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建筑师长谷川逸子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妹岛和世课件

妹岛和世课件
1994年第一次日本文化艺术助成金奖、94商环境设计奖、 94建筑奖。
第四页,共三十五页。
❖ 美国 B.BONGAB所著《日本新建筑》一书中列举的日本建筑师中只 有两名女性,其中之一就是妹岛和世(另一名是长谷川逸子)。凭着她
的努力和才干,她的事务所依靠连续获奖所得的工程维持并发展着, 至今已有十年。
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 对策: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在设计中将建筑的外部形式确定
为圆形,外墙的透明材质使得建筑周边向其环境平滑地敞开, 在任何方向 上建筑内外的人都能够相互观望, 人们沿着建筑外围的走廊环游建筑周 边时也能够自由地观赏周围的城市风景。在这一点上建筑具有了开放的 品质, 其与环境在视线交流上达成了融合而非隔离的关系。同时, 由于地 块周围都有城市道路, 在各个方向上就必须同样地考虑到朝向建筑的人 流, 没有哪一个方向可被认为是更主要或次要 的, 场地内的步行道和方向 并不确定。而将“圆” 作为界定建筑外轮廓的要素所造成的各向均质性 正好使从任何一条城市道路上通往建筑的路径都是同等的, 人们在接近 建筑时自然有了更多的选择(xuǎnzé)一从人的行为上看,建筑也具有了开放 性!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 在这个方案中,道路的等级似乎被设计师忽略,建筑关
照“道路”环境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它以环状的外形消解了 正、背、侧立面的区别,各方向上的可达性与形式的重量感 均等,各个出入口之间亦无主次之分—建筑的“方向性”消 失了;同时,设计师似乎更加看重“街区”环境—不同的街 区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着,“多样性”是环境的基 本特点。设计师在此处做出的应对是无厚薄地对待多样性中
❖ 一层餐厅与二层的女孩卧室
❖ 二层的主卧与三层的静思室 ❖ 二层的藏书室与静思室 ❖ 伊东丰雄曾说“二维的妹岛,三维的窗”

建筑大师长谷川逸子26页PPT

建筑大师长谷川逸子26页PPT
Thank y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
建筑大师长谷川逸子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妹岛和世建筑设计浅析

妹岛和世建筑设计浅析
是在鼓劥我们所付出的劤力。每当完成一个建筑项目,它的 设计
可能性和建造过程 都让我十分陶醉。”
事件——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 妹岛和世成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首 位女策展人 • 对二自己策展威尼斯双年展的想 法,妹岛和世宣称:“双年展必 须容纳一切的、所有的东西,具 有深度的包容性,同时不参展艺 术家和观看展览者形成对话。由 建筑创造、孕育而出的氛围,将 是我们决定下届双年展主题的起 始点。宽泛地说,我们设计的过 程应该能够承担对二当代建筑甚 至未来建筑的讨论。我们选择作 品的标准是这些 建筑能够被 理觋,而丌是只是某种代表。 建筑必须证明它的实用性。”
建筑思想
功能的“丌确定性”:
功能的丌确定性是库哈斯早在1972年写作《疯狂的纽约》时, 就已经意识到。丌过后来,库哈斯仅是仍宏观层面,对现有的功能 单元,打破迚行重新组合而已。而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在库哈斯的 影响下,以及在日本文化作为中介的情况下,他们极其深刻地领悟 到时代的脉搏。在某种意义上说,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对功能的 “丌确定性”的理觋,是以日本的禅文化的内心绅腻和独特感受作 为接受基底,由二库哈斯没有这一层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他几乎 无法想象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思想,能够会是他的思想的延续和 収展。这样,功能“丌确定性”是仍库哈斯的 宏观层面的功能 的分析不组合 到了他的继承者的思想中,变成了 微观层面上,

事件——普利兹克奖
• 普利兹兊建筑奖的评审团说,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作品看 似简单,但是每个建筑项目看来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无缝的整体,他 们的建筑实体呈现了一种因地制宜的隐蔽,让人、建筑、活劢不 环境共同构成一个感性的背景。很少建筑师能像他们一样持续 探讨空间、光线、逋明度,以及在来介绍一下他的老师 伊东丰雄,他1965年加入日本建筑 界老前辈 菊竹清讪 建筑师亊务所,其间他敏锐地収现当代信息 社会的一些特征: 电子网络模糊了现实不虚拟的界限,改变了社会交流斱式,也就改 变了空间的存在斱式。 人成为失去场所归属和历叱记忆的人。 转瞬即逝的流行。 瞬息万变的超级城市。 所以伊东的建筑有别二厚重的古典建筑,他常用轻质的金属和 逋明的玱璃来限定室内外空间,他的建筑有种仸意性和流劢性。他 在结构体系上大胆创新,使建筑呈现出二以往丌一样的美感和造型。

《阿房宫赋》PPT教学课件

《阿房宫赋》PPT教学课件
完了,指为秦国所灭。
本意高而上平。这里活用为动词,指高高的蜀山变秃了。
出现,意思是建成。
短促有力,概括了六国灭亡、秦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点出秦统一后的骄奢。
同义词连用,这里指覆盖。
分开了天空,挡往了太阳。
形容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大,以及楼阁之高。
名-状 从骊山
动词,架木做屋,引申为“建筑”。
“北、西”名-状 向北、向西
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他的别墅在樊川,世人又称他为杜樊川。晚唐著名诗人,为了有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小李杜”。他在诗、赋、辞上都有建树,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很多诗句争相为人传诵。
màn

pín yìngqiáng
jiāo

yǎo
yán
piāo
chēng
lǐyǐ
zīzhū
chuán
yǔ sù
jiàn
ōuyā
cēn cī


(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 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 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骄横顽固
集市
呐喊、振臂高呼
所有一切使
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在心里怒
被攻取
死去民心的帝王。
第三段
珍宝
数量
处置
六国 (剽掠其人)
倚叠如山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穷奢极欲
贪欲
挥霍
灭亡
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千万人之心 人亦念其家
使……多于…… (六个排比)

21妹岛和世PPT课件

21妹岛和世PPT课件
钢铁 尺度:468 x 1258 x 14 cm
作品介绍: 在这个作品中,设计师选取了 100多种当地的植物,种植在 14CM厚的墙上,根据植物对 日光的需求程度不同,南向 和北向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Blanc认为,植物如果能适应 新的环境,就能为人们提供 四季不同的宜人景观,这是 十分明智的做法。
• 妹岛和世曾经说:“一般来说,我自己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承上 主要是指承袭了伊东丰雄“轻盈”的建筑哲学,发展了库哈斯的“不 确定性”的观察和思考现实的方式;启下则是她培养了西泽立卫和石 上纯也。
2021/3/9
授课:XXX
5
妹岛和世 &
西泽立卫
2021/3/9
1、 形式的不确定性
他们的建筑形式反而是笨拙的方形、圆形或方形 和圆形组合而成的。他们的建筑外在体量(形式) 透出了一种拙朴, 但是他们的建筑的材料(透明性 或半透明性) 的使用, 应该削弱了形式(体量) 的呆 板 。同时,在室内的饰面材料尽量要用反光或透 光的材料。
椅子87 x 46 x 76 cm
作品介绍: 在这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设计 师在Kanazawa居住了一段时间, 在充分了解了Kanazawa 的文化 和科技之后,经过深思熟虑而创 作出花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但在 墙上,也涂在了椅子上。它们让 人看起来十分愉悦,充满活力, 转化了博物馆的白色中性空间。
色实体,在相对于周边建筑的轻的感觉之外,与一层的虚形成反转的 对比。
2021/3/9
授课:XXX
32
建筑构件的轻盈
• 柱子 • 在光的漫射下,圆柱的
边缘模糊,白色圆柱消 隐在白色墙壁、白色屋 顶的背景中,呈现出一 种白色轻盈的感觉。
2021/3/9
授课:XXX

长谷川逸子

长谷川逸子

2014-12-3
2014-12-3
模型
2014-12-3
佛生寺小学
设计师:长谷川 逸子 位置:日本 竣工;1994
2014-12-3
佛生寺小学位于冰见市一个山多、雪多的地区。学校面临该地区人
口逐渐减少的局面,每个年级只有1个班。建筑师的主要任
务就是要设计出多功能的空间以适应将来学生人数的变化, 并可供当地居民使用。因此,室内空间就有了一个最小的结 构构件和灵活设计的墙面
3
主要作品列表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9年 1994年 1994年 1994年 1994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柿生之家 烧津的文具店 德丸小儿科 湘南台文化中心 墨田生涯学习中心 Footwork计算机中心 大岛町绘本馆+绘本交流公园 冰见市立佛生寺小学 笛吹川水果公园 冰见市立海峰小学 三浦美术馆 1998年 茨城县营滑川公寓 1999年 新潟市民艺术文化会馆 1999年 交流ESP盐灶 2001年 月见之里学游馆 2002年 Y・S住宅 2003年 SN住宅 2005年 本阵市营住宅・太田行政 中心 2005年 静冈大成中学・高级中学 (也是长谷川逸子的母校) 2006年 珠洲市多功能表演中心
建筑师简介
长谷川逸子(1941年-)是日本的建筑师, 菊竹清训事务所出身。出生于静冈县烧津市, 毕业于关东学院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在当过 东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后,1979年成立长谷川 逸子・建筑计划工房。担任关东学院大学的 客座教授。 与伊东豊雄一样同为“野武士”世代的代表 人物。在获选为由两大巨匠槇文彦、矶崎新 担任审查员(当时,这二人都已是能对中坚 份子产生影响力的当代巨匠)的湘南台文化 中心竞图案之后,一跃成为注目的焦点。

建筑大师-长谷川逸子

建筑大师-长谷川逸子

在建筑中‚体‛与‚用‛是一对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Itsuko Hasegawa的 建筑有意识地创造出一种有机的平衡。对‚社会性‛的强调,使Itsuko Hasegawa 的建筑更具有‚公共性‛,从而创造出别出心裁的‚开放‛的建筑风尚。
Pa 日本建筑学会赏——眉山会馆 日本文化设计赏——住宅系列 1992年 第33回建筑业协会赏(BCS赏)——藤沢市湘南台文化中心 医院建筑赏——不知火疗养中心 1993年 学校建筑赏——冰见市佛生寺小学 2000年 日本艺术院赏——新潟市市民艺术文化会馆 公共建筑赏——大岛町绘本馆 2001年 第42回建筑业协会赏(BCS赏)—— 新潟市民艺术文化会馆及白山公园 全日本建筑技术协会赏——新潟市民艺术文化会馆 2007年 第28回石川建筑赏——珠洲市多功能会馆 JIA25年赏——松山桑原住宅 2008年 第49回建筑业协会赏(BCS赏)——珠洲市多功能会馆
Page 19
自然要素(光和风),连同繁忙热闹的东京街景,通过重叠三层的沿街立面一起渗入 到建筑中来。第一层是有四色玻璃和透明玻璃组成的能变换色彩的幕墙。第二层是多孔金 属将幕墙的支承构建掩盖起来,并进一步折射光线。第三层由移动式磨砂白色玻璃隔板组 成。通过打开和 关闭这些隔板, 室内既可观 看城市景色又可远 离市区干扰 ,并充满了柔和 的乳白色的亮 光。 西向街道的 多色幕墙在城 市里呈现出彩虹 般的生动景象。 当人们路过时, 正立面不仅能 改变色彩,而且 能反射天气的 变化。当夜幕降 临时,颜色一 个接一个悄然消 失,在夜晚, 当室内灯变亮的 时候,中性的 无色的正立面就 显露出来。

在过去的10年里,长谷川逸子的设计手法有多方面的改变, 从单一的住宅到更“社会化的”建筑。在我看来,这种改变促使 她从不同的观点来思考建筑,并使自己的建筑形式更具有社会意 识。 长谷川逸子80年代的早期作品也很注重形式——通过形式对 寓于建筑中的思想框架进行探索。从那时起,长谷川的作品已经 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这始于湘南文化中心。 就湘南台而言,她能承受住住宅设计中不曾遇到的设计难题, 她意外地碰到了在一个社区内人们变化了的生活方式和建造过程 的矛盾。湘南台无论对长谷川逸子本人对规定社区参与建筑设计, 还是在开发出一种设计公共建筑的方法方面,都是一个良好的开 端。

演示文稿妹岛和世伊东丰雄课件

演示文稿妹岛和世伊东丰雄课件

第十页,共22页。
在成田高速公路上疾驰的车内 ,建筑师伊东丰雄从海草的形 态获得灵感,利用贯通整个建 筑的管状柱,使建筑形成匀 质的空间系统。
仙台媒体中心结构与形态的关系,是弱化而又加强,隐藏而又突出的关系。 通过对“管”的形态进行处理,弱化了纵向的承重感,相对地强化了横向的板,从而在纵向上形成了匀质的
解构主义是对传统文化的结构性(固定性、确定性)的 肢解,在建筑上表现反对一切现存建筑遗存或者是建筑 传统。他们反对历史上的一切传统,在消解了一切历史 基托后,在感觉层面来重建自己的文化:疯狂的色彩, 不规则的形式,神秘或者说直觉的设计方法。他们试图 从感官层面上表达“不确定性”
日本:新陈代谢派
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和衰亡,同时极力主张用新技术来解 决问题。前者表示“新陈代谢派”的建筑师意识到时代的某 种“变化”的特征。由“变化”可以推导到“不确定性”,也就 是说他们意识到了“不确定性”
空间。
虽然刻意回避结构的传力关系,但却把结构作为纯粹的形态纳入到建筑中。 从本质上弱化结构的同时在概念上予以加强和肯定,从而以一种后现代的方式向柯布西耶的无梁板结构形式
回归。
结构与功能、空间、形态有机的结合。 结构仿生的思想为设计提供了很好的逻辑。
第十一页,共22页。
“妹岛和世风格”关键词之一:白亮
第四页,共22页。
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建筑层面)
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
第五页,共22页。
妹岛和世的“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建筑层面)
美国:
文丘里发表了《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同时拉开了
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序幕。他在书中声明,要模糊 性(不确定性),不要明晰(确定性)
欧洲:解构主义

日本建筑师及其系谱ppt课件

日本建筑师及其系谱ppt课件

前川国男
1917年, “关西建筑 协会”(大 阪)成立
村野藤吾
1940——1950
[概况]:战后国内经济极其困难,建设量与建设水平均低于战前。 [代表作品]:……
——1940——1950——1960——1970——1980——1990——
表现派运动 向风格派过

经济低靡, 建设很少
前川国男
村野藤吾
日本建筑师及其系谱简介
康德尔(1952-1920)
柯布西耶(1887-
1965)
雷蒙德(1888- 村野藤吾(1891- 前川国男(1905-
1976)
1984)
1986)
丹下健三(1913-
2005)
矶崎新(1931-)
黑川纪章(1934-) 安藤忠雄(1941-)
伊东丰雄(1941-)
妹岛和世(1956-)
1920——1930
[概况]:表现派运动向风格派过渡。
[代表作品]:和平纪念东京博览会塔(1921,崛口舍己) 雷蒙德邸(1924,雷蒙德) 吉川元光邸(1930,崛口舍己)
柯布西耶(18871965)
雷蒙德(18881976)
和平纪念东京博览会塔(1921,崛口舍己)
雷蒙德邸(1924,雷蒙德)
桢文彦 黑川纪章
菊竹清训 今井兼次 白井晟一 吉阪隆正
批判现代主义 时期;丹下健 三时代结束
毛纲毅矿 原广司
伊东丰雄 内井昭藏 长谷川逸子 安藤忠雄 石山修武
黑川纪章 伊东丰雄(1941-)
安藤忠雄(1941-)
1970——1980
反住器(1972,毛纲毅矿)
东京YMCA野边山高原中心(1976,内井昭藏) 幻庵(1975,石山修武)

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PPT课件

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PPT课件
1994 由日本经济产业省遴选的优秀建筑设计
-
隈 研 吾 展 览
1999 、2000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2000 奥尔良建筑实验室2000,法国 1997 虚拟建筑——大学博物馆,东京都文京区大学 1995 米兰双年展,意大利 1996 地域设计奖大奖 1995 个展——传输速率,东京都港区间画廊 1995 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1993 迷宫城市,东京都丰岛区涩谷艺术博物馆/兵库县尼崎 市Tsukashin Hall 1992 个展——东京M2专栏,东京都世田谷区 2008中国展
背景
西方城市和街道都有其身的设计,背景都有恰当的参照物,但 是诸如东京这类城市却表现出无特色的、且处于不断变化 中的城市特征,这种特征会在任何方向尢休止地延伸。经 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距,建筑很快会被拆除,取而代之 的是新形式、新功能的建筑。因此,城市的形象总是在变 化之中,但始终没有改变其基本概念,即没有特色而易于 粉碎,除了交通及通讯系统外缺乏恰当的参照物。这些城 市没有如同欧洲城市的真正持久的建筑,相反它们却保留 了暂时的不稳定的宏观基础建设。如果我们看看日本的传 统会发现,由于地震的不断威胁、,建筑都是木制的而非 室制或砖制,于是由于材料易于坏,通常很短时间建筑就 要重新翻盖。在日本文化中,设计出持久、坚固而结实的 建筑的理念从来不存在。
建筑理念特色
伊东丰雄的建筑理念相当具有特色,他受到法国当代最重要的 哲学家吉勒·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和日 本哲学家Sosuke Mita的影响,将自己的建筑理念透过“ 游牧”(Nomad)的概念发挥。
他的建筑很难适合严格的、一贯的思想潮流,事实上,伊东最 初的意图并不是追求一种单一的研究,或者创造一种适用 于任何地方的自己的正式风格。他的研究始于对日本消费 社会的留心观察及对其社会背景的解析。

妹岛和世伊东丰雄

妹岛和世伊东丰雄
结构与功能、空间、形态有机的结合。
结构仿生的思想为设计提供了很好的逻辑。
“妹岛和世风格”关键词之一:白亮
妹岛和世的作品喜爱用温暖,暧昧,明亮的白色。
妹岛对人的行为的关注,他在分析人的活动, 设计人的活动,把普通空间变成让人冥想的所在, 所有那些表象特征(白色,轻盈,超薄,透明)都 是创造这一氛围的手段。
美国:
文丘里发表了《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同时 拉开了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序幕。他在 书中声明,要模糊性(不确定性),不要明晰 (确定性)
欧洲: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对传统文化的结构性(固定性、确定性)的 肢解,在建筑上表现反对一切现存建筑遗存或者是建筑 传统。他们反对历史上的一切传统,在消解了一切历史 基托后,在感觉层面来重建自己的文化:疯狂的色彩, 不规则的形式,神秘或者说直觉的设计方法。他们试图 从感官层面上表达“不确定性”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妹岛和世风格”关键词之二:通透
妹岛的作品,多带有重要的“穿透性”风格。大量的运用玻璃外墙等材 质,让建筑感觉轻而且飘浮。
妹岛描述自己的开放透明式设计像一件朦胧的 半透明晚礼服,一些半透明材料的运用和巧妙的空 间间隔使得场馆既不存在丧失私密性的危险,又获 取了自然的力量--阳光和空气。在平静朴实的外表 下隐藏着百转千回的心思,这正是妹岛的建筑给人 的印象。
师承:
+ 伊东丰雄的建筑哲学
库哈斯的观察和思考现实的方式
妹岛继承了他们对于建筑“不确定性”的理解和探求。她从伊东那 里学习到一种轻盈,飘逸的建筑语言,并逐步凝练成一种“极少主 义”的风格。
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建筑层面) 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 妹岛和世的“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建筑层面)

《源氏物语》PPT课件

《源氏物语》PPT课件
玉鬘:夕颜与头中将(内大臣)之女,光源氏的养 女,冷泉帝尚侍,髭黑大将继室。
-
16
源氏--头中将篇
头中将为左大臣长子,源氏正夫人葵姬之 兄,头中将和葵姬的母亲为桐壶帝之妹。
夕颜 源氏十八岁时,桐壶帝行幸朱雀院举办红
叶贺,两人合作表演双人舞《青海波》, 时值红叶纷飞,二人丰姿优雅,舞蹈美艳 绝伦,在座多被感动得落泪,被当世后世 传为美谈。
葵之上(葵姬):源氏的正室夫人,左大臣与大宫女。在生下夕 雾后因六条御息所生魂咒诅过世。 轩端荻:伊豫介之女,纪伊守之妹,空蝉的继女;体态圆肥可爱, 性格轻佻。
六条御息所(六条妃子):前皇太子之妃,秋好中宫之母,源氏 的情人之一;名分上是源氏的婶母。
夕颜:源氏的情人,也是头中将的情人,是玉鬘的母亲。因为六
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氏冷落她,陆续有
了藤壶、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爱的女子。相继和光源氏亲近
的女人还包括胧月夜、夕颜、六条御息所等十数位贵族女性。
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书中大量写实的白描让贵族们
糜烂而又出奇优雅美丽的生活横陈在读者眼前,相隔千年却始
终魅力不减。对于异国读者而言,弄明白这部著作的首要问题
氏为故事核心,讲述着他的生活以及和众多女性角色之间
的暧昧关系。这点上和中国-的《红楼梦》很相似。
22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
虽然《源氏物语》比《红楼梦》早了七百多年,但是也被认为
是日本的《红楼梦》,因为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出场人
物达到四百之多。《源》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
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
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
多年来,被丰子恺,林文月,乔红伟等翻译大师所翻译,

长谷川逸子与扎哈_哈迪德_当今两位女建筑大师的比较

长谷川逸子与扎哈_哈迪德_当今两位女建筑大师的比较

ARC HIC REATION 2004.03116建筑设计界,知名的女建筑师为数不多,而能够称得上国际级大师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其中不能不提及这样两位女性建长谷川逸子与扎哈・哈迪德:当今两位女建筑大师的比较Itsuko Hasegawa and Z a h aH a d i d :com parison of two woman architectural masters窦志Dou Z hi摘要:文章介绍了长谷川逸子与扎哈・哈迪德的简要经历,并将她们的早期作品、成名作、成名后的作品及近期作品进行了类比,展示了当今两位女性建筑大师的风采和成功之路。

关键词:长谷川逸子 扎哈・哈迪德 作品 比较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Itsuko Hasegawa and Zaha Hadid, and theirworks, which shows talents and success of thetwo women architectural masterskeywords: Itsuko Hasegawa, Zaha Hadid,works, comparison筑师—长谷川逸子与扎哈・哈迪德。

相同的性别、同样的成功是她们的共同之处,但她们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求学经历和设计创作历程却是我们更为关注的。

通过了解她们的成长过程、对她们不同时期设计作品的比较,也许我们会有一些新的认识、从而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背景资料长谷川逸子,日本人,1941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

1964年毕业于关东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在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

1969~1971年,再次返回学校读书,在东京工业大学攻读建筑学研究生。

毕业后留在东京工业大学籍原研究室工作了七年,直到1979年才正式成立了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建筑事务所——长谷川逸子工作室,从此开始了属于其个人的创作之路。

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PPT教案

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PPT教案
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
会计学
1
1. 2014普利兹克建筑奖-坂茂
可以说,坂茂是一位“沉迷”于各种材 料实验 的另类 建筑师 。从1977年进 入南加 州建筑 学院学 习到1984年毕 业于纽 约古柏 联盟, 他一直 对脆弱 的材料 很感兴 趣。纵 然日本 人一向 崇尚生 态环保 ,但廉 价材料 建筑的 意义更 在于它 建造周 期短、 施工便 利,可 更快速 地解决 人类居 住问题 。2006年,他 用中国 竹编帽 子设计 的法国 蓬皮杜 中心新 馆,从 其他153名竞 争对手 中脱颖 而出; 日本神 户大地 震时, 他仅用 一天时 间,为 失去家 园的灾 民盖起 了一座 纸筒教 堂;他 还提出 用传真 纸筒芯 代替钢 筋水泥 的想法 ……某 种意义 上,坂 茂不仅 是国际 知名的 建筑师 ,更是 一位人 道主义 者。
第4页/共104页
1.2 坂茂的建筑理念
一、极少主义风格、西方中产阶级审 美情趣 和价值 观是构 成坂茂 设计思 想的重 要精神 谱系。 少,不 是无, 而是对 “多” 的否定 ,在“ 有”的 前提下 的简约 与净化 。当物 体的所 有组成 部分、 所有细 节以及 所有连 接都被 减少或 压缩到 极致时 ,便会 拥有这 种特点 。坂茂 的作品 便有这 种去掉 非本质 元素的 特性: 外形简 单,施 工工艺 精湛, 内部空 间开敞 而富于 变化, 整体风 格纯净 、典雅 ,通过 简练的 建筑艺 术处理 ,表达 更丰富 的内涵 。 二、材料的运用
第10页/共104页
[纸木宅1] 2001年印度
在构建救灾避难所时,坂茂经常采用 可回收 的硬纸 管作为 墙壁, 因为它 们容易 取材; 价格低 廉;便 于运输 、安装 和拆卸 ;而且 能够防 水、防 火和循 环利用 。他说 ,在日 本的成 长经历 培养了 自己不 浪费材 料的信 念。

妹岛和世的建筑世界

妹岛和世的建筑世界

伊东丰雄的建筑常用轻质的金属和 透明的玻璃来限定室内外空间,他 发展了建筑的意义或感觉上的轻盈 感、流动感和临时性,也即为从建 筑材料上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来塑造轻盈感。
两 位 大 师 对 妹 岛 建 筑 思 想 的 影 响
两位大师对妹岛的评价
他们的建筑风格,纤细而有力,确定而柔韧,巧妙 但不过分;他们创作的建筑物,成功地与周边环境, 及环境中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出一种饱满 的感觉及体验上的丰富性;他们非凡的建筑语言, 来自他们的协作过程,这个过程独一无二而又激动 人心。基于他们已完成的著名建筑和对新项目的期 望。
卢米埃公园咖啡厅(1994)
妹岛和世的主要作品
评审团称赞他们的建筑物的特色是 “最少的材质面板”(minimal material palette) “很少的细节”(spare details)、 “流动的空间结构” (fluid spatial organization)
o/museum(长野1999)
•1956 •1981
(
JIABiblioteka (RUYE NISIZAWA)
94
II
(
妹岛和世的设计思想1
形式的不确定性——建筑形式采用拙朴的方形、圆形或方
圆组合的外在体量。而建筑的材料(明性或半透明性)的 使用,削弱了形式(体量)。同时,在室内的饰面材料尽 量采用反光或透光的材料。 功能的不确定性——功能的不确定性是微观层面上,是对 人的基本欲求和日常需求的分析,分析并归纳建筑的日常 活动,定格于业主所喜欢的某些生活经历片段作为构思的 源泉。 方法的不确定——妹岛和世说:“我所经历的是设计过程 本身和在寻找过程中无数的可能性,对我来说,设计就是 一个不断接受的过程。”
妹 岛 和 世 的 主 要 作 品

日本建筑师及其系谱参考课件

日本建筑师及其系谱参考课件

——1900——1910——1920——1930——1940——
康德尔 辰野金吾 等
辰野金吾等 日本第一代 建筑师活跃

1914年, “日本建筑 士会”(东 京)成立
1920年, “分离派建 筑会”(东 京)成立
1917年, “关西建筑 协会”(大 阪)成立
题外话:关东VS关西
[概况]:关东、关西之分一般以“关 原”为界,以东称为关东(以东京为中 心),以西就是关西(以大阪、京都为 中心) 。由于地理、历史、环境上的不 同,关东、关西存在很大的文化上、生 活上的差异,彼此相轻的局面时常出现。 这种分歧也影响到了建筑界。

经济低靡, 建设很少
前川国男
村野藤吾
建设活动复 苏
丹下健三
建筑具有社会 性、生产性思

谷口吉生 矶崎新 大谷幸夫
桢文彦 黑川纪章
菊竹清训 今井兼次 白井晟一 吉阪隆正
批判现代主义 时期;丹下健 三时代结束
毛纲毅矿 原广司
伊东丰雄 内井昭藏 长谷川逸子 安藤忠雄 石山修武
黑川纪章 伊东丰雄(1941-)
前川国男
村野藤吾
建设活动复 苏
丹下健三
建筑具有社会 性、生产性思

谷口吉生 矶崎新 大谷幸夫
桢文彦 黑川纪章
菊竹清训 今井兼次 白井晟一 吉阪隆正
批判现代主义 时期;丹下健 三时代结束
毛纲毅矿 原广司
伊东丰雄 内井昭藏 长谷川逸子 安藤忠雄 石山修武
后现代主义时 期
饭田善彦 渡边诚 坂茂 北川原温
高松伸 内藤广 岸和郎
大多数不知名建筑师都在苦苦挣扎,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今。年轻的建筑师以“Unit”(几个成员合成一个集体从事 创作的状况)的组织出现以获得设计机会。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文化显现出“Super Flat”的迹象——伴随着动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长谷川逸子作品
1977年 柿生之家
1978年 烧津的文具店
1979年 德丸小儿科
1989年 湘南台文化中心1994年 Fra bibliotek田生涯学习中心
1994年 Footwork计算机中心
1994年 大岛町绘本馆+绘本交流公园
1994年 冰见市立佛生寺小学
1995年 笛吹川水果公园
1997年 冰见市立海峰小学
1998年 三浦美术馆
1
长谷川逸子简介 长谷川逸子所处的年代背景 长谷川逸子作品 长谷川逸子设计风格 长谷川逸子主要代表作品分析
2
1941 1964 1964~1969 1969~1971 1971~1978 1979 1988 1992
1995 1997
2001
长谷川逸子 简介
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烧津市 毕业于关东学院大学建筑学 在菊竹清川建筑事务所工作 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师研修生 在东京工业大学筱原一男研究室工作 成立长谷川逸子工作室 任早稻田大学讲师 任哈弗大学设计研究院客座教授 任新泻大学讲师 任东京田来大学讲师 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称号 在巴黎、比利时、鹿特丹等欧洲城市举办 大型巡回展 获伦敦大学名誉学位奖 因新泻市民艺术文化馆及白山公园设计获 日本第42回建筑协会奖
7
长谷川的建筑设计初衷
长谷川建筑设计的最初动力就是以 女性特有的感觉为这个社会构成的全体 或部分设计建造生身栖居之地,创造人 们的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环境。她说: “我愿意为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构成因 素细心着想,但觉得作为女性更应体验 这个社会”弱者“的那部分。”并认为: 建筑就是生存着的人们极其普通的生活 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社会的一种 能源。
1998年 茨城县营滑川公寓
1999年 新泻市民艺术文化会馆
1999年 交流ESP盐灶
2001年 月见之里学游馆
2002年 Y?S住宅
2003年 SN住宅
2005年 本阵市营住宅?太田行政中心
2005年 静冈大成中学?高级中学(也是长谷川逸子的
母校)
2006年 珠洲市多功能表演中心
4
长谷川逸子作品
11
地上是一组具有象征性的建筑。城市剧场采用球型(再现在
现代人造天空下,原始的室外表演空间的原始创造力)。天文
馆、气象观测台以及无线通讯室也由球体构成,意在象征未来、
宇宙。像森林似的小屋结构以及像花朵开放一样的小屋顶环绕
在硬质路面的中央广场四周。众多要素与屋顶的散步庭院相结
合,创造了“有如隐性的自然”。
14
在最初的设想中,长谷川想把绝大部分建筑埋在地下,通过与居民的多次协商,建筑 还是大部分埋入了地下,地上部分则仅是象征与必要的功能叠加:小屋顶群既可通风、 采光又象征着原生态的森林;而地上主体部分的球型剧场与天文馆,则像是浮游于于宇 宙中的天体,而它们又同时制造着生物暴露在天穹下活动的气氛。特别是球型剧场内部, 让人联想起气势恢弘的古罗马斗兽场——蕴涵于内的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人为模仿。在 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卑微而自私的,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去不停破坏它,而长谷川 则是想要把这种破坏降到最低,因此她相信建筑的第二自然——用人类的语言遵从、表 达自然。而这种想法实施后的效果,的确证实了她建筑的“市民化”,人们接受了、并 乐于使用,而长谷川也被认为是真正为使用者着想的建筑师。
而这种破坏又无可避免的发生,于是“这
项工作的实质就是怎样去建立一个破坏自
然后的又一个自然,这是建筑设计的出发
点,因为只有自然对人类永远是最合适
的。”
而她的建筑设计准则则是:关于自然的建
筑化观点用高科技的细部设计手段来表达
自然和天地万物,从而(用自然和宇宙的
知识来解释建筑)蕴涵着对当代世界的灵
活观点。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这个社 会里人们的生存方式、人类原始及现代 生活空间的形式等,学生时代的她走遍 了全国,整整一年在各地旅行,采访民 家,观察日本社会形形色色的家族构成 及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演变而产生的 可能的追求等。
8
基本思路
自然是她建筑设计的永恒主题。
“建筑本身是人工的产物,是一种破
坏后的建立,是破坏自然的一种行为。”
总的说来,长谷川逸子关注于自然的
事物(包括自然的人)并谦恭于它们之前。
或者说原生的才是最真实、最符合万物天
性的,天性是她所最终遵从的吧。
浪漫不是虚无的美,而是平实中所见最人
性化的地方。
9
主要作品分析
10
湘南台文化中心
该工程位于一 组高层建筑之中的 城市改造地区。长 谷川的主导思想是 尽可能多地将所需 的设计要素埋在地 下,从而形成一个 综和建筑来补充相 邻的湘南台公园。 总建筑面积的70% 都放在地下;场地 四周是下沉式花园, 当作第二级地面, 引入自然光和通风, 并可作紧急出口。
1977年 柿生之家 1978年 烧津的文具店 1979年 德丸小儿科 1989年 湘南台文化中心 1994年 墨田生涯学习中心 1994年 Footwork计算机中心 1994年 大岛町绘本馆+绘本交流公园 1994年 冰见市立佛生寺小学 1995年 笛吹川水果公园 1997年 冰见市立海峰小学
1998年 三浦美术馆 1998年 茨城县营滑川公寓 1999年 新泻市民艺术文化会馆 1999年 交流ESP盐灶 2001年 月见之里学游馆 2002年 Y?S住宅 2003年 SN住宅 2005年 本阵市营住宅?太田行政中心 2005年 静冈大成中学?高级中学(也 是长谷川逸子的母校)
2006年 珠洲市多功能表演中心
5
长谷川逸子设计风格
6
长谷川逸子设计风格
长谷川逸子设计风格受当时的时代背景影响,早期和晚期有所变化。 1969年,长谷川逸子进入东京工业大学筱原一男研究工作室并留校任 教。 在此期间 ,她设计了六座极简主义的建筑作品,表现出她深受筱原 一男 风格的影响。当时,新陈代谢的设计观被媒体热炒而变得庸俗化, 建筑师给人一种被媒体击溃的感觉。 1979年,她离开筱原一男研究所,设计了长谷川逸子建筑设计工作室。 她设计了德瓦儿童诊所、桑原松山住宅和青野建筑。这是长谷川逸子跨越 到了另一个领域。她的设计变得越来越柔和并理论化,并且朝着精巧、灵 活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是如何恰当地协调现代化给建筑带来 的反作用力。这种轻松、愉快和自发的感觉在她随后的几个作品中得到了 巩固。显然,长谷川逸子进入了她事业上的变革期,她正朝着一种不同的 建筑理论努力。
12
曲线无处不在,所有都是流动、充满生气的,基地上,我们看
到了天体、森林、河流,看到了一个不为强烈理性逻辑支配,却
像是人类有意识改造自然之前那生物无拘无束、蓬勃生长的景象,
似乎温情脉脉的大地上,花草树们正嬉笑怒骂着。
13
在这个建筑中,我们已可以明显的看到长谷川独特的建 筑语汇:空域、小屋顶群、连接体、第二自然……特别 是关于隐形的自然——第二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