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仪民俗概论
第六章人生礼仪民俗
从外延来看,姻缘关系有抚育子女成长的义务,
古训有“子不教,父之过”,古时有曾母三易其家, 就是为了培养教育子女。姻缘关系还有赡养老人的义 务,娶妻要看对父母孝顺不孝顺,这也是巩固姻缘关 系的重点所在。如今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重点的家族 观念逐渐向姻缘关系为重心家族观念转移,而且婚姻 讲究自由恋爱,讲究感情,决定姻缘关系不是家长、 族长,而是夫妻的感情基础。在家族中,妻的地位和 夫的地位是平等的。由此可见,新式的姻缘关系与旧 式的姻缘关系有着明显的不同。
(1)家族成员的称谓 家族成员称谓是由各代婚姻关系构成的男女双
方血缘关系排列的亲族次序确定的。
A、家族称谓的意义: 一是为了区别辈分;
二是为了确定上辈、同辈、晚辈 之间 的相互关系;
三是向社会呈现本家族的内部 结构,便于社会了解和进行社交活动。
民间称谓非常讲究辈份,不能违背,否则被视为 失礼,俗称“没大没小”,“没老没少”。
(2)姻缘关系 姻缘关系是以婚姻联系着的夫妻之 间的关系,姻缘是联结男女双方的惟一纽带。
它与血亲关系不同之处在于:血亲关系强调血
统的传递,具有内敛性和向心性特征,而姻缘关系 强调的是不同血缘间的结合,其特征是开放的扩张 的。当妻子的一方通过联姻加入夫方的家族时,就 将妻方的家族关系带入夫方的家族关系中来,使夫 方的家族关系的外延大大扩充了。所以家族既有封 闭性的一面,又有开放性的一面。而且姻缘关系本 身的社会属性要比血缘关系鲜明得多。
人生礼仪民俗
彝族少女换裙
解放前凉山彝族少女盛行换裙的 习俗,她们把换裙和出嫁当作女 儿家的两件终身大事。换裙,彝 语叫“撒拉”,俗称“换童裙”, 一般在15至17岁,仪式请一个漂 亮、能干、相好的妇女给换裙者 梳头,带哈帕,最后换上红、蓝、 黑等对比强烈的三接或四接长统 百褶裙,换裙仪式到此结束,换 裙意味着女于已经成年,她们可 以谈恋爱,找情人。
人生礼仪民俗
一、定义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 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1
二、分类及功能 诞生礼仪——人一生的开端礼 成年礼仪——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明 白自己的社会责任 婚姻礼仪——婚姻的社会认可 丧葬礼仪——尽孝道,表怀念, 荫庇后代
2
诞生礼是人生第一大礼
婴儿降生,民间俗称之为“ 添喜”。民 间,还有称之为“ 临盆”、“落地”。 生下的孩子,即“添喜”有大喜与小喜。 生男,山西民间谓之“大喜”,也称 “弄璋之喜”。生女,称之为“小喜”, 也称“弄瓦之喜”,有些人家生男后, 往要在大门口用大幅红布上书“弄璋之 喜”挂于门楣上,以向外传递信息,光 耀门庭。
17
接着由巫师向灶神及祖先祈祷,由舅父 或母亲换下他(她)的长衫,给他(她) 穿上短上衣、长裤(百褶裙)。换装完 毕,大家都要赠送给他(她)一点礼物, 以示祝贺。小伙子(姑娘)也要向灶神 和亲友们一一叩头,敬酒致谢,并希望 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继续得到他们的保 护与帮助。此后,成年的小伙子或姑娘 可以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活 动了。
14
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 礼,也叫加笄,在15岁时举行,就是由 女孩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 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 时代,可以嫁人了。
15
成人礼
普米族少年儿童到了13岁,便举行“穿 裤子”穿裙子”仪式 普米族的成丁礼大多于过年(即春节) 时举行。仪式多由母亲或舅父主持。届 时,全家人围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围, 怀着喜悦的心情注视着这一场面。
第八讲人生礼仪民俗ppt课件
孕期习俗
1、孕妇饮食禁忌 • 禁食一些动物的肉。其中有些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
孕妇吃了可能会有害,有些则是无稽之谈。 • 吃螃蟹会导致胎横难产,《妇人良方》:“食螃蟹,令子横
生” • 吃兔肉会导致孩子三瓣嘴,《博物志》:“妊娠者不可啖兔
肉,又不可见兔,令儿缺唇。”
3/29/2024
• 满月时,还要抱孩子出户外走动走动, 目的在于让孩子干受外界事物,开眼界, 长见识。
• 旧俗还要为婴儿起乳名。通常取吉字做 名,如贵儿、小龙、祥儿等,但在民间 更多的取贱名,如小狗子、小牛、锁柱、 狗剩等。
3/29/2024
4、百岁 • 旧时,民间多为婴儿举行百日庆贺,所谓
“三日看相,百日看长”, • 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百日是个关,过了
• ——踩生流行产妇挑接生医生 漂亮高学历医生受青睐
3/29/2024
庆贺生子。
1、由于家族制度的影响,中国重男轻女的观 念很深。
• 《诗经·小雅》中记道:“载寝之床,载衣以 裳,载弄之璋”,璋,是美玉,代表富贵尊 荣,这是对男孩的祝愿;
• 生了女孩,“载寝之地,载衣之裼(ti),载 弄之瓦”,瓦,是纺锤,代表心灵手巧,这 是对女孩的希望。
一遍牙齿,再点一束松明,让松脂滴在瓦块 或木片上,再将黑烟熏齿,连染数日,直至 将雪白的牙齿染成墨黑之色。
3/29/2024
3/29/2024
• 黎族妇女的“绣面”。 • 据说,妇女在世不纹身,死后祖先
象征物。
3/29/2024
• 南京在正月初八这一天,送麒麟送子灯到女婿家。 • 男方把灯烧了,并以烧后留下的灰烬形状来预测妇女生子的
性别,“尖者生男,团者生女,是其兆也”。
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民俗是指人在一生成长中表明进入重 要年龄阶段的祝贺仪式和所经历的具有重要意 义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习俗。纵观人生的全过 程,主要有五大礼俗,即诞生礼、成年礼、婚 礼、寿礼、葬礼。
第一节 婚姻民俗
• 一。婚姻形态
• 抢劫婚(原始社会残留婚姻形态。母系氏族社会 解体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妇女不愿嫁到男方, 男方便采取强制性手段将妇女嫁到男方。在汉族 已消失,但在少数民族依然遗风很盛。如景颇族 把抢妻称“迷鲁”,且不事先通知女子,也不管 家庭及女子是否同意,先去强行抢回。如同时几 个男子看中一个女子,抢婚还常发生械斗。
• 1.空地搭棚 布置奠场 3.举行祭奠
〈四〉出殡阶段
•
1.列队步行 2.墓地停脚 3.移棺入土 4.祭祀祈福
四。丧葬方法
• (一)土葬 • 最普遍, 入土为安 • 土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死者入土是 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 土葬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明显的尊卑贵贱的等 级差别。至秦汉时期,统治者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为同,禁民火葬,土葬遂成为汉民族的通用葬式,并世代沿袭。我国 土葬在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形式特点虽有差别,但其基本观 念都一样,即认为死者应保存完尸,“入土为安”,故土葬之俗,长 期因袭。在个别少数民族中,也有视土葬为最坏葬法的,如藏族民间 实行火葬、天葬、水葬,而对患有麻风、天花等传染病人或强盗及受 刑而死的囚犯用土葬,认为可以根绝瘟疫流行和惩治罪恶,打入地狱, 不得转生。土葬之俗,劳民伤财,滥占耕地,传染疾病,故新中国建 立后已逐步为火葬法所替代,但至今在偏远农村仍有残存。
• 转房婚:指弟纳兄嫂或兄娶弟媳的一种寡 妇内嫁制的婚姻。我因历史上各时期、各 民族中都曾流行过,且持续时间很长。王 昭君出塞,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生一子, 后呼韩单于死,按“父死,妻其后母”的 风俗,嫁给呼韩邪长子复株累单于,又生 二女。
中国人的人生礼仪
中国人的人生礼仪概述人生礼仪是人们一生中的重要活动,是经历人生转折点的重要时刻,是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
它们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从出生到死亡,包括诞生礼、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成长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等。
这些礼仪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先祖的尊重,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于未来的期望。
一、诞生礼诞生礼是中国人生礼仪中的第一个重要仪式。
它包括一系列的仪式和庆典活动,如报喜、祝贺、祭祀等。
在这个仪式中,家人和朋友一起庆祝新生命的到来,表达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先祖的敬仰。
同时,这个仪式也标志着一个人类个体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一份子。
二、满月礼满月礼是庆祝婴儿满月的仪式。
在这个仪式中,家人会为婴儿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祭祀祖先、设宴款待宾客等。
这个仪式标志着婴儿已经度过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危险期,人们开始期待他健康成长,顺利成长。
三、百日礼百日礼是庆祝婴儿百日的仪式。
在这个仪式中,家人会为婴儿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放烟花、放鞭炮等。
这个仪式寓意着婴儿已经度过了生命中的第一个一百天,人们开始期待他健康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四、周岁礼周岁礼是庆祝婴儿周岁的仪式。
在这个仪式中,家人会为婴儿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抓周等。
这个仪式标志着婴儿已经度过了生命中的第一个整年,人们开始期待他健康成长,逐渐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五、成长礼成长礼是庆祝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仪式。
这个仪式通常在青少年十岁左右举行,是一个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认可和期待。
在成长礼上,家人会为孩子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设宴款待宾客、给孩子送礼物等。
这个仪式寓意着孩子已经度过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十年,人们开始期待他健康成长,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六、成年礼成年礼是庆祝年轻人成年的重要仪式。
这个仪式通常在年轻人十八岁左右举行,是一个社会对于年轻人成年的认可和期待。
在成年礼上,家人和朋友会为年轻人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设宴款待宾客、给孩子送礼物等。
中国民风民俗第二章人生礼仪习俗
中国民风民俗第二章人生礼仪习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民俗文化的国家,人们对于人生各个重要阶段都抱有深厚的礼仪传统。
这些传统礼仪习俗不仅仅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更是对于尊重、感恩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表达。
以下将介绍中国人生各个阶段的礼仪习俗。
在中国,宝宝出生后,会有“满月酒”或是“百日酒”等庆祝仪式。
这是家里人为了庆祝孩子平安降生,并祈求健康成长的仪式。
家人会为宝宝准备各种礼物,如红绸子、金银首饰等,以表示对孩子安康和未来幸福的祝福。
2.成年礼仪习俗中国人将18岁视为一个重要的成年年龄,此时便可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成年礼往往会以庆祝活动的形式进行,家人朋友会给予年轻人一些礼物,如书籍和实用品,以祝福他们在成年之后取得成功。
3.结婚礼仪习俗中国婚礼有着独特而且庄重的仪式。
婚礼一般包括求婚、聘礼、喜宴和婚礼仪式等环节。
求婚时,男方会向女方的父母表达娶亲的意愿,并送上贺礼。
之后,男方会准备一些聘礼送给女方,以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
最后,在婚礼仪式上,新娘新郎会向父母行三鞠躬,表达对父母恩情的感激之意。
4.子女送别礼仪习俗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所以子女离家时,要举办送别仪式以表达思念之情。
在送别仪式中,家人会给予一些礼物,如压岁钱、书籍和吉祥物等,寄托对子女的祝福和期望。
5.丧葬礼仪习俗中国人对于丧葬礼仪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对逝者的最后一次尊重和送行。
在丧葬仪式中,亲友们会为逝者举行告别仪式,如焚香、吊唁和祈祷等。
同时,家人还会设宴款待来吊唁者,并赠送纸钱和香烛等物品,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祝福。
在中国,人生礼仪习俗贯穿了人们的一生,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感恩。
这些习俗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见证了人们对家人和社会的深情厚意。
而这些传统礼仪习俗的持续延续,也是对于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和感恩的重要体现。
人生礼仪民俗
少数民族的婚姻形式
1 抢婚习俗。抢婚,又叫掠夺婚。是指通过抢 劫妇女来缔结婚姻关系,如云南德宏 一带 存在此风俗。
2 表亲婚。表亲婚分为姑表(舅表)婚、姨表 婚 。土家族中有这样的谚语:“姑妈女, 顺手牵”,“舅舅要,隔河叫” 。
3 转房婚。所谓“转房”,是指兄亡后嫂嫂可 转嫁给弟弟,或弟亡弟媳转嫁给兄;姐亡后, 妹妹续嫁给姐夫的一种婚俗 。
为媒。
.
上海婚俗新娘换鞋
• 新娘出门前,都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 成的甜羹(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出嫁后能过甜 蜜无忧生活的愿望。在送嫁的过程中,女家一位属 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 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以保护 她不受妖邪入侵。
•
女司仪在新娘出门时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
背郎下地去,晚上为郎脱衣裳,想想真心伤。 • 2 指腹为婚 • 3 冥婚
.
丧葬礼仪
• 葬礼仪是人的最后的“脱离仪式”。其仪式 主要有:初终、设床、沐浴和报丧。
• 初终。指弥留之际 ,亲属一般都会嚎啕大哭, 然后进行招魂 。
• 设床。招魂以后,要设床停尸 ,对死者的遗 体进行清洗,穿上新衣。然后移尸到停尸床 上,面部盖一张纸。起长明灯为死者照路, 最后上供品 。
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
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
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
食品定情的奇怪婚俗
• 玉米棒 非洲刚果农村青年男女的婚 恋往往以赠送鸟与玉米棒的方式来确 定。小伙子向姑娘求爱时,常常把一 只烤熟的鸟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并 且说:“这只鸟是我亲自打死。”如 果姑娘看中了他,就会收下这只鸟, 并且回赠一个玉棒子给他,满脸微笑 地对他说:“这玉米是我亲手种出来 的。”于是,两人定下终身的大事。
第五讲人生礼仪民俗
第五讲人生礼仪民俗【教学目的】认识人的一生中的几个主要阶段——诞生、成年、婚姻以及死亡,它们是每一个人须通过的过程;掌握人生礼仪的种类和各自的功能;了解不同民族在这四个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生礼仪民俗。
【教学内容】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二、中国汉族人生礼仪民俗三、中国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
此外,标志进人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举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
伴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出生、成年、婚嫁及死亡。
据此,我们把人生礼仪民俗分为这四个部分来加以阐述。
1、诞生礼仪诞生礼仪是人一生的开端礼。
在人生诸礼仪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其中经历许多有趣的环节。
从内容上看,大体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生子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2、成年礼仪成年礼,又叫成丁礼或冠礼。
它是一种古老习俗的传承,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青年男女只有通过成年礼仪,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才能被社会成员认同,同时也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
3、婚姻礼仪婚礼,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历来都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人们之所以重视成人礼仪,一个重要的功利目的,是与婚姻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自身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少不了人类的延续,从这一点来说,婚姻礼仪受到人、社会的重视就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4、丧葬礼仪丧葬礼仪,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后一项“脱离仪式”。
它是指人死后,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
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涵也极其复杂。
另外,葬礼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葬法上来看,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风葬、水葬、塔葬、悬棺葬等。
简述人生礼仪食俗
人生礼仪食俗是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和饮食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育食俗。
在新生儿三朝、满月、百日等重要日子,家人会准备
三朝酒、满月酒、百日酒等宴请亲朋好友。
2.婚嫁食俗。
在订婚和结婚典礼上,男方会向女方家送彩礼,同时
双方会设宴款待亲朋好友。
3.寿庆食俗。
在老人过寿时,家人会准备寿桃、寿酒等食品来为老
人祝寿。
4.贺庆食俗。
在盖房、新店开业、分红、壮行等喜庆场合,家人或
友人会准备酒食来庆祝。
5.丧葬食俗。
在亲人去世后,家人会为逝者举行葬礼,并准备丧宴
来招待前来悼念的亲友。
自考《中外民俗》 第八章 人生礼仪民俗
第八章人生礼仪民俗8.1.人生礼仪民俗概述: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
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8.1.1.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1)诞生礼仪: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2)成年礼仪:成丁礼,冠礼。
3)婚姻礼仪: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4)丧葬礼仪:人死后,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
8.1.2.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1)诞生礼仪:只有诞生礼仪才能被社会承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2)成年礼仪:为了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3)婚姻礼仪: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
4)丧葬礼仪:表达死者亲属对死者的真诚怀念,以及对灵魂存在论这种迷信思想即恐惧又有所求的复杂情感。
8.2.中国人生礼仪民俗8.2.1.汉族人生礼仪民俗1)诞生礼仪(1)求子仪式:①向神灵祈子:送子观音,碧霞元君,金花夫人,子孙娘娘②由旁人送子:“麒麟送子”比如偷瓜送子。
③生殖器崇拜仪式:“久木鲁”“生孩子的石头”(2)孕期习俗①孕妇禁忌:外出时忌红白喜事,忌孕妇入生子人家,忌孕妇看淫秽,异常的事物。
②孕期馈送:送婴儿衣食物品。
③接生方式:接生婆。
(3)庆贺生子①“报喜”②“开奶”③“洗三”④“满月”“百岁”⑤“抓周”2)成年礼仪: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
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笄礼3)婚姻礼仪(1)相亲,订婚阶段:媒,贴,聘(2)迎娶阶段(3)认姻亲关系4)丧葬礼仪:人的最后的“脱离仪式”(1)初终(2)设床(3)沐浴,更衣(4)报丧(5)大敛8.2.2.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1)诞生礼仪(1)未孕前的求子习俗(2)怀孕时的习俗(3)临产习俗(4)诞生后的习俗2)成年礼仪(1)冠,笄之礼(2)穿裤,换裙(3)文身,染齿3)婚姻礼仪(1)抢婚习俗(2)入赘习俗(3)表亲婚(4)转房婚(5)不落夫家4)丧葬礼仪(1)安葬方式及其分类①火葬:许多民族都曾流行。
第八章 人生礼仪民俗《中外民俗》ppt 课件
2)韩国人生礼仪民俗 3)印度人生礼仪民俗 4)越南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2 美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美国人生礼仪民俗 (1)婚俗 (2)丧俗
2)加拿大人生礼仪民 俗
3)巴西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3 欧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2)成年 礼仪
•(1)冠、笄之礼 •(2)穿裤、换裙 •(3)文身、染齿
3)婚姻 礼仪
•(1)抢婚习俗 •(2)入赘习俗 •(3)表亲婚 •(4)转房婚 •(5)不落夫家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4)丧葬 礼仪
• (1)安葬方式及其分类 • ①火葬。 • ②土葬。 • ③天葬。 • ④塔葬及其他。 • (2)丧葬的礼仪表现 • ①停尸。 • ②招魂。 • ③报丧。 • ④吊唁。 • ⑤入殓。 • ⑥送葬。
第8章 人生礼仪民俗
8.1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 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 礼仪。此外,标志着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 度的生日庆贺仪式,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 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的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 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 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庆贺生子
2)成年礼仪
(1)相亲、订婚阶段:媒、贴、聘
(1)初终
(2)设床
3)婚姻礼仪 (2)迎娶阶段
4)丧葬礼仪 (3)沐浴、更衣
(3)认姻亲关系
(4)报丧
(5)大敛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习俗概述
▪ 八 陶瓷婚:如陶瓷般美丽, 并需呵护 九 柳婚:像垂柳一样,风吹 雨打不折 十 锡婚:锡器柔韧,不易跌 破 十一 钢婚:不会生锈,比钢 铁更坚硬 十二 链婚 :像铁链一样,紧 扣连锁
▪ 十三 花边婚:坚韧而且漂亮 十四 象牙婚:时间愈久,色泽 愈光亮美丽 十五 水晶婚:透明清澈而 光釆夺目 二十 搪瓷婚:光滑无瑕,需 呵护,不让跌破
▪ 第二次革命: 由保留 骨灰到不保留骨灰。
▪ “树葬”和“海葬”, 已成为殡葬改革的主 旋律。
如何看待农村的殡葬改革?
▪ 农村殡葬改革要因地 制宜,尊重民意,不 要搞一刀切。
▪ 要提倡丧事从简;不 要搞大坟或永久性坟 头墓地。
土葬和火葬比较
▪ 从生态角度看,土葬 文化优于火葬文化, 人死后埋入地下化为 有机肥料,上面栽树, 对当今对后人有益无 害。
3、少数民族的葬礼形式
(1) “天葬”流行于 藏族的一般平民,亦 称“鸟葬”。
▪ (2) 柜葬
▪ (3 )荒葬
▪ 流行于蒙古族地区。 制一木板柜,下方上
尖,死者着常服,缠 以白布,坐尸于中。
▪ 古时流行于蒙古族。 贫穷之家,将死者尸 体以牛马车载之,疾 驰荒野,等尸体颠扑 至地,即为安尸之所。
▪ (4)裸葬
▪ 有的地方新娘要迈过火盆,预示以后日子红 红火火。
拜天地
在新郎家的正房内设置香案(天地桌)。 新郎新娘在唱礼官的主持下行叩拜礼。拜 天地的程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新 郎的父母),三是夫妻对拜。拜完天地, 新郎新娘便有了正式的夫妻名分。
入洞房
▪ 在媒人的护送下,新 郎用一根红绸子牵引 着新娘送入洞房。
及亲属入席; ▪ 结婚典礼开始,奏《结婚进行
曲》;
▪ 新郎、新娘相向双方家长三 鞠躬,向来宾三鞠躬,相互 三鞠躬;
6人生礼仪习俗
6人生礼仪习俗第六章、人生仪礼民俗内容:主要就人的一生的主要阶段介绍人生仪礼的内涵和功能。
重点:民众生活中最为隆重最丰富多彩的婚丧仪礼和习俗。
难点:透过人生仪礼,从中理解中国人的生死观。
掌握人生礼仪概念,了解人生礼仪民俗的类型。
1、人生礼仪,是指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人生礼仪,在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中有一种独特的称谓,叫“通过礼仪”,即在生命的某些环节上,通过一定的仪式,完成向下一阶段的过渡。
2、“洗三”是指婴儿出生之后第三天举行的庆贺仪式,也叫做“三朝”。
3、“抓周”是在孩子周岁生日这一天举行的检验小孩天赋和卜测未来前途的仪式。
4、所谓“产翁”,通俗一点讲,就是女人生孩子,男人(丈夫)坐月子。
具体形式是:妇女分娩后,由丈夫代替妻子坐褥,接受饮食和医疗等方面的特殊照顾以及亲友的祝贺,禁吃某些食物,不事繁重劳动。
而产妇却需下地干活,服侍产翁。
“产翁”是在父系氏族制代替母系氏族制时产生的一种习俗。
它是在母权制势力仍十分强大的情况下,男子为迅速获得对子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采取的一种方式。
男子通过模仿妇女生育,以加强与子女的血肉联系,从而确定孩子为父亲所生所有,并获得像母亲一样的亲权。
中国历史上越、僚、傣、仡佬等族中曾流行产翁习俗。
西欧和北美的印第安人中,也有此俗。
学者们认为,这种产育习俗,表现了社会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的一种斗争。
现在这种习俗已绝迹。
5、成年礼仪中的考验具有多重意义,比较明显的意义上使那些具将承担社会责任的年轻人的得到身心的磨练,从而具有迎接未来艰苦生活的能力。
从情绪感受的角度来看,年轻人在仪式中所遭受的痛苦越大,就越会强烈的意识到自身社会地位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此外,这种考验本身具有“死亡与再生”的象征意义,使年轻人从依赖父母的状态中分离出来。
6、抢婚。
又叫“掠夺婚”。
指通过抢掠妇女而缔结的婚姻关系。
这是一种古老的婚姻习俗,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已经存在。
人生礼仪民俗范文
人生礼仪民俗范文人生礼仪民俗的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婚姻、丧葬等方面的习俗和仪式。
首先是出生,对于新生儿的庆祝和命名是人们重视的。
在中国,新生儿一般在满月时举行“满月酒”活动,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祝贺、赠送礼物。
在满月酒上,父母会为孩子起名,并举行相应的仪式。
婚姻是人生重要的时刻,各民族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婚礼习俗。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新郎一般会在婚礼上戴戒指给新娘,并进行交换誓言。
而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新郎会提亲、接亲,并在婚礼上进行敬酒、劝酒等一系列仪式。
丧葬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葬礼习俗。
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包括一系列的排头仪式、扫墓祭祀等。
人生礼仪民俗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于生命起源、婚姻制度和死亡的思考和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融合。
通过这些仪式和习俗,人们能够凝聚情感,感受到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力量,同时也能够减轻生死别离带来的痛苦和悲伤。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生礼仪民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有些人对于传统习俗的认同度和接受度降低,而尊重和维护传统文化的力量也逐渐减弱。
一些习俗的废弃和丧失,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重要时刻缺乏凝聚和共同情感的方式,社会关系也可能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
因此,对于人生礼仪民俗的传承和继承十分重要。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对于传统仪式和习俗的研究和宣传。
同时,也要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多样化的需求,合理调整和创新相关仪式和习俗,让人们在不同的时刻能够找到归属感和情感依托。
总而言之,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个体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传承和维护这些习俗和仪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社会和个体情感需求的呵护。
我们应该珍视人生中各个重要时刻的仪式和习俗,让它们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第五讲 人生礼仪民俗
第五讲人生礼仪民俗【教学目的】认识人的一生中的几个主要阶段——诞生、成年、婚姻以及死亡,它们是每一个人须通过的过程;掌握人生礼仪的种类和各自的功能;了解不同民族在这四个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生礼仪民俗。
【教学内容】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二、中国汉族人生礼仪民俗三、中国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
此外,标志进人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举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
伴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出生、成年、婚嫁及死亡。
据此,我们把人生礼仪民俗分为这四个部分来加以阐述。
1、诞生礼仪诞生礼仪是人一生的开端礼。
在人生诸礼仪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其中经历许多有趣的环节。
从内容上看,大体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生子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2、成年礼仪成年礼,又叫成丁礼或冠礼。
它是一种古老习俗的传承,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青年男女只有通过成年礼仪,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才能被社会成员认同,同时也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
3、婚姻礼仪婚礼,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历来都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人们之所以重视成人礼仪,一个重要的功利目的,是与婚姻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自身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少不了人类的延续,从这一点来说,婚姻礼仪受到人、社会的重视就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4、丧葬礼仪丧葬礼仪,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后一项“脱离仪式”。
它是指人死后,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
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涵也极其复杂。
另外,葬礼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葬法上来看,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风葬、水葬、塔葬、悬棺葬等。
民俗学概论~AB2AC
女娲补天
送子娘娘
绵阳师院
求子仪式
二、孕期习俗
1、孕妇禁忌 不吃公鸡肉、不吃螃蟹,不能看不常见的 动物与丑陋的人,不能见新娘 2、孕期馈赠 娘家送些婴儿出生时所需的衣、食物品, 3、接生方式 有的地方不准婴儿出生在床上,有的地方 把婴儿生在草上
三、庆贺生子
1、生命降生仪式 婴儿出生第三天举行“洗三”,是 家庭庆贺添人进口的仪式 2、进入人群仪式:“满月” 有众多亲友参加的庆贺仪式 3、预卜前程仪式:“周岁” 举行“抓周儿”仪式
1、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 2、与幼子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年礼
3、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绵阳师院
男子成年礼
女子成年
二 成年礼仪的规范与特征
1、行成年礼的年龄规定 对男子的年龄规定并不十分严格,对女子的年龄 规定要相对严格依一些
2、成年利益的性别区分
3、成年礼仪中的考验特别是男子的成年礼中要 集中完成一系列的体能训练相当痛苦的身心折磨 4、成熟标志 如改变发式和服装、佩戴特殊装饰品、文身和 凿齿
第二节 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是人一生的开端礼。 诞生礼仪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连续过 程,大体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 庆贺生子三个阶段的内容,而以庆 贺生子为中心部分。
一、求子仪式
中国国民间的求子仪式纷繁多样,按其观念与 手段可分为三个主要种类: 1、向神灵祈子 是最普遍的一种求子方式 传说主管生育的神灵、偶像:送子观音、金花 夫人、子孙娘娘、张仙等 2、由旁人送子 是一类常见的求子形式 包括送南瓜、鸡蛋等吃了可以受孕的食物、送 孩儿灯、百谷等吉祥物和结合元宵节舞龙灯活 动送子 3、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 这种求子方式大致属于原始生殖崇拜的遗风
《黄土风情录》王世雄、黄卫平,山西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中华全国风俗志》胡朴安,河北人民 出版社,1986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悠远
—— “满月” 诞生礼的一项重要仪式是在婴儿满月的时候进行。在这一 个月内,产妇须“坐月子”,不能出门。在满月这一天就可以为婴儿举 行有亲朋好友参加的庆贺仪式。满月之后 还有在一百天时所举行的庆 贺仪式,称“百岁”,含义是祝福小孩能够健康长寿长。
这种“抓周”,是寄托了上一辈对下一辈子的希望 。
路漫漫其悠远
抓周
路漫漫其悠远
物品 书
笔墨
印章 算盘 稻草 刀剑
意义
物品 尺
钱币
葱 蒜 听筒 芹菜
人生礼仪民俗概论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4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 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 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此外,标志进 人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 贺举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 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和奇异的风俗, 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 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路漫漫其悠远
人生经历重要阶段见证性标志仪礼
诞生礼、成年礼、 结婚礼、丧葬礼
路漫漫其悠远
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举行不同 的仪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分别加以阐述。 (l)诞生礼仪 诞生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一个婴儿刚一 出生,还仅仅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 行的诞生礼仪,他才能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 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2)成年礼仪 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 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一般来说,举行成年礼仪,有 年龄的规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举行成年礼有不同 的方式与内容,其意义也不尽相同。举行成年礼的最终目 的是使年轻人能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能明白自己的社会 责任感。
路漫漫其悠远
(3)婚姻礼仪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 本的制度和活动。婚姻作为民俗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婚姻 形态和婚姻礼仪两个方面。 本节着重阐述后一个方面即婚 姻礼仪的功能。其主要表现为:男女双方经过合法结婚程序 而组成的家庭,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婚后所生子女的权利 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的合法财产也能受到国家的保护 。 (4)丧葬礼仪 人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离开世界,即“死”。有“ 死” 便有“葬”,有“葬”,就自然有“丧葬礼仪”。自古以来,我 国就十分重视丧葬礼仪。之所以如此,除了普遍存在的灵魂 不灭观念外,儒家孝道和先人荫庇后代的思想也起了作用。 丧礼是否办得隆重,既是衡量子孙尽孝与否的标志,又对能 否得到祖先荫庇使家道昌隆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种种丧 葬礼仪中,也表达了死者亲属对死者的真诚怀念,以及对灵 魂存在论这种迷信思想既恐惧
—— “抓周”。这是预卜小孩前程的仪式。小孩周岁生日,可看作是小 孩诞生礼的最后一个高潮。届时在桌子上摆着文房四宝、糕点果品、 玩具等物,让小孩坐在桌子中央,任他伸手去抓,人们相信,小孩抓 到的第一件东西就预示了他日后的志趣。不管他抓到什么,在场的亲 朋好友都会说祝福话的。
路漫漫其悠远
抓周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②庆贺生子。
—— “报喜” 婴儿降生,女婿须前往岳父母家通报,称为“报喜”。报喜 的方式因地域不同,浙江地区报喜时,生男孩用红纸包毛笔一支,生女 孩则附花手帕一条。也有分别送公鸡或母鸡的。陕西渭南一带地区是带 一壶酒,上拴红绳为生男,拴红绸为生女。有的地方则带伞去岳父家, 伞放在中堂桌上为生男,置于大门背后为生女。另外,大多数地区报喜 时要送上煮熟并染成红色的鸡蛋,生男为单数,生女为双数。而岳父母 收下“喜蛋”后要加倍送还,女婿再将这些返回的“喜蛋”分送亲友。
在炕上要放置许多东西。这些东西中,有书籍 、笔、剪子、尺子、面包、苹果、皮球等。这些物 品摆好后,要把孩子抱过去,一家人围拢来,让孩 子在炕上爬,看他在炕上从一大堆物品中抓什么东 西。如果孩子先拿了书、笔,这便预示着孩子长大 了喜欢念书,是读书人,这样,自然合家欢喜了。 如果是先抓了尺子和剪刀,那自然是预示着孩子长 大当裁缝了。如果是在炕上先抓了吃的食物一类东 西,就说明孩子长大了爱吃,如果抓到了玩耍的物 品,就说明孩子贪玩。
路漫漫其悠远
①求子仪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思想观念,深深根植于 受封建制度影响的中国。在我国,已婚妇女在未怀孕之前,民 间有种种企盼怀孕得子的习俗,并且其仪式多带有神秘色彩。 求子仪式主要分三个种类: —— 向神灵祈子。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求子方式。在民间建有许 多寺庙,供送奉子观音。 碧霞元君、金花夫人、子孙娘娘等虚造主管生育的神灵、偶像 。未孕妇女或未生儿子的妇女带香烛、纸钱等到神像前默祷以 求怀孕生子。有的干脆在家中供奉送子观音,平时烧香祷念以 求生子。 —— 由旁人送子。最突出的礼仪性质是麒麟送子仪式。所谓麒 麟送子,是指亲戚朋友给尚无子嗣的人家送特定的子嗣象征物 。如偷瓜送子风俗。在湖南衡阳一带,送的是冬瓜,时间在中 秋晚上。冬瓜在几天前就偷来了,并且用彩色绘成面具,用衣 服裹成人形,由年长命好的老人抱着,爆竹噼啪地送去。送到 家时,把冬瓜放在床上,用被子盖住,老人念祝吉词:“种瓜得 瓜.种豆得豆。” 与这种送子风俗相似的还有“拍喜”、“棒打求子 “等习俗。
路漫漫其悠远
汉族人生礼仪民俗
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其人生礼仪主 要经过四个阶段—一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 仪和丧葬礼仪,在这一点上,她与其他民族一样。 只不过在具体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民俗事象上肯定是 有所不同的。 (l)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是人一生中的开端礼。 它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重 视子嗣的国家。可以说从婴儿未出生之前一直到成 年,人们都会举行一些列的仪式。因此,诞生礼仪 大体上包括求子仪式、庆贺生子等阶段的内容,其 中又以庆贺生子为中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