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完善我国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对策

合集下载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 6—
李福荣 : 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存在的 问题及解 决措施 公
采用哪一种审计技术 和方法 。由于绩效 审计 的对 象千差万 别 ,而对不 同的审计对象 又不 可能使 用统 一 的审计 方法 , 审计人员 只能根据其 自身的经 验和知 识结 构 , 主观地 判断 并选择 与被 审计事项相适 应 的审计方 法 , 这使得 审计 风险
我 国在公 共工 程投 资领 域 还存 在 一些 不 容忽 视 的 问题 。 主要 表现在低水 平重 复建设 、 失浪 费严 重 、 资绩 效 不 损 投 理想 、 经济 犯罪 等 问题 , 对这 些 问题 , 计机 关 不仅 要 面 审
以审计的资料作为审计依据, 审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环境友好型社会 , 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 促进 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和建立健全政府 部门责任追究
制 。到 21 年 , 02 每年所有 的审计 项 目都 开展绩效 审计 ” 的 新要求 。可见 , 绩效审计 是我 国政 府 审计 的发展 方 向 , 也
是我 国政府审计 与世界 接轨 的重要 途 径 。这 为 开展公 共
是财政支 出的重要组成 部分 。 着我 国经济 的发展 , 国 随 我
( 审计方式存在不足 二) 我国开展的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长期局限于竣工
决算 审计 , 眼于微 观上 的造 价审 核 , 着 很少从 制度 上找 问
政府投资的重点逐渐退出竞争性、 盈利性投资领域, 转向
了基础设施 、环保 工程 、社 会公 益 性设施 等公 共工 程领
第 21 年 第 1 00 期 ( 总第 31 ) 4期
商 业 经 济
S HAN EJ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Y I I

试论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公 有制下 国有土地和集 体土地不 同土地 产权 的对等性 。
在此 基础 卜, 将集体 土地使用 权界定为用益物权 。再次 , 要 建立完善 的集体土地产权登记 制度 。
( ) 大 流 转 范 围 三 扩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我国
绩效 的重 要 举 措 。

政体制改 革 、 提升政 府管理
( ) 二 建立廉洁 、 勤政 、 高效的政府机构 的需要 目前 , 在我 国的行政事业单位 中 , 存在几个 突出问题: 一 是机构臃肿 、 人浮于事 、 管理效率低 下。 二是经费支出的控 制 弱化 , 浪费奢侈现象严重 , 造成 国有 资产 的大量流失。 实施政
府绩效审计可 以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 ,从政府开支 的成本一
我国财政支 出不断增长 , 并在 国民经 济的发展 中起着 至 关重要 的作用 。 然而 , 国目前财政支出的结构还很不合理 , 我
对集 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控制和引 导作 用 ,改革现行 的城 乡
规 划制度 是城市化 和集体非农 建设用地 流转 的必 然要求 。

方 面要 打破 过去城 乡分割 的管理体制 ,协调城乡空间布
情 形 。这 样 既 可 以解 决 法 律 和现 实 的 冲突 , 又可 以很 好 地 规
范流转行为 , 同时 降低 了政府管理的难度 。
( ) 二 明晰集体土地的产权
萎 囊


对政 府及 各隶属部 门 、 事业 单位 效果性 和资金 使用效
我 国开展政 府绩效

保证 可流转 的土地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基 础上 ,要突
审计 的必 要性
破现 行法律的规定 ,将受让主体范 围扩 大到除集体经济组 织、 农户 以外 的所有土地使用者 。同时受让主体不受 所有权

我国“新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政 府 项 目经 济 性 、 率 性 和 效 果 性 的 独 立 审 计 意 见 , 效 为
二、 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与
困 难
然 而 , 国绩 效 审 计 还 只是 刚 刚 起 步 , 真 正 建 立 我 要
纳 税 人 、 资 人 、 法 机 构 等 深 入 了解 政 府 活 动 的运 作 投 立
J XI I Ao UA NLI G


2 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 我

时 期 望 取 得 的成 果 和 实 际 取 得 的 成 果 之 间 的 关 系”。
切 的 审 计 活 动 都 是 为 了 实 现 一 定 的 审 计 目标 ,
主 要 包 含 两 部 分 内 容 : 一 ,政 策 目标 是 否 得 到 了 实 其
3 府 绩效审 计独 立 性较 差 . 政
我 国 目前 的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仍 是 “ 政 模 式 ” 审 计 行 的
6 难 获取准 确 充分 的 审计证 据 . 较
绩 效 审 计 所 执 行 的 评 价 , 是 对 有 关 证 据 做 出 系 就
审 体 制 , 主 要 特 点 是 政 府 审 计 机 关 对 政 府 负 责 , 活 动 统 客 观 的 分 析 。 计 人 员 必 须 对 审 计 证 据 的 理 论 以 及 其 其
尤 并 的 始 终 。绩 效 审 计 的 目标 是 由本 质 决 定 , 一 种 对 政 或 影 响 , 其 是 负 面 的 影 响 , 且 要 求 分 析 造 成 这 种 影 是
府 利 用 公 共 资 源 履 行 职 责 的 经 济 性 、 率 性 和 效 果 性 响 的原 因 。 效 进 行 评 价 的 审 计 , 此 , 效 审 计 的 目标 为 : 查 、 价 因 绩 审 评 政 府 项 目或 活 动 的 经 济 性 、 率 性 和 效 果 性 , 效 出具 关 于

浅谈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1.绩效审计的法规体系不健全绩效审计有没有法律依据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首要条件。

而我国目前有关绩效审计的法规不健全,缺乏绩效审计准则和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如何实施绩效审计以及绩效审计的具体对象和范围等并无明确规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准则来规范绩效审计。

从世界范围看,美、英、德等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绩效审计制度。

但我国绩效审计法制建设不健全,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没有统一的审计操作规范,审计人员的责任不能明确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2.绩效审计滞后阻碍审计作用的发挥。

近几年,我国所实施的绩效审计多为事后审计,鲜有事前、事中的跟踪审计。

事后审计存在着诸多弊端,往往项目实施结束后才进行审计,多数项目都已经竣工了几年,有的甚至竣工已达十年之久,时间久远,项目相关资料数据查找困难。

同时,事后审计在审计事项发生后若干年才进行审计,不能有效预防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而且一旦审计出了问题,也已成既定事实,无法挽回造成的损失,也只能“亡羊补牢”以减少所造成的损失。

这样的审计方式同我们积极合理有效利用资金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绩效审计作用的发挥。

3.缺乏公认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是审计人员衡量、评价绩效的标准和尺度,是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依据,但绩效审计却没有形成公认的评价标准体系。

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涉及行业众多,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甚至是对同一对象实行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尽相同。

尽管每次绩效审计前,相关审计部门就衡量绩效的标准与实施单位进行了沟通,但寻求一种公认的、不存在异议的评价标准还很难做到。

同时,绩效审计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方面,这就更需要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来对绩效做出科学评定。

因此,绩效审计没有形成公认的评价标准体系,审计人员很难客观、公正的提出评价意见,就可能导致绩效审计风险。

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开展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任审计上 , 关注对 国家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隋况的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 第三 ,
将 地方 审计机 关 从各级 政府 中剥离 出来 , 由国家 审计署 直接 领导 , 其领 导 的任 免 由上级 审计机 关决定 。 最后 改革 审计 经费 编报制度 , 根据 国 际惯 例 , 由各级 审 计 机 关逐级 上报 审计 预 算经费 。
( 2 ) 审计标准的多样化。 比如盈利单位的业务绩效不仅有经济效益, 同时也 要考虑其社会效益。 衡量经济效益时, 可以考虑运用价值指标, 而社会效益难以
进行定 量分析 , 这 时就需要进 行定性分 析 , 运 用定 性标准 , 必须根 据被 审计单 位 或者 公共 工程 项 目的实 际情 况 , 进行 综合评 定 。
( 3 ) 审计过程的延续性。 在绩效审计的过程中, 如果仅仅审查当期业务活动 的绩效, 就很难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对其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因此, 必须 保持审计过程的延续陛, 即审查业务活动产生的滞后性效益
( 4 ) 多 样化 的审计方法 性 。 由于地方 政府绩 效审计的 内容变化 无常 , 由此导
低的关键因素所在。 根据审计结果, 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帮助被审计单 位找到提高绩效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及模 糊分 析法 等现 代审 计方法
用效益影响很大, 绩效审计应该突破单纯的事后审计的传统方式, 转移到事前、 事中审计上来。 对政府的重大经营决策、 重点投资项目等实行事前审计监督 。 绩
效审 计除 了要 进行有 效的事 后监督外 , 更 应在事前 预防 和事 中控 制中发挥 积极
( 5 ) 审计结论的建设性。 目前 , 地方政府绩效审计已经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活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
1.缺乏标准化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导致绩效评估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

2.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导致不同部门和机构的
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存在差异。

3.绩效审计过于重视过程指标而忽视了绩效的实质性内容,使得绩效
评估缺乏应有的意义。

4.绩效审计的反馈机制不完善,导致审计发现的问题无法有效纠正和
改进。

建议:
1.建立标准化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增
强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加强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增加绩效审计的内容和深度,使其能够全面反映机构和部门的绩效,确保审计具有显著的意义和价值。

4.完善绩效审计的反馈机制,及时披露审计结果,有效纠正和改进机
构和部门的绩效问题,提升绩效评估的推动力和效果。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论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论文

浅谈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摘要近几年来通过扎实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力推动了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建设,本文对绩效审计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来推进绩效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审计绩效意义推进从绩效审计从产生至今已半个多世纪,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有的已经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不仅在审计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在审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也有近2o年的历史,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绩效审计越来越被重视,我国国家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力争在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政府绩效审计作为政府进行经济监督的有力武器被重视和运用。

绩效审计没有单一定义,许多国际组织和绩效审计领先国家均对绩效审计有着不同定义。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称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和效益)是现金价值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的同义词。

绩效审计引自英国国家审计署的解释,绩效审计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对主要收支项目和资源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向议会提出独立的资料、保证和建议;二、确定提高效益的途径,帮助被审计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改进控制系统。

据此,笔者理解绩效审计其定义就是:要达到绩效审计目标的审计工作就是绩效审计。

因此,绩效审计必须围绕三要素进行。

这三个要素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经济性就是在适当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获得或使用资源的成本(其实是要少支出)。

效率性是指商品、服务和其他结果及其所用资源之间的关系,即一定的投人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或一定的产出所需的最少投入(其实是支出合理)。

效益性是指项目、计划或其他活动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

工程审计中的工程项目绩效评估与改进

工程审计中的工程项目绩效评估与改进

工程审计中的工程项目绩效评估与改进工程审计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和质量控制的评估过程。

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绩效评估与改进是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工程审计中的工程项目绩效评估与改进的相关问题。

一、绩效评估的基本概念在进行工程审计时,对工程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绩效评估是指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效果、成果和工作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了解工程项目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并提出改进方案。

二、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1. 质量指标:评估工程项目在质量上的绩效表现,包括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工程材料的质量等。

2. 成本指标:评估工程项目在成本控制上的绩效表现,包括工程项目的投资额、资源利用效率等。

3. 进度指标:评估工程项目在计划执行上的绩效表现,包括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工期是否符合预期等。

4. 安全指标:评估工程项目在施工安全方面的绩效表现,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发生事故、是否符合安全规范等。

5. 环境指标:评估工程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绩效表现,包括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等。

三、绩效评估的方法与工具1. 数据分析法: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工程项目的绩效。

2. 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评估工程项目的绩效表现。

3. 专家评估法:邀请专家对工程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从专业角度给出评价意见。

4. 抽样调查法:通过对工程项目中的抽样数据进行调查,推断整体工程项目的绩效表现。

5. 模型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对工程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和预测。

四、绩效评估的意义与作用1. 指导决策:通过绩效评估结果,为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工程项目的进一步改进和调整。

2. 发现问题:绩效评估可以帮助发现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 提高效能:通过绩效评估,掌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运作效率和效能。

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审计(3篇)

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审计(3篇)

第1篇一、引言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审计是指对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绩效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合规性和经济性进行审查、评价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审计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效益。

本文将从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审计的定义、目的、原则、内容、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审计的定义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以及项目绩效管理要求,对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绩效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合规性和经济性进行审查、评价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三、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审计的目的1. 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工程项目绩效管理活动的审查,确保项目目标得以实现,满足项目需求。

2.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通过审计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3. 降低项目风险:通过审计识别项目风险,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 提高项目效益:通过对项目绩效管理活动的审计,发现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优化建议,提高项目效益。

5. 保障项目合规性: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四、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审计的原则1. 客观公正原则:审计人员应客观公正地对待工程项目绩效管理活动,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2. 系统性原则:审计工作应全面、系统地开展,对项目绩效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审查。

3. 重点关注原则:针对项目绩效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和问题,重点关注,确保审计效果。

4. 实事求是原则:审计工作应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5. 持续改进原则:通过审计发现的问题,促使项目管理持续改进。

五、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审计的内容1. 项目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审查项目绩效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2. 项目绩效目标的制定与分解:审查项目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试析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完善与发展趋势

试析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完善与发展趋势

式 , 首先从 政 府审 计 的政 治环境 人 手进 行 应 分 析 。 不 同的 国家政 体将 对 各 国审计 体制府 审 进 计的重心。我国采用的是行政型审计模式 , 便 于 审计 工作 开展 , 是 我 国开展 政府 绩效 这 审 计 固有 的政治 环境 。 从我 国近 三 十年 的改 革 经验 看 , 无论是 重大 政 治体 制变 革还 是重 要 经济体 制变 迁 , 采用渐 进式转 变模 式 , 大都 这 符合我 国既要 改革 发展又要 团结稳 定的政 治 目标 。 国政府 审计 的政 治环境 的上 述特 我 殊 性 , 时也 意 味着政 府 审计 事实 上是 政府 同 自身 建 设 的重 要 手 段 。 根据 党 中央提 出的 “ 党 为公 , 政为 民” 的总体 要 求 , 立 执 勤政和 廉政 两者 不 可或 缺 。 政能 够提 高政府 工作 勤 效率;廉政则能使政府取信于 民。
绩效审计是指 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 员, 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 , 运用审计程序和方 法, 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 经济 性、有 效性 进 行监 督 、评 价和 鉴 证 , 提 出 改进 建议 , 促进 其管 理 、提 高 效益 的 一种 独立 性 的监 督 活动 。 目前 , 我 国经 济转 轨 在 的特 定历 史时 期 , 政府 审计 不 断学 习和借 鉴 国 外 的先进 经验 , 积极 探索 我 国政 府 绩效 审 计的实践 , 摆在政府审计面前的是一系列的 难题 和 考验 。因此 , 需要 客观 地 分析 我 国政 府绩效审计的现状所遇到的问题 , 以便于有 四、健全中国的财政预算体制 , 建立政 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破解实际难题 。 府 的绩效 管理框 架
加强政府绩效审计的基础工作的 财政制度和绩效审计制度的配合。 绩效预算 建设 制度 和绩效 审计 制度 可 以说是 互 为条 件、 相

浅议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浅议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实施条例》 00 。20 年时 ,审计署对 19 年 1 月发布的 96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进行 了修订 , 修订 后 的《 中华人 民共和国审计法》 20 于 06年正式颁布。从 以上制度建设过程可以看出, 我国恢复政府审计的时间
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全面的绩效评估相比, 我国政
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绩效审计。
计准则 , 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 , 使政府绩效审计
难 以深 入 。
( 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三)
1 .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认为 ,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是为 了满足委托者—— 人民的需要,因为一切社会资源取之
于 民, 须有效 的用之 于民 。 必
( 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存在弊端 二)
( 构建 中 国模 式 的政 府绩 效审计 二) 1 府绩 效审计 的主体 。 以国家审计机关 为主 , . 政 这样
就使 政府 审计 的监督 权具 有 了很 强 的权 威性 。
第 21 年第 7 02 期
( 第 4 2期 ) 总 0
商 业 经 济
S ANG E . G I H Y ⅡN J
No7, 01 . 2 2
T tl oa Nn4 02
【 章编 号】 1 9 64( 1) —06 0 文 0 -032 20 09—3 0 0 7
浅议我 国政 府绩效审计 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型的审计体制模式 , 大致归纳为 : 国务院设审计署,由国务院总理领导并主管全国的审计 工作 ; 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在行政上对本级人 民政府负责、 在业务上对上级审计机关负责的双重领导。此体制的弊
2 .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 , 以市场 为导向进行政府行 政管理, 主张分权化管理 , 强调在讲究节约、 效率的同时

中国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完善措施浅谈

中国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完善措施浅谈

中国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完善措施浅谈发布时间:2023-01-15T05:37:29.79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第17期作者:陈越月[导读] 绩效审计的运用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审计发展水平以及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陈越月云南省审计厅摘要:绩效审计的运用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审计发展水平以及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现行的《审计法》实行至今已有20多年,但是绩效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审计工作的需求,因此研究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并就完善措施提出相关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字: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一.引言绩效审计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准,由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公共责任,配制、管理、利用经济与社会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的审查、分析、考量和评价。

绩效审计围绕三个方面来进行:经济性,即最大化的发挥资源,减少成本支出;效率性,即优化配置资源,使得产出达到最大化;效果性,即预期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最高价值。

绩效审计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视与运用程度是衡量该国家或地区审计发展水平及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健全的绩效审计制度是提升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的必要保障。

因此,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绩效审计现状的分析,进而找出我国现行绩效审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并对现行体系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推进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中西方绩效审计的现状西方国家绩效审计起步较早,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1978年制订《内部审计标准》,标志着正式向世界各国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专业人士推行绩效审计。

其实在此之前,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实行绩效审计了。

1986年悉尼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会议上发布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对绩效审计的实施给出了明确的说明,是绩效审计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一、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1.开展绩效审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绩效审计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并在许多国家的政府审计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表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业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国甚至达到80%以上。

加入wto后,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审计工作不仅在查处违法违规方面履行好职责,还要在促进提高财政财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开展绩效审计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需要。

高效廉洁的政府,是现代化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今天,在政府各部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情况下,如果能对工作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经常性审计监督,那么,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就会少一些,经济决策就会更准确,国家的经济损失就会更少,社会效益也会大大提高。

尽快开展绩效审计,有利于监督政府工作的效益,有利于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

3.开展绩效审计是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

随着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范围已大大扩展。

国家公共开支的成倍增长和公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众多人口增长,经济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政府的生长基础和社会的发展机会愈来愈受限制。

4.开展绩效审计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需要。

现代社会是民主化的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政府受人民之托、用人民的钱,理所当然的为人民办事。

在民主社会,政府负有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使用管理各项资源、并使各项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1.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审计人员队伍知识结构单一。

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是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之一,需要多样化和创新的方法,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包括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人才等。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论文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论文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论文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是对国有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监督、评价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意义:1. 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目的是发现经济效益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和优化的建议,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监督。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3. 维护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

国有企业在整个社会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是在市场经济中,需要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维护国有企业的形象。

4. 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审计结果是评估企业改革情况的一个重要依据,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改革策略和调整经营模式,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方法与技巧:1. 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基础,需要合理设计,详细阐述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方法、程序和责任等,以确保合理、公正和有效。

2. 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可以采用财务审计、内部审计、绩效评估等多种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情况和审计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3. 评估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对于审计证据的采集、分析和评估需要严格把关,以确保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4. 着眼关键问题。

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识别关键问题,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这些关键问题上,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难点与瓶颈:1.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因为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缺乏专业人才的情况时有发生。

2. 审计工作不到位。

因为很多工作不能细致到位,导致审计结果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3. 企业反应不够积极。

一些国有企业对审计工作的反应不够积极,对结果也不够重视,导致审计结论没有得到实际落实。

对于以上难点和瓶颈,需要各相关机构加强培训和专业人才引进,落实审计工作的责任人,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 专 门 的规 范 或准则 , 对绩 效 审计 的审计 目的 、 审 绩 效审计 并不太 多 , 主要 表现在 。
计对象 、审计内容及操作方法等都没有统一明确 方法的指导 , 操作规范不统一 , 会增加审计行为的
( ) 于 主要 的公 共 部 门 即行 政 事业 单 位 的 1对
的要 求 。『I 机关 缺 乏统 一 的绩效 审计 技术 和 经 费开支 、 l审计 ' z 专项资金 , 现在 还很 少开展绩 效 审计 。
第 1 年 1 1期 6卷第 1 2 1 00 1月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JANGS I U TEAC HERSUNI VERST OF T IY ECHNO LOGY
Vo. 6No 1 1 . .1 1
No . 2 0 v, 01
果性所进行 的审查和评价。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 是 ,目 前我国审计方面的立法和准则还主要是规 无 论是 在 审计 的深 度上 还是 广度 上都 未 能达 到应 范被 审计 单位 财务 收支 的真 实 、 合法 性 , 绩效 审 计
有 的效果 。 囚此 , 强 调构 建 和谐社 会 的今 天 , 在 以 方面 的相关法律 法规 的规范仍 很欠 缺 。近 几年来 ,
国家探讨 适合 自己国情 的绩效审计理论 与方法时 , 国的社会主义市计 制度才 刚刚建立 , 我 因此我国的政府绩效 审计 面临着许多难题 。
关键词 : 政府 ; 绩效审计 ;问题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2 9 2 F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82 ( 00 1- 0 7 0 17 — 52 2 1 )1 02 — 3
2缺 乏具体 的绩效 审计准则 及规 范 . 还 有 更广 的 空 问可 以发挥 作用 ,完 全 可 以变成 一 工作 不甚 了解甚至 有抵触 心理 。

公共服务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

公共服务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

公共服务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一、引言现如今,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情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但是我国的财政体制和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制度直接导致了政府偏好基础设施投资这种迅速促使经济增长的方式,而忽略对地方公共服务的考核。

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却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滞后。

绩效审计不仅可以监督财政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效率问题,促进资源合理分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使政府更有效、公平、均等地提供公共服务。

绩效审计还是联系公众与政府的纽带,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帮助政府实现高效运作,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要关注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所以要关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而且审计部门除了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还能帮助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增强公共服务意识,为改进政府工作提出建议。

对地方公共服务给予更多的关注,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绩效审计过程中关注公共服务政策落实情况,关注公共服务的公平合理分配,能够保障公民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另一方面,监督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情况,真正地为社会公众考虑的服务型理念又能促进绩效审计的发展。

二、公共服务绩效审计基础理论(一)绩效审计概念。

最初绩效审计被总结为“3E审计”,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后又增加了环境性和公平性,变成了“5E”审计。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投入和产出进行的评价与分析活动,进而找出被审单位在绩效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公共服务涵义。

公共服务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而提供的服务。

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

公共服务强调政府的服务性,保障公众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以建成和谐社会。

(三)公共服务绩效审计。

符兴在《审计监督的重要目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文中认为绩效审计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是对政府部门和机构在实施政策和项目时所
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价的一种审计方式,旨在发现问题、改进管理,
提高政府服务和行政效能。

然而,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以下
问题和挑战:
1.审计指标不够科学、完善,评价标准不够严格,审计方法不
够综合。

这些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2.政府部门和机构对于绩效审计意识不强,对绩效评价的配合
度不够高,存在信息不对称,甚至存在数据造假等问题,使得审计
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3.审计结果的利用和传导不够充分,缺乏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改
进措施,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为了改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绩效审计的指标、标准和方法,将其作为政府部门和机
构管理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科学、系统、动态和全面的绩效评价。

2.加强政府部门和机构对于绩效审计的配合,完善信息公开和
沟通机制,防止造假等行为,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完善与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的问责机制,建立有效的结果利用
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方案,通过严格监督和问责,确保审计结果的落
实和执行。

4.加强对于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
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绩效审计队伍,为政府的决策和改进提供有
力的支撑和保障。

关于我国政府的绩效审计问题与对策

关于我国政府的绩效审计问题与对策
关 于我 国Βιβλιοθήκη 政府 的绩 效 审计 问题 与对 策
左咏梅
摘 要 :财务工作的的 归宿点在 于绩效评价 , 目前政府绩效审计 已被广泛重视 。本文通过 对发达 国家审计工作 实践分析 与研究 ,在借 鉴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 国政府 审计及绩效 审计方 面存在 的问题 ,提 出几点 完善我 国政府及绩效 审计的措施。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 ;政府 审计 ;绩效 审计
2 0 1 3 年7 月 ,审计署将组织全 国审计机关对政府债务进行审计 ,即 将掀 起一场对全 国地方债务的审计活动 。可见 ,随着经济 的发展 ,政府 活动的复杂性 ,政府审计将会越来越重要 。 引言 中央、各地方部门及公 共财 务报 告 的公允 及真 实是 政府 审计 的 目 标 。政府 审计要对资源使用的效果性及效率性和公共服务 的质量做合理 保证 。 目前 ,主要 是绩 效审计、环境审计、社会责任审计 、经 济责任 审 计 、预算执 行审计 、债务审计等 。其中 ,绩效审计即 国家审计 监督部 门 对政 府部 门的 日常经济活 动及事项 进行监 督、评价 和鉴证 , ,包 括资金 使用 、管 理 、资金运作管理的科学性 、合理性 、经济性 、效 率和合规性 并 由此提 出改进建议 ,以使政 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合 法 、有效的进行。 我 国政府绩效 审计 领域还 比较局 限 目前主要 包括对 资源 的 3 E审计 的评价 和监督 ,对经济活动范围的审计领域较为狭窄。
对政府活动进行监督 。杨肃 昌等也曾提出政府审计的双轨制 ,石爱 中的 人大 、政府两个审计机关 ,都是在政府分工清晰则较好 的审计 。 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的要求不断提高 ,加之权责发生制在政府财 务 体系的应用 ,计量问题将随之复杂化 ,这就要求对公共 部门的绩效审计 与评价越来越严格 。 目前 ,我 国财务报告体系 中不包括审计报告。公众 对政府会计信 息 的 了解渠道也限于人大及政府部门的工作 报告 , 政府 审计部门对信息 的 真实 、完整性进行鉴证 。我国政府财务信 息质量 除了相关 法规保 障更要 有审计监督部 门的监督 。我 国现在行政 、事业单 位 、 政 府部门财务报告 审计是完全独立 的,出具的审计报告也是相互分离的 ,政府财务信息 的 披露并未完善 ,公众对政府会计财务信息的了解也 十分受 限。 随着政府部 门经济业务的复杂性 , 公共 对政府财务信 息的透 明度要 求 日益加深 ,审计署也在不断的加强审计 的监督作用 ,积极拓展审计业 务 ,如政府部 门的债务审计 、社会环境审计及绩效 审计 。 根据西方政府审计的发展来看 ,给我 国的主要启示是 : 1 、 独立 的审计制度 独立性是审计工的重要保障。从 发达国家来看政府 审计绩效审计需 要有一个独立的审计 部 门,这是 开 展工 作的保 证 ,也是 使 财务 信息公 平 、公 开的首要前提。 英国 、美国审计署均属于独立 的外部 审计部 门 ,与政府无 直接 的隶 属关系 ,有着较强的独 立性 ,保证 了审计机 关在 审计 工作 方面 的客观 性 ,更 有利于开展绩效 审计工作 。我 国 目前 审计署 是行 政 型隶属 国务 院 ,独 立性不 强。仍需 要加强 和完善 。 2 、注重对审计人员 的素质培 养;较强专业化 的审计 队伍在 审计工 作中能较准确的做出职业判 断 , 减少 审计工作 的盲 目 性 。审计 人员的专 业要涵 盖的不 同的领域要有金融 、经济方面 的专业知识 ,这是 开展绩效 审计工作 的保 障 ,以便在审计工作做 出准确 的判断 ,要有充分 的职业素 养。 3 、审计工具要先进 ;开展有 效的政 府审计要有 先进 的审计工具 做 保 障,计算机技术 的应用 、审计操作方法 的应用及先进 的审计 软件 ,规 范的操作 流程 ,这是保 障绩效 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 4 、完善 的法律法规 ;法规健全才能保证 ,政府部 门工作 的合规化 , 减少财务部 门的造假 ,减少审计工作 的复杂性。审计健全 的法律体 系也 是使 审计部 门人员及其工作 的公正 、客观 的前提 。从而保证政府 财务信 息的更加 透明 ,提高 审计效率 。 由此 可知 ,政府及 公共部 门 的绩效 审计是 政府 部 门工作 的最后 环 节, 是提高政府工作 的有效监督 、增强政府监督职责的保 障,绩效评 价 的合理性 能有利 于政府及公共部 门的工作 的开展 ,绩效审计工作 的有 效 开展能较好 的推动我 国政府审计工作 的发展 。 三 、我国政府绩效 审计的发展历程殛面临的问题 目前 ,我 国绩效审 计工 作正 处于 尝试 阶段 ,面 临着很 多 问题主要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p r r n c u i t l vaet e e n d c o ewe n d ma d a d s p l , ul e o a c v u t n s s m a d c r u e o - e oma e a d t Oal it h o  ̄a it n b t e e n n u py b i p r r n e e a a o y t n a r o t f r f e i d fm l i e y p ma c n g me t a dsu yt e r v r me tl r r a c u i i tn i ey n e ma a e n , n t d oy o g e n n a fm n ea dt n e sv l . h f o e p o
第21年第3 00 期 ( 第 36 ) 总 4期
商 业 经 济
S HAN E JNC I GY I J
No3, 01 . 2 0 Toa .4 t No3 6 i
【 编 号】 1 9 64(000— 090 文章 0 -0321) 04— 2 3
我国政 府绩效审计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的有效供给。 缓解供 需矛盾 ; 大力推行绩效管理 , 构建绩效评价体 系; 深化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 究。
【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 制约因素;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F7 20 【 文献标识码】 A
O n Pr b e s a t a e i s Ex s e n Chi ’ v r o l m nd S r t g e i t d i na s Go e nm e t l Pe f m a e Aud t n a r or nc i REN Hu a .
又通过了《 政府工作绩效与结果法案》 , 使政府绩效审计

浅谈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

浅谈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

项 目的经 济活动的合理性 、 经济性 、 有效性进行监督 、 评
价 和鉴 证 , 出 改 进 建 议 , 进 其 加 性的监督活动 。很 明显 , 府绩效审计 主要 是 政
对 财 政 及 行 政 部 门 的 财 力 、 力 、 力 和 时 间 资 源 使 用 人 物
1树立绩效 审计观念 , 理好绩 效审计 与传统 审计 . 处 的关 系。绩 效审计 已成 为政府 审计的主流 , 审计人 员要
在审计 实践 中 , 服 旧习惯 和定 式的制 约 , 绩效 审计 克 将
导 人 传 统 审计 。 在 具 体 实践 中 , 计 人 员 要 制 定 好 审 计 审 计划 . 好审计调查 。 作
谈 推 进 国政 府 绩 效 审计 酌 对 策
李 丹 绩效 审计 , 指 由独 立 的审 汁机构或 人员 , 是 依据 有
关 法 规 和 标 准 , 用 审 计 程 序 和 方 法 , 被 审 汁 单 位 或 运 对
而理论基础 薄弱 。二是对传统 审计技 术 比较熟悉 , 而对
现 代 审 计 技 术 比 较 陌 生 。三 是 现 场 作 业 经 验 丰 富 , 综 而 合 分 析 问 题 的 能 力 不 强 ,部 分 人 员 的 政 策 理 解 水 平 、 业 务技能较低 。 二 、 取 推 进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的措 施 采 绩 效 审 计 的 观 念 在 我 国 政 府 审 计 工 作 中 已 到 了非
的经济性 、 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 审计 。 在新形势下 , 应当
如 何 推 进 政 府 绩 效 审 计 呢 ?我 认 为 , 当 : 应

开展不可 的程 度 , 我们必须采取 措施在新 的审计环境 和
现 代 技 术 方 法 的平 台上 构 造 绩 效 审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汁论文:完善我国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对策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公共财政体制体系的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已逐渐退岀了竞争和有利可图的行业,重点向公共工程等公益性项目靠拢,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拉动了经济增长。

在这个进展中显现岀了许多必须重视的情况,重点是投资成果不理想,重复建设,工程效率低下,偶尔有经济犯罪发生。

而对这些情况,国家审汁机关应当针对投资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审计。

关键词: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Engineering Performanee AuditJiang HuruNational Auditing College,Nanjing Audit University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reform,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ublic finance system z government investment has gradually withdrawn from the competition and profitable industries, focusing on public welfare projects such as public work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stimulated economic growth・ In this progress, there have been many situations that must be taken seriously. The focus is on unsatisfactory investment results, repeated construction, inefficient engineering, and occasional economic crimes. In the face of these circumstances z the state auditi ng agency should con duct audits on violations of laws and regulatio ns in the in vestment process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在“十二五"的工作开展计划中提倡全国各级审讣机关大力发展绩效审讣,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保证公共工程和财政的资金应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倡探求绩效审计的全新评价方法机制,讨论总结以往经验。

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区別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审计,它更加关注社会情况,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因此,如何强化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而临的重要问题。

一、公共工程绩效审il湎临的问题(一)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讣的认识不足绩效审计的界左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统一的说法,国际上的一些机构和开展绩效审计的地区均对其有着不一样的界泄。

绩效审计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多年,表现了它独有的发展途径。

在中国审计的相关领域内,有些人对绩效审计的了解仅限于一些范畴,只有一些初步的印象。

这些人对于绩效审计的实际内容、操作流程等,知之甚少。

从有关资料文件来看,他们的认知还止步在对西方绩效审计的初步了解中。

部分极端的人觉得绩效审汁不切合中国的基本情况,在我国已有审计需求和任务的要求下开展绩效审汁,只是些不实际的事情,没有什么意义。

同时,也有少部分人对于绩效审计的了解存在偏差。

包括政府在内的一些审计界人七觉得绩效审计应该由主管业务和专业技术的部门来应用,更有甚者指出审让的重心在于关注真实性和合法性,当审il•事项不违法就不应当做绩效审计。

所以,针对一些审计职员对绩效审计的了解不够完全等方而,需要有一个大的改进。

即便我国国家审计部门尝试性地开展部分绩效审计,但相较于国外,与企业内审部门比照要少得多。

而且多在问题发生后采取审计,较少在事前和事中开展审计。

(二)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难以适应需要绩效审计的目的在于改进被审汁单位的系统及控制措施,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被审计单位的成绩。

因此,审汁职员应当在开展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过程中,核泄落实公共工程的目标执行、所采用工作模式的依靠和内容是否完整、明确和可信,并根据3E原则评价预期目标的效果、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

发展到现今,公共工程绩效审讣牵涉的知识而广,这就使得审计机构应当具有经济、法律、财务、税务、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储备人员,尤英是具有多种才能的多面手。

同时,有效开展公共工程绩效审计需要审汁职员拥有经管、大方向决策等方而的知识,仔细了解政府审il•的思路。

然而由于我国审计发展较晚,尤英是绩效审计,在体制和思想方而都不够重视,导致发展较为缓慢,这就使得审计职员专业的单独化,即使近几年有所改善,但远远不够。

同时,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导致一些审计人员在面对大型公共工程项目的时候比较朿手,审计质量有时不髙。

我国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实施的时间不长,应当由审计人员相互沟通交流,但沟通途径的缺失阻碍了新技术的传播,也就妨碍了审让的进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不好的思想也影响了部分审汁人员,审汁人员的职业道徳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审计人员需要收集足够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审汁证据可以证实被审il•单位的经济效益情况,是形成审计结果的基础资料,是审汁职员获得的用来支撑审讣结果的证明材料,而审计职员开展绩效审计应当基于所能获得的资料。

公共工程绩效审汁所作出的评估,即是有效的详细分析所收集到的审计证据。

因此,审计职员需要采集审汁证据,根据汁划任务明确具体地审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公共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不合规或对审计结果有影响的问题,应当获取充足的证拯支持审汁,这就需要审计职员充分理解审il•证据的知识、获取方式、处理手段。

(三)公共工程绩效审讣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通常由国家制定政策,各下属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处理处罚办法以供操作, 这是正常审汁开展的必要条件。

公共工程不是普通的工程,它所包含的工程项目一般都是由国家注资并监管的工程,并非普通的工程投资行为。

因此,对公共工程开展绩效审计需要完备的法律作为后盾,有了充足且确切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绩效审计才能頁•正表现其应有的效果。

然而在法律背景方而,根据前文提到过的绩效审计在中国进展较晚且较慢的缘由,有关的法规制度制左还尚在初步发展阶段,现今还没有出台关于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法规, 这导致了在开展审计的过程中执法依据薄弱,给正常审讣执法增加了难度。

目前各个部门在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管理办法,相关的政策不配套,导致一些部门齐行其是,互相牵扯,严重影响了审计的效率。

同时,审计机关作为我国的执法机关,相互掣肘的情况会降低英权威性,损害审计机关的形象。

但是,审计法中关于审计部门进行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授权方、报送方以及法律地位等方而都没有确切的解释,在审计署颁布的众多规范中也较少地提到绩效审计。

相关规章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审计职员在获取审计证据的步骤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增添了许多困扰。

此外,充足的审计证据是开展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重要根本,而审计证据不易得到则是该项审计的一个大的困难,缺少审计证据将会给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引来菲常大的问题。

另外,公共工程项目多变,每次实施的评价对象不一样,审计界难以为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提供确切的指导方案、手段和规范,审计职员在审计中只能自行选择与工程项目相匹配的方法措施开展审计。

在审汁的过程中也会存在被审汁单位的领导拒绝提供审计证据,或者由于项目跨度大导致审计资料遗失的情况,这时候审il•人员必须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手段,争取获得英他间接证据或者采取必要的替代程序从而建立有效的审计证据,这种情况同样也给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提升了难度。

(四)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不完善通常公共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有较多的影响因素,效益在短期内无法体现。

因此公共工程绩效审讣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是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的综合体现, 也是现实产出和预期产岀的综合体现。

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该项审计的中心内容,是开展审计工作的根本基础,也是能否合理科学地反应绩效的关键。

它是依据公共工程绩效审汁的实施准则构建起来的,而不是简单的内容堆砌和结合。

公共工程项目有众多种类,难以统一衡量标准,即使是同一项目,也存在着诸多因素导致标准的不同。

审计人员应当在公共工程项目开展前与被审计单位讨论,并且探求公允的评价标准。

然而被审计单位的指标划分有时存在不科学的情况,有可能不能公允地反映经济活动状况。

截I上到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可以被所有审计人员所接受的满足于各种公共工程项目的评价体系,众多评价标准或多或少的缺少科学性、横向与纵向可比性等。

没有权威的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这就导致了审计无内容可依,影响了实施审计的质量和可信度,影响了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五)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因审汁的事后效应,在审计结朿后会出现相关负责人或者已经调岗或者已经退休, 除非涉及法律,较难追回其造成的国有资产亏损,追究其相应的责任也较为困难,缺乏必需的监督措施。

若不针对事后审计构建相当的责任追究制度,即使审讣发现了问题也没有用。

在许多地方,根据规左应当在被审讣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离任前开展审计,但事实上一些机构组织因为种种原因,采用调离后再审讣的手段,即使审计机关发现情况也不方便对负责人进行追究,而相关责任人则可以全身而退。

同样,一些公共工程的直属政府领导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但是英并不会安排审讣机关对自身的错误进行审计,即使根据要求实施公共工程绩效审计,也是对已经离任的负责人实施。

如果这种存在问题的事后审il•模式得不到改善,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只是在白白耗费人力物力,而得不到应有的结果。

审汁机关应当切实发挥自身在公共工程绩效审计中的作用,将人大的监督职能根据需要进行拓展。

而有关的政府部门也应当配合审计机关制泄有效措施,解决审计后的问题。

然而在我国没有行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目前审计机关只能对一些已经造成重大损失的项目开展审计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完善我国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对策(-)改革审计机制并优化审计环境中国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存在难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当前审计机制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审讣机制完善方向应放在提升审计部门地位方而,重点构建同时属于人大和政府的国家审计部门,构建在人大和政府各自执行不一样的职能的审计部门,通过人大的外部监督和政府的内部监督"双管齐下",开展公共工程绩效审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