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方法(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方法 (二)
郑天刚
第五节 停顿 一、不可停顿的位置
①词内部。如“现▼在开始”、“他做▼饭做得好不好”、 “休息时▼候他常▼常听音乐”。这一位置出现停顿的 原因是词汇量不够、不能辨明词界。
②固定用语(成语、固定词组、习惯用法)内部。如:杀 鸡▼儆猴”、“说来▼说去”、“改革▼开放”、“科 学▼技术”等等。
二、强停顿位置和弱停顿位置 在可出现停顿的位置上,实际话语中出
现停顿的几率是不一样的。经常出现停顿的 为强停顿位置,不经常有停顿的为弱停顿位 置。主要停顿位置由强到弱排序如下表:
强 ①紧缩句中;②时间状语后
较强 ①联合结构中;②连动式中;wenku.baidu.com介词结构后;④ 主谓结构后;⑤主谓之间;⑥“是”字判断句中 “是”字前
第二,设计标注停顿位置的跟读练习。现在教师领 着学生念课文和练习,随意性较大。以后可考虑在初级 阶段中后期(拼音教学完成,学生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 语音之后),在课文中标注停顿位置,或安排专门的标 注停顿位置的朗读材料。教师领读,开始时每一次只跨 越一个停顿区间(单元),然后逐渐扩大,直至以小句 为单位。结合课文学习进行这种操练的好处在于,你大 可不必告诉学生复杂的停顿位置规则(这些规则是贯彻 在课文编写和材料设计上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操 练,自然就能获得选择停顿位置的能力。
③动词短语(主谓、动宾、后补等)充当修饰语时, 中间一般无停顿。如:“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 “第一次学习中国书法的那一天”。
④动宾结构,宾语越长,宾语前出现停顿的可能 性越大,言说动词(如“说”、“听说”“表示”等 等)和心理动词(如“喜欢”、“讨厌”等等)后跟 长宾语,停顿出现率极高。如:“我听说V那条新闻是 假的”、“他喜欢V一个人呆在屋里看书”。
四、留学生在停顿位置上常犯的错误
①停顿级别颠倒和混乱 ②停顿过多
留学生说汉语时往往停顿过多,有时简直是“一 字一顿”, ③词内停顿
出现这种现象当然是由于词汇量不够,对出现的 词不熟悉而造成的,但从客观上来说,跟汉字不按词连 写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必须把汉语词的界限识别和语 句内停顿设置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考虑。
⑤偏正结构,随中心语的加长,中心语前出现停 顿的可能性增大。如:“就很容易V动摇我们的决 心”、“世界冠军的V启蒙教练”。
⑥“动词十数量词组十名词”组合中,数量词组 (尤其是像“一个”、“几个”等虚指或不确指的) 常常同前面的动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停顿出现在数 量词组之后,而不会因为数量词组加名词构成长宾语 而将停顿设在动词之后。如:“打了一个V漂亮仗”、 “吃了几回V苦头”。
中等 ①兼语后;②“的”后(接3音节或3音节以上的 中心语);③“地”后(接3音节或3音节以上的 中心语);④数量词组后(接3音节或3音节以上 的中心语)
较弱 ①3音节或3音节以上的宾语前;②同位语间
弱 ①“是”字判断句中“是”字后;②“得”后 (不含可能补语);③兼语前
三、强弱停顿位置转换的条件
⑤助词“的”、“地”之前。在“修饰语+的/地+中心语” 结构中,停顿可在“的”、“地”之后而不是之前。如; “积极▼地V推动教育▼的V普及和发展。”
⑥“修饰语+名词性中心语”中。如“发明▼权”、“好▼ 东西”、“塑料▼脸盆”。
⑦“修饰语+形容词性中心语”中。如“这么▼快”、“非 常▼豪华”。
⑧“修饰语+短中心语(单音节或双音节)”中。如“一 个▼人”、“新▼同学”。
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前。如:“打▼开电视”、“走 ▼过来”。
⑩助词“得”前。含“得”的后补结构(不含可能补语) 中如有停顿,只能在“得”后,不可在“得”前。如: “情况变▼得V越来越糟糕”、“进步▼得V更快”。
11可能补语前。如:“吃▼得了吃▼不了”、“看▼不 出”。
12助词“着”、“了”、“过”前。“着、了、过”总 是和动词形容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间不可分开。 如:“墙上挂▼着一幅画儿”、“他去▼过大桥”。
第三,停顿区别歧义是对外汉语界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 人们也经常提到留学生在这方面犯的错误。如:
哥白尼认为V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这种学说V是错误的。 哥白尼认为V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V这种学说是错误的。 事实上,由于学生没有汉语句法的敏感性,直接跟他讲 歧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有在经过上一条建议中提到的操 练,并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获得了一些语感,再提歧义就 容易接受了。通过停顿位置的不同选择,区别歧义,是锻炼 学生句法语义敏感性的一个很好的练习,可结合跟读,在跟 读的后期进行。 第四,注意培养学生语用的概念,在训练时配上语言环 境的背景。
③正反疑问句中的“正十反”之间。如“好▼不好”、 “有▼没有”、“能▼不能”、“来▼不来得及”等等。 如正和反是动词带宾语或补语如“你去北京V不去北 京”、“他来得了V来不了”正反间可停,但“你去▼ 不去北京”、“他来▼不来得了”就不可停。
④联合结构中连词的后面,即“和”、“与”、“或者”、 “还是”等词之后。带连词的联合结构,停顿总是在连 词之前。在某些特殊表达的情况下,连词后可停,但必 须以连词前也停为条件。绝对不能出现连词前不停而连 词后停的情况。如:“王老师教我们语法V和▼口语”、 “去V还是▼不去”等。
强弱停顿位置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强停 顿位置会转变成弱停顿位置,而弱停顿位置也会转变成强 停顿位置。下面列举一些主要的转换及其条件:
①主谓结构如主语由人称代词充当,又无特别的强调, 主谓间一般无停顿,如:“我买了三本书”。
②主谓结构,如主语由泛指或虚指的疑问代词充当, 主谓间一般无停顿,但如疑问代词特指就很可能有停顿。 如:“谁做错了事就应该承认。”“谁V做了这件事?”
五、教学建议 第一,对于停顿断在词内的错误,看来除了扩大
学生的词汇量之外别无他法。学词的时候,一个词是 整体认读的,这个方法应该扩大到固定用语和固定格 式上。比如正反问,教学上由于强调一正一反构成汉 语中疑问句式,学生在考虑“正”与“反”的时候, 很容易将停顿摆在正反中间,如把“正+反”作为固 定格式,教给学生的直接就是“是不是”、“对不 对”、“行不行”等,就可避免错误。
郑天刚
第五节 停顿 一、不可停顿的位置
①词内部。如“现▼在开始”、“他做▼饭做得好不好”、 “休息时▼候他常▼常听音乐”。这一位置出现停顿的 原因是词汇量不够、不能辨明词界。
②固定用语(成语、固定词组、习惯用法)内部。如:杀 鸡▼儆猴”、“说来▼说去”、“改革▼开放”、“科 学▼技术”等等。
二、强停顿位置和弱停顿位置 在可出现停顿的位置上,实际话语中出
现停顿的几率是不一样的。经常出现停顿的 为强停顿位置,不经常有停顿的为弱停顿位 置。主要停顿位置由强到弱排序如下表:
强 ①紧缩句中;②时间状语后
较强 ①联合结构中;②连动式中;wenku.baidu.com介词结构后;④ 主谓结构后;⑤主谓之间;⑥“是”字判断句中 “是”字前
第二,设计标注停顿位置的跟读练习。现在教师领 着学生念课文和练习,随意性较大。以后可考虑在初级 阶段中后期(拼音教学完成,学生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 语音之后),在课文中标注停顿位置,或安排专门的标 注停顿位置的朗读材料。教师领读,开始时每一次只跨 越一个停顿区间(单元),然后逐渐扩大,直至以小句 为单位。结合课文学习进行这种操练的好处在于,你大 可不必告诉学生复杂的停顿位置规则(这些规则是贯彻 在课文编写和材料设计上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操 练,自然就能获得选择停顿位置的能力。
③动词短语(主谓、动宾、后补等)充当修饰语时, 中间一般无停顿。如:“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 “第一次学习中国书法的那一天”。
④动宾结构,宾语越长,宾语前出现停顿的可能 性越大,言说动词(如“说”、“听说”“表示”等 等)和心理动词(如“喜欢”、“讨厌”等等)后跟 长宾语,停顿出现率极高。如:“我听说V那条新闻是 假的”、“他喜欢V一个人呆在屋里看书”。
四、留学生在停顿位置上常犯的错误
①停顿级别颠倒和混乱 ②停顿过多
留学生说汉语时往往停顿过多,有时简直是“一 字一顿”, ③词内停顿
出现这种现象当然是由于词汇量不够,对出现的 词不熟悉而造成的,但从客观上来说,跟汉字不按词连 写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必须把汉语词的界限识别和语 句内停顿设置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考虑。
⑤偏正结构,随中心语的加长,中心语前出现停 顿的可能性增大。如:“就很容易V动摇我们的决 心”、“世界冠军的V启蒙教练”。
⑥“动词十数量词组十名词”组合中,数量词组 (尤其是像“一个”、“几个”等虚指或不确指的) 常常同前面的动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停顿出现在数 量词组之后,而不会因为数量词组加名词构成长宾语 而将停顿设在动词之后。如:“打了一个V漂亮仗”、 “吃了几回V苦头”。
中等 ①兼语后;②“的”后(接3音节或3音节以上的 中心语);③“地”后(接3音节或3音节以上的 中心语);④数量词组后(接3音节或3音节以上 的中心语)
较弱 ①3音节或3音节以上的宾语前;②同位语间
弱 ①“是”字判断句中“是”字后;②“得”后 (不含可能补语);③兼语前
三、强弱停顿位置转换的条件
⑤助词“的”、“地”之前。在“修饰语+的/地+中心语” 结构中,停顿可在“的”、“地”之后而不是之前。如; “积极▼地V推动教育▼的V普及和发展。”
⑥“修饰语+名词性中心语”中。如“发明▼权”、“好▼ 东西”、“塑料▼脸盆”。
⑦“修饰语+形容词性中心语”中。如“这么▼快”、“非 常▼豪华”。
⑧“修饰语+短中心语(单音节或双音节)”中。如“一 个▼人”、“新▼同学”。
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前。如:“打▼开电视”、“走 ▼过来”。
⑩助词“得”前。含“得”的后补结构(不含可能补语) 中如有停顿,只能在“得”后,不可在“得”前。如: “情况变▼得V越来越糟糕”、“进步▼得V更快”。
11可能补语前。如:“吃▼得了吃▼不了”、“看▼不 出”。
12助词“着”、“了”、“过”前。“着、了、过”总 是和动词形容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间不可分开。 如:“墙上挂▼着一幅画儿”、“他去▼过大桥”。
第三,停顿区别歧义是对外汉语界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 人们也经常提到留学生在这方面犯的错误。如:
哥白尼认为V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这种学说V是错误的。 哥白尼认为V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V这种学说是错误的。 事实上,由于学生没有汉语句法的敏感性,直接跟他讲 歧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有在经过上一条建议中提到的操 练,并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获得了一些语感,再提歧义就 容易接受了。通过停顿位置的不同选择,区别歧义,是锻炼 学生句法语义敏感性的一个很好的练习,可结合跟读,在跟 读的后期进行。 第四,注意培养学生语用的概念,在训练时配上语言环 境的背景。
③正反疑问句中的“正十反”之间。如“好▼不好”、 “有▼没有”、“能▼不能”、“来▼不来得及”等等。 如正和反是动词带宾语或补语如“你去北京V不去北 京”、“他来得了V来不了”正反间可停,但“你去▼ 不去北京”、“他来▼不来得了”就不可停。
④联合结构中连词的后面,即“和”、“与”、“或者”、 “还是”等词之后。带连词的联合结构,停顿总是在连 词之前。在某些特殊表达的情况下,连词后可停,但必 须以连词前也停为条件。绝对不能出现连词前不停而连 词后停的情况。如:“王老师教我们语法V和▼口语”、 “去V还是▼不去”等。
强弱停顿位置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强停 顿位置会转变成弱停顿位置,而弱停顿位置也会转变成强 停顿位置。下面列举一些主要的转换及其条件:
①主谓结构如主语由人称代词充当,又无特别的强调, 主谓间一般无停顿,如:“我买了三本书”。
②主谓结构,如主语由泛指或虚指的疑问代词充当, 主谓间一般无停顿,但如疑问代词特指就很可能有停顿。 如:“谁做错了事就应该承认。”“谁V做了这件事?”
五、教学建议 第一,对于停顿断在词内的错误,看来除了扩大
学生的词汇量之外别无他法。学词的时候,一个词是 整体认读的,这个方法应该扩大到固定用语和固定格 式上。比如正反问,教学上由于强调一正一反构成汉 语中疑问句式,学生在考虑“正”与“反”的时候, 很容易将停顿摆在正反中间,如把“正+反”作为固 定格式,教给学生的直接就是“是不是”、“对不 对”、“行不行”等,就可避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