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大阅读复习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复习策略
2010年现代文大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22分,成为高考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已愈来愈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
但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灵活性大,无论平时测试还是高考,学生这部分的得分比值通常为百分之六十左右。很多老师在现
代文阅读复习教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就我校现代文大阅读的复习思路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高考现代文大阅读命题特点
1. 现代文大阅读选文的一般特点
题材上,从历年高考来看,故乡情怀、文化寻根、和谐共处、本真情感、人生感悟、颂扬名人等题材是散文阅读命
题者所钟爱的。这些题材总体上呈现出贴近生活、关注人文、文质兼美、意蕴丰厚、思辨性强等特点。今年山东卷所选
的张炜的《歌德之勺》和牟宗三的《我所认识的梁漱溟》,都是关于名人题材的。
字数上,命题者考虑到了可命题性、难易度、城乡差别、阅读区分度等因素,所选文本的篇幅大部分在1000~150
0字,以一千二三百字为最多。
语言上,语法典范,有陶冶与引领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实用性、有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能提升考生的
人生境界,促进考生的发展。文本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融,有利于课程文化的建设。
2. 现代文大阅读设题的特点
设题遵循了考纲对现代文大阅读的能力要求,新课程卷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能力层级进行考查。纵观
历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形式,我们能发现在设题和答题上也同样有一些规律可寻:
①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②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③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④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
⑤保持题型的相对稳定、整齐。
⑥开放与限制结合,体现了探究性阅读的特点。
这些设题特点,可以说是对近几年来现代文阅读规律的概括,也同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尺,教师把握了这些特点,
可在应试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遵循这些规律正确作答,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
二、用理论武装自己
1.熟悉高考考查的各类文体知识。
学生要想读懂文章,头脑中必须有关于文章阅读的理论武器。作为老师,必须给学生补充必要的文体知识,使学生
掌握这一理论武器。
比如散文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方法:
①注重铺设文脉。文脉主要是就整篇文章而言的,即纵贯作品的脉络(线索)。一篇当中,起“纵贯”作用的,可能
同时有几种因素,像时间推移、人物的串连、情感的逐层加深、视角的变换与连接(空间转移)等等。其中,往往会有某
一种印痕更深,凸显得更为明显。
②注重过渡和照应。散文,特别是比较长的散文,涉及的材料多,头绪也多,材料之间又不像小说那样有情节上的
联系,所以,除了要铺设纵贯全篇的脉络来增强整体感,在过渡和照应方面也非常讲究。
③注重舒卷自如,浓淡相宜。“舒”与“卷”,也可以说成放(展开)与收(收束)。“舒”就是驰骋联想和想像,放
开思路尽情地写出去。“浓”与“淡”,这是就描写的色彩、力度而言的。“浓”是说用墨多,用力大,写得细致繁复。
“淡”是说文字简约,轻描淡写。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
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
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
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2.掌握各种写作技法
仅仅能感悟文章的内容情感还不够,还要能有针对性地使用一系列相关术语进行表达。如从写景角度和方法来看,可以有远近、高低、大小、水陆、动静、点面、直接间接、正面侧面、形声色态味等角度;从修辞方面看,可以有比喻、比拟、对比、反复、排比、夸张、顶真、用典、双关等手法;在表现方法上,可以有铺陈渲染、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等。
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各种技法,明确其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以课本为基地,举一反三求迁移
语文教学的目的决定了语文大阅读的测试命题要取材于课本之外,因此,语文教师的眼光应盯在能力的迁移方面,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应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取向。在平日训练中,一些老师丢掉了教材,过于追求课外文章的练习,结果丢掉了根本,违背了阅读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最终失败的教训是十分沉重的。以课本为“本”,这不仅是因为“别无选择”,而且又是“最佳选择”。因为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例子”,有代表性,这些有代表性的“例子”,给我们的阅读训练提供了各种典型的规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接触、体验和分析比较中找到语言现象的特点与规律,进而获得因反复训练而形成能够迁移的阅读能力。有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课文是“一”,其他文章是“三”。举一以反三为目的,反三以举一为前提条件。我们的应试对策就是尽可能高质量地举好“一”,垫好底,修好起飞的机场。
四、专题复习文体训练与分点训练相结合
现代文大阅读的范围较广,文学类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实用类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专题复习不能泛泛做题,要在精细化上下功夫。分析归纳近几年高考对某一文体的考查情况,找出该种文体的设题角度,归纳出各种设题角度的解题规律,真正向学生“授之以渔”。
例如散文阅读考查中的“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考点:
【命题角度】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
【名题精选】[例]14.“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08四川卷我爱水张秀亚)
【答题思路】第一步,追根溯源抓语境。上文的语境和诗歌本身的意义,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什刹海的怀念之情。第二步,关键句子寻线索。上文中有“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的句子,可见作者的惆怅是思念什刹海却不得见的遗憾之情。第三步,思路延伸得情感。中学生都读过《故乡的榕树》一类的借故乡的人、事、物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文章,通过类比联想,本文正是借对故乡什刹海的怀念,表达一种怀旧的乡愁情结。
可见,该类题目答题步骤为:①本义入手,追根溯源。根据词语的本义,从上文中找到相关语境。②关键句子寻线索。从相关语境中找出包含该词或其近义词的句子,体验其情感。③思路延伸得情感。通过类比联想,借鉴同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找到答案。
【命题角度】2.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词语
【名题精选】 [例]17.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08辽宁卷雨韵从维熙)
【答题思路】①明确词语地位。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词一般是文章的核心概念,看清它是文章的标题,还是主旨词。
②分析结构抓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看清作者写了几个层面。③抓关键词句,概括要点。从体现几个层面的关键句子入手,抓关键词概括出答案。
【命题角度】3.表达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词语
【名题精选】[例]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08全国卷Ⅰ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答题思路】①审清题意明区域。看清答案从段中找,还是从全文找。②整体把握,分清层次。给段落或文章分层次,找全词语的内涵层面。③锁定关键词。由体现词语层面的关键词概括出答案。
【命题角度】4.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
【名题精选】[例]20.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07北京湿湿的想念)
【答题思路】①结合文意定层面。结合文意,分清该词语包括几个层面的意思。②立足全文,锁定区域。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各个区域,锁定关键句。③归纳概括。从关键句中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关键词,归纳概括出答案。
【命题角度】5.需要概括含义要点的词语
【名题精选】[例]18.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05湖北土地韩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