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
小令:58字以内
词 按长短 中调:59-90字
的
长调:90字以上
分 类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 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 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 了浅斟低唱!
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共“同自感古受”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触节景更生情 让普人难遍以情承感受离别之苦?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 已矣。——江淹《别 赋》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别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 惨不成欢
(以情带景 )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艺术特色: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 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写作特点一: 情景交融 写作特点二: 虚实相生 婉约词派的特点: 哀怨缠绵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 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 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 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酒
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 乡。” 哀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柳永词两首》(2024)
柳永词风特点总结
善于铺叙
柳永善于运用铺叙的手法,将离 情别绪、羁旅行役等生活场景娓 娓道来,展现细腻的情感和生动
的画面。
多用俚语
柳永的词作中大量使用俚语俗语 ,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 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 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音律谐婉
柳永精通音律,他的词作在音律 上谐婉动听,易于传唱。同时, 他还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词作更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 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
2024/1/29
4
北宋词坛背景
2024/1/29
北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壮大,适应市井生活的 文艺也相应发展。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以其娱乐性和抒情性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和听众。
CHAPTER
11
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2024/1/29
创作背景
柳永生活在北宋时期,其词作多涉及离情别绪、羁旅行役等 题材。《蝶恋花》一词便是柳永在离别之际,为表达对恋人 的思念之情而创作的。
主题思想
该词以“蝶恋花”为题,通过描绘春天里蝴蝶对花朵的依恋 ,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词中也透露 出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感伤。
12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2024/1/29
寓情于景
柳永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写,如“伫倚危楼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里”等,通 过细者的深情 。
对比手法
词中运用了多处对比手法,如“拟把疏狂图一醉”与“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的对比, 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又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与“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对比, 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柳永词二首——精选推荐
柳永词⼆⾸柳永词两⾸望海潮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万⼈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乘醉听箫⿎,吟赏烟霞。
异⽇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教学⽬标:⼀、知识与能⼒1、了解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了解作者。
3、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法⼆、过程与⽅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律美;运⽤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感受词的魅⼒,感受宋初杭州物⾩民丰的盛景,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的。
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种,所以⼜称“长短句”、“诗余”、“曲⼦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阕或⽚)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
官屯⽥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
为⼈放荡不羁,终⾝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通俗,⾳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凡有井⽔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
柳永⼤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
以⾃⼰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榜题名,⽽且幻想着有⼀番⼤作为。
谁知第⼀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笑,填词道:“富贵岂由⼈,时会⾼志须酬。
”等了5?年,第⼆次开科⼜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柳永这⾸牢骚歌不胫⽽⾛,传到了宫⾥,宋仁宗⼀听⼤为恼⽕,并记在⼼⾥。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件
原文赏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这句词描画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点拨: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
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副秋雨黄昏送别图。一阵皱雨过后,风景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 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域啊。这 句词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是在写情,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 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一增强下面抒写酒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 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 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骑拥高牙④。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⑤夸。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 诗作词,称赞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画出 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 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 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 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特殊的艺术个性,对宋词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轶 闻 典 故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但好作艳词,仁宗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 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 ‘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后有人向仁宗推举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填词”,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望海潮
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两首课件
壹
探究与点拨
1.精读探究
(1)《望海潮》一词描画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答: 《__望__海__潮_》__描__画__了_一__派__太__平__、_富__庶__、__安_定__、__祥__和_的__都__市__生_活__景__象__。__________
(2)《望海潮》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 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写_杭__州__突__出__了_以__下__几__个_方__面__:__从_地__理__位__置__上_说__,__它__是_东__南__的__重_镇__,__作__者_ _在__词__中__全_面__、__细__致__地_描__画__了__古_都__杭__州__的_繁__华__与__美__丽_,__充__分__表_达__了__作__者_对__杭__州__ _风__物__的__惊_叹__、__赞__美__与_艳__羡__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作品背景
壹
望海潮
这首词是写来送给当时钱塘的长官孙何的。何门槛很高,一般人不易谒 见。柳永想见,而无从入手,于是作了此词,让歌伎唱给孙何听,因打 动了孙何,终于得以谒见。
贰
雨霖铃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 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安慰,更觉得痛苦万 状。这首词就集中地反应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壹
预习检测
1.注音
天堑.( qiàn)
珠玑.( jī ) 豪奢.(shē )
羌.管( qiāng)
叠巘( yǎn ) 骤.雨(zhòu)
凝噎.( yē )
2024年柳永词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
2024年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
2.通过学习《雨霖铃·寒蝉凄切》和《望海潮·东南形胜》两首词,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柳永词中的情感表达,提升情感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柳永词的朗读与欣赏,理解词中的情感与意境。
2.教学难点: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雨霖铃·寒蝉凄切》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柳永词的意境与情感。
2.朗读与欣赏学生齐读《雨霖铃·寒蝉凄切》,感受词的节奏与韵律。
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与情感。
学生再次齐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的画面。
3.分析与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词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意象表现出来的?”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感悟,分享对柳永词的理解。
第二课时:《望海潮·东南形胜》1.导入新课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柳永词的意境与情感。
2.朗读与欣赏学生齐读《望海潮·东南形胜》,感受词的节奏与韵律。
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与情感。
学生再次齐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的画面。
3.分析与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词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这种景色是如何表现出词人的情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比较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望海潮·东南形胜》两首词的异同,探讨柳永词的艺术特色。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感悟,分享对柳永词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雨霖铃·寒蝉凄切》和《望海潮·东南形胜》两首词。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柳永词的意境与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在分析与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件
5.词义理解
(1)东南形.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湖叠 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羌管弄.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嬉.嬉.钓叟莲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吟赏烟.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将.好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本词运用了“点染”的手 法,请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阕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 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 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 豪奢”,这里通过点评和描写,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 的繁荣、美丽、富饶。
(2)《雨霖铃》 《雨霖铃》是作者晚年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所 作的。词人屡试不第,一生落魄,到宋仁宗景祐元年 (1034)才中进士,那时已年近半百了。可是仕途坎坷, 他并没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宦途 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词人内心充 满哀怨,于是作《雨霖铃》以寄离情。
二、阅读《雨霖铃》,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词的开头“寒蝉凄切,对 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三句写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 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 冷的黄昏。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 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 下凄凉伤感的调子,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江神子·题柏舟壁》登快艇,依山行,望五湖,宫阙寥落。
水波生处是有人家,黄鹤楼,细柳庵,竹枝寺,远近闻名争拜。
两岸烟树何处。
定风波,浩气长存,易水寒,洞庭秋思。
清洛渐行渐远,万里层云,千帆过尽,何日才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2.理解柳永词的特点和特色,掌握柳永词的创作历程和主题。
3.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掌握《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江神子·题柏舟壁》的词意和创作特点。
2.提高学生对于柳永词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意象和形象。
2.鉴赏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教学过程导入(5min)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唐诗、宋词,对其创作背景和主题进行简要介绍。
阅读(20min)1.师生一同朗读柳永词,并解读其中的生动意象和抒情方式。
2.小组讨论,总结柳永词的创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再次朗读,体味其音韵和情感。
分析(20min)1.让学生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和《江神子·题柏舟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从词的结构、词牌和词调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其创作特点。
鉴赏(20min)1.让学生认真品读两篇词的选段,体验其中的意境和音美。
2.带领学生回顾柳永词的创作历程和发展趋势。
3.让学生讨论柳永词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总结(10min)1.学生就鉴赏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
2.师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作业1.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柳永词欣赏体会。
2.准备下节课主题为“花”的相关材料和文章。
结束语通过总体学习《柳永词两首》,学生们了解了柳永词的特点和创作例子,提高了对诗词鉴赏能力和美学审美水平,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柳永词两首》最好最全-2024鲜版
05
柳永其他代表作品欣赏
2024/3/27
19
《望海潮·东南形胜》等名篇解读
《望海潮·东南形胜》
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 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 ,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 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 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 繁荣、壮丽景象。
2024/3/27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 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 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 代表人物。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 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 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 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
4
北宋词坛背景
北宋词坛是在晚唐五代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晚唐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文人词,但词的创作还不是很普遍,而到了 北宋时期,词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北宋词坛的发展受到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北宋时期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发达,市民阶层壮大,这 为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市场。同时,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文化昌盛,士人阶层追求享乐和审美情趣的提 高也为词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2024/3/27
8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虚实相生
词中既有实写眼前之景,又有虚 写想象之景,虚实相生,使得词
境更加深远。
情景交融
词人善于将离情别绪融入景物描 写之中,使得景物都染上了词人 的主观色彩,情景交融,韵味无
2024版第13课柳永词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2024版第13课柳永词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2024版教材第十三课,重点解析柳永词二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通过分析这两篇词作,学生将理解柳永词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具体内容包括:1. 《雨霖铃·寒蝉凄切》:分析词中意象、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探讨词格律、用韵及情感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柳永词基本知识,理解其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学会分析词作情感和表达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柳永词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柳永故事,引发学生对柳永词好奇心。
2. 新课导入:展示《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原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词意。
3. 课文解析:(1)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象和修辞手法。
(2)探讨《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格律、用韵及情感内涵。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道关于柳永词鉴赏题目,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一首柳永词作,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1. 《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象:寒蝉、长亭、骤雨等。
修辞手法:拟人、对偶、排比等。
2.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格律:八声甘州词牌特点。
用韵:平仄韵脚。
情感内涵:离愁别绪、思念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柳永另一首词作《夜雪临砌》,从意象、修辞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柳永词两首》最好最全
柳永词两首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他的词作,既有豪放激昂,又有婉约柔美,是我国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文将对柳永的两首经典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进行解读。
一、《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离别的凄美,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词人借酒消愁,却又无法排遣离别的伤感,只得催促船家启程。
下片写离别后的孤独,词人酒醒后不知身在何处,只见杨柳岸、晓风残月,倍感凄凉。
词人感叹离别后的日子,即使有良辰好景,也无人共赏。
这首词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柳永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二、《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以抒发春愁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上片写词人伫立在高楼之上,眺望春景,却只见草色烟光、残阳如血,引发词人的愁绪。
词人无言谁会凭阑意,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
下片写词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排遣愁绪,却发现强乐还无味。
词人表示,为了心中的理想,即使衣带渐宽、人憔悴,也绝不后悔。
这首词以婉约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柳永的这两首词作,分别以离别和春愁为主题,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柳永的词作,既有豪放激昂,又有婉约柔美,是我国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柳永词两首]柳永最著名的词
[柳永词两首]柳永最著名的词柳永最著名的词篇1:雨霖铃柳永《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
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的时候所作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全诗如下: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①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雨:急猛的阵雨。
④都门: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⑥无绪:没有情绪。
⑦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柳永最著名的词篇2:古代婉约派最经典十首诗词1、佚名击鼓《诗经.邶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秋风词》(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4、郑愁予《赋别》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5、无题(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6、《我浓词》你浓我浓,忒煞多情,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你我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柳永词两首-《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的课堂教学实录
柳永词两首|《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的课堂教学实录导入:北宋词人柳永,有人说他是浪迹江湖的游客,有人说他是出没秦楼楚馆的风流才子,有人人他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也有人说他是创作进展宋词的巨匠,那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今日就来学习柳永的《望海潮》和《雨霖铃》,走进他的情感世界。
首先我们来学习《望海潮》,走近青年时期的柳永。
传奇金主完颜亮读罢这首《望海潮》,非常艳羡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入侵南宋之志。
请同学一齐朗诵《望海潮》,边读边思索这样个问题:词中的哪些内容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南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同学齐读《望海潮》)师:请同学瞧一瞧屏幕上的思索题,(出示幻灯片:思索:词中的哪些内容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南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哪位同学思索好了就可以发言。
生:我认为“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句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南宋的野心,由于大家都把珠宝陈设在市面上面,而且相互攀比自己家的富庶,就可以看出这里是多么富庶,是多么有钱,那完颜亮发觉这里是如此富庶,他自然就起了入侵南宋的野心。
师:也就是物质生活的这种诱惑,家家户户是绫罗盈柜,珠宝玉石遍陈于室,人们都在比阔气,讲豪华。
特别好.生:还有哪位?来,你说说。
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句话描写当时杭州风景美丽,地理形势很优越。
假如侵占之后,可以占据地理优势,应当可以勾起他入侵南宋的野心师:哦!我听出来了,他除了艳羡这里物质生活的富有之外,还对这里风景的美丽引起他精神上的愉悦所憧憬。
师:好,还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生:“千骑拥高牙,沉醉听萧鼓,吟赏烟霞”会引起他入侵的野心,由于高牙是个官,然后在这里过的这么闲适拘束,太舒适了,他假如统治了这里,就是这里最高的统治者了,所以他活的会更好。
师:治理有方,高牙并不是一个官,高牙是官员出行的仪仗队,那么也就是他非常艳羡这里的地方官。
他为什么艳羡这里的地方官,或者说这里的地方官为什么如此闲适拘束?哪位同学可以就他说的这句话深化地理解一下?生:我觉得他之所以艳羡这里的地方官主要有以下几个缘由:第一,钱塘也就是杭州这里历史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都市。
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柳永词两首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柳永词两首相关内容。
【原文】《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译文】《望海潮》: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雨霖铃》: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
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高中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中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二)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炼字方法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学习方法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展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似繁盛的承平气象,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二知识积累1词牌介绍2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3背景介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柳永词两首》
湖山之美
重湖叠 清 嘉,有三秋桂 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官员清闲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民生安乐
乘醉听萧鼓, 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歌颂政绩
4.词中的“钱塘”给人怎样的感觉?表现了词 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 ①富庶、美丽、安定、祥和
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 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解析】解答本题,应在读懂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以题中 两句为主,结合上下文尤其是注释中的“爱国词人”一 语进行分析。“起舞闻鸡”是用典,“酒未醒”体现的 是报国无门。“潮落秋江冷”是写景,环境的冷寂体现 了诗人内心的凄凉。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答案: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 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 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 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 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 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孤寂 痛苦
导学探究二: 名句赏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提示秋】雨黄昏送别图。不只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 时间(晚)、地点(长亭)、天气(骤雨初歇), 不只以寒秋、昏暮、急雨烘托“都门帐饮无绪”的 悲苦凄凉气氛,而主要在于写出将别未别之际的痛 苦心情。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提示借】浩渺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现离人黯淡的离 愁,融情入景、半虚半实,自然过渡到下阕。
《喻世明言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坟上竖个小碑,照依他手板上写的增添两字,刻云: “奉圣旨填词柳三变之墓”。出殡之日,官僚中也有相 识的前来送葬。只见一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人不到, 哀声震地。那送葬的官僚,自觉惭愧,掩面而返。
统编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件
统编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语文必修四中的《柳永词两首》,具体包括《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这两首词作为宋代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其词作的艺术特点。
2. 掌握《柳永词两首》的词牌、韵律、意境等方面的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比分析两首词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柳永词两首》的词牌、韵律、意境等方面的特点,体会其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深入挖掘词人的情感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柳永词两首》的原文、注释、译文等。
2. 音频:播放《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朗读录音。
3.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柳永及其词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词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柳永词两首》的词牌、韵律、意境等方面的知识,分析词人的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以《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例,分析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并进行讨论。
6. 课堂拓展:对比分析柳永与其他词人的作品,了解各自的风格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柳永词两首》2. 板书内容:《雨霖铃·寒蝉凄切》:词牌、意象、情感《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词牌、意象、情感柳永词艺术特点:婉约、含蓄、意境深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柳永词两首》的情感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词中意境的理解。
2. 答案示例:通过对两首词的分析,可以看出柳永在表达离愁别绪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手法。
柳永词两首_优秀作文
柳永词两首本文是关于优秀作文的柳永词两首,感谢您的阅读!柳永词两首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作品注释⑴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⑵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⑶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⑷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⑸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
此指西湖周围的山。
巘:小山峰。
清嘉:清秀佳丽。
⑹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②三季,即九月。
《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
三秋谓九月也。
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
亦指三年。
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⑺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这里泛指乐器。
弄:吹奏。
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
菱:菱角。
泛:漂流。
⑻高牙:高矗之牙旗。
牙旗,将军之旌,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
这里指高官孙何。
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
烟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望海潮》赏析"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想必大家耳目能详,这是陈寅恪的话。
北宋王朝及其后的南宋王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欧洲的历史学家和旅游家们曾羡慕地记载道到:“(北)宋朝都城里的一个马夫的生活水平都比同时代的欧洲国王好!”谢和耐(JacqueGernet):宋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若拿起一幅"清明上河图"细细揣摩,则不得不感叹,赵宋确实是一个适合居住的时代,汴梁固然是清平的花花世界,便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也引来了强盗的觊觎。
柳永的一曲小调夸夸杭州的"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就让完颜亮立志"立马吴山第一峰"。
下面我们学习的一首词,便是关于这个人间天堂的朝代!《望海潮》柳永诗词原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词牌简介《望海潮》,词牌名。
柳永创制。
始见《乐章集》,入“仙吕调”。
一百零七字,双调,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一韵到底。
亦有于过片二字增一韵者。
[1]东南地势优越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如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又高又急的波涛浪花就像翻滚的霜雪,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句子理解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
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
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
“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是这首词的结束语。
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
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
“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
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
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
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望海潮》赏析这首词以“东南形胜”三句入手擒题,起笔大开大阔,直起直落。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说明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江吴,即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又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
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各样的建筑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
“参差”可理解为形容楼阁高下不齐,也可解释为大约之义,与下面的“十万”联系,大约十万人,未必是确数。
此句写出了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和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由大都市转写到郊外,一行一行的树围绕着钱塘江的大堤繁茂的生长,远远看去就像云雾一样。
一个“绕”字,把长堤曲折迤逦的形态写了出来。
接下来写了钱塘江水的气势的浩大。
历来钱塘江八月观潮是盛举。
三变用一“怒”字将钱塘江潮的盛世之况表现出来。
然后词人写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三句中三变从“珠玑”、“罗绮”和“竞豪奢”三个方面写出了杭州的繁华和人民生活的富庶,甚至达到了穷奢极欲的程度。
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之美在于西湖,西湖之美在于其景,更在于其人美。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山山水水着实清丽可嘉;可是这里却有比画一样的西湖还美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佳句,无华的字宇间透露着别样的华丽。
“三秋”说明了桂花开的时间比较长,非常的清香扑鼻,长久不散;“十里”是说这一带的湖中大量种植着荷花,待到花开时就应了那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这一句中包含了丰富的意象,有湖、山、秋月、桂花、荷花。
细致的描述了这里的自然环境。
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
“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
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
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
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对仗工稳。
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
说的是笛声和歌声昼夜不停,或是在晴空中飘扬,或是在月夜里轻荡。
“弄”和“泛”字生动地表现了吹笛和唱歌的人心中的欢快和喜悦。
“嬉嬉钓叟莲娃”,说的是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
通过这一句话描绘了一幅老少同乐、国富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下来词人写“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一位达官贵人在此游乐,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一派暄赫的声势。
落笔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地位显赫且风流倜傥的长官在此饮酒赏乐,乐于山水之间。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是这首词的结束语。
也点明了词人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
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深知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
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
可是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法相见。
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妓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
孙何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
“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的和未写出的尽数包括。
说的是当达官贵人们召你回去的时候,就将这里的美丽景色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可以在同僚面前夸赞一翻,告诉他们世间真的有这样一个人间仙境。
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很强。
词人以清新的笔墨,铺陈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把杭州富丽非凡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钱江潮的壮观,西湖的美景,杭州市区的富庶繁华,人民生活的美好都尽收词人笔下。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十分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
为此,宋人谢驿(处厚)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罗大经《鹤林玉露》)虽然说金主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不太可信,也许只是谣传。
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同时作为高级官僚的范缜对柳永这首词也极端赞佩:“仁完四十二年太平,镇压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巧于耆卿词见之。
”(见《方舆盛览》)柳永扩大了词的内容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的词反映了都市的繁华与山川的壮丽。
雨霖铃柳永(宋)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解释::寒蝉的叫声哀婉凄切,黄昏时分,长亭外刚刚下过一场急雨。
在这都门送别的酒宴上,我无心饮酒,因为不想与你分离。
正当此时,兰舟鸣起响笛,催促我出发。
你我紧拉着手相对流泪对视,一时间竟无话可说,只是一阵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