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汇总大全)

合集下载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求法资料讲解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求法资料讲解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求法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求法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是由空间一点分别引它们的平行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来定义的。

因此,通常我们要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会要求学生通过平移直线,形成角,然后在某个三角形中求出角的方法来得到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

在这一方法中,平移直线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关键,而如何平移直线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空间观和作图能力。

一、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相邻两侧面BCC 1B 1及CDD 1C 1的中心。

求A 1E 和B 1F 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法一:(作图法)作图关键是平移直线,可平移其中一条直线,也可平移两条直线到某个点上。

作法:连结B 1E ,取B 1E 中点G 及A 1B 1中点H , 连结GH ,有GH//A 1E 。

过F 作CD 的平行线RS , 分别交CC 1、DD 1于点R 、S ,连结SH ,连结GS 。

由B 1H//C 1D 1//FS ,B 1H=FS ,可得B 1F//SH 。

在△GHS 中,设正方体边长为a 。

GH=46a (作直线GQ//BC 交BB 1于点Q , B A CD FEB 1 A 1 D 1C 1G HSRPQ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连QH ,可知△GQH 为直角三角形),HS=26a (连A 1S ,可知△HA 1S 为直角三角形), GS=426a (作直线GP 交BC 于点P ,连PD ,可知四边形GPDS 为直角梯形)。

∴Cos ∠GHS=61。

所以直线A 1E 与直线B 1F解法二:(向量法)分析:因为给出的立体图形是一个正方体, 所以可以在空间建立直角坐标系,从而可以利用 点的坐标表示出空间中每一个向量,从而可以用 向量的方法来求出两条直线间的夹角。

以B 为原点,BC 为x 轴,BA 为y 轴,BB 1为z 轴,设BC 长度为2。

【高中数学】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高中数学】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高中数学】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几何法,这是人教版(A)版本倡导的传统的,其基本解题思路是“异面化共面,认定再计算”,即利用平移法和补形法将两条异面直线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结合余弦定理来求。

还有一种是向量法,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代数法和几何法求解,这是人教版(B)倡导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两种方法的应用。

例: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A1=2cm,AD=1cm,求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

解法1:平移法设A1C1与B1D1交于O,取B1B中点E,连接OE,因为OE//D1B高三,所以∠C1OE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C1OE中所以异面直线图1解法2:补形法在长方体ABCD?DA1B1C1D1的面BC1上补上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将AC平移到BE,则∠D1BE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在△BD1E中,BD1=3,所以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为图2解法3:利用公式、 2,则,,所以图3解法4:向量几何法:为空间一组基向量所以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为图4解法5:向量代数法:<以D为坐标原点,DC、DA、DD1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1,0)、C(2,0,0),B(2,1,0)、D1(0,0,2),所以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为图5解法6:利用公式定理:四面体A?DBCD两相对棱AC、BD间的夹角图6解:连结BC1、A1B在四面体,易求得图7由定理得:所以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异面直线所成角cos公式

异面直线所成角cos公式

异面直线所成角cos公式
直线a,b是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一点O,分别引直线A//a,B//b,相交直线A,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

异面直线所成角cos公式为cosa=|m1m2+n1n2+p1p2|/[√(m1^2+n1^2+p1^2)√(m2^2+n2^2+ p2^2)],计算时代入具体的数据即可。

异面直线是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异面直线是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直线,因为两条直线如果相交或平行,则它们必在同一平面上。

异面直线夹角公式是cosθ=a*b/(|a|*|b|)。

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为0。

模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与向量a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的相反向量。

记为-a方向相等且模相等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

a(x1,y1,z1)b(x2,y2,z2)a*b=x1x2+y1y2+z1z2。

|a|=√(x1^2+y1^2+z1^2),
|b|=√(x2^2+y2^2+z2^2)cosθ=a*b/(|a|*|b|),角
θ=arccosθ。

高中数学: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汇总大全)

高中数学: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汇总大全)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平移法:常见三种平移方法:直接平移:中位线平移(尤其是图中出现了中点):补形平移法:“补形法”是立体几何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补形,可将问题转化为易于研究的几何体来处理,利用“补形法”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直角平移法:1.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 =BC =2,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EF =3,求AD 、BC 所成角的大小.解:设BD 的中点G ,连接FG ,EG 。

在△EFG 中 EF =3FG =EG =1∴∠EGF =120° ∴AD 与BC 成60°的角。

2.正∆ABC 的边长为a ,S 为∆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SA =SB =SC =a ,E ,F 分别是SC和A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SA 和EF 所成角. 正确答案:45°3.S 是正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如图SA =SB =SC ,且∠ASB =∠BSC =∠CSA=2π,M 、N 分别是AB 和S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SM 与B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证明:连结CM ,设Q 为CM 的中点,连结QN ,则QN ∥SM∴∠QNB 是SM 与BN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连结BQ ,设SC =a ,在△BQN 中 BN =a 25 NQ =21SM =42a BQ =a 414∴COS ∠QNB =5102222=⋅-+NQ BN BQ NQ BN4.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A =90°,M 、N 分别是A 1B 1和A 1C 1的中点,若BC =CA =CC 1,求BM 与AN 所成的角.解:连接MN ,作NG ∥BM 交BC 于G ,连接AG , 易证∠GNA 是BM 与AN 所成的角.设:BC =CA =CC 1=2,则AG =AN =5,GN =BM =6, cos ∠GNA =1030562556=⨯⨯-+。

如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如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如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立体几何在中学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其中重的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分为三个步骤:作→证→求。

其中“作”是关键,那么如何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呢本文就如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提出了最常见的几种处理方法。

Ⅰ、用平移法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端点平移法例1、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090CBA ∠=,点D ,F 分别是11A C ,11A B 的中点,若1AB BC CC ==,求CD 与A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取BC 的中点E ,连结EF ,DF ,//DF EC 且DF EC =∴四边形DFEC 为平行四边形//EF DC ∴EFA ∴∠(或它的补角)为CD 与AF 所成的角。

设2AB =,则EF =AF =EA =故2222EF FA EA EFA EF FA +-∠==arccos10EFA ∴∠=二、中点平移法例2、在正四面体ABCD 中, M ,N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求AM 与C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连结MD ,取MD 的中点O ,连结NO ,1O 、N 分别MD 、AD 为的中点,∴NO 为DAM ∆的中位线, ∴//NO AM ,ONC ∴∠(或它的补角)为AM 与CN 所成的角。

设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2,则有2NO =,CN =2CO =, 故2222cos 23NO CN CO ONC NO CN +-∠== 2arccos 3ONC ∴∠=三、特殊点平移法例3、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AD 上的点,已知4AB =,20CD =,7EF =,13AF BE FD EC ==,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

解:在BD 上取一点G ,使得13BG GD =,连结EG FG 、,在BCD ∆中,13BE BG EC GD ==,故//EG CD ,同理可证://FG ABFGE ∴∠(或它的补角)为AB 与CD 所成的角。

异面直线所成角求法总结加分析

异面直线所成角求法总结加分析

异面直线所成角求法总结加分析异面直线之间的角有三种情况:垂直角、斜面角和平行角。

下面将对这三种角的概念、性质和求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垂直角:垂直角是指两条异面直线相交时,形成的对立的角,其角度为90度。

垂直角的性质如下:1.对于两条异面直线来说,如果它们是垂直的,则它们所成的角度必定是90度。

2.两条垂直的直线称为互相垂直。

3.垂直角的两边是相互垂直的,一边减去90度后得到另一边所成的角度。

求法:已知两条异面直线,求它们的垂直角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根据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计算它们的点积。

若点积为0,则两条直线是垂直的。

2.若两条直线的方程式已知,可以将两条方程式相乘后化简,得到一个二次方程。

如果该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0,则两条直线是垂直的。

二、斜面角:斜面角是指两条异面直线相交时,形成的不是对立的角,其角度不等于90度。

斜面角的性质如下:1.对于两条异面直线来说,如果它们不是垂直的,则它们所成的角度不等于90度。

2.斜面角的度数可以通过几何或三角函数求解。

求法:已知两条异面直线,求它们的斜面角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根据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计算它们的夹角。

可以使用向量的点积或夹角公式求解。

2.若两条直线的方程式已知,可以将两条方程式中的方向向量代入夹角公式中求解。

三、平行角:平行角是指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对应角,如果两个对应角的度数相等,则这两条异面直线是平行的,平行角的性质如下:1.对于两条异面直线来说,如果它们是平行的,则它们所成的对应角度相等。

2.平行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两条异面直线。

求法:已知两条异面直线,求它们的平行角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根据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计算它们的夹角。

如果夹角为0度,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2.若两条直线的方程式已知,可以将两条方程式中的方向向量代入夹角公式中求解。

综上所述,垂直角是指两条异面直线相交时形成的90度角;斜面角是指两条异面直线相交时形成的非90度角;平行角是指两条异面直线之间对应角的度数相等。

高中数学: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汇总大全)

高中数学: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汇总大全)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平移法:常见三种平移方法:直接平移:中位线平移(尤其是图中出现了中点):补形平移法:“补形法”是立体几何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补形,可将问题转化为易于研究的几何体来处理,利用“补形法”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直角平移法:1.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 =BC =2,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EF =3,求AD 、BC 所成角的大小.解:设BD 的中点G ,连接FG ,EG 。

在△EFG 中 EF =3FG =EG =1∴∠EGF =120° ∴AD 与BC 成60°的角。

2.正∆ABC 的边长为a ,S 为∆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SA =SB =SC =a ,E ,F 分别是SC和A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SA 和EF 所成角. 正确答案:45°3.S 是正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如图SA =SB =SC ,且∠ASB =∠BSC =∠CSA=2π,M 、N 分别是AB 和S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SM 与B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证明:连结CM ,设Q 为CM 的中点,连结QN ,则QN ∥SM∴∠QNB 是SM 与BN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连结BQ ,设SC =a ,在△BQN 中 BN =a 25 NQ =21SM =42a BQ =a 414∴COS ∠QNB =5102222=⋅-+NQ BN BQ NQ BN4.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A =90°,M 、N 分别是A 1B 1和A 1C 1的中点,若BC =CA =CC 1,求BM 与AN 所成的角.解:连接MN ,作NG ∥BM 交BC 于G ,连接AG , 易证∠GNA 是BM 与AN 所成的角. 设:BC =CA =CC 1=2,则AG =AN =5,GN =BM =6,cos ∠GNA =1030562556=⨯⨯-+。

异面角的知识点总结

异面角的知识点总结

异面角的知识点总结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方法归纳
(1)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思路是:通过平移把空间两异面直线转化为同一平面内的相交直线,进而利用平面几何知识(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射线定理( cos0 =cos6, cos0,))求解,整个求解过程可概括为:一找二证三求。

(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
①选择适当的点,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成为相交直线,这里的点通常选择特殊位置斩点。

②求相交直线所成的角,通常是在相应的三角形中进行计算。

③因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0的范围是0°<0≤90°,所以在三角形中求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补形法”是立体几何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补形,可将问题转化为易于研究的几何体来处理,利用“补形法”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4、利用向量,设而不找,对于规则几何体中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方法总结:直接平移法、中位线平移、补形平移法、向量法
总之,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立体几何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空间角,它的求法体现了立体几何将空间图形问题化归为平面图形问题的基本思想。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求法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求法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求法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是由空间一点分别引它们的平行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来定义的。

因此,通常我们要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会要求学生通过平移直线,形成角,然后在某个三角形中求出角的方法来得到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

在这一方法中,平移直线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关键,而如何平移直线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空间观和作图能力。

一、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相邻两侧面BCC 1B 1及CDD 1C 1的中心。

求A 1E 和B 1F 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法一:(作图法)作图关键是平移直线,可平移其中一条直线,也可平移两条直线到某个点上。

作法:连结B 1E ,取B 1E 中点G 及A 1B 1中点H ,连结GH ,有GH//A 1E 。

过F 作CD 的平行线RS , 分别交CC 1、DD 1于点R 、S ,连结SH ,连结GS 。

由B 1H//C 1D 1//FS ,B 1H=FS ,可得B 1F//SH 。

在△GHS 中,设正方体边长为a 。

GH=46a (作直线GQ//BC 交BB 1于点Q , 连QH ,可知△GQH 为直角三角形), HS=26a (连A 1S ,可知△HA 1S 为直角三角形), GS=426a (作直线GP 交BC 于点P ,连PD ,可知四边形GPDS 为直角梯形)。

∴Cos ∠GHS=61。

所以直线A 1E 与直线B 1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61。

解法二:(向量法) 分析:因为给出的立体图形是一个正方体, 所以可以在空间建立直角坐标系,从而可以利用点的坐标表示出空间中每一个向量,从而可以用向量的方法来求出两条直线间的夹角。

B A CDF E B 1 A 1 D 1 C 1GH S R PQ 1以B 为原点,BC 为x 轴,BA 为y 轴,BB 1为z 轴,设BC 长度为2。

则点A 1的坐标为(0,2,2),点E 的坐标为(1,0,1),点B 1的坐标为(0,0,2),点F 的坐标为(2,1,1); 所以向量1EA 的坐标为(-1,2,1),向量F B 1的坐标为(2,1,-1),所以这两个向量的夹角θ满足cos θ||||1111F B EA ⋅=222222)1()1()2()1()2()1()1(1122)1(-++⋅++--⨯+⨯+⨯-=-61。

异面角的常见求法

异面角的常见求法
例2.正方体 中.
(1)那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 是异面直线?
(2)求 与 夹角的度数.
(3)那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 垂直?
解:(1)由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可知,
与直线 成异面直线的有直线 ,
(2)由 ,可知 等于异面直线 与 的夹角,
所以异面直线 与 的夹角为 .
(3)直线 与直线 都垂直。
例3.空间四边形 中, , 分别是 的中点, ,
∴GM∥BN,且GM=BN.
∴BNMG为平行四边形,∴MN//BG
∵A的射影为B.
∴AB⊥面BCDE.
∴∠BEA=∠BAE=45°,
又∵G为中点,∴BG⊥AE.
即MN⊥AE.
∴MN与AE所成角的大小等于90度.
故填90°.
三、平移(或构造)几何体
有些问题中,整体构造或平移几何体,能简化解题过程.
例3(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如图, 平面 , 且 ,则异面直线PB与AC所成角的正切值等于_____.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的面BC1上补上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将AC平移到BE,则∠D1BE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在△BD1E中,BD1=3, ,
所以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为
图2
解法3:利用公式
设OA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OB是OA在α内的射影,OC是平面α内过O的任意一条直线,设OA与OC、OA与OB、OB与OC所成的角分别是 、 1、 2,则 (注:在上述题设条件中,把平面α内的OC换成平面α内不经过O点的任意一条直线,则上述结论同样成立)D1B在平面ABCD内射影是BD,AC看作是底面ABCD内不经过B点的一条直线,BD与AC所成的角为∠AOD,D1B与BD所成角为∠D1BD,设D1B与AC所成角为 , , 。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题目解法大全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题目解法大全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题目解法大全(配有高考真题练习题)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例一、已知正四棱锥P—ABCD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E、F分别为PC、PD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E与C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绿色通道:法一、BE不动,在面PDC内过点E平移CF;法二、CF不动,过F平移EB,其中是以平行四边形BEFH为依托;法三、利用空间向量知识来求解.解法一:如下图1,设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为2,在面PDC内过E作EG平行于∠或其补角为BE与CF所成角. BD=22,又PB=PD=2, CF,交PD于G,连结BG. 则BEG所以BPD ∠为直角, BG 2=PB 2+PD 2=22+2)21(=417.又CF=3, EG=23.在BEG∆中,cos BEG ∠=EG BE BG EG BE .2222-+= —61,所以BE 与CF 所成角是BEG ∠的补角,大小CBAP为arccos61. 解法二:如上图2.设各棱长均为2,H 为AB 的中点,连结EF ,FH ,则EF=BH //21CD ,∴BEFH 为平行四边形,FH //BE ,∴∠CFH 为BE 与CF 所成的角,且FH=BE=3.连结HC ,则HC=5,CF=3.在∆CFH 中,cos ∠CFH = FH CF CH FH CF ⋅-+2222=61,所以BE 与CF 所成角大小为arccos61.解法三:如上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各棱长均为2, PO=2,则 B (2,0,0 ), C( 0,2,0), E(0,22,22),F(—22,0,22) , 则= (—2,22,22),=(—22,—2,22),与的夹角为θ, cos θ61,所以BE 与CF 所成的角为arccos 61. 例题1:如图:表示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求异面直线11CC BA 和所成的角。

例2.空间四边形ABCD 中,2AD BC ==,,E F 分别是,AB CD的中点,EF =求异面直线,AD BC 所成的角。

立体几何_异面直线成角求法

立体几何_异面直线成角求法

构造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方法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是由空间任意一点分别引它们的平行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来定义的.准确选定角的顶点,平移直线构造三角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本文举例归纳几种方法如下,供参考.一、抓异面直线上的已知点过一条异面直线上的已知点,引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作一直线并证明与另一直线平行),往往可以作为构造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试探目标.例1(2005年全国高考福建卷)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AB =2,AD =1,点E 、F 、G 分别是DD 1、AB 、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 1E 与GF 所成的角是( )A .515arccosB .4πC .510arccos D .2π解:连B 1G ,则A 1E ∥B 1G ,知∠B 1G F 就是异面直线A 1E 与GF 所成的角.在△B 1GF 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B 1GF=2222221112B GG FB FB G G F+-+-=∙=0,故∠B 1G F =90°,应选(D).评注:本题是过异面直线FG 上的一点G ,作B 1G ,则A 1E ∥B 1G ,知∠B 1G F 就是所求的角,从而纳入三角形中解决.二、抓异面直线(或空间图形)上的特殊点考察异面直线上的已知点不凑效时,抓住特殊点(特别是中点)构造异面直线所成角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例2(2005年全国高考浙江卷)设M 、N 是直角梯形ABCD 两腰的中点,DE ⊥AB 于E (如图).现将△ADE 沿DE 折起,使二面角A -DE -B 为45°,此时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恰为点B ,则M 、N 的连线与AE 所成角的大小等于_________.图1BCE图21A 1B 1C 1D ACDE FG解:取AE 中点G, 连结GM 、BG ∵GM ∥ED ,BN ∥ED ,GM =21ED ,BN =21ED .∴ GM ∥BN ,且GM =BN . ∴BNMG 为平行四边形,∴MN//BG ∵A 的射影为B . ∴AB ⊥面BCDE . ∴∠BEA =∠BAE =45°, 又∵G 为中点,∴BG ⊥AE . 即MN ⊥AE .∴MN 与AE 所成角的大小等于90度. 故填90°.三、平移(或构造)几何体有些问题中,整体构造或平移几何体,能简化解题过程. 例3(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如图,P A ⊥平面A B C,90A C B ∠=︒且P A A C B C a===,则异面直线PB 与AC 所成角的正切值等于_____.解:将此多面体补成正方体'''D B C A D B C P -,P B 与A C 所成的角的大小即此正方体主对角线P B 与棱B D 所成角的大小,在Rt △PDB 中,即ta n P D D B A D B∠==.点评:本题是将三棱柱补成正方体'''D B C A D B C P -,从而将问题简化.异面直线练习一、选择题 1.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 ( ) (A )不平行的直线 (B )不相交的直线(C )相交直线或平行直线 (D )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直线2.已知EF 是异面直线a 、b 的共垂线,直线l ∥EF ,则l 与a 、b 交点的个数为 ( ) (A )0 (B )1 (C )0或1 (D )0,1或2 3.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 ( ) (A )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 (B )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直线 (C )它们的公垂线夹在垂足间的线段的长 (D )两条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4.设a, b, c 是空间的三条直线,下面给出三个命题:① 如果a, b 是异面直线,b, c 是异面1D 1B 1C PDBCAPBCAA B C SE F ABC D D 1 C 1B 1 A 1 M N N MFE DCB A J IHG F ED C B A B A C DA F EPC BA 直线,则a, c 是异面直线;② 如果a, b 相交,b, c 也相交,则a, c 相交;③ 如果a, b 共面,b, c 也共面,则a, c 共面.上述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5.异面直线a 、b 成60°,直线c ⊥a ,则直线b 与c 所成的角的范围为 ( )(A )[30°,90°] (B )[60°,90°] (C )[30°,60°] (D )[60°,120°] 6.如图:正四面体S -ABC 中,如果E ,F 分别是SC ,AB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 与SA 所成的角等于 ( ) (A )90°(B )45°(C )60°(D )30° 7.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和N 分别为A 1B 1和的 中点,那么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 (A )23(B )1010(C )53(D )548.右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 BM 与ED 平行; ②CN 与BE 是异面直线; ②③CN 与BM 成 60角;④DM 与BN 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9.梯形ABCD 中AB//CD ,AB ⊂平面α,CD ⊄平面α,则直线CD 与平面α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能是 ( ) (A )平行 (B )平行和异面 (C )平行和相交 (D )异面和相交10.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B 、AD 上的点,且AE :EF =AF :FD=1 :4,又H 、G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则 ( ) (A )BD//平面EFGH 且EFGH 是矩形 (B )EF//平面BCD 且EFGH 是梯形(C )HG//平面ABD 且EFGH 是菱形 (D )HE//平面ADC 且EFGH 是平行四边形 二、填空题11.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G ,H ,I ,J 分别为AF ,AD ,BE ,DE 的中点,将△ABC 沿 DE ,EF ,DF 折成三棱锥以后,GH 与IJ 所成角的度数为 .12.在四面体ABCD 中,若AC 与BD 成60°角,且AC =BD =a ,则连接AB 、BC 、CD 、DA 的中点的四边形面积为 .13.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3,AA 1=4,则异面直线AB 1与 A 1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14.把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使A 、C 的距离等于a ,如图所示,则异面直线AC 和BD 的距离为 . 三、解答题15.已知AB 、BC 、CD 为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线段,AB ,BC ,CD 的中点P 、Q 、R 满足PQ =2,QRPR =3,求AC 与BD 所成的角.16.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PC ⊥AB ,PC =AB=2,E 、F 分别为PA 和BC 的中点.NMD CBA D CB A P QD 1C 1B 1A 1(1)求证:EF 与PC 是异面直线; (2)EF 与PC 所成的角; (3)线段EF 的长.17.如图,AB 和CD 是两异面直线,BD 是它们的公垂线,AB =CD ,M 是BD 的中点,N 是AC 的中点.(1)求证:MN ⊥AC ; (2)当AB =CD =a ,BD =b ,AC =c 时,求MN 的长.18.(如图)已知P 、Q 是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面AA 1D 1D 和A 1B 1C 1D 1的中心. (1)求线段PQ 的长; (2)证明:PQ ∥AA 1B 1B .§1 异面直线一、复习要点1.本节内容要点为:异面直线的定义和判定,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距离. 2.异面直线的定义和判定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频考点,也是本节的重点.3.要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和“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含义区别开,后者不一定是异面直线.4.在进一步复习理解异面直线的同时,要注意把这部分内容和平面联系在一起,即和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联系在一起,以便开阔思路,使解题方法更具灵活性. 5.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要注意:①深刻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概念,领悟其所渗透的“空间向平面转化”的思想; 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为0°<θ≤90°,故有时平移后需求其补角;③解题时,应首先考虑两条异面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可由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或线面垂直来完成; ④应熟练掌握“平移”这个通法,平移的途径有取中点、作平行线、补体(形)等;⑤理科学生应会用反三角函数表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6.高考求异面直线的距离仅限于给出公垂线的情形.例见1999年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的第2问.二、例题讲解例1 已知a、b、c是两两异面的三条直线,且a⊥b,d是a、b的公垂线.若c⊥a,那么c与d有何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讲解:构造恰当的几何体是判断空间诸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佳思维选择,因为几何体具有直观和易于判断之优点.根据本题的特点,可考虑构造正方体.构造正方体ABCD-A1B1C1D1,如图7-1所示,因为AB与CC1异面且垂直,BC是它们的公垂线,所以可记AB、CC1、BC分别为a、b、d.图7-1因为c与a、b均异面,且c⊥a,注意到a⊥侧面ADD1A1,因此侧面ADD1A1内的任一直线均与a垂直.从图中可以看出,侧面ADD1A1内的A1D1和A1D均与a、b异面,且均与a垂直,所以可记A1D1或A1D为c.此时由A1D1∥B1C1∥BC知c∥d;由A1D与BC异面知c与d为异面直线.综上可知c与d平行或异面.正方体是一个很简单且很重要的几何模型.构造它可直观、简捷地判断线线、线面关系,特别是有关异面直线的问题易于解决.下面一组题目供读者思考练习:(1)无论怎样选择平面,两条异面直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都不可能是().A.两条平行直线B.两条相交直线C.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D.两个点(2)在空间中,记集合M={与直线l不相交的直线},集合N={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则M与N的关系是().A.M=NB.M NC.M ND.不确定(3)a、b、c是空间中的三条直线,则下述传递关系中,为真命题的是().A.若a∥b,b∥c,则a∥cB.若a⊥b,b⊥c,则a⊥cC.若a与b相交,b与c相交,则a与c相交D.若a与b异面,b与c异面,则a与c异面(4)同时与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不是().A.异面直线B.相交直线C.平行直线D.垂直直线(5)如图7-2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是异面直线A1D和AC的公垂线,则直线EF 和BD1的关系是().图7-2A.异面B.平行C.相交且垂直D.相交且不垂直例2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BB1,则AB1与C1B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60°B.90°C.105°D.75°讲解:根据题设作出图形(图7-3).欲求异面直线AB1与C1B所成角的大小,需进行异面直线的平移,而平移既可在体内进行,也可通过补形(补面、补体)向体外发展.若考虑体内平移,则常常通过作出中位线达到平移目的,从而有:图7-3解法1.设AB、B1B、B1C1的中点依次为P、H、F,连结PH、HF.显然有PH∥=(1/2)AB1,HF∥=(1/2)C1B,则∠PHE即为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连结PF,并设BB1=1,则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易求得PH=HF=(/2).取BC的中点E,连结PE、EF.易知△PEF是Rt△.在Rt△PEF中,求得PF2=(3/2).显然有PH2+HF2=PF2.故∠PHE=90°,选B.若考虑体外平移,则可通过补面或补体来实现平移.从而又有如下两种方法:解法2.如图7-4,延长AB到D,使BD=AB,作DD1∥=AA1,连B1D1、BD1.图7-4AB∥=B1D1,AB1∥BD1.则∠C1BD1即为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易求得BC1=BD1=,C1D1=2·sin60°=.又∵BC12+BD12=C1D12,∠C1BD1=90°.解法3.可从B1作一射线与BC1平行,由于这样一条射线虽然位置确定,并在侧面BB1C1C所在平面上,但却位于已知三棱柱外面,因而无法寻求与已知条件的联系.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可在已知三棱柱的下面作一个同样的三棱柱.作直三棱柱A1B1C1-A2B2C2,使C1为CC2之中点(图7-5),连结B1C2、AC2,图7-5∵BB1∥=C1C2,∴C1B∥C2B1,则∠AB1C2即为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易求得∠AB1C=90°.究竟选择体内还是体外平移,应“因图而异”,总之以简洁、直观为宜.若能注意到知识间的相互渗透,本题也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解析法求解,请读者不妨一试.例3 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a,E为CD上一点,且CE/ED=1/2,求异面直线AE与BC间的距离.讲解: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定义法,二是公式法,三是转化法.这里宜用方法三.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可转化为平行线面间的距离,进而可以转化为点到面的距离,再用等体积法求解.如图7-6,在面BCD内过点E作EF∥BC交BD于F.连结AF,则BC∥面AEF,所以异面直线BC与AE 间的距离就等于BC到平面AEF的距离,也就等于点B到平面AEF的距离,设其为d,连结BE,设正四面体的高为h.图7-6∵V B-AEF=VA-BEF,∴(1/3)S△AEF·d=(1/3)S△BEF·h,∴d=(S△BEF·h/S△AEF).过点A作AO⊥面BCD于O,∵DE/EC=2/1且EF∥BC,∴O必在EF上.∵h=(/3)a,易求得EF=(2/3)a,S△AEF=(1/2)EF·AO=(/9)a2,S△BEF=(/18)a2,∴d=(/6)a.即异面直线AE与BC间的距离为(/6)a.用等体积法求点到面的距离,首先应构造以该点为顶点,以该平面内某个三角形为底面的三棱锥.其次求体积时,一般需换底面,换底面应本着新的底面上的高容易求出的原则.三、专题训练1.a、b是异面直线,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P,①一定可作一条直线l,使l与a、b都相交;②一定可作一条直线l,使l与a、b都垂直;③一定可作一条直线l,使l与a、b都平行;④一定可作一条直线l,使l与a、b都异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B.1C.2D.32.如图7-7,正三棱锥V-ABC中,D、E、F分别是VC、VA、AC的中点,P为VB上任意一点,则直线DE与PF所成的角的大小是().图7-7A.π/6B.π/3C.π/2D.随P点的变化而变化3.将锐角B为60°,边长为a的菱形ABCD沿对角线折成二面角θ,若θ∈[60°,120°],则两条对角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值为().A.d max=(3/2)a,d min=(/4)aB.d max=(3/4)a,d min=(/4)aC.d max=(/4)a,d min=(1/4)aD.d max=(/2)a,d min=(3/4)a4.图7-8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与ED平行;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③CN 与BM成60°角;④DM与BN垂直.图7-8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5.如图7-9,正三棱锥S-ABC的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如果E、F分别为SC、AB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与SA所成的角等于____________.图7-96.空间四边形ABCD中,AD=BC,M、N分别为AB、CD的中点,又MN和AD成30°角,则AD 和BC所成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7.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0<θ<(π/2)),M,N∈a,M1,N1∈b,MM1⊥b,NN1⊥b,若MN=m,则M1N1=____________.8.如图7-10,不共面的三条直线a、b、c相交于P,A、B∈a,C∈b,D∈c,且A、B、C、D均异于P.证明:直线AD与BC异面.图7-109.如图7-11,拼接一副三角板,使它们有公共边BC,且使两个三角板所在平面互相垂直.若∠CAB =90°,AB=AC,∠CBD=90°,∠BDC=60°,求AD与BC所成的角.图7-1110.已知a、b是两条异面直线,那么空间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l上任意一点P到a、b的距离都相等.若存在,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惠州市第一中学立体几何(异面直线)测试题一.选择题:1.直线a , b 是异面直线是指① a ∩b =∅, 且a 与b 不平行;② a ⊂面α,b ⊂面β,且平面α∩β=∅;③ a ⊂面α,b ⊂面β,且a ∩b =∅;④ 不存在平面α,能使a ⊂α且b ⊂α成立。

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基本方法

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基本方法

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基本方法
答案:几何法和向量法求所成角
一、几何法
1.平移法。

将两条直线或其中一条平移(找出平行线)至它们相交,把异面转化为共面,用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来求(一般是余弦定理)。

一般采用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位线来构造平行线。

2.三余弦定理法。

运用三余弦定理关键是要找出一条直线a所在的平面α和另一条直线b在该平面α内的射影,求出b与α所成角以及a与b的射影b‘所成角,进而求a与b所成角。

3.三棱锥法。

三棱锥(四面体)中两条相对的棱互为异面直线,设有四面体ABCD,其中AD与BC互为异面直线,那么它们所成角θ满足以下关系:
运用该公式也可以求异面直线所成角。

二、向量法
1.向量几何法。

运用向量的加减法规则,把要求的异面直线用向量表示,并运用向量的运算法则(例如分配律、共线向量)来求出cosθ
2.向量代数法。

当容易找到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时,可以以它们的交点为坐标轴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运用代数方法计算。

如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在高一阶段,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直接平移法:通常的思路是:在两条异面直线其中一条上面选一个端点,引另一条的平行线。

(2)中位线平移(尤其是图中出现了线段的中点时)
(3)补形平移法:“补形法”是立体几何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补形,可将问题转化为易于研究的几何体来处理,利用“补形法”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平移法:常见三种平移方法:直接平移:中位线平移(尤其是图中出现了中点):补形平移法:“补形法”是立体几何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补形,可将问题转化为易于研究的几何体来处理,利用“补形法”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直角平移法:1.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 =BC =2,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EF =3,求AD 、BC 所成角的大小.解:设BD 的中点G ,连接FG ,EG 。

在△EFG 中 EF =3FG =EG =1∴∠EGF =120° ∴AD 与BC 成60°的角。

2.正∆ABC 的边长为a ,S 为∆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SA =SB =SC =a ,E ,F 分别是SC和A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SA 和EF 所成角. 正确答案:45°3.S 是正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如图SA =SB =SC ,且∠ASB =∠BSC =∠CSA=2π,M 、N 分别是AB 和S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SM 与B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证明:连结CM ,设Q 为CM 的中点,连结QN ,则QN ∥SM∴∠QNB 是SM 与BN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连结BQ ,设SC =a ,在△BQN 中 BN =a 25 NQ =21SM =42a BQ =a 414∴COS ∠QNB =5102222=⋅-+NQ BN BQ NQ BN4.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A =90°,M 、N 分别是A 1B 1和A 1C 1的中点,若BC =CA =CC 1,求BM 与AN 所成的角.解:连接MN ,作NG ∥BM 交BC 于G ,连接AG , 易证∠GNA 是BM 与AN 所成的角.设:BC =CA =CC 1=2,则AG =AN =5,GN =BM =6,cos ∠GNA =1030562556=⨯⨯-+。

BM AN CSA BC D A 1B 1C 1D 1EF 5.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F 分别是1BB 、CD 的中点.求AE 与F D 1所成的角。

证明:取AB 中点G ,连结A 1G ,FG , 因为F 是CD 的中点,所以GF ∥AD ,又A 1D 1∥AD ,所以GF ∥A 1D 1,故四边形GFD 1A 1是平行四边形,A 1G ∥D 1F 。

设A 1G 与AE 相交于H ,则∠A 1HA 是AE 与D 1F 所成的角。

因为E 是BB 1的中点,所以Rt △A 1AG ≌△ABE, ∠GA 1A=∠GAH,从而∠A 1HA=90°,即直线AE 与D 1F 所成的角为直角。

6.如图1—28的正方体中,E 是A′D′的中点(1)图中哪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BA′成异面直线; (2)求直线BA′和CC′所成的角的大小;(3)求直线AE 和C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4)求直线AE 和BA′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1)∵ A '∉平面BC′,又点B 和直线CC′都在平面BC′,且B ∉CC′,∴ 直线BA′与CC′是异面直线 同理,正方体12条棱中的C′D′、DD′、DC 、AD 、B′C′所在的直线都和直线BA′成异面直线(2)∵ CC′∥BB′,∴ BA′和BB′所成的锐角就是BA′和CC′所成的角 ∵ ∠A′BB′=45° ∴ BA′和CC′所成的角是45°(3)∵ AA′∥BB′∥CC′,故AE 和AA′所成的锐角∠A′A E 是AE 和CC′所成的角 在Rt △AA′E 中,tan ∠A′AE =A E AA ''=21,所以AE 和CC′所成角的正切值是21(4)取B′C′的中点F ,连EF 、BF ,则有EF =∥A 'B '=∥AB, ∴ ABFE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BF =∥AE, 即BF ∥AE 且BF=AE.∴ BF 与BA′所成的锐角∠A′BF 就是AE 和BA′所成的角设正方体各棱长为2,连A′F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F 的各边长分别为 A′B =22,A′F =BF =5,由余弦定理得: cos ∠A′BF =5105222)5()5()22(222=⨯⨯-+7. 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AB=BC=3,AA 1=4,求异面直线B 1D 与BC 1所成角的大小。

F(图1-29) 55B ' (图1-28) A 'AB C 'D 'CD FE解法一:如图④,过B1点作B1E∥BC1交CB的延长线于E点。

则∠DB1E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角,连结DE交AB于M,DE=2DM=35,cos∠DB1E=734∴∠DB1E=cosarc734。

解法二:如图⑤,在平面D1DBB1中过B点作BE∥DB1交D1B1的延长线于E,则∠C1BE就是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连结C1E,在△B1C1E中,∠C1B1E=135°,C1E=35,cos∠C1BE=734,∴∠C1BE=cosarc734。

练习:8. 如图,PA 矩形ABCD,已知PA=AB=8,BC=10,求AD与PC所成角的余切值?9.在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若棱B B1=BC=1,AB=3,求D B和AC所成角的余弦值.?中位线平移法:构造三角形找中位线,然后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平面问题,解三角形求之。

解法一:如图①连结B1C交BC1于0,过0点作OE∥DB1,则∠BOE为所求的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

连结EB,由已知有B1D=34,BC1=5,BE=35,∴cos∠BOE=734∴∠BOE=cosarc734170解法二:如图②,连DB、AC交于O点,过O点作OE∥DB1,过E点作EF∥C1B,则∠OEF 或其补角就是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O点作OM∥DC,连结MF、OF。

则OF=732,cos∠OEF=734,∴异面直线B1D与BC1所成的角为cosarc734。

解法三:如图③,连结D1B交DB1于O,连结D1A,则四边形ABC1D1为平行四边形。

在平行四边形ABC1D1中过点O作EF∥BC1交AB、D1C1于E、F,则∠DOF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

在△ADF中DF=35,cos∠DOF=734,∴∠DOF=cosarc734170。

课堂练习10.在正四面体ABCD中,已知E是棱BC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E和BD所成角的余弦值。

ED BA补形平移法:在已知图形外补作一个相同的几何体,以例于找出平行线。

解法一:如图⑥,以四边形ABCD为上底补接一个高为4的长方体ABCD-A2B2C2D2,连结D2B,则DB1∥D2B,∴∠C1BD2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连C1D2,则△C1D2C2为Rt△,cos∠C1BD2=-734170,∴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是cosarc734170。

课堂练习:11.求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的面BC1上补上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将A1C1平移到BE,则∠D1BE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在△BD1E中,BD1=3,二、利用模型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模型1 引理:已知平面α的一条斜线a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1,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b与斜线a所成的角为θ,与它的射影a′所成的角为θ2。

求证:cosθ= cosθ1·cosθ2。

在平面α的斜线a上取一点P,过点P分别作直线c、b的垂线PO、PB,垂足为O、B连接OB,则OB⊥b.在直角△AOP中,APAO=1cosθ.在直角△ABC中,AOAB=2cosθ.在直角△ABP中,APAB=θcos.ϕ2ϕ1cbaθPαOAB所以 θθθcos cos cos 21==⋅=APABAO AB AP AO 所以θθθcos cos cos 21= 证明:设PA 是α的斜线,OA 是PA 在α上的射影, OB//b ,如图所示。

则∠PAO=θ1,∠PAB=θ,∠OAB=θ2, 过点O 在平面α内作OB ⊥AB ,垂足为B ,连结PB 。

可知PB ⊥AB 。

所以cosθ1=PAOA, cosθ=PA AB ,cosθ2=OA AB 。

所以cosθ= cosθ1·cosθ2。

利用这个模型来求两条异面直线a 和b 所成的角,即引理中的角θ。

需:过a 的一个平面α,以及该平面的一条斜线b 以及b 在α内的射影。

12. 如图,M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且MA=AB=a ,试求异面直线MB 与AC 所成的角。

解:由图可知,直线MB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为AB , 直线M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5°,直线AC 与直线MB 的射影AB 所成的角为45°, 所以直线AC 与直MB 所成的角为θ,满足cosθ=cos45°· cos45°=21,所以直线AC 与MB 所成的角为60°。

13. 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D ) (A )34 (B )54 (C )74 (D) 34解:设BC 的中点为D ,连结1A D ,AD ,易知1A AB θ=∠即为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由三角余弦定理,易知113co c s 4os cos AD AD A AD DAB A A AB θ=∠∠⋅=⋅=.故选D 14. 如图,在立体图形P-ABCD 中,底面ABCD 是一个直角梯形,∠BAD=90°,AD//BC ,AB=BC=a ,AD=2a ,且PA ⊥底面ABCD ,PD 与底面成30°角,AE ⊥PD 于D 。

求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过E 作AD 的平行线EF 交AD 于F ,由PA ⊥底面ABCD 可知,直线AE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为AF ,直线A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DAE ,其大小为60°,Pb ABO αP EDB CB C A 111DA B CD M射影AF与直线CD所成的角为∠CDA,其大小为45°,所以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θ满足cosθ=cos60°· cos45°=42,所以其大小为arccos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