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基础作业4
江苏开放大学政治学基础第一次
![江苏开放大学政治学基础第一次](https://img.taocdn.com/s3/m/2b0277e5e45c3b3566ec8b18.png)
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68姓名婷婷课程代码 110059 课程名称政治学基础评阅教师第一次任务共四次任务开放大学平时作业一( 第一至第二章)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B 神权C 道德D 权力2、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B 神权C 道德D 权力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ABCD )。
A 经济的集中体现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4、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 C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5、我国政治学分为( ABCD )等。
A 政治学理论B 中外政治制度C 行政管理D 国际政治6、中国古代的法家强调( ABCC )为核心的政治观,主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A 法B 势 C术 D 变7、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B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兵家B 儒家C 法家D 道家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9、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B 文学C 历史D 社会伦理10、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 AD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 公共权力BC 利益D 人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政治学基础作业
![政治学基础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b37c71c4431b90d6c85c73e.png)
政治学作业对政治的理解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管理系13级行政管理袁伟凯(J16134042)对于政治这个词语,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会感到政治是一种渴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这当然与现阶段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密切相关的联系。
但是认真留心,并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充满了政治的味道。
例如:我们的身份证就必须到公安机关办理等等一些事情。
所以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与政治有关的方面。
政治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定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么几点:1.强调社会政治关系围绕着特定利益。
2.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定和保障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
3.它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对于政治的起源,它并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现象和社会关系,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前进。
政治它不会静步不止,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演变出新的政治关系。
在历史期间,政治学在西方和中国都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受到经济基础、地理环境以及文化因素的制约其发展的某些方面及发展的进度都有很大不同。
西方的政治发展是早期的政治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有其自身的缺点。
但是在古希腊时期能有民主的思想和举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成为了西方的民主源头,对以后西方乃至于世界民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然而,相比较于西方的民主政治,中国的早期制度就是带有专制性质的。
这是具有史料可查的,例如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它是中国的王朝开端,对中国历朝历代政治发展具有奠基的影响作用。
其政治制度的专制导致了个人的专权及生活的腐败。
与此王朝相似度的事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对汉族的统治。
要想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必须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
当然了,这些手段中充满了暴力性质,具有野性的。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时作业: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Wor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时作业: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Wor](https://img.taocdn.com/s3/m/79ab37b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d.png)
课时作业社会发展的规律1.下列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D.社会存在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解析:D 考查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者关系的把握能力。
2.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②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阶级社会的始终③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A.①③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D 注意经济基础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区别,排除②。
3.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③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发展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答案:D4.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发愤图强,勇于探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止。
改革( )①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是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有利于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5.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从开车人遵章守规,到汽车制造商增强环保意识;从邻里相处、老死不相往来,到车友相遇微笑、真情互动;从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到珍惜人的生命,都是“车德”涵盖的内容。
2022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政治学基础作业二附答案
![2022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政治学基础作业二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f7066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5.png)
第二次作业单选题1、在现代法治社会,( D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B社会C公民D 新闻舆论2、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 B )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B 选举C弹劾D罢免3、在现代社会中,( B )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弹劾B 选举C监督D罢免4、( C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善治B服务C 契约D平等5、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 C )的理解。
A政治妥协B政治治理C 政治合作D竞争多选题6、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 C、D )认同之上的合作。
A法律B平等C 公共利益D 市场原则7、舆论监督以其(A、B、C、D)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评价性B广泛性C及时性D 公开性8、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 A、B、D)关系。
A义务3责任C权力D权利9、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C )。
A效率精神B民主精神C 契约观念D法治观念10、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B、C、D)。
A责任性β制度效率C 回应性D管理效率填空题11、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12、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13、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14、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法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5、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16、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17、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以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以与其它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他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2020-2021学年政治人教必修4配套作业: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2020-2021学年政治人教必修4配套作业: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d7f68e3b90d6c85ed3ac645.png)
第二单元第4课时第2框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的,即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
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辑,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上述材料表明( B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造福人类自身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成功的首要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规律既不可以创造,也不可以改变和消灭,②说法错误。
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是医学研究成功的首要前提,④说法错误。
上述材料可概括为科学家对于细胞认识的变化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小学化”在一些地区已成常态。
一些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为此作出规定:幼儿园不得以奥数、计算、书写拼音和专门识字等内容进行教学,不布置书写和计算类的家庭作业,不组织测验和考试。
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 B ) A.忽视了孩子成长中的特殊性和可塑性B.强调了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C.忽视了外部条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D.强调了尊重孩子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解析]幼儿园“小学化”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体现了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B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尊重规律,不涉及孩子成长中的特殊性、影响孩子的外部条件以及孩子的自觉性和能动性,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C )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解析]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B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不适合题意。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4: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4: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fd60b59b6648d7c1c746fb.png)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联系的普遍性1.记者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获悉,2014年9月30日,新一期的地球生命力报告发布。
报告指出,超过200多个河流流域、作为25亿人口的家园已经出现了每年至少1个月的严重缺水。
水是维持生命的理想液体,缺了水,人类和地球将不复存活,森林将不复存在,植物将灭亡,地球上将出现无边的沙漠,生命的迹象将消失。
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A.水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B.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C.水是万物生长的基础D.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答案B解析A、C、D三项不属于哲学道理,舍去,应选B。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的妙笔绝非子虚,瑞士的一位音乐家就能在交响乐中品尝到酸甜苦辣的味道,瑞士《自然》杂志也刊发了对此的研究。
这种被称为“联觉”的奇异现象,生动体现了()A.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B.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C.事物之间的联系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B符合题意。
A项表述不完整,C项表述不具体,D项与材料无关。
3.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如下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意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运用有关知识作出判断的能力;“五行”相生相克,体现了事物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五行”之间的联系因各自的属性不同呈现出差异,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故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④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排除。
知识点二联系的客观性4.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政治人教必修4作业
![政治人教必修4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aeb25e5172ded630b1cb63e.png)
马克思说 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
一样 据此回答 题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说明
$#哲学在世界之内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学习哲学可使人更聪明
+#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哲学是神秘的
%#哲学不包括世界观
&#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爱因斯坦说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这一观点表明
$#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 $
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琐碎
的观点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
$#
%#
&#
'#
(#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所谓
方法论是指
# $
$#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共同原则和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闻鸡起舞
%#张三早上 点起床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太阳东升西落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哲学就是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政治学基础作业题答案
![政治学基础作业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d1a810964bcf84b9d57ba1.png)
《政治学基础》学习要点说明:有序号的为思考题,其中有★的为作业题。
仿宋字部分为老师要求重点学习内容,楷体字部分为思考题中未涉及又要求重点学习的内容,宋体字部分为老师未要求内容。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1、什么是政治?答:政治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政治的具体外延形态主要体现为政治行为、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政治现象。
政治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消亡于共产主义社会。
它有一个起源、发展和自行消亡的历史过程。
判断题:政治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不会消亡。
(错误)2、什么是政治学?答: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一般由基本理论、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三个方面内容构成。
西方政治学发端于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时代。
人们把亚里士多德(著有《政治学》)称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完全形成。
★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有哪些特点?答: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
4、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历史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等。
5、西方政治学研究主要有哪些方法?答:现代西方政治学研究主要方法有:社会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政治沟通分析方法等。
第二篇: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包括三个层面的关系:利益关系(首要的和基本的)、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
6、什么是利益?答: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四课时作业:作业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四课时作业:作业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bfe6193b3567ec112d8a3f.png)
课时作业(四)一、选择题1.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个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①“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 C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大派别。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物是观念的集合”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不选;“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变化发展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②不选;“气者,理之依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是唯心主义观点,③正确;“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义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唯心主义观点,④正确。
故选C项。
2.《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A.唯心主义思想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C.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答案 C解析题目中,《尚书·洪范》将金、木、水、火、土当作世界的本原,即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气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没有具体的科学依据,C项入选。
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A、B、D三项排除。
故选C项。
3. 关于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①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坚持意识是本原的根本观点②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③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④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 D解析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坚持物质是本原的根本观点,①说法错误;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④说法错误。
政治学基础作业 (2)
![政治学基础作业 (2)](https://img.taocdn.com/s3/m/56b8751fa8114431b90dd8bf.png)
1、论述政治参与的作用。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参与的问题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参与的把握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政治参与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实现政治权利和人民民主的必要途径;二是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政治事务的参与。
根据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和对于政治参与的论述,可以认为,政治参与产生于政治权利关系。
作为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就其政治作用来说,主要体现在:(1)政治参与是公民以其政治权利和资格,通过影响政治权利及其作用,最终实现其利益的重要方式。
政治权力承担这社会资源分配的功能,政治参与是公民于政治权力发生联系的最直接和主要的形式,因此,它必须影响到政治利益的分配。
每个公民都想通过政治参与来主张和实现其利益。
事实上,他们也是能够得到或部分得到相应的满足为限度的。
(2)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政治参与是以公民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其心理条件的。
对国家的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政治统治的承认,也就是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认可。
同时,政治参与在形式上体现着公民的政治权利,从而使劳动群众误以为国家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对象,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治统治的原则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以政治参与直接体现这一原则。
(3)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管理的民主化。
政治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公民对于政治管理过程的参与和对于政治主体的制约。
公民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并参加政府的政策制定。
公民的政治参与通过选举、罢免公职人员,通过意见表达和舆论监督活动,或者通过直接介入管理过程等,来制约政府的政治管理活动,从而保障政治管理的廉洁和效能,同时促进公民的制度化建设。
江苏开放大学政治学基础第三次
![江苏开放大学政治学基础第三次](https://img.taocdn.com/s3/m/a2139f50e009581b6ad9eb0a.png)
江苏开放大学-政治学基础第三次————————————————————————————————作者:————————————————————————————————日期: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7020400168姓名张婷婷课程代码110059课程名称政治学基础评阅教师第三次任务共四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平时作业三( 第六至第七章)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 C )的理解。
A 政治妥协B 政治治理C 政治合作D 竞争2、( C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 善治B 服务C 契约D 平等3、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ABCD )。
A 责任性B 制度效率C 回应性D 管理效率4、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C )。
A 效率精神B 民主精神C 契约观念D 法治观念5、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CD )认同之上的合作。
A 法律B 平等C 公共利益D 市场原则6、在现代社会中,( B )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 弹劾B 选举C 监督D 罢免7、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ABD )关系。
A 义务B 责任C权力 D 权利8、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 B )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 监督B 选举C 弹劾D 罢免9、在现代法治社会,( D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 政党B 社会C 公民D 新闻舆论10、舆论监督以其(ABCD )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4:1.1 生活处处有哲学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4:1.1 生活处处有哲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66e655b9d528ea81c779fb.png)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的产生发展源于大自然C.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D.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答案D解析“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是形象的说法,意思是哲学始于思考,D项符合题意。
A、B、C项不符合题意,舍去。
2.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这说明()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C.哲学是我们生活中的疑问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答案D解析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说明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D项符合题意。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C项错误;A、B两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答案A解析题中这句话说明哲学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故选A。
B、D与题意无关,C项表述错误。
4.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
这主要说明()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答案B解析A说明的是哲学的起源问题,与材料无关;B正确说明了解决矛盾离不开理性思考的原因;C、D表述错误。
5.有人认为:“哲学不为你处理生活中的小事,但使人大气。
”这个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A.否定了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B.否定了哲学就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追问C.否定了哲学能使人聪明D.否定了哲学有科学与伪科学之分答案A解析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高于生活,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4:5.1 意识的本质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4:5.1 意识的本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9bf33e5ef7ba0d4a733bdc.png)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物质的反应特性B.人脑C.生活和实践D.生物的反应形式答案A解析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不是物质基础,故排除D;B、C不符合题意。
2.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这句话说明意识()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是社会发展的产物C.是人脑的机能D.决定人类社会的存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符合题意。
3.据报道,有数名幼儿从小便被关在与世隔绝的黑暗屋子里,只由别人定时给他们吃喝。
多年以后,他们走向社会时却连与人的基本交流也无法做到。
这主要说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答案C解析劳动和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形成,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只有C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4.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
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人脑的不同区域与人的不同思维活动的形成有关联,体现了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故③④的观点符合题意。
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故①的观点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②的观点错误。
5.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
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
政治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政治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e8f6dd360cba1aa811daa7.png)
政治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讲政治一.名词解释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部落联盟:若干胞族结合而形成了部落,部落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和方言。
有亲属关系和仅在方言上有差异的共同语言的若干部落,出于共同的需要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则构成了部落联盟。
3.管理政治观分析:政治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
但并没有说明公众性的含义,忽视了统治性的一面。
4.氏族民主制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中的这些共同利益与利益差异和矛盾,规约氏族成员的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
5.国家政权是指掌握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以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通常都是通过国家政权来理解国家的。
二.简答1.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是如何进行的?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
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存在着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四级组织。
在这四组织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共同的利益。
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
氏族组织内的权力带着道德强制性,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暴力强制性。
原始社会中的这种政治,被称为氏族民主制。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政治统治是这些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同时社会公共权力也有协调和管理的另一面。
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但社会利益差别仍然存在。
社会政治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及实现为主要特征,但社会公共权力仍然有统治的性质。
到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消灭,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不复存在,人类再回到无政治社会。
2.怎样理解政治的涵义及其本质?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附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7c0a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9.png)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附答案)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必备知识点:①.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⑤.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巩固练习:1、关于哲学的产生、正确的观点有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③哲学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困惑和惊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这说明:A.惊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 B.惊讶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惊讶和困惑,也是一种哲学3.“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②④4.从古到今,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发展的动力③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 下列关于世界观认识正确的是()A. 世界观人人都有B. 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 世界观都是科学的D. 世界观就是哲学6.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4: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4: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f9989f852458fb770b56fb.png)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无限性B.反复性C.客观性D.主观性答案C2.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这句话说明()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真理具有客观性④真理是永恒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真理的客观性,①②③正确;④表述错误。
3.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
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答案A解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只有一个,B、D本身说法错误;C与题意不符,舍去;故应选A。
4.“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这是()A.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真理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仅有的观点D.混淆了真理同人的一般认识区别的错误观点答案D解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因此该观点混淆了真理与认识的区别,应选D。
知识点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5.恩格斯说:“谁想在这里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那么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这说明()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真理具有客观性,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发展真理④真理是永恒的、绝对的,要敢于坚持真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我们无法猎取终极真理,是因为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对象都是不断发展的,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④说法错误。
《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一
![《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1f92ea2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1.png)
《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一《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一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B 神权C 道德D 权力2、孙中山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B 神权C 道德D 权力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
A 经济的集中体现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4、根据(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C苏哥拉底D亚里士多德5、我国政治学分为(ABCD )等。
A 政治学理论B 中外政治制度C 行政管理D 国际政治6、中国古代的法家强调(ABC )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A 法B 势C术 D 变7、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B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兵家B 儒家C 法家D 道家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9、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B 文学C 历史D 社会伦理10、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D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 公共权力B 民主C 利益D 人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新教材高中政治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作业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新教材高中政治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作业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57d99f7ddd3383c4ba4cd28a.png)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有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
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材料强调事物运动具有规律性,规律具有客观性,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也没有体现利用规律,②④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A2.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出现罕见的持续严重干旱,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生产。
气候的变化令人防不胜防,体现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可知性③事物都在运动和变化中④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气候的变化令人防不胜防”一方面说明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另一方面也说明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其存在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③符合题意。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错误;④的说法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排除。
答案: C3.近期,山东省地震局举办的“邀您揭秘省地震监测中心台”活动上,不少参观者感慨,真是长见识了,原来光知道海洋有潮汐,这次才知道原来都是岩石的地壳也有潮汐,而且和地震有很大关系。
这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在运动中认识事物D.事物时刻都在运动中,不存在静止的事物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的知识。
岩石构成的地壳也像海洋一样有潮汐现象,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A正确;材料不是强调运动的主体,而是强调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不符合题意;D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 错误。
答案: A4.工匠精神是一种沉稳求进的操守和情怀。
政治学基础作业4
![政治学基础作业4](https://img.taocdn.com/s3/m/33c72e8c51e79b89680226c3.png)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陈诚课程代码110059课程名称政治学基础评阅教师第四次任务共四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平时作业四( 第八至第十章)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C )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A冲突 B 合作 C 竞争D团结2、( A )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 自由主义B 福利社会主义C 社群主义D “第三条道路”3、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B )。
A福利改革 B 经济干预 C 自由经济 D 自由贸易4、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 )过程。
A 现代化B 开明化C 清明划D 法制化5、( D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 发展经济B 共同富裕C 政治发展D政治制度化6、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 D )。
A 平等原则B宽容和理性精神 C 自由原则 D 秩序原则7、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BCD )。
A 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B 政府的执行危机C 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D 利益冲突加剧8、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代议制民主理论家提出(ACD )等原则,限制公共权力,还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实现公共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A 有限政府B 廉洁政府C 责任政府D 法治政府9、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
A 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B 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C 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D 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10、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CD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 文化B 经济C 政治D 道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文化是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的,即所谓“精神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陈诚
课程代码110059
课程名称政治学基础评阅教师
第四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四( 第八至第十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
小题2分,共20分)
1、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C )
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A冲突 B 合作 C 竞争D团结
2、( A )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 自由主义
B 福利社会主义
C 社群主义
D “第三条道路”
3、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B )。
A福利改革 B 经济干预 C 自由经济 D 自由贸易
4、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 )过程。
A 现代化
B 开明化
C 清明划
D 法制化
5、( D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 发展经济
B 共同富裕
C 政治发展D政治制度化
6、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 D )。
A 平等原则B宽容和理性精神 C 自由原则 D 秩序原则
7、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BCD )。
A 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 政府的执行危机
C 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D 利益冲突加剧
8、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代议制民主理论家提出(ACD )
等原则,限制公共权力,还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实现公共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A 有限政府
B 廉洁政府
C 责任政府
D 法治政府
9、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
A 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 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 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 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0、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CD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
对应的一个群体。
A 文化
B 经济
C 政治
D 道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文化是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的,即所谓“精神文明”。
2、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3、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4、从狭义上看,政治文明并不仅仅意味着政治秩序的存在,更是指一种的政治秩序。
5、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6、全球化的内容以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7、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和个人独立。
8、直接参与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最早和最典型的形态,这种理论认为,民主是人民的统治,即所谓的“”。
9、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两方面的内容。
10、具有现代化和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
2、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领域内的改造和革新,更具体地说,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
3、民主: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4、民主化:通常指的是一个独立经济体社会的统治阶层成为控制社会的政治实体后,统治阶层进行的制宪和其控制的政党为普选进行的民主参选人的实质差额提名。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
答:第一,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
第二,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
第三,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第四,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3、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
答:保守主义把财产私人所有看得至关重要,在它看来:(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3)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3、民主制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现在的民主制度,被欧美发达国家自称为自由民主制,其民主的方面就主要体现于人民有权通过投票来选举国家最高领导人,以及当地地方最高领导人等等。
一般来讲,自由民主制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实行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其中最为显著的、或者说三权基本均衡的莫过于美国了,而像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都并非美国意义上的三权分立,国家宪政从法理上就规定,他们的三权并非均等。
但要注意的是,三权均等与否并不是评判这个国家政治制度优劣的标准,因为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经历,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权利保障。
五、论述题(共18分)
试述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答:1. 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
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
3. 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
4. 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