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观测记载项目与标准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0dc16c02768e9951e7381a.png)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试行)一、试验概况1、试验田基本情况(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广西水稻品种试验实施方案
![广西水稻品种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6dce3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9.png)
广西水稻品种试验实施方案年广西水稻品种实验实施方案广西区种子管理局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一、实验目的为了鉴定评价新选育的水稻品种(组合,下同)在我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我区品种审定、推荐参加全国南方区试等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管理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年广西水稻品种区域实验、生产实验和预备实验实施方案。
二、参试品种(一)区域实验和生产实验年开展早稻桂中、桂北早熟组(以金优和株两优为对照)、中熟组(以优和五丰优为对照)、桂南迟熟组(以特优为对照)、常规优质稻组(以柳沙油占为对照);晚稻设桂中、桂北中熟组(以优和五丰优为对照)、桂中中迟熟组(以天优华占为对照)、桂南感光组(以博优为对照);高寒山区一季中稻组(以中浙优号为对照);(二)预备(筛选)实验开展早稻桂中、桂北早熟组(以株两优为对照)、中熟组(以五丰优为对照)、桂南迟熟组(以特优为对照);晚稻设桂中、桂北中迟熟组(以天优华占为对照)、桂南感光组(以博优为对照)、常规优质稻组(以柳沙油占为对照);各熟组参试品种安排详见附件表~、表~。
附件上没有参试品种安排的,请不要寄种子,否则当废种处理。
实验方案在“广西种业信息网()”上公布,不再印发。
三、供试种子要求年所有参试品种(包括对照品种)在实验过程中实行实验编号管理,要求供种单位统一把参试品种的种子提供给广西农科院水稻所,进行编号后再分发到各承试点(包括抗性鉴定点)。
分组编号情况报广西区种子管理局备案,对实验点和供种单位一概保密。
各实验点不需再重新编号,以免发生错误。
(一)供种量区域实验公斤个,生产实验早稻中熟组、晚稻中熟组和中迟熟组公斤个,其它熟组公斤个,预备(筛选)实验公斤个。
备注:所有参加区试的品种,还需提供一份公斤的封存样品(注明品种名称、日期、盖章或签名),以便做品种同一性和真实性鉴定。
近年来发现有个别供种单位提供的封存样和参试种不一致,要求分种单位同时从供试种中取公斤种子作封存样。
全国南方稻区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全国南方稻区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8559767e3c1ec5da50e2707e.png)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试行)一、试验概况1、试验田基本情况(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https://img.taocdn.com/s3/m/a4e3e98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7.png)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一、试验目的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是指对新培育的水稻品种进行田间试验,评价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特性,为其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的目的在于筛选高产、抗逆、优质、抗病虫害的优良水稻品种,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
二、试验流程1.申报品种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需要申报品种,一般由科研单位、种子公司或农业专业合作社提出申报。
申报品种需提供相关材料和数据,并经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才可获得试验资格。
2.选地选时选择适宜的试验地点和择机进行试验是水稻品种试验成功的关键。
试验地应具备相对平整、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等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种植习性。
3.布置试验试验需按照科学的设计原则进行布置,包括重复次数、对照品种、试验面积等。
合理设计试验可以排除多种杂变因素,准确评价品种的性状。
4.施肥管理良好的施肥管理是水稻品种试验成功的保障。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品种的养分需求,合理施用基础肥料和追肥,保障水稻生长发育所需养分。
5.田间管理水稻品种试验过程中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及时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确保试验田的生长环境良好,减少外界干扰因素。
6.数据收集在试验生长期内,需定期对试验田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
包括生育期、株型特征、抗逆性、成熟期产量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7.数据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价各品种的优劣势,并筛选出表现较好的品种进一步审定。
8.品种审定水稻品种审定需要经过多方评审才可获得审定资格。
一般包括经济评价、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抗逆性以及审定试验的产量成绩等多方面评价。
三、试验要点1.灌溉管理试验期内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因干旱或过湿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施肥科学依据不同试验区的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施用农业肥料和农家肥,保障水稻生长所需养分。
3.防治病虫害试验期内应定期巡查试验田,严格防治水稻病虫害,保障试验稳定进行。
4.数据准确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是品种审定的关键,需要科学的数据统计方法进行处理,确保结果的可信度。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https://img.taocdn.com/s3/m/a38b19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9.png)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因为气候和土地的多样性,中国水稻品种也非常丰富。
为了确保水稻生产的高效和质量,中国对水稻品种进行了严格的试验与审定。
本文将从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的背景、流程、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背景水稻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水稻生产的质量和数量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流程1.策划阶段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的流程首先是策划阶段,主要包括确定审定的目标、范围、时间表和预算等。
这一阶段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分配、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等因素,以确保审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2.申报阶段水稻品种的审定需要经过申报流程,申报者需要提交相关的资料和样品,包括水稻种子的来源、生长环境、品种特征、种质资源的利用情况等。
这些信息将被用于评估水稻品种的潜力和价值。
3.试验阶段一旦通过申报,水稻品种将进入试验阶段。
在这一阶段,对水稻品种进行的试验主要包括对其生长特性、产量、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评估。
这些试验需要在不同的地区和生态环境下进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4.审定阶段试验结果将被用于最终的审定决定。
一般来说,审定决定需要考虑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试验结果、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市场需求等。
审定结果将被用于制定水稻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政策。
三、标准1.品种特征水稻品种的审定首先需要考虑其品种特征,包括生长周期、植株形态、籽粒大小等。
这些特征将被用于对品种进行分类和鉴定,以确保水稻品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生长特性水稻品种的生长特性是其重要的品种特征之一。
审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品种的生长习性、适应性和适宜种植区域等因素,以确定其推广和应用的范围。
3.产量和品质水稻品种的审定还需要考虑到其产量和品质,包括单位面积产量、米质指标、加工适应性等。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水稻品种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验及筛选试验各对照品种供
![验及筛选试验各对照品种供](https://img.taocdn.com/s3/m/2c80524ecf84b9d528ea7a9b.png)
关于201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对照品种供种的通知南方水稻区试、生产试验及筛选试验对照品种提供单位:201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生产试验及筛选试验方案已在“南方水稻品种区试网”()上发布,请查询、下载。
请各对照品种提供单位务必按照试验方案和附表要求,及时、保质、足量提供对照品种种子。
种子费、包装费、邮寄费等将在拨发2012年试验经费时拨付。
请有关省种子管理站(局)及时协助联系落实。
附表:201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生产试验及筛选试验对照品种供种表中国水稻研究所2012年1月13日附表:201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生产试验及筛选试验对照品种供种表供种单位及负责人试验组试验类别对照品种种子量试点数备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李传国、黄慧君华南早籼组区试CK 天优998 2公斤11 2月5日前直接寄给各试点,详见试验方案相关附表华南感光晚籼组区试CK生产试验CK博优998 15公斤2月10日前用“特快专递”统一寄给中国水稻所基地夏俊辉(地址:311401 浙江省富阳市水稻所路28号)晚籼早熟组区试CK筛选试验CK五优308 20公斤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杨远柱早籼早中熟组区试CK1 株两优819 1-3公斤172月5日前直接寄给各试点,详见试验方案相关附表生产试验CK 株两优819 1.5公斤 5早籼迟熟组区试CK1 金优402 1-3公斤15晚籼早熟组生产试验CK 金优207 15公斤2月10日前用“特快专递”统一寄给中国水稻所基地夏俊辉(地址:311401 浙江省富阳市水稻所路28号)中国水稻研究所杨长登早籼早中熟区试CK2 中早35 1-3公斤17 2月5日前直接寄给各试点,详见试验方案相关附表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唐楠早籼迟熟组区试CK2 陆两优996 1-3公斤15 2月5日前直接寄给各试点,详见试验方案相关附表中国水稻研究所朱旭东晚籼中迟熟区试CK筛选试验CK天优华占20公斤2月10日前用“特快专递”统一寄给中国水稻所基地夏俊辉(地址:311401 浙江省富阳市水稻所路28号)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杨成明长江上游、中下游中籼上游区试、筛选试验CK,中下游生产试验CKⅡ优838 100公斤合肥丰乐种业股份公司陈祥付长江中下游中籼区试CK筛选试验CK丰两优四号50公斤江苏常熟市农科所端木银煦单季晚粳区试CK生产试验CK常优1号15公斤。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5ebb5d6c175f0e7dd1371a.png)
水稻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3 水稻调查项目及标准3.1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3.1.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3.1.2出苗期:全区80%植株达到立针期。
3.1.3插秧期:移栽当天的日期。
3.1.4始穗期:全区10%的稻穗顶端露出叶鞘的日期。
3.1.5抽穗期:全区50%的稻穗顶端露出叶鞘的日期。
3.1.6齐穗期:全区80%的稻穗顶端已露出叶鞘的日期。
3.1.7成熟期:全区80%的稻穗基部2/3以上的籽粒达到玻璃质状,用指甲不易压碎的程度的日期。
3.1.8生育日数:从出苗期至成熟期的天数。
3.1.9活动积温:统计从插秧期至成熟期≥10℃的积温+200℃。
植株高度:收获前每小区连续取具有代表性的十穴,每穴以最高株为代表,从地面量至穗顶端(不包括芒),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
分蘖性:分强、中、弱。
倒伏调查:倒伏性:目测记载倒伏日期、原因、程度、面积。
倒伏日期:记载倒伏当天日期。
倒伏程度:分五级。
0级:植株不到。
1级:植株倾斜度不超过15°。
2级:植株倾斜度在15°~45°之间。
3级:植株倾斜度在45°~85°之间。
4级:植株倾斜度超过85°以上。
倒伏率:目测倒伏面积占小区面积的百分比。
病害调查:叶瘟:齐穗期调查,分为十级。
0级:无病株。
1级:植株叶片有针头大小褐斑点。
2级:较大褐点3级:小而圆以至稍长的褐色的环死灰斑,直径1—2毫米。
4级:典型的稻瘟病斑或椭圆型,长1—2厘米,常限于两条叶脉间,病斑面积不足叶面积的2%。
5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小于10%。
6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11—25%7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26—50%8级:典型的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51—75%9级:全部叶片死亡。
穗颈瘟(包括节瘟)于黄熟初期调查,分为六级。
0级:无病株。
1级:全区植株发病率低于1%。
3级:全区植株发病率1~5%。
5级:全区植株发病率6~25%。
2016年贵州省水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2016年贵州省水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93af206bec0975f565e283.png)
2016年贵州省水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实施方案为鉴定评价省内外各单位选育和推荐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在我省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及抗逆性,为水稻品种(组合)的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本试验。
1.承试单位及参试组合概况区试承试点设在海拔254~1350m之间的8个不同生态地区。
分2个类别进行试验。
迟熟组以Ⅱ优838为对照,早熟组黔早优2017为对照。
所有品种实行统一编号试验制度。
2.供种事项2.1 供种量:区试每个杂交稻组合供种 5.5kg(其中留存样0.5 kg用作不同年度间同品种的DNA测试)。
2.2 供种时间:参试种子必须用特快专递在2月25日前寄达贵州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届时未寄到者作为自动放弃参试处理2.3 供种要求:各供种单位务必确保种子数量及质量(不能使用包衣种),若因种子质量和数量造成的问题,责任自负。
寄种外包装上注明品种名称,内附品种标签,注明千粒重、发芽率等。
3.试验设计及要求3.1 播种:各试点应按当地最佳播种期适时早播,种子催芽前用浸种灵或强氯精等进行消毒处理,但不得用激素处理。
同组试验所有品种(组合)同期播种。
3.2田间设计:(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试验田土壤肥力必须均匀一致,区试同一组别应在同一田块进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长宽比2:1~3:1,小区面积13.33平方米(0.02亩),试验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不得少于4行,种植对应小区组合;同组试验所有参试组合同期播种,同期移栽,栽插密度迟熟组应在 1.2万穴/亩、早熟组应在 1.5万穴/亩以上。
3.3栽培管理:(TJSD-750-IV土壤紧实度仪)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或略高,切忌施肥水平偏高或偏低,并保证试验施肥均匀一致,要求每个小区定量施肥。
各承试点应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试验免受危害,早熟组请注意预防鼠、鸟危害。
3.4(TPCB-II-CX可视化病虫测报灯)要求各区试承试点从苗期开始进行病虫害防治,特别注重稻瘟病的防治,可在孕穗未期(或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2~3次进行防治。
南方稻区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优势分析
![南方稻区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优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ee2a1c6c175f0e7cd13775.png)
2 . 1 主 要 农 艺 性 状
从表 1 可 以看 出 , 单季 杂交晚 粳组合 株高 , 2 0 1 1 年、 2 0 1 2 年、 2年平 均分 别为 1 1 2 . 8 、 1 1 4 . 6 c m, 变幅 分别 为 1 0 5 . 7 ~ 1 1 9 . 0、
1 0 5 . 6 ~ 1 2 6 Ac m, 竞 争 优 势 分别 为 1 5 . O %、 1 7 . 8 %, 优势明显 , 说 明 参试 杂 交 晚 粳 组 合 生 长 量 大 , 生物产量明显高 ; 生 育
优势不 明显 ; 分蘖率 是衡量群 体生长 势的一个 主要指标 . 2年 的试验 结果有 明显 差 异 , 2 0 1 1 年 竞 争 优 势 为一 0 . 8 %, 变 化 幅 度为 2 7 1 . 0 %~ 3 1 6 . 6 %, 2 0 1 2年 竞 争 优 势 则为 4 . 9 %, 变 化 幅
家 水 稻 品 种 试 验 观察 记 载 项 目 、 方法及标准》 《 南方 稻 区 国 家 水 稻 品种 区试及 生产 试 验记 载 表》 等 的要求 执行 。
期, 2年 平 均 结 果 分 别 为 1 5 5 . 1 、 1 5 2 . 0 d, 变 化 幅 度 分 别 为
1 4 8 . 4 ~ 1 5 8 . 1 、 1 4 3 . 7 ~ 1 5 7 . 6d , 与单季 常规 品 种差 异较小 , 竞争
中 图分 类号 ¥ 5 1 1 文献 标 3 ) 2 3 — 0 0 2 5 — 0 3
我 国 杂交 籼 稻 的发 展 已取得 了 巨大 成 就 , 然 而 杂 交 粳
稻 的发 展 却 十分 缓 慢 。 目前 粳 稻 的 种植 面 积 约 8 0 0万 h m2 ,
稻国家级审定标准
![稻国家级审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d90c6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b.png)
农作物品种-稻审定标准(国家级)2017年1基本条件1.1抗性(病、虫、冷、热)每年南方稻区(不含武陵山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年度≤6.5,同时,长江上游稻区品种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每年武陵山稻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每年北方稻区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
且稻瘟病抗性(稻瘟损失率最高级)不低于对照。
南方稻区的单季晚粳品种、北方稻区的黄淮海粳稻、京津唐粳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最高级≤5级。
除达到上述要求外,不同稻区还应对以下抗逆性状进行鉴定。
南方华南稻区:白叶枯病、白背飞虱(早籼)、褐飞虱(晚籼)。
南方长江上游稻区:褐飞虱、耐冷性、耐热性。
南方长江中下游稻区: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晚粳)、白背飞虱(早籼)、褐飞虱(不含早籼)、耐冷性(晚籼)、耐热性(中籼)。
南方武陵山区:耐冷性。
北方早粳区:耐冷性。
北方华北中粳区:条纹叶枯病。
1.2生育期不超过安全生产和耕作制度允许范围。
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和晚籼早熟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其他类型早籼和晚籼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3.0天;长江上游中籼、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华南晚籼和黄淮海中熟中粳、东北中熟早粳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5.0天;其他类型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品种7.0天。
当国家区试对照品种进行更换时,由稻专业委员会对相应生育期指标作出调整。
1.3结实率中稻品种年度结实率<70%的区域试验点≤3个,晚稻品种年度结实率<65%的区域试验点≤3个。
1.4旱稻品种抗旱性抗旱级别≤5级。
2分类品种条件2.1高产稳产品种审定品种与对照同为常规稻或杂交稻,与对照同等级品质,每年区域试验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3.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增产、生产试验≥0.0%试验点比例均≥65%。
或比对照品质差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点比例≥75%。
水稻品种试验田间记载及室内考种项目与标准
![水稻品种试验田间记载及室内考种项目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4a96c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0.png)
水稻品种试验田间记载及室内考种项目与标准
水稻品种试验田间记载的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品种名称:记录所试用的水稻品种的名称。
2. 株型特征:描述水稻植株的外形特征,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叶姿等。
3. 生育期:记录水稻品种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长度。
4. 生物学特性:记录水稻品种的生长特性,例如分蘖能力、赘穗率等。
5. 产量表现:记录水稻品种的产量情况,包括单株穗粒数、千粒重、亩产量等。
6. 抗性表现:记录水稻品种对病虫害、逆境环境等的抗性表现。
7. 味道品质:记录水稻品种的米质品质,包括外观、口感、风味等。
室内考种项目与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发芽率:测定水稻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发芽率,一般标准为90%以上。
2. 幼苗生长情况: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包括根系发育、叶片形态等。
3. 耐逆性:将水稻幼苗暴露在逆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干旱等,观察其生长状况并评估其逆境抗性。
4. 实根长度和表根长度:测量水稻幼苗的实根和表根的长度,评估水稻的根系发育情况。
5. 胚轴长度:测量水稻胚轴的长度,评估水稻胚芽的发育情况。
6. 叶绿素含量:测定水稻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评估水稻
的光合效率和叶绿素合成能力。
7. 幼苗生物量:称量水稻幼苗的生物量,评估其生长状况和养分吸收能力。
以上仅为常见的水稻品种试验田间记载及室内考种项目与标准,具体内容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和研究目的进行调整。
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试新品种(组合)对稻瘟病的抗性
![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试新品种(组合)对稻瘟病的抗性](https://img.taocdn.com/s3/m/41c1cb661eb91a37f1115c8b.png)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鉴 定 材 料 .
抗 性指 数 一苗 叶瘟平 均 级 ×2 +穗瘟发 病率 5 平均级 ×2 +穗 瘟损 失指 数平 均级 ×5 5 O
稻瘟 病是我 国华 南稻 区影 响水稻 生 产的重要 病 害 , 病 品种 的选 育与 利 用是 防治该 病 最 经 济有 效 抗 的措 施 。在全 国农 业 技术 服务推 广 中心 与 中国水 稻 研 究所 的指 导 与安 排 下 , 根据 南 方 稻 区水 稻 品种 试
格 为 2 c ×1 . c 田 间分 畦 , 畦 之 间插 两行 诱 0m 6 7m, 两 发 品种 , 圃四周 也插 植诱 发 品种 3 病 ~6行 。 田间肥 水 管理按 大 田生产 要求 操作 。在水稻 全 生育期 只进 行 防虫处 理 , 喷施 任何 杀 菌剂 。 不
维普资讯
・54 ・ O
广 西农 业 科 学 2 0 0 6年 第 3 7卷 第 5期
南方稻区 国家水稻 区试新 品种 ( 组合 ) 对稻瘟病 的抗性
颜 群 , 高 汉 亮
( 西 农 科 院 植 物保 护研 究 所 。 南 宁 5 0 0 ) 广 3 0 7
( a tPr tcin R sa c n ttt ,Gu n iAc d my o rc lu a ce cs Pln oe t ee r h I siue o a gx a e f Ag iut r S in e ,Na n n 3 0 7 n ig 5 0 0 ,Chn ) ia
s t ho e h inf ng u 1 nd Ⅱ You 9 e e m o r ey r ss an uiss w d t atT a e yo 3 6 a 3 w r de at l e it t;t r y va ite e e m od r t l U — hit re is w r e aeyS S c ptbl 1 r u c ptbl nd s v n w e e hi y s c tb e t ie bls . e i e, we e s s e i e a e e r ghl us ep i l o rc a t 8 Ke r y wo ds:So h Chi tona ral n w ie va i te ut na na i lt i ; e rc re is;rc a t;r ss an e i e iia i ie bls e it c d ntfc ton
2023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2023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ee49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b.png)
2023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实施方案2023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2023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的实施方案是当前我国农业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的实施方案,不仅是对水稻种植技术和品种选育的重要探索,更是对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围绕2023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实施方案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究这一重要主题。
二、区域试验范围与内容2023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的实施方案将涉及的区域范围包括五大水稻主产区,即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夏粳稻区、西南山区以及华南粳稻区。
试验内容主要包括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选育和应用、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等方面。
此次试验将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水稻种植习惯,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案,旨在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提升水稻种植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三、实施方案的关键措施在2023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的实施方案中,各个试验区将采取一系列关键措施,以确保试验取得预期效果。
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精心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注重优质、高产、抗逆的特点。
加强水稻的栽培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种植等,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针对性地推广农业科技,促进生产方式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
四、对水稻种植的启示和影响2023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的实施方案,对我国水稻种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试验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可以为今后水稻种植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提高我国水稻品种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试验的成功实施将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
也将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2023年国家水稻区域试验的实施方案,是对我国农业生产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
在此过程中,我认为应重视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结合,注重推动水稻种植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https://img.taocdn.com/s3/m/619f20750b1c59eef8c7b4cc.png)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1、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 优质稻谷3、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5TS-150A稻麦单株脱粒机)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
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ontral variety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托普云农固定式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试验设置4.1 试验组4.1.1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4879e430b4e767f5bcfce25.png)
农作物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 优质稻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
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ontral variety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托普云农测产考种箱)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
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试验设置4.1 试验组4.1.1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4.1.2 类型:按品种类型分籼、粳,按用途分食用、专用等。
4.1.3 生育期:分早熟、中熟、迟熟等。
品种试验应根据季别、品种类型、生育期分组进行。
水稻区试记载表
![水稻区试记载表](https://img.taocdn.com/s3/m/9a119ee8e87101f69f319546.png)
江苏省水稻新品种中间试验记载本试验年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组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试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执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 ___________ 电话 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制一、试验概况(一)、参试品种情况表编(二)、田间种植不意图(三)、试验实施情况1、试验田基本情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肥力____________________2、试验概况⑴、秧田①种子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秧田播种量(公斤/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育秧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田①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耕整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排列方式_________________ 重复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区(大区)面积(n?) _______ 行株距(寸X寸) _______________④小区行穴数_________________ 每穴苗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保护行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基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病虫草鼠害的防冶(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_____________⑨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试验期间特殊气候概况和特殊气候因素对试验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二.试验结果(二)、主要特征恃性7(-:)、抗倒件及出间病宙表现记载表9备注:⑴综合评分结介品种m间长势.抗性.生育期、株型、后期熟相等综介性状,由承试人员根据r[观印彖分好. 一般、较差3个等级进行评定,分别用1、2、3来表示。
水稻测产标准
![水稻测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928c9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1.png)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水稻产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测产标准。
水稻测产标准主要包括田间测产和加权平均测产两种方法,通过对水稻生长情况和产量特征的综合考量,来确定水稻的产量水平。
下面将从田间测产和加权平均测产两方面对水稻测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田间测产标准田间测产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的方式进行的水稻产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样地选择:在水稻田中随机选择代表性的样地,避免选择有特殊情况的地块,如病虫害发生较严重的区域。
2. 样本划分:在选定的样地内,根据不同生长期和品种特点,划分出若干个典型样本区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3. 采集样本:在每个样本区域内,随机采集水稻植株,包括株高、穗长、穗粒数等相关数据,并进行记录。
4. 数据统计: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计算出每个样本区域的产量情况。
5. 综合分析:最后根据各样本区域的产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得出整个田地的水稻产量。
田间测产标准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到水稻植株的生长情况,数据真实可靠,但也存在着耗时耗力、工作量大的缺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加权平均测产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二、加权平均测产标准加权平均测产是一种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学和数理模型的方法,通过对多个样本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水稻产量的测算结果。
其主要步骤包括:1. 数据采集:同样需要在田间进行样本的采集和数据记录,但相比田间测产,加权平均测产更加注重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异常值的排除、数据的标准化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权重确定:根据不同样本的特点和影响程度,确定各个样本数据的权重,通常根据实际情况和数理模型进行权重的分配。
4. 加权平均:利用统计学中的加权平均方法,对各个样本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出水稻产量的加权平均值。
2023年国家水稻区试方案
![2023年国家水稻区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28922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8.png)
2023年国家水稻区试方案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筛选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为我国水稻生产提供优良的品种资源,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
二、试验范围本试验将在全国各生态区进行,包括华南、华中、华北、西北等地区。
每个生态区选择3-5个具有代表性的试点进行试验。
三、试验内容1. 品种筛选:从现有品种资源中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区的优良水稻品种,每个生态区选择10-15个品种进行试验。
2. 产量比较:对每个生态区试验点的参试品种进行产量测定,以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水平。
3. 品质分析:对每个生态区试验点的参试品种进行品质分析,包括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等。
4. 抗逆性鉴定:对每个生态区试验点的参试品种进行抗逆性鉴定,包括抗病性、抗虫性、抗旱性等。
5. 适应性评估:对每个生态区试验点的参试品种进行适应性评估,以确定其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
四、试验方法1.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试点设置3次重复,每个重复10行,行长10米,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
2. 播种与移栽:按照当地常规播种时间进行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移栽时间在秧龄30-40天时进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移栽方式。
3. 肥水管理: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肥水管理,一般采用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及时进行灌溉和排水。
4.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一般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5. 收获与测定:在收获前进行产量预测,收获后进行实际产量测定。
同时对品质、抗逆性等进行测定和记录。
6.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确定优良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水平。
7. 结果报告与发布:将试验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给相关部门,并在相关媒体和平台上发布。
五、注意事项1. 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
2023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实施方案
![2023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e16f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a.png)
2023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实施方案2023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南方稻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具有广阔的种植面积和潜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品种育种的不断发展,需要制定一份新的国家水稻品种试验实施方案,以提高南方稻区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二、目标•通过实施试验,选育适应南方稻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推广应用经过试验验证的品种,促进南方稻区水稻产业发展。
三、试验内容1.选择试验地点:根据南方稻区的地理、气候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试验地点,覆盖不同的种植区域。
2.品种筛选:从现有的水稻品种中选取适应南方稻区种植的品种作为试验对象。
考虑品种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等因素进行筛选。
3.试验设计:制定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案,包括试验地块划分、品种随机分组、施肥、灌水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4.品种比较试验:按照试验设计方案,在不同试验地块上种植选择的品种,进行产量和品质的比较试验。
5.抗性评估试验:进行病虫害抗性评估试验,评估各个品种对主要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以筛选出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6.品种推广试验:在选定的示范基地或合作试验点进行品种推广试验,验证选育的优良品种在实际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四、实施步骤1.制定实施计划:确定实施方案的时间表、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试验按计划进行。
2.筹备物资和设备:准备所需的种子、农药、肥料等试验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3.种植管理:按照试验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地块的耕作、施肥、灌溉和田间管理工作。
4.数据收集和分析:定期记录试验数据,包括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
5.试验总结和报告:总结试验结果,撰写试验总结报告,向相关部门提交,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试验,选育出适应南方稻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推广应用经过试验验证的品种,促进南方稻区水稻产业的发展。
•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持,为南方稻区的水稻生产提供指导。
关于水稻的实验报告(3篇)
![关于水稻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65bf0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抗病性,为水稻种植提供抗病品种选择依据。
2. 探讨水稻抗倒伏性与其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关系,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 水稻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好、抗倒伏性较强的水稻品种A、抗病性一般、抗倒伏性一般的品种B、抗病性较差、抗倒伏性较差的品种C。
2. 实验地点:选择肥力均匀、光照充足、灌溉条件良好的农田。
3. 实验设备:播种机、喷雾器、土壤养分测定仪、抗病性鉴定标准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种植面积为30平方米。
2. 播种:将水稻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采用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进行调整。
3. 管理措施:按照当地水稻种植习惯,进行施肥、灌溉、除草等管理措施。
4. 抗病性鉴定: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根据抗病性鉴定标准,观察水稻植株发病情况,记录病害发生程度。
5. 抗倒伏性测定:在水稻成熟期,观察植株倒伏情况,记录倒伏程度。
6.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病性分析(1)品种A:发病程度较轻,抗病性较好。
(2)品种B:发病程度中等,抗病性一般。
(3)品种C:发病程度较重,抗病性较差。
2. 抗倒伏性分析(1)品种A:倒伏程度较轻,抗倒伏性较强。
(2)品种B:倒伏程度中等,抗倒伏性一般。
(3)品种C:倒伏程度较重,抗倒伏性较差。
3. 结果讨论(1)品种A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适合在病害发生严重、倒伏风险较高的地区种植。
(2)品种B虽然抗病性和抗倒伏性一般,但在病害发生较轻、倒伏风险较低的地区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品种C抗病性和抗倒伏性较差,不建议在病害发生严重、倒伏风险较高的地区种植。
五、结论1. 通过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抗病品种选择依据。
2. 品种A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是适合在病害发生严重、倒伏风险较高的地区种植的理想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观测记载项目与标准(试行)
一、试验概况
1、试验田基本情况
(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五级。
2、秧田
(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
(1)前作:作物名称及生产或试验类型、空闲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计划要求指标。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试验期间气候概况及特殊气候因素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指试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或异常试验数据产生的原因等。
二、试验结果
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请按照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进行电脑统计分析。
1、生育特性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5)齐穗期:8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6)成熟期:籼稻85%以上、粳稻95%以上实粒黄熟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7)全生育期:自播种次日至成熟之日的天数。
2、主要农艺性状
(1)基本苗:移栽返青后在第Ⅰ、Ⅲ重复小区相同方位的第3纵行第3穴起连续调查10
穴(定点),包括主苗与分蘖苗,取2个重复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基本苗;生产试验在大区内调查2个有代表性的查苗单元(定点),每个单元20穴,包括主苗与分蘖苗,取2个单元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基本苗。
以万/亩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最高苗:分蘖盛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每隔3天调查一次苗数,直至苗数不再增加为止,取2个重复(单元)最大值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最高苗,以万/亩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3)分蘖率:(最高苗- 基本苗)/ 基本苗′ 100,以%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4)有效穗:成熟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调查有效穗,抽穗结实少于5粒的穗不算有效穗,但白穗应算有效穗。
取2个重复(单元)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有效穗,以万/亩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5)成穗率:有效穗/最高苗′ 100,以%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6)株高:在成熟期选有代表性的植株10穴(生产试验20穴),测量每穴之最高穗,从茎基部至穗顶(不连芒),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7)耐寒性:早稻苗期在遇寒后根据叶色、叶形变化记载苗期耐寒性,中、晚稻孕穗抽穗期及后期遇寒后根据叶色、叶形、谷色及结实情况记载中后期耐寒性,分强、中、弱三级。
(8)群体整齐度:根据长势、长相、抽穗情况目测,分整齐、一般、不齐三级。
(9)杂株率:在抽穗前后适当阶段调查明显不同于正常群体植株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10)株型:分蘖盛期目测,分紧束、适中、松散三级。
(11)叶色:分蘖盛期目测,分浓绿、绿、淡绿三级。
(12)叶姿:分蘖盛期目测,分挺直、一般、披垂三级。
(13)长势:分蘖盛期目测,分繁茂、一般、差三级。
(14)熟期转色:成熟期目测,根据叶片、茎秆、谷粒色泽,分好、中、差三级。
(15)倒伏性:记载发生日期、面积(%)和程度。
倒伏程度分直、斜、倒、伏四级。
直:茎秆直立或基本直立;斜:茎秆倾斜角度小于45 °;倒:茎秆倾斜角度大于45 °;伏:茎穗完全伏贴于地。
(16)落粒性:成熟期用手轻搓稻穗,视脱粒难易程度分难、中、易三级。
难:不掉粒或极少掉粒;中:部分掉粒;易:掉粒多或有一定的田间落粒。
3、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
收获前1-2天,在同一重复的保护行非边行中每品种取有代表性的植株5穴(生产试验与区试相同),作为室内考种样本。
(1)穗长:穗节至穗顶(不连芒)的长度,取5穴全部稻穗的平均数,以厘米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2)每穗总粒数:5穴总粒数/5穴总穗数,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3)每穗实粒数:5穴充实度在三分之一以上的谷粒数及落粒数之和/5穴总穗数,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4)结实率: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 100,以%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5)千粒重:在考种后完全晒干的实粒中,每品种各随机取两个1000粒分别称重,其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以克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6)小区(大区)产量:按品种成熟先后及时收获,分小区(大区)单收、单晒、称产,稻谷完全晒干(含水量籼稻< 13.5%,粳稻< 14.5%)扬净后称重,以公斤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4、对主要病害的田间抗性
(1)叶瘟:分无、轻、中、重四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2)穗颈瘟:分无、轻、中、重四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3)白叶枯病:分无、轻、中、重四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4)纹枯病:分无、轻、中、重四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5、品种综合评价
根据品种在本试点产量、抗性、熟期、米质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对品种作“很好、好、一般、差” 4 级评定,并简要说明其主要优、缺点。
附表1、田间抗病性记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