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
黄枬森 《 光明日报 》( 2011 年 09 月 19 日 黄枬森
11 版)
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早年把他们创立 的新的历史观叫做唯物主义历史观,后来恩格斯改称历史唯物主义。他们在 《德意志意 识形态》 中初步提供了这个历史观的系统思想,后来马克思又在 《 〈政治经济学〉 序言》 中以 800 多字的篇幅集中地叙述了他们的这个历史观。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过辩证 唯物主义这一名称,也没有像叙述历史唯物主义那样叙述过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思 想,因此,把辩证唯物主义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是否合理就成为一个争论不 休的问题。在我看来,如果能够摒除成见,从文本出发找根据,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 的。b5E2RGbCAP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确没有提出过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系统思想,但他 们在研究各种问题时有没有其世界观前提,有没有提出过任何世界观命题呢?回答是 肯定的。在他们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后,他们的研究就以唯物主义世界观为 前提。例如马克思在谈论劳动、实践时就指出过:“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 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42 页,下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只注卷次和页码)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类的实 践活动对今日地球面貌的决定性作用时指出:“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 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第 1 卷,第 77 页)什么是“优先地位”呢?那就是说, 自然界不仅在被改造之前是客观存在的,在被改造之后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不仅如
1/7

此,他们还明确地主张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哲学前提来研究人类社会。他们不仅 批评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而且批评他的不彻底性,指出:“当费尔巴哈 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 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第 1 卷,第 78 页) 显然,他们主张历史和唯物主义联系起来。后来他们有时讥笑费尔巴哈是半截子唯物 主义者,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这就是说,唯物主义应该是世 界观,而不仅仅是自然观。p1EanqFDPw 那么,他们的唯物主义是怎样的唯物主义呢?显然,他们的唯物主义不是费尔巴 哈的直观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也不会是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唯物主义,而只能是辩证 的唯物主义。这个结论不仅是推论,而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DXDiTa9E3d 其一,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经属于青年黑格尔派。他们后来对黑格尔辩 证法的批判只是批判它的唯心主义基础和因而神秘化的体系。他们反对像费尔巴哈那 样完全抛弃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明确宣称他们从事学术研究的方法是辩证方法。马克 思在 《哲学的贫困》 中专门设一节谈他的方法就是辩证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法实 际上已经是唯物主义的。RTCrpUDGiT 其二,在他们理论活动的中后期,他们更是明确指出,他们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 的,主张唯物主义地颠倒、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1872 年第 二版跋中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 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 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 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第 2 卷,第 111-112 页)又说:“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
2/7

核,必须把它倒过来。” (第 2 卷,第 112 页) 很明显,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法是唯物 主义辩证法。马克思谈到辩证法时,指的都是辩证方法,那么,它是不是他的世界观 的一部分呢?马克思本人没有明确地谈过这个问题,但从理论上讲,唯物主义辩证方 法应该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原理的运用,后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一面指出它是 “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 (第 3 卷,第 364 页) ,一面又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 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第 3 卷,484 页)这就明 确地指出了辩证法是世界观的一部分。5PCzVD7HxA 综上所述,我认为,可以断定,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时,其世界 观前提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其他任何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表明了现实的外 部世界的客观存在,“辩证”表明了其辩证的本质特征。“辩证的”可以蕴涵马克思 恩格斯所理解的现实世界的非常丰富的本质特征而与他们所批判过的直观的、机械 的、庸俗的、形而上学的、不彻底的等形形色色的唯物主义流派区别开来。后来的狄 慈根、普列汉诺夫、列宁及苏联哲学家以辩证唯物主义称呼他们的世界观思想体系, 确实是非常确切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初只是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思想体系,没 有创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只是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哲学前提而 逻辑地蕴含其中,这就使创立他们的世界观思想体系成为他们后来的理论活动必须完 成的任务之一。这使他们在理论活动中似乎出现了一种分工,马克思主要建设政治经 济学,恩格斯主要建设世界观。jLBHrnAILg 看来马克思也并非完全没有考虑过哲学的建设问题。1858 年 1 月 14 日马克思写信 给恩格斯说:“我要发大愿,用两三个印张,对黑[格尔]发见的,但同时也是神秘的 方法,写出合理的部分,使普通人类的理智都能够懂得。”(《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 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325 页)但他后来一直没能实现他的这个愿望。恩
3/7

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开始于 1873 年,这年 5 月 30 日他写信告知马克思他的自然辩 证法提纲,马克思第二天回信说“非常高兴”。但实际上可能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于 1859 年出版后恩格斯就下了这个决心。他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 学的终结》 中指出:“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 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的联系 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 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第 4 卷,第 246 页)这三大发现,指 19 世纪 30 年代末细胞的发现、40 年代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定律和 50 年代末生物进化论的提出。 1875-1878 年由于恩格斯要集中时间批判杜林,这项研究中断了 3 年,但实际上他所写 的 《反杜林论·哲学》 不仅运用了他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初步成果,而且对他的研究从 世界观的角度作了初步的概括。1878 年之后他又继续研究自然辩证法。1883 年马克思 逝世,以后恩格斯忙于整理和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第 2、3 卷,完全停止了这项研 究。xHAQX74J0X 恩格斯的这项研究虽然以自然辩证法为主题,但其内容实际上大大超出了自然 界,进入了甚至包括了人类社会。他谈到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就涉及了人 类社会,他谈到的宇宙大循环包括了人类及其思维能力,他提出的辩证法的三个主要 规律及其他一系列辩证法范畴,绝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而是全宇宙的普遍规律。其 实,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人类社会离不开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 分,有时自然界就指全宇宙。恩格斯晚年的理论活动可以说是总结他们一生的理论工 作,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借以澄清各种思想混乱和回答各种挑战,其中用力最 勤和贡献最大的就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大部分基本原理和一些带有系统性的理 论的构建,如关于辩证法的定义、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哲学基本问题等等,实际
4/7

上也构建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轮廓,把过去逻辑地蕴涵于他们理论活动中的世 界观前提变成了现实的理论。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 三个版本的序言中说:“本书所阐 述的世界观,绝大部分是由马克思确立和阐发的,而只有极小部分是属于我的,所 以,我的这部著作不可能在他不了解的情况下完成,这在我们之间是不言而喻的。在 付印之前,我曾把全部原稿念给他听……在各种专业上互相帮助,这早就成了我们的 习惯。”(第 3 卷,第 347 页)这就表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系统阐明了他们的世 界观,这个世界观不仅得到了马克思的认同,从实质上讲,它主要是由马克思创立的
LDAYtRyKfE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 文库网:https ://www.wenku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4723440.html,/news/C A2E301DA8D65 410.html
Zzz6ZB2Ltk
5/7

6/7

7/7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平

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事业年表 1,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城 2,1830年秋天,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 3,1835年,中学毕业 4,1836-1938年,进入伯恩大学法律系学习,哲学,历史,艺术。在此期间结识布·鲍威 尔 5,1839年-1841年,马克思学习希腊哲学,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和,博士论文《德谟克利 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 6,1842年,马克思为黑格尔左派分子创办的杂志“德法年鉴”写“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令”。1842年11月首次会见恩格斯。 7,《莱茵报》由马克思主持,但是青年黑格尔拍企图利益这份报纸来宣传他们的唯心哲学观点。最后被普鲁士查封。 8,1843年---1844年,马克思为“德法年鉴”所写的两篇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评导言》,标志着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者变成唯物主义者,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变为共产主义者。1844年,马克思收到恩格斯为“德法年鉴”所写的两篇论文《政治经济学批评大纲》和《英国状况(评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这些论文被普鲁士当局误认为是对国家的叛乱和侮辱陛下而停止。 弗·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年表 1,1820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诚 2,1834年中学转学 3,1837年父亲不让七读书,恩格斯辍学在父亲的营业所打工。 4,1838年---1841年,边工作边学习,黑格尔的哲学等 5,1841年----1842年,进行服兵役,在柏林大学课间学习 6,1842年---1844年,恩格斯研究英国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英国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劳动 条件,了解英国工人的斗争和宪章运动,他访问了曼切斯特的工厂和工人区,参加各种群众 大会和工人集会。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 (1848年11月—1849年8月) 1848 11月恩格斯和“新莱茵报”的其他几位编辑由于有被逮捕的危险,离开了科伦,因此,该报的编辑工作几乎全部落到马克思的肩上。同时马克思还积极参加了科伦工人联合会的活动,担任该会主席,并参加了民主协会和民主主义者莱茵区域委员会的工作,动员人民群众起来积极反抗反革命的进攻。 11月7日左右恩格斯(当时在瑞士)由洛桑到纽沙特尔。 11月7日恩格斯寄给马克思一篇关于纽沙特尔共和国的文章,标题是“昔日的公国”,发表在11月11日“新莱茵报”上。 11月8日由于普鲁士正在策划反革命政变,马克思写了“柏林的危机”一文,发表在11月9日“新莱茵报”上。 11月9日左右恩格斯由纽沙特尔到伯尔尼。 11月9日恩格斯写“新的代议机构。——瑞士运动的成绩”一文。发表在11月15日“新莱茵报”上。 11月11日—13日马克思写关于“柏林的反革命”的一组文章,发表在11月12日(增刊)和14日“新莱茵报”上。马克思号召人民群众用拒绝纳税的办法来回答反革命的行动。他认为这是人民对政府施加有组织的革命压力的手段。 11月13日在科伦民众大会上选出了人民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该会委员。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和武装群众以反抗征税,反对正在普鲁士策划的政变。 马克思参加了科伦民主协会的会议,他在会上宣读了刚从维也纳打来的关于罗伯特·勃鲁姆被处死刑的电报,这个消息在会场上引起了极大的愤慨。 11月14日法院侦查员就“侮辱”检察官黑克尔一事对马克思进行侦讯。人民群众齐集在法院前面,表示对马克思的同情。审讯结束后,人民陪送马克思到埃塞尔大厅,他在那里感谢人们对他的同情和支持。 马克思和施奈德尔第二代表莱茵省民主主义者区域委员会向莱茵省各民主团体呼吁,建议它们组织民众大会和号召居民拒绝纳税。为了讨论以后的措施,区域委员会决定在11月23日召开莱茵省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呼吁书发表在11月15日“新莱茵报”上。 11月15日马克思写“内阁在被告席上”一文,发表在当天的“新莱茵报”号外上。

马克思生平事迹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马克思从小勤奋善于独立思考。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后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以界的迫害,于是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1843年5月,他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在这里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从此他们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布鲁塞尔。他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接着,他又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作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到了巴黎。他立即着手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4月初,他返回德国,直接参加革命。6月他创办了《新莱茵报》。为了发展民主统一战线,马克思参加了科隆民主协会的工作,同各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得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得本质就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就是物质得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得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得意识对事物得发展具有促进推动作用,错误得意识对事物得发展具有阻碍破坏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得作用,重视精神得力量,树立正确得思想意识,克服错误得思想意识 3、物质与意识得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得力量。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得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基础与前途;认识与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辩证法部分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得对立:联系得观点与孤立得观点得对立,全面得观点与片面得观点得对立,运动得观点与静止得观点得对立,就是否承认矛盾得观点得对立、最后一点就是对立得焦点。 2、联系得观点:联系就是事物内部或之间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联系就是客观得,普遍得,多样得,有条件得,系统得。系统就是相互联系得各要素构成得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结构有序性与内部结构趋优性,整体性就是系统最重要得特性。系统与要素得关系表现为整体与部分得关系,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 3、发展得观点:发展就是前进得运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得运动。发展就是有过程得有规律得,无限得。新事物就是符合前进方向得事物,具有远大前途、由于它代表事物发展方向、有旧事物不可比拟得优越性、在社会中能得到群众支持,所以它就是不可战胜得、 4、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唯物辩证法得实质与核心:揭示动力,理解得钥匙,揭示根本得认识方法、与形而上学对立得焦点。 5、矛盾:就就是对立统一,就是客观得。矛盾有两个根本属性。矛盾得同一性就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得性质与趋势。矛盾得斗争性就是指矛盾双方互相限制与互相否定得性质与趋势。矛盾同一性就是相对得、有条件得,斗争性就是绝对得、无条件得。矛盾同一性与矛盾斗争性互相联结、

马克思生平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马克思生平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家、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 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德国莱茵省美丽的小城特利尔, 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 家一一卡尔·马克思的故乡。1818 年 5 月 5 日 ,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 犹太律师家庭。他在当地接受了良好的中等教育 , 于中学毕业时所写的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里 , 已经表达出他为整个人类谋幸福的崇 高理想。 1835 年 10 月 , 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 , 次年 10 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期间 , 马 克思除研究法学外 , 主要精力多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马克思参加了倾向进步的 " 青年黑格尔派 ", 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1841 年 4 月 , 马克思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完成博士论文后 , 马克思于1842 年 1 月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 , 并在 10 月担任了编辑 , 使这份报纸日 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 1843 年 3 月 , 马克思退出报社编辑部。 1843 年 , 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 从此 , 燕妮成了马克思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 年 10 月 , 马克思移居巴黎 , 参加工人运动 , 广泛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他在与卢格合办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 , 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 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科学共产主义。 1844 年 8 月 , 马克思与恩格斯 (1820-1895 )在巴黎相见, 两位伟人从此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合作。 1845 年 1 月 , 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 2 月转到布鲁塞尔。此时 , 马克思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 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 , 马克思又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 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1847 年 11 月底 , 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 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1848 年 2 月中旬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 , 这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 年 3 月初 , 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 , 转到巴黎 ; 4 月初 , 他又返回德国 , 直接参加革命 , 并于 6 月创办了《新莱茵报》 , 通过报纸宣传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由于德国当局的迫害 , 1849 年 6 月初 , 马克思和家人再次流亡 , 最终迁居英国伦敦。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 , 马克思和家人经历了一生中最为苦难和艰辛的时期。贫困的生活使得马克思一度濒于绝境。但马克思没有退缩 , 仍然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 , 常年累月地研读政治经济文献 , 进行《资本论》的创作。马克思夫人曾经说 " 请您相信我 , 恐怕没有一本书是在比这更困难的条件下写成的 , 我大概可以就此写一部秘史 , 它将揭示出很多很多 , 多到无限的操心、忧虑和痛苦。 " 1857 年至 1858 年 5 月期间 , 马克思写出了第一部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即《资本论》的第一稿。在这个手稿中 , 马克思运用了一系列重要原理 , 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1859 年 , 马克思利用这个手稿的有关章节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此后 , 他又写了《1861-1863 年经济学子稿》 , 即《资本论》的第二稿。这一手稿阐述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 也谈到了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一些内容。其中很大篇幅是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判 , 这部分后来被编为《剩余价值理论》。1863 年 8 月到 1865 年底 , 马克思又写了第三部手稿 , 即《资本论》的第三稿。1867 年 9 月 14 日 , {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 马克思还积极投身实际斗争。 1864 年 9 月 28 日 , 马克思应邀出席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主要贡献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犹太人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1835年10月考入波恩大学。1836年10月进入柏林大学改读法律和哲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43年6月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即《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抨击普鲁士专制政府开始接触社会经济问题痛斥普鲁 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捍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 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1844年2月马克思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文章主张对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公齐声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 阶级服务的。他鲜明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 主义者的重要标志。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

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1845年2月他们的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出版该书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年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广泛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初步提纲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仅的历史任务。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1847年1月他们加入正义者同盟同年6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新纲领在伦敦用德文正式发表。《宣言》总结了以往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极其重要的思想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他们的伟大学说全面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接受总委员会的委托起草了《法兰西内战》宣言全面地总结了公社的经验强调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六十年代马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主观能动性 (一)是什么: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精神状态 (二)为什么: (三)怎么办: ·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含义及表现 2、尊重、认识、利用客观规律 3、尊重客观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 4、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解放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承认、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3、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积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让规律为人类服务。反之…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创造或消灭;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2、承认规律,尊重规律 3、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律 4、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条件出发,利用规律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认识 Ⅰ.认识的根本任务 (一)是什么: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为什么: 1、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2、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其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么办: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前提)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关键) Ⅱ.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 (二)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化、拓展、发展 Ⅲ.科学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创新 三、实践(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 Ⅰ.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Ⅱ.基本形式 (一)生产实践 1、含义: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活动 2、作用: ①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②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③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3、现实意义: 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②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1、内容: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之间 的关系,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2、作用: ①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马克思生平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父亲是一个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律师,后当司法参事。马克思在本城受中等教育。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他学的是法学,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1841年4月,马克思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这时,他还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他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11月间,与恩格斯首次会见。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扞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在1843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他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生活和斗争情况;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以及德国流亡者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还时常出席法、德两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集会并发表演说。与此同时,他研究了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 高二(18)班刘宛蓉 马克思被称为改变世界的自由人,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很大成就,在哲学上也是功不可没的。他的阶级分析学说广为人知,然而辩证唯物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大亮点。辩证唯物论结合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里的合理部分,在哲学史上和历史的进程中画上绚丽的一笔。 黑格尔虽然是绝对唯心主义的代表,但他的辩证法不得不说是个伟大的发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认为知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正、反和合。正反固然是对立的,合即是综合,将正反两面的合理之处抽出之后概括成为另一个学说。这种“合”的概念与古代中国的“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凡事不能绝对偏向某一方,都要留有余地保持中立。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的思考方法。在哲学史上,康德做的就是合的工作,他把休姆的经验主义和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结合,使得这两种学说的精华部分得以保留。黑格尔认为,合是万物的终点,有正就会出现反,而合则是把正反的优点保存下来,把缺点剔除,取精华去糟粕。 马克思和著名哲学家祁克果都十分赞同黑格尔的辩证法,并且受黑格尔的思考方式影响。然而后来马克思总结出辩证唯物论,而祁克果变成了一位存在主义者,不同之处就在于马克思还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论里的合理部分。 费尔巴哈是个极端的唯物主义者,但他的唯物论却被马克思认同

了。费尔巴哈认为人们应该以人学取代神学,这和马克思的观点相符。马克思小时候受父亲影响信基督教,走上大学后,他从法律系转到哲学系,从此成为了无神论者。费尔巴哈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当时的人无法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做出准确的解释,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就在脑海中臆想出了一个上帝的形象以解决疑惑。我们看到的上帝其实也是个完美的人,也有人一样的四肢和五官,那是因为人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上帝的外在。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深深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力量。他甚至推广到了社会层面,他认为社会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就像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的结构,三根柱子支撑这个精美的屋顶。社会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生产条件、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而生产力又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理论现在被许多国家所应用,作为调整国家政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除了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也给马克思提供了理论和信心。进化论不仅证明了人不是由神创造出来的,还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提供强有力的证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甚至和马克思的阶级进步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但我们不禁有疑问,为什么一定是马克思?既然黑格尔已经创造了辩证法,为什么黑格尔没有像马克思一样总结出辩证唯物论呢?根本原因是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者,他相信绝对的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同时,黑格尔也是个浪漫主义的传人。用马克思的唯物论分析,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黑格尔成为浪漫主义和唯心主义者,不相信理性。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马克思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出生于一个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犹太人律师家庭。马克思的父亲具有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这样两段话:“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 1 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联系马克思一生的经历、奋斗和实践,这恰好是马克思一生的真实写照。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里,他除了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马克思获得博士学位。 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在资产阶级报纸《莱茵报》中工作,向封建统治者展开了猛烈的斗争和批判。在这里,他第一次实际地接触社会。他以报纸为阵地,以政论文章为工具,为下层的苦无依靠的劳动人民辩护,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的弊端和罪恶。批判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才华、渊博的学识和坚定的立场,令封建统治者害怕。封建统治者通过马克思父亲的朋友的关系,以高官厚禄引诱和收买马克思,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G.V.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产生和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 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保守的哲学体系,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革命的因素,即联系和发展的思想,矛盾是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思想,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摒弃了它的社会历史观、宗教、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发现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道路,由此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论证的统一过程。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在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通过对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精神现象学》的批判,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但它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交织在一起。真正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其中,马克思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解释,批判了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也批判了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义;用革命的实践观点解决了旧唯物主义者难以解决的二律背反——“环境决定人”和“人改变环境”,揭示了产生宗教神秘主义的秘密;指明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847年《哲学的贫困》的出版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正式问世。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马克思 恩格斯简介

马克思简介 一、马克思的生平 马克思于1818年公历5月5日生于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现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洛宾·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1817年2月改信基督教路德教派),生于1782年,同荷兰裔犹太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上,成为青年黑格尔分子。 1840年大学失去学术自由,马克思将博士论文改寄给耶拿大学审查博士资格。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并因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未进一步答辩而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 毕业后马克思担任了《莱茵报》主编,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在1843年《莱茵报》发行许可因种种原因被普鲁士国王撤销,马克思因此失业。 1843年6月19日他与燕妮结婚。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和燕妮一起来到巴黎,和卢格共同筹办并出版了《德法年鉴》杂志。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这也表明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由于贫困,只有三个女儿(即长女珍妮·马克思,次女劳拉·马克思,三女儿艾琳娜·马克思)长大成人。在妻子和大女儿相继离开他后,在1883年3月14日中午,马克思安详地、毫无痛苦地与世长辞了。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燕妮的坟墓的旁边。二、马克思的主要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马克思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出生于一个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犹太人律师家庭。马克思的父亲具有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这样两段话:“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联系马克思一生的经历、奋斗和实践,这恰好是马克思一生的真实写照。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里,他除了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马克思获得博士学位。 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在资产阶级报纸《莱茵报》中工作,向封建统治者展开了猛烈的斗争和批判。在这里,他第一次实际地接触社会。他以报纸为阵地,以政论文章为工具,为下层的苦无依靠的劳动人民辩护,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的弊端和罪恶。批判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才华、渊博的学识和坚定的立场,令封建统治者害怕。封建统治者通过马克思父亲的朋友的关系,以高官厚禄引诱和收买马克思,遭到马克思的断然拒绝。社会舞台上的初试锋芒,使马克思进一步了解了社会,与此同时,对自己坚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立场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发生了怀疑。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感到,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普鲁士国家是地上的神物,是理性的最终体现,或者说,普鲁士国家就是神性,就是理性。马克思见到的普鲁士国家现实,正好与此相反。它的僵化、愚昧、专横和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令马克思愤怒,也令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正确性发生了怀疑。二是马克思当时第一次遇到地产分析的经济问题,他深感自己经济学知识贫乏,并立下志愿,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三是马克思也遇到了要对英法两国共产主义运动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自知,对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还缺乏研究。除了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之外,马克思在这里也有思想上的收获,这就是他认识到:研究问题,与其注意人们说什么,不如从客观的社会关系出发;人们在滔滔不绝地谈论道理和振振有词地争论问题时,在背后起核心作用的是利益,而不是空洞抽象的原则。这正是马克思摆脱黑格尔思想的束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的起点。 1843年10月,马克思来到巴黎。1844年8月,马克思与恩格斯会面,两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马克思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出生于一个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犹太人律师家庭。马克思的父亲具有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这样两段话:“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联系马克思一生的经历、奋斗和实践,这恰好是马克思一生的真实写照。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里,他除了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马克思获得博士学位。 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在资产阶级报纸《莱茵报》中工作,向封建统治者展开了猛烈的斗争和批判。在这里,他第一次实际地接触社会。他以报纸为阵地,以政论文章为工具,为下层的苦无依靠的劳动人民辩护,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的弊端和罪恶。批判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才华、渊博的学识和坚定的立场,令封建统治者害怕。封建统治者通过马克思父亲的朋友的关系,以高官厚禄引诱和收买马克思,遭到马克思的断然拒绝。社会舞台上的初试锋芒,使马克思进一步了解了社会,与此同时,对自己坚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立场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发生了怀疑。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感到,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普鲁士国家是地上的神物,是理性的最终体现,或者说,普鲁士国家就是神性,就是理性。马克思见到的普鲁士国家现实,正好与此相反。它的僵化、愚昧、专横和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令马克思愤怒,也令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正确性发生了怀疑。二是马克思当时第一次遇到地产分析的经济问题,他深感自己经济学知识贫乏,并立下志愿,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三是马克思也遇到了要对英法两国共产主义运动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自知,对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还缺乏研究。除了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之外,马克思在这里也有思想上的收获,这就是他认识到:研究问题,与其注意人们说什么,不如从客观的社会关系出发;人们在滔滔不绝地谈论道理和振振有词地争论问题时,在背后起核心作用的是利益,而不是空洞抽象的原则。这正是马克思摆脱黑格尔思想的束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的起点。 1843年10月,马克思来到巴黎。1844年8月,马克思与恩格斯会面,两大伟人自此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合作。在巴黎,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加速了他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G.V.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