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1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尤其是现代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奠定的公司制企业的基础。然而在一个大的公司系统里,内部控制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此外中小企业的频频建立也为内部控制的建立提出新的挑战。金融危机过后,大家都在自省,找到自己的缺陷,而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内部控制的问题。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1.2 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是随着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从其形成至完善,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的采用--制约机制的建立--控制体系的形成”三个阶段。只要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其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程度,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管理者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和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理论相对滞后,我国公司制企业以及一些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况且我国的内部控制的发展制度还不健全。使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成了最紧迫的课题之一。
1.3 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
根据COSO的研究,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构成要素,就是控制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也正是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然而,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中,内部环境和内部监督两个要素是目前我国企业做的最差的部分。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所赖以依存和运行的,对其建立和实施发生影响的多种因素的总和,它是内部控制运行的基础。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实施。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须持有肯定态度,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最高管理当局应该认真组织与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工作,并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控制制度的规定,采用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以保证制度的切实可行。如果企业的治理环境、结构不合理,或者企业文化里没有内部控制或监督的理念,及时制定的内控措施也是纸上谈兵,更谈不上制度的有效运行。内部环境讲起来很虚,实际上又很实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对内部控制环境不是很有利,这跟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关联。比如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比较欧美和国内的大型并购案例。单从并购合同就能看出很大的区别。比如主合同一般都有几十页,再加上合同的副本就三五百页了,而国内并购合同都是只有两三页纸。国外把违约的一切可能性采用程序化一一列出来,对任何一种违约都有处理办法,国内却是含糊其词,背后隐藏着很多风险。其次,转型时期对利益分配和道德诚信的认识,对整个内部环境存在很大挑战,价值观比较紊乱,没有已经固化下来的标准,要做也都是纸面化的东西。
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再控制,是目前最令人担忧的地方。首先,几十年历史的大型国企,都不缺制度,条目特别多,不能说不完善,但是制度跟制度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却没人说得清楚。其次,制度的执行情况更是没人能说明白,大型企业都缺乏一套有效的内部监督体制。大企业一般都有一个内审部,干什么工作?还是在做财务审计、专项审计和责任审计,真实的管理审计几乎都没有做。再加上很多领导不太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人员和资源配置上都不理想,所以很难做好内部监督,也就根本没办法去判断制度执行的好坏。
此外,信息沟通对企业的管理也是不容小觑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天天在与信息打交道。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人、团体、组织贯通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管理与管理层、管理层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都需要沟通来掌握和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整个公司借助沟通可使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主动地把我自己与他人、与总体的动态联系,从而推动组织发展。为保证企业管理运作和控制监督的有效执行,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必须以有效的沟通方式加以确认、捕捉、和传递。管理者
第 2 页共12 页
必须密切关注内部沟通。
1.4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到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要求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并落实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2)有效性原则:应当约束企业所有内部会计工作人员,不得拥有超过内部控制的权力,将合理的内部控制落到实处,提高其有效性。
(3)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单位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岗位,将控制措施和手段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各个环节,尽可能加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一张“网”的密度,使各项工作和业务在这一张“网”内有条不紊地进行运作。
(4)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和岗位设置以及职责权限划分合理,各单位应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工作安排时,将互为不相容的职务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去执行,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利用他们之间的制约关系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
(5)成本效益原则: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合理控制成本,达到相对最佳的控制效果。内部会计控制在强调其技术性的同时,作为一项实际的工作还要强调其社会性,片面追求控制效果而忽视控制成本是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
(6)适应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不断修订和完善。
2 当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不规范,制度不健全
对于内部控制机构与制度的不完善,首先,是因为单位管理层的重视不够,其次,是对于现有的理论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中小企业缺乏监督,更缺乏监督体系,致使奖罚不到位,使各层次领导及员工责任心不强,思想和行为随意而不规范。有的企业没有制度化的内部审计,该设内审机构的不设,该配备的专职或兼职内审人员缺席;有的设有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独立性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虽然说中小企业经营活动单一,经营规模小,但是这不应该是问题的根源。中小企业人员配置上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这样就造成岗位设置缺乏有效牵制性。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能力明显薄弱,没有建立完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既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人员,也没有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工作流程和控制环节中。不少中小企业的常规票据分管制度、