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改革在许多领域硕果累累,但一提起学校的历史课堂,总让许多教师深感汗颜,因为历史学科给人的印象就是:死记硬背、机械枯燥、脱离现实;也让许多学生摇头叹息,在他们看来,历史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枯燥无味、了无生趣,不少历史教师被称为“古董”。因此如何让历史教学活色生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此不妨赘述,以期与业内同仁共勉。

一、师生平等化,和谐课堂竞风流

也许是老生常谈,但课改却赋予它新的内涵。教师教书育人,在学生面前,技高一筹的专业基础知识容易滋生自以为是的恶习。其实老师并非完美的权威,在有些问题上,“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也不必不如师”。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我认为合作和探究不仅是指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长久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之间总保持着一段距离,难以很好地交流,更别提合作、探究了。我认为教师应该少一些主观武断,多一些民主交流;少一些批评斥责,多一些鼓励表扬;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谦虚谨慎。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批评和斥责不但会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且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与课改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我认为新形势下的教学应多给学生鼓励和赏识,少一些批评和打击,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不但要杜绝讥讽和排斥,还要帮助他们寻找闪光点,挖掘潜能。因此教师虽然是“平等中的首席”,但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寻找答案中的合理之处;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不是自己下结论,授之以鱼,而是交给学生去讨论、探究;学生讨论时教师不是置身度外,而是主动参与和积极引导;对问题的答案不是唯我独尊,而是要对学生见解中的合理之处兼收并蓄。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的民主交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逐渐形成合作、探究式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如我在讲授九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切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美国以及世界历史上的巨大作用,我没有直接讲述它的重要意义,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探讨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的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尤其是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能统一。我一边在各个小组之间倾听大家的见解,一边参与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提醒和点拨,要求大家用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于是同学们的发言逐渐接近于正确答案,加上我的积极引导,问题很快迎刃而解,答案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比我预想的要全面、充实。最后我要求大家用最简洁的语言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记得有一位同学说得非

常精辟:罗斯福新政虽然使当代资本主义实现了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的转变,但它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它仅仅是扬汤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话音刚落,教室里掌声如雷,经久不息。于是我接着又问到:“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指出:罗斯福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一位改革家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谁能最快告诉我?”同学们再次讨论起来,仅仅用了十秒钟的时间答案就出来了:邓小平。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传授,我再次明白实现从“鱼”到“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生活化,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育家说过:“学校教学应该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融入家庭和社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感受、去研究、去分析,以便汲取有用的思想和知识。一句话,教育教学要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绝不能脱离生活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众所周知,全世界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大气污染加剧;森林草场减少;水资源污染;土地生态恶化。专家们呼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为自然万物,也为人类自己﹗有识之士呼吁:加强环保教育,从社会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学校做起,从娃娃开始﹗中共十七大也特别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深入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作为历史教师,我清醒地认识到:利用历史教材和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责无旁贷﹗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描述的相互征战中曾多次采用火攻计策,这些故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在历史课上学习《三国鼎立》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首先用多媒体重现了故事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在同学们欢呼决策者高明时,我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时过境迁,假如三国英雄人物再世,再用火攻计策相互征伐,你认为如何?同学们立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很快形成了正反两方。正方赞同这一计策,认为三国英雄足智多谋,占尽天时、地利,否则难以让对方心悦诚服、甘拜下风。而反方则对此坚决否定,而且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其中一位同学这样阐述:“假如时光倒流,英雄再世,断不可再用火攻的计策﹗因为这样做不符合当今正在贯彻实施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君不见那滚滚浓烟催人泪下,光山秃岭惨不忍睹,飞禽走兽非死即伤,不仅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完全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大丈夫相时而动,再有此举,实属下策﹗”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中共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是现实生活中却随处可见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不和谐音符。针对学校提出的“绿

化校园,美化环境,从我做起”的号召,在历史活动课上,我让同学们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许多同学旁征博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有一位同学写道:“在地球的生命史上,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一片和平、安乐的景象:茂密的森林庇护着无数的生灵,绿草如茵、野花芬芳,空气温和而清新,鸟儿婉转歌唱、鱼儿欢乐嬉戏、野兔和羚羊互相追逐、清清小溪缓缓流淌……到处都是绿色的森林和草原,一望无垠。人类这一高智能动物的出现,便立即显示出超越一切的智慧:罗马城拔地而起,金字塔奇迹般出现,雄伟长城绵延万里……发动机出现了,化学工业出现了,人造卫星出现了……于是,空气变得浑浊,水面浮着油膜,垃圾发出恶臭,土壤掺入毒素,鱼儿被憋死,动物被毒死,鸟儿被打死。人类用双手给自己种下了祸根,破坏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优美环境。我们提倡互爱,可我们为何要如此残暴地对待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吧﹗为自然万物,更为了人类自己﹗在整洁干净、优美如画的校园里,我们不能再乱抛乱丢了,我们不能再随地吐痰了,我们再也不能乱涂乱画了,在绿树浓荫的校园里,我们再也不能攀折树木花草、随意践踏草坪了﹗同学们,保护和净化校园环境刻不容缓、时不我待﹗让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实验初中是我家,创建和谐校园为大家,绿化、美化、净化校园靠大家﹗”我把这份倡议书打印出来贴在教室里,让同学们共同欣赏,使大家都受到了一次启发和教育。

课程改革就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作为新形势下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使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人格进一步得到升华。只有让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才能使课堂活力四射、精彩纷呈;只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角色的彻底转换,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挖掘最大潜能,达到事半功倍之奇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