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和区别
商业信用是货币
商业信用是货币商业信用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前提条件。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产生于赊卖赊买的商品交换中是与商业信用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以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无处不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也就无处不在。
所以商业信用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前提条件对。
1)概念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2)区别:商业信用是直接信用、信用制度的基础、有规模和方向的限制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主体、不受规模和方向的限制3)联系:通过票据贴现和抵押等将商业信用纳入银行信用的管理轨道(一)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以赊销、延期付款和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的方式提供给个人、工商企业等主体的信用。
(二)联系:商业信用是一切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业信用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出现,反过来又会使商业信用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替代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三)区别①两者的主体不同。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因此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
银行信用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因此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债务人可以是个人工商企业也可以是政府和其他机构。
②两者受到商品流转方向限制不同。
商业信用一般情况下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它受到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而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因此它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约束,克服了商业信用方向上的限制。
③两者的信用期限不同。
④两者受到产业资本规模的约束不同。
商业信用说的俗点就是赊销、银行信用就是存贷,商业信用必然依附于买卖行为,属于直接信用,在方向、规模和期限上有局限性一种是货币信用。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借贷关系特征的表现形式就是信用形式。
按照在借贷关系中借者与贷者的不同,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锒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
(一)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其基本形式是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
商业信用具有如下特点:①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人都是企业经营者。
由于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因此,其债权债务人都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的企业经营者。
②商业信用贷出的资本是商品资本。
企业赊销的商品是处在流通阶段、待实现价值的商品,一个企业把这些商品赊销给另一个企业时,商品资本贷出了,使用权发生了转移,由于商品的货款没有支付,形成了以货币形式存在的买卖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③商业信用的规模一般与产业资本动态是一致的。
商业信用来源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经济繁荣,社会生产与商品流通规模扩大,商业信用规模也随之扩大。
反之,则缩小。
商业信用的特征,使它的存在和发展有明显的局限性:①商业信用规模受企业能提供的资本数量限制。
商业信用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的,只能在它们之间对现有资本进行再分配,所以商业信用的最高界限是企业可贷出的商品资本。
②商业信用的供求有严格的方向性。
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每种商品都有特定的使用价值,信用供给者提供的商品,必须是信用需求者所需要的商品。
同时,只有商品的需求者,才能向商品供给者预付货款。
否则,没有商品供求的一致性,就不能形成借贷关系,这就决定了商业信用在供求上具有严格的方向性。
③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提供的对象是企业再生产总资本的一部分,尚未独立于企业再生产之外,企业再生产需要连续进行,资本闲置时间很短,如果以商品形式贷出的资本不能及时归还,企业生产和流通就难以正常进行。
企业为了使再生产连续进行,不能长期将资本借出,商业信用一般只适用于短期借贷。
(二)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金融三基答案
金融学“三基”•一、基本概念1、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3、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4、直接信用:直接信用控制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
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给、流动性资产比率、信贷规模控制等。
5、间接信用:间接信用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6、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7、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它属于间接信用,是重要的融资形式。
8、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
商业票据可以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转让。
9、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它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10、政府信用:是指以政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政府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现代经济活动中的政府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11、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一定期限内,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票据。
汇票是国际结算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信用工具。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本票: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的,保证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的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书面承诺。
(完整word版)货币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名词解释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信用凭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则,即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将被人们收藏、熔化或输出,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将充斥市场。
无限法偿:也就是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收。
信用:以偿还和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汇票:出票人签发的一种要求付款人按指定日期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的票据。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市场利率:指资金市场上由借贷双方通过相互竞争而自由议定的利率。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折合多少单位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合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金融市场:是实现资金融通的场所及各种融资关系的总和。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业拆借: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
票据贴现: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将背书后的票据提交银行,银行从票据面额中扣除自贴现日起到贴现日止的利息,将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转让行为。
融资类金融中介: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和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中介。
政策性银行: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为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治和意图,以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和长远利益的目标,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和核心,对内负责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进行管理,对外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的活动。
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按借贷关系中借者与贷者的不同,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6种。
(一)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其基本形式是赊销和预付款。
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者都是企业经营者;商业信用贷出的商品资本;商业信用的规模一般与产业资本运动一致。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能提供资本数量的限制(2)商业信用的供求有着严格的方向(3)商业信用的期限局限——一般是短期(二)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是现代经济中最主要的信用形式之一。
特点(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
(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和方向上的局限(3)银行信用以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为媒介。
(三)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国家(政府)以债务人身份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
作用(1)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2)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3)筹集巨额资金的重要手段(4)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四)消费信用消费信用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形式:赊销、分期付款购买商品、消费贷款(五)租赁信用租赁信用是租赁公司、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出租设备工具而收取租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形式金融租赁,又称融资或财务租赁,是一种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租赁形式。
多用于专用、大型设备的租赁。
经营租赁,又称服务租赁,用于通用设备租赁杠杆租赁,一种投资和信贷相结合的一种租赁方式(六)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形式(1)国际商业信用:补偿贸易、来料加工(2)国际银行信用,主要为出口信贷(3)国际间政府信用,期限长、利率低(4)国际金融机构信用。
金融学简答题
货币制度内容: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材料;确定本位货币的单位;确定不同种类的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方法;确定本国货币的发行准备和对外关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影响利率因素:平均利润率;货币基金的供求状况;经济周期;物价水平;经济政策;其他因素(国际市场利率水平、银行经营成本、利率管理体制、传统习惯)利率期限结构:指违约风险相同,但期限不同的金融资产收益率间的关系。
预期理论解释: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应等于现行短期利率和未来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1概念不同: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形式,以存款、贴现等多种业务形式与国民经济个部门所进行的借贷行为。
2商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则是主要形式。
3主体不同:商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银行信用债务人是企业、政府、家庭和其他机构,而债权人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4商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和产业规模的约束性,受商品流向、数量的限制,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式的货币资本能较好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
商业信用局限:融资期限的短期性;增加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
银行信用的特点: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
是一种中介信用。
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费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解释影响需求因素:财富;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者构成的比例;货币及其他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因素(对货币的偏好程度,人们对未来经济稳定的预期)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包含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工具、中介指标、传导机制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指受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传导性金融变量指标。
标准: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
可选的中介目标:操作指标(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中间指标(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规模、长期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
简答题--区别与联系类
1、抵押与质押的区别与联系?答:抵押和质押都是贷款业务的保证方式。
抵押一般是房产等按评估后的价格做一个抵押价格,给银行做保证。
质押一般是存单等按现值的80%-90%或95%给银行做保证。
前者是不动产居多,后者存单居多。
前者抵押率要低于后者的质押率。
抵押与质押区别:抵押不转移对抵押物的占管形态,仍由抵押人负责抵押物的保管;质押改变了质押物的占管形态,由质权人负责对质押物进行保管。
一般来说,抵押物毁损或价值减少,由抵押人承担责任,质押物毁损或价值减少由质押权人承担责任。
债权人对抵押物不具有直接处置权,需要与抵押人协商或通过上诉由法院判决后完成抵押物的处置;对质押物的处置不需要经过协商或法院判决,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间债权人就可以处置。
2、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答: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价值尺度是基础,价格标准是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价值尺度与价值规律有关,价格标准和价值规律无关,价值尺度代表社会必要劳动,价格标准由国家规定。
3、简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联系与区别?答:两者的联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都是通过对社会资金的分配实现的。
社会资金的统一性和流动性,决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实质上都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关系。
两者的区别:政策主体不同;调控对象不同;货币流向不同;调控机理和时效不同。
4、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区别?答: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都是资本主义信用的基本形式,但两者之间是有根本区别的。
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1.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个人之间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
2.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商品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3.银行信用不想商业信用那样,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4.银行提供的信用,在数量、期限和范围上都远远超过商业信用。
5、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的区别?答: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按行政隶属关系,根据国家法律或国家机关的规章制度,对其内部违法失职的公务员给予的一种制裁。
金融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归类整理
格雷欣法则:也叫“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在双本位制下,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 被熔化、贮藏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几十个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 答:(1)信用中介职能。 (2)扩大社会资金总量的职能。 (3)社会支付中介的职能。 (4)创造代替货币流通的工具和创造存款货币。
简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异同。 答:所谓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需使用信贷资金,利用自身特有的条件、优势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从中收取服务费用的业务。而所谓表外业务则是指那些虽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 影响资产负债活动或者说可以转化为表内的业务。 实际上,中间业务也未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出,从这个角度看,它也是一种表外业务,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 于银行从事中间业务时,仅以中间人或中介人的身份单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例如:替客户办理资金的 转帐、代收代付款项、代买代卖外汇、出租保管箱等。而银行在从事表外业务时,则不仅以中间人的身份 为客户提供服务,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参与其中,因而会导致资产负债业务即表内业务量的改变。因此 有时候表外业务又被称之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业务。
论述: 1.试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极其作用机制。
答: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三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 定存款准备率,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另一方面货币乘数缩小,这样减少了信贷规模和信用 扩张能力从而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反之,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则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同时,法定存款准 备率的变动还具有告示效应,告诉人们今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使人们调节自己的行为,以符合货币政策 的要求。 (2)再贴现率,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一方 面减少了商业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资金,另一方面加大了商业银行再贴现的成本,抑制了再贴现的规模,从 而抑制了信贷规模,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则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同样 再贴现率也有告示效应。 (3)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上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如果中央银行买进有价 证券,则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卖出有价证券,则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
金融学习题集答案
金融学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答案一、名词解释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信用凭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代用货币——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纸质货币。
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是一种以支票或信用卡为支付工具、依靠商业银行转帐结算业务进行支付的信用货币。
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将被人们收藏,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将充斥市场。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职能。
五、简答题1.信用货币有哪些特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信用凭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有以下特征:①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本位货币,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也不能与黄金等贵金属兑换。
②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③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④国家可以通过中央银行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
2.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我国货币层次的内容是什么?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统计口径时,最主要的依据是流动性的强弱。
我国货币供给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M0 = 流通中现金M1 = 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 =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存款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3.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惟一合法的通货人民币的发行权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独家统一掌管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发行和经济发行原则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4.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容是什么?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将香港本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挂钩,按照固定汇率进行纸币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的原因
一、为什么银行信用会取代商业信用而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答:商业信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其大部分是可以被银行信用所弥补的。
1、商业信用会受到资本规模的限制。
也就是说,一个厂商能提供的其所有的商业信用最多就是该厂商所有的资本。
而银行信用的主体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可以聚集社会闲散资金,行成大规模的资金,贷给借款者。
2、商业信用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商业信用只能向需要该商品的厂商提供或者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而不能倒过来向生产该商品的厂商提供。
但是银行信用就克服了这个问题,可以将本无联系的厂商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供和求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信用中介人,实现将闲置的资金收入进来再贷给需要的企业。
3、商业信用存在着分散化的弊端。
商业信用是分散在众多企业之间自发产生的,国家经济调节机制对其的控制能力十分微弱,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和政府都难以有效控制商业信用膨胀所带来的危机。
但银行是受中央银行和政府所控制的,所以有效避免了这一弊端而得以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4、商业信用风险较大、匹配不易。
在合作不多的企业间,商业信用很难建立;而且互相信任的企业间也较难达到一个企业资金短缺而想赊购货物而另一个企业又正好不急需资金可以让它延迟付款的理想状态。
而银行则吸收闲置的资金,使其流向需要它的地方,也有一系列的信用评级制度,以此决定能否贷款给你这个企业以及贷多少。
货币金融学重点(最终版)
货币金融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信用凭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 格雷欣法则: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价与银价的市场定价与法定定价不一致的时候,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 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4 银行汇票:是一个银行向另一个银行签发的汇票,即一个银行将签发的汇票交汇款人寄给收款人后,由收款人向另一个银行取款。
5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承兑银行承兑付款的商业汇票。
6 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于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发放贷款、办理贴现等业务所创造的的存款。
7 货币供给:又称货币供应,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流通领域投放、创造货币的全过程。
8 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9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
二计算题1 票据贴现2 债券发行价格:3 货币供应量的计算4 准备金相关的计算三.简答题1.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有何关系?联系: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商业信用的保证;区别:(1)商业信用是直接以商品形态提供信用;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银行信用的债权人债务人分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3)商业信用包含了商品买卖与货币借贷两种行为;银行信用是一种单纯的货币借贷行为;(4)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是工商企业优先采用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5)在产业周期各阶段上,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相一致的;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不相一致的。
2.货币发挥各项职能有何特点?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两种信用形式。
它们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金融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一、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在金融活动中所形成的信用体系。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通过接受存款、发放贷款、提供信用证等服务,创造了信用活动的前提条件。
银行信用的核心特点有以下几点:1. 可信性:银行信用建立在法律合规和稳定经营基础之上,具有强大的市场认可度。
银行信用的可信性能有效地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保障。
2. 债权特性:银行信用具有债权性质,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借款人通过与银行建立信用关系获得资金支持,银行则要求借款人按时偿还本息,确保债权得到保障。
3. 流动性:银行信用的流动性高,通过各类银行间结算机制和支付清算体系,银行信用得以快速转移,促进了资金流动和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二、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各类经济主体在商品交换和商业活动中所形成的信用体系。
商业信用主要基于商品销售和商业合作,具有以下特点:1. 信任关系:商业信用建立在经营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基础上,通过多次交易建立信用关系,进一步缩小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效率。
2. 贸易周期:商业信用常常具有一定的贸易周期,即在约定的交易期限内,买方可以先享受商品或服务,而以后再支付货款。
商业信用的贸易周期能够提高交易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3. 近期交易:商业信用多以近期交易为主,即买方在短期内支付货款。
这种信用方式能够推动市场的快速流通,促进商品交易活动的频繁进行。
三、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
1. 信用支持:银行信用为商业信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商业企业通过向银行融资,获取银行信用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空间。
2. 交易结算:银行信用为商业信用的交易结算提供了便利。
商业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可以通过银行的支付清算机制,实现资金的即时结算,减少了交易中的支付风险。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优缺点比较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优缺点比较
商业信用的优点:
1.对经济有润滑和增长作用。
2.调剂企业之间资金短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
3.商业信用的合同化,使自发的分散的商业信用有序可循,有利于银行信用参与和支持商业信用,强化经济市场秩序。
4.商业信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
商业信用的局限: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 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银行信用优点:
1. 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
上游企业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下游贷给上游。
可小额聚成大额,也
可大额分散成小额。
满足长、中、短贷款的不同需要。
2. 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
3. 能够创造信用。
发放贷款给企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再次贷款给其他企业。
银行信用缺点:
1、资金成本较高
2、限制较多
2011-9-10。
如何理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如何理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谈谈二者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答: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1)商业信用从参与主体上来讲都是工商企业,而银行信用的参与主体一个是工商企业另一个是银行。
(2)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商品,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
(3)商业信用的期限比较短,而银行信用的期限可长可短。
(4)商业信用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而银行信用对于这些弊端都给予了很好的克服。
商业信用或是银行信用都属于信用的形式,从经济范畴上来讲都属于以支付本金和偿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银行信用的出现推动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8说说次贷危机和消费信用的联系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正确答案』次级抵押贷款是指美国的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比较差,由此造成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大。
次贷危机便与信贷消费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消费信用是指以消费者个人为债务方的信用消费方式,包括零售分期付款信用,信用卡,汽车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住房产权抵押贷款。
低利率环境和房产价格的持续飙升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证实消费信用不可过度扩张,这也警示我们提醒我们,一定要建立整套的监管和预警机制,控制信用消费的风险。
3利息的计量(1).单利法单利计息是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已取得的利息额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
其计算公式为:C=P×r×n其中,C表示利息,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年限。
例: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一笔10000元的贷款,约期3年后偿还,若年利率为5%,单利计息,则到期后借款人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C=P ×r×n=10000×5%×3=1500(元)(2.)复利法复利计息与单利计息相对应,它要将上一期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并入本金,再一并计算利息。
其计算公式为:C=P[(1+ r)n-1]例: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一笔10000元的贷款,约期3年后偿还,若年利率为5%,复利计息,则到期后借款人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C=P[(1+ r)n-1]=10000×[(1+5%)3-1]=10000×0.157625=1576.25(元)要求会应用4(1).基准利率:是指在各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决定作用即为该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动)包括市场基准利率和一国中央银行确定的官定利率。
《信用管理学》期末要点重点整理
信用管理学简答1.现代主要的信用形式①商业信用:是一种产生比较早的信用形式,在整个信用活动中处于基础地位。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形式。
②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形式,和商业性用一起成为一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成分。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所组织起来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③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筹集和运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④个人信用:个人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
2.信用管理体系模式划分①市场主导型模式(民营模式):美国、加拿大、英国、北欧国家②政府主导型模式(公共模式):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③会员制模式:日本3.不同模式,不同监管方式①采取市场主导型模式的美国,征信业是市场化服务业,征信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政府是市场秩序的监管者,不直接参与征信活动,政府的工作是制定信用管理法律和监督相关法律的执行。
②采用政府主导模式的欧盟国家,中央信贷登记系统是政府出资建立,中央银行既是监督者又是运营者。
同时,中央信贷登记系统由国家财政出资建设,为央行和商业银行提供某种公共产品,是非营利的,对信息使用者最多只收取成本费用。
③采用会员制模式的日本,信用信息的征集和使用主要依靠行业协会的自律约束,政府只是制定法律和监督法律的执行。
4.广义的征信内涵除了传统的企业资信调查和个人信用调查外,将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用风险管理的信用评级、商账追收,甚至保理、信用保险、信用担保、电话查询票据、企业信用管理服务咨询等都作为征信服务的范畴。
在企业的全程信用管理过程中,提供的所有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防范、控制和转移的技术方法都可以被认为是广义的征信手段。
5.保理的概念及服务内容保理是指保付代理商与以赊销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卖方之间的一种契约行为。
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货币银行学》对信用的解释是:“信用这个范畴是指借贷行为。
这种经济行为的特点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后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信用”这个词已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它可能是人类认识中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一些事物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在所有的这些事物中,没有哪一件比信用更加古怪,更加微妙;信用从来不是强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依赖于期望与担心这样一些感情;信用常常不用争取而自行出现,又总是无缘无故地消失;而且信用一旦丧失,就很难完全恢复……信用非常类似于,而且在很多场合就如同是,人们靠管理国家的才智以及战场上的勇猛和指挥才能赢得的声誉与名望。
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杰出优异的船长,会因为一些倒霉的偶然事件,一时失误或运气不佳而名誉受污,失去众人的爱戴,但是只要他有卓越的才能、真正的本领,名誉迟早是会恢复的。
同样,信用虽然会暂时黯然失色,在困境中挣扎,但是只要它有可靠而坚实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恢复。
”对信用的真正含义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在通常意义上,我们至少可以从4个角度来理解“信用”。
一、从伦理的角度从伦理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信守诺言”的一种道德品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讲的“诚信”、“可信”、“讲信用”、“一诺千金”、“答应的事一定办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这个层面的意思。
从这个层面来看信用,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社会只有讲信用,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信任结构”(trust structure),而这个信任结构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人们会发现“相互信任同服从、仁爱、友谊和交谈一样,是把一国人民联系和维系在一起必不可少的条件”,齐美尔也指出:“没有人们之间相互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会瓦解。
金融学简答题复习答案 :简短版
第一章1、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答:(1)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①在生活中,当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就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②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④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⑤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相互关系:①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于货币的价值尺度来表现其价格,然后才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其价值。
③正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能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人们才贮藏货币,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④支付手段职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
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
(2)货币的职能最少不能少于三个,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贮藏手段①现代的经济生活中,作为交易的对象都具有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示的价格。
交易对象如果不具备用一定金额表示的价格,则无从设想交易如何进行;②在赊买赊卖过程中,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货币已经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
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起着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③当具备给出价格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一经产生,便立即具备了用来积累价值、保存价值、积累财富、保存财富的职能。
第二章1.比较外汇与本币的异同。
一国居民持有的外汇在本国境内是否具有货币的各种职能?答:(1)一般地,可以将外汇定义为一切外国货币。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外汇,主要是指以外币标示的债权债务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和区别
1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
①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
②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2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
①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而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②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
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③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在再生产周期的繁荣或高涨阶段,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售的商品也多;相反,在危机阶段,商业信用也相应陷入萎缩状况。
而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1 商业信用贷出的是商品资本,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最后一个阶段的商品资本,银行信用贷出的是货币资本.
2 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而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为货币资本家,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家.
3 在产业资本循环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商业信用的动态和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而银行信用则是不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