气虚证而选择相宜 的补气药外,还须根据兼证的情配伍,如果见 阳虚者配补阳药,兼见阴虚者配补阴药等。另 外气能统摄血液,气旺可以生血和生津,故临 床能治疗气虚不摄的失血、出汗、小便不禁和 血虚津亏等证。
3、补气药性多壅滞,易致中满,应用时须适当 辅以理气药。
.
4
人 参 园参
.
7
[用法用量]:煎服,5 ~ 10g;用于急重证,剂 量可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对服。研末 吞服,每次1.5~2g。
[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不宜与莱菔 子同用,不宜同时吃白萝卜或喝茶,以免影 响补力。和利尿药同用会引起胃出血。
药理作用;主要药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多糖, 本品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调节中枢神经 系统的 兴奋和抑制过程。
3.分类: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 药。
.
2
4.注意事项 (1)顾护脾胃 ( 2)适当剂型 (3)有表邪者不宜用 (4)不宜滥用。
.
3
第一节 补气药
1、本类药物性味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 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尤其脾、肺二脏的功能, 故最适应于脾气虚或肺气虚的病证。
第十七章 补虚药
教学目的:
1. 掌握补虚药的含义,补气、补血、补阳、 补阴四类药物的性味、功效、适应范围、 配伍方法。
2. 掌握或熟悉本章药物的重点药物的功效、 应用及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3. 了解本章药物的功效及应用,人参、甘 草、阿胶、鹿茸、蛤蚧的用量用法。
.
1
概述
1.含义: 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改 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 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2 . 用于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口渴。
[用法用量]:另煎对服,3 ~ 6g。
[使用注意]: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忌用 铁器炒。
[性能特点]:本品苦微甘寒,入心、肺、胃经。 功擅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为治气阴不足而火 盛者之佳品,单用本品煎服,即有良效,每配 补气养阴生津之品以增效。并能清肠止血,治 肠热便血。
.
16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 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临床应用]:
1 . 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 2 . 用于肺气虚及表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 3 . 用于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 4 . 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5 . 用于气虚血亏的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等。 6 . 用于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等。 7 . 用于气虚血滞不行的关节痹痛、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等。 8 . 用于气虚津亏的消渴证,本品能补气生津以止渴。 [用法用量]:煎服,10 ~ 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益气补 中宜蜜炙用;其他方面多生用。 [使用注意]: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 证等均忌用。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 草本人参的干燥根。主 产吉林、辽宁、黑龙江。 野生者名“山参”;栽 培者称“园参”。于秋 季采挖。园参一般栽培 5~6年后收获。园参经 晒干或烘干,称“生晒 参”;园参经蒸制后的 干燥品,称“红参”; 山参经晒干,称“生晒 山参”。切片或研粉用。
.
野山参
5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 经。
[功 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
[临床应用]:
1 . 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
2 . 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 脉虚自汗等证。
.
6
3 . 用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证。
4 . 用于热病气津两伤之身热口渴及消渴等 证。
5 . 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
.
11
党参
来源:为桔梗科多年 生草本党参、素花党 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主产于山西、四川、 陕西、甘肃等省。秋 季采挖,晒干。切厚 片,生用。
.
12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 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临床应用]:
1 . 用于中气不足的食少便溏、四肢倦怠等证。
2 . 用于肺气亏虚的气短咳喘、言语无力、声音低弱等 证。
.
8
❖ [性能特点]:本品甘微苦微温,入心、肺、脾经。 元气起于肾,上及于肺,为人体生化动力之源泉。 本品功擅大补元气,故用于挽救元气虚衰、脉微欲 绝之脱证,无论因于大失血、大吐泻或久病、大病 所致者,单用即有显效。脾为生化之源,肺乃主气 之脏,元气旺盛则脾肺之气自足,故又能补脾益肺, 为治脾肺气虚诸证之主药。元气充沛,则血旺津生, 神安智增,故又可用于气血亏虚之心悸、失眠、健 忘等心神不宁证,以及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或 消渴等证。既为救脱扶危之良剂,亦为疗虚劳内伤 之第一要药。凡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皆可 应用
3 . 用于热伤气津,气短口渴之证。
4 . 用于气血两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0 ~ 30g。
[使用注意]:气滞、肝火盛者忌用。
[性能特点]:本品甘平,力较平和,不腻不燥,入脾肺经。 既擅补中气,又善益肺气,为治脾肺气虚证最常用之 品。气能生血,气旺津生,故又具养血、生津之效, 亦治血虚、津亏之证。
[用法用量]:煎服,10 ~ 30g。
[使用注意]:邪实正不虚者慎用。
[性能特点]:本品甘微苦平,入脾、肺经。既能 益气,又能养阴,性偏凉,补中兼清,为清补 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之轻证。尤 宜于热病后气阴不足,热势已平,证情较轻微 的病人。
.
15
黄芪
来源:为豆科多年 生草本蒙古黄芪或 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主产于内蒙古、山 西、黑龙江、甘肃 等地。春、秋二季 采挖。晒干。生用 或蜜炙用。
.
13
太子参
来源:为石竹科多年 生草本孩儿参的干燥 块根。主产于江苏、 安徽、山东等地。夏 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 采挖,置沸水中略烫 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生用。
.
14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 效]:补气生津。
[临床应用]:
1 .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
2 . 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 热汗多。
.
9
西洋参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 草本西洋参的干燥根。 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及 法国,我国东北、华北、 西北等地区亦有栽培。 秋季采挖。晒干或低温 干燥。切片入药或用时 捣碎。
药材
.
10
[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心、肺、胃经。
[功 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临床应用]:
1 . 用于阴虚火旺、肺失清肃的喘咳痰血证。
2 、应用时,除应随不同的气虚证而选择相宜 的补气药外,还须根据兼证的情配伍,如果见 阳虚者配补阳药,兼见阴虚者配补阴药等。另 外气能统摄血液,气旺可以生血和生津,故临 床能治疗气虚不摄的失血、出汗、小便不禁和 血虚津亏等证。
3、补气药性多壅滞,易致中满,应用时须适当 辅以理气药。
.
4
人 参 园参
.
7
[用法用量]:煎服,5 ~ 10g;用于急重证,剂 量可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对服。研末 吞服,每次1.5~2g。
[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不宜与莱菔 子同用,不宜同时吃白萝卜或喝茶,以免影 响补力。和利尿药同用会引起胃出血。
药理作用;主要药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多糖, 本品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调节中枢神经 系统的 兴奋和抑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