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公共服务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基本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开始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便利程度,建设一个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系统势在必行。
二、系统目标1.提供综合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将整合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信息,包括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交通信息、环境监测数据等,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的公共服务信息。
2.提供在线申请和办理服务系统将提供在线申请和办理公共服务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直接提交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3.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系统将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例如,根据用户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推荐适合的培训机构和职业发展机会。
4.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系统将帮助政府实现对公共服务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提高管理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数据,及时调整服务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
三、系统架构系统主要包括前端展示层、后端服务层、数据层和接口层。
1.前端展示层前端展示层将提供用户界面和交互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或移动端应用访问系统,浏览和公共服务信息,进行在线申请和办理服务。
2.后端服务层后端服务层负责系统的业务逻辑和服务处理。
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在线申请和办理的业务流程处理、个性化推荐的算法等。
3.数据层数据层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信息的存储和管理。
包括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交通信息、环境监测数据等多个数据源,可以通过数据仓库进行统一管理。
4.接口层接口层主要负责前后端的数据交互。
包括与各个数据源的数据同步接口、与用户界面的交互接口等。
四、系统功能1.公共服务信息展示:系统将整合并展示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信息,包括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交通信息、环境监测数据等。
2.在线申请和办理:系统将提供在线申请和办理公共服务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直接提交申请,减少纸质材料的提交和人工办理的过程。
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范例(3篇)
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范例一、项目背景鉴于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它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
为加快区域经济的繁荣步伐,并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致力于积极构建区域性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二、建设目标1. 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涵盖政策咨询、法律法规支持、企业管理培训、市场拓展及融资援助等综合性服务。
2. 智能化平台构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高效便捷的在线服务平台,提供实时咨询、业务办理及资源共享等功能,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即时需求。
3. 多元合作,共创未来:通过政府、企业、专家及学者等多方力量的紧密合作,构建一个开放、共享、创新的服务平台,全方位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三、主要内容1. 政策咨询服务:设立政策咨询热线与在线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指导及咨询服务,降低其政策风险。
2. 法律法规支持:组建专业法律团队,提供法律咨询、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确保企业合法合规运营。
3. 企业管理培训:定期举办管理培训班,邀请专家与成功企业家分享经验,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竞争力。
4. 市场拓展服务:与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合作,组织企业参与展览、招商及商务考察等活动,助力其拓展市场与寻找合作伙伴。
5. 融资援助服务: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融资指导、担保及咨询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6. 在线办事服务:构建在线服务平台,实现注册登记、证照办理、报税缴费等业务的在线化,提升服务效率与便捷性。
7. 资源共享服务:建立企业资源数据库,提供创业资金、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及人才招聘等资源共享服务,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资源整合。
四、实施方案1. 组织架构建设:明确平台的管理部门与技术团队,划分岗位职责,制定工作流程。
2. 功能模块与技术架构规划:根据中小企业需求与市场情况,定制开发平台功能,确保平台的可用性与安全性。
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
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公共服务平台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相关主体依法提供的多样化、便捷化、高效化的公共服务统一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机构或平台。
一、目标与原则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提高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效率,方便社会公众办理公共服务事项。
1. 高效性:保证用户能够便捷、高效地办理公共服务事项,提高办事效率。
2. 便捷性: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减少用户的办事步骤和时间成本。
3. 客户导向: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的公共服务。
4. 公平公正:确保每个用户都能平等享受公共服务。
5. 安全保密:保护用户隐私,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二、平台建设内容1. 平台搭建(1)建设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确保平台的高效运行。
(2)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相关主体合作,整合数据资源,形成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
(3)建立用户注册、登录系统,确保用户身份真实可信。
2. 服务事项整合(1)梳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相关主体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合理分类,确保核心服务事项在平台上覆盖。
(2)整合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材料清单等信息,提供办事指南,帮助用户办理公共服务事项。
3. 功能定制(1)提供在线咨询、预约、申请、查询、评价等功能,使用户能够在平台上完成全程办理公共服务事项。
(2)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残障人士、老年人、外地人等特定群体的服务定制。
4. 数据安全(1)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采取多层次、多方位的安全措施,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2)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采取加密、防火墙、备份等技术手段,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失。
5. 服务监管与评估(1)建立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对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估。
(2)建立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和意见。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包括在线办事、查询公共信息、交流互动等功能,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包括目标、需求、设计、实施和运营等方面。
2. 目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是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服务,使市民能够方便地享受各种公共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在线办事功能,市民可以通过平台完成各种行政手续和申请。
•提供公共信息查询功能,市民可以快速获取各种公共信息。
•提供交流互动功能,市民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中。
3. 需求分析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
用户需求包括市民对公共服务的期望和需求,功能需求包括平台的各种功能和服务。
需求分析的过程包括调研、访谈和需求文档编写。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以下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3.1 用户需求•方便快捷的在线办事,避免繁琐的排队和办理手续。
•快速查询各种公共信息,如交通、教育、医疗等。
•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发表意见和建议。
3.2 功能需求•在线办事平台,提供各种行政手续和申请的办理功能。
•公共信息查询平台,包括交通、教育、医疗等信息的查询。
•社区互动平台,方便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4. 设计方案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进行平台的设计。
平台的设计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功能设计和数据设计等方面。
4.1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需要简洁明了,方便用户操作。
可以采用响应式设计,以适应不同终端设备的使用。
界面设计需要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以提高用户体验。
4.2 功能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平台需要包括在线办事平台、公共信息查询平台和社区互动平台等功能模块。
在线办事平台需要提供各种行政手续和申请的办理功能,包括表单填写、材料上传和在线支付等。
公共信息查询平台需要提供各种公共信息的检索和展示功能,可以按地区、类别等进行查询。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精选3篇)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精选3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篇1一、建设目标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一中心”(信用信息数据中心)、“两体系”(信用信息归集与共享交换体系和信用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一站群”(“信用湖北”网站群)等设施,实现省市县三级统一平台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服务。
二、建设内容按照理念先进、架构科学、规模适度、扩展性强的要求,主要建设数据中心机房、平台硬件设施、软件系统、数据保障和重点领域试点示范等内容,完成编制信用信息目录、建立信用主体标识、归集信用信息数据、保障信用信息安全、规范和促进信用信息应用等任务。
三、工作进展(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平台建设。
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常务副省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平台建设作为先导工程来抓。
(二)科学设计方案,务实推进项目建设。
在充分调研并邀请专家学者多次深入研究论证基础上,提出了平台建设基本方案。
(三)编制信用目录,创新信息管理模式。
以全省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为基本指向,采取“1+2+X”的目录编制方法,统一编制和集中发布全省信用信息目录。
(四)统一信用代码,实现一码覆盖多码。
编制发布了《湖北省信用主体编码规范》地方标准,覆盖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两类信用主体,与身份证号码等业务码关联对应。
(五)建设汇集系统,加强信用数据保障。
开发了省信用信息平台行业领域信用信息汇集系统通用软件。
(六)设立专责机构,充实平台建设力量。
挂牌成立“湖北省信用信息中心”,抽调专人设立了省信用办,组织保障得以落实。
(七)建立两个清单,构建联合惩戒机制。
在印发《湖北省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试行)》的基础上,研究发布企业失信行为清单和企业失信行为惩戒措施清单,确保办法落地实施。
(八)推进试点示范,探索信用信息应用。
积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综合性试点和行业性信用建设试点示范,扎实推进“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九)加强考核督办,促进各方责任落实。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方案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5)1.1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背景分析 (5)1.2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定位 (5)1.3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5)第2章公共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6)2.1 用户需求调研 (6)2.1.1 调研对象 (6)2.1.2 调研方法 (6)2.1.3 调研内容 (6)2.2 功能需求梳理 (6)2.2.1 基本功能 (6)2.2.2 附加功能 (6)2.3 技术需求评估 (7)2.3.1 前端技术 (7)2.3.2 后端技术 (7)2.3.3 数据库技术 (7)2.3.4 人工智能技术 (7)2.4 管理需求规划 (7)2.4.1 组织架构 (7)2.4.2 人员配置 (7)2.4.3 制度建设 (7)2.4.4 监督评价 (7)第3章公共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7)3.1 总体架构设计 (7)3.1.1 用户层:面向企业、公众等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8)3.1.2 应用层: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构建统一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8)3.1.3 数据层: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和分析,为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8)3.1.4 技术支撑层: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所需的技术支持,包括网络、硬件、软件等方面。
(8)3.1.5 管理保障层:保证公共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包括政策法规、组织架构、运维管理等。
(8)3.2 技术架构设计 (8)3.2.1 网络架构: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弹性、可扩展的网络架构,保障平台的高可用性和高并发处理能力。
(8)3.2.2 硬件架构:根据公共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等硬件设备。
(8)3.2.3 软件架构:采用模块化、组件化设计,实现业务系统的快速部署、升级和扩展。
(8)3.2.4 应用架构: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业务系统的解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8)3.3 数据架构设计 (8)3.3.1 数据模型: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规范数据结构,提高数据质量。
城市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城市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1. 简介城市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为居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平台。
本文档将介绍建设该平台的方案。
2. 功能2.1 文化活动信息发布平台将允许文化组织或个人发布文化活动信息。
居民可以浏览和搜索这些信息,从而选择喜欢的活动。
2.2 在线购票和报名平台将允许居民在线购买或报名活动。
这将方便居民,并促进活动的开展。
2.3 文化场馆信息查询与预约平台将提供文化场馆的信息,如开放时间、位置以及预约方式等。
居民可以预约使用场馆。
2.4 在线文化资料和资源平台将提供在线文化资料和资源的数据库,如音乐、电影、书籍等。
居民可随时访问并获取这些资源。
2.5 文化交流和互动平台将提供文化交流和互动的渠道,如论坛、博客等。
居民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和见解,并与他人交流。
3. 技术方案平台将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采用现代化的前端技术和用户界面设计,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后端将采用成熟的技术框架和数据库,以保证系统性能和数据安全。
4. 实现途径该平台的实现需要文化组织、政府部门及社会资本的共同参与。
通过合作与投资,共同实现平台建设和运营。
5. 建设与管理5.1 建设由政府部门或公益组织牵头,邀请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形成建设团队,制定建设方案,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进行建设。
5.2 管理由政府部门或公益组织承担平台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6. 结语城市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将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文化信息服务,促进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其建设和运营需要政府部门、文化组织和社会资本等多方参与,共同倡导和支持。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1.项目概述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在线服务平台,旨在提供便捷、高效、普惠的公共服务。
该平台将整合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包括政府服务、民生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等,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2.项目目标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普惠的公共服务;促进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的标准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3.平台功能政务服务:提供政府部门的各类服务,如办事指南、在线申办、预约服务等;民生服务:提供居民生活服务,如社区服务、物业服务、家政服务等;教育服务:提供教育资源、在线学习、教育考试、校园活动等;医疗服务:提供医疗资源、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健康管理等;文化服务:提供文化活动、文化娱乐、文化展览等。
4.平台特色开放性:平台将与各个服务提供商建立合作关系,开放接口,实现服务共享;智能化:平台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移动化:平台将提供移动端应用,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安全性:平台将采用多重安全措施,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5.实施步骤立项:确定项目目标、建设方案、预算和时间表;系统设计:进行系统设计、功能规划、技术选型等工作;开发实施:进行系统开发、测试、上线等工作;推广运营:进行平台推广、用户培训、服务运营等工作;监控维护:进行平台监控、维护、更新等工作。
6.预期效果改变传统公共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普惠的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增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7.实施条件资金: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包括系统建设、人员培训、运营维护等;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支持,包括系统开发、数据管理、安全保障等;人力: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负责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包括技术人员、运营人员、客服人员等;支持: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政策支持、资源支持、宣传支持等。
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需求分析 (3)2.1 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需求 (3)2.2 用户需求调研 (4)2.3 平台功能需求 (4)第三章技术选型 (5)3.1 技术框架选型 (5)3.1.1 服务端技术框架 (5)3.1.2 微服务框架 (5)3.1.3 客户端技术框架 (5)3.2 数据库选型 (5)3.2.1 关系型数据库 (6)3.2.2 NoSQL数据库 (6)3.3 前端技术选型 (6)3.3.1 前端框架 (6)3.3.2 样式预处理器 (6)3.3.3 UI库 (7)第四章系统设计 (7)4.1 系统架构设计 (7)4.2 系统模块划分 (7)4.3 系统安全设计 (8)第五章数据管理 (8)5.1 数据采集与处理 (8)5.1.1 数据采集 (8)5.1.2 数据处理 (8)5.2 数据存储与管理 (9)5.2.1 数据存储 (9)5.2.2 数据管理 (9)5.3 数据分析与挖掘 (9)5.3.1 数据分析 (9)5.3.2 数据挖掘 (9)第六章平台开发 (10)6.1 系统开发流程 (10)6.1.1 需求分析 (10)6.1.2 系统设计 (10)6.1.3 编码实现 (10)6.1.4 系统测试 (10)6.1.5 部署上线 (10)6.2 开发工具与平台 (10)6.2.1 开发工具 (10)6.2.2 开发平台 (11)6.3 代码管理与版本控制 (11)6.3.1 代码管理 (11)6.3.2 版本控制 (11)第七章系统测试与部署 (11)7.1 测试策略与流程 (11)7.1.1 测试策略 (11)7.1.2 测试流程 (12)7.2 测试环境搭建 (12)7.3 系统部署与维护 (12)7.3.1 系统部署 (13)7.3.2 系统维护 (13)第八章用户服务与管理 (13)8.1 用户注册与认证 (13)8.1.1 用户注册 (13)8.1.2 用户认证 (14)8.2 用户权限管理 (14)8.2.1 权限分类 (14)8.2.2 权限分配 (14)8.3 用户反馈与投诉处理 (14)8.3.1 反馈与投诉渠道 (14)8.3.2 反馈与投诉处理流程 (15)第九章项目管理与评估 (15)9.1 项目进度管理 (15)9.1.1 进度计划编制 (15)9.1.2 进度监控与调整 (15)9.1.3 进度报告与沟通 (15)9.2 项目成本管理 (15)9.2.1 成本预算编制 (15)9.2.2 成本控制与调整 (16)9.2.3 成本报告与沟通 (16)9.3 项目质量评估 (16)9.3.1 质量标准制定 (16)9.3.2 质量检查与控制 (16)9.3.3 质量评估与改进 (16)第十章前景展望与建议 (16)10.1 市场前景分析 (16)10.2 发展趋势 (17)10.3 政策建议与措施 (17)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1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满足公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集信息发布、在线办事、互动交流、数据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建设目标1. 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简化办事流程,实现“一网通办”。
2. 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提高政府公信力。
3. 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4. 提升公众满意度,构建和谐稳定的公共服务环境。
三、建设内容1. 平台架构设计(1)采用分层架构,分为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展示层。
(2)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公共服务相关数据。
(3)服务层提供公共服务接口,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
(4)应用层根据业务需求,开发具体应用功能。
(5)展示层负责向用户提供友好、易用的界面。
2. 平台功能模块(1)信息发布模块:发布政策法规、通知公告、办事指南等公共服务信息。
(2)在线办事模块:提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的在线申报、办理、查询等功能。
(3)互动交流模块:设置咨询投诉、意见反馈、在线访谈等互动渠道。
(4)数据共享模块: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5)个人中心模块:提供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查询、办事进度查询等功能。
3. 平台安全与运维保障(1)采用国产化设备和技术,确保平台安全可靠。
(2)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
(3)制定运维管理制度,确保平台稳定运行。
四、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等相关手续。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完成平台架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
3. 系统开发: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测试和优化。
4. 系统部署:将平台部署到服务器,进行上线运行。
5. 运维保障:建立运维团队,负责平台日常运维和安全管理。
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方案
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方便市民的生活。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方案。
一、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是实现政府与市民、企业之间互动的重要渠道,可以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的在线申请、查询与评价功能。
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设统一的互联网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多种在线服务。
市民和企业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和应用程序申请身份证、驾驶证等各类证件,查询电子税单、社保信息等,还能在线参与公共决策和提出建议。
2. 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提供集中办理各类证件、公共事务办理等服务。
市民可以在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各项业务,不再需要跑多个部门和窗口。
3. 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
各政府部门应将自己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以便市民和企业能够更方便地获取信息。
同时,政府还可以将部分数据开放给社会,以促进创新和公共参与。
二、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公共交通是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设统一的公交调度系统。
通过安装GPS定位设备和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公交车的运行情况,优化调度和运营,提高公交的准点率和运行效率。
2. 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查询服务。
在公交站台和移动应用程序上提供实时公交到站时间、交通拥堵情况等信息,方便市民及时了解公交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出行方式。
3. 推广电子票务系统。
通过在公交车上安装刷卡设备和建设电子支付平台,市民可以使用公交卡或手机支付等方式支付车费,提高支付便利性和快捷性。
三、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是市民关注的重点领域,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方便市民就医。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设电子病历系统。
通过建设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方便医生共享、查询和修改病历信息,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公共服务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范本1
公共服务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4)1.2 政策依据与战略意义 (4)1.3 建设目标与预期效果 (4)第2章数字化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5)2.1 用户需求调研 (5)2.2 功能需求梳理 (5)2.3 业务流程优化 (6)2.4 技术需求评估 (6)第3章平台架构设计 (6)3.1 总体架构 (6)3.1.1 展示层: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包括政务服务网、移动端应用、自助服务终端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7)3.1.2 应用层:根据公共服务业务需求,构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互动交流等应用系统,实现与公众的互动沟通。
(7)3.1.3 服务层: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提供数据接口、业务流程管理、身份认证等服务,支撑应用层的业务运行。
(7)3.1.4 数据层:构建统一的数据资源库,汇聚政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等,为平台提供数据支持。
(7)3.1.5 基础设施层: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资源,保障平台正常运行。
(7)3.2 技术架构 (7)3.2.1 云计算:采用私有云和公有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调度和弹性伸缩。
(7)3.2.2 大数据:构建大数据处理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为政务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7)3.2.3 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客服、智能问答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7)3.2.4 微服务架构:采用微服务架构设计,将平台功能模块化,便于开发和维护。
(7)3.2.5 容器技术:使用容器技术,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迁移和扩展。
(7)3.3 数据架构 (7)3.3.1 数据源:梳理政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等,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73.3.2 数据存储:采用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7)3.3.3 数据处理:利用数据清洗、数据交换、数据挖掘等技术,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价值。
公共服务智慧政务平台建设方案
公共服务智慧政务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第二章:智慧政务平台总体架构 (3)2.1 架构设计原则 (3)2.2 系统架构 (4)2.3 数据架构 (4)第三章: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5)3.1 公共服务体系概述 (5)3.2 公共服务流程设计 (5)3.2.1 需求分析 (5)3.2.2 服务流程优化 (5)3.2.3 服务渠道拓展 (6)3.3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6)3.3.1 资源整合 (6)3.3.2 资源配置优化 (6)3.3.3 资源配置监管 (6)第四章:智慧政务平台功能模块 (6)4.1 用户管理模块 (6)4.2 业务办理模块 (7)4.3 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 (7)第五章:技术选型与开发策略 (7)5.1 技术选型原则 (7)5.1.1 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7)5.1.2 安全性与稳定性优先 (8)5.1.3 开放性与兼容性 (8)5.1.4 经济性与可维护性 (8)5.2 开发策略 (8)5.2.1 采用敏捷开发模式 (8)5.2.2 模块化设计 (8)5.2.3 重视用户体验 (8)5.2.4 强化测试与验收 (8)5.3 技术支持 (8)5.3.1 技术培训与支持 (8)5.3.2 人才培养与储备 (9)5.3.3 技术交流与合作 (9)5.3.4 持续优化与升级 (9)第六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9)6.1 信息安全策略 (9)6.1.1 安全体系建设 (9)6.1.2 安全管理 (9)6.2 隐私保护措施 (10)6.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10)6.2.2 数据存储与传输 (10)6.2.3 数据访问控制 (10)6.2.4 数据销毁 (10)6.3 法律法规遵循 (10)6.3.1 遵循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
. 106.3.2 遵循国家有关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公共服务行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范本1
公共服务行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公共服务行业现状分析 (3)1.2 公共服务信息化需求 (4)1.3 项目建设目标与意义 (4)第2章信息化平台总体设计 (4)2.1 设计原则与理念 (4)2.2 总体架构设计 (5)2.3 技术路线选择 (5)第3章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6)3.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6)3.1.1 建设目标 (6)3.1.2 建设内容 (6)3.1.3 技术要求 (6)3.2 数据中心建设 (6)3.2.1 建设目标 (6)3.2.2 建设内容 (6)3.2.3 技术要求 (7)3.3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7)3.3.1 建设目标 (7)3.3.2 建设内容 (7)3.3.3 技术要求 (7)第4章公共服务业务模块设计 (7)4.1 模块划分与功能描述 (7)4.1.1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8)4.1.2 服务申请与受理模块 (8)4.1.3 服务评价与监管模块 (8)4.1.4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块 (8)4.2 业务流程优化 (8)4.2.1 简化办理环节: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8)4.2.2 数据共享与复用: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各部门间数据的共享与复用,减少重复采集和录入,降低工作强度。
(8)4.2.3 优化服务渠道:整合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实现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站式办理,提高群众满意度。
(8)4.2.4 强化业务协同:推动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8)4.3 业务协同与共享 (8)4.3.1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制定公共服务业务数据标准,保证各部门间数据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8)4.3.2 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间数据的实时交换与共享,为业务协同提供数据支持。
(8)4.3.3 加强业务协同机制:建立跨部门业务协同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业务协同4.3.4 提升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证公共服务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详细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目录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建设背景 (1)1.3 建设目标 (2)1.4 建设内容 (2)2. 现状与需求 (4)2.1 现状 (4)2.1.1 某市概况 (4)2.1.2 机构概况 (5)2.1.3 信息化现状 (7)2.2 需求 (16)2.2.1 基层数据获取需求 (16)2.2.2 数据应用需求 (17)3. 总体设计要求 (17)3.1 指导思想 (17)3.2 设计依据 (17)3.3 设计原则 (17)3.4 总体架构 (18)3.5 指标要求 (19)3.5.1 功能指标 (19)3.5.2 技术指标 (20)3.5.3 性能指标 (20)4. 标准规范建设 (20)4.1 已有标准规范 (20)4.2 建设标准规范 (22)4.2.1 总体标准 (22)4.2.2 数据规范 (22)4.2.3 接口规范 (22)4.2.4 运行管理规范 (22)5. 公共基础数据中心建设 (22)5.1 建设依据 (23)5.2 数据库设计要求 (23)5.2.1 人口库设计 (23)5.2.2 法人库设计 (26)5.2.3 建筑物数据库设计 (28)5.2.4 时空信息数据库设计 (28)5.2.5 宏观经济数据库设计 (29)5.2.6 业务专题数据设计 (29)5.3 数据采集要求 (30)5.3.1 系统需求及目标 (30)5.3.2 采集准备 (31)5.3.3 数据采集方式 (31)5.3.4 数据入库要求 (32)6. 公共信息云服务平台建设 (32)6.1 数据交换系统 (32)6.2 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 (36)6.3 共享与服务系统 (36)6.4 专题定制系统 (38)6.5 平台门户 (38)6.6 运维管理系统 (41)7. 智慧应用建设 (43)7.1 “智慧人口”综合服务系统 (43)7.2 “智慧某市”综合治税系统 (46)7.3 规划一张图 (47)7.3.1 规划编制成果管理系统 (48)7.3.2 CAD数据监理入库系统 (51)7.3.3 “一张图”展示应用系统 (53)7.4 三维管线应用 (56)7.4.1 标准建设 (57)7.4.2 管线数据管理系统 (57)7.4.3 地下综合管线三维系统 (62)7.4.4 运维管理系统 (68)7.5 综合镇情系统 (68)7.5.1 城市综合镇情系统前台 (69)7.5.2 城市综合镇情后台配置系统 (70)8. 基础支撑环境建设 (74)8.1 建设依据 (74)8.2 需求分析 (75)8.3 网络方案 (77)8.4 机房基础软硬件支撑 (78)8.4.1 硬件配置 (79)8.4.2 软件配置 (83)8.5 机房综合布线 (86)8.5.1 系统概述 (86)8.5.2 布线必要性 (86)8.5.3 系统设计 (86)8.5.4 区域布线 (87)8.5.5 综合布线走线路由 (87)8.6 机房环境监测系统 (87)8.6.1 工程背景 (87)8.6.2 系统设计原则 (87)8.6.3 环境监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88)8.6.4 集中监控系统各子系统介绍 (91)8.7 容灾体系建设 (96)8.7.1 灾备系统方案设计 (97)8.7.2 灾备系统集成实施 (98)8.7.3 灾难恢复计划开发 (98)8.7.4 灾难恢复演练 (99)8.7.5 培训及知识转移 (99)8.7.6 灾备系统运维 (100)8.8 供电系统 (100)8.8.1 系统概述 (100)8.8.2 供配电系统设计 (101)8.8.3 机房照明 (102)8.8.4 不间断电源系统 (104)9. 运营管理 (104)9.1 组建运营团队 (104)9.2 制定制度与规范 (105)9.3 实施绩效考核 (105)9.4 开展推广培训 (105)10. 项目管理与进度计划 (106)10.1 项目质量管理 (106)10.2 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106)10.3 项目风险管理 (108)10.3.1 制定风险管理规则,规范风险管理 (108)10.3.2 开发应对措施 (109)10.3.3 制定项目监督制度,明确风险管理岗位与职责 (110)11. 验收要求 (110)11.1 工程验收概述 (110)11.2 验收方案 (110)11.2.1 成立验收组织 (110)11.2.2 验收标准 (111)11.2.3 对乙方要求 (111)11.2.4 系统验收过程 (112)11.2.5 提交成果 (112)12. 售后服务 (114)12.1 售后服务计划 (114)12.1.1 保修期内售后服务 (114)12.1.2 保修期外的售后服务 (114)12.2 售后问题评估 (114)12.2.1 问题的确认和软件错误的修正 (114)12.2.2 小的改进和系统变更 (115)12.2.3 小的改进请求所带来的影响分析 (115)12.3 售后服务范围 (115)12.3.1 电话支持服务 (115)12.3.2 邮件支持服务 (116)12.3.3 在线远程支持服务 (116)12.3.4 定期客户巡访服务 (116)12.3.5 现场紧急服务 (117)12.3.6 长期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117)12.3.7 软件系统的升级 (117)12.3.8 长期咨询服务 (117)12.3.9 对重要活动的支持 (117)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
公共服务在线平台建设方案
公共服务在线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总体规划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原则 (3)第二章需求分析 (4)2.1 用户需求 (4)2.1.1 用户群体分析 (4)2.1.2 用户需求分析 (4)2.2 功能需求 (4)2.2.1 政务信息发布 (4)2.2.2 在线业务办理 (5)2.2.3 数据统计分析 (5)2.2.4 用户互动与反馈 (5)2.3 功能需求 (5)2.3.1 系统稳定性 (5)2.3.2 响应速度 (5)2.3.3 安全性 (5)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 (5)3.1 技术架构 (5)3.1.1 架构概述 (5)3.1.2 前端架构 (6)3.1.3 后端架构 (6)3.1.4 中间件 (6)3.1.5 基础设施 (6)3.2 数据架构 (6)3.2.1 数据架构概述 (6)3.2.2 数据源 (7)3.2.3 数据处理 (7)3.2.4 数据存储 (7)3.2.5 数据分析 (7)3.3 业务架构 (7)3.3.1 业务架构概述 (7)3.3.2 业务流程 (7)3.3.3 业务模块 (7)3.3.4 业务协同 (8)第四章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8)4.1 用户管理模块 (8)4.2 服务管理模块 (8)4.3 数据管理模块 (8)第五章系统安全与稳定性 (9)5.1 安全策略 (9)5.1.2 数据安全 (9)5.1.3 网络安全 (9)5.1.4 系统安全 (10)5.2 稳定性保障措施 (10)5.2.1 硬件设备保障 (10)5.2.2 软件保障 (10)5.2.3 网络保障 (10)5.3 应急预案 (10)5.3.1 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10)5.3.2 数据安全应急预案 (10)5.3.3 网络攻击应急预案 (11)第六章系统开发与实施 (11)6.1 开发流程 (11)6.1.1 需求分析 (11)6.1.2 系统设计 (11)6.1.3 编码与实现 (11)6.1.4 系统测试 (12)6.1.5 系统部署与维护 (12)6.2 开发工具与平台 (12)6.2.1 开发工具 (12)6.2.2 开发平台 (12)6.3 实施计划 (12)6.3.1 项目启动 (12)6.3.2 系统设计 (13)6.3.3 编码与实现 (13)6.3.4 系统测试 (13)6.3.5 系统部署与维护 (13)6.3.6 项目验收 (13)第七章系统运维与维护 (13)7.1 运维策略 (13)7.2 维护流程 (13)7.3 故障处理 (14)第八章数据分析与应用 (14)8.1 数据采集 (14)8.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5)8.3 应用场景 (15)第九章政策法规与标准 (16)9.1 政策法规保障 (16)9.1.1 政策法规体系构建 (16)9.1.2 政策法规制定 (16)9.1.3 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督 (16)9.2 标准制定 (16)9.2.1 标准体系构建 (16)9.2.3 标准制定程序 (16)9.3 合规性检查 (17)9.3.1 合规性检查内容 (17)9.3.2 合规性检查方法 (17)9.3.3 合规性检查组织 (17)第十章项目评估与优化 (17)10.1 项目评估指标 (17)10.2 优化策略 (17)10.3 持续改进 (18)第一章总体规划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享受服务的重要渠道。
公共服务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范本1
公共服务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4)1.2 智能化服务发展需求 (4)1.3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4)第2章公共服务智能化服务概述 (5)2.1 智能化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5)2.2 公共服务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5)2.3 国内外实践案例与启示 (6)2.3.1 国内实践案例 (6)2.3.2 国外实践案例 (6)2.3.3 启示 (6)第3章平台架构设计 (7)3.1 总体架构 (7)3.1.1 用户交互层:提供用户访问入口,实现用户与服务平台的交互,支持多渠道、多终端的接入方式。
(7)3.1.2 业务处理层:负责处理各类公共服务业务,包括业务流程管理、数据集成、智能决策等功能。
(7)3.1.3 数据资源层:汇聚各类公共服务数据,提供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交换等能力,支撑业务处理层的智能化应用。
(7)3.1.4 技术支撑层:提供平台运行所需的技术支撑,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7)3.1.5 安全保障体系:保证平台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
(7)3.2 技术架构 (7)3.2.1 云计算基础设施: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可弹性扩展的计算资源池,为平台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
(7)3.2.2 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为智能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7)3.2.3 人工智能引擎: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实现对公共服务业务场景的智能识别、预测和决策支持。
(7)3.2.4 中间件服务:提供消息中间件、缓存中间件、服务总线等中间件服务,实现系统间的高效通信和协作。
(7)3.2.5 前端技术:采用前端框架技术,实现用户界面的快速开发、优化和跨平台支持。
(7)3.3 应用架构 (7)3.3.1 公共服务业务系统:涵盖各类公共服务业务,如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办理、在线咨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草案)1引言1.1项目背景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使手机成为了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手机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中最重要的信息获取通道之一。
广大的用户越来越关注怎样通过手机获取更多的信息,尤其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信息。
目前这些信息主要分散在众多的职能部门虽然这些部门已经建立了一些公共信息的发布渠道,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公共信息的获取并不便利。
在此背景下**移动多家地市分公司为了满足当地手机用户获取公共信息的需求,不同层度的建立了公共信息的发布与查询平台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为了使全省移动用户都能通过手机方便、快捷的获取公共信息,**移动启动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该平台将以灵活的接口方式接入多种公共信息,呈现给所有用户一个统一、透明的界面,并使用WEB、WAP、人工接续(12580)、短信、彩信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贴近生活的公共信息资讯服务。
**公司作为**移动的SI参与了多个地市公共信息发布与查询平台的建设其中包括公积金、水务、交通违章、电费、社保等公共信息。
根据全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需求并结合我公司公共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我们以实用、高效、稳定、可扩展为原则设计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该方案的实施将为**移动用户提供一个界面统一、使用方便快捷、信息丰富、稳定性高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1.2建设目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是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科学合理的方法将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宽广,存放位置凌乱的公共信息数据源进行规范与集中。
搭建一个通用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并具备统一的用户使用方法、统一的用户签约方式、统一的数据管理、安全的数据接口、便捷的系统搭建方法、统一灵活接口调用功能。
1.2.1统一的用户使用方法1、采用统一入口,即共用一个基础短信彩信端口号,全省用户可将查询编码发送到同一端口中,由系统判断用户订购的是那个地市的信息并返回正确的查询结果。
2、采用统一的信息查询编码:全省用户同一业务下使用统一的编码格式:“指令码”+“密码”;如发送“CXGJJ12345”到100860即可查询用户自己的公积金信息;3、采用统一的WAP网址,WAP网站根据登录网站的手机号码判断用户订购的是那个地市的信息自动将用户导航到相应的页面;4、采用统一的WAP操作界面。
1.2.2统一的用户签约方式对移动营业厅营业员或移动客户经理提供统一的用户签约方式:1、WEB订购平台提供WEB页面订购服务,由业务单位统一与用户签约后发起订购;2、短信订购由用户经理发送短信为客户订购公共信息业务,例如发送“KTGJJ”+“区号”+“姓名”+“身份证号”+“客户手机号码”到100860即可定制本手机的对应的公积金包月查询和公积金账户变动提示信息;发送“QXGJJ”到100860即可退订该手机号码绑定的公积金信息服务业务。
1.2.3统一的数据管理所有用户数据均放置在省公司的数据服务器中,由省公司统一管理,各个地市调用用户数据的需求由省公司服务器统一处理。
数据的统一管理消除了由于分散管理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并且便于我们对系统的整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1.2.4安全数据接口当用户第一次订购公共信息查询业务成功后,系统自动给用户手机发送提醒短信并指定用户密码,以后用户可通过短信、WAP等方式更改密码。
用户查询公共信息必须使用自己的手机并提供正确的密码,否则不予查询。
1.2.5便捷系统搭建方法由于各个地市、各个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公共信息获取并不是一步到位,为了使系统拓展和新信息的引入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减少重复工作,系统采用了便捷的搭建方式。
地市如需增加新的信息种类,只需和信息提供部门谈好数据接口并完成公共信息数据的导入工作,然后填写该信息的详细属性(信息种类、短信彩信编码等)即可在系统中增加该项信息的查询模块。
1.2.6统一并灵活的接口调用公共信息类数据内容均由相应的部门管理,如公积金由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水费由自来水公司管理,数据的内容和格式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且同类数据的内容和格式在各个地市甚至县区的具体情况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数据接口形式也五花八门,包括文件接口、Socket接口、WebService接口等等。
为了屏蔽多变接口的方式和数据格式,向后台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输出,向用户提供一个统一透明的查询平台,系统采用统一灵活的接口调用方式进行设计:1、统一的接口数据输出不管什么数据格式和接口方式,接口均提供统一固定格式的数据输出,如用户的手机号码、用户查询结果等。
2、灵活的接口调用方法每个具体项目应针对其独特的数据格式和接口方式开发出对应的系统接口模块。
2系统设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2.1硬件系统建设方案2.1.1系统架构该系统的硬件及网络架构图如下:为保障系统能够提供电信级的不间断服务和数据的安全性,应配置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光纤存储设备、负载均衡器、接口服务器,以适应高强度的应用需要:1.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采用两台高配置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器进行集团部署。
负责与用户数据库、地市数据接口服务器、短信网关、彩信网关、WAP网关、12580进行通信,接收用户查询请求并将查询结果通过多种方式反馈给用户。
处理订购业务和增加业务数据配置等。
2.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采用两台高性能服务器通过双机热备的方案进行部署。
安装有ORACLE 9i数据库,负责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用户数据。
它完成数据的定义存储、检索、完整性约束以及有关的数据库管理工作。
它接收到应用服务器的数据请求,并将处理结果交送应用服务器。
3.光纤存储设备:光纤存储设备通过光纤与两台数据库服务器相链接,为双机热备的数据库服务器提供数据存储空间。
4.负载均衡器:负载均衡器通过与两台应用服务器相链接组建出一个可伸缩的、高可用的服务器集群,从而满足电信级别的应用服务平台。
5.接口服务器:接口服务器部署在地市,负责与当地的公共信息提供单位进行数据接口通信,获取公共信息数据并响应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服务器的查询请求。
2.1.2硬件配置方案2.2软件系统建设方案2.2.1系统架构软件架构图如下:2.2.2系统运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20082.数据库ORACLE 9I3.WEB服务器IIS4.运行环境Microsoft .NET Framework5.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2.2.3系统组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由八个子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2.2.4功能简介1.业务受理系统该系统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通过WEB、WAP、短信的方式向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12580坐席、客户经理、客户提供便捷的业务订购渠道,根据业务的不同用户订购时需要提供的证件及信息也有所区别。
如订购公积金信息用户只需出示身份证原件并提供手机号码便可订购,如果订购机动车违章信息就需要提供行车证原件和手机号码。
2.业务配置管理系统该系统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行控制系统。
主要实现以下几点功能:业务逻辑配置:可以对业务开通时的逻辑条件进行配置对定期发送的公共信息业务的发送开始时间、发送时间段、发送规则等进行配置。
业务模板配置:可以对业务的开通确认和通知短信格式、业务取消确认和通知短信格式、业务查询编码格式、查询结果反馈短信格式等进行配置运行情况监控:可以对系统发送短信的进度、已发送短信记录、未发送短信记录、用户查询记录等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或作取消发送、暂停发送、重新发送的操作。
业务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可以按省、市、县(区)三级生成业务发展包括新曾用户数、退订用户数、业务变更用户数的日报表、周报、月报等报表。
同时系统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管理的需求按地区、时间、业务类型、业务种类等条件进行综合查询与统计。
3.BOSS数据接口系统该系统部署在数据库服务器上,主要实现与BOSS系统同步用户的订购信息。
4.公共信息接口模块公共信息接口模块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服务器端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实现将用户的查询请求或定期短信群发请求发到接口服务器上。
并接收接口服返回的结果,将结果传送到短信服务系统进行回复或群发;客户端部署在接口服务器上实现接收应用服务器发出的查询请求,并将请求处理后将结果数据传送到业务服务器。
5.短信服务系统短信服务系统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主要实现短信的接收与发送功能,当用户接收到上行短信是程序进行逻辑判断根据上行短信内容与格式的不同插入到不同做出相应的处理。
同时短信服务系统监听待发送短信记录按照信息的发送时间段要求进行短信的发送。
6.WAP查询服务系统短信服务系统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主要实现用户通过WAP方式查询公共信息的功能,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直接输入查询密码进行系统中系统将自动根据客户的订购信息将客户可查询的数据项列出。
7.彩信服务系统短信服务系统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主要实现通过彩信方式定期向开通彩信业务的用户发送彩信格式的公共信息一览表,包括当月的水、电、气、违章、社保、公积金等信息的一览表。
8.12580查询系统短信服务系统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通过WEB的方式为12580坐席人员提供根据呼入手机号码查询公共信息订购情况和与呼入客户相关的公共信息功能。
3进度控制与安排3.1进度控制措施采用任务具体,责任明显的分工方案采用负担均衡,齐头并进,奖励高效的奖励措施。
采用周计划,周总结,周会议评定控制方式。
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监督组长,组长监督组员的责任监督机制。
采用技术管理和杂务管理基本分离的管理机制。
3.2进度安排时间表4报价4.1总价一览表4.2分项报价4.2.1硬件系统报价4.2.2操作系统与数据库4.2.3软件开发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