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论文论中国画气韵及欣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画气韵及欣赏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

它是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
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

它是中国艺术的典
型代表,是一种精神性、哲学性很强的艺术。

中国画是建立在艺
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书印结合,进行
意象造型,美学追求,从而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
界。

一、欣赏中国画要看气
韵所谓“气”指先天的气质,秉性。

气质,系指
创作者本人主观能动性与创作个性的充分发挥。

“韵”指发而为
画的笔墨情韵。

金丹元教授曾把中国艺术思维气质概括为雅、游、和三种形式,这三种思维气质完美融合是一种艺术形式,也就是
指人的精神与人格修养。

新儒学学者徐复观在他的《中国艺术精神》中说过:中国的绘画,是要把自然物的形象得成为神、灵、玄。

通过某种形象而将其画了出来,达到最高的画境,以自己的精神
为创造对象传承中国画的精神。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言术“六法”时,首先提出“气韵生动”之后,接着说
“骨法用笔是也”。

很明显,谢赫将“骨法用笔”列为“六法”
中第二大法,这一方面说明气韵与笔墨的重要关系,气韵全由笔
墨而生,舍笔墨无从谈气韵。

中国绘画的用笔用墨,历代画家、
理论家都做过详细而精辟的论述。

孟子说:“吾养吾浩然之气”。

气韵不能师授,人品胸襟都可以修养,后天的补养修炼有与扩充
先天气度的不足。

董其昌也说:“气韵不可学,此知而知之,自
有之授。

”郭若虚将人品视为绘画的必要前提,所谓“气韵”是
人的个性在整个心性流露出来的,本自心源,必在生之,故不可
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期然而然。

文如其人,画如其画,石涛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之者,
精神灿烂,出之纸上。

”元代杨维桢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
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清代唐岱谈到:
“六法原以气韵为先,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呆板矣。

”清方薰
则说:“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才会生动,则气韵自在。

”由于历代艺术家的分析,总之,气韵生动成了绘画的首宗
要义,成为画家在创作中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成为欣赏中国画的
主要准则。

二、欣赏中国画看神
韵文人画家首先是画家,以画为乐,其次是文人。

董其昌因博学多闻形成自家风范,把绘画的功能用意趣表达,与
画工画区别日益明显,尤其是北宋中期文人画成熟后区别更为突出。

郭若虚秉承文人画的创作理念,视六法为品赏准则,尤其着
重气韵。

纵观唐及宋的绘画,宫廷画家,民间画工不乏传世名作,他们看重绘画的基本功训练,以画为业,风格工谨细致,状物自
然生动。

大家都知道被称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
山居》是元朝黄公望七十九岁高龄创作的作品,全图用墨淡雅,
山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笔势雄伟,充分体
现出“寄兴于画”的思想和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既形象地再现
了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展开
这幅传世名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出景色,丘陵
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云烟掩映村舍,近树苍苍,疏密有致,人物飞禽,生动适度。

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这幅山水
画布局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
亲切,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集中显示出画的
神韵和画家的心灵境界,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正如齐白
石说:“绘画的神韵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三、欣赏中国画看笔
墨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是其基本特点,
笔墨二字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是点、线与水墨的协奏。


分五色,释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五大色阶,并由
五种色阶之间形成的无数细微的渐变。

唐代张彦远在论墨时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绿而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
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卒。

是故韵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


在五色,则物象乖矣。

”说明墨不仅能决定形象,分出明暗,拉
开距离,代替色彩,还能制造画面的氛围。

中国画家深谙绘画要旨,认为画面太枯则有燥气、画面太湿则无生气,墨无变化则僵
滞死板。

因而数块浓墨必以湿墨润之;一块湿墨必以枯墨提醒。

观其面目时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态,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
象意韵所感染。

在品赏中国画时,看运笔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节律,情感起伏,通过气与力的统一变化而形成用笔的韵律感和节
奏感,亦是画家心弦的拨动。

笔力、笔气、笔韵是有机的统一,
以气统力、统韵、以韵助气,助势、三者结合,方称上佳的用
笔。

中国画以线条构成,我们绘画的祖先认为,以点作画易于散,碎,以画作画易于模糊、平板、用线最易扑捉
于物体的形象及动感,最适合发挥毛笔水墨、宣纸绢帛的特性。

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的艺术语言。

绘画的线条具有生命力,千
百年来,中国艺术家伏案笔耕,利用不同的笔法书写着粗细、曲直、刚柔、干涩、虚实、顺逆、繁简等不同质地、不同感觉的线条,并用这些含情线条的渐变,排列、组合、交搭、分割、呼应,在画上构成造型的诸多形式。

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
浓淡干湿变化、正如古人说的好,“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这
些无不显现着画家的才思、意韵功底。

中国绘画
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鲜明的表现形式,原质的文化意味,积淀
着中华文明璀璨的文化资源。

其特有的哲学理念、美学意韵、文
化精神所搭建构筑的精神高地。

挖掘其更深远意义的艺术精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