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业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对于高等教育的革新
![人工智能对于高等教育的革新](https://img.taocdn.com/s3/m/4145987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3.png)
人工智能对于高等教育的革新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革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教学方面,实施人机协同的“AI+教师”教育方式,打造智能时代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二、学习方面,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内容,打造虚实一体的多元学习空间;三、教育管理方面,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革新,应重视以下三个关键点:一、努力开发企业级和个人级的人工智能应用;二、重视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三、确保人工智能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另外,研究人员仍需解决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社会伦理问题和数据安全等问题。
标签: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教育改革引言随着世界进入智能化时代,通过数据产生智能,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成为当今主流趋势。
硬件技术的进步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数据存储量达到人脑的上亿倍。
依靠巨大的数据作為导向,大量现实问题被转化为数据问题并让机器来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和普通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无论是苹果公司的“siri”,还是微软公司的“娜娜”,都是人工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体现。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渗透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过去的几十年中,技术的发展让教育和教学的科学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的许多行为变化都可归因于教育的发展。
正如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教育系教授米米·雷克(Mimi Recker)所言,人工智能可以良好地应用于教育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对成果的预测中。
1那么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教育和教学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改进,这些改进能否为受教育者创造更平等的教育环境,为教学者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人工智能和高等教育的渊源早在1954年,人类就试图通过计算机对学生的学分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针对每个学生拟定出不同培养计划的教学方法开始发展。
近年来,传统教育方式短缺和不足逐渐显露出来。
于是,许多学者认为人工智能会为人们带来更加精准以及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对未来教育方式的设定中,人工智能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e8af0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d.png)
人工智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研究作者:冯丽婵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06期【摘要】在人工智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
鉴于此,本文以科教版小学英语教学为例,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与未来趋势,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意义,最后从“精准备课,提高教师备课质量”“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人机对话,提升学生口语能力”“个性作业,实现知识查漏补缺”以及“精准评价,促进全面素养发展”五个方面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人工智能融合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6-0055-0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之而产生的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
这项相对“年轻”的技术手段不仅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强大助力,也为各阶段的教育教学创造了进步条件。
而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各教育阶段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更为多元、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教师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传统的教育方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监管和精准评价,在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转型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切实发展。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与未来趋势(一)发展背景首先,技术进步。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5G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各个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高度关注[1]。
其次,政策推动。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许多国家纳入到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当中,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发展规划。
如我国在2017年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就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应用。
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如何为教育期刊发展赋能
![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如何为教育期刊发展赋能](https://img.taocdn.com/s3/m/aa2e04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5.png)
突发的新冠疫情使社会各行业遭受重创,作为教育期刊,短期内受疫情影响看似有限,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疫情持续过程中,在线教育、人工智能已在重塑和影响着全世界数以亿计人的学习方式、阅读方式。
后疫情时代到来,传统教育期刊出版单位不仅面临着媒体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发展方式的变化,更面临着疫情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尤其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师生在阅读方式、教育教学方式方面产生的深刻改变和影响。
我们不但要看到短期内传统期刊出版经营受到的直接影响,更要研究后疫情时代决定教育期刊未来发展的颠覆性力量。
一、疫情影响下的传统教育出版发展状况(一)传统教育出版遭受重创教育出版业在疫情发生之后,从内容创作到生产印制,到线下发行销售,各个环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疫情对实体书店、书展冲击巨大,出版社整体图书销售降幅达到二至五成。
疫情期间全国有90.7%的实体书店被迫停业,全国实体书店的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85%-95%。
[1]各家出版单位聚焦抗疫主题出版的公益性出版物,社会效益为先,经济效益基本忽略不计。
面向教育系统出版发行的教育类期刊,因疫情防控和去年上半年延迟开学等因素影响,征订发行普遍出现下滑,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出版的教育教学类期刊为例,2020年同期发行量下降近20%。
(二)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被加速”疫情期间,教育出版单位积极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号召,主动采取融媒体出版形式,把出版资源通过网络送到千万读者手中,赢得社会良好口碑。
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在疫情期间的出版物多以融媒体电子版为主,通过网站以及移动终端传输,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教育出版社、大学出版社都积极落实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主动开放数字教育资源。
清华大学出版社免费开放文泉学堂,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3万余种;免费开放多功能教学平台文泉课堂,支持微信端、移动端进行在线课堂教学应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基本上涵盖中小学全学段、全学科的教科书和教学用书近600种图书的电子版全部免费上网,在教育部正式下发的《关于发布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电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如何为教育期刊发展赋能○邵林【摘要】突发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赋能价值,后疫情时代,教育出版单位未来的转型已不仅仅是建平台、课程资源数字化,更要适应智慧教育发展趋势,将智能出版作为发展方向,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盘活用户资源和版权资源,丰富教育出版的内容与形式,提升用户的体验,实现个性化发展,在智能时代出版竞争布局中占领先机。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4e4ca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6.png)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研究报告
2019 年,人工智能(AI)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教育机构采用,为教育研究开辟了新
的方向。
AI 赋能教育解决了教育研究中许多复杂和耗时的问题,帮助管理者和教育者分析收集的大量数据,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教与学。
AI 促进教育的巨大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机构将其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
有效利用 AI 技术可以更快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某科学习情况
的概况,从而在更大尺度上指导学生学习探究。
AI 还有助于帮助教师调整和调整课程的学习方案,并帮助机构管理者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加客观、精准地分析和管理学习进程,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AI 赋能教育研究发现,目前 AI 技术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在教与学过
程中面临的挑战,帮助教育者和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采取更有效的学习策略。
AI 领域正在不断发展,给教育过程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特别是在学习大数据,自主学习,虚拟实验室等领域,人工智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AI 也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更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工具。
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教学研究工作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者必须重新定义教育的
价值,以及如何从中获得价值。
总的来说,AI 赋能教育让机构更加清晰地了解教育研究及其未来性,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加剧人们对教育体验的重视,最终提高教育的效率。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路径与趋势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路径与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61fe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d.png)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路径与趋势研究作者:***来源:《数字教育》2020年第03期摘要:以智能技术创新教师教育正成为当前破解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新途径。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当前教师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基于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工具、新理念,围绕教师教育模式、课程、环境、资源、师资与评价构建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并总结其发展趋势:教师教育模式丰富化,校企协同走向深度化;教师教育环境智能化,全面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资源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成常态;教师教育师资多元化,人机协同教学成标配;教师教育测评精准化,助力职前职后紧密衔接。
随后,提出了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师教育;发展路径;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20)03-0016-05一、问题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已成為我国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应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1]教师教育融合了师范生职前培养与教师职后培训两个阶段,是终身学习理念下传统师范教育的延伸与扩展[2]。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教师教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教师教育质量得到了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师范生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知识技能与实际需求脱节;实践性教学环境缺乏,教学效果不佳;双师型教师短缺,具备理论与实践教学素质的教师不足;课程结构落后、培训内容趋同化[3],无法满足智能时代教师学习需求;资源形式和来源渠道单一,资源设计缺乏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理念[4];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模式单一,教学与培训相脱节。
人工智能时代,各类新技术、新工具、新理念为破解教师教育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当前对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的研究则不多见,系统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发展路径,分析智能技术支持下教师教育发展趋势,能为新时代教师教育创新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参考与借鉴。
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及信息技术与数字乡村建设教育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及信息技术与数字乡村建设教育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c55a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3.png)
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继续教育试题(参考答案附后)1教育学成为一门专门科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是()[单选题:20分]A弗朗西斯·培根在1605年出版的《学术的进展》中将哲学分为自然神学、自然哲学和人类哲学。
其中,在人类哲学之下,出现了阅读校勘和学校学习两个领域,使得教育学从哲学知识体系中分解出来。
B1891年哈佛大学哲学家乔赛亚·罗伊斯(JosiahRoyce)在《教育评论》创刊号上发表了名为“教育是一门科学吗?”文章。
C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信息科学部下新增一个专门用于支持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申请代码“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D哥伦比亚大学于1898年设置教育学院(TeachersCollege)。
2标志着人工智能首次走上人类历史舞台的事件是()[单选题:20分]A1955年8月,四位学者提交了一份名为《达特茅斯夏季人工智能研究项目建议》的稿子,首次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这一术语。
B1937年,图灵发表了《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论文,提出了图灵机模型。
C1997年,IBM公司的“深蓝(Deepblue)”计算机程序战胜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D1937发表了名为《人工智能:一份全面报告》(又称莱特希尔(Lighthill)报告)的文章,这一报告导致人工智能第一次隆冬来临。
3下面对人工智能是通用目的战略技术(Generalpurposetechnologies)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20分]A通用目的技术是使能技术(enablingtechnology),但不是完整的最终解决方案。
B人工智能犹如历史上蒸气机、电力、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发明创造,是一种通用使能技术,正深刻地以史无前例速度改变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
C人工智能天然具备推动学科交叉的潜力,其与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结合,形成AI+X的新研究格局。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d4960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6.png)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正文目录第一章、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定义 (3)第二章、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综述 (4)第三章、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产业链分析 (6)第四章、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发展现状 (7)第五章、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8)第六章、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9)第七章、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发展规划建议 (11)第八章、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13)第九章、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分析结论 (14)第一章、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定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指由计算机系统或其他形式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表现出来的智能行为。
它旨在通过模拟、扩展和增强人类智能的方式,使机器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AI经历了多次发展高潮与低谷,如今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1 行业概述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4,28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2,96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5%。
这表明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2 核心技术构成人工智能主要由以下几项关键技术组成:机器学习:作为AI的核心组成部分,2021年全球机器学习市场规模约为11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内将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
自然语言处理(NLP):2022年NLP市场规模约为13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340亿美元左右。
计算机视觉:该领域2021年的市场规模为117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机器人技术:包括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
2022年全球机器人销售额为510亿美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增速尤为显著,预计2025年将实现翻倍增长。
外研在线云战略:创新外语教育,打造高等外语教育生态圈
![外研在线云战略:创新外语教育,打造高等外语教育生态圈](https://img.taocdn.com/s3/m/7894c8e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b.png)
外研在线云战略:创新外语教育,打造⾼等外语教育⽣态圈近年来,随着互联⽹、移动互联⽹的普及,在线教育产业迎来发展的黄⾦时期。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业发展研究报告》显⽰,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2517.6亿元,同⽐增长25.7%,预计未来3-5年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16%-24%之间。
⽽在这之中,有⼀家专注于⾼校语⾔教育的在线公司异军突起,他的业务主要为⾼校提供集数字资源、课程、平台、专项⼯具、智慧硬件和云⽅案六位⼀体的智慧教学解决⽅案,⽬前已覆盖近千所⾼校,服务上千万⽤户。
这家公司就是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外研在线:专注⾼校语⾔教育,打造⾼等外语教育⽣态圈作为互联⽹教育的实践者,外研在线作为外研社从传统出版业务向互联⽹教育⾏业转型的承载者,是外研社创新发展的产物。
作为国内知名的外语出版机构之⼀,外研社始终将引领⾏业发展作为企业理念,在看到数字教育和出版的内⽣关联性后,成⽴外研在线作为进军互联⽹教育的战略载体。
⽽外研在线的迅猛发展也证明了其战略的正确性。
外研在线不仅对外研社的出版业务进⾏了有利⽀撑、补充和升级,更在互联⽹教育领域步步为营,阔步向前。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 商其坤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商其坤先⽣表⽰,外研在线作为外研社从传统出版机构向互联⽹教育⾏业转型的战略载体,以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外语教育科技企业为愿景,并以为提⾼外语教育品质⽽创新发展为使命。
“‘发展’是⽬标,‘创新’是⼿段,企业愿景依靠组织能⼒作为⽀撑,⽽公司组织则是以公司核⼼竞争⼒为基础构建起来的。
”商其坤如是说,“公司能迅速在科技公司领域占据⼀席之地并取得不俗的成绩,主要是源于公司的三⼤优势。
”⼀是品牌,外研在线源于已有40年历史的外研社,享有其在外语学习者中的良好声誉和巨⼤号召⼒;⼆是内容,在过去40年⾥,外研社出版了80多种语⾔的海量精品图书,与全球700多家顶级出版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由此积淀的优质教育专家和学术资源为外研在线数字业务开展提供了巨⼤的内容⾦矿;三是⽣态,外研在线围绕⾼校外语教学的教、学、评、测、研全链条布局,构建数字时代外语教学新⽣态。
AI智慧教育应用领域研究报告
![AI智慧教育应用领域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b9222acf84b9d529ea7a06.png)
云端推理
设备端推理
类脑芯片
视觉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及视觉算法/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用于捕捉和分析视觉信息,代替人眼做各种测量和判断
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摄像头
3D传感
领域分析
7
领域分析——AI应用
当前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主要有:个人助理、安防、交通、医疗健康、电商零售、金融、教育等。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数据积累量 大、方便获取,行业有海量数据分析处理需求的应用场景。应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等AI技术,为具体 应用场景提供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以软件公司为主,一些优秀的企业凭借自设平台优势,深耕算法和通用技术平 台,并以场景作为流量入口建立该领域智能服务应用。当前AI应用在各行各业,提高了各专业领域服务质量和效率,专业领域的 应用同时也在不断促进AI技术的提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其他产品包括成人教育部分的沃课刷题沃课公考等企业列表教育共24家91企业名简介融资信息成都金时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大思码是国内首家以寓教于乐的游戏闯关的方式进行少儿编程教学的公司通过精心研发编排的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创新性教案作为启发路径使用编程为工具搭建人工智能科普平台培养具备全局视野综合性知识拥有4c能力创造力决断力批判性沟通力的精英少儿georgewang深圳市格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可瀚学堂是一家从事智能交互在线教育的公司公司的宗旨是科技助力教育运用情景式教学方法理论将优秀的教材采用动画展现游戏激励语音评测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打造和运营一个线下到线上的智能交互在线教育平台公司旗下拥有可瀚学堂和常青藤学堂两大教学品牌分别对应中小学教学和幼儿教学创东方科大讯飞企业列表教育共24家92企业名简介融资信息北京赛学科技有限公司一起竞赛网是一家专门致力于初高中学生国内外各个领域赛事信息收集发布报名管理和赛程管理的一站式综合性赛事信息服务平台一起竞赛网成立于2017年由北京赛学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专门为各类赛事的主办方提供赛事管理的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拥有赛事信息发布赛事全流程管理和赛事大数据分析等模块致力于通过语音测评自动批改等人工智能技术加速竞赛初选环节以提高赛事运作效率丁香汇创投立思辰投资北京兔比兔科技有限公司兔比兔教育是一个教育ai共享平台平台致力于挖掘和激活全国97的中小型培训机构教师资源通过教育人工智能系统为学生找到住地附近的教育机构老师平台还可以为教育培训机构增量生源解决培训机构招生难的痛点圆通快递圆通速递圆通速递企业列表教育共24家93企业名简介融资信息北京希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悉之教育致力于研发k12领域的陪伴式ai教师产品是拥东方新创有国内首个基于知识图谱和自动推理的自适应学习平台以教育学和认知科学理论为基础用ai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从繁杂的课程与无休止的作业中解脱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提升学习更有效地管理知识体系并热爱对知识的探索上海灵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灵匙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儿童早教的智能硬件开发商公司飞马基金飞马旅置星东方旗下产品哆宝魔镜是一款将全息投影技术与ar互动体验融入儿童早教的智能硬件基于安卓系统的双屏互动设备北京数问科技有限公司数问科技是一家ai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拥有ai内容丹华资本ai软件aiconnect联盟等ai产品体系基于用户的兴趣爱好为学生个性化推荐适合的课程同时打造
人工智能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
![人工智能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7b4b52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4.png)
人工智能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作者:王小艳来源:《湖湘论坛》2020年第05期摘要:人工智能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推动力。
当前,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服务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客观条件,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制度体系、推进机制、人才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夯实基础支撑、厚植制度优势、创新推进机制、壮大人才队伍,为人工智能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服务业;深度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0)05-0136-09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概念诞生于1956年的“达茅斯会议”。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时代,即新一代人工智能时代。
[1]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代。
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产生的重大影响,将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他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2]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健康和养老等民生领域和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服务业领域深度应用的具体措施。
[3]着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共享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是新时代赋予人工智能新的历史使命。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经验与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经验与未来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82f2e2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e.png)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经验与未来展望徐蕊玥 梁昊楠 周琴(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摘 要:人工智能引导世界发展的步伐。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在人工智能时代,应走在改革的前沿,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
所谓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实际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通过教育变革实现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
世界各国通过不同方式强调推行人工智能应用策略、构建终身智能学习环境、强化智能时代教师素养和培养“智慧人才”是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有效途径。
本文结合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国际经验对未来教育发展提出方向:规避“马太效应”,实现全纳与公平;厘清技术悖论,构建“人机共生”新生态;“为机器立心”,融合人文取向和科学取向的教育。
关键词:国际视野;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经验;未来方向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21)03-0021-06收稿日期:2020-12-23基金项目:第6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基于MOOC 平台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2016M 602618);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互联网+’时代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SWV 1609120)作者简介:徐蕊玥(1994— ),女,贵州都匀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梁昊楠(1996— ),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周琴(1978— ),女,重庆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教师教育。
“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于1950年发表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被视为现代人工智能的开端。
经过近70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产业链条变革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许多传统行业正在被颠覆,教育也在变革。
“智慧教育” “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人工智能”等相关热词相继问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成为重要趋势。
“数智化+_产教科融合”双重视域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研究
![“数智化+_产教科融合”双重视域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8856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a.png)
2023年7月第26卷第1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Jul.,2023Vol.26,No.14“数智化+产教科融合”双重视域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研究李 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33)[摘 要]文章结合“数智化+产教科融合”背景,分析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构建智慧学习空间的必要性,提出高职院校构建财会专业智慧学习空间的总体思路、构建计划和预计成效,最后从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多角度提出推进智慧学习空间构建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数智化+产教科融合”;智慧学习空间;高职院校;财会专业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69[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4-0211-030 引 言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数智化时代,财会行业也随之迎来巨大变革,业财融合、实时会计、智能财务、财务共享等成为财会领域的“主旋律”[1]。
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财会人才市场需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对通晓财会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幅增长,然而,目前我国财会人才市场普遍存在低端人才过剩、高端人才短缺的问题。
因此,作为应用型人才输送方的高职院校亟须进行财会教学改革,将信息技术融入财会教学,培养更多满足数智化时代需求的财会人才。
产教科融合将产业、教育、科技三大元素有机结合,有助于在数智化时代实现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智慧学习空间是未来高等院校的核心单元,通过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产业、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充分融合、共享互生,以此为载体实现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为社会培养财会人才的同时,推动财务领域科技创新和发展。
1 研究综述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 发表的地平线报告显示,学习空间重构和再设计是影响高等教育变革的关键因素之一[2],智慧学习空间包括学习活动、信息技术以及支撑这些技术的先进设备。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c8edf2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b.png)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2020年,全球教育行业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人民币;AI+教育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7万亿人民币,并将在将来一段时间中占据更大的比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至今全球人工智能教育企业总数近3,000家,其中美国企业数量最多,超1,000家;中国则已排名第二,发展到了超600家的规模。
澳大利亚的在线人工智能化教育系统有超过400家大学的教员使用;印度的知名自适应教育平台已有超600万的用户。
当前人工智能的概念虽火热,但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具体赋能与应用落地并非一蹴而就。
纵观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发展历程,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人工智能教育的规划和探索,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智能教学系统,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发展初期,由于数据的缺失、算法模型的不成熟、市场接受度低等等,AI+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教育在美国的资源积累和技术进步,美国的AI+教育行业飞速发展,涌现了不少明星企业(如Knewton,DreamboxLearning,Grammarly,Duolingo,CivitasLearning等)。
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Top30的人工智能教育公司已累计融资12亿美元,单家企业最高融资额为1.8亿美元,服务领域涵盖了自适应学习、高等教育、K12等等,在全球共已共计积累了超过5,000万的月活用户,覆盖至少27种语言。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从2000年互联网普及到在线教育蓬勃发展只走过了10年时间。
2012年后,中国国内自适应教育企业开始兴起,AI教育初级显现。
2016年前后,国内的众多知名教育机构也纷纷投入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教育智能化进程加速推进。
一、政策、资本、技术、消费合力驱动中国AI+教育发展政府在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发展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政策利好和扶持;而资本、技术、以及消费作为另三个核心发展要素,正推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应用落地和成熟。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https://img.taocdn.com/s3/m/22cf7f7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0.png)
35周建新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深圳大学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重点实验室【摘 要】 当前,数字化时代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生成高质量文化内容、推动构建文化消费新机制、创新文化传播模式和加强文化治理范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年度,文化产业学界产生了较为丰富的人工智能议题且整体研究成果丰硕,其中ChatGPT 、AIGC 、AI 大模型成为年度热词,数字出版、数字音乐产业、人工智能绘画、文化传播成为重要议题。
同时,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也存在难题,如科技与人文的博弈、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争议、知识产权保护与监管问题、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等,亟待学界探索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未来,文化产业学界需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数据模型、文化消费等方面的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指导。
【关键词】 人工智能;文化产业;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1]。
面对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生成高质量文化内容、推动建构文化消费新机制、创新文化传播模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年度,文化产业学界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强国建设以及数字中国建设等政策指引下,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创新需求,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年度热点:人工智能开拓文化产业研究新视野2023年,文化产业学界密切关注诸如Chat-GPT 、AIGC 、AI 大模型等人工智能热点,并从多[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人民日报》2023年2月28日第1版。
36关注ChatGPT 所带来的正向影响与严峻挑战,预测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为技术革新热潮提供正确理论指导。
学校教育中人工智能应用的现实困境与突破
![学校教育中人工智能应用的现实困境与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67c55ed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7.png)
· 92 ·2021年3月20日投稿网址: 学校教育中人工智能应用的现实困境与突破*杨 瑞(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401331)摘 要 新的形势和新的时代之下,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可以优化教学资源、创设智能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评价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教学系统、学习平台、管理系统和智慧校园的建设中。
但仍面临技术不成熟、大数据不足、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应着重从优化课程设计、进化教师角色、扩展教育数据和回归教育本质等路径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校 教育 突破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规划中着重强调了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的重要性[1]。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积极开展智慧教育,支持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2]新的时代,人工智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教育的大环境,将人工智能推广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去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迫切任务。
一、人工智能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意义1.人工智能优化学校教育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在这个信息化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工具,也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近几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人工智能对学校教育教学工具的创新将贯穿到每个环节,每个学科都离不开人工智能,如果学校能够把人工智能当作教学工具并加以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也会更 真实。
2.人工智能为学校教育创设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信息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的产品正在逐步进入学校的各个部门,给教学和管理都带来了更加智能的交互环境。
有了人工智能的引入,能够较为客观地对教师的教育成果给出教学评价。
技术赋能智能教育——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解读与启示
![技术赋能智能教育——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解读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3d31fbad5bbfd0a7956738b.png)
技术赋能智能教育——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 解读与启示兰国帅1,2,3 郭倩1(1.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3.河南大学 技术促进学习创新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4)摘 要:2018年8月,《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以下简称“2018年高教版报告”)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的官网上正式发布。
该报告采用升级的德尔菲法,预测了未来五年可能影响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重大挑战和技术发展。
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解读该报告,分析新兴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教学、学习和实践创新产生的影响,并对如何有效推进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测量学习;数字素养;数字公平;人工智能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1-0073-08收稿日期:2018-12-05基金项目: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学习空间中教育探究社区理论的模型建构及其应用研究”(17YJC 880046)作者简介:兰国帅(1984— ),男,河南开封人,博士后,副教授,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网络探究学习社区、技术促进学习、外语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等;郭倩(1995— ),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一、报告内容框架概览新媒体联盟(NMC)2018年高教版报告由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正式发布。
报告采用升级的德尔菲法,经19个国家(地区)的 71位专家讨论,最终形成现有的框架和内容。
报告系统描绘了5年内创新实践和技术对全球高等教育的影响,其中所述的六个主要趋势、六个重大挑战和六项技术发展可能会影响高等教育的教学、学习和创造性实践,世界各地的教育领导者都将地平线项目视为关键的战略技术规划参考。
作文科学研究报告范文
![作文科学研究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026bb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5.png)
作文科学研究报告范文英文回答:Scientific Research Report on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Education.Introduc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emerged as a transformative technology that is rapidly reshaping various industries, including education. This report examines the impact of AI on education, exploring its potential benefits and challenges.Benefits of AI in Education.Personalization of Learning: AI-powered learning platforms can adapt to individual student needs, providing tailored content and recommendations.Enhanced Accessibility: AI-enabled tools can mak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ccessible to student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regardless of location or disability.Improved Assessment: AI can automate grading and provide real-time feedback, freeing up teachers' time and enhancing student understanding.Empowerment of Teachers: AI can support teachers by providing them with data-driven insights and freeing up their time for more engaging tasks, such as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Challenges of AI in Education.Equity Concerns: AI systems can perpetuate biases, leading to unequal access and outcomes for students from underrepresented groups.Job Displacement: The automation of tasks through AI could potentially displace teachers' roles, raising concerns about job security.Data Privacy and Security: The collection and use of student data by AI systems raises important privacy and security concerns.Ethical Considerations: The use of AI in educ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ethical principles, ensuring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and human-centeredness.Conclusion.AI holds immens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education, but its implementation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both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By addressing equity concerns, ensuring ethical use, and investing in teacher training, we can harness the power of AI to create a more equitable, accessible, and effective education system for all.中文回答: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科学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489,300.6 413,030.3
4.3% 540,367.4
4.1% 595,244.4Biblioteka 4.1% 643,974.0
4.3% 685,505.8
4.2% 744,127.2
14,670.1 18,586.7 23,147.6 24,488.2 26,420.6 29,221.5 31,396.3
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 三五”规划》
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 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 理平台的建设、应用模式
2017年
国务院 《新一代人工智能 发展规划》
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 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推动 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 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
来源:国家统计局
EO Intelligence
2018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业
研究报告
March 2018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一直是我国优先发展的行业。自2012年,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上 实现突破,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逐渐开始。
本次报告在进行大量桌面研究的同时,拜访了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技术服务公司创业者、教育培训机构、投资人以及学校管理者,充分 结合了众多专家和从业人员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2018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研究报告》,尝试回答了这样一组问题:人工智能+教育是什么?人工智能+教育的产品类型有哪 些?人工智能解决了教育过程中的哪些问题?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趋势有哪些? 希望通过对以上一组问题的结构化解答,帮助创业者、投资人、教育从业者以及每一位关注人工智能+教育的朋友,对人工智能+ 教育有一个客观、理性的思考。
自然语言处理
交
对强 迁
叉
抗化移 …
部
学学 学
分
习习 习
数据挖掘
硬件及数
云平台(云存储与云计算)
据平台
云计算设备
处理器 / 芯片
传感器元件
激光雷达
EO Intelligence
6
政策驱动:教育财政投入与教育科技政策双管齐下
Part 1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业发展综述 AIED驱动因素
◆ 教育财政投入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2016年,中国财政 性教育经费已达31396.3亿元。
亿欧()
来源:
亿欧()
7
消费升级驱动: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增加、对师资要求提高、对 Part 1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业发展综述
Developments of AIED
4
AIED概念解读:人工智能对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工作的替代 Part 1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业发展综述 AIED概念解读
◆ A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是指“人工智能+教育”。目前,行业内仅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界定范围不 清晰。
数字化教室
线上课程
教
育
AIED
科
技
教育AR/VR产品
EO Intelligence
教育机构 教师 学生
教务工作
人事行政
学校管理
教研
教学
测评
管理
课堂任务
课后任务 5
人工智能技术图谱:基于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Part 1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业发展综述 AIED概念解读
◆ 就目前技术发展而言,人工智能以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为两大技术核心,两者技术范畴上有所交叉。机器学习又包含对抗学习等诸多种 类,其中倍受瞩目的就是深度学习。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深度学习可分为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和全连接神经网络,并通过算法 框架实现深度学习过程。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的技术之上,实现了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三大技术应用,即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技术 和自然语言处理。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现,还要依托硬件的支持(处理器/芯片、传感器元件等)以及云平台提供的存储与计算服 务(硬件和云平台更多的属于基础设施范畴,故此次研究未将此类供应商纳入研究讨论);
◆ 此次报告判断一家公司或一款产品是否属于“人工智能”范畴,将主要采用技术手段作为标准。
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 技术范畴
计算机视觉
智能语音技术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深
度
学 习
算法框架
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全连接神经网络
TensorFlow
Lasagne
Caffe
Keras
MXNet
DMTK
CNTK
Neon
Theano Torch ……
注:A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是指“人工智能+教育”。本报告以“AIED”指代“人工智能+教育”
EO Intelligence
2
目录
CONTENTS
1.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业发展综述
1.1 AIED概念解读 1.2 AIED驱动因素 1.3 AIED投融资分析
◆ 加强教育科技政策:2015年到2017年,国家连续出台三项政策,加速发展中国教育科技。
:2010-2016年中国GDP总额及财政性教育经费
:国家发布的教育科技相关政策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3.6%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中国GDP(亿元) 财政性教育经费(亿元)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GDP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15年
教育部《关于“十三五” 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 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 求意见稿)》
通过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因 材施教、使教学更加个性化、 均衡化
2016年
2. AI对教育工作中三大主体工作的替代和辅助
2.1 AIED在教育机构管理中的应用 2.2 AIED在教师工作中的应用 2.3 AIED在学生任务中的应用 2.4 AIED整体应用流程案例分析
3.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趋势和挑战
3.1 AIED发展趋势 3.2 AIED产品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业发展综述
◆ 认为,AIED属于教育科技,是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产业的赋能现象,本质上是人工智能对教育工作的替代和辅助,将教师和 学生从低效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而提升教学与学习效率,解决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核心的成本高、效率低、不公平的问题。其 中教育工作从主体上可以分为教育机构(教育机构包括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和学生,本篇报告将就人工智能对这三方面工作的 替代和辅助进行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