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益生菌可行性研究报告

益生菌可行性研究报告

益生菌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益生菌是指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菌剂,通过加强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和活性,维持肠道内菌群的平衡,从而起到改善肠道菌群、促进营养吸收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益生菌在保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益生菌产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

然而,目前市场上益生菌产品的质量和功效参差不齐,有些产品含量不明,功效不明确,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风险。

因此,对益生菌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益生菌产品的质量和功效,促进益生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生态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益生菌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益生菌的作用机制,检测益生菌的活性和功效,探讨益生菌产品的市场前景,提高益生菌产品的质量和效果,促进益生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保健品产业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1. 益生菌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益生菌是目前人们对肠道菌群中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主要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

它们在人体内起着多种作用,如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抑制病原菌等。

本研究将对益生菌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进行详细阐述。

2. 益生菌的活性检测与功效评估益生菌的活性直接关系到它的功效,本研究将通过实验检测益生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活性,并评估其在人体内的作用效果,为益生菌产品的筛选和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3. 益生菌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本研究还将对益生菌产品的市场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益生菌产品市场的全面了解,为益生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市场支持。

4. 益生菌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标准制定益生菌产品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将针对益生菌产品的合格标准进行研究,建立益生菌产品的质量评价体系,为益生菌产品的合格认证和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四、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方法对益生菌的活性和功效进行检测和评估,以及对益生菌产品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实验验证。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保健食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

其中,益生菌作为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多种生理功能,为维护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益生菌的种类及特性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嗜酸乳杆菌等。

这些益生菌具有以下特性:1、耐酸性:能够在胃酸环境中存活,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

2、黏附性:可以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阻止有害菌的侵入。

3、产酸能力:产生乳酸等有机酸,降低肠道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二、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作用机制1、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益生菌的摄入可以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例如,双歧杆菌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等问题。

2、增强免疫力益生菌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它们通过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诱导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减少过敏反应和炎症的发生。

3、改善消化功能益生菌可以分泌多种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同时,它们还可以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提高乳糖的消化能力。

三、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形式1、益生菌制剂常见的有胶囊、片剂、粉末等剂型。

这些制剂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益生菌菌株,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保证益生菌的活性和稳定性。

2、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通过发酵过程将益生菌引入产品中。

这类食品不仅口感良好,而且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是人们补充益生菌的常见选择。

3、饮料包括益生菌饮料、果蔬汁等,将益生菌与其他成分混合调配而成,方便消费者饮用。

四、影响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效果的因素1、菌株的选择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因此在选择菌株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目标功效和适用人群进行精准筛选。

益生菌作用研究报告范文

益生菌作用研究报告范文

益生菌作用研究报告范文1. 引言益生菌是一类微生物,通过在消化系统中生存和繁殖来带来健康益处。

近年来,益生菌成为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篇报告旨在总结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研究成果。

2. 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影响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益生菌在维持肠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益生菌能够竞争性地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和黏附位点,从而减少病原菌的生长。

此外,益生菌还能产生一些抗菌物质,如抗菌肽和有机酸,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其次,益生菌能够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肠道细胞层的紧密连接对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至关重要,而益生菌能促进紧密连接蛋白的合成和肠道黏膜屏障的修复,从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此外,益生菌还能调节免疫系统。

肠道免疫系统在维持肠道健康中起到关键作用,而益生菌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增强免疫细胞对病原菌的清除能力。

3. 益生菌对健康的其他影响除了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外,益生菌还对健康的其他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3.1 免疫系统调节益生菌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可以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益生菌能够促进抗体的产生和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

3.2 营养物质吸收益生菌还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在肠道内,益生菌可以分解和转化一些较难消化的食物成分,从而提高其利用率。

此外,益生菌还能促进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增加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3.3 心理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而益生菌作为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影响心理健康。

益生菌能够产生一些神经递质和代谢产物,影响大脑的功能,从而调节情绪和认知。

4. 益生菌研究的挑战和前景益生菌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益生菌菌株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菌株在功能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不同菌株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虽然有关肠道菌群和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日渐增多,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答。

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益生菌现在可谓是育儿届的“网红”产品,各种广告、产品五花八门。

益生菌是指摄入足够数量时,能够对人体健康带来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当人吃到一定数量活的益生菌时,可以对身体带来好处!当前,益生菌有益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益生菌产业迎来了好时代。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益生菌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益生菌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随着益生菌的不断研究,日常选用益生菌用于宝宝的一些小毛病的预防或调理上,还是安全的。

不过,如果是某些严重疾病,比如严重免疫力系统疾病的宝宝,是否需要长期食用益生菌或者是否需要益生菌调理,还是要遵医嘱。

益生菌粉与益生菌乳酸、益生菌牛奶一样是属于促消化的营养品,益生菌粉的作用主要是保护肠道、促进消化、改善便秘、防止腹泻、增进食欲、增强免疫力等几个方便,最合适非母乳婴儿、肥胖儿、便秘人群、食物不振的宝宝等人群食用。

目前85%的中国人存在肠道问题,随着人们对肠胃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具有改善胃肠道、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的益生菌产品,逐渐成为人们追求饮食健康的“新宠”,益生菌需求逐步兴起,行业扩张趋势明显。

益生菌产品主要可分为益生菌食品、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和益生菌原料三大类,益生菌食品占比最大达85.9%,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和益生菌原料相对占比较小,分别为8.6%和5.5%,其中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属于保健食品细分品类中增长较快的种类。

从全球益生菌市场结构分布情况来看,其中亚太地区占据全球益生菌消费市场的近半壁江山,达47%,北美占比第二达16.5%,西欧地区占比达15%,东欧地区占比达7%。

作为发酵食品、保健食品、药品、日化用品以及农畜牧等产业健康转型的探索方向,益生菌产业下游产品横跨发酵乳品、乳饮料、休闲零食、膳食补充剂、日化用品及动物饲料等多个领域,产品品类丰富。

20世纪90年代,益生菌在我国的研究才真正起步,近几年我国科技部始终高度重视我国益生菌产业的科技发展与支撑能力建设,在“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期间都部署安排了多项重大和重点项目,促进益生菌的基础研究发展和产业化升级,努力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发酵剂及益生菌食品的市场化,加强我国益生菌制品加工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此外,双歧杆菌还能够刺激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3、生理学
生理学研究主要双歧杆菌在人体内的生理效应。研究发现,双歧杆菌能够调 节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善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等症状。此外,双歧杆菌还能 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减轻过敏反应,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一些双歧杆菌菌株 甚至能够产生具
3、消化系统作用:双歧杆菌在肠道内通过产生乳酸和其他有机酸,降低肠 道pH值,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吸收,维持肠道内的酸碱平衡。此外,双歧杆 菌还能通过调节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和腹泻等肠道问题,维护肠道健康。
4、神经系统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双歧杆菌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 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双歧杆菌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多巴胺、 5-羟色胺等,从而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潜 在的应用价值。
这些基因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2、生态学
双歧杆菌在肠道内与其他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学研 究有助于了解双歧杆菌在肠道微生态中的作用及其与其它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研 究表明,双歧杆菌能够通过产生乙酸、乳酸等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 道微生态平衡。
感谢观看
总之,双歧杆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其在人体肠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随着对双歧杆菌研究的深入,其在功能食品、健康养殖和临床应用等领域的应用 前景将更加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双歧杆菌将会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更多的 益处。
参考内容
双歧杆菌:揭秘其生理功效及应 用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作为人体肠道微生物中的一种益生菌,近年来备受。本次演示将 深入探讨双歧杆菌的生理功效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 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参考内容
益生菌:揭秘应用现状与未来前 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度不断提高,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微生物,在维护人体健 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益生菌的应用现状以及未 来可能的发展前景。
益生菌简介
益生菌是一种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起到维 护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多种作用。在临床上,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 治疗多种疾病,如腹泻、过敏、炎症等。
益生菌应用现状
益生菌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在食品行业,含益生菌的饮料、酸奶等 产品成为消费者日常喜爱的选择。在医疗领域,益生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然而,益生菌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菌种不 匹配、剂量不确定等,导致效果因人而异。
益生菌发展前景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未 来,益生菌可能会在以下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目录
01 益生菌的应用
03 结论
02 益生菌的发展现状 04 参考内容
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人体)有益的微生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维护免疫 系统和改善营养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近年来,益生菌的应用已经广泛涉 及到多个领域,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益生菌的 应用及发展现状。
近年来,益生菌产品的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全球益生菌 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0亿美元。而在中国,益生 菌市场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尤其是在酸奶、乳酸菌饮料等食品领域。
2、益生菌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面 临的挑战
虽然益生菌行业的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益生菌的菌种选 择和剂量要求需要更加科学和规范。其次,益生菌的稳定性和保质期也需要进一 步提高。此外,对于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效果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 支持。

益生菌及其研究最新进展

益生菌及其研究最新进展

益生菌及其研究最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的日益关注,有益生菌的研究也受到了大量关注。

益生菌具有多种功能:有助于抗病毒,抗菌,抗真菌的能力,可以防止胃肠道发生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营养吸收,防止腹泻,改善口腔健康,抑制细菌膜,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减少肥胖等等。

现在,有益生菌的种类越来越多,如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益生芽孢杆菌,伤寒菌,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酸菌,蘑菇芽孢杆菌,梨形杆菌,等等。

不同种类的有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乳酸菌可以增加抵抗力,双歧杆菌可以促进消化,放线菌可以降低血脂,芽孢杆菌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伤寒菌可以预防伤寒等。

最近,研究者们着重研究了有益生菌的抗肿瘤作用,例如研究发现,乳酸菌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细胞来帮助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双歧杆菌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有助于抗肿瘤。

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地势高峻,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全球最大的高原。

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自然就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本文将就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1.1 物种多样性丰富西藏地处高原环境,其益生菌资源得天独厚。

研究发现,西藏高原上益生菌种类繁多,种群密度较高,分布广泛,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相比于平原地区,西藏益生菌更具有独特性和优势性。

1.2 高原环境对益生菌的影响高原环境对益生菌的生长、代谢以及生理功能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原环境下,益生菌适应能力强,代谢特性独特,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强。

这为其在特殊环境下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1.3 益生菌的生态功能研究人员发现,西藏益生菌在高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它们可以促进土壤健康,提升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调节地下水位和水质,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 益生菌的药用价值西藏益生菌在药用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据研究发现,部分西藏益生菌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西藏益生菌的应用2.1 农业领域西藏益生菌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其可以作为农作物生长促进剂、土壤调理剂以及农作物保护剂使用,用于提升农业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益生菌对土壤和农作物的调理,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2 食品领域在食品领域,西藏益生菌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益生菌可以被添加到乳制品、酸奶、发酵食品等中,用于制作功能性食品,具有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等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2.3 环境领域益生菌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也是一大亮点。

它可以被应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中,通过益生菌对废水的净化和有害气体的降解,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

益生菌的精准筛选与应用

益生菌的精准筛选与应用

益生菌的精准筛选与应用目录一、益生菌概述 (2)1.1 益生菌的定义 (2)1.2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 (3)1.3 益生菌的研究意义 (4)二、益生菌的筛选方法 (5)2.1 传统筛选方法 (6)2.1.1 纯培养法 (7)2.1.2 分离筛选法 (9)2.2 高通量筛选技术 (10)2.2.1 基因芯片技术 (11)2.2.2 质谱技术 (12)2.3 代谢组学筛选方法 (13)三、益生菌的应用领域 (15)3.1 食品工业 (16)3.1.1 酸奶及乳制品 (17)3.1.2 功能性食品 (18)3.2 医药领域 (20)3.2.1 抗生素替代品 (21)3.2.2 微生物制剂 (22)3.3 农业领域 (24)3.3.1 生物肥料 (25)3.3.2 生物农药 (26)四、益生菌的精准筛选与个性化应用 (27)4.1 个体化营养支持 (29)4.2 疾病预防与治疗 (29)4.3 药物协同作用研究 (30)五、益生菌研究与发展趋势 (31)5.1 新型菌种的发现与培育 (33)5.2 功能性评价方法的优化 (34)5.3 终端产品的创新与开发 (36)一、益生菌概述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主要存在于肠道、生殖系统以及口腔等部位。

这些微生物与人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通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方式来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益生菌的主要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功能、维护肠道屏障、保护肠道黏膜、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等。

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益生菌的认识不断深入,已经研发出多种益生菌制剂,如益生菌胶囊、益生菌粉、乳酸菌饮料等。

这些产品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改善肠道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益生菌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需要注意产品的来源、生产工艺、有效成分及含量等信息。

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引言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能够在肠道内起到调节菌群、增强免疫力、帮助消化等作用。

西藏作为世界上最干净、最原始的地区之一,拥有着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因此西藏益生菌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其应用价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西藏益生菌的资源优势1. 独特的自然环境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年均气温低,空气纯净,阳光充足,水质清纯,土壤富含矿物质,这些条件为西藏益生菌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2. 丰富的菌种资源西藏地区内生长着多种益生菌资源,如酸奶菌、乳酸菌、酵母菌等。

这些益生菌资源在西藏地区得到了良好的生长和繁殖,种类繁多、数量丰富。

3. 传统的益生菌发酵技术西藏地区有着悠久的酸奶酿造传统,当地人们从古至今就喜欢饮用酸奶,并且利用自然的发酵方式制作酸奶和其他益生菌发酵食品,积累了丰富的酿造经验。

二、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1. 益生菌菌种鉴定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西藏地区自然环境中的益生菌菌种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发现了许多新的益生菌菌种,为西藏益生菌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物种基础。

2. 益生菌功能研究针对西藏益生菌的具体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抗肿瘤、提高抗氧化能力等多种保健功能,为西藏益生菌的应用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三、西藏益生菌的应用价值1. 食品行业西藏益生菌可以被应用于食品行业,制作酸奶、乳酸饮料、酸菜等益生菌发酵食品,丰富了当地特色食品的品种,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收的途径。

2. 药品行业西藏益生菌可以被用于制备益生菌保健品和药物,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改善便秘等作用,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 生态农业西藏益生菌可以用于土壤调理和植物生长的促进,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同时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为西藏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西藏益生菌的未来发展趋势1. 产业化发展随着对益生菌功能的深入研究,西藏益生菌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包括从原料采集、产品加工到销售等环节的整体产业链将更完善。

益生菌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益生菌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益生菌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改善肠道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益生菌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成为了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行业。

本报告将对益生菌行业的市场调研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市场调研1.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根据数据显示,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在近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24年,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约为3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45.6%。

中国市场在全球益生菌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益生菌市场规模约为80亿元人民币。

2.益生菌市场消费群体益生菌的消费群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年轻人由于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对于益生菌产品的消费需求较高。

同时,老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由于肠道功能下降,对益生菌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此外,儿童和孕妇对益生菌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3.益生菌市场销售渠道二、发展趋势分析1.益生菌产品多样化随着益生菌市场的逐渐成熟,消费者对于益生菌产品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

除了常见的益生菌口服产品外,还出现了益生菌饮料、益生菌面膜、益生菌乳制品等多种产品形式。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有可能出现更多创新型的益生菌产品。

2.益生菌研发技术提升益生菌行业在研发技术上不断提升,尤其是在菌种的筛选和细菌培养方面。

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关注更多种类的益生菌,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同时,一些研究机构还在探索益生菌与其他健康领域的结合,如益生菌与心脑血管健康、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应用。

3.益生菌行业健康监管加强由于益生菌产品涉及到人体健康,相关监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管也越来越重视。

未来,益生菌行业将出台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标准,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发生。

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益生菌行业品牌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益生菌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研究进展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研究进展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进展,包括益生菌的种类、功能及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文章分析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优缺点,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引言: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人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不断提高,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综述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正文:益生菌的种类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特点。

例如,乳酸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而双歧杆菌则能够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提高免疫力。

益生菌的功能益生菌的主要功能包括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提高免疫力、预防肠道感染等。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的目的。

益生菌还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等疾病。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益生菌饮料、益生菌酸奶、益生菌片剂等。

这些保健食品通过添加益生菌,可以达到改善肠道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益生菌还可以应用于改善皮肤健康、减轻过敏症状等领域。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优缺点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优点主要包括改善肠道健康、预防疾病、促进营养吸收等。

然而,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稳定性差、对储存条件要求高、生产成本较高等。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益生菌的稳定性和储存条件研究,以解决其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在改善肠道健康、预防疾病、促进营养吸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其存在稳定性差、对储存条件要求高、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未来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开发新的益生菌种类,研究其在调节人体免疫、预防癌症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优化益生菌保健品的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效果。

益生菌研究报告

益生菌研究报告

益生菌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的健康领域,益生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们被广泛认为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从改善肠道功能到增强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某些慢性疾病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益生菌,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

二、益生菌的定义与种类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常见的益生菌种类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等。

双歧杆菌是肠道内的重要益生菌之一,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

乳酸杆菌则在调节肠道 pH 值、抑制有害菌生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逆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存活并发挥益生作用。

三、益生菌的作用机制益生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1、竞争排斥益生菌能够与有害菌竞争肠道内的生态位和营养物质,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

2、产生有益物质它们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有益物质,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

3、调节免疫系统益生菌能够刺激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使其更好地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4、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通过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比例,优化肠道菌群的组成,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四、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影响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益生菌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1、缓解腹泻无论是感染性腹泻还是功能性腹泻,益生菌都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

2、改善便秘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水分和体积,使排便更加顺畅。

3、减轻肠道炎症对于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炎症性疾病,益生菌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病情。

4、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降低肠道通透性。

五、益生菌与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益生菌在免疫系统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摘要:益生菌是指定的能够改善宿主健康的活性微生物。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微生物能够定植于人或动物肠道、生殖系统内,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益生菌是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有益菌,它们在食品、保健品和医疗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对益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也逐渐被揭示出来,其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关键词:益生菌;生理功能;作用;引言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定殖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对宿主起到有益作用。

其主要生理功能为:降低肠道细菌易位;增强免疫;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预防或治疗感染性疾病等。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成为当前益生菌研究的热点。

一、降低肠道细菌易位肠道细菌易位是指肠道菌群中的某些细菌发生移位,侵入肠粘膜下组织,引起肠粘膜炎症的现象。

肠道细菌易位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影响,如引起腹泻、炎症、胃肠道疾病等。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从而降低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

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拮抗作用,与致病菌竞争肠腔内营养物质和水分,从而抑制或降低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还可通过分泌抑菌物质和益生菌自身代谢产物抑制致病菌生长。

目前研究表明,益生菌分泌的抑菌物质有乳酸、醋酸、苹果酸、柠檬酸等;益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有乳酸、乙酸等。

这些物质都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1.1分泌抑菌物质乳酸是益生菌分泌的主要抑菌物质,是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与其他有机酸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与 pH值有关。

乳酸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乳酸还可以抑制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也能抑制其他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乳酸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乳酸还可以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脂多糖结合,降低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还能激活胞内一些酶,影响细胞内能量代谢,导致细胞死亡;还能使细菌表面产生疏水性物质,导致细菌表面疏水性丧失,从而抑制其粘附和入侵。

益生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益生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兽用新生物制品名称、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目的与依据兽用新生物制品名称为:动物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复合活菌制剂(Preparation of B. animals,L.casei,E.faecalis,S.cerevisiae and B.subtilis)。

1、研究目的及意义目前,提高畜禽动物饲料收益,减少畜禽患病率,是饲养者追求的目标。

历年来,人们习惯把抗生素作为防病促生长添加剂,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由之而来的抗生素残留、耐药性问题、抗生素污染问题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而,研制应用于畜禽养殖领域的无残药、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替代抗生素、预防动物疾病的的微生态制剂尤为重要。

2、国内外研究现状: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饲用微生物。

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尤其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积极鼓励和倡导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推广。

在国外,饲用微生态制剂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在理论及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欧美各国和日本已将益生菌用于配合饲料的生产,形成了微生态制剂产业。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国外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多是围绕乳酸杆菌属、枯草杆菌及一些链球菌进行,商业所用的产品常为复合菌剂,市场需求量很大,市场也较为完善。

目前在美国准许饲喂的微生态制剂年使用量8000吨以上。

日本年产值上亿元的公司几十家,主要是双歧杆菌类产品。

在我国,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表现出一定的作用与效果,但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而且大部分以芽孢杆菌类产品的研制为主,产品多为单一菌剂,产品质量及功效与国外产品尚有很大差距。

中国专利开号为CN1103584A涉及一种三株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属营养保健食品,是双歧杆菌、屎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发酵的保健口服液。

但是液体发酵,口服液稳定性较差、活性益生菌存活率低,保存时间短等缺陷。

专利公开号为CN1223865A涉及的一种双歧三联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是由两歧双歧杆菌,粪链球菌、乳酸杆菌冷冻干燥活性粉与保护剂组成的一种粉末或胶囊制品。

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在当今的健康领域,益生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益生菌被定义为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益生菌作用机理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

益生菌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它们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当肠道菌群失衡时,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腹泻、便秘、炎症性肠病等。

益生菌的定植和生长可以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从而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

益生菌还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肠道黏膜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最大界面之一,它起着阻挡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体内的重要作用。

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肠道黏膜的紧密连接,提高肠道的物理屏障功能。

此外,益生菌还能刺激肠道分泌黏液,进一步增强肠道的化学屏障功能。

在免疫调节方面,益生菌发挥着关键作用。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肠道内的微生物与免疫系统密切互动。

益生菌可以通过与肠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例如,某些益生菌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对病原体的吞噬和杀伤作用。

同时,益生菌还可以促进调节性 T 细胞的分化,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益生菌在营养代谢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可以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帮助宿主更好地获取营养物质。

例如,一些益生菌能够产生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此外,益生菌还能合成维生素,如维生素 B 族和维生素 K 等,为宿主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

除了对肠道健康的直接影响,益生菌还对其他系统和疾病产生有益作用。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益生菌对胆固醇的吸收和代谢调节有关。

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研究进展在当今的健康领域,益生菌正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益生菌被定义为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一、益生菌的作用机制1、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是人体内微生物最密集的场所之一,其中包含着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益生菌能够通过竞争营养物质、产生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例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肠道 pH 值,创造不利于有害菌生长的环境。

2、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肠道黏膜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肠道黏膜的紧密连接,减少肠道通透性,防止有害物质和病原体进入体内。

同时,益生菌还可以刺激肠道分泌黏液,进一步增强肠道的屏障作用。

3、调节免疫功能益生菌可以通过与肠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

它们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伤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例如,某些益生菌可以促进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调节 T 细胞和 B 细胞的免疫反应。

4、产生有益代谢产物益生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短链脂肪酸、氨基酸等。

短链脂肪酸不仅可以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还具有抗炎、调节肠道蠕动等作用。

维生素如维生素 K 和 B 族维生素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5、抑制病原菌黏附和定植益生菌可以与病原菌竞争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黏附位点,从而阻止病原菌的黏附和定植。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分泌一些物质,如细菌素、有机酸等,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存活。

二、益生菌的筛选方法1、来源筛选益生菌的来源通常包括传统发酵食品、健康人体肠道、动物肠道等。

从这些来源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菌株是益生菌筛选的第一步。

例如,从酸奶、泡菜等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出的乳酸菌,经过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有可能成为新的益生菌。

益生菌研究

益生菌研究

益生菌研究益生菌是指具有一定数量和活性的有益细菌,可以在人体内起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目前,益生菌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突破。

本文将从益生菌的定义、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益生菌的定义是表明其对人体有益的细菌。

它们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防治疾病。

在人类的肠道中,有大约100万亿个细菌,包括了多种益生菌。

研究者通过分析肠道微生物组成,可以确定具有益生作用的菌种,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其次,益生菌研究主要依赖于各种研究方法的应用。

例如,通过分离、培养和鉴定菌种,确定其对人体的益生作用。

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研究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益生菌的基因组,深入了解其功能特性和适应机制。

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益生菌研究更加深入和准确。

益生菌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用于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肠道功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益生菌可以预防和治疗腹泻、便秘、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此外,它们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益生菌还能降低血脂、调节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在保健品、食品和饮料中加入,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未来,益生菌的研究还有许多挑战和发展空间。

首先,如何选择和筛选具有益生作用的菌种,提高其活性和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通过研究益生菌的机制,发展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的应用策略,将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益生菌的产品研发和市场需求也将不断扩大。

总之,益生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通过深入了解益生菌的特性和作用机制,可以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益生菌产品,为健康促进提供更好的选择。

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益生菌研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让其发挥更大的潜力。

益生菌可行性研究报告

益生菌可行性研究报告

益生菌可行性研究报告引言益生菌是指一类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在人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益生菌研究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涵盖了食品、药品、农业等多个领域。

本报告旨在探讨益生菌的可行性,包括其概述、市场需求、应用前景以及相关挑战和机遇。

1. 概述1.1 定义益生菌是指一类对宿主有益的细菌或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等方式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1.2 分类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和功能,益生菌可分为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多个分类。

1.3 特点•高度存活性:益生菌能在低pH值、胆盐、消化液等条件下存活并维持活性。

•抗菌性:益生菌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

2. 市场需求2.1 食品行业益生菌在食品行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益生菌制品通过提供健康的肠道菌群平衡,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预防肠道健康问题的需求。

2.2 药品行业益生菌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其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便秘等胃肠道问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

益生菌制品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肠道感染、抗生素引起的腹泻等。

2.3 农业领域益生菌在畜牧养殖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研究表明,添加益生菌能够改善动物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提高养殖效率。

3. 应用前景3.1 研发新产品随着益生菌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菌株和产品涌现。

研发新的益生菌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 开发新市场益生菌市场还有开发的潜力,除了传统的食品、药品行业,还可以将益生菌应用于化妆品、家居清洁等领域。

开发新市场,拓展益生菌的应用范围,将会带来更多的商机。

4. 相关挑战和机遇4.1 相关挑战•益生菌质量控制:益生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活性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标准的制定与监管。

•益生菌安全性:益生菌的安全性仍然有待证明,尤其是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如孕妇、婴幼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3-4803(2007)01-0055-03益生菌的研究和发展趋势Ξ闵钟熳1,牛天贵2,岳喜庆1(1.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沈阳 110161;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益生菌作为一类新型添加剂,具有无毒、无副作用、促进动物生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其发展也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综述了提高益生菌的利用率,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益生菌;筛选;活菌制剂中图分类号:TS201.3 文献标识码:B 益生菌是一类新型饲料添加剂,对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群落,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

但是微生态制剂工业的发展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1)活菌制剂在饲料加工、运输过程中容易失活;(2)活菌制剂进人动物消化道后多难以经受低p H 值的盐酸、胆汁酸等的作用,难以有足够的活菌数量到达肠道或定植肠道而发挥作用;(3)活菌制剂进入肠道后生长速度慢,难以形成优势菌群[2]。

(4)人们对胃肠道环境的复杂性缺乏了解,不能充分认识大量潜在菌对胃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而那些菌可能影响微生态制剂的功能;微生态制剂与胃肠道功能以及人类健康之间的内部关系还不是很清楚[3]。

因此,为了提高益生菌剂的利用率,人们正在积极探索提高益生菌剂有效性的方法。

1 益生菌菌株的选择和改造目前,选择优良的益生菌菌种已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4]。

根据正常菌群的宿主特异性理论,从消化道正常菌群进行分离菌株是首选。

同时还要考虑到对宿主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的强弱,在肠道中定植及耐酸耐胆汁能力。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有益菌株,使其具有比较强的抗热,抗酸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5]。

111 菌种的获得首先进行富集培养,获得可能作为益生素的菌,然后通过逐渐增加培养基的酸性(至p H 为2.0左右)及胆汁盐浓度,筛选出具有耐酸及耐胆汁特性的菌株,并根据益生素特性的要求在培养基中添加其他的抑制剂或病原菌,筛选出目的菌株[6,7]。

杨晓斌等(2003)以豆豉为原料,通过在纤维蛋白平板上产透明圈的方法,获得纳豆芽胞杆菌。

进一步将发酵液置于93℃和98℃水浴中5min ,10min ,15min 后,测菌株水浴后的存活率;以及测定菌株在不同p H 缓冲液中的存活率和牛津杯法测菌株的抑菌能力,筛选出了一株优良益生纳豆芽胞杆菌菌株KT 29。

试验结果表明,93℃对KT 29处理5min 存活率仍达95%,并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葡萄球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8]。

112 菌种的改造为了筛选出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益生菌株,可应用生物技术手段来培育出所需微生物。

吕道俊等(1998)利用枯草芽胞杆菌VB217天门冬氨酸激酶1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 扩增得到了1.85kb 益生地衣芽胞杆菌天门冬氨酸激酶基因,并将此片段与载体PUB110用EcoR1,Xba1进行双酶切,用T4DNA 连接酶连接,然后用原生质体转化法转化益生地衣芽胞杆菌,得到了重组质粒PBLA K2114。

然后,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出发酵菌株,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转化菌株苏氨酸产量提高20%[2]。

利用物理手段也可筛选到具有特殊功能的益生菌株。

陆英等对菌龄7h 的酪乳杆菌L actobacill us casei BD 2Ⅱ在热激温度50℃下处理45min ,以未热激细胞为对照,在60℃(90s )处理验证。

结果表明,热激条件下其存活率为0.146%,对照存活率为0.047%,处理比对照提高了2.11倍[9]。

113 菌种的鉴定用传统的微生物学分类鉴定的方法对选出菌Ξ收稿日期:2006-10-20作者简介:闵钟熳(1982-),女,沈阳农业大学,硕士,从事畜产品加工研究。

杂粮作物Rain Fed Crops 2007,27(1):55~57株的形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为了鉴定的准确性,还应结合以分子为基础的鉴定方法。

目前主要的方法有16S rRNA同源性分析、指纹图谱、核酸探针法、蛋白质断面电泳、SDS2 PA GE,PF GE技术以及PCR与其他分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等[10,11]。

2 增加产品的稳定性活菌制剂在饲料加工、运输中容易失活,而且,活菌进入消化道后,大多数难以经受盐酸、胆汁酸低p H的作用,生长速度慢,难以在与微生物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这些都限制了微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

近年来将不耐热的益生菌进行包埋或者制成微胶囊形式的产品,是饲料工业的热门课题之一[12]。

211 微胶囊技术微胶囊技术是用特殊的方法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而成为固体微粒产品,需要时再将被包埋的内容物释放出来的技术。

采用该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益生菌剂产品的耐贮藏、耐加工性,充分发挥益生菌的作用,使用方便且效果更好[13]。

丁庆华等(1999)应用微胶囊包埋微生态制剂饲喂肉用仔鸡的试验证明微胶囊包被的益生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有所提高。

袁杰利等利用明胶和阿拉伯胶对双歧杆菌进行了微胶囊包被,使双歧杆菌在应用过程中的死亡率降低了20%~30%[14]。

李祥明、张钧利和常维山(1999)用明胶和阿拉伯胶及固定剂制成了乳酸菌微胶囊制剂,由于囊壁对氧气及化学物质的隔绝作用,从而延长了乳酸菌的存活时间、提高乳酸菌抵抗力。

而且应用此方法制成的微生态制剂“超强益生素”系列产品已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212 包埋技术陈建凯等(2005)采用双层包埋方法,以牛奶蛋白为内层包埋剂,K2卡拉胶和刺槐豆胶为外层包埋剂,对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进行双层包埋。

考察双层包埋乳酸菌与未包埋乳酸菌在p H2.1的胃酸环境、60℃/60min高温环境及室温存放1年等条件中的生物活性;同时将包埋乳酸菌应用于酸奶产品中,测定在酸奶储架期间包埋乳酸菌的存活率。

结果表明,双层包埋乳酸菌在上述实验条件中比未包埋乳酸菌保持更高的存活率,显示出用这种双层材料包埋的乳酸菌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耐久存,耐胃酸,耐60℃高温[15]。

3 对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重点研究益生菌在动物体内的生长,有益物质的产生,对肠道中的酸性物质和胆汁、酶类等的耐受性分析,了解机理之后,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微生态制剂的推广使用。

Bloksma[16]等研究乳酸菌的免疫调节作用发现,给小鼠腹腔注射低剂量(105个细胞)的植物乳杆菌(L acto2 bacill us plantam m)活细胞或热灭活的细胞,4d 后其腹腔渗出物会引起N K细胞活性大幅度增加,提高注射的剂量则会使N K细胞活性增加出现剂量效应,植物乳酸杆菌活细胞或热灭活程度较低的细胞还可以使小鼠膝下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出现增殖作用。

Maria[17]等对宿主细胞进行体外实验与动物实验显示益生菌对特殊肠道细胞产生影响,这项实验最终表明益生菌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理,以及更为精确的作用路径。

4 益生菌与其他添加剂的配合使用重点研究益生菌之间的配合;益生菌与抗生素联合使用[18];益生菌与酶制剂、有机酸、多肽等物质的复合使用。

411 益生菌剂与酶制剂的协同作用酶制剂是通过各种特殊微生物发酵而获得的生物制品,包括胞外酶和胞内酶。

益生菌不仅是酶制剂的重要来源,而且对提高酶制剂活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酶制剂保证了益生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19]。

刘安芳[20]等选用400只1日龄商品肉鸭,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的日粮中添加了0.2%的加酶益生素。

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肉鸭日增重8.86%,死亡率降低2%。

412 益生菌剂与酸化剂的协同作用酸化剂是调整胃微生态系统的一类物质,主要指无机酸、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

他们可使胃内p H下降,造成适合酶作用的环境、促进消化吸收及改善胃肠内微生物正常的内环境,这样益生菌可在动物胃肠道内形成优势菌群,建立适合动物生长的微生态环境,达到营养和抗病的目的。

苏军[21]等(1999)研究得出,在肉鸡的日粮中添加0.41%~0.63%的益生素,0.43%~0.64%的有机酸可明显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降低料肉比。

413 合生元合生元即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用的制品,通过促进外源性活菌在肠道中定植、选择性刺激一种或有限几种有益菌生长和/或代谢,促进宿主健康。

目前在动物上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22]。

周伦江等(1999)将甘露寡糖、粪链球菌及两者混・65・杂粮作物 第27卷合使用饲喂雏鸡,发现都可显著提高雏鸡血液中SOD和GSP2PX的活性[23]。

苗晓微[24]等(2005)通过向肉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等剂量的抗生素和中草药与乳酸菌复合的合生元制剂,结果发现,试验组的鸡存活率和21日时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1.6%和1.28%,死亡率相对降低57.78%。

5 提高活菌数量不同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代谢产物有一定的差异,可能导致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代谢产物不同,使其作用效果不同。

相同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其分泌的代谢产物也不同,一般认为,要达到一定的作用效果,每克饲料中的活菌数不应低于106CU F饲料。

合理选用菌种、优化培养条件及生产工艺也是要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25]。

赵瑞香[26](2004)等采用不同保护剂组合,对嗜酸乳杆菌在冷冻干燥中存活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保护剂对提高冻干过程中嗜酸乳杆菌的存活率具有明显效果,其中10%脱脂乳+10%乳糖La21和La22的存活率均为100%。

崔景春[27] (2004)等,在枯草芽胞杆菌发酵过程中,通过控制p H,防止p H低于6.5。

结果发现比p H在7.0以上时的活菌数提高了44%。

6 展望益生菌研究虽然不过60年历史,但发展速度很快,在菌种开发、产品研发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8]。

产品已在饲养及人类保健与医药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但由于益生菌的使用剂量与菌的种属、动物种类、环境等很多因素有关,确定某种菌饲喂特定种类、年龄动物的准确需菌数是非常困难的,目前的研究水平也远远没有达到准确添加的水平。

因此,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加以更深入的研究,益生菌将会表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王军华,权春善,范圣第.益生素制剂菌种的选择研究及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5,25(5):95~98.[2] 刘一尘,张谦,何明清.益生菌剂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J].饲料广角,2002,21:23~26.[3] Maria S,Gunnar M,Rangne F,et al.Probiotic bacteria:safe2ty,func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properties[J].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1,84:97~215.[4] Maria S,Gunnar M,Rangne F,et al.Probiotic bacteria:safe2ty,func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properties[J].Journal ofBiotechnology,2001,84:197~210.[5] 郝升宏,杨荣芳.饲用益生菌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饲料,2005,12:39~40.[6] 孔健,马桂荣,刘稳,等.益生素生产菌———乳链球菌SB900的分离及生物特性研究[J].微生物学报,1995,35(6):450~460.[7] Pennacchia C,Ercolini D,Blaiotta G,et al.Villani Selection ofLactobacillus strains from fermented sausages for their poten2 tial use as probiotics[J].Meat Science,2004,67:309~317. [8] 杨晓斌,谢佣葵,韦晓鹏,等.益生菌纳豆芽胞杆菌的筛选[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19:9~13.[9] 陆英,陈卫,田丰伟,等.利用热激处理提高益生菌Lacto2bacillus casei BD2Ⅱ抗热性的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6, 34(7):17~22.[10] Mariel G,Fabiano T,Jenny R.Selection of probiotic bacteriaand study of their immunostimulatory effect in Penaeus vannamei[J].Aquaculture,2004:1~14.[11] Elaine E,Vhans G,Erwin G.Z,et al.Molecular approachesto study probiotic bacteria[J].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Technology,1999,10(12):400~404.[12] 张明江,孟祥晨.提高食品中益生菌数量的两大新技术[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4):90~92.[13] 刘瑛华,赵进宝,吕秀芳.微胶囊包埋技术在益生菌制品中的应用[J].食品与机械,2004,20(2):58~60.[14] Mrin,N.,Be rnie r2Cardou,M.,champagne,C.P.Produc2tion of Lactococcus Lactis biomass by immobilized cell tech2nology[J].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1992,9(2):131~135.[15] 陈健凯,翁文.利用双层包埋剂包埋乳酸菌[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4):315~319.[16] BloksmaN,Kubicka2MuranyiM,SchuppeHC,et al.Predic2tive immunotoxicological test systems:Suitability of thepopliteal lymph node assay in m ice and rats[J].Crit RevToxicol,1995,25(5):369~396.[17] Maria L Marco.Towards understanding molecular modes ofprobiotic action[J].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2006,17:204~210.[18] Hutjens ME.Feed additives[J].Vet Clin North Am FoodAnim Pract,1991,7(2)::525~540.[19] 李存法,何金环,梁月丽.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14~16.[20] 刘安芳,赵智华等,肖文川,等.肉鸭日粮中添加加酶益生素的饲喂效果试验[J].辽宁畜牧兽医,2002(5):1~2. [21] 苏军,汪莉.益生素与有机酸结合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的研究[J].饲料工业,1999,20(11):19~21.[22] 苗晓微,李娜.合生素的研究进展.饲料工业,2005,26(14):6~9.[23] 周伦江,邵良平.甘露寡聚糖和粪链球菌对雏鸡和哺乳仔猪血液SOD和GSP2PX活性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28(2):200~203.[24] 苗晓微,张敏,王茂田,等.乳酸菌与中药合生元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J].家禽科学,2005(10):15~17.[25] 金生藻,金巍.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湖北畜牧兽医,2005,3:51~53.[26] 李刚,于涛.嗜酸乳杆菌冷冻干燥过程中保护剂的选择[J].食品科学,2004,25:147~151.[27] 崔景春,刘吉华.枯草芽胞杆菌发酵过程的优化[J].饲料工业,2004,25(7):52~54.[28] 王旭明,陈宗泽,张鸣镝.益生菌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J].吉林农业科学,2000,25(3):48~52.・75・ 第1期 闵钟熳等:益生菌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1003-4803(2007)01-0058-03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方向Ξ刘 波1,王晓琪2,刘 颖3,刘 娜4(1.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凤城 118109;2.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土口子农业站,辽宁抚顺 113304;3.辽宁省绥中县农业中心,辽宁绥中 125200;4.辽宁省兴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兴城 125100)摘要:简要介绍了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及玉米分布区域等生产情况,分析了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品种选育、栽培措施及市场需求等方面提出了辽宁省玉米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