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结构》ppt课件

《高层建筑结构》ppt课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高层建筑市场需求将持续增 长,为高层建筑结构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同时,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也为 高层建筑结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THANKS
结构分析方法
01
线性分析方法
介绍线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和适用范围,如有限元法、有
限差分法等。
02
非线性分析方法
阐述非线性分析方法的基本思 想和实现过程,包括塑性铰模
型、纤维模型等。
03
时程分析方法
介绍时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和应用,通过输入地震波进行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设计优化与创新
01
结构优化方法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FRP)
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和隔热性能,适 用于高层建筑的外墙、屋面和装饰构件。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紫外线、防火等性能 ,可用于高层建筑的防火隔离带、电缆桥架 等。
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
01
02
03
BIM技术
利用BIM技术进行高层建 筑结构的三维建模、碰撞 检测、施工模拟等,提高 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
《高层建筑结构》ppt课件
目录
• 高层建筑结构概述 • 高层建筑结构类型与体系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目录
• 高层建筑结构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 • 高层建筑结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高层建筑结构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是指建筑高度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物,具体层数 或高度标准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包括裂缝、渗漏、变形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 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固补强、防水堵漏、纠偏等。

高层建筑ppt课件(完整版)

高层建筑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6
16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 2 3
地质勘察与基础选型
高层建筑基础选型需考虑地质条件、荷载要求等 因素,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桩基础、筏板基 础等。
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
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 方式,如排桩支护、土钉墙支护等,并进行土方 开挖。
基础施工与验收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包括钢筋绑扎、模 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完成后进行验收。
高层建筑ppt课件( 完整版)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高层建筑概述 • 高层建筑结构与类型 • 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方法 • 高层建筑设备与设施 • 高层建筑安全与卫生防护 • 高层建筑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2
01 高层建筑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特点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注重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采用高效节能技术、绿色 建材等手段。
生态化建筑环境
构建生态化建筑环境,包括绿化植被、水景、自然采光等,提高 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
智能化绿色建筑管理
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绿色建筑的能源管理、环境监控、垃圾分 类等,提高建筑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2024/1/26
6
高层建筑结构与类型
02
2024/1/26
7
框架结构
2024/1/26
01
框架结构特点
由梁、柱组成的框架来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墙体 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03
02
优点
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 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 筑结构。

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研究 ppt课件

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研究  ppt课件

1.核心筒内各空间走道
1.2 电梯组的排列方式
6. “Y”字形 核心筒中部为三角形空间.作为空调机房。而电梯组群垂直于三角形的三边.每
道越往上就越少,核心筒截面自然产生变化。 2. 随着竖向空间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3. 随着体形的变化而变化。
ppt课件
4
一.垂直交通
1.核心筒的竖向收进
1.1按电梯分区逐区消减
当标准层处于低区时,电梯井道最 多,处于中区时,低区的电梯井道 及候梯厅就可以另作他用了,同样, 到了高区时中区的电梯井道及候梯 厅也可以腾出来了。随着标准层越 来越小,核心筒平面也越来越小。
1.核心筒内各空间走道
1.1电梯与电梯厅的基本组合形式
3.组团式 电梯数较多时,采用组团方式将多个电梯厅组合起来。
ppt课件
28
二.水平交通
1.核心筒内各空间走道
1.2 电梯组的排列方式
1. “一”字形 电梯组一字排开,分为上下两排,
各组群的候梯空间串联起来,形成建筑 的内 走道,核心筒的各组成部分就沿 着走道布置。 特点:核心筒把标准层一分为二,各电 梯组群的电梯厅串联起来,形成内走道, 走道的两端布置疏散楼梯间,整个交通 组织清晰明了,非常简洁。
ppt课件
15
一.垂直交通
2.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
2.5区中区电梯系统
广州珠江新城的西塔共103层 • 1-66层为办公区,67-103层为酒店区; • 酒店独立一个分区,办公区在31层和49层设了两个
空中大堂作为电梯转换,把办公区分成高中低3个大 区。 • 其中办公低区又分为3个小区,办公中区和高区各分 成2个小区。
3. 电梯数量的计算
4. 楼梯的设计
4.1楼梯的作用 4.2疏散楼梯的设计 4.3楼梯位置与电梯的关系

超高层写字楼课件

超高层写字楼课件
设计
建筑外观呈现流线型设计,充满现 代感。
03
02
功能
甲级写字楼、高端商业中心。
地标
成为广州城市新地标,吸引众多国 内外企业入驻。
04
THANKS
谢谢
智能化管理
超高层写字楼物业管理需要借助智能 化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 平。
环保节能
超高层写字楼物业管理需要注重环保 节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能耗,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物业管理的模式与内容
安全管理
超高层写字楼物业管理的重 要任务之一是保障物业安全 ,包括消防安全、治安防范 、紧急救援等方面的管理。
品牌推广与营销
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提高超高层写字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合作与联盟
寻求与其他物业或企业的合作与联盟,共同拓展市场份额和资源 共享。
06
CHAPTER
超高层写字楼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上海中心大厦
高度
632米,为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
设计
采用绿色生态设计,配备垂直绿化、雨水收 集系统等。
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采用绿色材料和可再生能源, 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结构设计
01
02
03
04
抗震设计
根据当地地震情况,采取相应 的抗震措施,确保建筑在地震
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抗风设计
针对高层建筑所受的风力影响 ,采取相应的抗风措施,如加 强建筑物的刚性和稳定性。
基础设计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设计合理 的基础结构,确保建筑物的承
载能力和稳定性。
高层结构体系
采用高层结构体系,如框架结 构、剪力墙结构等,提高建筑 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CCDI中建国际内部资料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课程

CCDI中建国际内部资料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课程

3)特殊型
W
进深W宜为10~20m, 用于服务设备
中央核心用于垂直 交通 外围为竖井
核心主要用于垂直 交通,设备竖井分 散布置
2、核心筒占标准层总面积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为25%左右 当核心筒占比例达到28%以上时,则表明有效使用面积在降低其结果 是不经济的,解决的方法有几种: 电梯系统: 提高电梯的运行速度,加大载重量 采用双轿厢系统,减少井道空间 采用区中区系统 疏散系统: 两台消防电梯与疏散楼梯合用一个前室,可减省4.0㎡
五、避难层(间)设置
设置原则: 起始高度为±0.00层,第一个避难层距室外地面宜在50m左右 相隔楼层数宜为15层 宜结合电梯运行分区 避难空间的形式选择 避难面积的计算 避难层疏散楼梯的平行错位或分隔
六、电梯系统配置
1、超高层办公楼建筑电梯系统的布局概念 1)多区段
2)多区域/空中大厅
良好的配置:
味地控制在2000㎡以内,势必造成使用效率的降低,不经济,同时也不利于办
公空间的布置。但如果平面规模过大,进深过大则内部交通流线组织、防火分 区、疏散距离、建筑体形处理等将会出现问题。
3、国内外超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面积实例:
深圳国贸:
50层
1322㎡
日本世贸中心:
40层
2458㎡
香港中银:
70层
2030㎡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实例: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每栋塔楼40万㎡,110层,容纳5万多人。设计 采用区中区系统,大区分为三区,每大区上又分成几个小区。乘客到达 任何目的地所需时间2分钟。全楼共设电梯104部,只用56个电梯井。核 心筒面积约占标准层总面积的27%,如果采用常规多区系统,估计要占 标准层总面积的46%,显然是不经济的。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PPT教案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PPT教案
在整个加固工程中,大厦的53层到88层平均每层 需植筋150根左右,总计约3000余根。
第24页/共26页
讲解到此结束
Thank
第25页/共2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6页/共26页
第17页/共26页
外周边有8个混凝土大柱子,它们和钢筋混凝土心筒组成 主要的抗侧力体系,角部还有8个小钢柱,主要承受竖向 荷载并参与抗扭。 在内筒和大柱子之间设置了3道伸缩臂桁架,位于24~26 层,51~53层,85~87层,伸臂桁架是2层高的刚桁架。87 层以上设置了空间钢桁架,一方面承受屋顶设备层的重 力荷载,一方面加强了8 5~8 7层的伸臂,保证核心筒和 外柱共同工作设置伸臂后,大大增加了结构刚度,减小 了位移。8个大柱子的底部截面尺寸为,混凝土强度为5 l.7MPa,顶部减小到混凝土截面除了配置钢筋外,两侧 还配置了轻型骨架,型钢之间有斜加劲杆相连,(类似 桁架式骨架),可认为是钢骨混凝土柱,但钢骨在混凝 土截面中的面积比仅为o.48%,大大低于钢骨混凝土柱 所要求的含钢率,因此也可认为就是钢筋混凝土柱。
大厦于1994年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smith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
会计学
1
广州塔(中国, 600米)
第1页/共26页
台北101(中国,508米)
第2页/共26页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492米) 金茂 大厦(中国,421米)
第3页/共26页
吉隆坡国 家石油双 塔 (马来 西亚,452 米)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件PPT课件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件PPT课件
柱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剪力墙构件设计
1 2 3
剪力墙布置
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和结构体系要求,合理布置剪 力墙的位置和数量,形成有效的抗侧力体系。
剪力墙截面设计
根据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和荷载要求,选择合适的 截面形状和尺寸,配置水平和竖向钢筋,确保剪 力墙的承载力和延性。
边缘构件设计
针对剪力墙的边缘部位,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或构 造边缘构件,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延性。
竖向荷载及效应
01
02
03
恒荷载
包括结构自重、楼面活荷 载、雪荷载等,是高层建 筑结构设计的主要考虑因 素之一。
活荷载
包括人员、家具、设备等 产生的荷载,以及风、地 震等水平荷载产生的竖向 分力。
竖向荷载效应
主要包括轴力、弯矩和剪 力等,对高层建筑结构的 承载力和稳定性产生重要 影响。
风荷载及效应
框架结构的缺点
侧向刚度小,水平荷载作用下 侧移较大。
框架结构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 工业厂房等。
剪力墙结构体系
01
02
03
04
剪力墙的组成
由钢筋混凝土墙板组成,承担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剪力墙的优点
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 侧移小,整体性好。
剪力墙的缺点
空间分隔不灵活,自重较大。
剪力墙的应用范围
感谢观看
风压分布
高层建筑结构在风的作用 下,迎风面和背风面的风 压分布不同,导致结构产 生风荷载。
风振效应
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 结构会产生风振响应,包 括顺风向风振和横风向风 振。
风荷载效应
主要包括侧向位移、扭转 效应和舒适度问题等,对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PPT演示课件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PPT演示课件
410139平方米。 建筑高度:632米。 建筑层数:地下结构5层,地上部分包括124层塔楼
和7层东西裙房。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结构。 用钢量:约100000吨。 建筑造价:148亿元。
7
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 本工程建设单位: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本工程设计单位:美国Gensler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
本场地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核心地段,为陆家嘴金融区最重 要的标志性功能性建筑区,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成“品”字型分 布。塔楼建筑高度为632m,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高楼。拟建场地理 地位置详见图1。
6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竣工时间:2014年。 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 建筑面积: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
大厦以办公为主,其他业态有会展、酒店、观 光娱乐、商业等。大厦分为5大功能区域,包 括大众商业娱乐区域,低、中、高、办公区域, 企业会馆区域,精品酒店区域和顶部功能体验 空间。其中“世界之巅”即是功能体验区,有 城市展示观看台,娱乐,VIP小型酒吧、餐饮、 观光会晤等功能。另外,在本项目的裙房中还 设有容纳1200人的多功能活动中心。
5
英文名称:Shanghai Tower 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 区Z3-2地块。 拟建“上海中心大厦”位于 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中心区, 即原 “陆家嘴高尔夫球 场”。场地位于东泰路、陆 家嘴环路、银城中路、花园 石桥路四条道路所组成的范 围,整个基地面积约 30368m2,总建筑面积约 为520000 m2,其中地上 建筑面积约380000m2。 本场地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 金融贸易区核心地段,为陆 家嘴金融区最重要的标志性 功能性建筑区,与金茂大厦、 环球金融中心成“品”字型 分布。塔楼建筑高度为 632m,建成后将成为我国 第一高楼。拟建场地理地位 置详见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建筑由于纵向交通的关系,所需核心筒面积较大,而标准层面积一
味地控制在2000㎡以内,势必造成使用效率的降低,不经济,同时也不利于办
2020/12/27
5
公空间的布置。但如果平面规模过大,进深过大则内部交通流线组织、防火分 区、疏散距离、建筑体形处理等将会出现问题。
3、国内外超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面积实例:
2020/12/27
20
2020/12/27
2123
3、双层轿厢系统和区中区系统 当楼体规模再增大,楼内人数就更加密集,为提高标准层净有效使用 面积,因此提出双层轿厢系统及高空门厅系统概念。后者是将特别高 大的楼体先分成几个大区,从大区中再分几个小区,称为区中区系统, 高层各大区相连接的厅为“高空门厅”。
通道宽
根据使用功能、建筑规模、有效使用面积数、室内空间尺度的重组 灵活性与实用性,自然采光的环境卫生、视觉空间感受等综合因素, 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标准层房间进深尺度以10~15m为宜。
2020/12/27
7
2、办公楼层高与室内净高 1)层高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结构梁所占高度 空调主干管的高度及位置 消防喷淋管的高度 电缆桥架高度及位置 照明灯具、入吊顶的高度 吊顶构造高度
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
2020/12/27
1
目录
一、超高层办公建筑类型及等级划分 二、超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规模及有效率 三、超高层办公建筑深进尺度、层高及采光节能 四、核心筒布置 五、避难层(间)设置 六、电梯系统配置 七、屋顶设计 八、立面设计 九、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2020/12/27
2
一、超高层办公建筑类型及等级划分
2020/12/27
10
四、核心筒布置
1、核心筒类型 1)中央型
W
W
W
W
W
WW
A
B
C
D
其中:A、B、C中的进深W为10~15m,标准层面积为1800~2500㎡
D中的进深W宜为20~25m,标准层面积为2000~3000㎡
2020/12/27
11
2)外围型
W
W
此种能得到其有高度灵活性的大房间,适用于各层功能不同,层高不同 的复合结构。进深W宜为20~25米,标准层面积为1500~2000㎡
2020/12/27
18
1、单区系统 多用于10层左右且建筑面积不大的建筑
2、多区系统 当楼层超过20层以上时,楼内竖向交通宜分区设置,各个区由不同容 量与速度的电梯服务,形成运行周期短、运转效率高、电梯台数少等 有利因素,分区原则:
2020/12/27
19
1)高、低二区系统 一般用于由不同功能组成的综合性建筑如:酒店与办公、办公与信宅 等,分区后提供的服务即安全、方便、经济、快速。 2)高、中、低三区系统 将高楼垂直分成三区,或按楼宇功能分成三区 3)低、中低、中高、高四区系统 通常用于规模较大的高层建筑、接近40层或40层以上 4)低、中低、中、中高、高五区系统 当层数达到60F或更高时,宜采用五区电梯布局,为提高运载能力和 效率,采用双层厢电梯或大容量的单层厢电梯
2020/12/27
14
五、避难层(间)设置
设置原则:
起始高度为±0.00层,第一个避难层距室外地面宜在50m左右
相隔楼层数宜为15层
宜结合电梯运行分区
避难空间的形式选择
避难面积的计算
避难层疏散楼梯的平行错位或分隔
2020/12/27
15
六、电梯系统配置
1、超高层办公楼建筑电梯系统的布局概念 1)多区段
深圳国贸:
50层
1322㎡
日本世贸中心:
40层
2458㎡
香港中银:
70层
2030㎡
东京阳光:
60层
3187㎡
纽约世贸中心:
110层
2711㎡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100层
3364㎡
2020/12/27
6
三、超高层办公建筑深进尺度、层高及采光节能
1、办公室的尺度
>20m(超深度空间) 11~19~(深度空间) 6~10m(中度空间) 4~5m(浅度空间)
2020/12/27
16
2)多区域/空中大厅
良好的配置:
高层区
低层区
中层区
2020/12/27
17
3)电梯数量的计算方法 国际通用软件:ELEVATE OTIS电梯决策工具 电梯分区布置方式 分区方式一般分为三种: 即传统分区方式、双层轿厢方式以及快速梯与分区梯结合式与立体电 梯厅方式 电梯分区可分为单区电梯系统、多区电梯系统以及双层轿厢系统和区 中区电梯系统
2020/12/27
4
二、超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规模及有效率
1、相关因素 1)建筑场地 2)投资规模 3)使用要求 4)有效使用效率 5)建筑形体 6)体型美学
2、经验建议 综合上述因素,通常建筑高度在250米左右时其标准层的面积为2200~2500㎡
较为合适。更高时应用”有效使用效率””建筑形体”来综合判定!
2020/12/27
12
3)特殊型
W
进深W宜为10~20m, 用于服务设备
中央核心用于垂直 交通 外围为竖井
核心主要用于垂直 交通,设备竖井分 散布置
2020/12/27
13
2、核心筒占标准层总面积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为25%左右 当核心筒占比例达到28%以上时,则表明有效使用面积在降低其结果 是不经济的,解决的方法有几种: 电梯系统: 提高电梯的运行速度,加大载重量 采用双轿厢系统,减少井道空间 采用区中区系统 疏散系统: 两台消防电梯与疏散楼梯合用一个前室,可减省4.0㎡
2020/12/27
8
国内外超高层办公建筑层高设计实例:
香港汇丰银行 香港中环广场 香港中国银行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深圳地王大厦 世界贸易中心 世界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4400 4400 4800 4500 3900 4000 4300 4500
2020/12/27
9
2)办公室的室内净高 办公室净高与楼面面积有关,一般为: 100㎡以下楼面面积净高至少为2.4m 100~500㎡楼面面积净高至少为2.6m 500~1000㎡楼面面积净高至少为2.8m 1000~1500㎡楼面面积净高至少为3.0m
1、建筑类型
按使用方式:专用办公楼、出租办公楼、办公综合楼 按使用性质:行政、商贸、电讯、电信、金融信托、科研、信息中
心等。 按人均面积指标: 一级办公楼:13~15㎡/人
二级办公楼:11~12㎡/人 三级办公楼:9~10㎡/人
2020/12/27
3
2、等级分类
1、智能型甲级写字楼 2、甲级写字楼 3、乙级写字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