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全国大赛一等奖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全国大赛一等奖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全国大赛一等奖:重拾传统文化的魅力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和快节奏生活的崛起,许多人都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程度逐渐下降。
为了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项名为“梦回繁华”的教学设计在全国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教学设计将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学生带入到古代繁华的城市。
通过讲解历史背景,展示当时的城市景观和建筑,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文化的繁荣和灿烂。
其次,教学设计注重参与性和互动性,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例如,通过组织学生们参观博物馆、传统工艺坊和文化节庆活动,他们可以亲自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甚至参与传统戏曲表演。
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们增长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教学设计还鼓励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学生们将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实地调研和采访,了解相关习俗、技艺和传承情况。
他们还将通过研究报告和展示,向全校师生展示他们的发现和成果。
最后,教学设计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们思考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生活的启示和价值。
学生们将参与小组讨论和辩论,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中。
他们还将通过撰写个人反思和分享经验,记录和总结他们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通过“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学生们不仅能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能够培养他们对多样文化的包容心态和欣赏能力。
这项教学设计的获奖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鼓励他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创新和探索,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教学大赛一等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大赛一等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大赛一等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状况,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2、品位作者的成长历程,感悟成长。
3、学习本文鲜活生动的语言。
重难点:1、了解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状况,感悟成长。
2、初步了解“现在的成年的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回忆一下上学期学习过的鲁迅的《风筝》,从那篇课文里,你认识到一个怎样的鲁迅?(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也做过错事;勇于自我剖析,自我悔悟;是一个批判封建思想的斗士。
)2、其实,鲁迅先生也有天真幼稚、富有童心的一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认识一下童年的鲁迅。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预习过程中积累的生字词以及初读课文后留下的印象。
建议用“这是一篇的课文”的句式说一句话。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2、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怎样过渡的?(先写百草园,那是“我”童年的乐园;再现写三味书屋,那是令“我”难忘的地方。
中间用一个过渡段把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了。
)三、赏玩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一)赏玩百草园1、百草园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那儿有什么?它究竟有什么魅力,竟让作者几十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并写下这篇文章来回忆呢?今天就让我们借助作者的文字,和童年的“我”一起去赏玩百草园。
要求把你和童年的“我”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玩过的游戏记下来,然后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百草园。
提示: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处,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泥墙根一带,那儿…”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季节,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春天,那时…”可以介绍百草园的动植物,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动物,那黄蜂…那叫天子…那蟋蟀…”或“我喜欢百草园的植物,那桑葚…那何首乌…那木莲…” 可以介绍百草园的某一事,例如:“我喜欢在百草园里听阿长讲故事…”或“我喜欢在百草园里捕鸟…”可以介绍百草园的色彩,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艳丽色彩…”可以介绍百草园的声音,例如:“我喜欢百草园的美妙声音…”2、百草园的一草一木都那么有趣味,想像一下童年的“我”在百草园都会玩什么?体会“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国大赛一等奖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全国大赛一等奖1000字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理解《梦回繁华》的歌曲意义和文化背景。
2.掌握歌曲的整体旋律和歌词,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和麦克风。
2.学生们的乐器和歌唱伴奏。
3.放映歌曲的MV或歌曲背景介绍视频。
4.教材和教学指导册。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歌曲的导入(15分钟)让学生聆听歌曲《梦回繁华》的MV或歌曲背景介绍视频,并解释歌曲的意义和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和文化内容提高,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第二步:歌曲的学唱(25分钟)1.首先,老师会教唱整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们可以跟着老师的节奏和旋律一起唱。
2.在掌握旋律和节奏的基础上,老师会将一些重点部分的歌词进行讲解,例如:“梦回繁华”的“繁华”就是指昔日的待遇繁华,如今却被抛弃。
3.老师会逐句教唱歌词,使学生们能够清楚地理解歌曲的内容。
第三步:歌曲的演唱(20分钟)通过演唱歌曲,并记录录音表演,对学生们进行表演评分。
让学生们在小组内互相分析、探讨和理解自己的不足,为演唱做好更好的准备。
第四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对歌曲和音乐文化的理解、感受,总结歌曲的意义、故事和文化价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四、作业布置1.学生们可在家练习内心唱歌,并为下一次课程的演唱做好准备。
2.学生们可以积极参加音乐文化活动,以增强音乐游戏的魅力和感召力。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掌握了《梦回繁华》的歌曲意义和文化背景。
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歌唱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一、导入:1、美丽的月色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让我们回忆一下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例如,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的《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写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白居易的《暮江吟》中写到“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等等。
2、古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苏轼也不例外。
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时,他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
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篇文章,深挖诗人的情感。
3、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听范读,要求注意读音、停顿。
2、学生自由读。
3、全班齐读。
4、再齐读,读出文言的味道、宁静的氛围、夜游的兴致和复杂的情感。
三、疏通文意、解决障碍。
1、利用课文注解,读懂文意。
2、交流理解重点字词意思、句子意思。
一生朗读一句,一生翻译一句。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意思。
4、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
四、读出作者,读出情感。
1、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读出苏轼的伤感。
2、带着这种体会齐读第一句。
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读出失落和欣喜的情感。
4、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读出失落和果断的情感,以及两人享受夜游的情感。
五、细读品悟、焦点探究。
1、在承天寺的中庭,两人看到了怎样的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老师:这个月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个月亮?学生:庭院里有波光闪烁,原来是月光明亮而空灵;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月光照射下竹柏的倒影。
1、2、从月光想到清澈的水、影子和水草,它们不仅形状相似,而且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水草在浮动。
原创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原创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引言全国教学大赛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发现和表彰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推动我国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本文将分享一篇我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该方案获得了全国教学大赛的一等奖。
这个教学设计是围绕某一学科的某一知识点开展的,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某一学科的某一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该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 1. 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该知识点的定义、特点和相关概念;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该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解释其解决过程; 3. 学生能够发现该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了解其价值和意义。
教学策略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采用以下三个主要的教学策略:探究式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教学设计引入了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主动发现和总结知识点的规律和属性。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和边角数,自己总结出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本教学设计中,学生将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任务,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方法时,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在讨论中交流和分享他们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科知识融入真实情境的教学方法。
通过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化学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化学实验场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探索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本教学设计选取了学科中的某一章节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第一节:导入与激发兴趣活动:使用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生活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国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学设计
全国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学设计
介绍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份获奖教学设计,该设计曾在全国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奖项。
该设计以简单策略为主,避免涉及法律复杂性,保证独立决策并不依赖用户协助。
设计背景
该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而制定的。
通过本设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和自信心。
设计目标
- 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 增强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设计内容
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 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
- 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步骤
1. 导入环保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介绍环保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3.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现实性
4. 设计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
5. 总结研究成果,展示学生的成果和心得体会
教学评估
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估:
-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 学生对环保实践活动的参与和反馈
总结
本教学设计以简单策略为主,通过引发学生兴趣、亲身参与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与沟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该设计曾在全国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奖项,证明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引言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秀的教学设计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石。
全国教学大赛是我国各级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竞技舞台,获得一等奖教学设计意味着获奖者在教学设计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本文将介绍一份获得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的教学设计,以展示其设计思路与特点。
教学设计背景该教学设计针对高中数学教学,课题为“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
这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确保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者制定了一套综合性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目标•掌握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理解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的图像与解的关系;•学会运用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步骤步骤一:导入与激发教师通过讲解实际问题引出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利用抛物线的形状讲解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的产生背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步骤二:概念与性质解释教师通过幻灯片、板书等方式,详细解释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实例图示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的特点,并强调它们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步骤三:图像与解的关系教师设计一系列图像,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绘制相应的抛物线图像,并通过这些图像解决二次方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二次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如图像的顶点对应方程的解等。
步骤四:综合应用训练教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建立二次函数或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包括物理、经济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进一步学习的建议,鼓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持续进步。
教学设计特点1.问题导向:教学设计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范文(3篇)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范文(3篇)第1篇: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和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默读的方法,感知文章大意。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百草园生活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诗词启发,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其二)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小儿垂钓》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生齐读课件上的诗句)师:同学们,童年就像一支古老的歌谣,是我们一生的珍宝。
大家刚才读的这几句诗是我国古代诗人对儿童生活的有趣描写。
现在,回想一下自己上小学前和小学时的生活,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事呢?(生思考并回答)本文的作者,看似严肃的著名作家鲁迅,又有过怎样有意思的童年时光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看看吧!(板书课文题目及作者)【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古诗词导入,引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激发其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用童心阅读、感悟文章,消除阅读鲁迅文章的距离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资料助读,知人论世(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资料助读:课件出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的一年。
《琵琶行》全国大赛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全国大赛一等奖教案XXX《琵琶行·并序》课例赏鉴——该课例获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西安)执教/XXX观察/XXX【课例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生:XXX。
师:XXX是怎样一位诗人?生:XXX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师:不仅如此,XXX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
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XXX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XXX思念XXX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XXX。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
那么,XXX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XXX的《琵琶行》。
(板书课题)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生读小序)师(改正个体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朴的话概括一下?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出身。
师:写出身,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XXX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
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
(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
5分钟左右)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
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爬山》教学设计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爬山》教学设计引言本文是关于《爬山》教学设计的文档,该设计获得了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
本设计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提高学生对于爬山活动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爬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户外探险精神和勇敢精神。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爬山的准备工作:- 研究基本的爬山知识,包括装备选择、安全措施等。
- 研究并练正确的爬山姿势和技巧。
2. 山地导航:- 研究使用地图和指南针进行导航。
- 练在山地环境中进行定位和导航。
3. 团队合作:- 分组进行山地探险活动。
- 研究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4. 山地环保:- 强调山地环保的重要性。
- 研究并实践山地环保的方法和原则。
教学活动-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爬山活动的乐趣和挑战。
- 安排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 设计游戏和任务,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实地考察活动中的表现和表达。
- 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度。
- 游戏和任务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爬山装备和工具。
2. 地图和指南针。
3. 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结论通过《爬山》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爬山活动的要点和技巧,培养户外探险的兴趣和勇敢精神,并提升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设计荣获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证明了其在教学效果和创新程度上的优异表现。
希望该设计可以为更多学生带来乐趣和成长的机会。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篮球》教学设计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篮球》教学设计
设计概述:
本篮球教学设计是为了参加全国教学大赛而制定的,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篮球技能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设计包括篮球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如运球、投篮、传球和防守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
1. 篮球基本规则和比赛流程的介绍。
2. 篮球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运球、投篮、传球和防守等。
3. 篮球战术和策略的研究,如进攻和防守的基本战术。
4. 篮球比赛的模拟训练和实践。
教学方法:
1. 分组合作研究:学生分组进行技能训练和比赛模拟,培养团
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篮球技能和战术,并让学生模仿和练。
3. 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差异
化教学。
4. 反馈评价:及时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
生的研究积极性。
教学评价:
1. 考核方式: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比赛结果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篮球基本技能、团队合作、比赛表现等方面。
3. 反馈与奖励: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相关的反馈和奖励,
鼓励他们继续进步。
通过本篮球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篮球技能,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并在全国教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4年度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教案
度等方面的要求。
2024/3/24
教学内容适量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合 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有限 的时间内能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突出
针对教学重点,教案中应有详细的 阐述和解析,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能 够抓住关键,深入理解。
8
教学方法选择
跨学科融合
教案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机融合,为学生 提供更加综合、全面的学习体验。
2024/3/24
20
教学方法创新
2024/3/24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教学法
结合生动、具体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 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教案
2024/3/24
1
目录
2024/3/24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与实施 • 教学效果与评估 • 教学特色与创新 • 教学反思与展望
2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2024/3/24
3
课程背景
01 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需求
当前教育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鼓励教师参 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5
2024/3/24
THANKS
感谢观看
26
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问题、情 境等方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望,为新课学习做好 铺垫。
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教案
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教案一、背景介绍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激励教师积极进取而举办的一项教育竞赛活动。
本次比赛旨在评选出优秀的教学案例,以供其他教师借鉴和研究。
二、比赛获奖教案简介本次比赛中,我提交了一份名为《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教学方案》的教案。
该教案主要针对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研究兴趣不高的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增加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三、教案内容概述该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研究,提高语文素养。
2. 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重难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讲解。
3. 教学过程:详细描述了教学过程,包括引入新课、知识点讲解、示范演示、练等环节。
4. 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小组合作、游戏互动等,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5. 教学评价:设定合适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案的创新之处该教案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创新性: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将研究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增加研究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2. 增加互动:引入小组合作研究和游戏互动等方式,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研究兴趣。
3. 强化评价:设定明确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及时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提高。
五、教案的效果和意义该教案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的研究兴趣明显提高,研究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总结通过参加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并获奖,我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这次经历也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研究的机会,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研究成长贡献力量。
以上是本次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教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其他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
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具体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具体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点内容 1重点内容 22、教学难点难点内容 1难点内容 2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讲解知识,使学生对重点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上课之初,我会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超市买水果,看到了两种苹果,一种是红彤彤、圆润饱满的红苹果,另一种是青绿色、表皮略带斑点的青苹果。
我在纠结到底买哪种苹果好,于是我就问旁边的一位阿姨。
阿姨告诉我,红苹果通常比较甜,而青苹果则比较酸。
我心想,这可真有意思,不同的苹果居然有不同的特点。
就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具体学科知识一样,看似相似的事物,其实也有着各自独特的性质。
通过这个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授环节1、知识讲解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图表和实例,结合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具体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全国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学设计
全国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学设计
背景
全国教师教学大赛是我国教育界的重要赛事,旨在发现和表彰
优秀的教师和教学设计。
获奖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创新
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取得显著教学成果的设计方案。
目标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获奖教学设计的简单策略,帮助教师在全
国教师教学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策略
1. 选题:选择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主题,能够引发学生
兴趣和思考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设计:根据选题,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3. 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小组
合作学习、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评估: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注意事项
- 简洁明了:教学设计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内容和复
杂的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 确认可行性: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确认所选的教学方法和
策略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避免出现无法实施的情况。
- 引用可确认内容:在教学设计中,避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确保教学设计的可信度。
结论
通过以上简单策略,在全国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教学设计奖项
的机会将会增加。
请教师们遵循上述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散步》教学设计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散步》教学设计研究目标:理解深刻的XXX读精妙的词句品味诗意的语言体会浓浓的亲情一、情境导入(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见人间真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XXX的叙事散文《散步》,体会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爱,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散步。
齐读课题)二、研究指导1、研究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以下研究目标出示字幕:研究目标理解深刻的文意美读精妙的词句品味诗意的语言体会浓浓的亲情)2、按照以下研究指导,开始自学吧!出示字幕:研究指导快速地浏览课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站在读懂课文的角度说明理由。
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三、展现交换1、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2、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站在读懂课文的角度说说理由。
(几生说)3、这些标题都是可以的。
不过,老师认为还是“散步”好。
谁来帮老师说说理由?★4、这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两对母子。
多么可爱!(板书知识树:孩子妻子母亲作者)喜欢这个小孩的请举手。
5、你喜欢这个小孩子的什么呢?(生说师板书:聪明可爱机灵)6、表现在课文中的哪句话?生:“前面也是…,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7、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对孩子最大的赏识就是把他当时说的话,活灵活现地“克隆”一遍。
(谁来读读孩子说的话)(生读:“前面也是…”)8、应当读出什么语气来(聪明、活泼、童真童趣、猛然发现纪律的高兴)9、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这句话,读出孩子的本性来。
(生齐读:“前面也是…”)★10、你认为“老婆”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说师板书:贤妻良母)11、表目前哪里呢?(“老婆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12、言下之意是,老婆在家里,(生:不一定听我的。
)13、老婆为什么在外总是听我的?用目前的话说就是恭敬丈夫,给他个——面子。
14、在家里,就分歧了,遇事大家商议,谁说的对听谁的,这就是内外——有别!15、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位老婆的?(生:“老婆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最新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6篇
最新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第4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观看时钟的整点与半点,并尝试探索出其规律。
2、培养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会认识整点与半点,并掌握其规律。
难点:能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ppt;幼儿一日生活照片;自制时钟卡片。
2、经验准备:幼儿对时针、分针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音乐导入:《时间像小马车》请幼儿入场。
2、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
这个好朋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
是谁呢?(二)图文共读1、鼓励幼儿观察时钟钟面,大胆说出时钟钟面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上一共有12个数字;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其特点。
)2、帮助幼儿回忆时针、分针的不同点。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时钟上有分针和时针,那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呢?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粗细的不同特征)(三)认识整点1、通过展示部分幼儿一日生活照片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
2、认识整点(1)教师通过ppt引导幼儿学会认识整点。
(2)教师通过各种时钟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出整点时间的规律。
规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3、请你试一试(1)教师利用实物钟表出示各种整点,请幼儿积极参与,说出时间。
(2)请幼儿当小老师随意拨出整点,小组比赛看谁先说出时间。
(四)认识半点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半点的时钟与整点时钟的不同,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出半点时间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整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时钟的分针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6)2、帮助幼儿梳理清楚:半点的时候,时针指向两数字中间时,算数字小的时间。
全国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学设计
全国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学设计一、前言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一份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有机结合的策划书。
本教学设计在参加全国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奖项,充分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本设计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优秀的研究范例,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
二、教学背景2.1 课程标准(此处简要介绍课程标准的要求,如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等)2.2 教材分析(此处简要介绍教材内容、结构、特点等)2.3 学情分析(此处简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研究兴趣、已有知识基础等)三、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此处列出本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3.2 过程与方法(此处列出本节课所要培养的研究过程和方法)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处列出本节课所要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教学内容4.1 核心内容(此处列出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4.2 教学难点(此处列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五、教学方法(此处介绍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等)六、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此处描述导入新课的方式和内容)6.2 自主研究(此处描述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和任务)6.3 合作探究(此处描述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和任务)6.4 课堂讲解(此处描述教师讲解的过程和内容)6.5 练巩固(此处描述学生练巩固的过程和任务)6.6 课堂小结(此处描述课堂小结的方式和内容)七、教学评价(此处描述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如学生成绩、研究过程、课堂表现等)八、教学反思(此处描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如教学效果、学生反馈、改进措施等)九、附件(此处提供与本教学设计相关的教学资源、课件、教案等附件)全国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学设计到此结束,希望这份设计能对教师们有所启发和帮助,共同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优秀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知识储备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培养点:1、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语言特点。
情感体验点:1、培养学生关注生存空间、保护环境的习惯。
2、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和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揣摩词语,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在预习本上正确注音、解释(查字典或词典)。
②学生课外搜集、摘抄有关春的.古诗文句(备用)。
③老师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等。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朗读课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研读春草图,归纳分析其他春景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1、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3、听读之后,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4、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上面的问题。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理清本文写作的思路:(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启发学生归纳)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四、研读与赏析:1、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课文第1-3段的内容,思考:①第1、2段总写了哪些景物?②第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③第3段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形象生动的词语进行描写的?有什么好处?④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3、全班交流后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教学设计单位:牛庄中心校授课人:郭啸天时间:2008."5《散步》教学设计2008."5学习目标:理解深刻的文意美读精妙的词句品味诗意的语言体会浓浓的亲情一、情境导入(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见人间真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莫怀戚的叙事散文《散步》,体会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爱,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散步。
齐读课题)二、学习指导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出示字幕:学习目标理解深刻的文意美读精妙的词句品味诗意的语言体会浓浓的亲情)2、按照以下学习指导,开始自学吧!(出示字幕:学习指导★快速地浏览课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站在读懂课文的角度说明理由。
★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三、展示交流1、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2、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站在读懂课文的角度说说理由。
(几生说)3、这些标题都是可以的。
不过,老师认为还是“散步”好。
谁来帮老师说说理由?★4、"这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两对母子。
多么可爱!(板书知识树:孩子妻子母亲作者)喜欢这个小孩的请举手。
5、你喜欢这个小孩子的什么呢?(生说师板书:聪明可爱机灵)6、表现在课文中的哪句话?生:“前面也是……,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7、"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对孩子最大的赏识就是把他当时说的话,活灵活现地“克隆”一遍。
(谁来读读孩子说的话)(生读:“前面也是……”)8、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来(聪明、活泼、童真童趣、猛然发现规律的喜悦)9、"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这句话,读出孩子的个性来。
(生齐读:“前面也是……”)★10、"你认为“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说师板书:贤妻良母)11、"表现在哪里呢?(“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12、"言下之意是,妻子在家里,(生:不一定听我的。
)13、"妻子为什么在外总是听我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尊重丈夫,给他个——面子。
14、"在家里,就不同了,遇事大家商议,谁说的对听谁的,这就是内外——有别!15、"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位妻子的?(生:“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16、"喜欢母亲的举手?17、"你为什么喜欢母亲?(这位母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意,很疼爱自己的孙子。
)18、"把写母亲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生:“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很听她的话一样。
”19、"小时候,孩子听母亲的话;长大了,母亲听孩子的话。
话,是心声,是母子相互信赖的心声。
20、"还有哪一个地方写到了母亲?找找看。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
)21、"“还是走小路吧。
”母亲怎么改变了主意?(满足孙子的要求。
)22、"这就是对孙子的——(疼爱)23、"这里“摸摸”的动作,“还是走小路吧”,应该读出什么来?(爱抚)24、"用心“摸摸”,轻轻地,慢慢地,柔柔地“摸摸”,从心里读出来(生读:母亲摸摸)25、"把“摸摸”读到自己的手上来(再读)26、"把“摸摸”从自己的手上,转移到孙子的“小脑瓜”上来(生读语段)27、"母亲开始眺望远方,这远方,正是孙子向往的路径。
可见,小路的景色很美。
(多媒体出示:“她的眼随小路望去波光粼粼的鱼塘。
”)28、"谁来读一读?(一生读)29、"来,同学们,读出母亲的眺望——齐:“她的眼随小路望去:30、"通过读,把眺望的视线由近处推向远方——齐:“她的眼随小路鱼塘。
”31、"母亲看得远啊!既看到了美景,也预料到了路障,于是,母亲对我说——生:“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32、"母亲是早有预料的,不用惊慌,再读。
(生再读)33、"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
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
请听老师读。
(师范读“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34、"你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慈祥、善解人意、疼爱孙子)(师板书:慈善、疼爱孙子)★35、"喜欢作者的举手。
36、"为什么喜欢作者?(注意与母亲交流、很孝敬母亲)37、"哪里看得出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38、"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伴同母亲的时日很短)39、"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伴随母亲的时日很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40、"“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个“熬”字,说明了什么?(可见母亲挺过严冬不容易,每活过一天,十分艰难,很不容易。
体现出生命的坚韧!)41、"说得好!总算盼来了春天。
(多媒体演示句子:“这南方初春的生命。
”)42、"大家看看,多美的春天!多美的语句!谁来读一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
”)43、"想象新绿,那是新生命的诞生和希望。
齐读—“这南方44、"感受新绿,最是一年春好时,浓妆淡抹总相宜。
再读——“这南方45、"二月里看见刚刚抽出的嫩芽,是什么心情?(惊喜)一-读出来: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46、"听到与看到“咕咕地起着水泡”时的是什么心情?(自在和愉快)再读:“田里的冬水也着水泡。
”47、"这段话写得真美!生命真美啊!再次齐读这段话,用生命的美滋养我们的眼,用生命的美润泽我们的心。
(齐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48、"母亲毕竟老了,身体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不能熬过去?于是,在产生“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的时候,我决定——生:“走大路”。
49、"作者说这话时语气怎么样?(干脆、利落)50、"读出这种当机立断。
(生读语段:“走大路”)51、"读出这种充满孝心的当机立断。
(生读语段:“走大路”)52、"读出这种委屈儿子,孝敬母亲的当机立断!(生读:“走大路”)(板书:孝敬母亲)53、"“我”孝敬母亲,断然决定“走大路”;妻子夫唱妇随;母亲疼爱孙子,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54、"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一家人向着那菜花——(多媒体演示段落)生自由朗读这句话。
55、"你读懂了什么?(生说师板书:责任使命)“整个世界”指的是:在我和妻子心中的地位。
56、"是啊,“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的,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
57、"好一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背上的”是——(母亲)58、"“她背上的”是——(儿子)59、"“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母亲加儿子)60、"母亲加儿子,就是——(整个世界)61、"我背上的加她背上的,就是我们一家。
“一花一天国,一家一世界。
”62、"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爱幼)63、"尊老爱幼,就是——(整个世界)64、"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头,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续)65、"生命的源头加上生命的延续就是——(整个世界)66、"(课件展示)“我们在阳光下就是整个世界。
”指导朗读这一节。
67、"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生齐读)68、"瞧这“尊老爱幼”的一家子——(齐读)“我们在阳光下69、"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再瞧这“尊老爱幼”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家子——读:“我们在阳光下就是整个世界。
”四、升华主题1、大家发现没有,这篇文章什么句子比较多?(对称句)2、这种对称的句式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大家找找看,找一找对称句。
3、让学生读自己找的对称句。
4、(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对称句,让学生齐读)5、听同学们那么有节奏地朗读,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这种句式多美呀!大家模仿着这样的对称句,说一句话。
(师出示多媒体)6、说得太美了!诗一般的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除了具有对称美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几生说)五、拓展延伸(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妈妈洗脚》):一位年轻的母亲端着一盆热水去为年迈的婆婆洗脚,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我也为您洗脚……”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亲情无处不在,它不仅在莫怀戚先生的家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每一个人的心中,只要你用心观察。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家庭中的亲情故事。
六、结束语同学们,在我们即将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我想用一首歌的歌词来作为我们今天这节课的结尾。
(播放《懂你》歌曲)师生齐读《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