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精选5篇)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f4101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8.png)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精选5篇〕大山的女儿观后感1昨日,电视连续剧《大山的女儿》已完美收官,这部30集的电视连续剧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那抹百色大山里最美的朝霞,那朵脱贫战场上最醒目的黄花。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本应该前程似锦,在繁华的城市里找寻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她却选择回到家乡,再次回到大山,回到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致力于村民脱贫。
她攻克一个个的难关,踏踏实实的做事,把百坭当成自己的家,用自己的真心感动村民,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奋斗在一线的脱贫人员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一起奋斗,在一年多时间内让88户贫困户实现了顺利脱贫。
然而一场暴雨,却将黄文秀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这部剧里有无数的角色,植树造林的三叔,为了村民而一直奋斗的村两委的每一个人,榨油、种枇杷、砂糖橘、烟草、酿酒、养鸭、养蜂、建立快递点、大家一起唱歌、升国旗等等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潸然泪下,即使互相之间有小矛盾的蒙昌龙和班华元,在暴雨降临之际枇杷需要交货运不出去时,所有能发动的人、以及其他村的第一书记都派人前来援助,上千的人徒步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们的长征路。
脱贫道路不仅仅是每个干部,更是需要每个村民都团结起来,才能实现脱贫。
相信看过这部剧大结局的都会泪流满面,虽然黄文秀牺牲了,但是扶贫并没有完毕,其别人接过黄文秀的接力棒,努力使百坭村实现了全村脱贫。
而如今,黄文秀为百坭村设计的愿景也一一实现,一个幸福的百坭村逐渐呈如今我们的眼前。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2《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播出后,黄文秀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感染了普通观众,更让黄文秀的母校师生以及广西百色市干部群众深受触动。
很多北师大师生每晚都在追看《大山的女儿》。
一位北师大二年级同学表示:“以前通过新闻理解过黄文秀学姐的事迹,如今看了《大山的女儿》很骄傲,也很受感动,她是我们北师大学子的典范,我也要成为她那样的人,向黄文秀学习。
”“文秀师姐的精神力量影响着每一个北师大人,我们要争做黄文秀式好青年,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aa55e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d.png)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走路上学》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一个关于大山里孩子上学的电影。
在一户人家里,小女孩叫娜香,小男孩叫瓦娃。
娜香每天都要去上学,出门时就要穿过一条怒江,她每天都要坐滑索去上学。
她的弟弟也想滑索,可他妈妈不让,瓦娃就准备偷偷滑索去体验体验。
第二天,他妈妈不在的时候,瓦娃就绑上滑索的绳子,按上那个滑索的钩子,开始滑索了。
没想到,在滑过去的时候,一只鞋掉到了地上,正好被小黄狗叼住了。
很成功,瓦娃滑到了对面,他就趴在他姐姐上课的地方,趴在那里看他姐姐上课。
可是被新来的老师发现了,老师问他是哪个班的,瓦娃不回答,直接就跑了。
因为听到了一些东西,姐姐回来后,她说什么她弟弟都懂。
第二天,老师进行家访,瓦娃就不敢露面。
最后瓦娃还是被新来的'老师发现了,可是老师把瓦娃滑索的事情暴露了,他的妈妈就要打他,幸好被老师拦住了。
瓦娃答应妈妈再也不滑索了。
老师要走的时候,送给他姐姐一双雨鞋,然后老师就走了。
可是瓦娃想要这双雨鞋,可是他妈妈不让,最终还是给了瓦娃。
第二天,他姐姐要去上学,可是看到每个小同学都穿着雨鞋,她弟弟就把雨鞋给了姐姐。
姐姐上学后就把他脱下来放在旁边,放学后,去商店买了点东西,忽然看到了一双鞋,他问了老板几元,好贵呀,她准备走的时候,忽然发现他的老师,老师帮他买了这双鞋后,就走了。
在滑索的地方,她滑到半路,鞋子掉出来了,她就去把它他放好,可是绳子断了!这下完蛋了,她他掉进水里了。
从此,瓦娃的姐姐就没了,他也好像是得了孤独症,变得不爱说话了。
最后,江上修了桥,过江也就很简单啦。
瓦娃也开心的去上学了。
我想,他妈妈也有点过分,因为万一不修桥,也不是得滑索吗,所以我想应该让瓦娃去滑索吧?我觉得这电影很好看,城市里来的这位老师对山区里的孩子很好,就像我们的老师对我们一样。
看完电影后,我往箱子里放了钱,希望这些钱能修更多大桥,能让更多的小孩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滑索。
看完电影后爸爸教育我,像瓦娃那样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认真读书呢,我们该更认真的读书呀!《走路上学》观后感2这是一场关于梦想、关于未来、关于教育、关于友爱的电影。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2e30c1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6.png)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当我们糟蹋粮食,他们却为吃顿饱饭操劳奔波;我们上玩微信,他们却为了寄封信便徒步几公里的坎坷险路;我们跟父母撒娇,他们却整年见不着自己常年外出打工的爹娘;我们偷懒晒太阳,他们渴求读书却买不起一支铅笔;我们坐摩天轮过山车,他们却不知道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我们周末疯狂购物,他们却羞怯的承受各地所谓善人的采访,期盼全部的一切会因他们而有所转机……周末,学校组织我们去曲阜电影院看《大山里的孩子》这部电影,我一开头不以为然,很寻常的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买了爆米花,骑着车子和同学一起打打闹闹的`过去,可是,看完电影,我们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默不作声的回去,还有一个同学感动的抽泣!这部电影讲的是一群山里的孩子由于被赵教师知道惦念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而得以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大家走了很久很久的坎坷险路,最终有了手机信号。
仆人公二丫抢着要打,哥哥大壮却劝二丫最终打,好没人抢打个够。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手机欠费了!二丫为此很生气,不让大壮进家,让他睡凳子。
大壮也很内疚,觉得对不起妹妹,于是他就想自己去买一部手机。
大壮喊了小宝和刘根来凑钱,可连一百元都没凑够。
怎么办呢?于是,他们打算去挖药材赚钱,然后拿到路上去卖,结果卖的钱在路上被两个坏人抢走了!后来,刘根在景区里见到了一个手机,被大壮和小宝发觉了,他们劝他把手机还给它的仆人。
刘根受不了良心的责备就找到了手机的仆人,还给了他。
丢手机的人特别快乐,就给了刘根100块钱,刘根不要,可是失主把钱硬塞到了刘根手里,就坐着车走了。
大壮的妹妹二丫得知大壮他们在凑钱买手机,就想参加他们的活动,可是大壮不让,二丫便偷偷的去挖草药,结果不慎落入大坑。
到了晚上也没能回来,于是全村便出动去找她。
最终,大壮找到了他,赵教师却病倒了。
大家为了给赵教师治病,把买手机的钱拿出来,可是还不够,怎么办呢?大家就上街上乞讨,盼望有好心人救助。
赵教师所在的医院院长知道了,就免去了赵教师的医药费,还把同学们买手机的钱退了回来。
观后感精选范文500字大全_观后感500字五篇
![观后感精选范文500字大全_观后感500字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11519e866fb84ae45c8deb.png)
观后感精选范文500字大全_观后感500字五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观后感范文500字大家阅读!暑假里,我看了《变形记》里面的每个人物都让我记忆深刻,同时,也给了我许多的启发,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赵迪。
赵迪,他是一个富家子弟,脾气很不好,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爆炸。
而另一边,则是一个在大山中成长的淳朴男孩和志军。
在这次的互换中,他们的变化都很大,赵迪,从一开始不愿意上课、打老师、骂同学、打导演,到后来的自己用双手挣钱给阿姨、爷爷买布鞋,这期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这都源于阿姨的爱将他感化,从他一次次的落泪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变化。
这是淳朴热情的大山里的人,让他一直只用硬刺来武装自己的少年,变得富有爱心。
另一边,城市里体贴的人让和志军一点点的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家里的秘密,同时,他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不在是原来那个内向的男孩。
同时他也用自己双手赚钱,给家里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又给妹妹买了一个玩具米奇,但他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只有四根手指的老鼠。
在互换的最后一天里,赵迪为大山里的孩子买了一个生日蛋糕,让山里的孩子过了一次生日。
山里的孩子第一次知道蛋糕是什么样子,是什么味道。
快要分离时还主动帮和家找和志军的爸爸,费了很大劲,终于找到了和爸爸的电话,可是很遗憾手机关机了。
赵迪也看见自己的父母,他们一家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7天的变形,让城市少年和山里少年都有了变化,相信他们会越来越懂得珍惜。
逆风飞翔,青春绽放,珍惜自己拥有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我看了《地道战》这部影片,影片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高家庄的老百姓想了好多办法挖了好多地道,来打败鬼子的故事。
第一次,鬼子来扫荡,老百姓只会藏,不会打。
第二次,他们挖了许多地道,就以为敌人找不到他们了,敌人又来扫荡的时候,发现了他们的地道,然后往里面放毒、灌水,传宝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老百姓转移,传宝忽然说:“趁现在鬼子在煮鸡汤,我现在马上上去把他们消灭掉。
关于大山里的孩子电影观后感
![关于大山里的孩子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d675a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7.png)
关于大山里的孩子电影观后感《大山里的孩子》是一部关于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电影。
通过一个城市女教师刘晓来到大山里担任乡村教师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教育的艰苦和不公。
这部电影让人深思,在观后感中,我想就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这部电影让我感到震惊和愤怒。
片中揭示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孩子们面临的一切都让人心痛。
他们住在破旧的学校里,没有齐全的教育设施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乘着野渡船上学,悬着的心早已习以为常。
更让人愤怒的是,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几乎为零,改革政策只在表面上,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这种不公让我为农村的孩子们感到难过和不公平,也让我对我们的教育制度深感失望。
其次,这部电影让我敬佩电影中的乡村教师刘晓。
她是一个热衷于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
她尽全力改善教育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她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乡村教育的困境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刘晓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教育事业充满了希望。
最后,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对教育的思考。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中国农村教育却是一个短板。
这部电影让我认识到,教育公平是一个国家应该追求的目标,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作为公民,我们有责任去关注和改变这种不公。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推动教育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同时,每个人也可以为农村教育尽一份力,捐助教育资源,为乡村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大山里的孩子》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
它揭示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让我感到震惊和愤怒。
同时,它也展示了乡村教师的无私奉献和坚持,让我对教育事业充满了希望。
这部电影更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为农村教育发声,为孩子们争取更好的未来。
《变形记》观后感400字
![《变形记》观后感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279a53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5.png)
《变形记》观后感400字
《变形记》中讲了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和一个城里孩子角色的互换。
从中的易虎臣就是一位深圳富裕家庭的公子哥,与他互换的吴宗宏那么是云南大山里的一名热爱学习的人家的孩子。
在互换角色之前,城里的易虎臣每天都和老师做对,嘲笑同学,不爱上课,却总爱忙,家人对他都无可奈何。
而云南大山里的吴宗宏,每天帮助小孩子煮饭,背他们过河,帮助家里采松子挣钱。
互换后,易虎臣来到山里,他的适应能力真让人佩服,很快就适应了。
不过在山里易虎臣也遇到了不少麻烦,比方每天吃洋瓜,并且是自己动手,不能每天洗头。
而吴宗宏到城里学校后就被宿舍的同学欺负。
后来,易虎臣渐渐变了,他对小黑很关心,而且也不爱臭美了。
小黑病了,他就煮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锅粥给小黑,帮助小黑见到了六年不见的父亲...。
临别时,全校师生都为吴宗宪送行,并举行了一次捐款。
山里面,易虎臣按理讲应该是立即回家,可是他却舍不得这儿...。
看完后,我深有感触,我们和易虎臣一样,依赖父母,没有吃苦精神,不懂感恩父母,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而坦然地花去父母的血汗钱。
今后我们一定要吃苦耐劳,孝敬父母,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 (4)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 (4)](https://img.taocdn.com/s3/m/43980d1079563c1ec5da713b.png)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
今天,在中学,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大山里的孩子》,使我深有感触。
山村里,有一个破烂不堪的学校,一群留守儿童是这里的学生。
他们整天坐在用泥巴垒成的教室里上课,用的是老式的旧黑板和快要断裂的粉笔。
学生们的课桌也好不到哪处:四支桌腿支撑着摇摇晃晃、早已刻满了字,而且凸凹不平的桌面。
教室中即教小学生,又教高年级的同学。
而我们,坐在明亮宽阔的教室里,用着“白板”与结实的课桌,却不珍惜这美好的时光,难道对得起这优美的学习环境吗?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生活在大山了的留守儿童就应了这句话。
他们自强自力,在家里要帮爷爷奶奶洗衣服、干农活,有的还要照顾生病的爷爷奶奶。
小小年纪,肩头上的担子就这么重,真是使人敬佩。
而我们呢?在家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什么家务都不会,脏活、累活都是父母干。
自己拿着父母辛苦得来的血汗钱乱花,不给钱就哭,一点都不懂事。
因为那些留守儿童思亲情切,于是想买一部手机,给父母打电话。
可是没有钱,怎么办呢?最后大家想出个法子:上山挖野菜和草药卖钱。
过了不久,教他们的老师被送进了医院,为了给老师治病,他们义无反顾地将打算买手机的钱给老师交了药费。
这一举动打动了许多爱心人士,他们纷纷伸出了援手······
现在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有四千多万!同学们,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
(指导老师)。
追梦电影的观后感5篇
![追梦电影的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daff3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7.png)
追梦电影的观后感5篇品尝完一部作品后,信任大家有许多值得共享的东西吧,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我给大家带来追梦电影的观后感5篇,盼望大家喜爱!追梦电影的观后感1今日我看了学校组织看的电影《追梦的山里娃》,感受很深。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群山里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幻想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袁建、袁筑特别喜爱踢足球,他们常常背着妈妈放学后踢足球,但是被女生韦万芸她们观察后,告知了袁建、袁筑的妈妈。
于是他们的妈妈不让他们再踢足球了,为此他们很不快乐。
袁筑很生韦万芸她们的气,去找她们竞赛跑步,输了,袁氏兄弟因此被激怒了,他们宣誓要自己组建一支足球队,并要去参与正规的竞赛。
他们请了勘探队长得很像球星商毅的古松做他们的教练。
古松容许有空时就陪他们玩玩。
袁氏兄弟还想买球衣,他们觉得那才像个足球队。
为了凑够买球衣的钱,他们偷偷去车站卖鸡蛋,花生、瓜子等食物,还差点被人逮到。
好不简单凑够了买球衣的钱,大家纷纷换上了崭新的球衣,他们还穿着这身装束和韦万芸她们竞赛足球,成功了,非常快乐,同时也让韦万芸她们很艳羡,也想加入足球队。
可古松的妻子生了孩子,古松要赶回去看孩子,这群山里的孩子们向古松送了很多山里的食物,古松非常感动。
秋天他们在邻村踢足球时,不当心打翻了邻村村民家的辣椒,逃跑时袁建的脚被崴伤,还差点和邻村的孩子们打起来,幸好古松准时赶到,平静了这场风波。
但是袁筑的成果不好,老师登门家访,踢足球的事被妈妈知道了,再也不让袁筑踢足球了。
大家都特别焦急。
袁筑为了能和大家连续踢足球,努力学习,加上古松亲自去找妈妈说情,妈妈才同意了。
韦万芸她们也加入了这支足球队。
他们为了能更好的练习足球,还想建球门,但哪有这些钱啊!后来古松转移了工作地方,不能连续给山里的孩子当教练了,大家很绝望。
可不久后,他们得知古松联系了球星,往这边寄了两千元钱,建球门,大家特别快乐。
他们还参与了城里正规的竞赛,得到了全场的喝彩,并成立了“山娃足球队”。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1ba62bf3c1ec5da51e2709c.png)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父爱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未来;母爱如一泓泉水,滋润我们的心田。
母爱无价,父爱无边,没有母亲的孩子如一棵枯草,没有父亲的孩子如一朵没有花瓣和叶子的小花。
在城市里,我们都是父母的宠儿,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但在大山里,有一群孩子却是孤苦伶仃的——留守儿童。
我观看的电影《大山里的孩子》讲述的正是这么一群孩子。
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们很想念自己的父母。
赵老师知道后,借给他们手机,让他们和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
他们顿时欢喜雀跃,争着打电话。
想着马上就能听到父母的声音了,孩子们激动极了。
不过,电话打到一半,不巧,停机了。
孩子们决定自己掏钱买一部手机。
可钱从哪来?他们想到了挖药材。
他们找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挖,钱总算凑够了。
可这时赵老师又不幸病了。
他们想要给赵老师治病,不过囊中羞涩,他们只好上街乞讨。
经过电视报道,社会都向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医院把治疗费免了,还把钱退还给了他们。
看到电影里和我差不多同龄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说几句话、买一部普通的手机、到医院治病对他们来说都成了一种奢望,我心里像是被针深深地刺了一下。
我们刚出生时躺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而他们却被父母丢在冰冷的稻草铺上;吃饭时我们望着爸爸妈妈准备的美味佳肴却抱怨没有胃口,而他们吃到的却是一碗糊糊和腌菜;在学校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却常常走神、溜号,而他们却坐在冰冷的石凳上挑灯夜读;春节到了,我们和爸爸、妈妈分享过年的快乐,而他们却坐在凳子上翘首企盼远方的父母。
与大山里的留守儿童相比,我们的生活比蜜还要甜,但却常常不知道珍惜。
从电影里我还看到了他们乐观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他们学校没有先进的体育器械,村里也没有丰富多样的游乐活动,但他们却在自创的游戏中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与快乐。
泥泞的江水,陡峭的高山,没有阻挡他们去学校的道路;炎夏的酷暑,冬天的寒冷,也没有阻挡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我相信他们一定会闯出大山,走向未来!。
跋山涉水的孩子观后感
![跋山涉水的孩子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ba0b89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c.png)
跋山涉水的孩子观后感刚看到那些孩子的时候,我就想,他们的生活可真不容易。
每天要跋山涉水去上学,那可不是像咱们出门就有车坐,他们得靠自己的两条腿,走过那些坑坑洼洼的山路,蹚过小河。
我看着他们小小的身影在那大山里穿梭,就觉得自己平时抱怨上学远、上学累,那简直是太矫情了。
人家那些孩子,天还没亮就得出发,路上还可能有各种危险,比如不小心滑倒啊,遇到蛇虫什么的。
可他们还是勇往直前,就为了能到学校学点知识。
影片里有个小娃子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他穿着一双破破的鞋子,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可那小脸蛋上写满了坚定。
他背着个小书包,那书包虽然旧旧的,但是感觉对他来说就像宝贝一样。
他在过河的时候,小心翼翼地踩在石头上,眼睛紧紧盯着前方,我在屏幕外都替他捏把汗。
当他终于顺利过了河,脸上露出那灿烂的笑容时,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我就想啊,这孩子多纯粹啊,这么一点小事就能让他那么开心,要是咱们,可能早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再看看他们的学校,那条件真的是很简陋。
教室破破烂烂的,桌椅也都摇摇晃晃的。
可是那些孩子坐在里面,眼睛里都是对知识的渴望。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他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那认真的模样就像在守护着什么特别珍贵的东西。
我就想到咱们现在的学校,宽敞明亮,各种设备齐全,可有时候还会有同学不珍惜学习的机会。
跟这些跋山涉水的孩子比起来,咱们真的是太幸福了,就像生活在蜜罐子里一样。
这部片子让我觉得,这些跋山涉水的孩子就像一颗颗顽强的小种子,虽然生长的环境很艰苦,但他们努力向着阳光生长。
他们的坚持和对学习的热爱,就像一把火,把我心里那些懒散和抱怨都给烧没了。
我觉得咱们应该多向他们学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像他们跋山涉水去上学一样,勇敢地去面对,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这片子啊,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咱们的不足,也让我看到了那些孩子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
跋山涉水的孩子观后感
![跋山涉水的孩子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e9618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6.png)
跋山涉水的孩子观后感
片子里那些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
他们每天上学就像是去参加一场超级大冒险。
那山路啊,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感觉就像是故意在和孩子们作对。
我看着他们小小的身影在大山里穿梭,背着那和自己身体差不多大的书包,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我都觉得自己的腿在发酸。
你再看他们过那些小河小溪的时候,有些地方连个像样的桥都没有。
那些孩子就只能小心翼翼地踩着石头过去,我在屏幕前都替他们捏把汗,生怕他们一个不小心就掉进水里。
这要是在我们这儿,下个楼走几步就到学校了,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简直就是生活在天堂里的小神仙啊。
不过呢,这些孩子虽然跋山涉水很辛苦,但他们眼睛里有那种特别亮的光。
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啊,就像星星一样闪闪发亮。
不管路上有多难,他们都没有想过放弃上学。
这一点真的让我特别佩服。
我就想啊,我平时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想打退堂鼓,和他们一比,我简直太不应该了。
还有啊,片子里那些孩子之间的友谊也特别纯真。
他们在路上互相帮助,大的拉着小的,这个帮那个拿一下东西。
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艰难的上学路上彼此陪伴。
这让我觉得,有时候艰苦的环境反而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呢。
这部片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些跋山涉水孩子的坚韧和对学习的执着。
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条件下,真的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不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片子,然后也能像我一样被这些孩子所打动,去帮帮他们,或者至少在自己的生活中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大山里的孩子抱着南瓜去考试的观后感
![大山里的孩子抱着南瓜去考试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18281e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1.png)
大山里的孩子抱着南瓜去考试的观后感看了《大山里的孩子抱着南瓜去考试》,我感受颇深。
他从来不交作业,但他能倒背如流。
眼里带着疑惑,老师拿出了数学竞赛的卷子给他。
好像没看题一样,埋头写作。
老师看着满分的试卷,问他为什么三年来从来不交作业。
他说他家没钱买。
李树家是山村里有名的困难户。
她妈妈给他买了一件25块钱的衣服,却被继父骂了一顿。
每天一家三口挤在一个炕上,她父子俩面面相觑,挺尴尬的。
放学后,李树正要帮妈妈干农活,但她发现他的额头上有一块淤青。
李树想都没想就知道是谁干的。
他愤怒地跑回家和他跛脚的继父打架。
是徐老师的来访改变了这种局面。
爷爷拿出珍藏的蜂蜜招待老师,老师却先舒了一口气,说吃了这玩意儿会让你的大脑变聪明。
本来,徐老师觉得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
他已经为李树报名参加了县数学竞赛,并邀请李树晚上去他家辅导。
他也很高兴。
李树没把它当回事,所以她像往常一样逃学去帮妈妈干农活。
看到徐老师怒气冲冲的向他走来,我也不管。
这时,有几个旷课的学生在看热闹。
徐老师把他们抓来当劳力,让在地里审他们。
他知道,这里的孩子只有靠知识才能走出大山。
好不容易有个好苗子,他也不会放弃考试。
这一天,徐老师推掉工作陪她去市里,但是山路难行,交通不便。
他们唯一能找到的工具是竖起的拖车。
他们抱着南瓜跑到考场,却被告知迟到45分钟,无法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李树急得直跺脚,说她还没有回信。
知道山里的孩子不容易,主任破例拿了一张试卷让他在外面答。
考试结束的时候,徐老师还在门外等着。
看到李树手里的试卷,她很高兴,但意识到有些不对劲。
为什么那些人不接受舒立的论文?徐老师拿着试卷闯进了办公室。
你们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人,还有那么多规矩。
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这个机会?但规则就是规则。
今年肯定没有继续比赛的名额了,但是导演给他打了100分,邀请他参加明年的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资深数学老师不知道什么是奥数竞赛,就像翟天临不知道知网一样荒谬。
听说主任邀请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徐老师以为主任在忽悠他,一旁的女老师冷嘲热讽地告诉主任是奥数。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60f52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c.png)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大山的女儿》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剧,叫《大山的女儿》,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呐!这部剧讲的是黄文秀的故事。
黄文秀,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姑娘,却在学成之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大山。
一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她的选择,放着外面繁华的世界不待,干嘛非要回到那穷乡僻壤呢?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我慢慢地懂了。
剧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个下雨天,黄文秀穿着雨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山路上。
她要去看望一位独居的老人,老人的房子在半山腰,周围没几户人家。
雨水顺着山坡往下流,形成了一道道小小的瀑布,路变得更加难走了。
黄文秀走得气喘吁吁的,好几次差点滑倒,但她还是咬着牙坚持着。
终于到了老人的家,那房子看起来真的是破旧不堪,屋顶还在漏雨。
黄文秀一进门,就赶紧帮老人收拾东西,还安慰老人说:“阿婆,别担心,有我在呢!”她找来盆子接雨,又把老人的被褥挪到不漏雨的地方。
然后,她坐在老人身边,拉起老人的手,和老人唠起了家常。
她问老人身体怎么样,有没有按时吃药,还说会想办法帮老人把房子修好。
老人感动得直抹眼泪,说从来没有人对她这么好过。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黄文秀她完全可以不管这些事的,她可以在城里过着舒适的生活,可她却选择了回到大山,选择了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她不怕苦,不怕累,心里装着的都是村民们的事。
还有一次,村里要搞一个种植项目,可是村民们都不相信能成功,谁也不愿意参与。
黄文秀就一家一家地去做工作,给他们讲这个项目的好处,算经济账。
有的村民态度特别不好,把她往外赶,说她是瞎折腾。
可黄文秀一点儿也不生气,还是耐心地解释。
最后,终于有几户人家被她说动了,愿意试一试。
为了这个项目,黄文秀天天泡在地里,跟大家一起干活,指导大家技术。
在她的努力下,这个项目还真的成功了,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大家对她也越来越信任了。
她为了让村里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条件,到处去拉赞助,跑学校。
她自己省吃俭用,却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买课外书。
大山的女儿主要内容观后感7篇写范文网
![大山的女儿主要内容观后感7篇写范文网](https://img.taocdn.com/s3/m/d451892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9.png)
大山的女儿主要内容观后感7篇大山的女儿内容观后感(精选篇1)电视剧《大山的女儿》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事迹真实改编。
虽然知道电视剧是艺术创作,还是忍不住老泪纵横。
于是去搜索了黄文秀书记事迹的相关记录片,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动。
她曾被爱抚育,也用爱滋养他人。
十年寒窗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她没有眷恋原本可以优渥安逸的都市生活,从城市又回到大山,并且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看过一些脱贫攻坚的影视作品,新闻电视网络上也一直有关于脱贫的时事报道,总觉得离自己很远,也并未投入过多的关注,看了这部剧,真实地被带入脱贫攻坚一线的场景,才更深刻地明白,脱贫攻坚不是一句形式主义的口号,而是千千万万人为之奋斗的理想。
在和平年代,脱贫攻坚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8年来有1800多名基层扶贫干部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的征程上。
“因他们坚定步伐,让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最美的花;因他们献上了青春年华,后来的孩子呀伴随着春风长大;因他们选择留下,理想才终于开出了花”。
总有这么一些人无私奉献着,他们有崇高的信仰并且努力付出。
黄文秀就是这种人,为国家、为党、为人民,切实做到了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热忱且真挚地为人民服务。
她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也将她托起;她向光而行,世界也被她的光芒照亮。
生命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它的长度,而是在于它的宽度。
幼有所长,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同处一个时代,有些事我做不到,当有人做到时,我必然敬畏而不是表达质疑。
致敬文秀书记,致敬所有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希望新时代的青年求知好学,知行合一,有追求,有所动,有所为,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大山的女儿内容观后感(精选篇2)-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黄文秀,毅然决然放弃留在北京工作的优越条件与机会,义无反顾回到自己贫瘠落后的家乡。
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方针政策,通过参加选调生选拔回到家乡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后,主动申请到国家扶贫重点县乐业县担任百坭村第一书记。
中国脊梁之大山的女儿黄文秀观后感
![中国脊梁之大山的女儿黄文秀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111e7e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7.png)
中国脊梁之大山的女儿黄文秀观后感黄文秀就像一颗超级闪亮的星星,突然闯进了那片大山里。
你说她图啥呢?从大城市回来,那可是好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啊。
她倒好,一头扎进大山,那可不是去旅游看风景的,而是实实在在要带着老乡们过上好日子的。
看着剧里的她,整天在村里跑来跑去,一会儿去这家看看收成,一会儿去那家问问孩子上学的事儿。
那劲头,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
她和村民们打交道的时候,一点架子都没有,就像邻居家的大姐姐。
村民们开始可能还觉得这个年轻的女娃子能干啥呀,但黄文秀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可别小瞧了她。
她去动员村民们种砂糖橘的时候,那场面可太逗了。
就像一个推销员在推销世界上最好的宝贝一样。
她讲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从砂糖橘的市场前景,到怎么种能高产,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村民们呢,有的半信半疑,有的直接就摇头。
可她一点都不气馁,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最后啊,还真把大家的心给说动了。
这得有多厚的脸皮和多坚定的信念啊,我自愧不如。
但是,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这么好的一个人,却被洪水给带走了。
当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我心里那个难受啊,就像吃了一大把黄连,苦得说不出话来。
她在洪水里挣扎的样子,真的让我特别心疼。
她本来还有那么多的梦想没有实现,还有那么多的村民在等着她带着过上更好的生活呢。
黄文秀走了,但她留下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她就像一座灯塔,给大山里的人们照亮了前行的路。
她让大家知道,只要努力,只要有信念,穷山沟也能变成金窝窝。
她更是中国的脊梁,在这个时代,有太多像她这样的人,默默奉献,不计回报,用自己的力量去撑起一片天。
我想啊,以后我要是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就得想想黄文秀。
人家一个女孩子在那么艰苦的大山里都能勇往直前,我还有什么理由当缩头乌龟呢?她就是我的榜样,虽然我可能做不到她那么伟大,但我也想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努力地发光发热,像她一样,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希望和力量的人。
这就是黄文秀给我这个普通人最大的触动,她让我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64f81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6.png)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大山里的孩子》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讲述了中国贵州省偏远山区孩子们的生活。
影片通过镜头展现了他们在贫困环境下努力求学和追求梦想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贫困地区孩子们坚强不屈的精神。
首先,影片揭示了教育对于贫困地区孩子们未来的重要性。
贵州山区的学校条件简陋,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孩子甚至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
然而,即使在这种困境下,影片中的孩子们展现出了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努力学习的态度。
他们无论是在家中自学,还是到图书馆去阅读,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这种坚持不懈和对知识的追求让我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影片中呈现了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在贵州山区,贫困和艰苦是这些孩子们长大的常态,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放弃。
他们愿意一起分享有限的教材和课本,愿意互相帮助和相互鼓励。
这种互助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令人感动。
纪录片中讲述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有个孩子家庭困难,无法支付学校的午餐费用,其他同学筹集了一点钱,凑够了他的午餐费用。
这种团结和友爱的力量使我对于人性的善良感到敬佩。
此外,影片中还展现了贵州山区自然环境的美丽。
尽管贫困和无奈环绕着这些孩子们,他们仍然能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快乐和希望。
他们在自然中玩耍、奔跑,展现了孩童天真纯真的一面。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让我反思了都市生活对于孩子们的束缚,也让我意识到了和谐与自然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大山里的孩子》,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力量和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坚强不屈。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关注这些地区的教育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应该向这些孩子们学习他们坚持学习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珍惜现有的教育资源,认真学习,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大山里的孩子》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片。
影片通过真实的故事展现了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生活,引起观众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部纪录片提醒着我们,教育不应该成为贫穷限制的借口,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大山的女儿主要剧情观后感7篇
![大山的女儿主要剧情观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159a0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5.png)
大山的女儿主要剧情观后感7篇大山的女儿剧情观后感(精选篇1)“认识一下吧,我是黄文秀,三十岁,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泥村第一书记”点开《大上的女儿》的第一集,这段在雷雨中的独白就已让我泪流不止。
忍痛看完全部,特写下此篇以纪念无数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黄文秀”。
忆黄文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俱欢颜。
“我来自广西贫困山区,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
”“我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读完大学,一定加倍努力工作,不辜负国家的培养。
”“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
”这些平平淡淡的话语,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这是黄文秀的初心和梦想,也是她无怨无悔的选择,更是她服务奉献的不竭动力。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
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
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记黄文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年6月17日,是人们永远祭奠的日子。
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驻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
30岁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她带着对事业的无限眷恋走完了如山的人生,短暂而又厚重。
在百色市殡仪馆告别厅里,上百人聚集于此,纷纷洒泪,沉痛送别;在微博上,送别黄文秀等话题配上了黑白照片,上千万网友祈祷送别。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必定崇尚英雄。
守护楷模,就是守护一个国家的光荣记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据剧组回忆,拍摄期间总有群众跋涉几公里前往观看“黄文秀”像不像,不少群众边看边流眼泪,这就是人民心中有她的最好见证,是人民不会忘记的生动诠释。
做黄文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黄文秀的心已溶进了扶贫事业啊!对贫困群众,她寄予了海一样深的情!作为一名年轻的90后村文书,在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同时,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冬奥会大山孩子唱会歌观后感
![冬奥会大山孩子唱会歌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555ad0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d.png)
冬奥会大山孩子唱会歌观后感篇一冬奥会大山孩子唱会歌观后感咱就是说,看了冬奥会大山孩子唱会歌那场面,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是不好,是好得太过分啦!你能想象吗?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平时可能连个像样的玩具都没有,却站在了那么大的舞台上,唱响了冬奥会的会歌。
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啥?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也许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紧张。
我就在想啊,他们得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有这样的机会?可能每天早早起来,翻山越岭去上学,放学了还得帮家里干活,然后挤出那一点点时间来练习唱歌。
这一路,他们容易吗?不容易啊!看着他们唱歌的样子,我心里那叫一个感动。
这也许就是梦想的力量吧?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就像山里的小草,不起眼,但谁能说小草就不能有春天呢?他们用歌声告诉全世界,大山挡不住梦想,贫困压不垮希望。
我就反问自己,我平时遇到点困难就想退缩,跟这些孩子比,我是不是太怂了?我觉得我得好好反思反思。
这些孩子的歌声,就像一把锤子,敲醒了我这个迷迷糊糊的人。
他们让我知道,只要有梦想,只要肯努力,啥都有可能!这一路,他们真的太棒了,难道不是吗?篇二冬奥会大山孩子唱会歌观后感哎呀妈呀,冬奥会大山孩子唱会歌那场面,真的是把我给震撼得不要不要的!你瞧那些孩子,穿着整齐的服装,站在舞台上,那小脸蛋儿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
他们的歌声,就像山间清澈的溪流,叮叮咚咚地流淌进我的心里。
我在想,他们生活在大山里,条件那么艰苦,能有这样的机会,那得是多大的幸运啊!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一次表演,有啥大不了的。
可我觉得,这可太了不起了!这背后是他们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坚持。
他们可能没有城里孩子那么多的资源,没有高级的音响设备,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但他们有一颗炽热的心,有对唱歌的热爱,有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他们的歌声里,有一种力量,一种让人忍不住落泪的力量。
我就问你,能不感动吗?反正我是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稍微遇到点挫折,就唉声叹气,觉得世界末日都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电影《大山里的孩子》。
电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些孩子因为爸妈长年外出打工,想买手机跟爸妈通话。
就上山挖药材卖钱,不料,下山时却被人抢了钱。
但他们没有放弃。
把所有高年级的人都叫来了,一起挖药材卖钱。
有一天,二丫(大壮的妹妹)不见了。
他和老师还有爷爷一起找二丫。
但老师在寻找中受了伤,昏迷不醒。
他们就把买手机的钱都捐出来给老师看病。
可是远远不够。
他们就到大街上乞讨。
之后这件事情上了网,爸爸妈妈看到他们。
就回家了。
甚至二丫的妈妈辞职了。
孩子和妈妈在一起,多快乐呀!最后院长深受感动,免了老师的医疗费,还给了他们准备买手机的钱。
看完电影之后我感受到:只有一个孩子在家,或只由爷爷奶奶陪着。
爸爸妈妈常年不回家。
会让孩子很伤心。
他们那里没有手机,没有游戏机、没有家长的关怀。
我有爸爸妈妈的关怀,有电脑、电视。
我坐在宽阔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他们却坐在矮小的石头房里学习。
我回家还有可口的饭菜。
他们却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我却不用干什么。
所以我应该好好学习。
用更好的成绩回报关心我的爸爸妈妈。
我也要关爱这些留守儿童。
我的生活中也有同学的家长外出打工,我也要关心帮助这些同学,让他们也能够开心快乐。
因为我知道:给予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