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课程标准
《税法》课程标准-课程定位和课程教学目标汇编【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税法》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以企业报税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的。
纳税申报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均要设置报税岗位来处理涉税事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企业经常涉及的税收相关法规、税款计算、申报缴纳的专业知识和纳税工作流程的规定以及税收征管、税务行政执法等知识,是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要求来选定税种的,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税务登记、税费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相关职业技能。
本课程对日常涉税事务的处理能力培养起着主体作用;对纳税筹划、税务检查、税务代理能力的培养起着奠基作用;对会计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和提升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以章为单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税种法律的基本知识、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纳税申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的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基本法律知识。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4)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纳税申报。
(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开展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
(6)会与税务、工商、外汇、银行等机构协商,处理一般的税务事项。
3.思想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2)具有依法节税的意识;(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设计思路(1)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是以会计、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财经类专业就业面向岗位中报税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
《税法》课程标准
《税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税法课程代码1600010学时 6 学分 4 授课时间第二学期适用专业会计课程类型基本能力课程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后续课程《财务会计》、《企业所得税会计》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法对国民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和稳定保障作用。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和灵魂,也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具体包括:税法基本原理、增值税法、消费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其他税种的税法等。
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及政策法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运用和实施情况,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采用“每个税种为一个项目”的教学模式,采用倒推的方法,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完成纳税申报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际操作技术与能力的培养,以主要税种纳税申报典型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2.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
3.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二)知识目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的计算方法。
(三)素质目标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2.具有依法纳税的意识。
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序号教学内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学时1 税法基础理论1.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税法课程标准
税法课程标准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税法》课程标准授课老师:制定人:教研室主任:院(系、部)负责人:编写时间:2015年9月15日《税法》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会计电算化专业制定时间:2015年9月15日课程代码:07010072所属系部:会计系学分:4学分学时:72学时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的目标﹙一﹚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各税种的税制构成要素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2.能够根据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进行纳税申报;3.基本具有从事企业办税员、会计中介从业人员办税能力;4.具备参加助理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科目税法部分的考试能力。
﹙二﹚方法能力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教学,充分满足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要求,循序渐进,通俗浅显,易学易用;2.体现“教与学”、“学与练”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三﹚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依法纳税意识养成以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具备工作适应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
﹙二﹚课程开发思路税法课程的设计以完成办税员岗位工作任务作为导向,将办税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在各个教学项目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将分散在各种不同税收法规中的内容按照工作项目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
同时在组织教学内容过程中,按照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将相关理论教学的内容嵌入各个相关工作项目中,穿插到的企业办税业务的操作过程中,这样也兼顾了学生考证、职业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一﹚学时分配﹙二﹚教学设计五、课程考核标准学生的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税法 (2)》课程教学大纲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34 (理论教学34学时)学分:2基本面向: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由税收基本理论和中国税制两部分组成,主要介绍税收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是管理学、经济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掌握税收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了解税收在国家财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税收同经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2、掌握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等主体税种的开征作用、税制要素、税额计算和申报缴纳;3、掌握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
二、本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税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了解税收在国家财政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了解税收同经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及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掌握主要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明确各税种的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及申报等相关知识,掌握税收征管法的有关内容。
该课程实用性强,理论性复杂,学习本课程要求理论指导实践, 注意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对理论问题要理解透彻;对业务方法要熟练掌握。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财政学后续课:国际税收、税务代理相关课:经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金融会计法规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税法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作为税法基础知识的介绍,是本课程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学习时重在理解,以便为7、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申报和缴纳。
(三)教学深广度税法是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适应或达到资格考试的要求,特别要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课程涉及我国现行各税种的计算与征收,以及其他各国税制的介绍与比较,同时还包含了法规、财政及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六、课程学时分配:七、教学建议1、课程内容涉及各税种的会计处理、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比较等问题,学习该课程时应具有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标准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税法》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税法二、课程代码:03010137三、适用专业:会计专业四、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五、计划学时:60学时六、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七、课程定位:会计专业是我院经济管理系的骨干专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对行业、企业及职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其职业岗位和人才规格明确清晰,即:本专业为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培养具有相应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财务管理类型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我院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共有12个公共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技能学习领域、3个专业选修学习领域和18个公共选修学习领域。
税法是会计专业能力模块中职业基础学习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职业基础课。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本课程作为我院会计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目标必须定位于“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上。
税法课程既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是纯技能训练,而是会计法规基础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是基础性,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学习的基础,未来职业能力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是层次性,即大学专科层次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指税收法律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对税法的把握能力,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相关税收法律制度,树立学生的法治理念,强化学生在未来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税务事务的意识。
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税法准则与会计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
提高准会计人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强化准会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并严格执行会计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奠定良好的基础。
八、课程设计思路:有助于会计专业学生加强对税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依法纳税意识。
(本科)税法课程标准
税法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税法》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建立在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学等专业理论课程基础之上的独立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应根据国家税收法规的变更随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
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安排实务分析,加深理解;重点内容可多安排作业。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税收法律制度基础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理解并掌握各种税收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全面把握我国现行各税种的计税依据、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各税种的应纳税额,从而具备对实际经济业务中涉及到的税收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到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为主,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为辅,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
把税法知识
和会计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分配本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参照下表分配课时:
感谢您的支持与使用如果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仅供教学交流使用。
《税收相关法律》课程标准王希颖
《税收相关法律》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221206(新码)适用专业:税务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税收相关法律》这门课程属于税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根据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三年的学习,希望培养出的毕业生应基本具备以下能力:通晓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能够进行涉税事项分析与账务处理、办理纳税申报、进行企业税务规划与涉税风险防范等方面技能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进取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税务人才。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除了学习国家规定的一些基础课,提高作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之外,核心任务就是学好专业课。
但专业课的学习不是孤立的,需要一些基础或背景知识做铺垫,《税收相关法律》这门课就起到这样的作用。
根据我们专业教师近些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税务专业学生在学习税收专业知识时,对于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
虽然在大学一年级时也学过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但那是作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来学的,而且是泛泛地包括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对于哪个专业的学生都适用,而对于与税务专业密切相关的一些经济方面的法律知识并没有侧重,学生在学习税收专业知识时会受到一些影响。
所以,《税收相关法律》就是了使税务专业学生在学习税务专业知识之前,对和税务知识密切相关的法律具备一些基本的了解,为学习专业知识和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我们认为这样的一门课在整个税务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的、起到拓展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根据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所培养的人才的定位,人才规格应为适应首都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文化素养,具备建账建制、账务处理、办理纳税申报和纳税审核能力的,能够从事税务代理、税务会计、税务咨询等业务的高等技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了会计证、税务证等从业资格证书,毕业后可以直接在各类企业中从事税务会计工作,也可以在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的助理人员,帮助收集整理工作底稿,协助其出具涉税鉴证报告、涉税服务报告、涉税文书和审计报告,经过经验积累和历练,逐步胜任企业税务经理、税务师事务所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等高级岗位。
【2024版】税法--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税法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税法课程类别:理实一体课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学时:126学分:7一、教学目的“税法”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必考课程,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也有称为“税费计算与申报”或“纳税实务”的。
这些不同名称下的内容框架与注册会计师考试大同小异,其实质都是税法的运用,为保持与行业名称统一,故沿用“税法”名称。
课程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办税业务项目活动,训练学生熟练计算应纳税额和办理申报纳税业务的能力,达到了解税收理论知识、熟悉税法核心内容、熟练操作办税业务,适应企业办税业务岗位和会计中介机构税务代理及鉴证岗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初步具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税法”课程考试的基础条件。
在训练学生处理税收业务能力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熟悉有关税务会计、企业审计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工作环境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企业高级财务管理打下初步基础。
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熟悉各税种的法律法规。
2.熟悉各种报税软、硬件的使用方法,增强动手能力和操作的协调能力。
3. 能进行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4. 能准确填写各税种手工报税表格5.能独立并准确的完成企业从开办到注销过程中相关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各项工作。
三、实施建议1.教学方法建议(1)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业务仿真及操作仿真,应选用典型的企业办税业务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示范和学生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与“练”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2)本课程不是以学生掌握应知应会为目的,而是以在此基础上的熟练操作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实训室的各种设备和软件,应用多媒体、投影、电脑、网络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及业务要点。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达到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有机统一。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axation laws课程代码:学分/总学时:2/36先修课程:财政学、税收学适用对象:财政学、税收学、会计学专业全体本科生一、课程性质与目的《税法》是一门系统反映税收政策、制度和管理内容的学科,也是我国财经类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要课程,更是财政学、税务学专业必修的基础专业课程。
其中,《税法(上)》从内容上注重阐述税制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具体学习税法概述、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关税和资源税等企业经常涉及的税收相关法规、税款计算、申报缴纳的专业知识。
《税法(下)》从内容上进一步学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环境保护税等企业经常涉及的税收相关法规、税款计算、申报缴纳的专业知识,并系统学习我国现行税制发展及改革方向。
本课程对日常涉税事务的处理能力培养起着主体作用;对纳税筹划、税务检查、税务代理能力的培养起着奠基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熟悉各税种税收制度基本规定并灵活运用,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税费计算、税款缴纳等相关职业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税法概述( 6学时)【基本内容】1.税法和税收、税法原则2.税法要素、税收立法与税收征管3.税法分类4.税法体系【基本要求】1.掌握税法构成要素;2.掌握税法的概念,理解税收法律关系,了解税法的作用;3.掌握税收立法原则、立法机关、立法程序以及税法的实施等基础知识;4.了解税法的分类,掌握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
【重点及难点】重点:税法构成要素难点:税收法律关系及我国税收立法机关、立法程序【教学活动与教学方式】课堂预习:要求学生利用教材及上学期学习的税收学基本理论,总结税法要素。
课堂教学:本章为本课程的开篇,学生肯定也听到过“税法”,对税法不了解但会有学习的要求,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税收及税法的认识;利用日常生活的个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掌握我国税收法律关系;此外,提前准备好学习引导材料,提出学习问题、准备好教学场景。
【2024版】税法教学大纲(会计学专业)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审批表税法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会计学专业,参考学时:72学时)一、课程简介《税法》是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税法是经济法中一个重要法律部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
税法所保障的税收收入既是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又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学习税法是为了研究税法的理论、基本原则和规则,了解税收立法的历史,懂得税法的本质、内容和形式,了解和掌握我国税收体系以及各种税收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定,掌握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税收实务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和掌握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悉七个重要的税收法律、法规,即增值税、消费税法、营业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法,了解其他税法。
2.培养和增强税收意识,确立依法征税纳税观念。
3.提高应用所学的税法知识解决税收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安排(二)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税法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税法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税收法律关系;现行税法体系及税收管理体制等内容。
[教学内容]第一节税收的概念、原则和体系本节主要讲授税收的概念;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税法的功能和作用;税法的基本原则;中国税法的体系。
第二节税法构成和税收法律关系本节主要讲授税法构成;税收法律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税法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税收法律关系;现行税法体系。
第二章增值税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增值税的概念;纳税人与征税范围、增值税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增值税法概述本节主要讲授增值税的概念及类型;增值税的特征;增值税的立法。
第二节纳税人与征收范围本节主要讲授增值税纳税人的分类及标准;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
1.《税法》课程标准
《税法》课程标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梁伟样)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以企业报税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的。
纳税申报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均要设置报税岗位来处理涉税事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企业经常涉及的税收相关法规、税款计算、申报缴纳的专业知识和纳税工作流程的规定以及税收征管、税务行政执法等知识,是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要求来选定税种的,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税务登记、税费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相关职业技能。
本课程对日常涉税事务的处理能力培养起着主体作用;对纳税筹划、税务检查、税务代理能力的培养起着奠基作用;对会计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和提升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以章为单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税种法律的基本知识、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纳税申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的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基本法律知识。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4)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纳税申报。
(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开展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
(6)会与税务、工商、外汇、银行等机构协商,处理一般的税务事项。
3.思想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2)具有依法节税的意识;(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税法》第2版课程教学大纲
《税法》(第2版)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税法课程英文名称:Taxation Laws学时/学分: 54学时/3学分开课系(部):会计系、财务管理系和工商管理系等先修课程:经济法面向对象:会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二、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限定选修课,是会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助理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必考的一门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税法的基本知识、流转税法与所得税法,对我国的现行税收体系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特别是掌握税收的征收办法及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税法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税务工作、会计实务工作以及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税法概述(2学时)【教学目的】本章是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掌握好本章内容是学好以后各章的关键。
本章主要介绍税法的基础知识和我国建国以来的税制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税法的概念、税收法律关系,税法的制定与实施,税法体系和税收管理体制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税制的发展演变历史和税收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熟悉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掌握税法、税收法律关系等概念内涵,掌握税法要素、税制体系和税收管理体制的内容;积累一定的税制和税法知识,为学习以后各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现行税法体系;税收管理体制;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比较;税法的制定。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第二节我国税法原则第三节我国税收立法机关和税法体系第四节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第五节我国税收管理体制【教学基本内容】1.税收的概念和税收的职能2.税收的产生与发展3.我国现行税制体系4.税法分类5.税制构成要素第二章税收征收管理(2学时)【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介绍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的权利和义务,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税款征管。
税法课程设计要求
税法课程设计要求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税种;了解税收征收和管理的基本程序;掌握税收法律责任的基本规定。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税法知识进行税收计算和税收筹划;能够分析和解决税收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税收法律意识和税收合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自觉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认识到税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税收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税法基本概念:税收、税法、税收法律关系等。
2.税收制度基本原则: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等。
3.主要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
4.税收征收和管理:税收征收机关、税收征收程序、税收管理制度等。
5.税收法律责任:税收违法行为、税收法律责任、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等。
教学内容应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税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税收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实验法:教师安排税收计算和税收筹划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税法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税法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法课程标准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税法》课程标准
授课老师:
制定人:教研室主任:院(系、部)负责人:
编写时间:2015年9月15日
《税法》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会计电算化专业制定时间:2015年9月15日
课程代码:07010072所属系部:会计系
学分:4学分学时:72学时
制定人:批准人:
二、课程的目标
﹙一﹚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各税种的税制构成要素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2.能够根据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进行纳税申报;
3.基本具有从事企业办税员、会计中介从业人员办税能力;
4.具备参加助理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科目税法部分的考试能力。
﹙二﹚方法能力目标
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教学,充分满足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要求,循序渐进,通俗浅显,易学易用;
2.体现“教与学”、“学与练”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三﹚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依法纳税意识养成以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具备工作适应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
﹙二﹚课程开发思路
税法课程的设计以完成办税员岗位工作任务作为导向,将办税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在各个教学项目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将分散在各种不同税收法规中的内容按照工作项目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
同时在组织教学内容过程中,按照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将相关理论教学的内容嵌入各个相关工作项目中,穿插到的企业办税业务的操作过程中,这样也兼顾了学生考证、职业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
﹙一﹚学时分配
﹙二﹚教学设计
五、课程考核标准
学生的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一)过程性考核
平时成绩由四部分构成
1.出勤情况8分:采取灵活的考勤方式,实行倒扣方式计分,每次旷课扣1分,迟到扣0.5分,记录于教师教学考勤表,成绩按8%计入期末总成绩;
2.作业完成12分:一共布置6次作业,每次作业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含)、良好(80-89分)、合格(60-79)、不及格(60分以下),相应给予2分、1.5分、1分、0分,成绩按12%计入期末总成绩;
3.自行申报10分:通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在核定的范围内公开自行申报,任课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成绩按10%计入期末总成绩。
4.第三方考核10分:由班干部、课代表、普通同学组成三人评审团,对班上每位同学进行打分并公开,同时接受其他同学的异议诉求,成绩按10%计入期末总成绩。
(二)形成性考核
期末成绩:总分100分,占期末综合成绩60%。
1.采用闭卷形式,考核时间为90分钟,主要考查学生对税法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考核题型主要有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业务操作题等,主要内容有第一章税法基础知识、第二章增值税法、第三章消费税法、第四章营业税法、第五章关税法、第六章企业所得税法、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第八章资源税﹙类﹚法、第九章财产税﹙类﹚法、第十章其他税﹙类﹚法。
六、教材、参考资料
(一)教材:
《税法新编(第3版)》,叶治斌、黄爱明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年
(二)参考教材: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经济法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