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其它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应当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公共安全,维护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利益。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第七条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浅谈公安计算机信息安全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

浅谈公安计算机信息安全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

浅谈公安计算机信息安全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发布时间:2023-02-03T01:02:39.27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8期作者:陶培莉[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深入发展,公安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规模也开始逐步扩大,陶培莉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拉萨市城关区 850000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深入发展,公安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规模也开始逐步扩大,分为不同类别。

计算机信息管理受到现代公安系统的良好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是目前公安系统所使用的必要工具,而该系统所使用的信息资源的安全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公安的管理系统。

因此,公共计算机信息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安;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应对策略引言:目前,公安信息存在一定的风险。

有一些犯罪分子在互联网上传播病毒,或黑客破坏,危及公安信息的安全。

因此,公安信息必须加强系统防御和网络监管。

通过增加投资和研究,可以改变这种现象。

一、公安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目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定义有很多版本,但对其本质内容的分析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以保证系统的持续可靠运行、服务不中断。

结合公安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本质要求,信息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计算机保护等级。

公安计算机系统应包括抵御软件或硬件被外部病毒入侵的技术,以保证系统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是法律法规层面。

政府部门应当出台保障公安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网络安全应用。

三是组织管理层面。

人是计算机操作的主体,加强对人的管理是降低计算机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

公安信息管理系统对计算机信息的保护要求从六个方面进行保证,即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信息数据的可控性和可验证性。

不可能向第三方提供非授权人提供的信息或其他信息,或权利实体提供或披露的信息,同时不能显示信息的特征;完整性是指计算机数据不被任何人员故意篡改、添加或删除,并且人为破坏计算机数据的完整性,以使信息完整并以更完整的方式存储,避免数据管理混乱或人为丢失计算机数据中的数据和信息完整性。

试析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与管理

试析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与管理

试析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与管理作者:黄向郡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1期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与管理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几点优化措施,比如制定完善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法律体系、加强用户名和密码管理、加强专业的安全管理队伍的构建等,不断提高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将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公安系统整体办事效率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现阶段,诸多地区的公安机关都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了构建,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环节,所以极大地凸显出了公安机关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

公安机关的公安信息安全,必须要注重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指数的提升,有效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这已经成为了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发展的重中之重。

通过加强公安系统信息化安全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公安系统整体办事效率、工作效率,并不断提高服务功能的完善程度。

因此,要想将公安机关计算机信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要将公安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落实到位。

一、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缺少完善的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现阶段,在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过于注重技术安全防范层面,没有对制度安全防范给予高度重视。

首先,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通过分析现有立法的现状,在公安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中,滞后现象经常出现,其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与市场经济社会管理工作出现了极大的差距。

其次,公安专网安全标准体系较不完善,这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配置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安全标准的统一性严重缺失。

最后,安全管理体制较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很难落实安全网络管理工作。

(二)缺少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病毒手段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下,计算机病毒有着较为迅速的更新速度,一般来说,在研制某种计算机病毒查杀的同时,会出现高级版本,可以说,计算机病毒,主要是在计算机应用的全过程中产生的【1】,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和破坏性等特点比较显著,所以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如果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无法落实,极容易使外界恶意盗取计算机信息。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探究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探究

信息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20①作者简介:马文忠(1977—),男,回族,宁夏吴忠人,公共管理硕士,副高,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保护与公共信 息网络安全监管。

DOI:10.16660/ki.1674-098X.2008-5640-6094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探究①马文忠 于月霞(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网安总队 宁夏银川 750002)摘 要: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作为跨时代最伟大产物之一的计算机,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

但计算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入侵我们的生活,为了更方便快捷地使用计算机,我们对于个人信息的输入总是欠考虑,对计算机并没有很强的防备心理,这也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总是一个大热门话题。

本文从数据加密技术角度出发,探讨其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据加密技术 简介及应用原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 必要性 具体应用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1(b)-0120-03Application of Data Encryption Technology in Computer NetworkSecurityMA Wenzhong YU Yuexia(Network Security Corps of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Yinchuan,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750002 China)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very quickly. As one of the greatest cross era products, the computer undoubtedly adds more color to people's life. But the computer brings convenienc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constantly invading our life. In order to use the computer more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we always neglect the input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have no strong defensive psychology to the computer, which also leads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is always a hot topi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encryption technology in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Key Words: Data encryption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principl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Necessity; Specific application近年来,网络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网络安全意识才深入人心。

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信 息 安全 监 控工 作主 要 是对 日常 程序 使 用 的过程 进 行 监控 ,当信 息 被用 户操 作 使用 的 过程 中 ,会 受 到多个 方 面 的 不确 定性 因 素或 者 确定 因 素的 影 响 ,导致 用户 在 正常 使
用 信 息 的过程 中 ,பைடு நூலகம் 临一 些突 变 的情 况 ,其监 控 工作 最 为 重 要 的监 控对 象 就 是一 些 以往 从未 出现 的新 问题 ,这 就是
技 术 水平 、对 于 网络 安全 的重 视 程度 、 自身管 理能 力 等都
3 计 算机信 息 管理在 网络 安 全 中的应用 建议 结 合计 算机 信 息 管理 在 网络 安全 的应用 中存在 问题 , 本 文提 出 以下计 算机 信息 管理 在 网络 安全 中的应用 建议 :
3 . 1提 高网络安全 防范 意识 。计算机 信息管理 工作在 网 络 安全工作 中 的实 际使用效 果是否 良好 ,这与 网络 信息安 全
用 , 也就 是 从 本质 上 来 促 使 互 联 网信 息 能够 朝 着 和 谐 、 安 全 的 良性方 向发展 ,其 参 与 网络 安全 工作 的相关 管理 人
员 ,只有 通过 自身极 强 的信 息 安全 防 范意 识 ,才 能够在 进 行 网络安 全工 作 的过 程 中对 于一 切 具有 安全 隐 患 的信 息加
1 网络安 全与 信息 管理 概述 网络 安全 主要 就 是指 的互 联 网之 上所 传 输信 息 自身具 有的安全 性 ,但 也指计算 机系统硬 件 、系统 软件等所 具有 的 安全性 。计算机信 息在进 行传递 的过程 中,无论是存 储 目的 还 是 共 享 ,都 必须 要保 持 在一 个 完全 密 闭 、安 全 的环境 之 内。信息 管理主要 是针对 网络信 息进行管 理,也就 是对互联 网信 息 以及信息 服务等 多个方面 的信息进行 安全 的管理 计 算机在 实际应用 的过程 中 ,其计 算机 自 身 的信息管 理技术 能 够起 到极其 重要 的作用 ,这主要是 由于计算机 信息 管理对于 网络 安全 管理来说 有着极 其重要 的作用 ,是保 证 网络 安全 的 不 可缺 失的一部分 。一般情 况下 ,网络信 息管理工作 实际管 理的 内容 可 以划分 为 以下 几个方面 :服务器传 输 、服 务器信 息、基础运 行信息 、用户信息 、网络信 息资源等几个 方面 。 2 计 算机 信息 管理 在 网络安 全应 用 中存在 的 问题 计 算 机 信 息 管 理 在 网络 安 全 工 作 应 用 过 程 中所 起 到 的效 果是 否 优 良,与计 算机 网络 信息 技术 操 作 人员 自身的

重庆市公安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通知

重庆市公安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通知

重庆市公安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公安局•【公布日期】2016.07.27•【字号】渝公发〔2016〕105号•【施行日期】2016.07.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行政处罚正文重庆市公安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通知渝公发〔2016〕105号各公安分局,各区县(自治县)公安局,各专业公安机关,市公安局各直属单位:为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要求及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管理行政执法的需求,切实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市局对2011年7月29日印发执行的《重庆市公安机关网络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重庆市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附件:重庆市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重庆市公安局2016年7月27日重庆市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第一部分总则一、为规范行使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促进行政执法公平公正,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网络安全管理执法工作实践,制定本裁量基准。

二、本市各级公安机关对违反网络安全管理的违法行为,依据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法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适用本裁量基准。

违法行为同时违反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并适用《重庆市公安机关治安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修订版)》作出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未对单位违法行为进行规定的,依据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法规的规定对单位进行处罚,适用本裁量基准。

试析公安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试析公安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试析公安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作者:桂宝郭业频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文章针对公安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安全管理措施:一是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二是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严格管理远程访问和维护功能,通过链路层连接认证的方式完成网络设备的互联,线路加密,由公安部门自建信道;三是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关键词】公安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作为全国性大网,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包括省厅、公安部、派出所等不同层次的网络系统,对公安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然而由于网络众多的用户和范围过于大,给公安计算机网络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安全隐患,急需要加强研究及安全管理。

一、公安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1、信息系统保密性差应用软件安全、数据库安全及操作系统安全都属于信息系统安全的范畴,应用软件安全性低主要是指一些网上免费下载的软件可能带有病毒,使公安信息系统安全性不高;以ORACLE数据库为主的公安业务信息系统,因为缺乏加密保护措施和身份认证体系,信息很容易被泄露,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作为应用服务的一种公共平台,操作系统的安全审计和访问权限设置不完善,存在许多安全漏洞,导致公安部门操作软件的系统安全性能低[1]。

2、网络系统本身安全性较低网络通信设备安全及通信传输信道安全是网络系统安全的主要内容,其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等具有远程访问及维护功能的设备都属于网络通信设备,很可能被非法用户操控。

而网络系统通信传输信道包括帧中继、邮电专线及DDN等,也有少数是微波信道或自建光纤,这些传输信道普遍存在线路不稳定、中间环节多和质量较差的缺点,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就需要占用大量时间进行检测和维修,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2]。

对于通过电话拨号上网的地区,用户越多越有利于非法用户的攻击,给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3、管理能力较差一些公安部门的网络管理忽视日志审计的作用,加上管理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的检测出运行故障,缺乏应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应当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公共安全,维护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利益。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第七条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二章安全保护责任第八条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公安机关的安全监督、检查和指导,如实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安全保护的信息、资料及数据文件,协助公安机关查处通过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知识手册

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知识手册

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知识手册目录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公安信息网违规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2)二、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规定 (3)三、八条纪律、四个严禁 (8)四、公安信息通信网联网设备及应用系统注册管理办法 (9)五、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 (20)六、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管理办法(试行) (26)七、湖南省公安机关非警务人员使用公安信息网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35)八、网络安全知识 (42)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公安信息网违规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公安信息网,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以下简称公安民警)使用公安信息网行为,是指公安民警在公安信息网上进行的软硬件安装与开发、信息发布、信息查阅、应用等行为。

第三条对公安民警违反规定使用公安信息网的,应当根据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依据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条违反“一机两用”规定,将公安信息网及设备外联其他信息网络,或者擅自拆除监控程序、逃避监控、扰乱上网注册工作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五条编制或者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故意扫描、侵入公安信息系统,破坏公安信息网站、窃取数据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六条擅自在公安信息网上开设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网站(页)、聊天室、BBS 等网站(页)的,给予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过处分。

第七条在公安信息网上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侮辱、诽谤、诋毁他人,破坏他人名誉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以上处分。

第八条在公安信息网上编造、转发危害国家安全、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公安信息通信网运行管理规定

公安信息通信网运行管理规定

《公安信息通信网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信息通信网运行管理工作,增强信息通信民警的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为公安工作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信息通信保障和服务,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联入公安信息通信网的各警种信息通信运行管理部门。

第三条公安信息通信网是由公安有线通信、计算机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的公安机关信息通信专用网络。

公安有线通信、计算机通信是以公安部为中心,联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简称一级网),通至各市(地、州、盟)公安局(简称二级网),再通至各县(市、旗)公安局(简称三级网)的三级主干网络。

公安机关基层所、队以接入网形式联入主干网。

其中,一级网采用星型加环型网络拓扑结构,二级网可以采用星型或者星型加环型网络拓扑结构,三级网主要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公安卫星通信是由公安部主站和各地方地球站共同组成的,以卫星转发方式进行通信的网络,以公安部主站为中介,联通公安有线通信网和计算机通信网。

公安移动通信是采用超短波、短波、微波等无线通信技术组成的警用移动通信网,一般以各地方区域性使用为主,可以进行网络互联。

第四条公安信息通信网运行管理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同时规定各岗位人员的职责。

各岗位人员应当具有计算机、通信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经过岗位专业培训,通过岗位资格考试,持证上岗。

第五条公安信息通信网运行管理岗位应设专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可以兼任,但同一人不得负责3个以上岗位。

重点岗位全天(24小时)应当有专人在岗,并有其他人员备岗。

岗位设置及职责划分可以根据技术或业务发展进行调整。

第六条公安信息通信网运行管理实行一日工作制、故障申告首问责任制和网上公示制。

一日工作制,是根据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的制度。

故障申告首问责任制,是当网络发生故障时,接报人员负责受理、登记、跟踪处理的制度。

网上公示制,是将信息通信网及其相关应用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故障受理、处理情况及时上网发布公示的制度。

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内容,具体内容:今天我就要给大家说说,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到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满意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制定是...今天我就要给大家说说,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到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满意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制定是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自发布日期实施。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适用本第三条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应当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公共安全,维护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利益。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其它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应当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公共安全,维护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利益。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第七条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公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6篇

公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6篇

公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6篇一、计算机安全管理1、医院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计算机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计算机系统。

严禁暴力使用计算机或蓄意破坏计算机软硬件。

2、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装计算机硬件系统,若须拆装,则通知信息科技术人员进行。

3、计算机的软件安装和卸载工作必须由信息科技术人员进行。

4、计算机的使用必须由其合法授权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5、医院计算机仅限于医院内部工作使用,原则上不许接入互联网。

因工作需要接入互联网的,需书面向医务科提出申请,经签字批准后交信息科负责接入。

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必须安装正版的反病毒软件。

并保证反病毒软件实时升级。

6、医院任何科室如发现或怀疑有计算机病毒侵入,应立即断开网络,同时通知信息科技术人员负责处理。

信息科应采取措施清除,并向主管院领导报告备案。

7、医院计算机内不得安装游戏、即时通讯等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尽量不在院内计算机上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储工具。

二、网络使用人员行为规范1、不得在医院网络中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国家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信息。

2、不得在医院网络中进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禁止的活动。

3、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修改计算机中与网络有关的设置。

4、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添加、删除与医院网络有关的软件。

5、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医院网络或者使用医院网络资源。

6、未经允许,不得对医院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7、未经允许,不得对医院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8、不得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9、不得进行其他危害医院网络安全及正常运行的活动。

三、网络硬件的管理网络硬件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通信线路、不间断供电设备、机柜、配线架、信息点模块等提供网络服务的"设施及设备。

1、各职能部门、各科室应妥善保管安置在本部门的网络设备、设施及通信。

2、不得破坏网络设备、设施及通信线路。

由于事故原因造成的网络连接中断的,应根据其情节轻重予以处罚或赔偿。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33号)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33号)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33号)公安部令第33号公安部1997年12月30日发布《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已于1997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自1997年12月30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应当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公共安全,维护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利益。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管理办法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管理办法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管理办法(1997年12月11日国务院批准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工作。

公安机关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应当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公共安全维护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利益。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器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第七条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浅谈公安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公安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公安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公安计算机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民警同志的重视,但公安机关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联性和共享性等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病毒、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行为的安全威胁和攻击。

为进一步确保专网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转,笔者就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略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公安网络存在的问题公安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来自物理硬件方面的安全问题。

物理安全是指由于物理设备的放置不合适、规章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使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和光纤、电缆等网络线路遭受水灾、火灾、雷电、辐射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人为破坏,造成专网不能正常运行。

物理安全是制定安全策略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比如说我局在组建网络机房时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对网络机房的设备摆放和各设备的防火、防雷、防静电措施方面严格按照市局要求达到标准。

同时,避开阳光直射,避开暖气设备,定期对设备作好除尘除静电工作,特别是对重要网络设备加设UPS系统,以保证网络设备在外界停电的情况下能正常的运转。

二是来自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不可能无缺陷和漏洞,这些缺陷如未及时发现,就会被攻击者通过恶意扫描所利用,成为黑客攻击的首选目标。

计算机病毒是公安专网安全最大威胁。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潜伏性、激发性、破环性、隐蔽性等特点,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存储介质等进行传播。

特别是网络病毒因其通过网络方式(如电子邮件)传播,且具有传染方式多、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大、清除难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对网络造成的危害性更大。

三是来自人为的因素。

主要是指计算机管理者及使用人对电脑不当使用造成的安全问题。

公安网在规划自己的内部网段时,为用户分配并制定了相应的网络lP地址资源,以保证网络通信数据的正常传输。

lP地址的误用将会导致lP地址发生资源冲突且使正常注册用的电脑与专网中断,造成网络混乱或无法上网;公安专网管理职责不到位,网络管理员和部分民警安全意识淡薄、用户口令设置不严密或随意泄密,都将对专网的安全构成威胁;对移动存储设备缺乏有效的管理,少数民警不了解公安专网和因特网采用物理隔离特点,使用移动U盘和移动硬盘在两网之间上传和下载数据信息,对移动存储设备的管理必将给专网管理带来威胁和麻烦,因为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传输过程中数据为明文,容易被泄密,同时又容易把互联网上的病毒或恶意程序在不知不觉中带到专网中,不能保证重要数据的保密性和公安网络的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规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规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规定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33号?公安部1997年12月30日发布《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已于1997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自1997年12月30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应当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公共安全,维护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利益。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研究
随着公安系统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网络管理成为我国公安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论述,并且提出提高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以此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事务中。

标签:公安;计算机;安全管理
1信息网络安全的概述
目前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定义存在很多版本,但是分析其本质内容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数据等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此保证系统能够持续可靠的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结合公安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本质要求,信息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计算防护层面。

公安计算机系统要包含阻值软件或者硬件受到外界病毒等侵入的技术,以此保证系统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等。

二是法律法规层面。

政府部门要出台关于保证公安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此实现网络的安全应用。

三是组织管理层面。

人是操作计算机的主体,加强对人的管理是降低计算机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

2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病毒手段滞后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说计算机病毒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很多时候在我们研制出查杀某种计算机病毒的时候,其高级版本就会出现,可以说计算机病毒是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全过程的,由于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破坏性以及隐蔽性,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往往会因为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的不合理而导致计算机信息被外界盗取。

当然在公安系统中由于受到经费等方面的制约,公安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也比较落后,这样导致一些先进的病毒防范措施不能及时的应用到公安网络管理中。

2.2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还不完善
目前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安全防范层面,而忽视了制度安全防范的重要性:首先是网络安全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通过对现有立法的现状分析,针对公安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存在滞后性问题,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管理工作的需要。

其次缺乏完整的公安专网安全标准体系。

其主要是在计算机软件、硬件配置上存在安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例如公安网络安全建设的标准设置不高。

三是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最终导致安全网络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实处。

2.3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安全管理意识偏差
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紧紧提高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而且还必须要提高终端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方面我国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主要是针对他们在操作计算机系统时缺乏安全操作的技能,例如很多基层公安人员不懂得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结果导致计算机系统经常会出现人为强制关机等问题,从而容易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计算机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公安基层人员随意调取公民信息,导致公民信息被泄露的问题。

而且部分人员也经常利用公安内网浏览各种不安全的网页或者下载一些不安全文件等,从而容易导致公安内网被外界病毒侵入,最终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瘫痪或者信息被泄露。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导致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所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公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需要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维护需要较大的资金,所以政府部门要建立专项资金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

二是计算机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工作,根据实践计算机网络安全不安全很大一部分与操作人员的不规范使用有关,因此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与终端操作人员的沟通,及时告知操作人员如何规范进行操作,并且告知其下载杀毒软件的流程等。

三是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他们的操作技能。

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很大原因是由于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例如管理人员对岗位使用需求的不了解会直接影响信息安全管理。

在公安组织系统中每个岗位都具有明确的权限和任务,而部分人员没有对自己的岗位进行清晰的认识,结果导致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操作。

3提高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
3.1加快信息网络安全立法建设,健全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法规体系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在,公安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实现网络的相对安全必须要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我国要积极出台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一是立法机关要尽快对我国现存的法律进行修改,及时根据互联网技术发展制定符合公安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形成系统的法律保障体系。

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尽快出台关于完善公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规则,以此促进公安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方面要完善相应的安全保密制度,提高对信息使用者和管理者操作流程的规范管理,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要追究其责任,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另一方面要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保证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快速的做出相应的反应。

3.2提高公安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必须要从技术提高入手: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防入侵检测系统,实现对公安网络系统的全天24小时检测,在外界不安全因素入侵时可
3.3加强对用户名以及密码的管理
在对公安网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更加安全的管理效果,就要重视起用户名以及密码的管理,这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环节。

加强用户名以及密码的保护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具体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中做起。

首先是对公安网中的信息管理采取加设密码的保护方式,其次是在登录公安网查询信息时,需要输入相应的用户名以及密码,以起到限制性的作用,不符合数字证书的要求应该限制其登录。

除此之外,密码的安全等级也具有一定的要求,采用数字与字母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密码的安全系数。

3.4建立一支专业的安全管理队伍
首先,选用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责任心较强的员工担任各个基层单位和部门的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员,与所属的领导相互配合,将会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其次,还要定期培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提供其出国深造的机会,接触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知识,从而使自身的知识水平完善,自我素质得打提升,进而能够做好我国的公安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最后,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具体职责明确到安全管理人员身上,使其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从事提升其的工作责任意识,一旦发现单位和部门出现违规行为,就要及时的进行通报,对同类事件的发生起到警惕作用
4结束语
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作为公安信息化工作中一个重要部分,许多公安机关通过加大网络安全管理的投入资金来提高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保密性,可以看出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目前的工作重心。

公安部门可以通过有效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制度来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配备必要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专门的信息网络管理机构等措施来提高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耀斌.浅谈公安计算机信息安全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1).
[2]桂宝,郭业频.试析公安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J].新西部(理论版),2014,(01).
[3]李云亮.对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研究[J].电子制作,2015,(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