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导论-第一章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

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政策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美籍加拿大裔学者戴维•伊斯顿在《政治学系统》一书中确定了政治学系统的概念,即丘个对社会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行为系统,它由整个政治活动组成,并以人机互劫为基本单位。

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社会系统的需要,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全社会的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

(政治现象)他对政策的解释侧重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社会性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即决定什么人取得什么和取得多少。

3、【名词解释】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于它的不可分割性,也就是说它面向所有人不具有排他性。

公共物品用税收和借贷的方式予以支付,它们的价格表现与在资助其生产所要求的征税说水平。

4、【名词解释】俱乐部理论:它是由布坎南提出,他认为俱乐部形式的存在能够通过一种收取费用的机制排除部分公共成员的参与。

这种理论的出现代表了公私问题争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那些所谓具有价值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将会当场排除部分社会成员,这即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具备参与分配的资格和条件。

换句话说,公共物品或服务经常仅有利于社会中某些团体和个人,有时还需要通过付费的形式或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定额定量地分配。

5、【名词解释】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6、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X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C.公共职能一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F.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公共政策部分第一讲总论(前三章)第一章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谢明_第1章 绪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谢明_第1章 绪论

公共治理 经济自由主义
“看不见的手”原理
国家干预主义
罗斯福新政
明确公共政策的基本含义 理解与公共政策相关的概念
掌握政治行动的基本理论 了解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基本观点
1.1.1 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科学 专业 政治政治
角度
医疗卫生? 教育?
计划生育? 限购?
1.1.2 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具有排他性(私人物品) 不具有排他性(公共物品)
1.2.2 公共职能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文化职能 社会职能
1.2.3公共问题 逃离行为的私人问题
道德伦理大批判的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政府不能什么都管,要管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
1.2.4 公共利益
一般认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 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 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理查德·罗斯:公共政策是一个活动过程或一种活动方式,
而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做什么事的决定。
斯图亚特·内格尔: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社会问题所
做出的决定。
叶海卡·德罗尔:政策就是在指导社会行动的主要方案之间
进行选择的结果。
查尔斯·柯克兰和埃洛伊丝·马龙:公共政策概念源于
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其实就是研究政府的决定及其旨在处理公 共问题行动
本书中,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 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 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现形式包 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 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1.1.3 公共政策的概念梳理

公共政策导论第1章

公共政策导论第1章

公共与政策
2、政策与公共政策
政策往往是和人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个人问题
企业、社会集团问题 国家、政府问题
人类活动的“问题链”
公共政策的研究领域
课程属性与发展
属性:公共政策概论是公共管理或政治学领域的 一个独立学科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二战后迅速发展 起来的综合性、实证性、应用性研究领域
公共政策概论
第一章 绪论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与功能
三、政策科学的历史沿革
本章要点:
1、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与本质
2、了解公共政策的类型和功能
3、理解市场、政府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了解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作用的边界和
调节重点
4、了解公共政策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的范围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 满了政策的世界
主体
客体
公共政策的定义分析
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政策,是政府制定的 行为准则,这些准则首先体现了政府的 政治行为,是政府活动的产物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既包括物质利益的分配, 也包括精神利益的分配 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 是一个动态过程 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 府的整体目标需要,或者更直接地说, 服从于政府对利益的追求
案例导入
3、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带来了
巨大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各国纷纷采取各
种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影响。面对大量 的失业农民工,中国政府决定拨出专款用来加 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再就业的技 能
案例引发的问题
思考:

案例1中家庭解决问题的手段属于公共政策吗?
案例2教育部发出的通知也带有公共性,那么 它是公共政策吗? 案例3中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失业农民工就业的 问题,划拨专款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是否属于公 共政策?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一章_绪论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一章_绪论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二节 透视“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一、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在这个空间 中活动,于是你的权利只是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 间。
二、公共产品
所谓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 的物品或服务。
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三节 政治与政策——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 政策
一、公共政策的政治解释
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 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因此公共政策至少应 当与政治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其类型大体上保持一致。
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 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 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含义
二、什么是公共政策
本书中,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 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 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 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 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四、公共问题
任何问题,都可以从私人性和公共性两方面做出区分。政府 要管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而尽量不要去干涉私人性质的问 题。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二节 透视“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五、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它包括 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 利益和精神需要。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以 下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一章绪论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一章绪论

政策学
第一章 绪 论
政策学
第一节 • • • •
公共政策的涵义
一、为什么要关注政策? 二、政策无处不在 三、什么是公共政策 四、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控 制、交易与博弈 • 五、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政策学
• 为什么要关注政策? 政策无处不在,或多或少关系 着你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过其所 具有的特定的强制性的规范,具有对社 会公众的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 • B、调节功能。即指公共政策对包含于 社会公共问题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具有调 节和控制的作用。 • C、分配功能。即指公共政策能将社会 的公共利益按一定的标准对一定的对象 进行分割,这是公共政策本质最集中而 典型的表现。
•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控制、 交易与博弈 1、权力与控制 2、讨价还价 • 一项政府政策的出台往往就是各种 利益集团政治交易的结果。 3、博弈 • 博奕理论研究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如 何进行理性决策的问题。
政策学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1、经济自由主义: • 经济危机 2、国家干预主义: •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 美国罗斯福新政
政策学
• 如何确认?到底什么是政策?
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 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 则。
公共政策的主体――社会公共权威。 公共政策的目的性――公共政策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活动。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或指南。 公共政策的动态性、阶段性――特定情境。
政策学
政策学
• 政策无处不在 到目前为止,你经历了20多年 的人生岁月,你是否知道你经历过 许多政策法规? 请把你所经历过的,认为是政 策写出来。
政策学
• 出生:计划生育政策 • 求学: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 就近入学;小学考初中,中考、高 考政策;素质教育政策;大学毕业 包分配到不包分配的政策转变;推 广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参军政策; 就业政策 • 成长生活阶段:交规;禁止燃放烟 花爆竹;农村费改税;婚姻政策

谢明. 公共政策导论

谢明. 公共政策导论

谢明. 公共政策导论《谢明公共政策导论》公共政策,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忽视的存在,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谢明的《公共政策导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这一领域的大门。

在我们的社会中,公共政策的身影随处可见。

从教育政策决定了孩子们接受何种教育,到医疗政策关系着人们能否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从环保政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到经济政策对市场的调控。

每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有着其特定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谢明在书中指出,公共政策的制定并非是随意的,而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过程。

首先,政策制定者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精准的识别和分析。

这就如同医生诊断病情一样,只有找准了“病症”,才能开出有效的“药方”。

比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由于道路规划不合理、车辆增长过快,还是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只有明确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

而在确定了问题之后,政策制定者还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

政策目标的设定要清晰明确,既要具有可行性,又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各种资源的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如果资源不足,政策可能无法有效推行;如果资源配置不合理,又可能造成浪费。

公共政策的执行也是一个关键环节。

再好的政策,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也只是一纸空文。

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挑战。

比如,政策执行人员的理解偏差、执行力度不够,或者受到利益集团的干扰等。

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在《公共政策导论》中,谢明还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公共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公众,因此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应该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考虑。

通过公众参与,可以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也能够使政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公共政策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诉求。

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各种利益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需要具备高超的智慧和技巧。

《公共政策导论》课件

《公共政策导论》课件
动因
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因可能包括社会变迁、科技发展、政府治理需求等 。
特点
公共政策创新具有前瞻性、实验性、动态性等特点,需要不断调整和 完善。
案例
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种公共政策创新,旨在推动国 际合作和经济发展。
公共政策扩散的途径与方式
途径 公共政策扩散的途径主要包括自 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
总结词
确定方案的实施方式和资源需求
政策方案的评估与选择
总结词
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 作性
04
总结词
选择最优方案并作出决策
01 03
总结词
比较方案的优缺点和风险 收益
02
总结词
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 建议
政策的合法化与实施
总结词
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合规 性
总结词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 间表
总结词
分配资源和责任,建立监 督机制
案例 例如,中国的垃圾分类政策就是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推广, 通过制定法规、加强宣传等方式 推动实施。
方式 自上而下包括政策制定、发布、 推广和实施等环节;自下而上则 包括问题识别、利益诉求、政策 形成和执行等环节。
影响因素 影响公共政策扩散的因素包括政 治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 平等。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障碍与对策
障碍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障碍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僵化、社会文化差异 、资源限制等。
对策
针对这些障碍,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优化资 源配置等措施。
案例
例如,针对中国的高考改革政策,需要克服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社会 公平问题的挑战,通过加强宣传和试点推广等方式逐步推进。
0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第一章 公共政策导论

第一章 公共政策导论

②利益综合(整合):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尔斯认为: 社会是为获取共同利益组成的协同事业体。
各社会成员具有互相一致的利害关系。政府 在向社会各成员分配利益时,除了考虑到社 会的整体利益与政府的自身利益外,还要充 分想到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利益相关性。
→→→政府必须综合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利 益综合建立在利益选择的基础上。
会政治生活中的常用词。
广义: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计划性;确定性(实际要做的或是正在做的,不 是打算做的)。
主体是个人、团体或国家政府。
个人有计划的活动过程只是个人的活动策略,只 能称为私人政策。团体有计划的活动过程虽可称 之为政策,但也不一定是公共政策。只有由政府 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制定的政策才是公共政策。
评价(1)这里的价值分配实质上是社会利益分配。
社会利益:应从人的需要和社会关系两方面理解。 利益是人们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总和,以及其他需要的满足,利益的创造、 交换、分享和实现均取决于人们之的相互关系。
(2)揭示了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3) 只是一种角度。
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 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 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 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 等等。(这个定义比较全面地指出了公共政策的表 现方式,而且突出了它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定义 没有把公共政策的本质反映出来。)
增进利益(利益增值): 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公平分配
同时还要率领社会民众,通过扩大生产 或者其他活动,去有效地增进社会的公 共利益,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 神需求。
释义
①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解决社会公共利益(物 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增进与分配问题。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笔记:___《公共政策导论》公共政策部分第一讲总论(前三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公共政策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从科学角度来看,分析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有助于增加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从专业角度来看,研究公共政策可以帮助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政治角度来看,研究公共政策可以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社会公共权威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职能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公共问题需要了解。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合理性体现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正当性体现听取公众意见、参与和公平性体现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政策主体政策主体是指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

这些主体对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课后习题(绪 论)【圣才出品】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课后习题(绪 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关键词1.公共政策答: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该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①社会公共权威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国家政府或执政党派,又涵盖宗教团体或宗族势力,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②政策既可能是个人制定的,也可能是群体制定的。

但个人是代表群体的个人,群体是作为组织核心的群体。

③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即所谓的时空条件。

④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一般而言,制定政策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主观来看,不会有无的放矢的政策。

⑤行动方案是指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行动准则是指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2.公民公决答:公民公决又称全民投票或公民表决,指全体公民对重大问题投票作出决定。

它起源于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民大会,全民公决是一种直接民主形式,它是民主国家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选民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对相关议题表达同意、反对或弃权的明确态度,然后根据表决结果达成决策的一种制度;它是人民自决权实施的一种特定程序选择,属于民主宪政的范畴,从性质上讲,它不是对代议制民主的否定,而是对代议制民主的补充和修正。

3.公共物品答: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换句话讲,如果把公共物品提供给任何一个人,那么也必须提供给所有的人,对单一消费者而言,该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其价值。

塞缪尔森认为,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表现于它的不可分割性,也就是说,它面向所有人,不具有排他性;公共物品用税收和借贷的方式予以支付,它们的价格表现在资助其生产所要求的征税水平,而私人物品则是通过在市场条件下运行的价格体系予以支付。

4.俱乐部理论答:俱乐部理论是指研究非纯公共品的供给、需求与均衡数量的理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1章-绪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1章-绪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1 什么是公共政策?
• 政府的行动 • Public policy is whatever governments choose to
do or not to do. • 广义政府(government)与狭义政府(administration) • 广义政策与狭义政策
1.3.6 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也叫“社会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 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7 公共治理 公共治理
是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 二者整合而成的公域之治模式。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 public goods)是指那些 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 私人物品 ((private goods)是指那些通过市场选择而被 个人消费的物品。
• 曼昆《经济学原理》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THANK YOU!
•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 • 该做不该做?道德不道德?伦理观:对于伦理问题的根本
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 8种价值取向不同的伦理观:功利主义、义务论、利己主
义、情感主义、直觉主义、德性论、契约论、神圣命令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 什么是公共政策? 2. 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3. 公共政策有哪些表现形式? 4. 如何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5. 如何区分公共问题与私人问题? 6. 公共职能包括哪些内容? 7. 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8. 政治行动有哪些基本类型? 9. 怎样理解政治与政策的联系? 10.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11.如何进行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

陈庆云版【精品PPT】-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精选全文

陈庆云版【精品PPT】-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精选全文
引导,某项政策对一部分人的观念与行为,原本是起到间接引导作用的, 在一定条件下这种间接引导作用却转变成直接引导作用。从作用结果来看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包括正向引导功能和负向引导功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 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用以管理社会的工具,首先必须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与需要方面,起到巨大的政治作用。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对利益的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动因;【个人角度】 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政府角度】
3.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公共政策的实质之一是如何增进社会利益; 人们即会关心分配前的状况,又要关心分配后的结果,以及若干其他的分配以外的问题。 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分配的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 (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
2.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 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 相互影响。孤立地解决某一问 题,往往是不成功的,因此需 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例 如:北京治霾
政策整体功能的发挥,需 要不同的政策环节相互连接, 组成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同 时还需要注意政策内容、政策 过程与环境之间的整体作用。 例如:计划生育
13
重点概念掌握
划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 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 施效果的研究。
14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
2.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模式
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
政策内容:政策将要影响的特定目标或目标集合,期望的特定事件过程,选择的特定行动路线,提出的说明意图的特定陈述,以及采取的 特定行动。

电大行管本公共政策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电大行管本公共政策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 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 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P7)二、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 B)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政府C.个人 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A)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 P13) A.倾斜性 B.合法性C.系统性 D.权威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A) 最早提出的。

(P22)A.拉斯韦尔 B.西蒙C.伊斯顿 D.史密斯三、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P7)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2.政策的导向是( AB) 的导向。

(P10)A.行为B.观念 C.条件 D.文化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BCD) 。

(P10)A.规制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分配功能四、问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P7-P10)答: ( 1) 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

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 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连结为一个整体, 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整体性不但表现于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 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

作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 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 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 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 2) 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 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 必须具有预见性。

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 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

先进的政策目标, 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

除目标外, 相关的政策内容, 也能揭示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 同样具有超前性。

公共政策导论 (1)

公共政策导论 (1)

期末作业考核《公共政策导论》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精英阶层是恒定不变的,只能来自与上层代表。

(错)2.公众议程往往出现在政府议程之前,是由一些片段的、零散的、不系统的或不完全成型的议论所组成的。

(对)3.弱势群体往往缺乏利益诉求能力,因此制定公共政策时更应当考虑他们的利益。

(对)4.政治动员型以公众议程为基点,以政府议程为对象,其目标在于政策方案的执行。

(错)5.从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前评估和后评估。

(对)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精英理论模型:精英模型认为政策是精英们偏好。

即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是由“少数精英人物”决定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少数精英的活动过程。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使专家们在互不知晓、彼此隔离的情况下交换的意见,最后把这些意见汇总后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的一个统一的分析结果,供决策参考的分析预测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政策制定中的心理效应。

答:(1)光环效应(2)首因效应(3)近因效应(4)从众效应(5)定型效应(6)反衬效应(7)乐队效应(8)黄灯效应(9)新闻效应(10)颂歌效应(11)当局者迷(12)旁观者清。

2. 简述政策议程的内外部触发机制。

答:1.内部触发机制:(1)自然灾害(2)经济灾难(3)技术突破(4)生态变迁(5)社会变迁。

2.外部触发机制:(1)战争行动(2)地区与国际冲突(3)经济对抗(4)新式武器与力。

3. 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1)指标:确定政策评估得以实施的标准。

2)信息:收集有关评估对象的各种信息,信息可以是足主观印象,也可以是客观事实。

3)测定:根据政策评估的指标和收集到的信息,运用定性和果,对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4)分析:价值判断+事实判断。

5)建议: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下一步的心动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 PPT课件

公共政策概论 PPT课件

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的确定
(三)各种影响因素在确定公共决策问题时的作 用 1.政治组织的作用 2.国家民主制度的作用 3.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四)对公共决策问题进行分析
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的确定
二.确定公共决策目标 (一)什么是决策目标 是指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决策者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公共决策体制的特征
(一)专断性 (二)统一性 (三)整体性
中外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
一.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一)西方国家政府 中央政府 总统制 议会制 地方政府 联邦制 单一制 (二)中国政府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中外公共决策政党 我国政党
中外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
• • • • 信息收集 信息加工 信息传递 信息贮存
信息组织体系
• 专业性的社会统计系统 • 政策执行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的信息反馈 系统 • 政策智囊机构设置的信息系统 • 政策中枢机构设立的信息系统
智囊系统
1.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为政策主体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开阔政策 主体的视野和思路 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监控系统
1.监控系统的组成 西方国家 我国
监控系统
2.监控系统的作用 防止政策主体滥用决策权 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际 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一)决策权力 (二)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 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三)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1.个人决策模式 个人专断式 个人负责式 2.集体决策模式 历史上的寡头政治 当代的各种委员会制
三.其他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一)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二)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对公共 决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与解答(1)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与解答(1)

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四、问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四、问答题1.(1)整体性。

(2)超前性。

(3)层次性。

(4)多样性。

(5)合法性。

2.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

3.公共政策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通常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

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自然也是公共利益分配的主体。

政府显然愿意把公共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而不是反对者。

(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

政策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首先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其行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

(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因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利益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各种利益群体与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拥护和执行政策,促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一致。

一般地说,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主体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四、问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

2.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3.简述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4.简述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公共政策导论

公共政策导论

第一章:绪论掌握要点:一、西方学者关于公共政策的界定:(1)、公共政策的创始人哈罗德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2)、政治学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二、公共政策的概念:公共政策是实现公共意志‘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性理论和公益选择,是规范、引导社会公众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是由特定的机构制定由社会实施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三、公共政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与政治学的关系:(关系是最密切的)联系;第一、从起源上看,公共政策学是从政治学中分化出来的,是政治学发展到行为阶段的产物。

第二、从内容上看,公共政策学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第一、两者的研究重点不同,公共政策研究的是政策周期的各个环节;政治学研究重点是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和政治系统的发展内容。

第二、两者使用的主要概念不同(2)、一般性公共政策同法律科学之间的关系。

法律属于高层次严肃的公共政策。

联系:两者的功能类似,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都是对公共利益进行调节。

区别:第一、制定主体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法律制定的主体只能是立法机关。

第二,二者的稳定性不一样,法律是具有刚性的,不允许经常更改;公共政策是短期的、暂时的、有弹性的,根据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或修正。

四、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导向功能:行为上的引导,观念上的引导。

从功能的结果上来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告诉公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2)、观众功能:目标是进行管理制止,为了避免一些影响社会发展的事物。

管制的主要对象有敌对阶级、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从形式上看有积极管制和消极管制。

(告诉公众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3)、调整和控制功能(调节利益冲突)告诉公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此来调控群众行为和个体行为的趋向。

(4)、分配功能五、公共政策的类型:改造型公共政策,翻天覆地的全局革新(一)、性质类型1、调整型公共政策,局部改造局部调整创新型,探索创造2、重申型,重复类似(二)、层次类型:1、原政策:原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它是关于政策的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学科的近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 来
• 课题选择的新取向 伦理取向 管理取向 政府改革取向 • 方法论的非科学取向 • 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
返回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 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 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1997年 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 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小知识
• • • • • • • 拉斯韦尔所揭示的公共政策的学科特点 1、它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 2、它的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 3、它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的学问 4、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 5、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建构”的概念,它以 社会的变化为研究对象,所以必须建立起动态模 型
• 4.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在中国的使用:最 早由美林德布洛姆提出;美邓恩<<公共政 策分析导论>>,戴伊<<政策分析:政府做什么, 它们为什么做,以及造成什么差异>>;我国 胡象明<<地方政策分析-体制,文化与过程>>;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 • 5.政策研究在中国的使用:美科勒曼<<社会 科学中的政策研究>>,王沪宁为桑玉成,刘百 鸣<<公共政策学导论>>写的前言提出,我国 较早以此名称的著作是林德金<<政策研究 方法论>> • 6学科名称梳理对于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 的意义或作用
二、公共政策产生的形成和发展
• 参见书第7页; • 参见课外扩展材料
• (一)古代的政策思想
• 中国: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 3、惠民、养民、富民 4、重农抑商 5、不患寡而患不均 6、无为而治
小知识:《战国策》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 系统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著作;冯梦龙的 《智囊补》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政策案例 著作。
2.计划论: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 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 划。 3.分配论:戴维· 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 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4.选择论: 美国学者Thomas Dye:公共政策 就是政府选择(决定)去做,或者选择 (决定)不去做的所有事情。
• 简要解释 – 公共政策是政府的选择(或者,决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概念与产生背景
• 一、公共政策概念
• 学者们曾经给出多种关于“公共政策”的
定义。定义之间的差别主要反映了不同学
者理解现实对象的不同路径和模式。
• 1.伍德罗· 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
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
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公共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关系: 第一,制定主体不同 第二,法律效力不同 第三,价值取向不同 第四,表现形式不同 第五,稳定性不同 计划单列市: 厦门、宁波、青岛、深圳、大连(副省级城 市)
返回
不患寡而患不均
• 孔丘:“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 无倾” • 唐甄:“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 所”
返回
无为而治
• 老聃:“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则 民子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 民自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王弼:“善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 可举,闷闷然,卒至于大治”
返回
• 欧洲:中世纪中晚期,在财政、战争、法 律等领域开始出现拥有专门知识并向统治 者提供政策建议的政策分析人才
• • • • •
(二)学科产生前的理论与方法论准备 亚当· 斯密 克劳塞维茨 卡尔· 马克思 马克斯· 韦伯
返回
小知识
• • • • 克劳塞维茨对于公共政策的贡献 1、提出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 2、战略因素分析:方法论 3、战略权变思想
三、帮助学生了解“公共”二字的内涵
• • • • • • 1.―公共”的内涵:非个人的、非私人的 公共部门、公共权力、 公共责任、公共利益 2.―公共”的特点:公平、公正和公开 3.―公共”的定位:公共领域 4.―公共”的悲剧:公地悲剧、搭便车
四、让学生学习公共政策的任务
• 1.帮助学生了解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促使学生建立良 好的政策意识和政府管理理念 ; • 2. 帮助学生明确公共政策学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促使学生对公共管理的实际政策运行过程建立清晰的认 识; • 3. 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我国的现实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研究历 程,熟悉政策分析的基本技巧,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 技能分析政策现象,并能初步解决政府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 4.帮助学生认识政策议程建构的溪流意识:问题流、时间流 和政治流
小知识
• 德洛尔对于公共政策学所作的贡献
• 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 的一些误区 • 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 群研究方法,并大力主张将这种方法引进公共政 策学 • 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 和 “政策系统”的概念 • 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和实践性 返回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管仲: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 因而去之 • 商鞅: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
返回
以民为本,政在得民
• 孟轲:“民贵君轻” ,“政在得民” • 荀况:君如舟而民如水,“水则载舟,水 则覆舟” • 《吕氏春秋》:“顺民心”则功名成、 “审民心”则事可举、“取民之所悦”则 民聚 • 李世民:“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民 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
• 1.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使用:桑玉成,刘百鸣 <<公共政策学导论>>; • 2.政策学在中国的使用:王福生<<政策学研 究>>;政策学(国内)=政策分析(国外)=政策 科学(国外); • 3.政策科学在中国的使用:孙光<<政策科学 >>,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创始人是美 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 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核心是政策 制定系统,;我国李尚忠认为政策科学的核 心是致力于政策系统的改进;
公共政策导论

• • • • • •

一、对课程名的解读 二、给学生介绍一些好书 三、帮助学生了解“公共”二字的内涵 四、让学生学习公共政策的任务 五、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及考核 六、思考题
一、对课程名的解读
• 1.公共政策导论:谢明(2004) • 2.公共政策概论:谢明(2010) • 3.公共政策分析:[美]戴维· L· 韦默 、张国 庆(MPA)、陈庆云、谢明、陈振明 • 4.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美]邓恩 • 5.公共政策学:宁骚、严强 • 6.政策科学
公共政策
社会政策
• 推荐阅读: • 1.徐毅成:《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及 其趋势》,《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2 期; • 2.张乐:《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一个系统 的比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第2期; • 3.付姝语:《论法律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科教文汇》,2008年第11期;
• 批判与反思行为主义 将方法论视为学科发展唯一动力,忽视政策实际 内容 忽略了政策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差别 片面追求公共政策研究的理性化,忽视了公共政 策的价值判断和伦理问题
• 学科发展第二阶段的代表人:德洛尔 • 学科发展第二阶段的成就:
方法论的多样化 研究重心的转移:政策过程 重视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 公共政策比较研究的起步
• 第一,目的不同:公共政策是分配资源和 利益;社会政策是增进公民的福利; • 第二,取向不同:社会政策更多是个体和 群体取向,公共政策更多是整体取向; • 第三,制定主体的性质有差异:公共政策 主体有更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社会政策 主体的公益性特征更为明显。 • 第四,内容不同。传统的国家福利政策包 括社会保障政策、住房政策、教育政策、 医疗政策和社会工作政策五个方面, 这部 分既属于公共政策也属于社会政策,但是 新的一些由非政府组织提供的社会福利, 不在公共政策的范畴。
返回
小知识
• 美国政治学家勒纳(D. Lerner)和拉斯韦尔(H. D. Lasswell)1951年始创这门学科时使用的就是 这个名称。 • 最早给“政策科学”下定义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 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他在勒纳和拉斯韦尔主编 的《政策科学》艺术的“前言”中指出: 政策科学是以制定政策规划和可供选择的政 策方案为核心,运用新的方法论对未来发展趋势 进行分析的学问。
二、介绍一些好书
• 1.托马斯· R· 戴伊 :《理解公共政策》,人大版,2011年; • 2.迈克尔· 希尔:《执行公共政策》,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2年; • 3.詹姆斯· E· 安德森 :《公共政策制定》,人大,2009年; • 4.德博拉· 斯通 :《政策悖论:》,人大,2006年; • 5.B · 盖伊· 彼得斯等:《公共政策工具》,人大,2007; • 6.吴锡泓、金荣枰:《政策学的主要理论》,复旦出版社, 2001; • 7.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人大,2011; • 8.严强:《公共政策学》
返回
小知识
• 马克斯· 韦伯对于公共政策的贡献 • 1、主张文化解释、价值关联和价值分析 • 2、对人的行动和社会行动作动机和目标的 理性分析 • 3、提出官僚制理想模型 • 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主张理想类型和价 值无涉
返回
• (三)学科形成的基础 • 1.社会背景:
国家 社会发展 社会问题 干预 科技进步
公共政策
• 2.理论基础:
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 决策科学 行为科学与行为主义政治学 凯恩斯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