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智能安防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5G应用场景白皮书
![5G应用场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9a3cd66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5.png)
5G应用场景白皮书一、智能制造领域在智能制造中,5G 技术能够实现工业设备的智能化连接和控制。
通过 5G 网络,工厂内的机器人、数控机床、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高效地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这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和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工厂中,5G 可以支持无人驾驶的运输车辆在车间内准确无误地运输零部件,同时能够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
一旦某个设备出现异常,相关数据会立即通过 5G 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技术人员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大大减少了生产中断的时间。
此外,5G 还能实现远程操控和虚拟工厂。
技术人员可以在千里之外通过 5G 网络对工厂内的设备进行精准操控,就如同在现场一样。
虚拟工厂则利用 5G 带来的高速数据传输,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二、智能交通领域5G 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将极大地改善交通状况和出行体验。
首先,5G 支持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车辆之间能够实时通信和共享信息。
车辆可以获取周边车辆的速度、位置、行驶方向等信息,从而提前做出预警和决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也变得更加顺畅,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时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其次,5G 助力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
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感知周围环境和做出决策,5G 的低延迟和高速率能够确保这些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使车辆能够及时响应各种复杂的路况。
再者,5G 还可以用于智能公交系统。
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获取公交车辆的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合理安排出行。
公交公司也可以根据实时客流量数据,灵活调整车辆的发车频率和线路,提高公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医疗健康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5G 技术为远程医疗、医疗物联网和医疗大数据等方面带来了新的突破。
远程医疗借助 5G 网络的高速和低延迟,专家可以远程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
![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05e4da9c852458fb760b5607.png)
前言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在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要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必须充分释放前沿数字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带动作用。
在众多前沿数字技术中,5G以划时代的技术能力、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对其他技术的带动作用,有望成为启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支点。
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一样,中国深刻认识5G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技术产业创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9年6月,中国颁发5G牌照,成为全球第一批进行5G商用的国家。
尽管2020年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5G产业发展仍逆势上扬。
在一年多的商用时间里,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手机终端加速渗透,融合应用开始落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多方面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初步展现了其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和助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
5G将正式开启产业互联网变革的新篇章。
我们深切感受到,5G正在切实推动ICT产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
在疫情加速数字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5G的高知名度提高了产业用户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吸引产业用户探索与之有关的行业级应用场景,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云服务供应商等正集结力量,以5G为驱动,推动基础设施的重构和变革,探索新的产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构造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
与4G 产业生态限于移动通信领域不同,5G产业生态需要促进移动通信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5G商用的进程不仅仅是应用的创新进程,还是元器件、终端、网络、平台甚至制度的联动创新进程,其创新的复杂度和难度要远高于4G,开启的创新空间广度和深度也将远远超过4G。
2020年,将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未来2-3年5G产业发展将进入关键期。
这一时期,既是5G应用生态的培育期,也是各厂商积蓄实力、加速转型成长的重要窗口期。
产业转型之风已起,需产业界同仁齐心努力。
一、5G逆势增长,商用一年成绩可观2020年中国5G正式进入规模商用时期。
《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
![《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895d5c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d.png)
4面向2030年及未来,人类社会将进入智能化时代,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将无缝融合,社会服务均衡化、高端化,社会治理科学化、精准化,社会发展绿色化、节能化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技术的创新演进将驱动移动通信技术持续从5G 向6G 迭代升级,推进6G 向泛在互联、普惠智能、多维感知、全域覆盖、绿色低碳、安全可信等方向拓展。
6G 发展驱动力及典型特征01(一)6G 发展驱动力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驱动力。
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驱使经济社会生产方式、核心要素和产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数字化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议题和增长引擎。
产业数字化将推动生产方式向更高质量、更加智能方向转变,需要以6G 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技术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其次,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息视频、3D 视频、感官互联等更高品质服务将加速普及,极大地满足人们个性化、高端化的生活需求,这对移动通信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全球性的分工协调带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
未来6G 移动通信技术将配合数字孪生、全息感知、沉浸式交互等多类数字技术,进一步降低人与人、人与机、人与物之间的沟通成本,助力国际分工更加协调有效、产业分布更加合理、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二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驱动力。
首先,未来社会治理主体将进一步多元化,治理架构和治理过程将更加扁平化,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也将呈现全要素网格化发展态势,需要6G 技术配合其他数字技术共同作用,对科学精准的决策制定和动态实时的事件响应提供有效支撑。
其次,当前全球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严峻挑战,新兴经济体在享受人口红利后,逐渐深陷人口数量放缓和经济稳定增长之间的矛盾,世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6G 技术将极大提升公共服务的用户体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成为有效应对收入失衡挑战、助力各群体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人类福祉的强大数字工具。
《5G无人机应用白皮书》
![《5G无人机应用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7903edb1dd3383c4bb4cd284.png)
目录P1P2P12P17P24P26P36P39P45P47引言无人机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4G网络能力5G网络能力网联无人机终端通信能力5G应用案例无人机安全飞行标准进展趋势,总结和展望贡献单位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引言无人驾驶航空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以下简称UAV)简称为无人机,其全球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大幅增长,现在已经成为商业、政府和消费应用的重要工具。
无人机能够支持诸多领域的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天然气、能源、公用事业和农业等领域。
当前,无人机技术正在朝军民融合的方向高速发展,无人机产业已经是国际航空航天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成了各国经济增长的亮点。
无线通信在过去20 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以话音为主的2G 时代,发展到以数据为主的3G 和4G 时代,目前正在步入万物互联的5G 时代。
移动网络在继续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同时,也向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能力,提高各行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G 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10Gbps 以上的带宽、毫秒级时延、超高密度连接,实现网络性能新的跃升。
ITU 定义了5G 三大场景: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以下简称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以下简称u R L L 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 a s s i v e M a c h i n e-Ty p e 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mMTC)。
5G物联网时代下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
![5G物联网时代下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232e7a9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4.png)
5G物联网时代下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在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向我们展现更加美好的生活。
5G物联网的高速、低时延、大连接特性,将为各行业带来全新的生产力应用场景,推动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探索5G物联网时代下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
一、通信行业5G的到来将极大地推动了通信行业的发展。
5G网络能够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时延,这将为互联网通信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在5G物联网时代,人们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有网络信号,就可以轻松进行高清视频通话、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服务。
这将使得通信行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沟通的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二、互联网+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为互联网+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在5G技术支持下,传感器、智能设备、物联网终端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连接,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地控制家中的智能电器、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在工业生产领域,5G物联网技术也可以将各种设备进行连接,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升级。
三、无人驾驶随着5G时代的到来,无人驾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基于5G物联网,汽车可以实时获得周围环境信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
通过车辆之间的实时通信,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道路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将为城市交通管理带来重大变革,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
四、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领域,5G物联网的应用将为工业企业带来全新的机遇。
利用5G技术,各种工业设备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工业企业可以利用5G物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制造,生产出更加智能化、定制化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这将带来工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农业生产在农业领域,5G物联网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农民可以通过5G网络获取农业信息,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实时监测气象数据,科学施肥、浇水,提高农作物产量。
边缘计算视觉基础设施白皮书(2022年)
![边缘计算视觉基础设施白皮书(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75d9201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3.png)
边缘计算视觉基础设施白皮书2022年4月编写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上海极清慧视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前言随着5G、大数据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以边缘计算为代表的算力下沉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未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场景将发生在边缘端,而智能视觉作为边缘智能的重要场景之一,是边缘计算发展的重要使能器,两者的结合将更好地满足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本白皮书聚焦于工业、安防、体验交互三大领域,从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出发,提出未来构建边缘计算视觉基础设施的技术框架,并结合标准研究、产业实践进行论证。
参与本白皮书撰写的主要专家包括: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喻炜、郭漫雪、王萍、苗丹、杨晓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黄还青、张亚兰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张见、熊伟、颜冬青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王哲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刘海涛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冯景、王晔彤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史敏锐上海极清慧视科技有限公司:赵伟时南京大学:马展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闫江目录1.边缘计算及视觉产业发展背景31.1边缘计算产业发展情况31.2视觉产业发展情况51.2.1工业领域机器视觉发展概况51.2.2安防监控领域视觉发展概况71.2.3体验交互领域视觉发展概况81.2.4其他领域视觉发展概况101.3边缘视觉产业发展现状112.边缘视觉典型应用场景及需求14 2.1概述142.2工业领域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及需求142.2.1工业领域边缘视觉发展概述142.2.2工业领域典型应用场景152.2.3工业领域的未来挑战202.3安防监控领域视觉典型应用场景及需求212.3.1安防监控领域边缘视觉发展概述212.3.2安防监控领域典型应用场景222.3.3安防监控领域的未来挑战292.4体验交互领域视觉典型应用场景及需求312.4.1体验交互领域边缘视觉发展概述312.4.2体验交互领域典型应用场景332.4.3体验交互领域的未来挑战363.边缘视觉基础设施技术总体架构37 3.1边缘视觉标准进展情况373.2边缘视觉基础设施技术架构384.边缘视觉技术的应用实践404.1工业高可靠性视觉质检404.1.1案例背景与需求404.1.2实施方案404.1.3实施效果414.2无人机8K+AI的精细化巡检424.2.1案例背景与需求424.2.2实施方案424.2.3实施效果434.3电力远程视频自动巡检434.3.1案例背景与需求434.3.2实施方案444.3.3实施效果454.4VR全景视角超高清采编播464.4.1实施背景与需求464.4.2实施方案464.4.3实施效果475.边缘视觉技术及应用发展展望495.1问题与挑战495.1.1边、端侧系统定制化严重495.1.2边侧系统封闭形成数据孤岛495.1.3数据安全防护面临挑战49 5.2发展倡议50缩略语列表52参考文献531.边缘计算及视觉产业发展背景1.1边缘计算产业发展情况2015年8月,ETSI第一次提出了MEC的验证框架(Proof of Concept Framework),经过多年的演进,相关标准体系也逐渐清晰。
中国5G通信行业专网技术白皮书
![中国5G通信行业专网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4383860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f.png)
中国5G通信行业专网技术白皮书中国移动5G行业专网技术白皮书目录1.5G行业专网能力需求 (5)1.1组网需求 (5)1.1.1业务加速 (5)1.1.2业务隔离 (5)1.1.3本地业务保障 (5)1.1.4业务数据不出场 (5)1.1.5边缘计算 (5)1.1.6无线上行带宽增强 (6)1.1.7无线专用 (6)1.1.8接入控制 (6)1.1.9能力开放 (6)1.2运营及运维类需求 (6)1.2.1业务运营 (6)1.2.2网络运维 (7)1.2.3安全 (7)1.2.4计费 (7)1.3业务能力与网络技术能力的映射 (7)2.技术架构及技术要求 (9)2.1技术网络架构 (9)2.2技术要求 (10)2.2.1端到端QoS优先调度 (10)2.2.2专用DNN (11)2.2.3网络切片 (12)2.2.4边缘计算 (14)2.2.5无线专网定制 (15)2.2.6无线专网增强 (16)2.2.7核心网定制 (16)2.2.8能力开放 (16)2.2.9开通 (20)2.2.10计费 (21)2.2.11安全 (21)3.产业及商用发展建议 (23)4.结束语 (24)缩略语列表 (25)1.5G行业专网能力需求1.1组网需求行业客户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业务需求众多且差异巨大,各类行业应用的差异化组网需求主要包括:业务质量保障、业务隔离、超低时延需求、数据不出场、边缘计算、超级上行、接入控制和能力开放。
1.1.1业务加速行业用户要求增强的数据业务质量保障,根据业务质量要求在带宽和时延方面提供差异性的服务质量保障,保证高优先级用户获得更好的业务加速体验。
1.1.2业务隔离行业客户要求专用网络资源与公众网隔离,通过专用的业务数据通道实现业务流量的定向汇聚传输和隔离,保证数据专用和安全。
1.1.3本地业务保障行业客户要求对时延敏感的业务(20-40ms)在靠近用户的位置进行卸载,就近处理。
1.1.4业务数据不出场行业客户要求超低时延保障(≤20ms),企业内部相关业务数据要在园区内分流卸载,不出园区,满足数据安全和本地数据快速处理的需求。
5G助力智能电网应用白皮书
![5G助力智能电网应用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d34eb718783e0912a2162ae6.png)
2018.06近年来,南方电网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和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积极服务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推动电网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电网优质服务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电力通信网作为支撑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保证了各类电力业务的安全性、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
经过多年建设,35kV 以上的骨干通信网已具备完善的全光骨干网络和可靠高效数据网络,光纤资源已实现35kV 及以上厂站、自有物业办公场所/营业所全覆盖。
在配电通信网侧,由于点多面广,海量设备需实时监测或控制,信息双向交互频繁,且现有光纤覆盖建设成本高、运维难度大,公网承载能力有限,难以有效支撑配电网各类终端可观可测可控。
随着大规模配电网自动化、低压集抄、分布式能源接入、用户双向互动等业务快速发展,各类电网设备、电力终端、用电客户的通信需求爆发式增长,迫切需要构建安全可信、接入灵活、双向实时互动的“泛在化、全覆盖”配电通信接入网,并采用先进、可靠、稳定、高效的新兴通信技术予以支撑,实现智能电网业务接入、承载、安全及端到端的自主管控。
“4G 改变生活,5G 改变社会”。
作为新一轮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方向,5G 把人与人的连接拓展到万物互联,为智能电网发展提供了一种更优的无线解决方案。
5G 时代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超高带宽、超低时延以及超大规模连接的用户体验,其丰富的垂直行业应用将为移动网络带来更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尤其是网络切片、能力开放两大创新功能的应用,将改变传统业务运营方式和作业模式,为电力行业用户打造定制化的“行业专网”服务,可更好地满足电网业务差异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电网企业对自身业务的自主可控能力和运营效率。
经过南方电网、中国移动和华为前期的技术探讨,本白皮书基于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给出了5G 网络在智能电网的方案建议,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电力行业,使5G 能更好地在泛在接入、安全可靠、可管可控等方面助力智能电网典型业务应用,推动能源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转变,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的核心战略落地。
5G十大应用场景
![5G十大应用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527c4e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f.png)
5G十大应用场景5G的十大应用场景:VR/ARVR/AR是近眼现实、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网络传输和内容制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
高质量VR/AR业务对带宽、时延要求逐渐提升,速率从25Mbps逐步提高到3.5Gbps,时延从30ms降低到5ms以下。
5G超宽带高速传输能力可以解决VR/AR渲染能力不足、互动体验不强和终端移动性差等痛点问题,推动媒体行业转型升级,在文化宣传、社交娱乐、教育科普等领域培育5G的第一波“杀手级”应用。
超高清视频超高清视频是5G网络最早实现商用的核心场景之一。
4K、8K视频传输速率至少为12-40Mbps、48-160 Mbps,4G网络无法满足其网络流量、存储空间和回传时延等技术指标要求,5G网络良好的承载力成为解决该场景需求的有效手段。
当前4K/8K超高清视频与5G技术结合的场景不断出现,广泛应用于大型赛事/活动/事件直播、视频监控、商业性远程现场实时展示等领域,成为市场前景广阔的基础应用。
个人AI设备个人AI设备是5G时代人机交互的重要载体,包括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
5G网络的低时延、高带宽、广覆盖等特点,可以实现个人AI设备的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提升用户体验和生活品质,同时也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车联网车联网是5G时代智能交通的重要应用场景,包括车联网终端、车联网平台、车联网应用等。
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广覆盖等特点,可以实现车辆之间、车辆和道路设施之间的高效通信,提升交通安全、减少拥堵、降低能耗、提高车辆智能化水平。
智慧工厂智慧工厂是5G时代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场景,包括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等。
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广覆盖等特点,可以实现工业设备之间、工业设备和生产过程之间的高效通信,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5G时代医疗健康的重要应用场景,包括远程医疗诊断、远程手术、远程监护等。
5G时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
![5G时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51cb37ac856a561253d36f34.png)
图 4 日本:5G 推动产业变革 (资料来源:华为)
09
图 5 韩国:聚焦 10 大产业 5 大业务 (资料来源:华为)
10
3
5G 时代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
面 向 新 一 轮 科 技 革命与 产业变 革,按 照 国 家 战 略要求,围绕 感知、连 接、汇聚、融合、分析、决策、 执 行、安 全 等八个方面,推 进 新 型 基 础设 施 建设,需 要在关键核心领域尽快取得突破。
12
01
围绕 航 天、医 疗、稀有气体感 知等领域的特 定 用途高 精尖传感设 备与物联网 设备;近 距离机器通信等物联网核心技术等关键技术。
02
5G
基于 5G 技术应用愿景,包括光传输器件、基站 等 依 赖进口比例较 大的设备; 超 10 0G 相 干 DSP、FPGA、高 端 千兆 以 上 以 太 网 芯片、光 收 发 模 块 和 高 端滤波器等 5G 核心技术。
05
பைடு நூலகம்
围绕开源性平台的大数 据 处 理软件、开源云 计算平台等新型平台基 础设 施; 端 边云网协同的 分布 式 数字 基 础 设 施;连 接、计算、存 储、AI 算法 等 一 体化 的 数 字 基 础 设 施 平台。
13
5G 时代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
06
人 工智能 算法创新,针对现有框 架的差异化发 展 路径;自主实 用新 型算法及 算法训练场景;行业算法 开放平台。
(二)车 联 网
5G 时代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
车联网的服务分为车载 娱乐业务、交通安全与辅助驾驶业务、自动驾驶业务。随着 C-V2 X(4G/5G) 技术的应用,车联网实现了汽 车与道 路基 础设 施(V2I)、车与车(V2V)、车与人 (V2P) 的点到点通信, 提高了交 通 安 全 和通 勤 效 率;而辅助驾驶 业 务的升级 版 则是自动驾驶,目前自动驾驶在矿山、港口等 封闭道路已基本实现。
5G时代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doc
![5G时代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0dae4c1251e79b8969022666.png)
5G时代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G时代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友情提示上课时间请勿:请将您手机改为震动避免在课室里使用手机交谈其他事宜随意进出教室请勿在室内吸烟上课时间欢迎: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背景和目标与前几代移动网络相比G网络的能力将有飞跃发展。
例如下行峰值数据速率可达Gbps而上行峰值数据速率可能超过Gbps此外G还将大大降低时延及提高整体网络效率:简化后的网络架构将提供小于毫秒的端到端延迟。
那么G给我们带来的是超越光纤的传输速度(MobileBeyondGiga)超越工业总线的实时能力(RealTimeWorld)以及全空间的连接(AllOnlineEverywhere),G将开启充满机会的时代。
另外G为移动运营商及其客户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商业模式。
为了支撑这些商业模式未来网络必须能够针对不同服务等级和性能要求高效地提供各种新服务。
运营商不仅要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更需要快速有效地将这些服务商业化。
洞察未来这篇白皮书将会探讨最能体现G能力的十大应用场景。
Slide目录实时计算机图像渲染及建模远控驾驶、编队行驶、自动驾驶无线机器人云端控制馈线自动化具备力反馈的远程诊断超高清K视频和云游戏专业巡检和安防超高清全景直播AI辅助智能头盔AI使能的视频监控云ARVR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无线医疗无线家庭娱乐联网无人机社交网络个人AI辅助智慧城市引言与G萌生数据、G催生数据、G发展数据不同G是跨时代的技术ndashG除了更极致的体验和更大的容量它还将开启物联网时代并渗透进至各个行业。
它将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道迎来信息通讯时代的黄金年。
数字化技术催生各行业的不断创新:ICT、媒体、金融、保险在数字化发展曲线中已经独占鳌头零售、汽车、油气化工、健康、矿业、农业等也在加速其进程。
促进数字化进程的关键技术包括软件定义设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网络安全、时延敏感网络、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
5G十大细分应用场景研究
![5G十大细分应用场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bba5c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f.png)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作为4G通信技术的延伸,将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
5G时代,“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原有的互联互通界线将被打破,所有的“人”和“物”都将存在于一个有机的数字生态系统里,数据或者信息将通过最优化的方式进行传递。
从全球视角来看,目前5G无论是在技术、标准、产业生态还是网络部署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5G落地的最后一环——应用场景正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5G性能指标和关键技术相较于4G ,在传输速率方面,5G峰值速率为10-20Gbps,提升了10—20倍,用户体验速率将达到0.1Gbps—1Gbps,提升了10—100倍;流量密度方面,5G目标值为10Tbs/km2,提升了100倍;网络能效方面,5G提升了100倍;可连接数密度方面,5G每平方公里可联网设备的数量高达100万个,提升了10倍;频谱效率方面,5G相对于4G提升了3—5倍;端到端时延方面,5G将达到1ms级,提升了10倍;移动性方面,5G支持时速高达 500km/h的通信环境,提升了1.43倍。
为了达到性能指标的要求,5G将综合运用大规模多天线技术(Massive MIMO)、新型多址、新型信息编码、毫米波通信、超密集组网、D2D等关键技术。
除此之外,5G还将引入全新的构架解决方案——允许在通用物理信息基础设施上创建一组逻辑上独立的网络,称之为“网络切片”。
网络切片可以根据垂直行业的业务需求量身定制,使5G能够真正成为全社会共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5G十大应用场景ITU定义了5G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及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
eMBB 场景主要提升以“人”为中心的娱乐、社交等个人消费业务的通信体验,适用于高速率、大带宽的移动宽带业务。
mMTC和uRLLC则主要面向物物连接的应用场景,其中eMTC 主要满足海量物联的通信需求,面向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uRLLC则基于其低时延和高可靠的特点,主要面向垂直行業的特殊应用需求。
三个白皮书交流发言材料
![三个白皮书交流发言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d8b0f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b.png)
三个白皮书交流发言材料白皮书交流发言材料1:区块链技术的革新与应用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此向各位介绍一项近年来备受关注和重视的新兴技术,那就是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自问世以来,以其去中心化、透明化和可追溯性等特点,在金融、医疗、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本次发言我将从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区块链技术的原理。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其核心是数字资产的安全交易和信息可跟踪。
具体来说,区块链由一系列的数据块构成,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不同交易的信息。
每个数据块都通过密码学的方式与前一个数据块进行链接,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链式结构。
这一特性使得区块链能够保证交易的透明性和安全性。
其次,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些区块链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首先是金融领域。
传统的金融交易需要通过中介机构进行,而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使得交易更加高效和安全。
例如,智能合约的引入可以自动化执行与金融交易相关的合约条款,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风险。
另外,在供应链管理中,区块链技术可以追踪商品的来源和流向,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在医疗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加强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促进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协作。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各国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日益增加,我们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字化时代,区块链技术将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结一下,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具有革新性和应用潜力的新兴技术。
它的特点包括去中心化、透明化和可追溯性。
目前已经在金融、医疗、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我们相信区块链技术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面向5G几大行业应用场景
![面向5G几大行业应用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afc7f59b551810a6f424863e.png)
7、智慧气象
5G网络数据传输 社会化观测预报 天脸识别 网格化预报 突发事件应急预警 自然灾害AR呈现 气象创客平台
8、车联网
5G+车载数字化信息消 费 5G+智能驾驶行为预警 5G+快速保险理赔 5G+城际快速救援
4
9、智慧旅游
园区人证核验
无人观光车
智能导览/导游 景区全景高清视频云直 播 景区智慧互联
技术,可视化订单作业、包裹追踪等等技术及
业务场景来真正降低成本
9
场景六:智慧农业
› 农场管理物联网化、IT化,让产品增信,通过供应链和电商运营直接打通,对接下游, 实现产销一体,实现可信电商
业务场景
业务价值
1、保障生产关键因素 水、空气、 土壤出现异常可迅速预警和自动作
业,降低危害;
2、降低和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 情传播危害
网络管 理人员
核心网
Internet&Intranet
设备运营商 网络设备
7
EP2.0
平台 运营 人员
EP平台运 营 OP
客户企业自服 务 OP
租户 租户运营
OP
企业平台能力
应用开发 者
物联网应用
智能 制造
智慧 农业
智慧 园区
业务运 营人员
物联网平台
物合联网业务运营平台(应用使能平台)AEP
作
能
应
伙 伴
9大”5G+场景”
1、智慧城市
2、智慧园区
3、智能制造
5、虚拟运营商
智慧审批 社会综治+数字城管
智慧城泊 智慧应急 智慧旅游 智慧监管
园区一脸通 园区智慧安防 智慧停车场 视频会议
2025十大趋势白皮书(华为)
![2025十大趋势白皮书(华为)](https://img.taocdn.com/s3/m/36d47433ce2f0066f43322c4.png)
智能世界,触手可及是机器,更是家人全球14%的家庭将拥有家用智能机器人。
人机协创97%的大企业将采用AI。
超级视野采用VR/AR技术的企业将增长到10%。
无摩擦沟通企业的数据利用率将达86%。
16275G、云、IoT、AI的融合应用正在塑造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世界,它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地到来。
华为展望2025年行业发展趋势,让我们一起预见触手可及的智能世界,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将从中获得新能力,挖掘新机会,创造无限可能。
@20252025十大趋势:智能世界,触手可及懂“我”道路C-V2X(蜂窝车联网技术)将嵌入到全球15%的车辆。
5G,加速而来全球58%的人口将享有5G服务。
零搜索全球90%的人口将拥有个人智能终端助理。
共生经济基于云技术的应用使用率将达到85%。
机器从事三高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103个机器人共同工作。
全球数字治理全球年存储数据量高达180ZB 。
3849510目录执行概要趋势一 是机器,更是家人 趋势二 超级视野趋势三 零搜索趋势四 懂“我”道路趋势五 机器从事三高趋势六 人机协创趋势七 无摩擦沟通趋势八 共生经济趋势九 5G,加速而来趋势十 全球数字治理方法论指标定义执行概要执行概要智能世界触手可及当今,以人工智能、5G、云计算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改变,已在悄然发生,并比你想象中更快地到来。
4岁的孩子能向智能助手发出指令;小机器人能够深入检测地下管道,看见人类看不见的视野;复杂的按钮正在简化,你的家电开始与你对话;交通出行由“你看灯”,变成“灯看你”;生活在复杂雨林环境下的蜘蛛猴因为智能设备对声音的收集分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这些都是我们当下正在发生的真实案例,它们所探索的方向以及背后的技术,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方向:智能世界正在朝每个普通人,每个大小企业,每个行业走来,并且它是触手可及的。
为此,华为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旨在通过实际的案例和数据,勾勒和阐述一个可触碰的智能世界,将如何赋予个人、企业、产业新的能力、新的机会、新的生活方式。
《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768ceb1471fe910ef02df87e.png)
人和信息 人和服务
人和银行 人和人
人和周边
互联网
缩小 空间 距离 扩大 用户 视野
物联网
周边与周边
人与万物
万物与万物
空间智能化
地产存量经营
智慧社区
“1公里半径”全平台服务
海量信息交流和 更精准、快速的
社区服务整合
用户需求匹配
嫁接社区“1公里 半径”内外服务
党、政、群众与 智能化同战线
智能家居产业发展动态阐述
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
——从全屋智能到空间智能化
CSHIA Research
前言
2020年,随着5G商业化落地加速,AI+IoT时代全面开启,以及新基建带来的广受益效应,智能家居进 入新的刷新阶段,步入技术重塑、产品重塑、场景重塑、入口重塑、渠道重塑与体验重塑的新征程,赋予新 生态、新特征与新常态的新生命。
AI核心 硬件
2
市场部分痛点已经摸清,大众 化的需求已被释放,更多的智 能家居单品与系统进入到大众 市场是必然趋势,但行业的整 体进程仍在无人区摸索,智能 家居尚不能被判定为全面爆发。
3
智能化安全需求首当其冲,智 能锁、智能摄像机、智能传感 器等爆款产品都是基于安全的 需求。智能安防不仅是单品购 买与全宅智能的标配场景,也 是空间智能化阵营的必争之地。
智能家居3.0的定义: 智能家居可以感知用户在家中做的任何 事情,随时能够通过智能化的功能,给予用户生活上的支持, 同时,针对用户的及时性需求,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智能家居 的价值本质,是一切都是围绕人的需求,而非围绕联动控制与 空间场景而生。
脱离人性的根本需求, 较为呆板、机械化 围绕设备控制与场景体验 构建空间智能化
2000—2005年 概念形成蓄势期
中国移动5G_OpenUPF白皮书
![中国移动5G_OpenUPF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d412c81233687e21af45a9b7.png)
目录1UPF是5G拓展行业市场的钥匙 (1)2典型应用场景 (2)2.1生活园区 (2)2.2生产制造 (2)2.3总结分析 (3)3OpenUPF愿景 (4)3.1总体目标及愿景 (4)3.2统一架构、开放接口 (4)3.3规范平台、开放设备 (7)3.4拓展行业、开放服务 (9)3.5面向演进、开放智能 (11)4OpenUPF 安全要求 (12)5产业合作与推进 (13)5.1产业推进计划 (13)5.2行业组织建议 (14)6开放合作,用好5G (16)缩略语列表 (17)编写人员 (19)1UPF是5G拓展行业市场的钥匙UPF是连接运营商和垂直行业的桥梁,是5G拓展行业市场的钥匙。
5G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着众多行业的创新与变革。
业界纷纷探寻5G+行业的融合发展路径,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UPF作为5G核心网的重要网络功能,担负着数据流量的处理、路由等核心功能。
随着5G边缘计算的拓展,UPF 已逐渐从运营商的核心层走向行业客户的接入层。
面向行业应用场景,需要轻量化、低成本、灵活部署的UPF。
当前,UPF与控制面(SMF)的接口(N4)尚未完全开放、服务化能力尚未完全实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5G响应行业客户需求的能力。
运营商网络核心侧的UPF需要承载面向全网的业务、用户数为百万级以上、业务功能要求全、容量和性能要求高。
作为核心网的关键设备,系统级的UPF部署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N4接口的非标准化,造成UPF与SMF同厂商的绑定,无法满足边缘用户侧UPF轻量化、低成本和灵活的部署需求。
中国移动提出的OpenUPF合作伙伴计划从开放接口、开放设备、开放服务和开放智能四个方面定义可靠、可管、可信、简洁、灵活、开放的UPF。
本计划通过构建完整的技术体系以推动产业成熟、增强网络能力、助力5G服务垂直行业用户。
2典型应用场景2.1生活园区生活园区如科技园区、医院、校园、办公等,信息化改造需求较强,通过5G可以为园区提供更精细化的管理和更便捷的服务。
5G的十大应用场景
![5G的十大应用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8297db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0.png)
05
远程医疗
远程诊断和会诊
5G技术助 力
5G网络的高速度和 低延迟为远程医疗 提供了技术支持, 使得远程诊断和会 诊成为可能。
突破地域限 制
通过5G网络,医生 可以远程会诊患者, 不受地域限制,为 偏远地区的患者提 供医疗服务。
提高诊断准 确率
通过远程会诊,多 个医生可以同时对 患者病情进行讨论 和诊断,提高诊断 的准确率。
02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5G技术助力
5G技术为智慧交通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 理能力,使得交通管理更加智能化。
实时监控与调度
通过5G网络,实现对交通路况的实时监控和调度, 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自动驾驶
5G技术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使得自动驾驶成为可能。
智慧公共安全
实时监控
通过5G技术,实现城市各个角落的实时 监控,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实时医疗监控
5G技术优势
5G网络的高速度、低延迟和大连接数特性为远程医疗提供 了有力支持。
实时监测
通过5G网络,医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数据和健康状 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远程诊断和治疗
借助5G网络,医生可以在远程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提 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移动急救和手术支持
远程医疗
5G技术可以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使得远程医疗成为可能。在急救和手术支持方 面,5G技术可以实时传输医疗数据和视频,让 医生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或者提供
智慧金融
移动支付和 无接触交易
5G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5G技术为智慧金融提供了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环境,使得移 动支付和无接触交易成为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音频、气味、生物特征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全面掌控防控场景和目标的完整信息成为可能,在安 防应用中越来越多的部署更多类别的感知设备,用于从更多维度采集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的各种要素、活动轨 迹以及关联信息等,从而形成一个动态感知体系,实现防控工作的“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目标。
针对某一特定的应用场景,相关前端感知设备实现全互联直通,逻辑上各感知设备一体化,当一个设备的 感知到一条单维度信息后,通知其他设备从其他维度提取信息,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印证,从而实现群防群 治,实现在前端就能完成一次感知信息的数据清洗,从而保证了感知信息的准确性。只有验证有效的信息才会 上报至后端系统和平台,在后端再进行数据综合应用,最终实现感知的多层运用。一方面,可以提升准确度, 减少误报;另一方面,通过本场归并,减少数据量,降低后端处理的压力。
全域化:突破地理位置和时空环境的限制,实现视频的全部覆盖。 自由化:前端设备形态更加的多样,比如:背负式,定点式,附着式(警车、杆等),手持式,穿戴式。 移动自由,可以任意挪动位置,选取最佳监控角度,保证活动现场无死角。
06
5G时代智能安防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安防产业趋势与挑战
简捷化:一体化系统,小巧轻便,灵活组网。部署快速,机动性强,随装随用,可以随时运到所需执法场 地。环境依赖低,无电无网可用,开机自动入网络。
1、更大的网络带宽,既能支持单路50Mbps以上的视频上行带宽,又能支持多路并发回传,例如,港口 的每台桥吊有18路4K视频的无线回传要求。
2、更稳定可靠的网络质量保障,保证在线率和视频播放的质量,避免出现卡顿、花屏等问题。
3、更低的网络时延,在远程辅助操控中匹配视频延迟的要求,例如,港口的桥吊的远程操控,要求端到 端视频时延30ms。
在九部委针对视频监控建设的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公共安全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996 号)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随着安防走进千行百 业,视频监控建设范围将更广,目标对象更多,面对的环境更复杂,系统布建周期更短,因此在业务覆盖能力 要求能够实现全域化、自由化、简捷化。
5G智能安防将加速安防体系的重构,打破时空的界限,结合最新的技术,既可以从物理世界投射到数字 世界,也能把数字世界叠加渲染进物理世界,形成虚实协同的安防数字孪生。重构全天候、全时空、全要素、 全融合为特征的安防新体系。
03
安防走向千行百业,从辅助系统走向生产系统
5G智能安防白皮书
安防产业趋势与挑战
2019年10月
目录
目录
5G时代智能安防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01 执行概要
04 安防产业趋势与挑战
安防走向千行百业,从辅助系统走向生产系统
10 技术发展趋势
5G+AI,打开安防新的成长空间
17 商业落地
5G时代智能安防十大应用场景
31 5G智能安防展望
顾 问: 中国移动:管晓培,高蓓 华为:段爱国,余虎,潘志超
人工智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作为AI落地最成熟的安防市场仍处于“弱人工智能” 阶段,算法、算力、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随着算力的不断提升,算法的不断进化成熟和丰 富,数据加速汇聚融合,结合各个场景的智能化需求,智能安防走向千行百业,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5G 解决了高清视频要求的大带宽能力,实时操控要求的低时延能力,同时海量连接为安防提供多维感知 能力。算力的提升、算法的丰富,以及多维数据的融合提升了安防决策的效率和准确度。
2019 年 10 月 18 日,著名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分析公司 Gartner 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户外监控摄 像机”将是未来 3 年(2020-2022 年)全球 5G 物联网(IoT)解决方案的最大市场。
2019 年 7 月,普华永道全球 AI 研究报告发布。研究显示,人工智能会使 203今快速变化的经济体中最大的商业机会。智能安防领域的创 新与商业探索日渐兴盛,市场孕育的发展空间巨大,全球安防市场可见空间 2023 年达 300+ 亿美金,AI 赋 能安防,正吸引智能力量积极介入安防。
安防走向千行百业,从辅助系统走向生产系统
04
5G时代智能安防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安防产业趋势与挑战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是除了基本生理需求外的最重要的需求,安防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人们的工作、 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并且已经从基础的安全保障逐步演变为辅助管理和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安防 产业正逐步从服务于公共安全的“专制专用”走向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和谐民生”。
主 编:相伟栋
编 辑: 中国移动:姜婧,郭亚婧 华为:蒋勇,朱诗聪,赵钢,康辰, 陈利兵,林烨峰
执行概要
01
执行概要
5G时代智能安防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5G 和 AI 人工智能是未来全球科技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
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 5G 正式进入商用阶段。三大运营商加快网络建设速度,计划 2019 年底信号覆盖 50 余个城市,2020 年底 覆盖地级市以上城市。5G 网络寄托了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未来的希望,也将深度赋能安防产业,引发安防 产业的变革。
3、应急处置类场景,包括:重大节庆、大型会议、应急维稳、现场执法、自然灾害、文物考古等,这类 场景具有复杂性、突发性、临时性、机动性的典型特征,通过警用终端、执法记录仪、临时移动补点、移动布 控、巡防机器人、无人机等应急装备加密监控点位,保证全场全程无盲区。这些装备严重依赖无线视频回传能 力,但当前无线技术和网络能力,无法提供视频全量实时回传和可靠回传,“不可能”达成全场全程全量的实 时可视可管可控。
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安防正从传统的视频监控走向智能安防,从传统的防控辅助系统 走向效率提升的生产系统,智能安防走向千行百业。在走向千行百业的进程中,不同行业对于覆盖的纵深要求 不断提升;为了获取更多的细节信息支撑决策分析,对于视频图像全天候高清化越来越高,4K/8K图像成为主 流,对于网络上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器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图像可以承载越来越多的信息,但仍 需要更多的与前端多维感知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交互,提升决策准确率,并尽量在前端决策,减少后端处理压 力;多维感知数据的端云协同和对数据的实时交互对于网络的时延、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防控走向深水 区,对于防控的立体化、系统化、机动化要求不断提升。
交通行业,业务定位上视频监控已从传统的安防系统变成交通行业生产系统的一部分,能够指导和辅助高 效交通疏导,改善服务体验,提升管理水平,例如:通过视频对排队长度的智能检测,能够帮助客户弹性开关 服务窗口,资源效率和服务体验得到双提升;通过机场的站坪全景视频,实现远程塔台监管,提升调度管理效能。
智慧园区,视频监控与园区通行、物业管理进行融合,形成一体化综合应用,各类数据充分融合共享,除 使用视频监控的周界防范、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行为分析等能力外,叠加与园区管理深度结合的更多更精准 智能能力,从而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安全等级和应用效率。
当前,安防的业务覆盖中三类场景还存在问题:
1、布建困难类场景,包括:工地、港口、矿山、渔场、水库、自然保护区等,一方面受环境制约,无有 线铺设条件或建设代价高;另一方面业务上又对网络有较高要求,比如港口桥吊、矿山矿车、渔场投食均有监 控视频辅助远程操控的需求,要求高清视频回传、毫秒级延时(30ms),现有的无线技术均存在需求匹配度 问题。使用3G、4G、卫星等无线公网,无法保障可用带宽和稳定的网络质量;使用微波、无线网桥、eLTE 等无线专网,无授权频谱且无统一的运营运维主体,无法有效支撑业务的稳定可靠。当前此类场景已造成网络 “孤岛”和业务“荒岛”。
2、移动车载类场景,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公共交通车辆,交巡警摩托、执法警车、巡逻车等 执法巡逻车辆,校车、押运车、运钞车、危化品运输车等特种车辆。这些车辆均需要被重点监管,但受限于当 前的无线技术和网络能力,监管的范围、时效性、有效性都无法保证。一方面,由于带宽和稳定性不足,无法 实现全量实时回传,对驾驶人/乘客/车辆真实状况无法掌控,可实时视频调阅的并发路数少,画质模糊,偶发 卡顿,无法有效支撑突发事件高效处置;另一方面,车载监控视频存储在本地,设备易损坏,数据易丢失,无 法可靠提供突发事件的视频调取。当前交通车辆已成为天网的监控盲区,只能在事后通过“回头看”获取线 索。
02
5G时代智能安防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执行概要
与传统的4G相比,5G具有大带宽、高可靠低时延、海量连接等许多优点。通过5G提供的大带宽、低时 延,AR/VR安防真正可以从概念走向商用;通过5G提供的低时延特性与计算机视觉相结合,可以实现机器人 从简单的执行向人机协作生产升级,加速工业互联网的实现;5G的低时延与海量连接感知,可以实现车与 车、车与路之间的通信,为AI算法提供多维数据,为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提供技术。通过5G无线技术提供的 大带宽,可以解决有线无法覆盖的安防场景,使能5G走向千行百业。
05
安防产业趋势与挑战
5G时代智能安防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为AI提供超强算力保障,使算力更易获取。在前端,摄像机通过AI芯片具备足够算 力,为前端智能算法和应用提供了高效的运行环境。同时在边缘和中心,AI芯片也为海量视频、图片、数据的 深度解析和大数据碰撞、检索提供算力保障。从而形成端边云全网智能化的算力基础。
视频采集对环境的约束逐渐降低,宽动态、超星光、微光/黑光等采集技术的应用,三防、透雾、全彩等 环境适应和视频修复还原技术的应用,都大大拓宽了视频采集的应用领域,保障了采集的有效性,实现无论白 天黑夜、阴晴、雨雾风沙都能全天候持续有效的进行视频采集。
视频采集清晰度的提升,以及从视频中提取信息的增多,对视频和信息回传网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5G 智能安防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安防走向立体、协同化;同时还将在智慧矿山、港口、环保、 消防、制造、出行等场景加速落地,解决了各行业的安全管控问题,从而大大提升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