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26e3e249649b6648d747d0.png)
(2)政治、外交、文化上的利益
3.垄断资本国际扩展的影响 对于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 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 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大大改善了国家收支状况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
对于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
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 培训了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 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 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组织形式 国家直接投资 收购原私有企业
国有企业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 再生产过程 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宏观调控:经济手段
宏观调节的主要手段: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经济快速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 利息率的变动来间接影响总需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经济萧条 扩大 货币供给量 降低 利息率 刺激 总需求
经济高涨 缩小 货币供给量 提高 利息率 抑制 总需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货 币 政 策
Legal reserve rate open-market operations 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根据存款所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 再贴现率政策 必须持有的最低准备金量的比率 券 ——微调货币供给量 ——防范信用危机,维持金融稳定 rediscount-rate policy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息 法定准备金率 率 ——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 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 高额利润。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 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马原第5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马原第5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a9bd646daef5ef7bb0d3c38.png)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图示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1)生产集中是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的生产日益集中资本集中是指把许多已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一个较大的资本。
(2)方式:吞并、联合2、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垄断(1)垄断是指在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2)常见垄断组织的形式①卡特尔: 原义是协定或同盟,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联合。
②辛迪加:原义是“组合”、“联合,”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几个大企业,为了高价销售商品和低价购买原材料,通过签订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材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
③托拉斯: 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者与该商品有密切联系的许多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大垄断企业。
④康采恩: 是以一、两个实力强大的企业为核心,把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生产、流通、运输、保险、银行等)的许多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的一个垄断集团。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二)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1、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2、金融寡头及其对国家的控制(1)金融寡头: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2 )金融寡头的统治①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参与制是指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实行层层控制企业的一种制度。
②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对国家机器的控制。
联合的途径:一是亲自出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通过掌握政权,利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
二是收买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
三是聘请曾经在政府任职的高官到自己的公司担任高级职务,利用其影响力为自己服务。
马原课件第五章
![马原课件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9f53566d0b1c59eef8c7b488.png)
垄断组织形式的不同,主要是由垄 断程度和组织方式的不同决定的。不论 何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其本质都是一样 的。它们凭借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垄断地 位,对国内外广大无产者和劳动人民进 行残酷剥削和掠夺,以获取高额垄断利 润。
垄断不但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 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即商品经济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 系列的社会经济后果:
对于资本输出国(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讲: 获得了巨额利润。 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 有利有弊。
西方国家的富裕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 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痛苦之上的。
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以牺牲发展中 国家的利益为代价。
消耗量占世界第六位,是热带木材最大的购买国。据
统计,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消耗量约为25亿双,人均
200双左右,但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左
右,其余97%依靠进口,仅从中国进口的就占96%, 而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8%。
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工业垃圾
弃物占全球产量的95%。 在西方发达国家看来,将大量的工业垃圾或废 弃物倾倒到发展中国家。是解决工业垃圾问题最经 济、最有效的办法。
康采恩:是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大企业联合
组成的垄断组织。参加康采恩的既有单个的企业, 又有其他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既有工业 企业,又有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银行和 保险公司等。其中最大的银行或企业则是这个庞 大复杂组织的核心。康采恩最明显地表现出帝国 主义时期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结合的 特点。
一、资本主义的产生
1、萌芽:14世纪末15世纪初(封建社会末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有两个途径:
(一)小商品经济分化出工业资本家与雇佣工人 (二)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工业资本家
第五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五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3a0d1cf7ec4afe05a1df4a.png)
外
且国 格际 局无计由生摇于巨,划经大美性济变德政化日也治,益没发英崛展法起有的尤,了不其重-平是新。--衡英瓜--,国分--使的世--世核界恩界心的格政地矛治位盾斯格开加局始剧发动
练习
1908年,亨利•福特开办的制造福特T型 汽车的流水线
1885年卡尔•本茨第一 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
19奥03维维年尔尔12伯月•莱•1莱特7日特莱特兄弟
业
革 3 进程不同: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命 的 4 开始部门不同: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以电力
特 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各个领域几乎同时展开技术革命
点 5 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
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
6 对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不同:促使帝国主义的形
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发 展的不平衡而产生矛盾源自改业良产蒸生气机 英国 瓦特
蒸使汽世机界车各地英联国系进史一蒂步芬加孙强
汽船
美国 富尔顿
极大改善人们的生活
.
显著特点
1 发明来源: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的发明同技术、
第 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巨大发展
二 次
2 范围不同: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
工 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引起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
(一)生产集中 自由竞争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各商品生产
者为了争夺有利生产和销售条件,所进行资本自 由转移,不受限制的竞争。
自由竞
争
科技革命
生产 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随着竞争和危机的发展,尤其是股份 公司的发展使生产要素和社会产品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 其在社会生产中占有较大份额。
第五章、垄断资本主义
![第五章、垄断资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4368d26fa45177232f60a24f.png)
•
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 围扩展的主要形式有:商品 输出、资本输出、跨国公司 的迅速发展。
•
商品输出: 这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 阶段以前资本国际化的主要 形式。那时的国际分工,是 通过国际贸易形式发展起来 的。
•
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通过商品 输出向外扩张,一方面实现着使用价 值在国际上的交换,另一方面通过不 等价交换,不仅实现商品中包含的剩 余价值,而且进一步从落后国家榨取 更多的财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后,商品输出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 大的发展。
•
(2)不发达国家要摆脱落后、 贫困和依附地位,就要走一条不同 的道路和经历不同的“阶段”,即 社会主义道路,为此必须割断与西 方社会的联系和交往。
•
因为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 的关系越密切,交往越多,对发达 国家的依附就越强。这样,拒斥 与发达国家的交往,特别是经济 交往就成为了摆脱不发达或落后 国家依附地位的根本途径。
•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 ( 1)仍然是垄断,只不过垄断 主体发生了变化,由国家资本取代 了私人资本。但是,这并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的经济基础。
•
•
( 2 )实现了国家与垄断资本 的融合,加剧了资本主义积累的规 模和进程。 ( 3 )是为少数大垄断资本家 服务的。
• •
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分析: (1)加强了对国家垄断资本的 管理。 • (2)加强了对私人垄断资本的 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通过财政 政策-税收和信贷政策) • (3)实行经济计划化来调解社 会经济。
•
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使 银行和工业企业的关系发生了 根本变化,银行对工业企业的 渗透力和控制力空前提高,银 行由普通的信贷中介人变成了 万能的垄断者。这便是银行的 新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自学考试学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自学考试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250d84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9.png)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1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发展变化论述题一百多年来,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
这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或者说政权的力量日益深入地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
2.垄断的形成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又从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日益集中。
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
自由竞争具有优胜劣汰的作用。
一般来说,总是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大企业在竞争中获胜。
因此,为避免失败的命运,各企业往往通过资本集中来扩大生产规模,这就必然导致生产集中。
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所谓垄断,也可以叫做独占,是指少数大型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垄断组织是指若干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绝大多数产品生产和销售及原料市场,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组织。
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无论何种垄断组织形式,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生产和市场,更多地搾取劳动者的血汗,以获高额利润的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竞争进一步加剧,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使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垄断资本主义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垄断资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91648a230066f5335a8121cd.png)
(二)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夺 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 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 程。非市场或前市场的过程 圈地运动、奴隶贸易、战争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自由放任和政府的有限职能 (二)垄断资本主义: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 世纪初到二战)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国家垄断
30 20 10
平 均 平均利润 利润率 20% 20 20% 20 20% 20
3、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形成后,产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 生产价格是市场价格的核心,而价值又 是生产价格的核心。因此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在资本自由流动之前,价格决定于价值; 资本自由流动之后,价格决定于生产价格。 价格 价值 生产价格 价格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价值规律:G=W W=G’ 所以,G=G’△G=0 实际经济生活:△G>0
资本的实际运动: Pm G——W · · · · · P· · · · · W’——G’ A 流通领域: 购买和销售,价值不会增加; 生产领域: 生产资料价值不会增加。劳动力?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剩余价值生产 剩余价值分配 资本积累及其规律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 从性质上看,利润率反映资本家的预付 资本的增殖程度,而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 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大一近代史第五章知识点
![大一近代史第五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d5600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b.png)
大一近代史第五章知识点近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人类在现代工业革命以来的种种变革和进步。
大一近代史的第五章主要涉及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第一部分:工业化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史的第五章开始深入探讨了工业化的兴起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
工业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导致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
在这个时期,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崛起,一些大规模企业通过垄断市场实现了巨大利润。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美国的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叶,美国开始快速转变为一个工业化强国,这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资源和不断创新的科技。
铁路的建设和扩张使得商品可以更便捷地运输,在制造业、石油、钢铁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经过工业化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阶级的差距也进一步加大。
富人越来越富,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劳动者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纷纷组织起来,形成了劳工运动。
他们要求提高工资待遇、缩短工作时间以及改善工作环境。
在这一时期,工会运动逐渐兴起,成为了代表工人权益的重要组织。
第二部分:帝国主义的扩张和殖民地问题帝国主义的扩张是近代史第五章的另一个重要议题。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列强国家纷纷进行殖民地扩张,希望通过控制大片领土和资源来获取更多的财富。
这种殖民地扩张的竞争甚至演变为一场世界性的竞赛。
英国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帝国,通过殖民地的开发和利用,巩固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国家也纷纷加入了殖民地竞争中,并将植民地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依托。
然而,帝国主义的扩张引发了殖民地问题。
殖民地人民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开始反抗殖民者的统治。
这些反抗运动有时以武力形式爆发,有时则采取了通过文化、教育方面的抵抗。
殖民地问题成为了当时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推动了各国对殖民地政策的调整。
第三部分:一战与近代国际秩序的转变“一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极其残酷的战争,也是近代史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4ad481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f.png)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目的和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自由竞争到垄断的演进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同时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运行的规律。
主要内容: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形式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时间:4教学时间:课时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一)自由竞争及其主要特征所谓自由竞争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其主要特征有:(1)竞争的主体是以分散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的单个资本构成的个人业主为主;(2)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除了土地所有权外,没有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障碍;(3)竞争的主要手段是改进技术、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增大利润;(4)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只是充当“守夜人”,基本上不干预经济活动。
(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局限性表现在:(1)单个私人资本的有限性最终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直接障碍;(2)无限制的竞争必然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从而影响社会经济效益;(3)企业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就决定了企业行为的短期性和企业精神的狭隘性,势必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4)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任凭市场的自发调节,不可避免地出现供求失衡,成为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679b490941ea76e58fa04ed.png)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资本主义交战国的政府就借助国家 的力量扩军备战,推行国民经济军 事化,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 和人民生活的统治和管理,对全部 生产实行最严格的统计和监督,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由此得以产生。
“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旧资 本主义已被这场战争彻底摧 毁,它已经让位于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大银行同大企 业的金融联系
更加密切
形成 固定关系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金融寡头
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 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 对国家的 控制
经济领域 “参与制” 政治领域 同政府的“个人联教育、文化体 育各个领域
■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垄
借贷资本输出
断
基本形式
生产资本输出 商品资本输出
资
本
私人资本输出
输
出
资本来源
国家资本输出
获得高额垄断 利润或利息
加强剥削和控 制发展中国家
为私人垄断资 本服务
维护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
实现途径: 跨国公司这一国 际垄断组织形式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经济后果 输出国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1 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3 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没有从根本上消 除资本主义的基 本矛盾。
4 加快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76a5bda0b4daa58da1114a13.png)
(1)垄断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 存。
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 基础的商品经济,因此不能消除竞争。
垄断组织不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 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以及它们与垄断企 业之间势必存在竞争。
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始终存在。
(2)垄断竞争的基本形式
垄断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竞争是垄断竞 争,即以垄断资本为主体或主要方面而 展开的竞争。垄断竞争主要有三种形式:
(1)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2)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3)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
(3)垄断竞争的新特点(与自由竟争相比)
垄断竞争
自由竞争
目的不同 高额垄断利润
超额利润
手段不同 改进技术、政治力量、改进技术,提高 经济实力、暴力手段 劳动生产率
范围不同 国内到国外的经济、 国内的经济 政治、军事、文化
(3)金融寡头及其统治
金融寡头——掌握着庞大的 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 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 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 家集团。
金融资本的统治,包括对经济 和政治生活的全面控制
金融资本 的统治
经济上: 参与制
政治上: 个人联合
金融寡头通 过掌握一定数 量的股票来层 层控制企业的 制度
统治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
萌芽(准备过程)
14-15 17世
世纪
纪40
资本156原世始纪积年累代
海外圈殖地民运掠动夺
美国南北 战争前夕 里士满的 奴隶市场
1.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
萌芽(准备过程)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14-15 17世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五章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课件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五章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f5c6f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d.png)
区别
经济全球 化的表现
金融的全球化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
贸易的全球化
装配
资本
设计
马来西亚露天锡矿
上海崛起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
哥伦比亚鲜花享誉世界
韩国汽车生产线
(1)生产活动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世界贸易指数
世界生产指数
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列宁对垄断资本主义特征的概括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政权
资本主义
相结合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作用
定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 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全球经济化的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
—
双刃剑
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997年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GNP(亿美元)比较
美国
英国
日本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第五章垄断资本主义
![第五章垄断资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4410463ffc4ffe473368ab99.png)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1、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始于16世纪,最终确立是在18世纪 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这个时期,以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 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 由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 了物质技术基础。 为什么称这一时期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所 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是,资本家独自经营的个体资本和企业 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自由竞争充分展开的经济 基础。所以,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处在自由竞争阶段。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容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三种基本形式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即在社会资本 再生产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互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本质无非是国家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 为私人垄断资本追逐高额利润而服务的垄断资本主义。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
2、生产集中 生产社会化和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一方面,现代分工制 度的发展,形成专业化生产和部门集中;另一方面,现代协 作制度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协同生产和跨部门集中。 此外,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也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三)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 1、资本社会化 第一,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了资本社会化以适应生 产社会化的发展。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 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剧,为了缓解资本主义基 本矛盾,资本家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切可能的限度内, 调整资本关系,使资本社会化,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 求。 第二, 后果:资本社会化进一步促进了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 资本社会化从两个方面促进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部门范围 内的资本社会化促进部门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全社会范围 内的资本社会化,促进跨部门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课件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74247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e.png)
•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 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 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 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 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 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 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 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经 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 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 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 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 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 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
影响: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1、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 新。据统计,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1982年) 累 计 为 11.66 亿 美 元 。 以 后 逐 年 上 升 , 进 入 20 世 纪 90 年 代 迅 速 增 加 , 到 2002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 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在过去20年,中国吸引的外 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2.47%。由于经济全 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能 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 创新。事实上,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人们很多启 迪和借鉴。
• 2、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能更快 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 ,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中国工 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 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第五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第五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73de7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e.png)
大资本家人数少,利害关系容易协调。 同时在一个部门中一些大资本家一经达 成垄断协议,很难再形成能够与之匹敌 的经济实力。
垄断的主要形式是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
形成垄断的大企业或大企业的联盟。
垄断 组织 的主 要形式
短期价格协定 卡特尔 辛迪加 托拉斯 康采恩
二战后出现新的 垄断组织形式
混合 联合 公司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和竞争并存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并不是纯粹的垄断, 只是垄断组织占据了统治地位。 垄断组织本身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2.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企业的资本
所有者凭借其在生产 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 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 的那一部分利润。
果。
促进生产集
生产 集中
行业范围内的集中
在一个部门或行业范围内少数大
中
的
因
素
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占很大比重。 科学技术的发展
的 形 社会范围的集中
及其应用
式
在全社会范围内占企业总数比 重
股份公司制度的
很小的少数大企业在社会总产 产生及其推广
资
本
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若干小资本合并而 成大资本的过程。
集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竟争到垄断
自由竞争 资本主义
垄断 资本主义
19世纪下半叶、 20世纪初
自由经济之父——亚当.斯密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自由竞争
是指商品生产者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 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 形式和实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 国有垄断资本 国有垄断资本是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 握的垄断资本.它的组织形式是资本主 义国有企业.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主要是 通过实行国有化和国家直接投资建设两 种途径建立起来的.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被国有化的私 人垄断企业往往是一些设备陈旧,技术 落后亏损严重或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 力的企业.国家投资兴建的企业,主要 是一些投资大,周期长,盈利低,私人 垄断资本不愿或无力兴建,却又是保证 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所不可缺少的部门 或企业.
第二节 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实质(3)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和统治
银行垄断组织的形成和银行作用的变化,使银行与 工业企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互相参股:银行通过购买工业企业的股票或直接创办工业 企业;工业企业也通过购买银行股票或开办新银行的办法, 将自己的资本渗透到对方的企业中去. 人事结合:银行与工业企业之间还实行人事上的结合,双 方互派人充任对方的各级领导职务.
现代化的工业基地
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理论
帝国主义对内加强剥削和控制, 对外疯狂掠夺和扩张.战争唤醒 了人民的觉悟,当时,新旧大陆 出版的经济和政治著作,已经用 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来说明资本主 义最新阶段和时代的特征了.
二,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1902年出 1902 版的《帝国主义》是历史上第 一部系统的论述帝国主义的著 作.他认为帝国主义仅仅是一 种政策.
19世纪70年代起,以美国和德 国为中心进行了第二次科技 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特征 是电气化.通过这次科技革 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 以重工业为主的国家
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 影响是:
经济: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结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垄 断. 政治:一小撮金融寡头进一步 控制了国家的政治生活,实行 全面的反动.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1)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 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是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1914—1945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多半是作为一种对付战争和危机的应急 措施,带有起时落的性质.但是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源,却在于生产社 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基本矛盾. 所以,在大战结束和经济危机暂时过去 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随之消 失,而是以新的形式进一步发展起来.
第二节 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实质(1)
一,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
(一)生产集中 (二)垄断的形成
1. 生产集中以后,企业数量少,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形成 垄断 2. 生产集中以后,企业规模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 竞争 3. 少数大企业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两败俱伤, 便互相联合起来,形成垄断.
2. 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它的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企业.成立的途 径各有不同,一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 共同投资兴办新企业;二是国家购买私 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三是国有企 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在这种形式里,结合的主体是私人垄断资本,结合的方式则是在企 业外部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结合,因而是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具体方式是:首先,国家通过优惠价格向私人垄断组织提供生产 资料,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补贴来补助私人垄断企业,通过银 行贷款向私人垄断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次,国家还积极为私人 垄断企业开辟国内外市场,力图缓解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再次, 国家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科学研究,为私人垄断组织节省了科研经 费;又次,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从而参与了私人 垄断组织的劳动力再生产;最后,国家实行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 以防止工资和物价的轮番上涨.
经济计划化:是资产阶级国家通 过制定经济计划,主要是中长期 计划来调节经济的方法.通过计 划来组织生产和调节社会生产, 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国民经济按比 例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节的 作用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 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危及资本主 义私有制,只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 展的要求,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无产 阶级受剥削的地位,无产阶级仍然 是雇佣劳动者.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 加强对国内外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以保证获高额垄断利 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进行自我扬弃的最后形式.正如 列宁所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充分的 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 在这一级和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 间级.
(三)垄断组织的形式和实质 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 拉斯,康采恩,混合联合公 司 实质:攫取垄断利润
第二节 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实质(2)
二,金融资本 的形成和金融 寡头的统治
(一)银行业的 集中和垄断
随着工业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银行业也在激烈地竞争中 集中和形成垄断组织.银行垄断组织形成以后,银行具有了新的作 用,即从自由竞争时期普通的支付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和帝国主义理论
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
18世纪60-70年代,以英国为中心开始了第一次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是机械化.通过这次科技革命,在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并使原来以农业为主 的农业国逐渐转变为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国,为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奠定了基础.
收入政策:是资产阶级国家根据 经济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调节工 资,利润和其他收入的政策,是 国家对分配领域的政策干预.国 家收入政策的直接目标,就是借 助对工资和物价的管理,遏制通 货膨胀和实现社会稳定.
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作为垄 断资产阶级的代表,国家从垄断 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出发,对垄断组织进行某些约束, 并提出一些安抚与稳定中小企业 的政策措施.
母母母
子公司(1)
子公司(2)
子公司(3)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
垄断统治的实质是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来 攫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垄 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操纵下保证垄断利润的 一种市场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形式.
奥地利经济学家西法亭1910年出 版的著作《金融资本》,是从流 通领域去研究金融资本的,而不 是从物质生产领域去寻找经济变 化的基础.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代表人 物考茨基的著作《帝国主义》 和《民族国家,帝国主义国家 和国家联盟》否定帝国主义是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提出了 超帝国主义论.
三,列宁的帝国主义理 论 集中反映在《帝国主义 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一书中. 经济上:帝国主义的五 大经济特征 政治上:帝国主义是垄 断的,寄生的或腐朽的, 垂死的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对社会经济调节的目的 是:调节社会再生产的比例,以 维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运行;调 节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以及各 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以维护 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保证与提 高私人垄断组织的高额垄断利润.
二,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策手 段进行的经济调节
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对经济 形势的判断,增加或减少政府的 支出或税收,以调节经济的政策.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是依据凯恩 斯主义制定的"逆向调节"为特 征的财政政策.
3. 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从财政上,投资上资助和 调节那些风险大,收效慢,盈利低的新兴产业部门. 4. 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改造和建设现代化的基 础设施. 5. 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 格的劳动者同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需要建立社会保 障制度. 6.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需要国家出面为垄 断资本扩大国外市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2)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 1. 科技革命使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 高,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 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 2. 科技革命使生产急剧膨胀,加剧了生 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相对缩小的矛盾,对付经济危机,成为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常任务.
价格领袖制:由该部门为首的垄断 企业确定价格,其他企业跟着干. 为首企业定价时,先定出一个纳税 后应该达到的目标利润率并测出按 这一利润率应该达到的利润,把它 加在成本上面,就形成了超过商品 生产价格和价值,能保证高额利润 的市场价格了.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2)
垄断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进一步改变了表现形式. 垄断组织操纵价格的结果,市场上没有价格的上下波 动,垄断价格长期而稳定的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 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1.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 离商品的价值,它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竞争和市场供 求关系的制约;2. 垄断价格并没有改变整个社会商品 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的一致性;3. 垄断价格的制定 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及其变动. 垄断利润的来源
四,垄断和竞争(1)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产 生的,但是它并不能消灭竞争, 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并 存.
垄断时期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1. 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商品经 济,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有商品经济, 就必然有竞争. 2. 垄断不可能囊括一切部门和一切企业而 成为绝对垄断.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在垄断组织之外还有非垄断组织,即使在同一 部门内部也往往有几个垄断组织,此外还有大 量中小企业.它们之间必然会产生竞争.
货币政策:是政府根据确定的宏 观经济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利 率和信贷资金供应的调节,以影 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 的实施也是按"逆向调节 "进 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