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踏面绘制教程

合集下载

高速列车车轮踏面外形优化设计

高速列车车轮踏面外形优化设计

文章编号 : 2 334 2 1 ) 50 1 -6 0 5 .7 X(0 1 0 -7 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I1 .9 9 ji n0 5 -7 x 2 1 .5 0 5 O :03 6 /. s .2 334 .0 10 . 1 s
高 速 列 车 车轮 踏 面 外 形 优化 设 计
钟晓波 , 沈 钢
第3 9卷第 5 期 21 0 1年 5月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然 科 学 版 ) 自
J U N LO O G I N V R I Y N T R L S IN E O R A FT N J U I E ST ( A U A CE C )
VO . 9 No. 13 5 Ma y.2 1 01
( 同济大学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 上海 2 10 ) 0 8 4
摘要 :为了对高速轮对 踏面外 形进行 优化 改进 , 出了一 种 提 基于轮径差相对 于 轮对横 移量 的 函数 为设计 目标 来反 推 铁
右滚动 圆半 径差 , 简记 为 一 △ 曲线 ) 针对 给定 车 . 轮 、 轨外 形 、 钢 轮距 、 轨和 轨底 坡 , 定 接 触几 何 特 轮 确
中图分类号 :U 2 6 4 6 .
题——即根据几何接触特性 和钢轨外形来设计车轮 踏面外形 , 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 早期 的车轮
踏 面外形 设 计 主要依 靠设 计 人员 的经验 和反 复 试 验 不佳. 近年 来 , 种 优化设 计 的方 法 被 用 来设 计 车 轮 各
文献标识码 :A 进 行设计 . 这种 反复试 验 的方 法 花 费 时 间多 , 效 果 且
O tmiain f rHih s e dWh e r fls p i z to o g ・p e e l o e P i

3ds Max汽车轮胎建模教程[多图]

3ds Max汽车轮胎建模教程[多图]

成效图:检查原图(大图)第一步最先在前视图创立一个tous圆环物体,调整其坐标X Y轴为0。

(图01)检查原图(大图)图01第二步将其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进入点级别选中一半一切的点并将其删除。

(图02)检查原图(大图)图02第三步进入面级别,选中中间的两个环形的面,然后按Ctrl+I键举行反向挑选操作,并将它们所有删除。

(图03)检查原图(大图)图03第四步进入点级别将内环的点选中并删除,然后调理成轮胎的截面外形。

成效如图一。

然后用CUT命令对面举行切割,(这里看自己想要的轮胎花纹了,能够随意切分)成效如图二所示。

(图04)检查原图(大图)图04第五步进入面级别,选中须要凸出的面,然后执行Exturde命令,向上挤出!数值自己觉得适宜就行。

(图05、06)检查原图(大图)图05检查原图(大图)图06第六步进入点级别,调理挤出的点。

如图所示。

然后再选中两侧的面举行删除,由于回头要焊接这些点,所以这两个面是多余的。

(图07)检查原图(大图)图07第七步选中多边形,翻开角度锁定并举行旋转复制,旋转角度为5,数目为35(由于我们配置的分段数为72,选中的是两个环形面,那么72/2就是36,所以我们复制35个再加上原多边形,就是36个)。

(图08)检查原图(大图)图08第八步选中其中的一个多边形物体,翻开Attach附加按钮,选中所有的多边形物体举行附加操作。

然后进入点级别,框选一切的顶点,举行焊接操作(焊接不上的话能够适当的调理数值举行焊接)。

(图09、10)图09检查原图(大图)图10第九步选中中间圆环一切的面并删除(仍旧为现在焊接点打根本)。

然后为多边形添加一个对称命令,并执行塌陷到多边形操作(留意:不是转换为多边形)。

(图11、12)检查原图(大图)图11检查原图(大图)图12第十步进入多边形的元素级别,选中一半的环形并举行旋转操作,目标是让凹槽错开位置。

完成现在就框选中间所有的顶点举行焊接操作。

机车车轮踏面

机车车轮踏面

机车车轮踏面机车车轮踏面(locomotive wheel tread)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部分。

简称踏面。

踏面与钢轨内侧接触的凸出部分称为轮缘,轮缘的作用是防止车轮脱轨,车轮通过曲线时,轮缘与外轨内侧面接触,引导机车在曲线上运行。

踏面外形对机车的运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必须合理。

踏面必须具有斜度,图1为中国机车锥形踏面的外形。

左右两轮装在车轴上成为轮对,两轮缘内侧距离为1353mm,在轮对组装时必须严格检查该尺寸,此距离决定了轮缘与钢轨的间隙。

图1 中国机车锥形踏面机车锥形路面的特点是:①轮缘的厚度为33mm,高度为28mm,轮缘外侧与水平面成65°角,称为轮缘角,保证安全通过曲线。

②踏面有1:20及1:10两段斜面,在外侧有5×45°倒角。

③轮缘内侧面有R16的圆弧,以便引导车辆顺利通过护轨。

轮对在曲线上运行时,外轮沿外轨所走距离大于内轮沿内轨所走距离。

由于内外轮固装在同一车轴上,如果两轮的踏面为圆柱形,则势必引起内外轮的滑行。

实际踏面具有斜度,当轮对在曲线上运行时,由于轮缘与钢轨之间有间隙,随着轮对向外偏移,外轮与外轨接触的直径大于内轮与内轨接触的直径,与外轨和内轨的不同长度相匹配,就能显著减少车轮的滑行。

因为踏面具有斜度,轮对在直道上运行时因轨道横向不平顺等原因,轮对偏离中央位置时,两轮以不同的半径滚动,形成轮对的蛇行运动,轮对向中央位置复原,在轮对蛇行运动的过程中自动对中。

这种特性能防止在直道上轮缘与钢轨接触而形成轮缘偏磨。

但是随着机车速度的提高,轮对的蛇行运动会引起机车横向振动加剧,使机车运行品质恶化。

踏面斜度愈大,蛇行运动愈剧烈,因此要合理控制踏面斜度。

斜度为1:20的一段踏面经常与轨面接触,磨耗后使踏面呈凹陷,轮对在进入道岔或小半径曲线时可能发生剧烈跳动。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1:20斜度的外侧有一段1:10的斜坡,这一段仅在小半径曲线上才与轨面接触。

锥形踏面与钢轨的接触宽度较窄,接触部分磨耗后踏面呈凹形。

铁道车辆车轮踏面优化设计

铁道车辆车轮踏面优化设计

铁道车辆车轮踏面优化设计铁道车辆车轮踏面优化设计摘要尽管现代铁道车辆及其走行部的设计,足以引入主动轮轨控制系统,但一些铁路和有轨电车公司仍然在使用大量的旧车。

轮对动力学行为,特别是轮轨外型的的设计决定了车辆的动力学行为,安全性,和维护费用。

本文提供一种基于给定轮轨接触几何特性的踏面外型的设计方法。

轮轨最优化得设计要求包括:车辆运行平稳性,设计花费,轮轨的低磨耗。

优化过程中踏面外型不断变化。

新的踏面外型的获得是基于给定目标滚动圆半径差函数和钢轨外型。

RRD曲线通过实测新的或者磨耗后的踏面和钢轨获得。

最后用ADAMS软件包,将得到的踏面外型用在动力学仿真中,验证磨耗和安全性是否达到要求。

设计程序将用于有轨电车踏面外型的设计。

数值结果将在下面呈现和讨论。

1.概述过去几十年间,铁路车辆和走行部的设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近几年,摆式车,高速车,自导向轮对和一些其他先进措施被用在铁路上。

尽管取得了如此的进步,轮对结构并没有变化。

不匹配的轮轨关系将很容易损坏这种技术进步。

另外,一些旧车仍然状态良好不需替换。

这些旧车由于没有高技术设备改进性能,因而尤其需要合适的轮轨匹配关系。

踏面设计是个古老的问题因而有很多种方法来满足轮轨匹配关系。

在处理封闭式轨道系统时,即只有一种车在轨道上运行,没有其他种类车辆的影响,能够找到最佳的轮轨匹配关系。

比如重载和有轨电车就属于这种系统。

本文考虑的就是这种系统,也就是为在海牙运行的有轨电车线路设计一种新的踏面外型。

通过对轮轨接触几何特性的研究,就可以判断轮对的动力学行为,最终去判断车体的动力学参数。

因为轮对代表了钢轨到车体的一个激励源。

轮轨几何形状决定着车辆的横向动力学。

当轮对沿钢轨运动时,轮轴中心做正弦运动。

滚动圆半径,接触角和侧滚角随轮对相对钢轨的横移量而变化。

这些几何约束变量和轮对横向位移之间的功能相关性,受钢轨和轮对的截面形状。

轮轨接触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接触点处的滚动圆半径,左轮和右轮的滚动圆半径是不同的。

轮对踏面加修岗位作业指导书

轮对踏面加修岗位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轮对踏面加修目次一、工位介绍 (1)二、本工位作业流程 (2)1.开工准备 (3)2.核对信息 (3)3.踏面加修 (5)4.质量检查 (7)5.完工整理 (10)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11)一、工位介绍1. 作业地点:车轮车间轮轴新组装及四级修轮对加工工艺线。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客车RD3、RD3A、RD3A1、RD4、RD4A型良好轮对踏面加修作业。

3. 上道工序:轮对组装工位。

4. 下道工序:轮对压装质量检查工位。

5. 人员素质要求:5.1 职名:轮轴车工5.2专业技术资格:初级工及以上5.3 上岗资格:须经教育科培训考试合格、持有上岗证方可进行本岗位工作。

6. 作业要点:6.1 检查《轮对卡片》(车统-51K1)信息与实物轮轴相符,各项内容填写齐全完整。

6.2核对轮轴卡片,检查轮对外观状态。

6.3全面测量车轮各部尺寸,确定加工量。

6.4戴上轴颈防护套,启动设备进行车轮踏面加工6.5对加工质量进行检查测量,并填写记录二、本工位作业流程三、作业程序及标准1.开工准备1.1穿戴劳保用品。

每班开工前更换统一发放的工作服,着装整齐、整洁,工作帽帽檐应朝正前方,留长发者应将头发盘于帽内。

1.2接收工作任务。

每班开工前,参加班组点名会,由班组工长组织各岗位人员点名,传达上级各项要求,安排布置当日工作及生产任务。

1.3检查计量器具。

检查LM型踏面检测样板、粗糙度对比样板、轮径尺、轮对内距尺、第四种检测器齐全,技术状态良好,鉴定不过期,。

1.4设备点检。

按《设备操作规程》对车床进行检点、润滑,并启动设备电源,让机床空转5分钟试运转,确认性能良好无故障后填写好设备点检记录。

2.核对信息2.1 使用《轮对卡片》(车统-51K1)与实物轮对轴端信息进行核对须一致,。

2.1.1 根据《轮对卡片》(车统-51K1)记录故障信息,核对车轮轮辋内侧面涂打的“‖”旋面标记。

2.2 检查轮对顶针孔状态。

轿车车轮运动轨迹包络面计算方法和cad系统

轿车车轮运动轨迹包络面计算方法和cad系统

轿车车轮运动轨迹包络面计算方法和cad系统轿车车轮运动轨迹包络面计算方法和 CAD 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技术水平采用不同的算法和软件。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法和技术:
1. 有限元分析 (FEA)。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计算力学方法,可用于模拟和分析复杂结构的力学行为。

通过将车轮结构离散成许多小部分,并对每个小部分进行求解,可以计算出车轮各个部分的应力和应变情况,进而得出车轮运动轨迹包络面的形状和大小。

2. 物理仿真。

物理仿真是一种基于物理原理的模拟方法,可用于模拟和分析物体的运动和行为。

通过建立车轮运动的物理模型,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可以计算出车轮运动轨迹包络面的形状和大小。

3.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系统。

CAD 系统是一种用于设计和制造数字产品的软件系统。

通过使用 CAD 系统,可以画出车轮的二维或三维图形,并使用软件进行建模和计算,得出车轮运动轨迹包络面的形状和大小。

轿车车轮运动轨迹包络面计算方法和 CAD 系统的选择取决于实际需求和技术能力。

一般来说,基于物理仿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算
法和 CAD 系统更加高级和复杂,但也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计算结果。

LMA踏面作图法

LMA踏面作图法
TB/I 44 - 20 3 ' 8 0
附 录 A ( 资料性附录)
轮 绝 助 面 外 形 作 圈方 法
A 1 各甚准线、 . 回心作圈方 符号标识见图A 1 法( ., 符号代表的数 值见 所作外形图样) A 1, 以 ( , Y为坐 .. D O X 标轴, X轴为踏面基线。 A 12 以 O为圆 R 为半 .. 心,6 径作弧 a} x L 的直 a, 二 3 线于 。 点。 交 。 A 13 以 。 点为圆心.6 R 为半径作弧 b' .. 。 R一 S b, 交位于 Y轴 左侧x 场 的 二 直线于 O 点。 , A 1 以 O 点为圆心, S R 为 .. 4 , R 一 ; 半径作弧 “ 。 ’ A 1 取 G点( 7十 IH )以G为圆 R 为半径作 d " d与c交于0 点。 . . 6 一0 B , , I 心,。 弧 d ’ c , , d 4 A 1 以 。 点为圆 R 为半径作弧f 。 .. 6 ; 心,; r 作与 f 相切并与 X轴成 1 0 f 1 角的直线 g’ 0 ¥o A 1 以 0 点为圆心, 6 R 为 .. 7 6 R + , 半径作弧 , ‘ x L 的直线于 0 点。L A 二, = ; 交 7 M 和引飞 型无 0 7
e 图中 C点为轮缘顶点 . ) G点为轮缘厚度测量点。
7 卫理 4 8 20 4- 0 3
圈A. 轮级助面外形示宜圈 1
7 4
b 作 率 1 直 段 M与 O 相 为一 :的 线 K 圆 : 切; ) 斜 p
c m x 的 ) MN为5 5 m 二 倒角,M 的长度由 K 轮辆厚度确定; d 剪切各圆 及直线, ) 得外形轮廓, 交) A B CD, , , I , M, ; 切( 点为 , , , E F H,, K, N J

车轮踏面并行反求设计方法

车轮踏面并行反求设计方法

Parallel Inverse Design Method of Wheel Profile
XUE Biyi 1 CUI Dabin 2 LI Li 3 DU Xing 1 WEN Zefeng 1 JIN Xuesong 1
(1. Traction Power State Key Laborator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2.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mei Campus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Emei 614202; 3.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AE 2 L AC 2b BE Z rb Z ra
(1) (2) (3)
BC rl rr R( y )
在直角三角形 ACB 中
AC AB 2 BC 2 AE 2 BE 2 BC 2
(4)
(5)
由△ ACD △ BED 可得
CD
AC AE BE AC 2 BC BE 2 AC 2
(6)
侧滚角的解析表达式为
1
1.1
计算模型
模型的建立 铁道车辆轮轨之间存在动态相互接触关系,如
arctan
CD AE BE AC BC arctan AC BE 2 AC 2
(7)
根据式(1)~(7)可以建立轮轨接触点坐标、 滚动 圆间距离、轮径差及侧滚角之间的关系。铁道车辆 的动力学性能,包括直线运行稳定性、平稳性及曲 线通过性能,与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存在密切联系。 工程上一般将等效锥度作为间接的动力学性能指 标,等效锥度与轮径差存在 R 2y

基于粗糙度算法的车轮踏面外形数字锉刀研究

基于粗糙度算法的车轮踏面外形数字锉刀研究

On Wh e elⅢ喇
Ⅵ r岫IF l B t i 删 e
O  ̄ h e s a c lt n n Ro n s luai C o
Wa gZx , h lG n , h n i i n iu S e a g Z a gBn a jn
Ab ta t A it a i o mo t g dg tlp o i f wh e sr c vru lf e fr s o Nn i i r f e o e l l a l te d o al y v h ce r td b s d O l TLA a d s e ra fr i wa e ilsi ce e a e i ~ S a B n p — cf o g n s a c lt n me t t i cr u h e sc lu a i t ̄ .Th r c d r f mo t i g i o - ep o e u eo s o hn
外形 曲线毛刺的程度评价上 。现提出一种类粗糙度 的评 价方法 。 曲率能够反映 出曲线 的光顺状态 , 因此对曲率 曲线的分析是具有实际意义 的。本文提出的粗糙度 评价方法在分析曲率曲线的基础上给出算法。其基
本原 理如 下 : 一 段 车 轮 踏 面 曲 线 的 型值 点 , 为 对 记 q( 12 3 … , )然 后 求 对 应 的曲 线 曲率 的型 i ,,, , 值点 ( =12 3 … , ) 如 图 1所 示 。将 曲率 曲 i ,,, ,
维普资讯

{ } ; { ; { i


基于粗糙度算法的车轮踏面外形
数字锉 刀研 究
王梓旭 沈 钢 张兵舰
(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院 ,0 8 4 上海 ∥第一作者 , 210 , 硕士研究生 )

CATIA轮毂画法(曲面设计)

CATIA轮毂画法(曲面设计)

8.2 轮毂(曲面)设计本节以图8-58所示的汽车轮毂为例,来对曲面设计的相关命令用法进行说明。

气门孔轮辐轮毂轮辋槽底图8-59 汽车轮毂从上图实例进行分析,物体结构为对称结构形式,每个螺孔两侧对应一组对称结构,所以只要完成其四分之一的结构造型,就可通过对称或旋转来完成整个轮毂结构绘制。

而整个轮毂从轴心向个又可分为轮毂、轮辐和轮辋三部分,在此先确定轮毂的坐标系:按照轮胎坐标系,车轮转动轴线为x轴,垂向为z轴,前进方向为x轴。

下面对操作过程分步说明。

8.2.1 生成轮辐单击菜单File→New,新建一个Shape文件,点击OK后在弹出图8-60所示的“Shape name”框中键入“hub”作为文件名。

图8-60 键入文件名“lungu”单击OK进入曲面设计工作台,如图8-61所示,如果此时不是曲面工作台,则还要再从开始菜单选择Shape→“Generative Shape Design”进入曲面设计模块。

(1)从内向外进行绘制,所以进入yz平面绘制断面轮廓进行旋转。

进入yz平面绘制草图如图8-62所示:绘制一个圆弧,圆心在横轴上,起点在纵轴上,距横轴50mm,半径为100 mm,终点横坐标为40。

Part Design图标图8-61 初始结构树图8-62 绘制轮毂外廓草图退出草图设计工作台,在曲面设计模块选择图标,在弹出的旋转曲面对话框中默认轮廓为Sketch.1,右键选择Y Axis为转轴,向一侧转动45度生成曲面,如图8-63所示。

图8-63 旋转草图设置(2)单击图标,弹出如下对话框,新建相对xy平面偏移300mm的plane.1。

图8-64 新建参考平面选择新建的plane.1,进入草图绘制模块,绘制图8-65所示草图,图中纵向为H轴。

Rotate.1Sketch.1图8-65 Plane.1上的轮廓图8-66 Sketch.1转动11.25°如图8-66所示,将Sketch.1绕水平轴线转动11.25°,生成Rotate.1。

EMU动车轮对三维设计说明书

EMU动车轮对三维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EMU动车轮对三维设计学科、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任务书摘要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受我国铁路技术起步晚、基础研究薄弱、轨道交通学科发展落后这一基本现状的制约,我国高速铁路技术与德国、法国、日本这些高铁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引进国外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我国轨道交通系统并于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速动车组就是典型的高铁技术代表之一,为实现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解决我国运输瓶颈与科研的技术难题,2004年我国开始从日本、德国、法国引进了一批高速动车组并与外方进行联合设计生产,现在我国正在不断消化吸收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并逐步形成我国自主的技术平台。

随着列车开行速度的提高,对动车组转向架安全性、舒适性与曲线通过能力也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高速转向架的研发设计也就成为高速铁路技术里一项极其重要的子系统,考虑到高速转向架技术以及相对应的轮轨关系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点,本课题研究内容就是电动车组动力转向架轮对的三维设计,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深对高速动车组技术的理解。

本文主要设计分析了CRH1型动车轮对的基本结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和装配关系,基于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初步完成动车轮对的结构外形设计,最后对车轴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动车组;转向架;轮对目录任务书 (I)摘要....................................................................................................................... I I1. 绪论 (I)2. EMU动车组轮对 (I)2.1. 定义 (I)2.2. 作用 (I)2.3. 要求 (I)2.4. 组成 (I)2.4.1. 车轴 (I)2.4.2. 车轮 (I)2.5. 组装 ........................................................................................................... I I2.6. 踏面 ........................................................................................................... I I2.6.1. 标准踏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I I2.6.2. 解决方法:采用磨耗型(凹形、曲形、弧形)踏面....................... I I2.6.3. 磨耗型踏面优缺点........................................................................... I I3. 三维建模 .............................................................................................................. I I3.1. 车轴的三维建模........................................................................................ I II3.2. 车轮的三维建模........................................................................................ I V3.3. 制动盘的三维建模 (V)3.4. 从动齿轮的三维建模 (V)3.5. 装配 .......................................................................................................... V I4. 车轴强度分析..................................................................................................... V II 参考文献 .................................................................................................................. I X1.绪论自从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东京至大阪高速运营铁路以来,在短短的四十多年里,高速铁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车轮踏面修型作业指导书

车轮踏面修型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车轮踏面修形目录一、作业介绍 (5)二、工具物料 (6)1.工具清单 (6)2.物料清单 (6)三、作业流程示意图 (7)四、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8)1.班前准备 (8)2.开工准备 (8)3.工序控制 (8)确保轮对修形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检查完毕。

(8)4.轮对修形 (9)人工复核与车床测量数据相差在0.3mm以内,如超过此限度,重新校验车床测量系统。

单次进刀量应控制在0.5-3mm范围内,轮缘厚度大于33mm,保证有效镟修。

(16)镟修过程中,进给倍率应控制在80%内(最后一次进控制在50%内),转数倍率应控制在100%以内。

(16)车床测量机构处干净、无异物。

(17)使用不小于机器测量轮缘厚度且最接近的LMA轮缘踏面样板进行测量,踏面曲线边完全密贴无间隙,轮缘内侧边无明显间隙。

(17)踏面修形良好,无裂纹、硌伤、擦伤等缺陷,手感和目视对比检查确认踏面粗糙度不大于3.2μm。

加工后车床测量轮径值与加工前车床设定轮径值偏差在0.5mm内,加工后的左右轮径差在在0.3mm内。

(18)一、作业介绍作业地点:动车所检修库。

适用范围:适用于CRH2A统型动车组二级修牵引电机检查及清洁作业。

人员要求:取得《CRH岗位培训合格证》人员。

检修要求:检查牵引电机各个部件并清洁。

符号说明::质检员过程质检;:质检员结果质检;:作业人员拍照留存;:作业人员摄像留存;:质检员拍照留存;:质检员摄像留存;:当心触电;:注意安全;:当心坠落作业分工:本项目检修由两名机械师分1、2号位进行作业,1、2号位相互作业过程互控,为质量互控小组。

二、工具物料1.工具清单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不落轮车床U2000-400不落轮车床(单轴)台12样板轮对Stand wheel条1 3CN踏面检查样板CN原型套1 4动车组车轮轮缘踏面检测量具第四种检测器把1 5止轮器通用型个2 6公铁两用车通用型辆1 7对讲机通用型个3 8粗糙度样板Ra3.2,Ra6.3,Ra12.5套19轮径尺760-960mm套1测量范围包括850-9200mm10钢板尺150mm把111防护眼镜通用型副112世达16件公制塞尺09402套113毛刷2寸把214百分表及磁性表座0-5mm套115头灯通用型把316报警器通用型个12.物料清单序号物料名称物料号单位数量备注1反光膜卷12干式薄膜防锈剂瓶13抹布张104防护口罩副35防护手套副36柴油机油CD15W-40瓶1三、作业流程示意图车轮踏面修形开始设备检查、开工校验、调车对位、轮对定位、全过程镟修、镟修后对比、人工复核、恢复及完工校验等完工整理穿戴劳保用品、清点作业工具检查作业准备反馈信息处理填写车轮踏面修形记录单四、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1.班前准备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参加班前点名会。

中望CADCAM建模3D绘制汽车轮毂教程

中望CADCAM建模3D绘制汽车轮毂教程

中望CAD/CAM建模 3D绘制汽车轮毂作为一款高性价比的CAD/CAM 软件,中望3D自推出以来就深受广大CAD用户的欢迎。

中望3D功能强大,能够实现各种曲面造型,满足CAD 用户的各种设计需要。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汽车轮毂的绘制过程。

首先进入CAD草图绘制,在XZ平面创建草图,对尺寸进行完全约束。

见图一如下:对草图进行旋转操作,得到实体如图二:在XY平面Z轴方向,向上偏移63距离,创建新基准面。

如图三:图一至三在新创建的平面中绘制草图,绘制第一条圆弧,如图四。

绘制第二条圆弧,退出草图,如图五。

起点为该平面原点,终点为第二条圆弧端点Z轴距离-10绘制一条直线。

(图六)直线在“曲线法向”方向进行拉伸生成曲面、圆弧同样进行拉伸成面。

(图七)图四至七线框-“相交曲线”,得到一条相交的空间曲线。

如图八:创建直线,连接两端点,对直线进行投影。

(图九)选择“曲面”-“N边形面”,得到如图十:再次绘制CAD草图,如下图十一:图八至十一对曲面进行阵列,隐藏曲面,如下图十二:曲线创建参考点,“工具”-“参考点” 并投影该参考点得到在曲面上的点,如图十三:同样方法得到另一端的参考点,如图十四:绘制一条直线,起点为“左侧参考点”终点为“右侧参考点”Z轴方向-1的距离。

(图十五)图十二至十五曲线进行Z轴方向拉伸,直线法向拉伸。

(图十六)对两个拉伸的面进行“相交曲线”得到新曲线。

(图十七) 在YZ平面创建弧线,使其投影在圆形面上,如图十八。

退出草图,对该圆弧进行投影,如下图十九:图十六至十九创建参考点,创建“边界曲线”通过“打断曲线”、“连接曲线”得到所需要的曲线。

(图二十) 使用曲面“N边形面”创建曲面。

创建新的基准面,偏移距离53。

(图二十一)在该平面对需要的曲面进行投影、创建直线、连接曲线、打断曲线“等操作。

)(图二十二)图二十至二十二曲面”N边形面“创建曲面。

(图二十三)封闭的曲面生成实体,对实体进行阵列。

(图二十四)通过以上操作,对轮毂的主体绘制便完成了,接着绘制沉头孔等特性,得到最终的实体CAD模型。

倒车车轮轨迹线绘制公式

倒车车轮轨迹线绘制公式

倒车车轮轨迹线绘制公式倒车车轮轨迹线绘制是驾驶员在倒车时为了避免碰撞障碍物而采取的一种技术。

通过绘制轨迹线,驾驶员可以清晰地了解车辆倒车时的运动轨迹,从而更好地掌握车辆的位置和方向,以准确地调整车辆的行驶路径。

要绘制倒车车轮轨迹线,首先需要理解车辆倒车时的运动规律。

一般来说,车辆在倒车时会按照一定的曲线路径行驶,这条曲线路径被称为车辆的倒车车轮轨迹线。

倒车车轮轨迹线是由车辆前轮转角和后轮转角所确定的,不同的转角组合会导致不同的轨迹线形状。

在绘制倒车车轮轨迹线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几何关系来帮助我们进行计算和绘制。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绘制倒车车轮轨迹线的方法。

方法一:几何法我们需要找到车辆的后轴中心点和前轮中心点,并将其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被称为车辆的倒车轴线。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车辆的转弯半径。

转弯半径是指车辆在倒车时所形成的曲线轨迹的半径,它与车辆的前轮转角和后轮转角有关。

一般情况下,转弯半径会根据车辆的尺寸和转向角度的大小而变化。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车辆的倒车车轮轨迹线。

倒车车轮轨迹线是由车辆前轮和后轮的转动轨迹所构成的。

根据几何关系,我们可以得出车辆的倒车车轮轨迹线为两条曲线,分别与车辆的前轮和后轮的转动轨迹相切。

我们可以将倒车车轮轨迹线绘制在地面上,以便驾驶员参考。

绘制时,可以使用粉笔或者绳子等工具来标示出轨迹线的形状和位置,这样驾驶员在倒车时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调整车辆的行驶路径。

方法二:倒车倾斜法倒车车轮轨迹线的绘制还可以使用倒车倾斜法来实现。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车辆的倾斜角度来确定倒车车轮轨迹线的形状和位置。

在倒车倾斜法中,我们需要先确定车辆的倾斜角度。

倾斜角度是指车辆在倒车时所形成的倾斜角度,它与车辆的前轮转角和后轮转角有关。

一般情况下,倾斜角度会根据车辆的尺寸和转向角度的大小而变化。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倾斜角度确定车辆的倒车车轮轨迹线。

倒车车轮轨迹线是由车辆前轮和后轮的转动轨迹所构成的。

车轮罩模面设计流程(PPT36页)

车轮罩模面设计流程(PPT36页)

生成光顺后的边界线
填充光顺后的边界
图17 利用Flange Binder生成压料面曲面
网格化后的压料面
图18 对压料面进行网格化
比压料面低的工件型面
图19 对工件的型面进行 处理,删除比压料面低 的型面网格,以保证工 件型面网格都在压料面 之上,并保证有一定的
距离
处理完的工件模型
图20 新建主截面线类型
车轮罩零件模面设计
图 1 初始零件图
零件一
零件二
一 工艺方案选择:
针对以上两个零件的特点,采用双件拉 深的方法来完成对它们的模面设计。模面 设计完之后先进行拉深工序,之后再完成 冲孔、修边和整形等工序。
二 模面设计流程:
利用Dynaform中的DFE和BSE来完成 对该零件的模面设计和坯料形状设计。其 总的模面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
5 对工件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如图9、10;
6 对模型的内部孔洞进行填充,如图11、12;
7 利用Model Check/Repair对生成的网格进行修补, 如图13;
8 确定冲压方向,并检查冲压负角,如图14、15; 9 对生成的模型进行外部边界光顺,如图16; 10 生成压料面,如图17、18所示; 11 对工件的型面进行处理,如图19所示; 12 对工件进行工艺补充,如图21~28所示; 13 预估并拟合坯料线,如图29、30所示;
图12 利用Hole Fill功 能对孔洞进行补充
生成的孔洞补充
选择参考曲线点ຫໍສະໝຸດ 生成曲线的点生成参考曲线点击Apply,选上所需补充的孔洞
图13 利用Model Check/Repair对生成的网格进行修补
图14 确定冲压方向,并检查冲压负角
图15 冲压负角检查图

车轮踏面绘制教程

车轮踏面绘制教程

1,新建图形文件打开AutoCAD软件,【新建】打开选择样板对话框,选择A3.dwt(自己创建的图形样板文件)样板【打开】2,在图框的外部区域以1:1的比例开始绘制图形3,切换图层到中心线层,使用直线命令绘制一条水平和一条垂直的辅助线4,以交点O为圆心500为半径画圆;使用偏移命令将OY向右偏移32;拖动右侧直线的控制点(如图3,便于与OY直线区分)右侧直线与圆的交点即为O6点。

使用【打断】命令去掉圆的多余部分(如图4)5,以O6点为圆心400为半径作圆;使用偏移命令将OY向右偏移1.25;拖动右侧直线的控制点(如图3,便于与OY直线区分)右侧直线与圆的交点即为O5点。

使用【打断】命令去掉圆的多余部分(如图4)6,以O5为圆心86位半径作圆;7,使用偏移命令将OY向左偏移38,将OX向上偏移12,二者相交于G点,拖动二者的控制点,如图8,以G点为圆心14为半径作圆,得到O4点;9,以O4点为圆心14为半径作圆;过O4点做一条长度为14且与X轴正方向成200度的直线aa;切换到粗实线图层,使用直线命令在任意位置位置一条100长与X轴正方向成-70度的直线;使用移动命令将直线移动到如图位置,移动时几点选择直线的中点,移动到直线aa左端点处得到直线gg’。

10,切换图层到中心线层,以O6为圆心720为半径作圆;使用偏移命令将OY向右偏移15,拖动直线控制点如图;圆与直线交于O7点。

11,使用【打断】命令将图中多余部分去掉。

12,使用偏移命令将OX向左偏移70,选中该直线将其切换到粗实线图层。

13,使用偏移命令将OX向上偏移15,将OY向左偏移54,二者交于O2;拖动控制点缩短直线。

13,以O2为圆心12为半径作圆;14,使用【相切、相切、半径】圆命令24位半径作圆与左侧直线和圆O2相切。

15,使用【相切、相切、半径】圆命令18位半径作圆与直线g g’和圆O2相切。

16,使用【修剪】命令剪掉多余线段;然后使用【删除】命令删除多余线段;17,以O4点为圆心,14为半径作圆,以O5点为圆心100为半径作圆,以O6为圆心500为半径作圆,以O7为圆心220为半径作圆。

正方形汽车轮子路面图

正方形汽车轮子路面图
在ppt里插入几何画板文件后使用正常但关闭ppt后再重新打开时会出现提示此演示文稿中的一些控件无法激活这些控件可能未在计算机中注册并且插入的几何画板文件不能正常调用
怎样画正方形汽车轮子的路面
杜老师: 你好! 我是峡江县罗田中学教师,叫肖生德。 今年暑假在井冈山参加了“初中数学试卷命制培训”, 邓武高老师说命题要联系生活实际,他要我们探讨一下 “若汽车轮子改为正方形,要使汽车在运动中平稳,路面 要修成怎样的形状?”,开学后我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 可用下面方法解决,不知是否正确?请杜老师指点,谢谢!
文件名
在PPT里插入几何画板文件后使用正常,但关闭 PPT后再重新打开时,会出现提示“此演示文稿中的 一些控件无法激活,这些控件可能未在计算机中注 册”,并且插入的几何画板文件不能正常调用。请问 杜老师你知道通过怎样处理就能正常调用吗? 请指 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建图形文件
打开AutoCAD软件,【新建】打开选择样板对话框,选择A3.dwt(自己创建的图形样板文件)样板【打开】
2,在图框的外部区域以1:1的比例开始绘制图形
3,切换图层到中心线层,使用直线命令绘制一条水平和一条垂直的辅助线
4,以交点O为圆心500为半径画圆;使用偏移命令将OY向右偏移32;拖动右侧直线的控制点(如图3,便于与OY直线区分)右侧直线与圆的交点即为O6点。

使用【打断】命令去掉圆的多余部分(如图4)
5,以O6点为圆心400为半径作圆;使用偏移命令将OY向右偏移1.25;拖动右侧直线的控制点(如图3,便于与OY直线区分)右侧直线与圆的交点即为O5点。

使用【打断】命令去掉圆的多余部分(如图4)
6,以O5为圆心86位半径作圆;
7,使用偏移命令将OY向左偏移38,将OX向上偏移12,二者相交于G点,拖动二者的控制点,如图
8,以G点为圆心14为半径作圆,得到O4点;
9,以O4点为圆心14为半径作圆;过O4点做一条长度为14且与X轴正方向成200度的直线aa;切换到粗实线图层,使用直线命令在任意位置位置一条100长与X轴正方向成-70度的直线;使用移动命令将直线移动到如图位置,移动时几点选择直线的中点,移动到直线aa左端点处得到直线gg’。

10,切换图层到中心线层,以O6为圆心720为半径作圆;使用偏移命令将OY向右偏移15,拖动直线控制点如图;圆与直线交于O7点。

11,使用【打断】命令将图中多余部分去掉。

12,使用偏移命令将OX向左偏移70,选中该直线将其切换到粗实线图层。

13,使用偏移命令将OX向上偏移15,将OY向左偏移54,二者交于O2;拖动控制点缩短直线。

13,以O2为圆心12为半径作圆;
14,使用【相切、相切、半径】圆命令24位半径作圆与左侧直线和圆O2相切。

15,使用【相切、相切、半径】圆命令18位半径作圆与直线g g’和圆O2相切。

16,使用【修剪】命令剪掉多余线段;然后使用【删除】命令删除多余线段;
17,以O4点为圆心,14为半径作圆,以O5点为圆心100为半径作圆,以O6为圆心500为半径作圆,以O7为圆心220为半径作圆。

18,使用偏移命令将最左侧直线向右偏移135,
19,过偏移直线与OX的交点座一条直线与X轴正方向成-97.125度的直线;使用直线命令绘制直线与圆O7相切(打开临时捕捉,捕捉切点)且与97.125度的直线垂直。

20,使用延伸命令将直线延伸到右侧垂直的线。

21,修剪多余线段
22,使用倒角命令绘制右侧倒角,然后删除多余辅助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