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首都医科大学陈瑞芬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重要疾病。在我国和欧美等一些发达
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
动脉硬化症是一组动脉疾病的统称,指动脉壁增厚、硬化、弹性减退,这些疾病包括: 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中膜钙化以及细动脉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管壁表面的内膜柱出
现大小不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动脉硬化,化在我国较少见,病变主要发生在肌型动脉,化症常见于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及大、中动脉。我国A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最快。
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
主要表现在细动脉出现玻璃样变。动脉中层钙以中层钙化为特征,常见于老年人。细动脉硬
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多见于中、老年人,以40〜50岁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异常增高。胆固醇在血浆中主
要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LDL、VLD(坏胆固醇)的水平持续升高与A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与A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LDL和VLDL是判断AS和冠心病的最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LDL被动脉壁细胞氧化修饰后具有促进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氧化的LDL 是最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损伤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主要因子,氧化的LDL 不能被正常LDL受体识别,而易被巨噬细胞的清道夫受体识别,而快速被吞噬、摄取,促进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HDL可运载血中胆固醇到肝脏,因而可以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
积。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它的降低是临床冠心病的 危险因子之一。
(二) 高血压(hypertension )
统计显示:高血压患者与同年龄、同性别的无高血压者相比, AS 的发生率高4倍,高 血压患者AS 发病早,且病变严重。机理为高血压使血流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压迫和冲击作用 较大,引起内膜损伤,内膜对脂质渗透性增强,
高血压患者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应较正常人 更低,才可防止 AS 发生。
(三) 吸烟
吸烟是心肌梗死的主要独立的危险因子。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均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的
舒张功能,内皮舒张是动脉健康的标准。 吸烟使血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升高, 导致内皮细胞缺 血缺氧性损伤。吸烟使血中LDL 易于氧化,氧化的LDL 促进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迁入内膜下并 转化为泡沫细胞,引起 AS
(四)继发性高脂血症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甘油三脂和 VLDL 水平明显增高,HDL 水平较低;高胰岛素血症
血浆LDL 极度升高,年龄很小就可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症。 (六)其他因素
(1)年龄:AS 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性别:由于雌激素具有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女性在绝
经前发病率低于同年龄男性,表现为HDL 高于男性,LDL 低于男性,绝经后这种差别消失。
(七) 代谢综合征
患者的高胰岛素水平可促进血管壁的平滑肌增生,
退和肾病综合征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使血浆
(五)遗传因素 冠心病有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是 与血中的HDL 呈负相关;甲状腺功能减 LDL 明显增高。
AS 发病因素。LDL 受体的基因突变,导致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合并高血压以及葡萄糖与脂质代谢异常的综合征。
出现血浆LDL升高及HDL降低,表现为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其直接导致严重的心
血管事件发生,并造成病人死亡。
三、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血压较高和血流冲击较大的部位,如主动脉后壁和其分枝开口处。病变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以及继发改变。
(一)脂纹
AS为最早的病理变化,常见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肉眼可见动脉内膜表面平坦或稍微隆起,出现黄色帽针头大小的斑点或细条纹。镜下:病灶内膜下大量泡沫细胞集
聚,泡沫细胞体积大,为圆形、椭圆形,含有大量小空泡;空泡苏丹川染色呈橘红色,为脂质成分。来源于巨噬细胞源性、平滑肌源性。
(二)纤维斑块
脂纹进一步发展而来。肉眼:内膜表面出现不规则隆起斑块形成纤维帽,颜色为瓷白色,滴蜡状。镜下:病灶表面为大量胶原纤维,并出现玻璃样变,平滑肌细胞增生,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形成纤维帽);纤维帽下面为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晚期脂质(胆固醇)被埋藏在深层。
(三)粥样斑块
粥样斑块又称粥瘤。肉眼:灰黄色的斑块向内膜表面隆起,向下深部压迫中膜;切面:可见斑块深部黄色或黄白色粥糜样物流出,故为动脉粥样硬化;镜下:纤维帽下:胆固醇结晶、坏死崩解,钙盐沉积、斑块边缘肉芽组织增生;斑块底部出现肉芽组织、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中膜因斑块压迫SMC萎缩、弹力纤维破坏,使中膜变薄。
(四)继发病变
纤维斑块期和粥样斑块基础上的继发病变:
1. 斑块内出血:
形成血肿,斑块迅速膨大。
2. 斑块破裂:
粥瘤样溃疡。
3. 血栓形成:
加大斑块甚至堵塞管腔。
4. 钙化:
使动脉壁变硬变脆,钙化灶还可进一步发生骨化。
5. 动脉瘤形成
6. 动脉血管腔狭窄:
弹力肌层动脉,因动脉粥样斑块管腔狭窄,局部出现缺血病变。
四、主要动脉的病变
(一)主动脉粥样硬化
1. 好发部位:
主动脉后壁及分支开口处,腹主动脉病变最为严重。
3.对机体的影响:
主动脉管腔大不会引起明显阻塞症状。由于中膜的萎缩及弹力板的断裂,管壁变薄弱, 受血压的作用形成动脉瘤,动脉瘤破裂至致命性大出血。
腹主动脉瘤对机体的影响:腹主动脉瘤对机体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动脉瘤破裂,其如同埋藏在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会引起严重的内出血。
据统计,腹主动脉瘤患者中有80%最终死于动脉瘤破裂。动脉栓塞为腹主动脉瘤另一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其原因是由于扩张的动脉内壁上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引起血栓
栓塞。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三)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
1. 好发部位:
一般在40岁以后出现。病变常见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 环。动脉内出现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管腔狭窄、闭塞。
2. 对机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