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轴类零件外圆的加工方法

轴类零件外圆的加工方法

轴类零件外圆的加工方法以轴类零件外圆的加工方法为题,我们将探讨一下外圆加工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技术。

外圆加工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适用于各种轴类零件的制造过程中。

下面将从车削、磨削和切削等方面介绍外圆加工的方法。

一、车削方法车削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适用于加工直径较大的轴类零件。

在车床上进行车削加工时,可以采用外圆车削、内圆车削和螺纹车削等方式。

其中,外圆车削是加工外圆的主要方法。

外圆车削的基本原理是将工件装夹在车床上,通过刀具的旋转和进给的运动,将工件表面的金属层逐渐削除,从而得到所需的外圆形状。

外圆车削可以采用粗车和精车两道工序,先进行粗车,再进行精车,以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二、磨削方法磨削是通过砂轮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工件表面的金属层逐渐磨除,从而得到所需的外圆形状。

磨削加工可以分为粗磨和精磨两个阶段,通过不同颗粒大小和硬度的砂轮进行磨削,以达到不同的加工要求。

粗磨是在加工前期采用粗颗粒的砂轮进行磨削,以去除工件表面的毛刺和粗糙度。

精磨是在加工后期采用细颗粒的砂轮进行磨削,以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三、切削方法切削加工是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工件表面的金属层逐渐切削掉,从而得到所需的外圆形状。

切削加工可以采用车削切削、铣削切削和车铣复合切削等方式。

车削切削是通过车床上的刀具进行切削加工,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切削。

铣削切削是通过铣床上的刀具进行切削加工,将刀具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旋转和进给运动,从而形成所需的外圆形状。

车铣复合切削是将车床和铣床的功能进行组合,通过车床上的主轴旋转和铣床上的进给运动,实现对外圆形状的加工。

总结:以上是轴类零件外圆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磨削和切削等多种方式。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以确保外圆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此外,还需要注意刀具的选择、刀具的磨损与更换、加工参数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外圆表面车削质量的提高方法

外圆表面车削质量的提高方法

外圆表面车削质量的提高方法1 车床车外圆工艺介绍削的基本方法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车削加工的切削性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

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锥面、内外圆柱面、螺纹、沟槽、端面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意义:在车床使用不同的车刀或其他刀具,可以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如内外圆锥面、内外圆柱面、螺纹、沟槽、端面和回转成形面等,加工精度可达IT8一IT7 ,表面粗糙度Ra 值为1.6~0.8,车削常用来加工单一轴线的零件,如直轴和一般盘、套类零件等。

若改变工件的安装位置或将车床适当改装,还可以加工多轴线的零件或盘形凸轮。

单件小批生产中,各种轴、盘、套等类零件多选用适应性广的卧式车床或数控车床进行加工;直径大而长度短的大型零件,多用立式车床加工。

成批生产外形较复杂,具有内孔及螺纹的中小型轴、套类零件时,应选用转塔车床进行加工。

大批、大量生产形状不太复杂的小型零件,如螺钉、螺母、管接头、轴套类等时,多选用半自动和自动车床进行加工。

它的生产率很高但精度较低。

1.1 车外圆的特点将工件装夹在卡盘上作旋转运动,车刀安装在刀架上作纵向移动,就可车出外圆柱前。

车削这类零件时,除了要保证图样的标注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外,一般还应注意形位公差的要求,如垂直度和同轴度的要求。

常用的量具有钢直尺、游标卡尺和分厘卡尺等。

1.2 外圆车刀的选择和安装1.2.1外圆车刀的选择常用外圆车刀有尖刀、弯头刀和偏刀。

外圆车刀常用主偏角有15°、75°、90°。

尖刀主要用于粗车外圆和没有台阶或台阶不大的外圆。

弯刀头用于车外圆、端面和有45°斜面的外圆,特别是45°弯头刀应用较为普遍。

主偏角为90°的左右偏刀,车外圆时,径向力很小,常用来车削细长轴的外圆。

浅谈车削外圆时如何保证尺寸精度

浅谈车削外圆时如何保证尺寸精度

OCCUPATION952012 08案例C ASES浅谈车削外圆时如何保证尺寸精度文/郝灵波 王利利车削外圆尺寸的精确度是车工操作者基本功的最好体现,但要想在每次加工时都能精确掌握外圆的尺寸精度,没有熟练的基本功是不行的,怎样才能快速提高车工操作者车削外圆的技能呢?下面介绍几种车削方法。

一、利用对刀保证尺寸精度《高级车工技能训练》一书提到:精车外圆时车刀刀尖不能高于工件的旋转中心,要求对准中心,也可以稍微低于工件的旋转中心,但低于中心的尺寸不能超过工件直径的三十分之一。

这一方面说明刀尖高于中心会因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增大而引起表面粗糙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也说明车刀低于机床的旋转中心时,会使车刀的前角减小,使车刀的后角增大,从而减少车刀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摩擦,降低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降低了,相对来讲尺寸精度就更容易保证了。

笔者经过实际加工经验总结得出,在车削外圆对刀时,车刀刀尖低于工件的旋转中心要比车刀刀尖对准工件的旋转中心时效果更好,特别是对于加工直径较小的工件尤为突出。

二、选择车刀、加工速度保证加工精度在实际车削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90º硬质合金车刀进行高速车削以及采用高速钢低速车削的方法来保证外圆尺寸的加工精度。

1.采用90°硬质合金车刀高速车削外圆采用90º硬质合金车刀高速车削外圆,刀具如图1所示。

通常采用高的切削速度V c>120m/min,小的进给量f =0.1mm/r和较小的背吃刀量a p=0.2~0.3mm;这种加工方式可以保证工件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

具体在加工时可以采用试切、试测的方法。

(1)试切削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切削深度,保证工件的加工尺寸。

车刀进刀后做纵向移动2mm左右时,停止进刀。

纵向快退,然后停车测量。

如尺寸符合要求,就可继续车削;如尺寸还大,可摇动中滑板加大切削深度;若尺寸过小,则应减小切削深度。

通过试切削调节好切削深度便可正常切削。

车削外圆时如何保证尺寸精度

车削外圆时如何保证尺寸精度

车削外圆时如何保证尺寸精度1 绪论车削加工的范围很广,包括模具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甚至我们平时坐的椅子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车削出来的,可以说车削加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其实际操作基本的内容很多,但我个人认为最为基本的还是车削外圆,外圆尺寸精度关乎于一个轴类零件是否报废、螺纹直径是否达标等情况,可以说在车削外圆时如何保证尺寸精度是一个车床操作者的基本功体现之处,把外圆车削成合格品是一门值得研究的一门学科,是广大车工、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在长期车削实践中不断总结、长期积累、逐步升华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1.1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国家的技术支持,成功引进数控技术,国家不但引进数控技术,而且还组织相关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至此,我国的数控技术和数控相关行业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对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近十多年,我国的数控机床的产量和需求量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可以说无论在一些大型企业或者私人小作坊,都可以看见数控机床的身影,从事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多,国家对于数控相关的职业教育也更重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大小小工厂采用数控机床来加工制造产品,因此可以说对加工的工件的尺寸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显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车削外圆的尺寸精度控制,这是一个最为基本亦最为重要的问题。

车削外圆在机械车削加工应用中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车削外圆尺寸是否达到要求,在车削加工中的应用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它不仅体现了车削加工的优势和便利,而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 车削外圆的理论与基本做法2.1 车削外圆理论所谓车削,就是利用工件的所谓车削,就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棒料的形状和尺寸,使毛坯材料加工成符合图样要求的工件。

可以理所当然地说车削是机械制造业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加工方法。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绪论论文分析了车削外圆加工的常见问题,能够有效解决车削外圆加工中岀现的表面拉毛、表面粗糙、出现波纹、直径时大时小、质量不精准等问题,着重解决车削外圆的表面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对车削外圆的加工方式中所岀现的问题,完善并使其发展,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繁荣发展解决一个障碍。

1.1 本课题设计的背景在19世纪后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美国迅速超过英国成为了机床工业第一强国。

运用自动化技术,首先研制出了各种由机、电、液控制的高效自动化机床。

由于航空制造业复杂零件的制造和特殊材料的加工需求,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字控制机床,并进行了大量的原理性和应用性技术试验。

总的来说,我国机床行业现在正高速发展。

从产值来看,已经位于世界前列,如我国的沈阳机床厂和大连机床厂位于世界机床企业前十五强。

但从类型上来说,我国取得主要发展进步的为中低档机床,而高档机床市场则主要被国外占领。

中国机床工业的设计、制造、使用、创新能力,尚处于低中档水平。

当今的中国机床、功能部件、控制系统、刀具和测量,在精度、可靠性、稳定性、耐用性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仍然存在,这也是大量进口国外高档NC机床的根本原因。

机床是制造及修理一切机器的机器,在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用机床生产的产品技术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机械工艺的技术水平,机床工具工业被誉为机械工业的“总工艺师”。

一方面,随着尖端科技的不断发展,以航空航天、汽车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对复杂零件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对先进制造机床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发展未来机床的需求愈加迫切。

另一方面,随着加工零件要求的不断提高,机床上的加工工具、工艺方法、工艺装备以及检测、控制方法等也在不断发生革新,促使机床结构及控制系统不断改进和发展。

在机械制造业中,在卧式车床(如CA6140)上车削外圆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加工形式。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车削是机械加工中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它包括车削内圆、车削外圆、车削孔等多种加工形式。

其中,车削外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在进行车削外圆的加工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或者难点,这些问题将影响到整个加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本文将分析并总结车削外圆加工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常见问题1. 车削外圆圆度不精确车削外圆圆度不精确是车削加工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进行车削外圆加工时,由于车刀和工件夹紧不均匀或夹具靠板磨损等原因,会导致车削出的外圆不圆或者圆度不精确。

此外,由于车床本身及刀具刃口磨损或变形等原因也会导致圆度不精确。

2. 车削外圆表面粗糙车削外圆表面粗糙是车削外圆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外圆表面的粗糙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车刀磨损、刀具倾角不合适、工件硬度等。

3. 车削外圆尺寸不正确车削外圆加工不仅需要满足圆度、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还要符合指定的尺寸要求。

但是,在实际加工中,经常会出现尺寸不正确的情况。

这主要和工件夹紧方式不正确、工件变形、车床导轨磨损等因素有关。

4. 车削外圆阴影部分过深车削外圆阴影部分过深是车削外圆加工中的一种瑕疵问题。

阴影部分是指车削后工件表面周围与车刀接触不良的部分,此部分与其它表面形成的交界处,如不加以处理,将对工件的美观度产生影响。

当工件硬度过高、刀具尖角过大、过渡角不合适等原因时,都很容易导致阴影部分过深。

解决方法1. 车削外圆圆度不精确的解决方法要解决车削外圆圆度不精确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对车刀的刀具倾角进行调整,保证车刀的刀尖与工件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上。

•对车床的主轴及夹紧机构进行校准和调整,确保夹紧力均匀、准确。

•当工件过硬或者过长时,可以采用多次轮切或顺切的方法进行加工。

2. 车削外圆表面粗糙的解决方法要解决车削外圆表面粗糙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适当调整车刀的进给量,减小车削表面粗糙度。

•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提高切削质量,减小表面残留的毛刺。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平 1墨
r nl i u n u n i e iyagal z
工 程技 术研 究
车 削外 圆的常见 问题及解 决方法
刘 长 宏
( 江苏省南通航运职业技术 学院 江苏 南通 2 6 1 ) 2 0 0 【 摘要 】本文 主要 阐述 了车削外 圃的常 见故障 :出现波 纹 , 面拉毛 , 面粗糙 直 径时 大时小 等原 因。分析 并提 出 了解决 问题 的方 表 表
法。
【 关键词 】车削外 圆 故 障分析 解 决对 策 【 中图分类 号 】TG 51 【 献标 识码 】A 文
【 文章编号 】I 7 —8 0 ( 1 ) -0I —0 92 0 63 2 0 0 2 8 1 3

以免径 向力过 大面产 生振 动。 在机械制造业 中, 在卧式车床 ( C 6 4 ) 糙度 。工件材料的强度 、硬度高 , 如 A 10 前角应选小 刃倾角 , 些, 工件 材料 的强度硬 度低 前角应 大一些 。 () 4微量精车外圆和精车内孔时 , 采用大 刃 上车削外圆是最基本 , 最普通的一种加工形式。 般硬质合金 刀具 前角为 l 。一 2 。为 宜。 5 0 倾角 -4 。一 -7 。。 5 5 无论是手动操作 或 自动进给方法 , 必须 严格保 后角: 要求切 削刃强固 , 应取较 小的后 角。 持加工零件 与车 刀之间的运动关 系 : 轴每转 主 转, 刀具应均匀移动给一 个进给量 。主轴带 精加工时应取较大的后 角。例如 : 加工 4 #钢 2车削工件时大时小 5 。一 7 。 。 精车时取 6 。一 8 。 。 车 削 工件时 大时 小 的原 因 。 着工件一起转动 , 主轴的运 动经挂轮传递给进 粗车时取后角 5 给箱 , 经过进 给箱变速后( 主要为获 得所需 的进 主偏 角和副偏 角 : A: 工件装夹松动 。 给 量) 传递给光杠 , 由光杠和溜板箱 中齿轮装 并 ( ) 响切削加 工残留面积 高度。从 这一 1影 B: 刀磨损 , 刀用钝 , 车 车 刀刃上出现缺 口。 C 车 削长轴时 , : 顶尖松 紧不适 , 顶尖磨损 。 置传 递给齿条 , 带动大拖板作给 予一定进给量 点看 , 减小主偏角和副偏角 , 可以降低表 面粗糙 的均匀直 线运动 , 使刀架上的 刀具 与加 工工件 度 , 特别是副 偏角对加工表 面粗糙度的影 响更 跟刀架 , 中心架 的支撑爪磨损或松紧调 整不当。 作相对 匀速切削运动 , 使加工零件获得 一定的 大 。 解决方法 : 停车检查 工件的装夹是否牢固; 尺寸 公差 要求 , 型位 公差要求和表面粗 糙度的 () 角和 副偏角决定了刀尖角 , 2主偏 故直接 车具 磨损 , 用钝 , 必须卸下车 刀 , 重新在砂轮上 刃磨或 更换新 刀 , 顶尖调 整松紧 , 顶尖磨损 更 要求 。在 实际操作 中, 由于各种原 因可能使主 影 响刀尖强度和散热体 积。 轴到 刀具之 间, 刀具 与加 工工件表面切 削状 态 () 3影响三个切 削分 力的大小和比例关系。 新 , 刀架 中心架支撑爪的松紧要调整适宜 , 跟 注 等环节出现 问题 , 引起车削外 圆发生故障 , 影响 增大主偏角可以减 小主切 削力 , , 同时 可使径 向 意润 滑和冷却 , 减少磨损 。 力减小 , 轴向力增大 。 产品的质量 , 影响正常 的生产 。 () 4 主偏角影 响断屑效果和排 屑方 向。增 3出现表面拉毛表面粗糙 度低劣 ’ 1出现波纹 大主偏 角能 使切屑变窄面厚 , 易折 断。 容 车 削外 圆时 出现表面拉毛表面粗糙度低劣 工件表 面有时 出现波纹 , 主要是 由 于振动 主偏角选 择原则 : 现象 , 生原因 。 产 () 1工艺系统 刚性好 时 , 减小主偏 角可提高 A: 车削时 , 削用量配合使用不 当( 切 工件 引起 的, 在车 削中出现振动有以下 几种原 因。 A: 电动机转动时产生振 动。 刀具耐用 度 ; 刚性不足( 如车细长轴) , 时 应取 较 转速 ̄ , / 吃刀深度 t 进给量 s , ) 解决方法 : 发现 电动机 转动时有振 动应及 大的主 偏角 , 甚至主偏 角等 于 9 。 , 0 以减小径 B: 车具 刀刃在不合 理的车 削过程 中产生 时坚 固电动机 的螺栓螺母 , 同时检查机 床底脚 向力, 减小振动 。 切 削力过 火发热 , 强度 , 硬度发生变化。 刀产 车 螺栓是否拧紧 。有 条件时 , 更换带有橡胶垫 圈 () 2加工很硬的材料 , 如冷硬铸 铁和淬火钢 生损坏 或不锋利 。 在不 当的切 削用量 下车肖 零 Ⅱ 的调整垫块 。 时, 为了减 少单位切 削刃上的负荷 , 改善 刀头散 件尤其 在精车 时( 通常为最后一 刀) 工件表面粗 B: 床主轴 承松动或不圆 , 车 主轴 上的齿轮 热条件提高 刀具 耐用度 , 应取较小 的主偏角 。 糙 留有 明显 刀痕 , 达不到表面粗 糙度的要求 。 啮 合不好 , 主轴 后轴承松动或不 圆。 () 3需要从中间切入的 , 及仿形 加工的车 以 C 表面 出现拉毛现象 。主要原因 , : 刀刃不 解决方法 : 用直径 2 毫米 、1 O 米长的钢 元 刀 , 应增大主偏 角和副偏角 ; 有时 , 由于工件 形 锋利 。 排屑不畅 , 铁屑排出成丝状或带状 , 缠绕 撬抬卡盘 , 发现卡盘有明显上抬 间隙时 , 应打开 状 的限制 , 例如车 阶梯 轴 , 则需用主偏 角 9 。 0 工件表 面, 造成工 件表 面披带状铁屑严重拉 毛 床头箱 , 调整前轴 承的松 紧度 , 消除主轴的径 向 的偏 刀。 影响零件 的质量。 跳动 。同时 检查后轴承的松 紧度 , 整控制后 调 () 件小批生产 , 4单 希望一 、二把 刀具加 工 轴承的并帽螺 母。手盘动卡盘 , 使主轴转 动松 出工件上所有 的表 面 , 则选取通用较好的 4 。 5 4车削外圆小结 紧适度 , 消除主轴的轴 向窜动 , 这样即可解决在 车 刀或 9 。偏 刀。 0 总之 , 车削外 圆时产生 的故障形式多种多 车削中发生的工件表面跳动和工件轴向窜支所 副 偏角的选择 原则 : 样, 既有 设备原 因也有工件 材质问题 , 刀具 问 产生的波纹。 () 1 副偏角变化的幅度一般不太火 , 在不 引 题, 以及操作者等原因 , 在排除故障时要具体情 如发现床头箱 内的齿轮发生严 重磨 损 , 啮 起振动的情 况下 , 可选取较小的数值 , 对于外圆 况具体分析 。 通过各种分析和诊断找 出具体影 合不好 , 必须 更换 齿轮 。 使齿轮啮合状态 良好 , 车 刀可取副偏角 6 。一 l 。。 0 响因素 , 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 最主要的归纳以 消除齿轮传动时产生的冲 击 , 轻产生振动给 减 () 2精加工车刀的副偏角应取得更小一些 。 下几点A: 认真 , 负责 , 保养调整机床 , 使机床达 车 削带 来的波纹。 必要时 , 可磨出一段副偏角等于 0 。的修光 刃, 到一定的完好状态( 精度) : 。B 正确理解切削基 c 工件空心或伸 出太长 。 : 修光 刃的长 度应略大于进给量 的 12—— 15 本 原理 , . . 合理掌握运用切削用量 。C 工件的装 : 解决方法 : 工件要牢 固, 安装 加工空心零件 倍 。 夹 牢固 , 用辅助手段使 工件切 削时减少工件 采 不能伸出过长 , 车刀要刃磨锋利 , 这样可避免工 () n : 强度高硬度材料或断 续切 削时 , 的几 何变形 。D: 3J  ̄ 高 J 正确的使用各种牌号刀具 , 刃 件表面出现波纹 。 应取较小 的副偏 角(。一 6 , 4 。)以提 高 刀尖强 磨合理角度的刀具 , 使刀具在切 削过程 中, 排屑 D: 刀架松动 。 度。 流畅 。E: 注意正确使 用冷却液和润滑液 , 延长 解决 方法 : 检查 刀架是否锁紧 , 检查清除 刀 刃倾 角的选择原 则 : 刀具使用 寿命 , 高生产率 。 提 架 底接 触面的铁屑 , 增强 刀架 的锁紧力 。 () 1加工一般钢料和灰铸铁 , 粗车时 取刃倾 E: 刀伸出过长或 刀刃已用钝。 车 角0 。一 一 。 ; 5 精车时取刃倾角 0 。一 5 ; 参考文献 。 解决 方法 : 刀伸出长度不宜过长 。刀 刃 车 有 冲击负荷时取 刃倾 角 一 。一 一1 。 ; 5 5 冲击 【]全 国先进 刀具选 编》 广西机械 工业研 究 1《 . 用钝 , 要将 刀具 刃磨 出合理角度 。刃磨好车 刀 性特 别大 的 , 甚至取 刃倾 角 - 0 3 。一 - 5 4 。。 所 出版 , 9 5. 17 的前角 、后 角、主偏角 、副偏 角、刃倾角 。 () 2车削淬火钢 , 可取 刃倾角 一5 。一 -1 [ Ⅸ 工 实用技 术 问答》. 京 出版 社 出版 , 2 2】 车 北

外圆的车削

外圆的车削
a
C
装备制造部
2.3 轴类工件各部分的车削
-------车削外圆---讲师 肖咸明
装备制造部
教学目标: 1.车刀的选择及安装 2.工件的装夹 3.切削用量的选择 4.车削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外圆车刀特点、车外圆步骤。 教学难点: 刻度盘的原理及应用
装备制造部
2.3 轴类工件各部分的车削
T )90°偏刀主要用来车削工件的外圆、端面和阶台。
F )用偏刀车削外圆时,作用于工件轴向的切削力较小,
装备制造部
粗车时,车刀前角应取( b )。 a)大些 b) 小些 c) 不变 精车时,车刀前角应取( a )。 a)大些 b) 小些 c) 不变 车刀刀尖高于工件轴线,车外圆时工件产生( )。 A 加工面母线不直 B 产生圆柱度 C 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大 车刀的主偏角为( b )度时,它的刀头强度和散热性能最佳。 a)45 b) 75 c) 90 用硬质合金车刀精车时,为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应尽 量提高( C )。 a)背吃刀量 b) 进给量 c) 切削速度 精车时,车刀后角应取( )。 a)大些 b) 小些 c) 不变
装备制造部
三 、切削用量的选择
(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粗车时,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都选取较大, 切削时产生的切削热和切削力都较大,考虑到刀具的寿命,需适
当降低切削速度;反之,半精车、精车时切削速度可选得高一些。
(2)刀具材料 为了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用硬度合金车刀高速精
车时,一般选较高的切削速度(80~100m/min以上);用高速钢
装备制造部
回顾小结: 教学目标: 1.车刀的选择及安装 2.工件的装夹 3.切削用量的选择 4.车削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车外圆、 教学难点: 刻度盘的原理及应用

车外圆的技巧

车外圆的技巧

车外圆的技巧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车外圆时的车削步骤,切削用量的选择,外圆的测量,刻度盘的使用,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注意事项。

关键词:外圆车削车好技巧0 引言车外圆是每个车工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之一,要做一个好的车工,就必须能够正确熟练的车好外圆,使用机动进给车削工件的过程如下:1 外圆的车削步骤1.1 正确安装车刀和工件。

车刀装夹在刀架上的伸出部分应尽量短,约为刀柄厚度的1~1.5倍,车刀刀尖应与中心等高;确保工件装夹牢靠。

1.2 准备根据图样检查工件的加工余量,做到车削前心中有数,大致确定纵向进给的次数。

1.3 对刀启动车床,使工件旋转,左手摇动床鞍手轮,右手摇动中滑板手柄,使车刀刀尖趋近并轻轻接触工件右端待加工表面,以此作为确定切削深度的零点位置。

然后反向摇动床鞍手轮(此时中滑板手柄不动),使车刀向右离开工件3~5毫米。

1.4 进刀摇动中滑板手柄,使车刀横向进给,进给的量即为切削深度,其大小通过中滑板上刻度盘进行控制和调整。

1.5 试切削试切削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切削深度,保证工件的加工尺寸。

车刀在进刀后,纵向进给切削工件2 毫米左右时,纵向快速退出车刀,如图3所示,停车测量。

如果尺寸符合要求,就可以继续切削,如尺寸大,就需加大背吃刀量;若尺寸过小,则应减小背吃刀量。

2 切削用量的选择2.1 背吃刀量(ap)的选择粗车时,主要考虑提高生产率,同时兼顾刀具寿命。

因加工余量较多,这时不要求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在考虑机床功率、工件和机床刚性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一个劲量大的背吃刀量,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只有当余量较大,不能一次车去时,才考虑分几刀车削。

但切削深度选的过大会引起振动,如果超过机床和车刀的能力就会损坏车床和车刀,即使在这些情况下,也应该把第一次或头几次的切削深度选得大些,最后留半精车和精车余量:半精车大致为0.5~2毫米。

精车为0.1~0.5毫米。

2.2 进给量(f)的选择切削深度选定以后,进给量应选取大些。

车削工件外圆产生波纹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车削工件外圆产生波纹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易引起车削T件产生波纹。 解决方法 : 检查刀架滑枕斜铁是否锁紧, 斜铁应调整到位锁紧, 防止在切削丁程中振动使斜铁松动影 响车削
副偏角 的选择原则 : 1 ) 副 偏 角 变 化 的 幅度 一 般 不 太 大观质量。 同时应检查刀架把和螺钉是否松动 以及有无受力 可选取较小 的数值 , 对于外 圆车刀可取副偏角 6 ~ 1 0 。 。2 ) 精加 T车 不均匀等问题 , 把和螺钉时应对角把和防止刀架把和面受力不均匀 刀的副偏角应取得更小一些 。必要 时, 可磨卅一段副偏角等于 0 。 产生形变。5 )车刀伸 过长或者刀刃钝也会产生波纹影响外观质 的修光刀 , 修光刀的长度应略大于进给量 的 1 . 2 ~ 1 . 5倍。3 ) 加T高 量。 解决方法 : 乍刀伸m刀夹不宜过长, 以免产生振动使工件表面产 强度高硬度材料 或断屑切 削时 , 应取 较小 的副偏角 4 - 6 。 , 以提 高 生波纹。 刀 刃用钝要将 刀具刃磨 出合理 的角度。 刃磨好车刀的前角 、 刀尖强度。 后角 、 主偏角 、 副偏 角 、 刃倾 角 等 。 刃倾 角 的选择 原 则 : 现 表面 拉 毛现 象 : 1 ) 加工一般钢料和灰铸铁 , 粗车时取刃倾 角 0 ~ 5 。 ; 精车时取刃 车削外 圆时l 斗 I 现表面拉毛现象 的产生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车 倾角 0 — 5 。 ; 有 冲击负荷时取刃倾角一 5 — 1 5 。 ; 冲击性特别大的 , 甚至取 刀刃在不合理的车削过程 中产生切削力过大发热 , 强度硬度产生变 刃倾角一 3 0 ~ 4 5 。 。 2 ) 车削淬火钢 , 可取刃倾角一 5 ~ 1 2 。 ; 车削铜 、 铝时可 化, 车刀产生损坏或者不锋利 ; 表面 现拉毛现象 , 主要是由于刀刃 取刃倾角 5 ~ 1 0 。 。3 ) 当T艺系统刚性不足时 , 尽量不要用负值刃倾 不锋利 , 排屑不畅 , 铁屑排 m成丝状货带状 , 缠绕丁件表面, 造成_ T 角 , 以免径向力过大而产生振动。 4 ) 微量精车外网和精车内孔时 , 采 件表面被带状铁屑严重拉毛, 影响零件 的外观质量 。 用大 刃倾 角 5 ~ 7 5 。 。 精加T时表面粗糙度低劣等现象: 总之 , 车削外 圆时产生的问题多种 多样 , 既有设备原因也 有1 二 车削T件表面粗糙度低劣产生原因为; 车削时 , 切削用量配合 件本身的材质 问题 , 刀具问题 , 以及操作者等原因。 在排除故障时要

外圆表面加工方法

外圆表面加工方法

外圆表面加工方法一、车削加工。

1.1 车削是外圆表面加工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就像一个熟练的厨师切菜一样,车刀在工件上稳稳地切削。

车削能够高效地去除大量材料,对于那些尺寸较大、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外圆表面来说,车削就像是一个大力士,轻松搞定。

比如说加工一些普通的轴类零件,车削能快速地把毛坯加工成接近最终尺寸的形状。

而且车削的设备相对简单,操作也比较容易上手,对于初入机械加工行业的小年轻来说,就像入门的敲门砖,先从车削开始学习加工工艺是很不错的选择。

1.2 车削加工还可以通过调整刀具的角度、切削速度等参数来提高加工精度。

这就好比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根据不同的路况调整车速和驾驶方式。

不过车削加工在精度上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那些超高精度的外圆表面,车削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就像让一个短跑运动员去跑马拉松,虽然也能跑,但不是专长。

二、磨削加工。

2.1 磨削加工那可就是外圆表面加工中的精细活了。

磨削就像是给工件做一次精致的美容,把表面打磨得光滑无比。

它使用砂轮作为切削工具,砂轮就像一把超级细腻的锉刀。

对于那些精度要求极高、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外圆表面,磨削是不二之选。

比如在加工高精度的轴类零件用于航空航天设备时,磨削加工就像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精心雕琢着每一个细节。

2.2 磨削加工虽然精度高,但它的加工效率相对较低,而且成本也比较高。

这就像买奢侈品一样,东西好但是价格贵。

不过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领域,成本和效率就得往后稍稍了,毕竟质量才是关键。

就像俗话说的“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想要高质量的外圆表面,就得接受磨削加工的这些小缺点。

2.3 磨削加工还有不同的类型,像外圆磨床、无心磨床等。

外圆磨床就像一个传统的老工匠,规规矩矩地对工件进行磨削。

而无心磨床则有点像一个灵活的小机灵鬼,不需要工件有严格的中心定位就能进行磨削,对于一些批量生产的小型轴类零件特别适用。

三、铣削加工。

3.1 铣削加工外圆表面相对来说用得比较少,但也有它独特的地方。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

主偏角选择原则:(1)工艺系统刚性好时,减小主偏角可提高刀具耐用度;刚性不足(如车细长轴)时,应取较大的主偏角,甚至主偏角等于90°,以减小径向力,减小振动。

(2)加工很硬的材料,如冷硬铸铁和淬火钢时,为了减少单位切削刃上的负荷,改善刀头散热条件提高刀具耐用度,应取较小的主偏角。

(3)需要从中间切入的,以及仿形加工的车刀,应增大主偏角和副偏角;有时,由于工件形状的限制,例如车阶梯轴,则需用主偏角90°的偏刀。

(4)单件小批生产,希望一、二把刀具加工出工件上所有的表面,则选取通用较好的45°车刀或90°偏刀。

副偏角的选择原则:(1)副偏角变化的幅度一般不太大,在不引起振动的情况下,可选取较小的数值,对于外圆车刀可取副偏角6°—10°。

(2)精加工车刀的副偏角应取得更小一些。

必要时,可磨出一段副偏角等于0°的修光刃,修光刃的长度应略大于进给量的1.2——1.5倍。

(3)加工高强度高硬度材料或断续切削时,应取较小的副偏角(4°—6°),以提高刀尖强度。

刃倾角的选择原则:(1)加工一般钢料和灰铸铁,粗车时取刃倾角0°— -5°;精车时取刃倾角0°—5°;有冲击负荷时取刃倾角-5°— -15°;冲击性特别大的,甚至取刃倾角-30°— -45°。

(2)车削淬火钢,可取刃倾角 -5°— -12°;车削铜、铝时,可取刃倾角5°— 10°。

(3)当工艺系统刚性不足时,尽量不用负值刃倾角,以免径向力过大面产生振动。

(4)微量精车外圆和精车内孔时,采用大刃倾角-45°— -75°。

2 车削工件时大时小车削工件时大时小的原因。

A:工件装夹松动。

B:车刀磨损,车刀用钝,刀刃上出现缺口。

C:车削长轴时,顶尖松紧不适,顶尖磨损。

数控车削中圆弧加工常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数控车削中圆弧加工常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5 车 刀 的选择 车 削 圆弧 ,尤 其是跨 象 限圆弧 车 削时 ,车 刀后 刀面经 常会 与 “ 圆弧肚 ”发生干 涉 ,俗称 “ 刀 ” 抗 , 需要选 择后 角相对 较 大的 车刀进 行加 工 。 当刀 尖半 径 比工件 圆弧 半径大 时 ,刀 补建立 不
成 功也 就不起 补偿 作用 ,极易产 生过 切 。车 刀 刀尖 半 径 的大小应 根据 图纸 要求 选择 。
加工 ,一 定是加 工不 出与 图纸相 符 的形状 来 的 ;另 外 ,R 也 是具 有模 态功 能的尺 寸字 代码 ,N8 0行加
工第一 段 圆弧半径 R1 n l 5 Il,N9 T 0行 加工 第二 段 圆 弧半径 R II 5'T II,如果 R T 5省 略不 写 ,表 明第 二段 圆
是 典 型的指 令书 写不完 整 。不指 定 圆弧半 径 的圆弧
插 补指 令是 不能够 正 常加工 圆弧 的 。指令程 序 书写 错 误或 不完整 还有 下 面几种情 况 :
N75 G 01 X0 Z0 F0. 2:
是学 生在 运 用 刀具 半 径 补偿 功能 时 常 出现 的 问题 。 ( )要 使刀 具半径 补偿 功 能起作 用 ,不光 要输 2 入 相应 刀具 补偿 号 内刀具 圆弧 半径值 ,还 要输入 假 想 刀 尖 车 削加 工 时 的刀 位 码 ( ~ ) 0 9 ,这 是 因 为 内 、


.- -- |

L - -
g z
这 两行程序 都是错 误 的。首先 ,圆弧插 补 的起
点应该 是 ( ,)点,N7 圆弧前 的定位 ( ,)点 00 0行 0 2
+_ x1 I

并不能 当做是 圆弧的起 点 ,显然 是基 点坐标位 置选 取 不 当;其次 ,N8 圆弧插补 指令 G 3的选择是 0行 0

车削外圆产生椭圆的原因

车削外圆产生椭圆的原因

车削外圆产生椭圆的原因
哎呀,你知道吗?车削外圆居然会产生椭圆,这可太奇怪啦!这到底是为啥呢?
就好像我们走路,明明想走直线,却歪歪扭扭走成了曲线一样。

车削外圆的时候,要是出现椭圆,那可就麻烦大啦!
首先啊,咱们得说说刀具的问题。

要是刀具磨损得厉害,或者安装得歪七扭八,那不就跟我们用一支断了头的铅笔写字一样别扭嘛!能写出好看的字才怪呢!刀具要是不给力,车削出来的外圆能圆得起来吗?肯定不能啊!
还有啊,工件装夹得不稳当也会出大问题!这就好比我们搭积木,地基没搭稳,那上面的积木能不歪歪斜斜吗?工件在车削的时候,如果没有被牢牢夹住,那它能乖乖地被车削成正圆吗?当然不行啦!
再有就是车床本身的问题。

如果车床的主轴有跳动,那车削出来的东西能不变形?这就好比我们跑步的时候,脚下的路一上一下颠簸不停,我们能跑得稳吗?肯定跑不稳嘛!
还有加工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也会惹祸。

切削速度、进给量等等,要是没选对,就好像做饭的时候盐放多了或者放少了,味道能好吗?车削外圆也一样,参数不对,椭圆就出来啦!
车削外圆产生椭圆的原因可真是多啊!难道我们就没办法解决了吗?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认真检查刀具,把工件装夹牢固,保证车床正常运行,合理设置加工工艺参数,这些问题不就能迎刃而解了吗?
所以啊,要想车削出完美的外圆,就得把这些可能导致椭圆的因素都解决掉,这样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产品!。

外圆磨床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外圆磨床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外圆磨床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一、外圆磨床加工工件时表面有螺旋线的原因:主要原因是由砂轮的母线平直性差,有凹凸现象,使砂轮和工件表面仅是部分接触,磨削时就容易出现螺旋线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1、机床工作台纵向速度和工件旋转线速度过高。

2、砂轮轴心线和机床工作台导轨不平行。

3、机床工作台导轨润滑油压力大,而且过多,致使工作台漂浮。

4、砂轮修整后,边缘为倒角。

5、修整砂轮时,冷却不均与。

6、横向进给量过大。

7、砂轮修整不良。

8、尾架套筒与锥度配合不良。

9、机床工作台移动时有爬行。

二、引起外圆磨床加工工件表面有波纹的原因:1、砂轮静平衡差。

2、砂轮硬度过高或砂轮粘度不均,砂轮变钝,与工件摩擦力增大,使工件周期性振动增大。

3、砂轮主轴瓦磨损,配合间隙大主轴在旋转中有漂浮,使砂轮产生不平衡,产生振动。

4、砂轮法兰盘锥孔与砂轮主轴锥端配合接触不良,磨削时引起砂轮跳动。

5、砂轮架电动机振动,传动皮带过紧、松或长短不一致产生振动。

6、砂轮架电动机平衡差。

7、工件中心孔与接触不良。

8、工件顶的不合适,过紧使工件旋转不均匀,过松使系统刚性降低。

三、外圆磨床加工工件时工件表面有突然拉毛痕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粗粒度砂轮磨粒脱落,夹在砂轮和工件之间形成的1、粗磨时遗留下来的痕迹在精磨时未磨去。

2、冷却液中有磨粒存在。

3、材料韧性太大。

4、粗粒度砂轮在刚修整好时磨粒脱落。

5、砂轮太软。

6、砂轮未修整好,有凸起的磨粒,在磨削中磨粒破碎或脱落。

四、外圆磨床加工工件时工件表面有细拉毛痕迹:主要原因是细粒度砂轮磨粒破碎或脱落在砂轮和工件之间形成的1、砂轮太软。

3、冷却液不清洁,导致冷却液中碎粒或脱离的细磨粒嵌挤在砂轮和工件之间滚转而造成。

五、外圆磨床加工工件圆柱度差产生鼓形或鞍形的原因1、机床安装水平产生变动。

2、工件刚性差,磨削时产生让刀。

3、中心架调整不到位。

4、磨细长轴时顶的太紧,工件弯曲变形。

5、砂轮表面不锋利。

六、外圆磨床加工工件时工件表面有烧伤的主要原因:1、砂轮过钝。

车削端面外圆教案

车削端面外圆教案

车削端面外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车削端面外圆的工艺要求;2.掌握车削端面外圆的操作方法;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车削端面外圆的工艺要求;2.车削端面外圆的操作方法;3.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三、教学过程1.车削端面外圆的工艺要求(1)工件材料:一般选用金属材料,如钢、铁等;(2)工艺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后角等;(3)工艺顺序:先车削端面,再车削外圆;(4)工艺精度:工艺精度要求与具体工件有关,一般要求精度在0.01mm以内。

2.车削端面外圆的操作方法(1)检查设备:检查车床、刀具等设备是否正常;(2)选择刀具:根据工件材料、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3)调整刀具位置:调整刀具高度、刀具进给量等参数;(4)上工件:将工件安装在车床上,并夹紧;(5)开始车削:调整车床速度、进给量等参数,开始车削作业;(6)检测工件:使用测量工具检测工件的精度,如卡尺、游标卡尺等;(7)修改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车床速度、进给量等参数,逐步提高加工精度。

3.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工件振动:可能是车速过高或刀具刃角过大,需调整车速或刀具刃角;(2)工件表面毛糙:可能是切削速度过高或进给量不合适,需适当调整切削速度和进给量;(3)工件固定不稳:可能是夹紧力不够或夹具松动,需检查夹紧力和夹具的紧固情况;(4)刀具磨损严重:可能是刀具选择不当或切削参数设置不合理,需更换刀具或调整切削参数。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实践情况,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或书面评价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意见,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延伸1.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设置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共同探讨车削端面外圆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本文对车削外圆常见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车削外圆;波纹消除引言在机械制造业中,在卧式车床(如ca6140)上车削外圆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加工形式。

无论是手动操作或自动进给方法,必须严格保持加工零件与车刀之间的运动关系:主轴每转一转,刀具应均匀移动给一个进给量。

主轴带着工件一起转动,主轴的运动经挂轮传递给进给箱,经过进给箱变速后(主要为获得所需的进给量)传递给光杠,并由光杠和溜板箱中齿轮装置传递给齿条,带动大拖板作给予一定进给量的均匀直线运动,使刀架上的刀具与加工工件作相对匀速切削运动,使加工零件获得一定的尺寸公差要求,型位公差要求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使主轴到刀具之间,刀具与加工工件表面切削状态等环节出现问题,引起车削外圆发生故障,影响产品的质量,影响正常的生产。

以下将对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并说明解决方法。

一、尺寸精度达不到要求产生的原因:1.看错图样或刻度盘使用不当2.没有进行试切削3.量具有误差或测量不正确4.由于切削热影响,使工件尺寸发生变化5.机动进给没及时关闭使车刀进给超过台阶长度6.车槽时车槽刀主切削刃太宽或太狭使槽宽不正确7.尺寸计算错误,使槽深度不正确预防方法:必须看清图纸尺寸要求,正确使用刻度盘,看清刻度值。

根据加工余量算出背吃刀量,进行试切削,然后修正背吃刀量。

量具使用前,必须检查和调整零位,正确掌握测量方法。

不能在工件温度高时测量,如测量应掌握工件的收缩情况,或浇注切削液,降低工件温度。

注意及时关闭机动进给或提前关闭机动进给用手动到长度尺寸。

根据槽宽刃磨车槽刀主切削刃宽度。

二、产生锥度:产生的原因:1.用一顶一夹或两顶尖装卡工件时,由于后顶尖轴线不在主轴线上2.用小滑板车外圆时产生锥度是由于小滑板的位置不正确3.用卡盘装卡工件纵向进给车削时产生锥度是由于车床床身导轨跟主轴轴线不平行4.工件装卡时伸出较长,车削时因切削力影响使前端让开,产生锥度5.车刀中途逐渐磨损预防方法:车削时必须找正锥度、必须事先检查小滑板的刻线是否与中滑板刻线的“0”线对准。

浅谈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作者:费东旭吴文旭来源:《科学与财富》2012年第06期摘要:本文对车削外圆常见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车削外圆;波纹消除引言在机械制造业中,在卧式车床(如CA6140)上车削外圆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加工形式。

无论是手动操作或自动进给方法,必须严格保持加工零件与车刀之间的运动关系:主轴每转一转,刀具应均匀移动给一个进给量。

主轴带着工件一起转动,主轴的运动经挂轮传递给进给箱,经过进给箱变速后(主要为获得所需的进给量)传递给光杠,并由光杠和溜板箱中齿轮装置传递给齿条,带动大拖板作给予一定进给量的均匀直线运动,使刀架上的刀具与加工工件作相对匀速切削运动,使加工零件获得一定的尺寸公差要求,型位公差要求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使主轴到刀具之间,刀具与加工工件表面切削状态等环节出现问题,引起车削外圆发生故障,影响产品的质量,影响正常的生产。

以下将对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并说明解决方法。

一、尺寸精度达不到要求产生的原因:1.看错图样或刻度盘使用不当2.没有进行试切削3.量具有误差或测量不正确4.由于切削热影响,使工件尺寸发生变化5.机动进给没及时关闭使车刀进给超过台阶长度6.车槽时车槽刀主切削刃太宽或太狭使槽宽不正确7.尺寸计算错误,使槽深度不正确预防方法:必须看清图纸尺寸要求,正确使用刻度盘,看清刻度值。

根据加工余量算出背吃刀量,进行试切削,然后修正背吃刀量。

量具使用前,必须检查和调整零位,正确掌握测量方法。

不能在工件温度高时测量,如测量应掌握工件的收缩情况,或浇注切削液,降低工件温度。

注意及时关闭机动进给或提前关闭机动进给用手动到长度尺寸。

根据槽宽刃磨车槽刀主切削刃宽度。

二、产生锥度:产生的原因:1.用一顶一夹或两顶尖装卡工件时,由于后顶尖轴线不在主轴线上2.用小滑板车外圆时产生锥度是由于小滑板的位置不正确3.用卡盘装卡工件纵向进给车削时产生锥度是由于车床床身导轨跟主轴轴线不平行4.工件装卡时伸出较长,车削时因切削力影响使前端让开,产生锥度5.车刀中途逐渐磨损预防方法:车削时必须找正锥度、必须事先检查小滑板的刻线是否与中滑板刻线的“0”线对准。

车削外圆的操作方法

车削外圆的操作方法

车削外圆的操作方法车削外圆是数控车床常见的加工操作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中。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车削外圆的操作方法。

一、车削外圆的准备工作:1. 选择合适的刀具:根据所需加工工件的材料和尺寸,选择合适的车刀进行车削操作。

通常采用车铣复合刀具,其刃部具有一定的切削角度。

2. 选择合适的工件夹持方式:根据工件的形状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夹具或卡盘进行固定,确保工件在车削过程中的稳定性。

3. 设置加工参数:根据工件材料、刀具类型和切削情况,设置合适的主轴转速、切削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加工参数。

二、车削外圆的操作步骤:1. 将工件装夹:使用夹具或卡盘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车床主轴上。

夹具或卡盘的选择应考虑工件的材料和形状,确保工件夹持牢固、稳定。

2. 调节刀具位置:使用手动和微调装置,调整刀具的位置,使刀尖与工件的外圆切削面相切,并设置好合适的切向摄取量。

3. 设置主轴转速:根据工件材料和切削条件,设置合适的主轴转速。

通常为了达到较高的加工效率和较好的加工质量,应选择合适的高转速,但要避免过高转速导致刀具损坏或工件表面质量下降。

4. 设置切削进给速度:根据工件材料和尺寸,结合刀具类型和数量,设置合适的切削进给速度。

切削进给速度过大会导致刀具易磨损,过小则会影响加工效率。

5. 启动主轴和进给:启动车床主轴和切削进给系统,开始车削操作。

要保持注意力集中,观察车削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切削过程中的问题。

6. 动态调整切削参数:在车削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切削参数,如切削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和切削深度等,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7. 完成车削外圆:根据工件的要求和图纸规定,车削到所需的外圆直径和表面粗糙度后,停止切削,并关闭主轴和切削进给系统。

8. 检验工件质量:在车削外圆完成后,使用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等对工件的直径、圆度和表面粗糙度等进行检验,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1. 在车削外圆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削外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出现波纹1.1振动引起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工件表面有时出现波纹,主要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在车削中出现振动有以下几种原因后角。

例如:加工45#钢粗车时取后角5°—7°。

精车时取6°—8°A:电动机转动时产生振动。

解决方法:发现电动机转动时有振动应及时坚固电动机的螺栓螺母,同时检查机床底脚螺栓是否拧紧。

有条件时,更换带有橡胶垫圈的调整垫块。

B:车床主轴承松动或不圆,主轴上的齿轮啮合不好,主轴后轴承松动或不圆。

解决方法:用直径20毫米、1米长的钢元撬抬卡盘,发现卡盘有明显上抬间隙时,应打开床头箱,调整前轴承的松紧度,消除主轴的径向跳动。

同时检查后轴承的松紧度,调整控制后轴承的并帽螺母。

手盘动卡盘,使主轴转动松紧适度,消除主轴的轴向窜动,这样即可解决在车削中发生的工件表面跳动和工件轴向窜支所产生的波纹。

如发现床头箱内的齿轮发生严重磨损,啮合不好,必须更换齿轮。

使齿轮啮合状态良好,消除齿轮传动时产生的冲击,减轻产生振动给车削带来的波纹。

C:工件空心或伸出太长。

解决方法:安装工件要牢固,加工空心零件不能伸出过长,车刀要刃磨锋利,这样可避免工件表面出现波纹。

D:刀架松动。

解决方法:检查刀架是否锁紧,检查清除刀架底接触面的铁屑,增强刀架的锁紧力。

E:车刀伸出过长或刀刃已用钝。

解决方法:车刀伸出长度不宜过长。

刀刃用钝,要将刀具刃磨出合理角度。

刃磨好车刀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前角:增大前角可以减少切削变形和切削力。

使切削轻快,提高加工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

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高,前角应选小一些,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低前角应大一些。

一般硬质合金刀具前角为15°—20°为宜。

后角:要求切削刃强固,应取较小的后角。

精加工时应取较大的。

1.2辐射状波纹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用车床车削端面,有时会产生辐射状波纹。

用不同材料的刀具加工不同材料工件的端面,波纹深浅程度也不尽相同。

如用硬质合金车刀车削钢件端面,产生的波纹从外缘到中心逐渐加深;用高速钢车刀车钢件端面或用硬质合金及高速钢车刀车灰铸铁件端面,波纹从外缘到中心深度却基本一致。

不论哪种情况,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端面上波纹的条数与车削时主轴上啮合齿轮的齿数相等。

产生的原因分析车削端面时,当主轴上啮合的齿轮与主动轮某一啮合要素不良时,会引起轴向力的波动,如若主轴承的欲紧当,主轴的轴向窜动会加大,造成辐射状波纹。

齿轮每对齿轮啮合的瞬间,轴向力波动一次,所以波纹的条数正好为主轴上啮合齿轮的齿数。

用硬质合金刀车钢件端面时,轴向切削力与切削速度有关,当车刀从外缘切入中心时,工件半径逐渐减小,切削速度随之减小,轴向力却逐渐增大,主轴窜动会增强,使得波纹从外缘到中心逐渐加深。

用高速钢刀具加工钢件端面以及用高速钢车刀,硬质合金车刀车灰铸铁件端面,轴向切削力几乎不受切削速度的影响,因而辐射状波纹深浅基本一致。

上述现象,用车床切削实验可得以验证。

当有辐射状波纹出现时,若将主轴轴承轴向预紧松动,出现的波纹更加明显。

消除方法消除端面上辐射状波纹的最简单方法是更换与主轴上齿轮啮合的那一个主动齿轮(主轴上的齿轮更换较难),改善啮合要素的不良现象,波纹即可减轻或消除。

如允许改变车削速度,采取其他车削速度,一般辐射波纹也能消除。

1.3环形波纹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用车床车削工件端面有时还会出现环形状波纹。

仔细观察波纹的波距会发现波距基本相等,并与横向进给丝杠的螺距相等或成整倍数。

产生原因分析环形状波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溜板移动不平稳使车刀进给不均匀,引起切削力波动(特别是轴向力的波动),造成主轴向窜动引起的消除方法引起横向溜板移动不平稳的因素较多,但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环节就可以消除或减轻环形波纹。

A.大拖板的燕尾导轨磨削时,切不可进给量过大,以防导轨的热变形。

燕尾导轨磨削时要严格控制其平面度及直线度(<0.02/1000)。

B.将横溜板导轨的两平面在平板上对研后再与大拖板对研各面。

要将横溜板对横向进给丝杠孔上母线,侧母线的平行度控制在0.02mm以内,移动横溜板要松紧一致。

C.要保证横向进给丝杠的加工精度、径向跳动要小于0.05mm,并要方向一致。

装配时要保证丝杠中心线对大拖板燕尾导轨的平行度,在上母线和侧母线上均因小于0.02mm。

D.横向进给丝杠和螺母在加工中要保证配合间隙,径向间隙要在0.3mm左右。

在装配时控制丝杠与螺母中心线的同轴度在0.02mm之内。

1.4斑条状波纹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用车床纵车外圆,有时在加工后外圆表面产生的波纹,称其为斑条状波纹。

观察外圆表面的斑条状波纹,会发现波纹间距恰为纵向进给机构中齿条及其啮合的小齿轮齿距或齿距的整数倍。

产生原因分析实验研究表明,纵车外圆表面斑条状波纹产生是由于齿条与小齿轮啮合不良,造成大拖板纵向移动不稳引起的。

做如下实验:在产生斑条状波纹的车床齿条上涂以丹粉,然后机动进给与小齿轮跑合,会发现如下请况:当出现的斑条状波纹平行时,齿与小齿轮啮合请况为下列请况之一:a.齿条与小齿轮在齿面对角处啮合;b.齿条与小齿轮在齿根或齿顶成一线接触;c.齿条与小齿轮在齿根、齿顶成两线接触;d.齿条与小齿轮在齿面中间小面积接触。

当斑条状波纹倾斜时,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出现下列请况之一:A.齿条与小齿轮齿面在一端啮合;B.齿条与小齿轮齿面在两端啮合;C.齿条与小齿轮齿面在一端和对角处接触。

消除方法根据车床进给机构齿条与小齿轮啮合的不同请况,产生不同斑条状波纹,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消除。

A.当齿条与小齿轮对角啮合产生平行斑条状波纹时,调整溜板箱位置(即调整溜板箱侧母线位置),使齿条与小齿轮两侧均匀啮合,即可消除波纹。

B.当齿条与小齿轮出现齿根、齿顶、齿根与齿顶成线接触或齿面中间小面积接触时,往往是齿条、小齿轮齿型精度低引起的,应提高齿形加工精度,以消除波纹;C.当齿条与小齿轮在一端啮合出现斜向斑条状波纹时,应修刮大拖板与溜板箱接触面,调整齿条与小齿轮齿向,使其全部接触,即可消除波纹。

D.当齿条与小齿轮两端接触出现斜向斑条状波纹,一般是由于齿条(或小齿轮)中凹造成的,应提高齿形加工精度,防止齿面中凹。

E.当出现交叉斑条状波纹时,应分别调整溜板箱位置,修刮大拖板与溜板箱接触面,使齿条与小齿轮均匀啮合,即可消除波纹。

另外,车床的纵向丝杆、光杆、操纵杆与溜板箱孔的同轴度及三杆的直线度,影响溜板箱的位置,从而影响齿条与小齿轮啮合质量而形成波纹。

所以在纵向进给机构装配时要保证上述两项位置公差要求。

2产生波纹的主要原因2.1车床车削造成的原因用车床车削外圆时,加工表面常会产生一些不明显的波纹,影响工件的精度。

对造成波纹的原因及措施,进行如下分析。

外圆表面按一定规律均匀产生的波纹,轻微时肉眼不易发现,如涂上红丹粉用砂布背面打磨或用细油石轻轻推磨即清晰可辨。

严重时,手摸有明显不平感。

如波纹的间距过大,恰与纵向进给机构齿条的周节相等,原因在于进给系统故障,齿条与小齿轮啮合不良,导致溜板在纵向移动中定期的间歇性窜动。

若波纹间距于床身长丝杠的螺距相等且倾斜,原因可能是丝杠、齿条与小齿轮啮合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1.丝杠于对合螺母相摩擦:2.丝杠与溜板箱体孔相摩擦:3.齿条与小齿轮两齿面在一端啮合。

波纹的间距较小,恰与光杠每转一周的溜板一端距离相等,而且种波纹常表现为越靠近明显,这说明出现波纹的原因是光杠或同光杠保持相等传到关系的进给处齿轮,传动轴或有关零件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可能是下列四种情况之一:4.光杠走刀箱轴接间隙大,有松动;5.光杠走刀箱转动轴套、轴承有损伤;6.走刀传动齿轮磨损,销、轴窜动;7.光杠、丝杠、操纵杠与溜板箱组装精度差。

刀杆伸出过长,装夹不稳固或是刀杆刚性不足引起与工件相对游动。

主轴承,特别是推力轴承轴向间隙过大加工轴类细长比例过长,刚性不足,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

传动不平稳造成主轴回转中产生冲击振动或挠性回转(如工件结构引起偏重)。

主轴传动系的不平稳,主要是由于冲击振动造成的,产生传动不平稳又导致主轴回转中出现周期性摆动,致使工件相对于切削刃的距离沿直径方向产生周期变动而造成。

异常刀纹的间距与床身齿条的周节或大丝杠的螺距相等时,可判定因纵向走刀时齿条齿轮副的啮合精度不良造成;若间距与床身大丝杠螺距相等时,则是纵向进给时丝杠与溜板箱体孔或开合螺母相摩擦所造成。

表面波纹是平面磨床磨削加工中的常见问题,它是介于表面粗糙度和形状误差之间的周期性形状误差[既影响美观,又影响使用性能。

在某些场合是造成锈蚀和裂纹的祸首,使零件失效。

2.2波纹的主要原因波纹产生的原因除了砂轮的粒度和修整,砂轮的圆周速度以及工件的纵向运动速度之外,主要是砂轮主轴、轴瓦的精度和刚度;砂轮及其法兰的静平衡精度、电机转子的动平衡精度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振动砂轮主轴的动平衡精度的影响从实际工作我们可以看到高速转动的零件容易产生振动,因为高速转动零件由于制造木准确或安装的误差往往造成高速转动零件的重心偏移,因此就形成了偏心转动,产生了很大的向心力F作用的轴上加工或装配上的原因影响由于加工或装配上的原因使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问的径向间隙不均匀,如图。

即8影响转子整个磁场的不均匀性。

其间隙不均匀度若超过0.0,在不均匀的磁场作用下,平面磨床的磨头要产生振动,使零件产生波纹。

砂轮主轴及其轴瓦精度的影响砂轮主轴和轴瓦是平面磨床关键部件。

砂轮主轴颈几何形状误差的大小和轴瓦刮研点数的多少,对平面磨床的旋转精度及其平稳性影响很大。

当主轴存在较大的几何形状误差时,它与轴瓦的配合间隙势必不均匀,从而造成主轴径向跳动。

当轴瓦刮研点数达不到要求时,势必造成轴瓦不圆度误差增大,影响配合间晾的均匀性,也造成主轴的径向跳动增大,从而影响加工质量。

轴瓦的刚度及轴瓦与主轴配合刚度的影响轴瓦的刚度及轴瓦与主轴的配合刚度,是影响平面磨床平稳性的关键因素。

砂轮主轴及其轴瓦刚度的大小是指它们在磨削时承载变形的能力(图P/8表示刚度大小。

(P:切削力,轴变形量)P/8比值越大,刚度越大。

就是说在同样的切削力作用下,主轴变形越小,就不容易产生振动,工作起来越平稳。

这主要是:选择主轴和轴瓦的结构形式是“分离结构多楔油膜轴承”或是正体结构的油膜轴承。

主轴和轴瓦的接触点数rwi0-。

主轴与轴瓦的配合间隙为0.Ol-0.0mn。

砂轮及其法兰的静平衡精度,液压系统的振动也是产生波纹的原因因素试验时先使磨床主轴精度达到技术要求。

然后把主轴、电机转子、风扇、挡圈等做整体旋转动平衡,在动平衡机上平衡力矩达到加强轴瓦的支承刚度,提高平面磨床的抗振性和平稳性。

改进轴瓦的结构,把原来半液体摩擦改为液体摩擦——三瓣瓦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工作时能形成油膜,刚性好能承受较高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