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材已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节课学生将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及思考的能力。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难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分析教材,让长方形与正方形并驾齐驱。新教材中从课题名,到新授内容,再到练习,都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自始至终对这两个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平等对待,让这两个概念并驾齐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把长方形、正方形并列起来使用,因此教材的编排是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物体,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再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纸,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索二者的边和角的特征,沟通它们的联系。
沟通联系,淡化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所有特征,又具有独特的个性。要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要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是基于前面的分析,本课教学时在探究出它们各自的特征后,应淡化它们之间的区别,重点沟通它们的联系,只要让学生知道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特点,正方形和长方形可以动态转换即可,而不必要求学生总结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因此,
当学生归纳概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之后,应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都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特点
1.以参观数学乐园引入。
多媒体呈现乐园场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组合而成的大门,长方形的游乐场,游乐场里有长方形的跷跷板、正方形的石桌、长方形的石凳、三角形和长方形组合而成的房子,还有长方形的公示栏、长方形的门窗、正方形的开关盒、长方形的草坪上种着各色的花草,各色花草形成一个个小方块……
(1)设疑:这些美丽的画面里含有哪些平面图形? (相机抽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多媒体显示乐园场景,重点突出长方形或正方形形状的物体画面,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3)引入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感知。根据原有认知经验,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任意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各若干个。)
(2)质疑: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图形不一定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藏着哪些秘密呢?
(3)猜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正方形,猜想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4)验证。引导学生利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分组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可以用直尺量,或把长方形、正方形纸对折,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说明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5)总结。汇报,形成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相机讲解“对边”、“邻边”、“长”、“宽”、“边长”等概念。)
(6)反思。让学生说出验证的方法与操作的过程。
(7)巩固。
①举例。让学生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体。
②判断。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学具各一个,摆在桌面上,然后按照教师的提示摸出图形。
③填空。先量一量以下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各边的长度,再填空:长方形长( )厘米,宽( )厘米。正方形边长( )厘米。(图略。)
④拼摆。
A.用6个同样的小方块,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说说是怎么拼的,有哪些拼法。
B.用16个边长都是1厘米的小方块,能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吗?你能想到几种拼法?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受传统教法影响,多数教师比较重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关系,往往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开教学,从一般到特殊,先教学长方形的特征,再教学正方形的特征(也有少数教师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教学),最后谈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突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样的教学条理分明,进程比较容易调控。但很显然与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一致。不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殊关系,让学生把它们当做两个独立的、平行的概念学习,能降低学生学习的负担。本环节在充分分析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始终让长方形和正方形同时亮相,并给予同等关注。教学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不要刻意将正方形与长方形区分开。当我们将长方形与正方形并列时,长方形的概念实际上已被狭义化了(即此时的长方形仅指邻边不相等的长方形),多数学生会按设计的意图理解,但也难免有学生在举例、分类时将正方形归为为长方形。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允许学生将正方形当长方形看待,且讨论边的关系时只要学生得出对边相等即可。二是不强调也不回避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不强调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主要是考虑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如果有学生在交流时提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教师应肯定这一结论的科学性,但不宜将这一结论大众化。三是在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要让学生对其共性有所体验。如通过折叠探究图形的特征、按要求摸图形环节既能强化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折、摸等过程中,感受到正方形的对边也相等。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关注联系,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点
1.折一折。用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说说怎样折,所折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为什么。
2.猜一猜。在信封里藏着一个图形(告知学生该图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抽出这个图形的一部分,三次分别定格为图1、图2、图3,让学生猜猜信封里装的可能是什么图形。(1)出示图1,问:信封里装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